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

2022-05-0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们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家庭作业要科学设计,保质保量。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特征来科学的布置作业,对作业的内容加以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使作业能够贴合学生们的日常學习实际。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 篇1: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儿童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学校、老师和家长足够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行为疏导》一书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安全教育、梳理农村留守儿童负面心理、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知和排除农村留守儿童交往心理障碍等4项具体对策。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当前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不得不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外出务工人员将会达到3.5亿),但限于各方面条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难以随迁入学,不得不留在农村由祖辈照顾,从而成为留守儿童。

一、教师尊重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

由于留守儿童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无法兼顾学生整体学习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留守儿童本身就是特殊群体,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实施适合留守儿童学教学方式,以此使得留守儿童学习动机得以提升。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适当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降低留守儿童学习难度,逐步增强留守儿童学习自信心,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后,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师德师风,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田。除此之外,教师要保护好留守儿童的自尊心理,在面对留守儿童犯错时,不应严厉苛责,而是应细心引导,使留守儿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反复修改,优化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现代化通信软件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导致当前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家庭因素,就是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由于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心理上缺乏父母的抚慰,导致当前阶段的留守儿童孤独地在熟悉的农村肆意生长,孩子如同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朵,没有园丁辛勤的看护,这些祖国的花朵失去了绽放的动力。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家长也需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做出一定的努力,虽然家长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的工作所在地,也无法经常回到家乡看望孩子,但是家长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软件,如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换一种方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家长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可以抽出半小时与孩子交流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讲述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明白家长外出务工的不易。也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一天的学习心得,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产生较深的理解和认知,从而针对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早日拨开内心的阴霾,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三、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针对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点评,也是德育教学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开展留守儿童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首先,教师应制度心理健康想测试调查问卷,定期考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应及时找到应对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其次,在德育教学之后,教师应对儿童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像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在教师点评过程中,应将儿童学习结果和儿童学习过程并重,通过鼓励的方式,增进儿童学习自信心。学生互评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借鉴,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进而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网络沟通软件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留守儿童可以随时利用语音或视频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況,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等,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缓解自己心中的思念之情。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告诉他们应多关注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心,还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就学生的问题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惑并需要家长的帮助时,教师就要及时与学生父母取得联系,让其关注孩子,及时与孩子沟通。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避免负面情绪在学生内心积压最终出现不良后果的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工具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向家长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引起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另外,教师也要利用网络沟通的便利性,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结束语

当前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性格特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唯有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使学生有效健康地展开下一阶段的生活、学习。由此可见,针对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大量留守儿童,帮助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正,张君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43-244.

[2]安雪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1(47):7-8.

[3]刘姮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有效开展[C]/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21:440-444.

作者:侯高骞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 篇2: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如何布置有效的语文家庭作业

【摘要】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们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家庭作业要科学设计,保质保量。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特征来科学的布置作业,对作业的内容加以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使作业能够贴合学生们的日常學习实际。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家庭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

引言: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基础实践状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们兴趣,使得课后家庭作业与学生们生活相联系。

一、将兴趣引入到家庭作业中

给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布置家庭作业,教师要优化设计,结合学生的自身兴趣来设计,避免采用单一的作业方式。在传统家庭作业布置中,主要是对当天所学的生字多拼写几遍,或者对所学的课文多写几遍。小学生本身比较好动,教师如果让他们在死板严肃的方式中去学习,而且会形成逆反心理。这会造成学生们产生学习的消极态度,造成学生也不能够深度掌握知识点。针对此类情况要进一步促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就要将家庭作业设置在学生兴趣之上,首先让学生们感兴趣,才能够有效完成现有作业,来掌握相应知识点。要了解儿童兴趣,将家庭作业设置更加有趣性,激发学生们学习探索性,教师们在对作业形式不断地丰富时,对语文家庭作业开展全方位分析。作业的布置要能够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还可以展现出学生们的个性化特征,来快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培养[1]。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麻雀》课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养个小狗或小鸡,让学生们主动喂养,了解这些小动物的习性,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些全面地了解,布置作业能够完成,而且还要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扩展生活能力。

二、将生活设计纳入到小学留守儿童家庭中来刺激学生们的感官体验

教师将语文知识纳入到学生们的生活各个方面,让学生们熟悉目前生活环境,来获得丰富多样知识。教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要更加富有特色,也能够提高同学们在外在的感官对知识的感悟以及不断拓展知识范围,进而促使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有很多类型,有实践型、兴趣型、层次性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布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做作业时,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感官对于知识的获取。

例如,教师们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将其作为语文家庭作业,让学生们画出一幅关于春天的画作。在过程中就能够促使学生们对春天细致地观察。同学们将自己对春天的感觉写在纸上,这样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实操能力,让同学们对外界自然有全方位了解,教师们也可以将这些作业的方式,通过以唱歌方式展现给学生们学习眼前,这篇课文是也可以通过验证方式来展开,学习诗歌能够了解古代历史,同时便于朗读。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将诗歌编排成话剧,让同学们自主表演[2]。

