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预防及护理

2022-07-08

第一篇:低血糖预防及护理

低血糖护理

低血糖反应及护理

一、低血糖诊断标准

正常人血糖小于等于2.8mmol/L,糖尿病人血糖小于等于3.9mmol/L,小孩小于1.7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二、低血糖的常见诱因

1、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应用不当。

2、进食量过少或未进食。

3、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好,使吸收的胰岛素时多时少产生低血糖。

4、肾功能不全。在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易出现低血糖。

5、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创伤等)解除后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运动可以使肌肉利用过多的葡萄糖,或注射的胰岛素吸收过快,若未在运动前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或运动后未及时补充食物,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7、有胃肠道疾病,如腹泻、厌食或延误餐饮时间、或因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而影响胃排空食物等情形皆可导致低血糖。

8、空腹饮酒易造成低血糖,因为酒精会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

三、低血糖的症状

发抖、心慌、乏力想睡、焦虑不安、饥饿、冷汗、视物不清、四肢无力、头疼、情绪不稳。

四、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1)夜间低血糖

可维持数小时,并可能导致猝死

预防措施: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5.5-6mmol/L,需在睡前加餐;减少晚饭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加强夜间对患者的监测。 (2)黎明现象与Somogyi现象

黎明现象指胰岛素剂量不足导致早晨空腹高血糖

苏木杰现象胰岛素剂量过大导致夜间低血糖,并造成早晨反应性高血糖 (3)早期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 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b细胞早期分泌反应迟钝,引起高血糖后又进一步刺激B细胞,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多在进食4-5小时后出现低血糖症状 患者多超重或肥胖

治疗上限制热量、减轻体重

五、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六、低血糖的护理

七、低血糖的预防

1、相关人员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熟悉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症状的方法。

2、护士应充分了解病人使用的降糖药物,并告知病人和家属不能随意更改和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活动量增加时,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加餐。容易在后半夜及清晨发生低血糖的人,制定食谱时晚餐分配适当增加主食或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

3、告诉正在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

4、患者养成随身携带《患者信息卡》和高糖食品的习惯。

5、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

6、胰岛素注射时要剂量准确,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进餐,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

7、嘱病人尽量勿在清晨空腹时运动,有晨练习惯者可在运动前喝一杯牛奶,吃几块饼干,10min后再运动。

8、对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随时监测血糖,至少4次/日,即空腹+三餐后。如空腹血糖高应加测凌晨2点或4点的血糖。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餐后血糖<8mmol/L,睡前血糖为5.6-7.8mmol/L,凌晨时血糖不低于4mmol/L。

第二篇:新生儿肺炎低血糖的护理查房

今天查房我选择的病例是53床,先请宋护士做病例汇报:

宋病例介绍:53床刘玉勤之子,生后1.5小时,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宫产,其母妊娠糖尿病,患儿生后阿氏评分,1分钟8分5分钟 10分生后患儿即出现吐沫,口鼻周紫绀明显,易惊明显,患儿反应差,测末梢血糖2,请我科会诊以新生儿吐沫原因待查,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与收入院,

专科查体:患儿新生儿貌,神志清精神反应差,哭声弱,前囟平软,口鼻周自感明显,四肢末梢紫绀,易惊明显,四肢肌张力略高,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心前驱可闻及二级吹风

样杂音,腹部软,脐带结扎好,体温体重3.55千克,脉搏120次呼吸58次头围胸围身长

辅助检查:血常规:

胸片

核磁:

心脏彩超:

生化指标:

入院后的诊断: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新生儿护理常规,一级护理,足月儿奶粉入监护室 入暖箱 箱温给持续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率呼吸氧饱和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泵泵入抗生素,能量合剂,以抗炎支持治疗,测末梢血糖Q8H,即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患儿9月10号生化结果示加上患儿易惊症状明显医嘱加用神经节,果糖以营养神经和心肌,奶量增至吸吮

