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地区空心村类型及成因例析

2022-09-12

“空心村”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在农村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上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华北平原、淮河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传统农区, 村村掀起了盖新房热。出于生活便利的考虑, 大量新建房屋向交通要道靠拢, 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 村庄内遗留了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 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这是国内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后, 普遍出现一种空心现象。它实际上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而产生的一种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状态。因此, 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 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 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1], 它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双向浪费[2]。

云南作为民族大省, 共有55个民族,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农村, 他们或是单一民族聚居在一起, 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资源、环境、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观念等因素, 导致云南省农村除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外延内空”型的空心村外, 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出现了全新的空心模式。本文选取云南省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为例, 通过其形成“空心”的过程来阐述民族地区空心化的类型与成因。

1 民族地区空心村的类型

刘彦随等人结合山东典型村庄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 指出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 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现象[3]。但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村落, 农村人口非农化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选取的5个村庄中, 有的和北方传统农村形成空心的现象类似,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非农化人口增多, 从而形成的“外延内空”式空心村, 新旧房屋泾渭分明, 如乐居村、丙简村;有的则来自于外力的介入, 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倾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形成了“建新不拆旧, 新房旧居交错林立”的独特局面, 村民仍以农业种植为生活主要来源, 如多姑村和泽铁村;有的因为地理条件恶劣, 全村搬迁至村外, 老村因为民族建筑特色得以保留, 新村居民以农耕为主, 老村开发为旅游场所, 如中山村。

1.1 政府行政力量主导型空心村

多姑村隶属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凤合镇政府, 地处凤合镇东边, 距离寻甸县商贸发达的金所工业园区10 km。泽铁村隶属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乡, 地处金所乡人民政府南边, 距金所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 km, 距寻甸县城13 km。多姑村与泽铁村分别是是彝族聚居村与苗族聚居村, 这两个村庄历史上经济落后, 解放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 解放后在国家帮助下实现经济形态上的直接过度, 从原始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后, 在国家扶贫资金和政府倾斜性政策的帮助下,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 改革开放前多姑村交通不便, 几乎与世隔绝, 经济贫困。改革开放后, 受国家经济发展大潮的推动, 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金所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国家针对少数民族扶贫资金的投入, 多姑村从一个落后的农村变成了新型生态农庄。新建房屋经过科学规划, 实用性与美观性都得到兼顾。但在新旧房屋置换的过程中, 绝大部分村民没有按照计划搬入新居后拆除旧房, 因此形成了新旧林立的局面。

泽铁村作为典型的苗族村落, 其传统习俗之一是夫妻结婚后不分离, 这样就导致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少, 大多数的村民靠土地种植以及采摘山菌来维持生活, 因此村民生活贫困, 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泽铁村老房建筑分散, 以实用为主, 整体杂乱无章。因为年久失修, 外型上破败不堪。被列入国家扶贫计划后, 国家扶贫项目——新村宜居农房建设项目在该村实施, 村民仅需自筹极少的款项就可以搬入新居。

2010年, 国家扶贫资金进入这两个村庄后, 委托当地房管部门对村庄格局进行科学规划。新村是在老房的间隙中建造的, 原计划是村民搬进新房后, 拆除老房, 这样全村就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美观性都得到兼顾。但实际情形是, 村民搬迁后仍然保留旧房。新房子本来是经过科学规划的, 但是新房建成后, 村民搬新不拆旧, 新房旧房交错在一起。考虑到民族文化与民族政策, 不能使用强制力量拆除, 只能尊重民族习惯慢慢解决这个问题。这与国内普遍存在的新村旧村泾渭分明的情况不同, 是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空心化现象。

1.2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形成型空心村

乐居村位于昆明西北郊, 是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龙潭社区下属的一个彝族、白族、苗族、汉族混居村落, 共有231户, 891人, 离昆明市区25 km。乐居村现在分为老村和新村两部分, 老村是乐居村村民原来住所, 建于山坡之上, 坐西朝东, 新村位于山脚下, 房屋沿公路两边排开, 呈南北走向。

丙简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 距离临沧城区大约13 km, 是拉祜族、傣族、汉族混居村落。老村以拉祜族和白族的传统民族为主, 新村与老村相邻, 房屋沿公路排列, 交通上更加便利。

这2个村子原始致富产业都是采矿业, 但采矿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交通进一步便利, 村民迅速转变观念, 利用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村民致富后, 在公路两侧修建新房, 旧房被完整的遗弃在原址。但因为旧房规划科学, 格局整齐,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同时距离城市较近, 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参观旅游, 因此当地大力推广旧房景观旅游项目。盖新不拆旧, 同时利用旧房的景观特色给村民增加了创收渠道。乐居村、丙简村致富之后, 村庄空心样态与国内普遍的空心模式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老房有利用价值, 不需要采用国内普遍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进行开发。

