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意义论文

2022-04-2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意义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出发,探讨了素质教育运用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未来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可以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备更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重视案例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意义论文 篇1:

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  要: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以及各方面能力锻炼的关键途径。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学科,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各个方面能力培养的核心。本文首先讨论了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索的意义,其次,就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我们知道,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都和数学应用实践息息相关,也都离不开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现状和培养策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和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突破点。

一、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一)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和数学学习相关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师往往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比较注重,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反而忽略了学生在数学方面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足进步。这些情况都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学习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数学教学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得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是当今时代发展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素质。

(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和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也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遵守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一定原则的支持下,进行多样化、高效性的数学教学改革。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主题应用实践活动的组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得到应用能力的锻煉与培养,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性教学实践活动

第一,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生活实践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和地区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适时地向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数学实践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数学教学活动中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第二,多样性的实践创新活动也是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措施。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抓住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特点结合在一起。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网络电视等,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典型事例结合。此外,创新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新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实践

第一,思维导图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策略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

第二,新情境创设方式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学生实践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教学策略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新情境的创设。创设新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参与实践活动和感知数学世界的机会。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新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数学课前和课堂时的情境创设,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后的实践课题开展。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境的参与过程中得到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是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教学下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升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新情境体验中得到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发展下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孟祥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J].2014(9).

[2]李锦松.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2011(08).

作者:陈桂清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意义论文 篇2:

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出发,探讨了素质教育运用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未来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可以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备更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重视案例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教育行业以及严峻的就业背景下,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研究生等,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本身未来的发展,而且牵动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逐渐被高职院校所重视。

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发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面对的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学生,素质教育尤为重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才能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职院校中关于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有:

(1)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数学知识是部分专业知识的基础,是很大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某些专业课的学习。

(2)对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严密的思维方式、精密的计算能力、敏锐的数学意识等。因此,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必须的,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带领下,以及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和要求,现在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虽然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堂之一,因此,探讨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针对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加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必须的。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我们结合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现状:

2.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数学专业本身具有抽象性,教师应该根据数学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拟定适合专业的教学方法。这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贯穿。

例如数学函数内容的教学,对一般专业的学生,基础性知识点是教学的侧重点,运用型函数列为了解性知识点即可。而对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较多的特殊专业而言,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就要将分段函数列为重点教学内容,还要增加需求—— 供给函数、成本—— 利润函数、生产函数等内容。而且要结合微积分中的边际曲线、弹性、基尼系数等展开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本专业的学习中。

总之,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素质教育的培养点不同,高职院校教师应以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为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然,针对专业的教学内容设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为了满足专业课的学习需要,而应该兼顾高职院校教育以及学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2.2 加强数学教学工具设施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化,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也被运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出现并发展,这项技术很快就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能够增加数学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课堂教学更形象。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枯燥的知识更加色彩化、清晰化,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助于数学实验课的开展。开设数学实验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空间想象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一些其他的教学辅助设备也能够帮助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有利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加强。

2.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授之“渔”而非“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教学。教师先给定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或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方法,逐步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此后遇到类似题目时,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很快解决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且印象更深刻。此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难题,更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还能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2.4 注重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点,经过教师设计及引导,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中,从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并解决。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学知识点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数学思维思考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参与,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的开发。

如关于定积分的案例教学过程可以作如下安排:

提出案例:一名运动员在练习场地上做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员以速度v=2t(m/s)作变速直线运动,求该运动员在0到4s内通过的路程。

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设想,把运动员运行的4s分割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时间都足够短,以至于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在这一小段内作匀速运动(假设该小段时间末端的瞬时速度为该小段时间上的速度)。

假设运动员在0.5s内作匀速运动,则运动员在4s内通过的路程的近似值是S=18(m);

若运动员在0.2s内作匀速运动,则运动员在4s内通过的路程的近似值是 S=16.8(m);

……

这样看来,时间段分得越细,所计算的路程的近似值与实际路程越接近。将这种分段、近似、求和的思维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就是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即“定积分”的定义。

经过这样的引导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发散了思维,而且理解了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融入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课堂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摸索。本文只是对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要构建全方位、系统性的素质教育体制,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身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迈上新的高度。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立.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期刊资源网,2009(4).

[2] 薛茂芳.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J].数学教育学报,2007(9).

[3] 张国英.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作法[J].发明与革新,1999(9).

[4] 王积建.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6] 李小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育人教育[J].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2003(6).

作者:邓可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意义论文 篇3: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再论

自从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正式形成理论以来,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之间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20世纪初形式教育理论与实质教育理论均走向衰落,形势才有所缓解。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理论强调能力的培养重于知识的习得,而以联想心理学为基础的实质教育理论则强调知识的习得重于能力的培养。对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各自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于重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关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论”。所谓“四因论”,指事物的原因被分为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原料,正如形成铜像的铜,形成银盘的银。由于每一事物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形式因就是事物的形式。动力因是创造者,形象地说,“制造者是制造品的原因”。目的因是创造者所怀有的目的,是事物终极的原因。在他看来,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形式却是积极的、主动的;形式被视作事物的本质。比如,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建筑家需要在头脑里有一个蓝图,这就证明了形式先于质料。“形式”和“实质”这两个概念的提法,形式重于实质的思想,最早则来源于此[1]。这两个概念运用于教育学上,有的教育家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形式”方面而忽视其“实质”方面,而有的教育家则更加重视其“实质”的方面而坚决反对教育过程中的“形式”目的。经过长期的斗争与发展,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思想理论逐渐形成。

一、形式教育

“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也称“产婆术”,是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它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该“问答法”不是直接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对话不断提问、与对方共同讨论,诱导对方自然而然地得出事物正确的结论[2]。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而非具体知识的获得,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一种形式教育思想,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种“形式”的重要性。