9月11号出现皮肤黄染

现患儿情况:

主查人:此患儿的诊断有新生儿肺炎,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 诊断比较多,今天咱们把重点放在新生儿肺炎,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上面,新生儿肺炎咱们以前也多次查过,业务学习也学过,今天重新复习一下新生儿肺炎,了解母亲糖尿病对患儿的影响及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护理的重点是什么,首先请说一下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以出生后24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不乳,吐沫,喘憋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主查人:新生儿肺炎病因分为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由于新生儿刚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身体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它肺炎的表现与大孩子肺炎的表现不一样多不典型,请说一下它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

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呼吸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后3~7天内。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气促、鼻翼搧动、呻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心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性啰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

产后感染: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气促、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肺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啰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主查人:说的比较全面,产前感染分为宫内和产时感染,宫内感染性肺炎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出生时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可有气促呻吟呼吸困难,体温不稳定,反应差,肺部听诊呼吸音可为粗糙,减低或闻湿罗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休克或持续肺动脉高压。分娩过程中的感染性肺炎,发病时间因不同病原体而异,一般在出生数日至数周后发病,细菌性感染在生后3-5天发病,疱疹病毒感染多在生后5-10天,衣原体感染潜伏期则长达3-12周。请说一下它的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和体征孕妇如产前曾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曾发生过宫内窘迫,出生扣的新生儿要警惕有产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出生后肺炎诊断有赖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虽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

胸部X线摄片病毒性肺炎以间质改变炎主,细菌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有时似肺透明膜病。衣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润较我。新生儿肺炎时肺气肿较明显,有时造成纵隔疝。局部肺不张的发生率也较其他年龄为高。

病原学诊断新生儿 肺炎的病原诊断不很容易,对细菌性肺炎可取气管内吸出物或鼻咽拭子作培养,同时作血培养。对病毒性肺炎和衣原体肺炎可采用快速诊断如ELISA或PCR。 它的治疗

主查人:新生儿肺炎的鉴别诊断,尤其对产前感染性肺炎比较重要,一般与NRDS,HIE相鉴别,对于此患儿来讲鉴别诊断相对来说是有一定难度,本身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有数据表明它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是正常母亲新生儿的十几倍,糖尿病母亲因其糖代谢紊乱,致使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肺透明膜病等,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及时观察及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的病死率。那么它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哪些?

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哪些?1 、作高危儿观察,置患儿于重症监护室,辐射床保温,检查有无先天畸形,脉搏、氧饱和监护仪监护,记24h出入量,每晨空腹测体重。

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A 低血糖症:低血糖是IDMs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于生后24h尤其生后1~12h内发生,常表现为喂养困难、少动、嗜睡、呼吸暂停、青紫、惊厥等,及时纠正能防止智能落后及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B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生后48~72h内,期间黄疸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对出现黄疸病人及时监测血总胆红素,并观察有无拒奶、嗜睡、尖叫、惊厥、角弓反张等核黄疸症状。C 低钙血症:及时作血钙测定,根据医嘱补充钙剂。对血钙低于正常者按医嘱给10%葡萄糖酸钙1~2ml/kg,用5%葡萄糖液稀释1倍,以1ml/min速度静脉推注,8~12h后再给1次,1日总钙不超过25~40mg/kg,在静注过程中监测心率,如心率低于80次/min时停用,并避免外渗、外漏,以免引起组织坏死,一般疗程3~4d,停用时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药引起反跳性低血钙。D 红细胞增多症:由于髓外造血功能增强,本病常伴有红细胞增多症,所以在出生后1h和24h采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作红细胞压积测定,并观察有无气急、青紫、呼吸暂停及心衰,有无血尿、腹胀、腹泻、血便等,E 肺透明膜病:因胎儿的高胰岛素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比正常儿高,所以对出生后在4h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性呻吟的患儿,及时通知医师床头摄胸片以确诊。

