关于玉米的作文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关于玉米的作文范文

关于家乡的作文:家乡的玉米

摘要:我的家乡在广东,那里如诗如画,漂亮极了。而在广东的某一个小镇上,那里种着许许多多的甜玉米,当你来到这里时,也会对它长生爱慕之心„„

我的家乡在广东,那里如诗如画,漂亮极了。而在广东的某一个小镇上,那里种着许许多多的甜玉米,当你来到这里时,也会对它长生爱慕之心。

春天,农民伯伯在黑土上播下了玉米种子。为了让玉米长得更大、更壮实,农民伯伯又是上畜粪,又是施肥„„在下透几场春雨后,,玉米苗想新生的“笋尖”,顽强地钻出地面,它吮吸着雨露,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不久,“笋尖”渐渐长高,抽出了长而宽的嫩叶。轻风吹来,它那柔软、秀美的长叶随风摇摆,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在向过往的人们点头致敬。站在高坡上放眼望去,玉米翻涌着绿浪扑向天边。

夏天,玉米都长高了,就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棵棵玉米,亭亭玉立、清秀挺拔。微风拂过绿叶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甚是喜人。进入六月末,七月初,玉米来势抽穗扬花了。玉米的雄花长在顶尖,花不美不艳,其味却能随风漂散,弥漫空中,清香沁人,使人神清志爽;雌花长在腰间,纤细如丝,每穗约有几百条丝下垂,宛如一把头发,白色如玉,粉色似霞,样子甚为奇特。花期约20天,花期之后,花丝渐渐枯萎,籽粒却在层层绿衣的襁褓中偷偷长大、鼓满,形成珍珠般的玉米粒,这时,人们把它叫做青苞米,青苞米已经能吃了。当你啃着刚出锅的玉米棒子时,你会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所吸引,吃了这穗还想吃那穗。

秋天,玉米粒子由绿逐渐变黄,这时,玉米已经成熟了。每根玉米大约有30厘米长,像一支金灿灿的棒子,有的直挺挺地伸出来把金色的希望显示给人们看;有的倒挂下来,向人们显示着它的成熟和沉重。这时,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着收玉米,有的割,有的扒,有的用车往家拉。望着农民伯伯那充满丰收喜悦的张张笑脸,你会感到他们收的好象不是玉米,而是黄金。过不了几天,各家各户的场院里已经堆起了金黄色的玉米山,在阳光下放射着灿烂耀眼的光芒。望着那座座金山,农民伯伯的心里像喝了蜂蜜似的。

啊!家乡的玉米,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希望啊!!

第二篇: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张天佐

地区保护性耕作问题和南方地区水稻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技术上、推广方法上、工作措施上研究得比较透彻,然而,对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交流。

一、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常年种植面积接近4亿亩,产量将近3000亿斤。2005年,我国玉米种植超过1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超过3000万亩的省有吉林、山东、河北、河南和黑龙江5个省。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看,今后玉米发展的势头仍然看好,面积可能还会逐步增加。目前全国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而机收水平却在2%左右。机收面积最大的是山东,今年能达到600万亩以上;其次是河北,可能达到200~300万亩,其他省的机收量都很小。玉米人工收获和秸秆处理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农民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收获玉米劳动强度大,农民劳作很辛苦,亟盼改变生产条件。二是用工多,成本高。人工收获一亩玉米(摘穗带砍运秸秆)至少需要5个工日,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地方,一些农户只有请雇工,目前农村劳动力一个工日最少也要20元钱,这样,一亩玉米的收获成本最少在100元以上。如果不雇工,而由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收玉米,来往的路费和误工的损失加起来,成本更高。三是造成严重的污染。有不少地方农民为了省事,将玉米秸秆一把火烧掉,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忙季节主要靠人畜力作业已难以满足抢种、抢收的要求,加快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二、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滞后于需求

多年来,全国农机科研部门、相关企业根据玉米生产的特点和农艺要求,进行了玉米收获机的研制开发和消化吸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速度一直比较慢。近几年,在市场的拉动和政府部门的扶持推动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批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技术性能完全过关,能够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定型产品,基本上没有,这些产品还处于熟化的过程中。许多技术参数还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和工装设备还需要加快改造。

