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

2023-04-03

第一篇: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

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叫收账比率,是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也就是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等于360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是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数。有人认为,销售净额应扣除现金销售部分,即使用赊销净额来计算,理论上更加完备,但是数据难以得到。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存在一些影响该指标正确计算的因素: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可以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前期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的指标相比较,判断该指标的高低。但仅根据指标的高低分析不出上述各种原因。 [编辑]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公式有理论和运用之分:

1.理论公式: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当期销售净收入 - 当期现销收入

=

(期初应收帐款余额 + 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365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应收帐款周转率

2.运用公式:

当期销售净收入

应收帐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帐款余额 + 期末应收帐款余额)/ 2 360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应收帐款周转率

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销售收入是否包括现销收入。我们可以把现销业务理解为赊销的同时收回货款,这样,销售收入包括现销收入的运用公式,同样符合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的含义

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现销收入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第二篇:别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永远是错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直以来是财务人员分析企业收入的变现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从其指标理论与公式本身来看,存在太多的错误,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直以来昌尧讲税给大家分享的都是税收知识,然而,财务与税务是不分家的,今天昌尧讲就来同大家分享一点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引起你的兴趣。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直以来是财务人员分析企业收入的变现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从其指标理论与公式本身来看,存在太多的错误,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 2

当期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

二、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三、指标公式中存在的几项错误

通过对以上的会计分录的分析,我们发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形成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及“预收账款”有关。那么,公式中的错误就暴露了。

错误之一:

既然“主营业务收入”的形成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及“预收账款”有关,为什么应收帐款周转率的分母只包含“应收账款”呢?是不是变相的“夸大”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呢?

错误之二:

“主营业务收入”是不含税收入,而 “应收账款”体现的是含税总欠款,假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都为“零”,企业也只有一笔业务。即:

借:应收账款117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

那么,应收账款周转率=100÷117=0.85,是不是又变相的“缩小”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呢?

错误之三:

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减少。其结果是,

提取的减值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

四、指标不可靠,我们该怎么办?

很简单,我只要算两个数,就能分析企业的回款能力了:

1、报表期初余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金额A

2、报表期末余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金额B

(一)在企业业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1、如果,金额B=金额A,说明企业当年的销售全部实现了回款;

2、如果,金额B﹤金额A,说明企业不仅当年的销售全部实现了回款,上一年度的销售欠款也回款了一部分;

3、如果,金额B﹥金额A,说明企业当年实现的销售,有部分的金额未实现回款;

(二)在企业业务不正常或下降的情况下,该种分析方法就有点麻烦了,需要进一步分析。

公会计预祝您考试通过!

第三篇:应收账款周转率

传统意义上,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个指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就是内应收账款转为货币资金的平均次数。

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应收

同一笔现销业务用二个会计分录同步反映,这样也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实务操作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为了更进一步削弱和摊薄分母时点数据相对于分子时期数据的不对等,可对分母进行算术平均核算,利用算术平均数来求取平均应收账款。同时可根据实务分析需要,对指标反映的时限进行修正,修正后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报告期销售净额/报告期算术平均应收账款占用净额

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货币资金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如果是要反映报告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可对该指标进行修正,即:

报告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报告期天数÷报告期应收账款周转率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修正和界定,基本上可以消除诸如季节性经营、大量现销收入、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等因素对指标计算的影响。

货款回收率

实务中进行货款回收率的分析应先界定一个核算前提,即把现销净额视为收账时间为零的赊销,发生现销业务时,按前述同一笔业务用二个会计分录同步反映。即所有销售业务必须通过应收账款进行反映。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内货款回收率=期初应收账款结存数+本期应收账款发生额-期末应收账款结存数/期初应收账款结存数+本期应收账款发生额

通过货款回收率的指标分析,可以考核企业管理当局货款的回收水平和收账政策,对于有效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和坏账损失,提升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作用。

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比

这个指标与应收账款总额和日平均销售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比=应收账款总额/(销售净额/365)