古罗马时期的伟大教育家昆体良在其所著的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的《演说术原理》一书中指出,“学生将不仅获得某些理论家所严格规定的称之为艺术的各种事物的知识,不仅能够理解修辞的规律,而且也将获得那些东西,以增进他们演说的能力,并培育他们的口才。因为一般说来,在论修辞艺术上,枯燥的教科书的结果是竭力追求过多的技术,因而损害和削弱了可贵的风格的因素,耗尽了想像的活力,只剩下光秃秃的骨骼”[3]。他认为,为了达到培养演说家也即雄辩家的目的,教学应着力于对学生的“能力”、“口才”、“风格的因素”的培养,而非仅仅是对“各种事物的知识”、“修辞的规律”、“技术”的掌握。这最早明确表达了形式教育的思想。

形式教育正式形成理论是在18世纪,主要代表人物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被誉为“形式教育之父”。他组织贫苦儿童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不但教授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他们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技能,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具有天赋的潜能,教育的唯一真正的目的在于协调并发展人的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教育意味着发展“完人”。而且,教育当“顺乎人性的自然,合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相对于书本知识,他更为重视学习者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确实比较明显地带有形式教育的烙印。

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主张以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将教学活动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该理论严格依照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了达到建立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目的,而脱离任何具体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2]。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赫尔巴特是形式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实质教育理论的代表,这一点,下文再议。

至此,不难发现,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应当主要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形式”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多少事物的知识。能力重于知识,形式重于实质,这便是对其主张最简洁的表述。

二、实质教育

随着18世纪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逐步形成,资产阶级出于对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主张学校课程应教授自然科学、历史、数学以及所有对现实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上文提到,有人认为赫尔巴特的思想代表了实质教育的立场。他首次提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但是他反对官能心理学,而提倡观念心理学,并且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做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而观念则是人的大脑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种观念的统觉理论出发,他非常重视教师以及书本的作用,认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这些观念,教育通过这些观念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并加强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另外,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他认为应将历史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中心[4]。

实质教育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一书中,他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提倡科学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古典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要适应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最终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实”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

实质教育论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应当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东西。因此,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轻能力,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而着重强调知识的习得。

三、传统意义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关系

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之间的斗争从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各自正式形成理论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即使是赫尔巴特,他到底代表的是形式教育的思想,还是代表的是实质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学界也颇有争议。有教育家试图以“平衡”的观点来看待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最终仍免不了强调一方而相对轻视另一方,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指出,“遵循形式教育目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并举,尽可能用学科来全面激发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反复练习所学过的知识,直到移交给思维进程使用为止”[4]。他认为,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并非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只要教学活动组织正确、合理,两个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

关于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水火不相容”的现象,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指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培养目标和课程方面”、2.“偏重知识和偏重能力”、3.“哲学认识论上唯理论和经验论”、4.“心理学上官能派和联想派”,并就每个方面的分歧做了详细阐述[5]。在这儿,笔者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角度进行相关阐释。形式教育强调能力重于知识,实质教育则强调知识重于能力,一直以来这两派所进行的尖锐斗争表明这两种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而他们的对立则表明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想。知识和能力真的就是相互对立的吗?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四、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新”关系

尽管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然而,通过系统深入地分析这些分歧不难发现,两者之争的焦点在于,知识与能力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因此,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了探究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的重要突破口。

传统观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重视知识必然轻视能力,重视能力必然轻视知识,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普遍认为,应试教育偏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其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照搬书本,而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相反,素质教育则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主张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是一种真正把人培养为“人”的教育。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思想开始盛行。这一思想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而现在的教学论已不再将知识与能力看作是绝对相互对立的关系。因此,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专门研究了此思想盛行的各方原因,最终指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理论、实践、历史、逻辑上,都是经不住检验的,是错误的。它把很多的理论问题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干扰着现实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其后果是堪忧的”,因此“必须坚决摒弃这一提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以及在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而“它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驳杂的思想来源、一定的现实基础、片面的道理”[6]。知识并不是作为能力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也有学者从能力的形成要素角度出发,指出“能力就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与心理品质、知识继承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在社会实践的整合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就能力的形成要素及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通过具体分析形成能力的各个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最终指出,“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应该是这样的,“天赋的智力品质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桥梁,知识的继承是推动力,但个性和意志品质也参与其中”[7]。

还有学者采取了一种折中主义的态度,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用“中庸思想”加以协调。从“中庸的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中庸’要解决的问题是来源于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或障碍,而不是人的脱离现实的想象或幻想”。那么,“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要结合具体的、特定的情境,确定该强调知识还是能力”。其实知识和能力“本身并不矛盾”,“知识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何谈能力,而能力又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活动中,所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握一个度,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以知识为基点发展学生的能力”[8]。

新的教育观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是并重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简言之,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和谐统一的。当然,这两者必须统一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之上。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矛盾的统一”。我国有些教学论工作者就指出了,“要在课程的内容性质、分量、结构上,还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乃至考试办法上多方创造条件”,知识与能力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5]。

立足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依据不同的心理学、哲学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后来出于不同的目的而相互斗争,在当时都是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的。而现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面对的情况也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当代教学论看来,这两种教育理论都有失偏颇,都因过分偏重于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既然知识和能力可以统一起来,那么强调知识的实质教育与强调能力的形式教育自然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从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角度来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并不一定非要斗争到“你死我活”,两者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加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思想,更加需要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有效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选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7] 刘武顺.试论能力的形成要素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8] 范会敏.试用中庸思想协调实践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作者:汪小红(1987-),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

作者:汪小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通信学科计算机仿真论文下一篇: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