主查人:刚才说的很好,它的并发症里面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就是低血糖,而且对预防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现在也是非常重视,因为孕妇血糖高,胎儿血糖随之增高,胎儿胰岛细胞代偿性增高,生后来自母体的糖原中断,导致患儿生后出现低血糖,大脑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供给,当血糖低于2.2时,造成脑组织能量代谢失调,造成脑细胞变性,甚至不可

逆的损伤,对神经树突和新形成的神经突触的损害,可影响将来的神经发育,因此要重视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请说一下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 由于并不能确定引起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因此不管有无症状,低血糖者均应及时治疗。

1、无症状性低血糖并能进食者可先进食,并密切监测血糖、低血糖不能纠正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按6—8mg/(kg.min)速率输注,4—6小时候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节输糖速率,稳定24小时候逐渐停用。

2、症状性低血糖:可先给予一次剂量的10%葡萄糖100mg/kg(1.0ml/kg)按每分钟1.0ml静注,以后改为6—8mg/(kg.min)维持,以防低血糖反跳。每4—6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值调节输糖速率,正常24小时候逐渐减慢输注速率,48—72小时停用;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或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口服,共3—5天,可诱导糖异生酶活性增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对糖耐受性差,输糖速率>6—8mg/kg/min易致高血糖症。

3、持续性低血糖:葡萄糖输注速率常需提高至12—16mg/(kg.min)以上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还可①静脉注射高血糖素0.02/kg,间断给药,或10μg/kg/h静脉维持,②高胰岛素血症可用二氮嗪,每日10mg/kg最大剂量<25mg/kg,分3次口服,胰岛素细胞增生症则须作胰腺次全切除,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给予特殊饮食疗法。

疾病预防

1、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高危儿定期监测血糖。

2、生后能进食者宜早期喂养。

3、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可给10%葡萄糖静脉滴注,足月适于胎龄儿按3—5mg/(kg.min),早产适于胎龄儿以4—6mg/(kg.min),小于胎龄儿以6—8mg/(kg.min)速率输注,可达到近似内源性肝糖原产生率。

主查人:说的很全面,我们平时工作中有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也是这样做的对一般情况良好的婴儿尽早给奶。建立静脉通路泵点葡萄糖。还有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咱们在这里就不再提了,治疗放面,就是一个呼吸道的管理,供氧,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护理方面一般护理包括室温湿度通风减少陪人皮肤臀部耳眼口鼻体位保持安静保暖,保持呼吸道通常包括吸氧雾化吸痰,用药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等。最后针对次患儿提一些护理诊断。请提一下。

1、对所有的IDMs一入院即用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

2、对血糖低于1.7mmol/L者进行静脉血复查,确诊为低血糖者即按医嘱予10% GS 2~4ml/kg,以1ml/min速度静脉推注,以后按医嘱在原来补糖基础上提高2mg/kg.min,一般控制补糖浓度为6~8mg/kg.min,

3、监测血糖q2h,根据血糖调节补糖速度,维持血糖在2.24mmol/L以上,待血糖稳定后改q4h监测,连续监测3d以上,以免引起医源性高血糖。

4、血糖稳定于正常24~48h后按医嘱逐渐降低补糖速度至4~6mg/kg.min维持24h后停止,避免突然中断输液引起反应性低血糖的危险。

5、对一般情况良好的婴儿尽早给奶。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炎症有关。 3.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5、有低血糖的危险与母亲有糖尿病有关

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新生儿皮肤薄嫩、大便次数多有关

主查人:今天的查房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配合,请护士长指导。

第三篇:低血糖危象患者的抢救护理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安静。

2.立即测量血糖,动态观察血糖水平。

3.升高血糖:尽快使患者进食糖水,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并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态、面色变化、皮肤有无湿冷及尿便情况,记录出入量。