该指标说明了年末在外应收账款的期间长度,在实务中通过该项指标结果和公司信用条件的比较,可以看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例如,如果公司信用条件为30天,那么该项指标不应比30天超过很多,否则说明公司在收账上存在问题,应当努力使指标天数接近信用条件。

该指标同样受季节性经营、大量现销收入以及年内销售大幅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将前述所谈的各项修正指标综合加以利用,基本上能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真实、全面地体现应收账款的管理品质。

第四篇:应收账款周转率

今天思考的问题:

话说按照年初年末的存货余额,与主营业务成本去计算存货周转率,这个指标为何不靠谱?

提示:年末企业都会要求供应商送货——不着急,所以年初年末存货与中间的11个月的月末存货比较而言是偏低的。

财务分析的指标会撒谎,就像有些人体检前一天是不吃肉不喝酒不熬夜不抽烟。一天的指标好看,可全年除了这一天各项指标都没这么好哟。

财务分析的指标会撒谎,就像有些人体检前一天是不吃肉不喝酒不熬夜不抽烟。一天的指标好看,可全年除了这一天各项指标都没这么好哟。

为了避免取年头(上年12月)和本年12月的这两个异常数据来平均。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属下看历届大赛,都是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去中间值平均,大人认为此法如何? 狄大人:此计甚妙。

所以存货周转率用1~12月末的存货余额,去掉最低和最高两个值,余下的10个取算数平均,如此指标更真实。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

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年初年末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又有问题。

1、企业年末都会抓紧回款催收。

2、收入里如果现金收款站的比例较高

3、内销收入为何么有*1.17 时点上的漂亮,并不代表企业的应收管理很好。 乱了一年,治了一月,指标好看,过程难看。

比如有两个企业,一家收入是1000万,赊销500万,另一家全是赊销500万。两家的回款管理,都是针对500万的赊销,管理并无二致。可指标正好差一倍。 所以,真实的应收管理。需要作如下调整:

1、收入扣除现款现货和预售款的,

2、内销收入*1.17

3、应收余额区全年平均数

第五篇: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改进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会经常使用到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2002年财政部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以下简称《细则》)中又修订了该指标,想通过该指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即企业本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减少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呆滞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但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计算却存在很大缺陷,根本反映不出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的缺陷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数据可取自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坏账准备,数据可取自资产负债表及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1.分子的缺陷。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是本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那么上述公式中的分子应该是本年应收账款不断收回现金所形成的周转额,而把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作为分子有失偏颇。笔者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既包括赊销额也包括现销额,实质上现销额与应收账款毫不相干,但企业为保守商业机密,会计报表上通常不提供现销、赊销金额。因此,为方便取数,把整个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不管是现销、赊销)列为分子未尝不可。但关键是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即便全是赊销)也仅仅是一年(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一般很难在同一年(同一时期)全部收回现金。而且把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列为分子还暗含一种前提假设,即本年(本期)的销售,无论哪家企业、无论何种经营状况、无论销售何时发生,本年(本期)都必须全部收回现金,只有这样应收账款周转率才能反映本或一定时期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这种前提假设与实际不相符,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绝不是应收账款收回现金的周转额,其不能作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

2.分母的缺陷。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母是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用应收账款规模作分母非常合理。不足之处是,由于赊销可能有票据结算,所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也应包含应收票据平均余额。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改进

根据应收账款的周转过程,赊销形成应收账款(记“应收账款”科目借方),收回现金形成应收账款周转额又使应收账款减少(记“应收账款”科目贷方),那么应收账款累计贷方发生额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应收账款周转额了,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应为(一定时期)应收账款累计贷方发生额。考虑到取数的方便,可作相应的变通处理。由“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等式可推出: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回收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含坏账准备)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可取值于资产负债表及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应收账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即本期赊销额在报表中不能取得,但可仿照《细则》的处理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之,这样便可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改进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计算同《细则》,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及坏账准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上册下一篇:生命只有一次完整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