多年来,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难以实现根本的突破,既有客观上的难度,又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我国各地玉米种植制度和农民的收获要求差异很大。在种植方式上,各地种植玉米的行距从30厘米到90厘米不等,还有一些地方采用宽窄行种植和套种。如黄淮海地区以平作为主,东北、西北地区以垄作为主,亩产量从700斤到1600斤;在收获要求上,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农时季节的要求也不一样,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农时要求紧,玉米成熟后必须尽快收获并种植下茬作物,这时玉米秸秆含水率较高,收获方式只能以摘穗为主。东北、西北种一茬地区,如果天气好、立秋晚,玉米要在地里多长一段时间进行风干,以减少收获后的晾晒压力,若过早收回来,水分太高容易霉变。农民希望收获时,能够实现摘穗、剥皮、脱粒等功能。但从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看,如果玉米在地里生长时间过长,玉米穗下垂很多,秸秆变黄,韧性增强,这种情况下进行机械收获,掉穗损失比较大,秸秆粉碎也比较困难。由于各地种植制度和收获习惯上的多样化,客观上带来了玉米收获机械研发上的难度。一些研究人员和厂家,都希望设计出一种通用机型,主观上,可能是设计思想走入误区。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和收获要求,但实际上做不到,从而在技术路线上走了弯路。

三、玉米收获机械研发要瞄准具体的目标市场

在玉米收获机械设计的技术路线上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考虑,需要各个企业去探讨。我认为,在我国玉米种植制度比较复杂的现实情况下,指望研发一种机型满足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可能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研发出来,技术参数也难以达到最优化,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在哪类地区都不好用。比较现实的选择是要瞄准特定的目标市场进行开发设计。企业在设计玉米收获机械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是为哪个地区设计的,把目标市场确定了,机型就好设计了。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比如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制度和农民的收获要求是基本相近的。主要的农艺特点就是:行距450~600毫米、平作、产量700~1000斤、机械收获中实现摘穗和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如果把这个市场理念定下来,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就基本上出来了。既然为黄淮海地区设计的机型就不要考虑拿到东北地区使用。

农机农艺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一种机械适合当地主流农艺要求投入市场后,如果性能优良,使用过程中既省力又节本增效,一部分农民就会积极选用。而另一部分由于种植制度不适合使用机械,农民又想使用机械作业,第二年就会主动调整种植制度,以适合机械作业的要求。这样推动下去,就会逐步形成农机农艺相协调配合的技术体系,农艺制度和农机技术要求就基本吻合了。农机与农艺需要一个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相互适应的过程。有人建议,能不能由政府出面要求农民按照一种模式去种植,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农民是生产的主体,他们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我们不能强迫农民,只能引导农民,我们引导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在引导农民采用的过程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研发、推广玉米收获机械的重点和方法问题

一、研发的重点问题。当前,应首先加快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熟化定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和自走式以及其他兼用型玉米收获机械相比较,在技术上更成熟一些,也更适合当前农民的购买能力。现在背负机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方面是加快技术的优化。背负机的基本结构和模式已经相对稳定,但各技术参数间的匹配可能不是最科学的,近几年,不少企业不断地进行小试和中试,获得了大量数据和用户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尽快优化各部位的技术参数,实现产品定型。另一个方面,企业要加大改造工艺工装的力度。我到几个厂家看过,总体上玉米收获机械还是“土”办法生产出来的,生产三两百台还凑合,生产三两千台就难以应付。真正上工装、上工艺、上流水线的企业不多,这种状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质量差异比较大,也无法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要加大自走式和其他兼用型玉米收获机械研发试制的力度,进行适当的技术储备。

第二,推广的重点问题。在玉米收获机械推广上,现阶段仍然要以背负式为主,兼顾自走式和其他机型。背负式机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们推广给农民的机型应该是相对成熟的。从农民的购买能力来看,有了主机的农民,只要再花两三万元,就可以买一套背负式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现在的三行自走机,少说也得10万元以上,农民一下子掏10多万,难度比较大,同时自走机仍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如果从地区考虑,应该以黄淮海为主,逐步向外扩张,因为目前生产的背负式机主要是针对黄淮海地区生产特征设计的,自走机可能主要面向东北、西北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种植规模大的农场。现在玉米机械化收获总体上已经到了从局部市场向更大市场推广的阶段,当前农民的积极性较高,各级政府的要求也很迫切,主要问题是缺乏合适的机型。

