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延续——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大器精神

2022-09-11

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是民间匠人在生产和生活中, 就地取材, 创作出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品。磁州窑陶瓷、邢窑白瓷、曲阳石雕、秦皇岛贝雕画、人造琥珀、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衡水内画壶、涿州金丝挂毯、唐山皮影和瓷器、承德木皮、辛集皮贴画、大名草编、玉米秸秆画、宁晋工笔画、衡水内画鼻烟壶等传统工艺在漫长的生产劳作中被一代代匠人创作出来, 一笔一划均带着匠人的体温与精神, 是民族文化的延续, 也是民族的大器精神之所在。

一、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现状分析

我国历史上对于手工艺的记录与研究的典籍有《考工记》、《梓人遗制》、《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 规范记录了民间手工技艺的成就, 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审美时尚。近年来, 国家政策也在对民间技艺进行大力扶持, 定6月8日为“非遗日”, 出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在新旧媒体上传播“匠人精神”一系列纪录片, 聘请民间艺人进高校做讲座传授技艺等形式, 多方协同合作进行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 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困境

河北的地理位置与人群分布造成了民间手工艺发展的局限性, 偏远山区具有独立与自给自足的特点, 民间手工艺植根与底层民众, 文化程度与地域的是否开放性, 成为民间手工艺发展的最大障碍。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及生活压力的剧增, 使人们开始向往田园式的回归, 重新审视“一人一艺”的质朴, 这也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旅游的大肆开发, 导致工艺产品生产趋于病态化, 各个景区的工艺品千篇一律, 制作毫无特点可言。由于受到手工制作的程序与时间的制约, 一件成熟完美的手工艺品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数量上势必受到限制, 正因为此特性, 手工艺品普遍生产周期长、成品数量有限, 无法形成完整的商业营销。手工制作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又一显著特点, 生产者往往是个人或家庭, 服务的对象多是小范围的群体, 生产者的状况直接影响手工艺品是否能走进市场, 由于受到生产规模的影响, 许多手工艺品无法进入市场营销阶段。传承模式的单一性造成许多珍贵技艺的缺失, 行为示范与口口相传形式的不规范, 均是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困境。

(二) 民间传统手工艺体温延续的意义

民间传统手工艺出自民间, 服务于民众, 反应与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状态, 它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是民主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独特展现, 而不是纯艺术现象。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研究, 既是对民俗文化的研究, 也是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记录与总结。

河北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本身既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影响着相关的艺术门类, 例如服饰、装饰、器皿、家具的发展研究都与地域文化特色息息相关。对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研究, 从工艺品的精美程度, 匠人的严谨精神中, 无不体现出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带有体温的手工艺品, 是机器大生产无法超越的艺术境界, 匠人精神也是大器精神、大国文化的直接体现。

二、高校教育参与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讲述包豪斯成立之初, 手工作坊是学院的主要授课地点, 各种技艺的传授是在手工作坊由教师进行演示授课, 并需要大量实践才能完成作业, 学院成为参与技艺传授的主要场所。近年来, 国内的各大院校, 艺术课程中均设有工艺美术创作课程, 先后出版的知名教材, 如张道一的《中国民间美术》、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等, 相关的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协同各大院校, 共同重视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高等院校有着资源的优势, 本身承担着培养具有时代审美特性的人的功能, 成为资源平台与角色教育的综合体, 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一) 学科内容建设的调整

