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2023-02-11

第一篇: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峰江街道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7月4日)

各位领导:

根据路桥区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街道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进机关干部作风,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我街道积极整合资源、分类实施、加强管理,有效推进街道、村居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现将我街道两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峰江街道位于台州市城区南大门,南邻温岭泽国,东邻新桥,北邻路南,西邻螺洋,104国道、路泽太一级公路纵贯南北。面积27.74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8051亩,户籍人口10359户4.38万人,外来人口5万余人。该街道人口众多、经济活跃、事务繁杂,将与经济建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是该街道实现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突破口。

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组建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街道专门成立了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赵勋、主任章明达担任;常务副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罗华林、沈海鸿担任;副组长由街道纪委书记戴加平,街道副主任林慧清担任;成员由街道其他班子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纪工委办公室。成员由街道党政办、农业办、工办、城建办、民政办、计生办、组织、人事、民政救助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成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破街道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格局,把与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部门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

1、办公场所建设情况。对街道一楼办公室进行改造,初步建成面积近8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大厅内预设便民服务窗口6个,分别是农业、工业、城建、卫生、计生、民政救助中心窗口,相应设立公示牌6个;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共6人组成,同时配备办公桌椅6套,文件柜1个,工作人员配备胸卡,制作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和办理程序告知单,便民服务大厅入口处悬挂“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匾牌。为方便办公及与有关单位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准备安装微机6台,并连入宽带终端。为方便群众咨询,向社会公开服务事项和内容,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准备安装服务热线电话一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行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2、相关制度建设情况。为规范便民服务运作流程,建立联动机制,使便民服务中心具有较完善的服务功能,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准备制定一整套工作制度,并高标准制成版面,悬挂上墙,接受群众监督。版面内容主要有《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图》、《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岗位责任制度》、《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首问负责制度》、《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承诺制度》、《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次性告知制度》、《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限时办结制度》、《峰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预约服务制度》等。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首办、全程代理、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等制度和做法,做到简单问题直接办、复杂问题协同办、原则问题请示办、遗留问题分类办、突出问题督查办,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二)建立村(居)便民服务中心。我街道街道34个村(居)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把握各地实际,有效地将村级综治工作站、信访调解中心、文化俱乐部、远程教育点等基层各类站所、办事点纳入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实现资源共享。

1、总体安排。6月底前,完成4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率达到10%以上;7月底前,完成28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率达到80%以上;8月底前,完成34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率达到100%,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

2、建设进度。目前,共有黄施洋村、葛家村、筻里王村、山后许居等4个村建好服务厅;28个村已确定办公场点,正在墙体粉刷和物品添置中;剩下的2个村正在积极协商、明确场点,争取在7月底前全部落实开工建设。

3、制度、便民措施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上墙内容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图、服务卡片。

4、人员落实。村(居)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原则上由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分别兼任,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要求,一般由村(居)干部、村文书(或会计、出纳)和驻村(居)干部、驻村(居)大学生担任,可采取坐班或者轮流值班形式,确保工作日至少有一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岗,提供综合代办服务。部分村居采用聘请专职人员方式。

5、服务项目。(1)代办类。指群众不出村(居),只需备齐所需资料即可代为办理的事项,如各类证照的代办等;(2)即办类。指能当即办理的事项,如为群众起草各类证明、报告、协议,加盖公章以及一些普通日常性事项。(3)陪办类。指申办人难以掌握上级办事流程,又不能代办的事项,可以要求代办员陪同办理,以老弱病残群众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如办理残疾证、身份证、户籍迁移登记等。(4)延伸项目。各村居根据自身情况,可将纠纷调解、政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老年人关爱、困难群众帮扶、志愿者服务及本村(居)或者附近企业用工信息发布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服务,也可吸收移动、邮政、电信、广电、供水、供电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上做得还不够细致、深入、全面。 二是个别村居对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思想还不够到位。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服务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狠抓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三是尽快完善街道、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的软件设施。

第二篇: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习家店镇“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习家店镇辖23个村,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人。现有党员 1171人,党支部55 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3个。

市委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拉开序幕以来,习家店镇党委迅速行动,精心筹划,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全镇23个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此项工作。