三、以层次化的设计方式来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凸显学生个体性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学生个体差异特点,造成这种状况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学生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们对知识不同需要。教师就要结合同学们自身学习基础能力状况,及对现有知识点掌握状况来科学划分层次,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这样就能够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还能够有效激发同学们主观能动学习性,开设分层教学。主要是学生们对现有语言知识点掌握不足,学生们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教师可以适当降低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的难度,这样也能够使同学们完成作业不太困难,而且学习效率也会逐步提升。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讲,在布置作业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拓充,此学习过程中,还要得到教师充分信任。通过对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有效发挥学生们自身学习的特点和优势[3]。

四、将人文设计纳入到留守儿童家庭作业中

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是讲述语文知识,而且是通过利用知识方式来使学生们养成更好的品质思想。在此期间,就要教师将人文元素纳入进来,融入到学生们的作业,如教师给学生们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故事书,让学生们也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书和读物,有一个学习目标。

五、结束语

本篇文章重点研究分析了在农村学校内给一些留守儿童设置的家庭作业策略进行了分析,要重点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家庭作业种类方式方面也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同时还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此才能够促使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文中的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包含了兴趣、生活层次、人文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不断提高学生文学兴趣,还在知识方面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另外加强学生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蓉.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良好家庭作业习惯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026(020):128-129.

[2]谢新.再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性化语文家庭作业指导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2019.

[3]蓝彬午.浅析"师徒结对法"在农村留守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上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05):139.

作者:刘贵贤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 篇3: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来打拼,开创新天地。源源不断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极具增加。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对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脱离了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也很难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有些农村学校甚至连心理老师也没有,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更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常以说教为主,目前即便已经有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材,但农村的办学条件大都无法满足教材涉及到的心理团辅活动所需的材料设备需求,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教育方面还有所缺失。因此,如何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家校联动,用爱构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桥梁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及社会阅历的扩展,他们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会产生焦虑、多疑、抑郁、恐惧、孤僻、自卑、悲观等心里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日积月累,甚至可能会造成心理疾病。但是,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忽略了孩子情感上的这些问题,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需要就可以了。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仅会使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久而久之,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心理状态,学校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心理状态,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心里教育,家长要积极地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学校与家长也要保持相互沟通,加强家校联动。

1.引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打造信息化沟通平台

学校可以将电子邮件、微信等媒介工具整合在一起,为留守儿童和家长创设更多的沟通渠道。学校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平台及时将留守儿童在校的表现和心理状态信息发给家长,家长接收到学校的信息后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的心里状态和自己的意见建议,让家校之间形成一种联动、有效、便捷的沟通。对于必须出去打工的父母或者作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爷爷奶奶,要让他们学会利用“信息通话”“手机视频”等多种现代化信息软件,充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与孩子和学校积极地保持沟通。

2.完善家校合作组织的方式

学校可以成立以村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划分,每个村选出同村的留守儿童家长负责人,由选出的家长负责人代表本村定期参加学校活动,向学校反映儿童在家里的心理状态,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活动结束后把和儿童在学校里的心理状态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告知其他学生家长。

3.组建心里辅导小组

心里辅导小组的划分可以以学生的家庭住址,或者生活情况作为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分配。留守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活上都有着很高的近似度,近乎相同的生活境遇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所想,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情感上进行交流,这对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构建也是有益处的。教师要尽量为同一组内的留守儿童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如心理辅导小组内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一起看图书、看电影,相互成立帮扶小组等,让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上,都能够成为彼此的陪伴。这样既可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减少或者避免他们因为过度思念父母而陷入不良情绪,也可以让留守儿童在小组的交流讨论中对班级形成一种归属感,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上面的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能够让家长和学校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状态,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哪些文化层级偏低或者年迈的人来说,他们不能熟练运用手机的各种APP软件。后两种方式运用起来普及的面相对较广,符合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实际情况,既能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动,又能达到共育共赢的效果。当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教育,还需要孩子的父母尽量弥补孩子心灵上的感情缺失。对于扮演代理监护人角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说,要肩负起自身的监管责任,经常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的引导,让孩子安心生活、安心学习。无论是代理监护人还是孩子的父母,都应该尽量为孩子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给予留守儿童最大程度的关爱。

二、社会实践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历练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需要一些社会实践去锻炼自己。尤其是农村留守的中学生,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引导,所能获得的知识有限,眼界也比较短浅,社会界限和活动范围往往也很狭小。作为中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阅历的扩展,他们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里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长此以往,甚至会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就更应该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教育,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非常适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积极地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眼界和胸怀,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学生能够从实践中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化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及生活压力,锻炼自己的意志。比如在充分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劳动,也可以去参观学习,以这样的方式向学生积极推广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增强集体感和互帮互助的意识,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体验生活的不易,在体验中锻炼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丰富和强大自己的内心。

总之,初中生处在性格和心理构建的重要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里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一旦出现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且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排解,心理就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学校、家庭等多方面要共同努力,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上和生活上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7(10).

[2]任金杰,陈晓红,吴萍萍.初中農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司徒惠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移民地区留守儿童论文下一篇:税务行政赔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