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9-10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学生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社会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 不断更新知识, 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 新信息, 新技术, 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当务之急,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 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 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 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 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 接受能力强, 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 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 智力冒险是合理的, 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 使学生各抒己见, 想人之所不想, 见人之所不见, 做人之所不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 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 联想的新颖, 思路的开阔, 每一堂课, 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大胆的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 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 我就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 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的作答, 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 不论答案正确与否, 都给予表扬或肯定, 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了, 思维打开了, 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 还将课外知识, 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 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许多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 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 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 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时, 一位原发言就脸红的学生, 却自告奋勇地根据所学知识, 对“闯王进京”作了创造性的场面描述:“1644年3月19日中午, 李自成头戴毡笠, 身穿青布衣, 肩背弓箭, 腰悬宝剑, 骑着高头大马, 率领农民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北京城。城内百姓, 张灯结彩, 欢迎农民军进城……”通过创造性的描绘, 一个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学生如身临其境, 分享到农民军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胜利喜悦。这位学生的发言也博得了满堂彩。可见, 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潜意智能, 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2 教会会学,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 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 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 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 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 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 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例如: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 我重点分析了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 使学生理解大化改新, 使日本历史发生转折, 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那么, 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 我就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 分析其原因, 学生就会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借鉴, 从而得出。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内忧外困, 同时辩出两者的不同, 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 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 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 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 我引导学生思其共同原因, 不少学生能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导致危机的出现”, 能够从现象分析到本质。通过实践, 我认为,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 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感性到理性, 由模糊到清晰, 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 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 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 有利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 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 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 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 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 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 (1) 用人多疑, 不会招贤; (2) 事无大小, 亲自过问; (3) 实无大事, 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提出疑问, 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 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 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 不唯书, 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 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 “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 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 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 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 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同时, 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 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塑造其创造精神, 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 不断探索和改进, 才能益完善。

摘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 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 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感性到理性, 由模糊到清晰, 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 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 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参考[Z].文教资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