目前全镇有17个村“五个基本”建设基本达标,1 个村已完成改扩建并投入软件建设;6个新建村部村已全部动工,计划在3月底完工,4月份软件建设全部销号。现将我镇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学习精神明目标,成立专班强保障

全市“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后,习家店镇党委积极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湖北省委、十堰市委和丹江口市委关于开展“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对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形势研判上来。

镇党委在认真领会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镇情,制定了全镇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镇组织办具体负责督办;落实了工作专班人员和镇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实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强对“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各村支部积极配合,切实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为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集思广益定措施,分类实施明责任

为了将“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落到实处,2010年5 月初,“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对全镇23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摸 1

底,准确掌握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并组织各村支部书记找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抓好落实谋思路、定举措,由镇组织办建立“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工作台帐,做到基本情况清楚、主要问题清楚、工作思路清楚。

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及考评细则,镇党委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规范推进村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

首先是翻印了“五个基本”工作手册和“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指南,按照要求制作了 种表册,为建立规范的管理台帐打好基础;其次是将23个村分为三类,即 17个村部硬件环境基本达标村,1个改扩建村和6 个新建村。镇委要求17个村部硬件建设基本达标村在 2月前完成整体布置、制度更新、政务村务公开、资料完善; 1个改扩建村在 月前必须完成改扩建工程,迅速投入软件建设; 5个新建的村在3 月底前必须完工, 4月开始全面推进软件建设。

2010年 8月份,镇委在小茯苓村、李家湾村召开了全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现场会,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有效推动23个村级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的开展。

三、分解任务压担子,严格考核促落实

镇党委一手抓机关党组织建设、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一手抓考核督办,分别明确了班子成员督办检查、组织协调;驻村干部完善制度、整理档案;村支部书记发动党员、狠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并建立了党委书记全面抓、班子成员分片抓、驻村干部具体抓、村党支部书记全力抓的工作机制。 镇党委对照市委“五个基本”建设评分标准,制定了详细的

考核细则,要求各村党支部每半年由支部书记向镇党委作集体述职述廉报告,汇报本村半年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村各支委在村党员大会上向全体党员作履诺述职报告。通过村干部双向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个别座谈、现场察看等方式,对村班子的总体运行情况、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业绩进行全面了解。年终考核,以

2村为单位在全镇范围内排队,并将考评结果作为驻村干部工作实绩评定、村级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对于在 “五个基本”考核中没有达标的村和单位进行批评、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四、因地制宜创特色,便民利民显成效

镇党委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大实际问题,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富民强镇工程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在助农增收上创先进、争先锋、出特色。

2010年4月,镇委按照统筹村镇的思路,整合镇、村党建资源力量,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成立了烟叶经济协作区党委,组建金顶名晒烟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协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乡风文明建设、沼气建设协会等9个党支部、44个职能党小组,初步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职能党小组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区域党委指导村民发展致富产业、新兴产业,引导党员干部创先争优,逐步实现富民富村目标。

镇委开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式由单一型、条线型向复合型、网络型转变的新局面;基层党建工作由孤军奋战向城乡结合、共驻共建转变的新局面;区域党委,城乡党建互助、互补、互动、互赢的新局面。

2010年5月,镇党委在小茯苓村探索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了丹江口市第一个功能最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大厅,采取“一站式”服务,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镇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集中现场办公,就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给予政策解释和办事流程指导。全镇23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村建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便利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我镇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工作,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下一步,我镇将再加力度,再添举措,把“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贯穿于工作始终,全力推进全镇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党委)3

第三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方案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根据省、市统一安排,现就我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建设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公正公开、依法行政、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通过整合优化和服务创新,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办事营造方便快捷、高效廉洁、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设立、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现场受理乡、村居民申请,简易事项当场办理,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逐级上报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民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努力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三、主要职责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集中办理本乡镇和上级政府部门授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提供代办、咨询等便民服务的机构。便民服务中心直属乡镇政府领导,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县政务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协调各基层站所依法办理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

(二)制定便民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对服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考核;

(四)负责处理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五)协调和监督集中受理、办理或代理的便民服务事项,适时通报便民服务工作情况。