第三,推进的方法问题。对一些基本成熟的、性能可靠的机型,在一部分地区实施补贴政策,拉动快速发展。前些年,玉米收割机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农民需要,找不到合适的机型;从企业的角度看,有了比较好的机型,但不知道卖给谁去,能卖多少,企业也不敢盲目扩大规模。农民找不到需要的机型,企业找不到推广的对象。从2005年开始,我们尝试工作方法的创新,探索用政策营造市场,靠市场拉动发展的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山东和河北,优先搞试点,将中央购机补贴重点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推动了山东、河北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通过政策的引导,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激励农民购买,这样,给企业营造一个市场,企业的产品就能卖得出去,企业赚了钱,也就有能力加大研发的力度,加大规模生产,加大自身改造的力度,慢慢地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实施购机补贴的前提是机械性能必须过关,虽然购机补贴对农民来说是少拿了一些钱,但农民还是要拿出大部分,如果机械性能不过关,就会坑害农民。享受补贴的机具必须是负责任的企业生产的,农民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企业能够立即解决,所以我们在补贴政策上是慎之又慎。2006年不少省要求使用中央资金补贴玉米收获机械,经反复商量,我们没有开这个口子,目前只有山东和河北作为补贴试点。2007年是继续维持两个省还是扩到三个或者五个省,这取决于机型是否可靠、过关;企业上规模以后,售后服务、安装调试这些问题是否能够跟得上。如果跟不上,就会事与愿违。

五、玉米收获机械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有两个标准化的问题很突出。一是生产的标准化问题。现在各个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在设计和生产中考虑通用性不够,不同企业生产的玉米收获机械,工作部件和零备件的互换性很低,售后维修服务和零备件供应成本高,难度大,时间长。二是装配的标准化问题。不同的主机和不同生产企业的玉米收获机械由于缺乏一套装配标准,玉米收获机械在向拖拉机“背负”时,安装困难,甚至会对拖拉机某些连接件造成损坏,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标准化的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制约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搭建一个平台,将主要的玉米收获机械厂家、主机生产厂家以及有关标准化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标准化问题的解决。

六、要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宣传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既要用好政策手段,也要用好信息手段。加强对玉米机收的宣传,是实施政策调控和信息引导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推动玉米机收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专门开发了《玉米收获机械化专栏》,中国农机化导报以及其他杂志也开辟了相应的栏目,希望得到各级农机部门、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7-1-8)

第三篇:关于玉米芯原料垛防坍塌事故的通知

关于玉米芯原料垛防坍塌事故的通知 根据县安监局、市专家2014年6月24日,对我公司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结合公司生产、收购、储存的实际,对玉米芯原料垛的储存、使用面高坡陡时,特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一、 各储存点设立明显的坍塌危险警示标志;

二、 收购负责人及收购人员对在货区对送货客户在卸车、行走、停留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告知玉米芯坍塌的危险性,无关人员远离坍塌危险点。

