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观感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浪潮观感范文

浪潮

本片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 此片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Frederick Lau) 编剧:Dennis Gansel/Peter Thorwarth/Todd Strasser导演:Dennis Gansel主演:Jürgen Vogel/Jennifer Ulrich/Max Rieme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二、关于企业文化的组建联想

一个中小企业的建立,都是由最早的几个创始人组成,以某个经营理念为主要前提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以某个大股东的价值观为核心文化,形成企业文化的萌芽,早期的集权主义,决策"一言堂"是普遍的现象,如同电影中的文格尔老师,权威式的管理,通过问候手势、统一服装、标志等塑造凝聚班级,形成"浪潮"文化,通过"领导魅力--追随者--灌输理念--追随者传播理念--"发展下线""的形式将企业文化传播、拓展,使得团队成员迅速强大(一般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营运盈利,后面再讨论与传销的区别)。

企业发展,人员流动是正常的,正如电影里面某些同学一开始排斥,后来回归,或者一开始融入"浪潮"文化,成为核心,后来选择退出等行为,一个群体下的成员,文化统一性越高,凝聚力越强,正如电影所展示的种种群体活动。

如果你细心地观看电影,你会发现,其实文格尔在里面只是作为一个团队建立者,"浪潮"文化的标杆形象,但是他并没有参与"浪潮"文化建设过程的种种活动,更没有作引导,这就是为什么他对"浪潮"完全失控的原因,他自己所要建立的"浪潮"和"浪潮"成员所建立的团队文化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在整个"浪潮"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他所提供的是"服饰、标语、标志"这些外在的形态,"浪潮"文化的核心理念并没有形成,也没有很好的灌输"浪潮"理念,导致"浪潮"成员都不知道自己追随的是什么,传播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团结、有安全感,各取所需,那些"下线"成员只知道酷,其他得不得而知。由此,我联系到为什么有些企业员工不知道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原因不外乎是:

1、管理层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2、对中层文化理念灌输不够;

3、中层未能很好传承企业文化;

4、管理层只参与形态建设,未能深入"文化"建设,有形无神;

5、管理层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2个频道,南辕北辙;

6、管理层未参与指导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距离甚远。 以上原因都会导致公司凝聚力低、员工难管理、员工形成群文化、文化有形无神等现象。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怎么做呢?其实个人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不过不难看出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寻找核心理念、管理层(老板)参与"神"建、文化传承工作。说得貌似简单,做起来非常难,最近也在头痛这个问题,扯远了,下一个话题。

三、文化建设与传销的区别

其实传销也是一种理念的灌输,但是是利用人短时间成为富翁,投机取巧的心理,无实际产品销售,以聚人敛财为目的。而文化建设则是让在企业工作的员工灌输以某种核心理念,以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为前提,相互作用,以实际工作为基础,作为公司工作、相处的思想准则,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两者的思路一样,但是平台、出发点、过程不同,不可等同看待。

四、关于群体效应的联想

这个涉及到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范畴,我记得阿什做过一个关于遵从效应的研究,据报告说,有30%左右的被试明知道群体的选择是错的,但是还是选择改变个人的态度和选择,减少群体对其的施压,从而得到群体的接受。这就不难解释"美兵对囚犯施虐"等类似的事件了。

话说最近有个新词"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直接领证结婚的人们,裸婚族却备受社会各界的施压,房子代表有"家",婚礼、婚戒等代表着面子、明媒正娶等等,即使很多不想铺张浪费、一切从简的80后也不得不延续着这样浪费、透支未来的做法,毕竟结婚是2个家庭的结合,而并简单2个人结合,还要考虑双方父母接受、社会接受、人际圈接受,否则鸭梨太大了„

发现自己思维太奔逸了,一部电影居然想得这么多题外话,就此收笔吧,欢迎拍砖。

12月1日,阅读了党员文摘的一篇浪潮电影的评论:纳粹速成,只需五日, 浪潮观后感

。我非常好奇怎样通过五天的时间成就一个纳粹团体?

影片中奈那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独裁主义,开始了体验游戏,五天内他们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要求绝对服从,遵守纪律。游戏期间学生们尊称奈那为文尔格先生,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印发标志,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被命名为“浪潮”,甚至拥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问候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越来越投入其中,以团体为核心活动,享受团体成员高人一等的心态,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排斥异己, 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http://)。 ◆分享好文◆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所有成员都狂热的投入到了这场运动,形势越发不可控制。最后,奈那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学生们兴奋欢呼,甚至叫嚣着严惩叛徒。冷静下来后,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对此,我有几点感想:

1、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2、集团归属感、社会需要感、自身成就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国家控制非法集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12月1日,阅读了党员文摘的一篇浪潮电影的评论:纳粹速成,只需五日, 浪潮观后感

。我非常好奇怎样通过五天的时间成就一个纳粹团体?