(六)指导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工作。

(七)完成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 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各类属村办理范围的事项,能即办的要即办,不能即办的明确承诺办理时限,并限时办结。

(二)村民群众需办理事项若不属村(社区)级办理职责范围内,需报乡镇及以上机关办理的,由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引导到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或代办。

(三)了解村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群众对政策、科技等信息的咨询。

四、运作机制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运作机制是:集中办事、责任到人、规范收费、便捷高效。

(一)集中办事。凡与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基层站所审批事项,乡镇政府的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均应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联合办理、统一办理或代理。

(二)责任到人。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具体承办人为办理责任人,在接到服务对象办件申请后,具体承办人应在承诺时限内将事项办结;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办结的,应按规定办理延期手续。在受、办理事项过程中,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完整、明确地告知所需提供的材料。

(三)规范收费。凡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需收费的,必须明确收费依据并出具相关收费票据,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银行或者信用社代办,实行收支两条线。

(四)便捷高效。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综合窗口、明确事项流程应遵循便民高效的原则,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有完善的便民配套设施和有效的制度保障。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要热情服务,对办件情况要及时反馈,对因患病等特殊原因行走不便的办事群众要开展上门服务。

五、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考勤、学习、项目管理等管理机制,确保规范、高效、协调运转。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便民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县、乡两级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效能建设监察,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考核和业务指导。

(一)人员进驻

乡镇要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备,应选派本单位正式在编的、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到中心窗口工作,不得选派工勤人员或临聘人员。工作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原单位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和管理。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要确定一名村(社区)“三职”干部担任便民服务员。

(二)项目办理

1.直接办理制。对程序简单,可当场、当天办结或直接答复的一般事项即收即办;材料不全的,工作人员应一次性明确告知需补办的材料,材料补全后应当场办结。

2.承诺办理制。对需要审核或现场勘察的特殊事项,窗口人员受理后,出具《办件承诺单》,在限定时限内办结。

3.联合办理制。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窗口单位办理的事项,由中心统一协调,同时受理,限时办结。

(三)制度建设

为确保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作,应建立如下办事制度:

1.政务公开制度。包括服务人员身份、胸牌、桌牌、照片、热线服务电话等都要公开;办理事项公开,凡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其审批依据、办事内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及收费标准等均应通过上墙、印制“办事指南”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办理结果公开,对于办理完毕的事项,群众可随时查询。

2.分类管理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代理件、联办件等形式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重大事项重点办理、复杂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否决事项明确答复”。

3.否定报备制度。当事人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有关事项,经办人员对不予受理、核准的事项,要登记在案以备核查。经办人员对重大事项或疑难问题,应呈报分管负责人,不得擅自否决。

4.ab岗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岗位都要设ab岗。a岗责任人因事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移交,b岗责任人要主动、及时顶岗,避免出现无人在岗的现象。b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并对a岗的工作负责。

5.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大力倡导全程代理服务。对于本辖区内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项目、重要的工业项目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实行全程无偿代理。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根据省、市统一安排,现就我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建设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公正公开、依法行政、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通过整合优化和服务创新,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办事营造方便快捷、高效廉洁、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设立、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现场受理乡、村居民申请,简易事项当场办理,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逐级上报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民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努力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三、主要职责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集中办理本乡镇和上级政府部门授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提供代办、咨询等便民服务的机构。便民服务中心直属乡镇政府领导,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县政务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协调各基层站所依法办理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

(二)制定便民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对服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考核;

(四)负责处理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五)协调和监督集中受理、办理或代理的便民服务事项,适时通报便民服务工作情况。

(六)指导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工作。

(七)完成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 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各类属村办理范围的事项,能即办的要即办,不能即办的明确承诺办理时限,并限时办结。

(二)村民群众需办理事项若不属村(社区)级办理职责范围内,需报乡镇及以上机关办理的,由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引导到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或代办。

(三)了解村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群众对政策、科技等信息的咨询。

四、运作机制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运作机制是:集中办事、责任到人、规范收费、便捷高效。

(一)集中办事。凡与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基层站所审批事项,乡镇政府的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均应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联合办理、统一办理或代理。