1.3 扶贫搬迁型空心村

中山村隶属临沧凤翔街道, 距离临沧城区5 km, 和临沧城区通过乡村公路联系。该村以农业为主, 主要是蔬菜、茶叶, 部分村民养蜂、养羊。老村整体位于山坡, 交通不便。虽然自然环境较好, 但由于经济水平较低, 村庄内庭院环境普遍较差, 缺少绿化, 人畜混居, 污水直排。由于该地属于山区, 自然地理环境的劣势, 致使该地的农业发展缓慢, 人均收入较低。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搬离老村就成了一个必要的发展途径。新村规划区位于山腰处, 乡村公路从村庄中间穿过, 建筑物沿公路两侧依托地形展开。以大园圃村庄为中心, 外一圈层为种植区, 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蔬菜, 再外一圈为树林, 村庄南侧为拟建水库。

该村是由于地理环境恶劣, 不适于生活, 而在政府的主导下出现的空心模式。它不是因为经济发展村民建房而形成的空心村, 如乐居村;与多姑村建新不拆旧的模式也不同。它是政府主导, 建新拆旧, 从而使村民生活更加便利的一种空心模式。新村老村泾渭分明, 老村的房屋没有利用价值, 拆除之后土地另做他用。

2 民族地区空心村的成因

2.1 劳动力未大量外流, 选择留在当地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并未大量外出, 而是选择留在当地从事农业或第三产业。在北方传统农区, 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选择外出打工, 人口外流直接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但在云南这5个村庄中, 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数量较少, 绝大部分选择在家乡从事农业或第三产业。以乐居村为例, 乐居村风景优美, 自然资源丰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依靠采矿业村民致富之后, 很快意识到采矿业对环境的危害。进入21世纪后, 村民以经营“农家乐”为主, 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依托昆明商业圈, 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 村庄经济支柱成功的由工矿业转型为服务业。

2.2 国家扶贫资金流入, 引发社会结构变革

随着国家扶贫资金的流入, 当地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在北方传统农区, 农民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 具备了更新住宅的能力后, 被长期压制的生活需求开始释放, 从而使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我们选取的这5个典型村庄中, 乐居村与北方传统农区的情况类似, 其余4个村庄则是被动型的空心模式。多姑村、泽铁村以及中山村都有政府行政力量的主导因素在里面。由政府投入资金修建房屋, 政府联系相关部门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政府对村庄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指导, 并派驻干部长期驻村进行经济扶持。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 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出现了“盖新不拆旧, 新旧房屋林立的局面”。

2.3 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习俗成为祖辈宅基地深度开发利用阻力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日益到位, 村庄整体格局经过科学规划, 本应向着实用与美观结合的现代建筑理念转化, 但是在民族聚居地区, 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社会观念和文化习俗成为祖辈宅基地深度开发利用的阻力所在, 从而使现代建筑理论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实际上的执行[4]。在经济落后的地区, 人们为谋生或是寻找更好的生活而外流至城市, 但是在云南的很多民族地区, 因为民族文化的原因, 人们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 宁愿贫困也不愿离开。国家行政力量介入后, 当地经济迅速发展, 村庄整体布局得到了科学规划。但是, 政府规划在实际执行中遇到来自村民传统生活理念的阻碍。以多姑村为例, 多姑村是个彝族的村寨, 有着很强的本土观念, 大多数村民宁愿让旧房荒废, 也不愿意转让或拆除。不仅是多姑村, 整个云南的农村住房样式都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 即由传统的建筑向现代化的住房转变, 在彻底转变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由于乡村房屋的分布不仅与房屋质量有关, 也同邻里关系、农民思想观念、宗族势力等深层次社会问题有关,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多姑村建筑布局的真正实现。

摘要:云南作为民族大省, 共有55个民族,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农村, 他们或是单一民族聚居在一起, 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因为民族文化背景各异, 云南省农村除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外延内空”的空心村外, 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出现了全新的空心村模式。选取云南省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 通过他们形成“空心”的过程来阐述民族地区空心化的类型与成因。

关键词:空心村,非农化,类型,成因

参考文献

[1] 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2] 刘彦随, 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 2010, 29 (1) :35-42.

[3] 刘现强, 于超, 刘琪, 等.“空心村”现象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某县为例[J].经济师, 2013 (12) :128-129.

[4] 冯丽.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调控机制探讨[J].理论界, 2008 (2) :174-17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中国烟草行业现状及其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探析下一篇:新中式室内设计空间中中国传统纹样装饰元素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