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2022-09-11

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30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30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 年龄21.2~34.1岁;有10例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 (33.3%) , 14例人工流产次数为2次 (46.7%) , 6例人工流产次数为3次 (20.0%) 。所有患者都已经排除配偶的男性不育因素。

1.2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尤其是流产史, 并给予相应的全面体格和妇科检查, 以及白带常规和BV检查。如果患者生殖器官没有炎症, 常规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HSG) 。如果患者宫颈重度糜烂, 则给予TCT检查 (支原体、衣原体培养、药敏检测) , 阴道涂片进行淋球菌等检测。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后, 仍不能查出其原因者, 进行诊断性刮宫术, 以排除宫内病变的可能性。如果患者月经不规整, 则进行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查及B超监测排卵等。

2 结果

(1)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分析:本研究30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中, 有22例为输卵管因素 (73.3%) , 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有8例 (26.7%) , 单侧输卵管不全阻塞有7例 (23.3%) , 双侧输卵管阻塞有4例 (13.3%) , 双侧输卵管不全阻塞有3例 (10.0%) 有5例为宫腔粘连 (16.7%) ;有3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0.0%) , 详细结果, 见表1。 (2) 不孕症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分析:不孕症的发生率与人工流产的次数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本研究中, 1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10例 (33.3%) , 2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14例 (46.7%) , 3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6例 (20.0%) , 很显然不孕症与人工流产的操作规范及技术差异有关。详细结果,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 未婚怀孕的女性人群逐渐增多未婚人工流产术也就相应的增加。继发性不孕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 一旦确诊将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1]。导致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是炎症所致的输卵管阻塞。人工流产术通过阴道、宫颈进入宫腔时, 首先阴道和宫颈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将会破坏宫颈的自然保护屏障黏液栓, 原来在阴道壁和宫颈管黏膜的条件致病菌迅速繁殖, 导致宫腔感染和输卵管炎从而输卵管充血、水肿、出血, 甚至坏死, 导致输卵管狭窄, 一侧或者双侧输卵管阻塞, 由于输卵管的不通畅和蠕动紊乱, 孕卵不能进入子宫腔, 导致不孕[2]。

除了输卵管阻塞外, 慢性盆腔炎也是导致不孕症的输卵管因素中的常见原因[3]。人工流产术后, 阴道流血时间延长很容易导致盆腔炎。如果患者术前生殖道炎症没有得到合理治疗, 或者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术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卫生保健都会导致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 从而引起细菌上行性感染导致急性盆腔炎, 如果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彻底治疗或者疗效不佳, 很容易发展为慢性盆腔炎[4]。手术创伤、长期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改变, 会损害和破坏输卵管黏膜上皮, 使输卵管管腔粘连和阻塞。由此可见, 临床上严格掌握人工流产术的适应证,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提高手术质量, 术后常规相应治疗, 防止术后感染。同时, 宣传并落实有效避孕措施, 做好卫生宣教, 可避免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治疗及其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为输卵管因素, 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有8例, 单侧输卵管不全阻塞有7例, 双侧输卵管阻塞有4例, 双侧输卵管不全阻塞有3例;5例为宫腔粘连;3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10例, 2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14例, 3次人工流产发生不孕的有6例。结论 临床上严格掌握人工流产术的适应证,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提高手术质量, 术后常规相应治疗, 防止术后感染。同时, 宣传并落实有效避孕措施, 做好卫生宣教, 可避免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流产,不孕症,输卵管梗阻

参考文献

[1] 袁盛丽.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96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11, 2 (7) :643~644.

[2] 唐玲.流产后致继发不孕369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 2009, 1 (21) :64~65.

[3] 刘兰花.1280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6 (36) :71~72.

[4] 徐玉梅.人工流产致不孕的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28 (9) :25~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下一篇:浅谈园本教研的意义及其开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