(二)责任到人。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具体承办人为办理责任人,在接到服务对象办件申请后,具体承办人应在承诺时限内将事项办结;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办结的,应按规定办理延期手续。在受、办理事项过程中,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完整、明确地告知所需提供的材料。

(三)规范收费。凡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需收费的,必须明确收费依据并出具相关收费票据,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银行或者信用社代办,实行收支两条线。

(四)便捷高效。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综合窗口、明确事项流程应遵循便民高效的原则,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有完善的便民配套设施和有效的制度保障。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要热情服务,对办件情况要及时反馈,对因患病等特殊原因行走不便的办事群众要开展上门服务。

五、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考勤、学习、项目管理等管理机制,确保规范、高效、协调运转。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便民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县、乡两级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效能建设监察,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考核和业务指导。

(一)人员进驻

乡镇要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备,应选派本单位正式在编的、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到中心窗口工作,不得选派工勤人员或临聘人员。工作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原单位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和管理。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要确定一名村(社区)“三职”干部担任便民服务员。

(二)项目办理

1.直接办理制。对程序简单,可当场、当天办结或直接答复的一般事项即收即办;材料不全的,工作人员应一次性明确告知需补办的材料,材料补全后应当场办结。

2.承诺办理制。对需要审核或现场勘察的特殊事项,窗口人员受理后,出具《办件承诺单》,在限定时限内办结。

3.联合办理制。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窗口单位办理的事项,由中心统一协调,同时受理,限时办结。

(三)制度建设

为确保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作,应建立如下办事制度:

1.政务公开制度。包括服务人员身份、胸牌、桌牌、照片、热线服务电话等都要公开;办理事项公开,凡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其审批依据、办事内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及收费标准等均应通过上墙、印制“办事指南”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办理结果公开,对于办理完毕的事项,群众可随时查询。

2.分类管理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代理件、联办件等形式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重大事项重点办理、复杂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否决事项明确答复”。 3.否定报备制度。当事人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有关事项,经办人员对不予受理、核准的事项,要登记在案以备核查。经办人员对重大事项或疑难问题,应呈报分管负责人,不得擅自否决。

4.ab岗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岗位都要设ab岗。a岗责任人因事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移交,b岗责任人要主动、及时顶岗,避免出现无人在岗的现象。b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并对a岗的工作负责。

5.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大力倡导全程代理服务。对于本辖区内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项目、重要的工业项目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实行全程无偿代理。

六、场所建设

(一)硬件设置

1.办公场地:有固定的办公用房,中心镇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建制镇不少于80平方米,其它乡不少于60平方米,实行开放式窗口办公,服务大厅环境整洁、管理有序;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要有固定场所办公。

2.办公用具: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置电脑、打印机、电话、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设施,满足对外办公的需要。村(社区)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关办公用品。

3.标牌标识:在办公地点醒目位置设立“×××镇(乡)便民服务中心”标牌,大厅各窗口设有窗口标识牌,工作人员佩戴胸牌上岗。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设立“××镇(乡)×××村便民服务室”标牌。

4.窗口设置:民政、工商、国税、地税、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新合、国土、规划建设、农业服务、司法、党政办和水、电、气、网络公司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相关部门、站(所)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窗口。

5.便民措施:有方便办事人员的休息椅、饮水机、纸张和笔等。 6.公开设施:办事指南、固定的公开栏,有条件的可配备触摸屏。 7.网络延伸:各乡镇必须连通电子政务外网、监控系统。

(二)软件设置

1.明确具体负责人,落实中心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的职责。 2.规范进驻办理的项目:对进驻办理的审批、服务和收费项目及办事环节进行梳理、核实,精简程序,减少环节,并对所有进驻项目编订成册,制作《办事指南》。

3.本乡镇所有的审批、服务和收费项目进驻中心办理。

4.应建立的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等,并予公开。 5.明确办公时间:一种是完全集中办公,即按照规定的机关作息时间办公,另一种是相对集中办公,逢场日集中办公。 6.有统一规范的业务受理单。 7.制作意见簿。 8.大厅内制作一条体现服务宗旨的固定标语。 9.有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