三、 收购工作人员在清理作业时,注意坍塌,禁止在垛面高坡陡的位置休息。

四、 货区保卫人员对过路行走的无关人员进行劝阻,远离危险点。

五、 生产铲车运料工进行破垛运料时,时刻注意安全防止坍塌。特别是夜间破垛时,要有监护人员监护,禁止单人独立破垛。【原则上白天破垛必须有监护人】

希望有关部门或个人,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2014年7月2日

第四篇:关于吉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1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必要性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土壤有机质的缺乏能够引起团聚体性状不好,土壤持水量下降,土壤侵蚀加剧,提供营养的能力下降,减少土壤生物和酶的活性。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就会引起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因此维持和提高农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1]。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磷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等有机物质,是一种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2]。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及保水、肥、气、热的能力,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养分结构趋于合理;秸秆还田能够节约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秸秆直接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猛增,对土壤有机质分解有明显的激发作用,促使土壤有机质更新,活化土壤养分。另外,具有省时省力、有效防止秸秆腐烂过程中养分的流失等优点,被认为是一条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养地培肥的有效途径。随着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秸秆直接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如何促进秸秆的快速分解腐烂、消除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微生物争氮和病原菌数量增加等不利影响,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同时,若在秸秆还田时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调节,增强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腐解,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特别对缓解中国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肥力不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魏廷举等[3]试验发现,秸秆还田3 年,耕层容重降低0.2~0.19g/cm3,非毛管孔隙增加0.5% ~3.0%,大于2mm粒径的团粒增加202.9%,从而使土壤增强了通透性,提高了地温,促进了有益生物活性增强等。范昊明等[4]实验表明:经2年秸秆还田

后土壤有机质提高0.1 %~0.27 % ,密度下降0.032~0.062 g/ cm3 ,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25 %~2.04 %;全氮、速效磷略有提高,分别提高01002 %~01009 %和014~513 mg/ kg ,而速效钾提高很大,增加8.3~105.1 mg/ kg。

2 影响秸秆降解的主要因素

秸秆还田在现代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秸秆还田是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手段,长期秸秆还田在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质量。研究表明秸秆直接还田的降解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秸秆腐解总的特征是前期快,后期慢,且腐解过程主要集中在前6周,第6周后腐解速度相当缓慢。一般来说,秸秆的降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秸秆的C/N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玉米秸秆的C/N 为53∶1,明显大于(25~30)∶1,其氮素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还田的秸秆分解缓慢,此时就必须补充氮素加以调节。

(2)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参与腐解的土壤微生物区系适应的水分范围较宽,但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研究表明,秸秆分解过程是一个需水过程,且初期分解量大,需要水分较多,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的前期分解。初期分解中,含水量越高分解速率越快,而后期差异不大。土壤水分为16%~20%时,秸秆的分解速率最快。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秸秆的分解率都会降低。

(3)土壤深度对秸秆还田的腐解状况也有影响。覆盖于地表的要慢于翻埋于土中的分解速率研究表明,埋深5cm的腐解速度最快,埋深15cm稍慢,覆盖在表面的最慢。

(4)其他因素,如土壤酸碱度、土壤温度、土壤质地、秸秆粉碎程度、还田时间和秸秆还田量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酶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秸秆的腐解速度。

3 秸秆还田是典型黑土培肥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开垦以前,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有机质含量丰富,一般为4 %~6 %,高的超过8 % ,黑土的团粒结构也较好,水稳性团粒结构超过50 % ,土壤呈中性、微酸性反应,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协调,保墒透水性能好[5]。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土壤的物理结构不断恶化,土层持续变薄,许多研究东北黑土退化问题的学者认为,开垦后土壤有机质减少和土壤侵蚀是东北黑土质量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一是自然植被遭受破坏使有机质来源数量显著减少,耕地作物地上部每年随收获而取走或就地烧毁而遗留在土壤中的根茬仅占小部分,这是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积累远低于荒地的根本原因。二是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使有机质的积累条件受到破坏。

黑土在人类的影响下,土壤结构恶化,土层不断变薄,其根本问题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黑土区土壤侵蚀加剧,黑土赖以发育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5]。因此,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改良中应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王洋等[6]在吉林省德惠市进行了施用秸秆堆腐肥对黑土农田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应用秸秆腐解剂可快速堆腐秸秆,黑土农田施用充分腐熟的秸秆肥配施NPK化肥,耕层土壤平均年提高有机质0.4 g/kg,全N 0.18 g/kg,速效氮9.93 mg/kg,速效磷1.80 mg/kg,速效钾4 mg/kg,土壤容重年降低0.02 g/cm3,玉米增产15.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郑立臣[7]对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影响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在粉碎还田、覆盖还田、高茬还田处理中,粉碎还田的农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比覆盖还田、高茬还田的高,粉碎还田的农田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百分比也最高。李万良[8]对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秸秆还田机械化道路是实现秸秆还田的有效方式;其次秸秆的快速腐解是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机械粉碎能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扩大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腐解,重点研究快速腐解秸秆的生物菌剂,研制和开发能够在好气性条件下快速腐解秸秆的微生物或生物化学制剂。