河北的本科院校有60多所, 开设艺术类专业主要分美术类与设计类两大方向, 学科内容集中在理论的讲授上, 教育厅下发的课程标准视觉传达设计包含图形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环境设计专业包含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等课程;产品设计专业包含设计素描、造型艺术基础、材料工程学等课程, 学科体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大多数院校还未形成开放的课程体系。高校要参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势必要更改学科内容。具体措施有, 一是在现有课程中, 加大实践实训的比例, 每门课程中加入调查研究的训练, 理论授课占课程比例的30%, 实践实训占课程份额的70%。实训比例的增加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 能为手工艺的创作提供机会。二是, 学科整体性建设中, 考虑教师的因素, 提倡教师带队进行地域文化的考察研究, 并聘请民间手工艺人进课堂, 进行技艺的系统传授。利用媒体资源, 开设网上公开授课, 将传统技艺制作成视频, 进行网络互动, 线上资源与线下授课同步进行。为学生布置实际课题与任务, 提供民间匠人的联系方式, 鼓励学生走进民间, 进行实地走访与学习。教案设计根据创作意图进行系统规划, 不只是依靠教材, 大量创作经验与总结成为学习的要点与难点。

(二) 手工艺工作室的建立

当前, 众多院校在某些专业的建设上, 加大力度, 纷纷开设专业工作室, 负责对内对外的设计交流。河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需要建立相应的意识与氛围, 手工艺工作室的建立, 可促使民间传统手工艺参与教学, 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工作室成员具有专业理论知识, 能将传统工艺中的技艺与时代的审美统一在创作中, 将民间传统技艺的演变与发展落在实处。手工工作室的创建, 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创作人员的规模问题、文化程度问题, 授课模式的不规范问题。工作室的对外职能是联系相关专业的企业与公司, 所创作的工艺品更容易推向社会, 投入生产, 解决创作周期长的问题。

(三) 民间传统手工艺教育的系统化

通过解决学科建设, 创建工作室, 从根本上使高校教育参与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相应的学校可以开设课程展览、工作室开放日、设计作品大赛等活动推进民间技艺的开发研究。通过学科融合, 将民间技艺写入教材, 制作视频光盘精准捕捉每一个要点, 为传承发展提供规范性的可能。学校大力推广学生的文创作品, 给与资金支持, 资源支持, 将饱含民间传统手工艺体温的设计作品推向社会, 定期进行校与校之间的交流, 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在相应的地域建立手工艺学习基地, 使学生体会地域文化, 了解手工艺产生的原因与变迁, 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民间传统手工艺在高校发展的案例

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有一门课程为《民间美术》, 内容包含剪纸艺术、泥塑艺术、雕刻艺术等,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授课的内容, 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民间美术》课程, 讲授内容为雕塑艺术, 整体课程设计从绘制草稿、制作泥胚、烧制成品最后展览展示, 并由教师带队在邯郸磁县磁州窑进行参观考察, 实际动手烧制, 每一个环节的设置均是对传统技艺的理解与创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授课的内容上会选择剪纸艺术, 教师会聘请武强年画的传承人来讲授相关的创作工序, 进行现场教学。

四、总结

高等院校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 承担着教育的职责, 也是文化推广与传播的重要职机构。河北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文化的凝聚, 也是河北文化的特色体现, 其传承发展关系着对文化的认同与担当, 因此, 高校教育协同手工技艺传播是对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河北民间传统工艺享誉国内外的有二十多种, 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 形成的工艺类型又有诸多不同。单从属性上区分, 它们又具有现状发展的普遍性、地域的文化性以及材料利用的巧妙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民生活节奏的提速, 机器智能取代了人力劳作, 大部分的传统技艺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技艺面临艰难生存的境遇, 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技艺既体现地域的精髓, 也是国家文化的独特展现。本文就传统技艺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希望从教育的角度给予文化传承的有利支持与协作, 故从高校教育的学科建设、内容设置、课堂教学的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暨提倡理论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 传承保护的系统性, 以小见大, 从河北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为契机, 窥探民间传统工艺在全媒体视域下的发展途径,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行性资料与借鉴。

关键词:民间传统手工艺,高校教育,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华觉明.中国手工技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14

[2] 罗杨.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

[3] 刘德伟.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整体性保护[J].民间文化论坛, 2011 (5) :63-6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曲美他嗪治疗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疗效分析下一篇:新时期信息技术融入特殊教育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