(三)服务规范

1.文明用语,热情主动,耐心地宣传解释,不准与服务对象争吵。 2.工作时间不准在窗口吃东西、玩电脑游戏、大声喧哗、串岗、会客等。

3.一次性告知申办事项所需的全部材料,主动提供格式文本或式样等,在承诺时限内尽可能早办件、快办件。 4.工作时间窗口无空岗现象。

5.工作人员熟悉业务,能够按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办理各种事项。 6.办公场所卫生整洁,办公用品、资料摆放整齐、有序。 7.工作人员无“吃、拿、卡、要”现象,廉洁高效、公平公正。

七、实施步骤

根据今年2月13日下午省、市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会议精神和关于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的时间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作如下时间安排:

(1)新政、金城、马鞍、复兴、日兴、立山、观紫、大寅、柳垭、永乐、土门等11个中心镇(原片区所在镇)必须在2009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2)度门、五福、回春、先锋、大仪、三蛟、张公、二道、赛金、双胜、保平、文星、杨桥、丁字桥、周河、义路、三河、瓦子等18个建制镇必须在2009年7月31日前全面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3)柴井、中坝、双盘、凤仪、铜鼓、老木、檬垭、武棚、永光、炬光、九龙、芭蕉、灯塔、福临、碧泉、大风、双庆、来仪、石佛、乐兴、合作、大罗、秋垭、思德、义门、龙桥、板桥等27个建制乡必须在2009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4)全县所有村(社区)必须在2009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便民服务室建设。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高度重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工作,在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予以切实保障。各乡镇要确定1名分管政务工作的领导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负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日常工作和指导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工作。县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业务指导,县监察、法制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促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规范运作。

(二)充分授权窗口。属于乡镇职权范围内的办理、审批等事项,尽量授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确需领导审批的,应实行领导值班制度,并由窗口工作人员代理送审。设基层站所的各中心乡镇,各基层站所应将审批事项集中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并充分授权窗口;同时要定期到所辖未设基层站所的乡镇、窗口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各部门要充分授权基层站所,并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理的事项纳入“绿色通道”快捷办理;能够通过网络审批的,要建立网上审批系统。

(三)强化沟通协调。建立县政务服务中心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取长补短。要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对需要多部门审批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对审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职能交叉情况,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及时协调解决。

(四)落实奖惩措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建立窗口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强化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对考评优秀的,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一律退回原单位或转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及基层站所审批服务情况纳入乡镇xx县有关部门目标管理及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全县“评满”、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京什社区便民(双代)服务中心(站)建设方案

一、硬件设施

1、标识:京什小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2、选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在社区2#楼的一楼,服务大厅面积在140平方米左右。

3、配套设施:电子触摸屏、显示屏、服务评价器、电脑、电话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以及桌椅、茶几、饮水机、雨伞、老花镜、签字笔、服务卡、办事须知等便民用品,做到服务设施齐全。

4、窗口设置:大厅可设民政事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居民服务管理、计生卫生、综合信息、党员服务等窗口。

二、软件设施

1、服务人员

中心实行坐班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6名,窗口人员可由市、镇下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或专职社工人员担任。

2、服务事项

涵盖市政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梳理出来的所有集中到社区的所有办事事项,并结合当地群众的服务需求,适时增加自选服务事项。凡是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全部在社区办,对社区不能办理的事项,一律给予代办或协办,并实行服务承诺公开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所办的所有事项要用专用登记本进行逐件登记。

3、服务平台

建立较为完备的网络基础材料信息库,依托市行政审批中心统一信息化业务系统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电子化运行。建立网上虚拟办事大厅,办事群众可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

4、服务制度

(1)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2)首问负责制度;

(3)一次性告知制度;

(4)AB岗工作制度;

(5)廉政建设管理制度;

(6)工作人员守则。

5、印章管理

群众办事中涉及的各类印章,采取以“印章加编号”的形式,分授到社区各个服务中心,同时,加强印章管理,建立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三、大厅布局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

1、背景墙:背景墙为深蓝色,背景墙上的标识为红、蓝两只紧握的双手构成的心形图案,即:德阳社区图案(红色代表提供服务的一方,蓝色代表接受服务的一方),下面为白字服务标语:“一切为了群众”。

2、墙上布置内容(服务大厅墙面需张挂):