第五篇:玉米的关键

玉米优质高产十项关键

我场是江苏大华种业制种玉米繁育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玉米制种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完好的制种技巧,单产由原来的150kg/667m2逐步上升到350kg左右,其中高产品种高产田块单产打破500kg,总结多年来制种的成功经验主要应节制十项关键技巧。1选择中高肥力田块是制种玉米获得高产的荃础

制种田选择地势较高且平整、排灌便捷、肥力较好的脱盐旱作茬口,能做到一水全苗,快发稳长,以充分发挥增产潜力。2确保隔离区是保证纯度的前提

不同品种制种空间隔离不得少于500m,隔离区内更不能种植其它玉米,以防异品种间串粉混杂。

3威严错期播种、确保花期相遇

提高授粉巩固率是制种玉米高产的关键。新引、新育品种要采取先花期实验、示范、再推广的三步走方法,不同的品种采取不同的父母本播期间隔。为提高保险系数,常规生产通常采取两期父本播种,一期父本为主要相遇期占父本总数的70%,二期为辅助相遇期占父本总数的30l;对个别父本花期较短品种,可采取三期父本,确保花期相遇。

4适期播种

采取地膜覆盖于3月底可进行播种,恰当早播可有效避开7月中下旬的高温多雨气象,有利于提高父本花粉的活性,提高受精率,并可延长灌浆时间,增长粒重。

5合理密植

通常自交系长势弱,双穗率低,单株生产潜力差,只有合理密植充分发挥集体的生产潜力,能力提高制种产量。通常品种采取父母本1:7的配比,父本密度为700—800株/667m2,母本密度为5500—6500株/667m2,以密取胜。

6合理运筹肥水

玉米需肥量较大,高产恳求一生需投入纯N25kg/667m2,P2O514kg/667m2。通常采取两促施肥法,氮肥施用基肥占40%、穗肥占40%、拔节平衡肥、粒肥各占10%;磷肥80%作基肥投入,20%作穗肥施入。留意肥水联结施用,尤其是灌好孕穗水,有利于防高温,减少小花退化,提高巩固率。同时要留意中后期叶面喷肥,667m2用磷酸二氢钾200—250g+丰收灵(素)15ml,连喷2—3次,可显然增长粒重,提高产量。

7彻底去杂去雄、确保田间纯度

在苗期至抽雄前要分2—3次彻底消除田间杂株及阴脚苗,当全田母本有30%左右打苞时恳求带1—2叶彻底去雄,可促其早吐丝2—3天,有利于调节花期,同时可减少无效营养耗费,促营养向籽粒转移,增长粒重。为有效避免父本收获时混杂,采取授粉后彻底消除父本的方法,提高杂交种纯度,并可改良通风透光条件;如要减少父本的产量丧失,可采取先收父本后收母本的方法,确保纯度。

8人工与化调相联结,确保授粉率

针对我场

7、8月份易受台风侵袭易倒伏减产的特点,采取在制种玉米穗分化末期在母本上喷用玉米茁壮素20m1/667m2(兑水20kg)叶面喷施,有降高、壮杆防倒及显然提高授粉率的作用。同时要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品种采取不同的人工辅助授粉办法可有效提高产量。如授粉期遇连阴雨或父本较矮品种,可于上午8:00—11:00采取弥雾机吹粉或绳子拉粉的方法,增长授粉机率,对母本苞叶过长及口紧的品种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晚时,采取母本剪苞叶的方法,通常剪去苞叶顶部23crn,使叶丝整齐利于授粉。

9防病治虫

采取拌种与生育期药剂防治相联结的方法,严防病虫损害。采取毗虫琳600g十卫福350g拌100kg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重点是切断玉米病毒病的传播道路,同时可兼治大、小叶斑病,提高产量。在玉米喇叭口期667m2用有机磷农药20m1+菊脂类农药30ml兑水20—30kg,灌心2—3次,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作纪律大整顿范文下一篇:工作计划英文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