5.抽搐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防止患者外伤。

6.协助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

7.做好健康教育,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进行指导。

8.准确书写护理记录

第四篇:分析高血糖幼儿护理案例

来源:液压扳手 http:///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创伤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导致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改变,造成糖耐量异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易造成组织高渗透性致细胞损伤和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直接影响患儿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因此术后早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血糖,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我院2010年1~12月,对6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畸形矫治术,其中28例术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经及时处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 ,女11例 ,年龄1d至2岁 ,体重3.1~12.0kg,平均(5.9±2.5)kg。 28例术前均经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在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行Switch术 12例 , 右室双出口 (DORV)矫治术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连接术7例。 术前心功能不全16例。 所有患儿既往无糖尿病史,术前肝、肾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和转归 本组在静脉复合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2]。采用无糖预充液(乳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循环时间(144.8±36.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6.8±24.0)min;术毕均送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监护。患儿进入SICU后0.5h内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血糖控制目标为6~8mmol/L。 本组术后首次测得血糖值均升高,为8.2~34.1mmol/L,平均(15.6±5.9)mmol/L。 其中9例血糖在8.0~11.9mmol/L, 遵医嘱调整葡萄糖液输入速度和适当镇静治疗 后4 ~6h, 血 糖 降 至 8.0mmol/L 以 下 ;16 例 在 12.0 ~19.9mmol/L,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6~12h降至8.0mmol/L以下,其中2例出现血糖反弹,经补充血容量稳定循环3h后,血糖降至8mmol/L以下,未再出现反弹现象;3例高于20mmol/L,术后24h血糖持续在高水平,原因为均存在低心排综合征,经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改善循环加强心功能、应用胰岛素等治疗后 ,2例于术后48h降至8mmol/L以下, 另1例血糖持续在26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本组除死亡病例外,其余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低血糖、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并发症,入住SICU时间4~12d,11~21d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正确测定血糖

本组转入SICU后半小时内均正确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张涛等[3]研究发现,毛细血管血测得的血糖值是可靠的。本组采血部位均为无名指,采血进针深2~3mm,血珠呈豆粒大小即可,血量不足可导致血糖值偏低,血量过多也会造成血糖值有偏差[4]。本组有3例患儿第2次采血时因血量偏少,血糖值偏低,给予重新测试后,血糖值较前有所变化,由此提示正确选择采血部位和适宜血量是保证血糖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范围最高只能达到33mmol/L,超过此范围无法测出。本组有2例术后首次测量无法测出结果,提示“High”,立即抽取静脉血化验,结果为34.1~35.2mmol/L,即遵医嘱予稳定循环、 胰岛素强化治疗等处理48h后, 降至8mmol/L以下。

2.2 严格控制葡萄糖液输注速度

心内直视术中由于体外循环造成血容量不足,或术中复苏时需应用高渗葡萄糖液、肾上腺素等治疗而激活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等均可引起血糖过高[5]。本组有9例入SICU后首次血糖值在8.0~11.9mmol/L, 经控制外源性葡萄糖液输入量,葡萄糖输注速度控制为6~8μg/(kg?min),配制血管活性药物时稀释液体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后,血糖逐渐降至8mmol/L以下。

2.3 胰岛素强化治疗时的护理

有研究[6]表明,应激性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本组胰岛素治疗目标为血糖控制在6~8mmol/L,对术后血糖高于12mmol/L的患儿,遵医嘱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剂量从0.05~0.10U/(kg?h)开始静脉泵入。 0.5~1h监测血糖1次 ,当血糖降至8mmol/L以下时 ,改为每2h测1次 ;如血糖继续控制在理想范围,则每4h监测1次 ;降至正常范围4h后 ,每4h测1次 。 血糖>20mmol/L的患儿 ,胰岛素剂量增至0.5U/(kg?h),血糖监测方法同前。本组术后有3例血糖>20mmol/L且持续不降的患儿 ,分析其主要原因:术前心功能差;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中和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 ,应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机体处于持续应激状态,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治疗效果差。经遵医嘱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改善循环,加强心功能 ,应用胰岛素等治疗后,2例于术后48h血糖降至8mmol/L以下;1例血糖持续在26mmol/L左右,术后72h最终因低心排综合征而死亡。