(1)各项工作制度;

(2)工作人员形象公开栏;

(3)服务流程图;

(4)办事事项流程图;

(5)电子显示屏;

(6)电视机。

3、厅内布置:服务大厅内要放置电子触摸屏,办事群众填写表格、休息等所需的桌椅,饮水机等。

第五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桑园镇“两个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自2007年“两个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我镇按照规定实行“一个大厅、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将政务信息公开、效能投诉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具体包括:受理接待信访投诉、调处矛盾纠纷、司法援助、开展党建(组织关系转接)、村账乡代理、办理个人建房、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农林水利、税务代征、涉农补贴、新农合补助等相关事宜。通过开展集中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政府形象。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乡镇服务中心在方便群众、改善服务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离预期目标还有不小距离。

今年初,我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桑园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目标、中心建设的内容、完善的制度、办事流程、人员配置等要求。在镇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0万余元给便民中心、排调中心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工作人员的座牌,各个窗口的座牌,考勤公示牌,新添置了办公桌椅12套,饮水机1个,便民服务台10余米,配备了工作电脑等办公设施。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研究决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任副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为领导组成员的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其中,人大主席还兼任镇服务中心的主任。镇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对中心工作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镇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中心管理人员和窗口人员是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职责规定和承诺时限,为群众办好每一件申办事项。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便民服务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理解和积极支持,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镇村干部动员大会,提高镇村干部对便民服务工作的认识。同时,还统一印发了《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重点宣传便民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服务的项目、内容、办事群众的权利和义务等,使群众真正了解此项工作。

3、规范操作,热情服务。镇党委下发了《桑园镇便民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统一规范指导全镇的便民服务工作。公布了具体的受理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办事程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在办事过程中,严格实行一门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并及时回复。对于材料不全的,填写补交材料清单,一次性告之需补交的材料,减少办事群众的往返次数。

4、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要求,镇级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和指导下属基层站所全力以赴做好便民服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重点督促镇站所服务人员、服务项目按要求进驻镇服务中心。镇级各单位还同时严格要求本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人员,做到热情高效服务,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政策规定的随到随批,随到随办,不准推诿扯皮。由于全镇上下的协调联动,有效地畅通了办事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

5、把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之列,纳入党委、政府全局工作责任考核目标范畴,列入到站办所及村级目标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得分与工资挂钩,以此推动信访、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真正把信访工作当成衡量干群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和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面“镜子”,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把信访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全力做好信访、民调工作,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各类问题、矛盾解决在最基层。

三、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1、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公开向群众承诺办事时限,使基层站所的干部牢固树立了宗旨观念、政策观念、服务观念,严格坚持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能坚持把为民办事放在第一位,主动想群众所想,变群众跑路为我替群众跑路,变“拖拉”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2、群众得到了实惠。镇各职能部门严格对照相关政策,清理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公开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使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特别是群众过去到镇办事有时不是找不到单位,就是到单位找不到人,往往要来回跑几次才能将事情办了。开展便民服务后,真正方便群众了,现在他们办事时只要向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打个电话,寻问一下需要哪些资料,再把资料交到或委托村干部代交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就行了,甚至办事群众不到场就能把事情办好,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

3、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推行全程代理以后,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两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4、经济环境得到了优化。通过推行全程代理,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从而使乡镇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四、关于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展服务内容,满足群众要求。要从适应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展延伸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过去的单一的咨询办证服务转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和劳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新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等。要扩大内涵,拓展外延,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矛盾纠纷;统一分流矛盾纠纷处理部门;统一协调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指导、调处的便民和维稳中心。

2、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要按“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以“服务群众,方便办事”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提供证件办理服务的同时免费向群众提供农技信息资料等配套服务,选定一批全程代理员或帮办员,实行承诺服务,明确规定职责,限时承诺,限时办结,真正把方便让给群众,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3、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全程办事代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岗位责任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通过部门和干部自评、领导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机关评议,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开展责任追究;三是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便民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5、健全服务功能,确保项目集中到位。一是要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要确保项目进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劳保、综治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通过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实现中心服务功能高效优质化,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2011年3月16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进变电站施工安全措施下一篇:金榜题名升学宴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