2.4 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

2.4.1 感染

Latltam等[7]研究发现,接受心脏手术后48h内出现高血糖症的患儿,其手术部位感染率是血糖正常患儿的2倍。 本组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尤其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遵医嘱定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呼吸机应用期间每48h更换管路1次。 每日观察切口敷料,如有渗出物及时更换。 本组术后第1天均予高营养液持续深静脉泵入,12例术后应用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注射液,以提高全身抵抗力。 本组有1例术后首次血糖值为34.0mmol/L,在术后72h出现持续高热 ,体温维持在39.2~39.8℃,四肢末梢循环差 ,气道内分泌物多 ,经血培养和痰培养检测提示有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予碳氢酶类抗生素静脉应用2周后,血和痰培养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

2.4.2 预防低血糖

据报道[8],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60%。当血糖<2.2mmol/L时,可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按医嘱准确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纠正低血糖。本组在应用胰岛素同时给予补充糖和营养液,经严密监测,无一例出现低血糖。

3 小结 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现象在临床中常见,与应激状态密切相关,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难于控制的高血糖是病情危重的信号,因此对应激性高血糖患儿术后必须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保持循环稳定,控制输液速度, 并予小剂量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维持在6~8mmol/L水平,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疾病的预后。

第五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002年3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第92医院消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3例,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临床通过应用胰岛素调节血糖,血糖控制良好,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5~68岁。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均行CT或超声等影像学诊断,全组均有空腹血糖升高,为12.8~23.2mmol/L. 1.2治疗方法

按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4~6g:1u配置胰岛素注射液,用微电脑输液泵匀速输注,定时(4~6h)监测血糖和尿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配比。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神志、尿量、腹部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率增加、腹痛剧增、无尿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用药护理

胰岛素的配置要准确,用1ml注射器配上7号针头,按医嘱剂量准确抽吸,注入输液瓶后应充分摇匀,胰岛素配制液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h.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滴速,开始使用胰岛素时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相对平稳后4~6h监测一次,使24h的血糖波动在8~2mmol/L.妥善固定输液,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严防留置针扭曲、脱出或堵塞。使用微电脑输液泵控制胰岛素的输注速度,调节胰岛素用量时不宜大起大落,且不能从使用通道内推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如在胰岛素控制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管道护理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管要及时抽吸,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减少胰酶的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胃液的量、色,严防病人拔管。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24h的尿量、颜色、性质、透明度,每日晨晚间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维持三管静脉通道,一管为微泵静脉输注思他宁或善宁等生长抑素,一管为补充热量、抗生素,另一管为RI调节GT.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胃管及静脉通道的通畅。

2.4基础护理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患者感染的几率增大,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防止口腔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2.5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加之躯体所经受的各种不适,以及疾病的反复与波动,每日大量的输液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及家属担心住院费及疾病的预后。因此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要密切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方法和检查情况,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以期早日康复。

2.6出院指导

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食暴饮、酗酒及高脂饮食。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体内促分解代谢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糖原分解和异生增加,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当胰腺发生急性炎症时,由于胰腺组织出现微循环障碍,水肿、缺血、坏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排泄,促使血糖升高。因此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时,血糖水平增高,是反应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自身坏死范围、程度以及由此导致胰腺内分泌障碍的重要指标,即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越大,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但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可得控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我们不仅要对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尿量、腹部体征进行细致的动态观察,做好呼吸道、各种管道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而且还要依据病情变化对血糖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调整胰岛素治疗及配制药物浓度、控制速度上均应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协助医生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及糖水的浓度与剂量还应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如有低血糖反应要及时处理纠正,并记录24h出入水量和观察水电解质平衡,以达到控制高血糖,将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进而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校学习培训小结下一篇:大型相亲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