影片中奈那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独裁主义,开始了体验游戏,五天内他们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要求绝对服从,遵守纪律。游戏期间学生们尊称奈那为文尔格先生,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印发标志,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被命名为“浪潮”,甚至拥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问候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越来越投入其中,以团体为核心活动,享受团体成员高人一等的心态,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排斥异己, 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http://)。 ◆分享好文◆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所有成员都狂热的投入到了这场运动,形势越发不可控制。最后,奈那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学生们兴奋欢呼,甚至叫嚣着严惩叛徒。冷静下来后,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对此,我有几点感想:

1、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2、集团归属感、社会需要感、自身成就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国家控制非法集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第二篇:《浪潮》影评

《浪潮》观后感

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项笛 学号: 20102016

看完《浪潮》,感触很深,正如文格尔刚开始上课时反驳同学们的结论一样:独裁在今天真的没可能发生吗?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看完后觉得很多人性的东西是难以避免的---虽然我们理性地认为不该这么去做。 比如,第三天卡罗因为觉得穿白色衬衣不好看而选择穿红色T恤进班后,当赖纳让学生给活动团体命名时,卡罗积极举手,可赖纳用眼神惩罚她之后才故意最后叫到她,这在有意无意间给了全班同学一定的惩罚或排斥暗示。

比如第五天,在活动中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的赖纳作为妻子在学历上高过他的报复说出了妻子工作能力不强的软肋,自尊受到强烈伤害的妻子离家而去,还是同一天,马尔科因类似原因与卡罗吵架,居然动手打了卡罗一耳光。

经常说电影是生活戏剧化的反应,但是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都很真实,也几乎没有冗余。 连莫娜为世界杯期间到处都是德国国旗感到不舒服这个想法,我也曾在龙应台给他生长在德国的大儿子的信中看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德国青年们的真实思考。可以说这部电影说服性情境性非常强,正因如此,才让人震撼。

而且我绝不认为这仅仅是针对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德国人 而应该是值得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去思考的。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学生们之所以会很快的加入到“浪潮”中来,也就是“浪潮”的孕育,是有条件的和环境基础的,这方面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得有大量经常交往的人群,最好大家能天天打照面,这样有利于团体和团体精神的出现。比如说学校,这一群人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大家民族信仰一致,比如有共同的敌人,比如大家都报了独裁政治课,比如大家一起报了某社团。 这一群人得有共同的事情做,并且是出于共同的目的。比如说,学习,又比如说,某社团活动。 第二:这一群人必然得自我感淡薄又自我价值模糊,是“模糊”而非没有,就有了外来思想入侵的可能,他们也就更容易接受相对“好“的、“先进”的,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体系里绝对符合逻辑合情合理的认识。 这一群人最好还有大量空余的时间,还有无限的情感和精力,要不大家就没工夫没力气去喊口号贴海报,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我认为有心理学上的从众行为,从众就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的表现之一为顺从,也就是说有时我们会顺从一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我们有时会穿礼服打领带,尽管自己并不喜欢这样。这种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我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有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会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喝牛奶,因为我们认为牛奶是有营养的。这种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有时,接纳会紧跟顺从,顺从会滋生接纳。

说到影片里的学生们上课时看到文格尔自动起立的问好,回答问题需要起立,见面时需要相互用“浪潮”式的问候,穿统一的白衬衫,蓝色牛仔裤,我不经想到小学初中时我们自己不正是这样天天在学校生活的吗!但是为什么结果会不同而且社会提倡这种教育方式呢?仔细想想后,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全国式的“浪潮”果断就是法西斯独裁专政了,但是

国内一小部分群体是这样的形式,却有相反的效果。正是因为这只是一小部分团体,我想任何超龄儿童们是加入不进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行列的吧,正是有严格的范围限制,而且正处幼年的我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和心智极低,正需要强有力的引导,所以这种“浪潮”式义务教育可以理解。

然后是影片里的那两个反对派女生和文格尔的教师妻子,两个被群体孤立的女生,其中一个明显的右翼倾向一个典型的公主型,一个自认为这门课成绩好而目无其他人,这两位从始至终反对到底,却一直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她们对被抛弃的不甘,同时又极度自我,所谓宁可改变天下顺从我,而无法接受改变自我适应环境。那个从不关心学生,更关心自己和男友的私人时间的女老师该怎么说她呢,又是一个没反对理由的人,不过从她一开始对男友新课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的勃然反对,可不可以用男主角的话说,她就是在嫉妒呢。

一方面,毫无理由软弱的反驳声,另一方面“浪潮”确实有它可取的地方。 与其说本片是在批斗“浪潮”,倒不如说实在批斗电影中的人性。

我想这部电影是从西方社会的价值角度去评判“独裁政治”这个命题。在西方人看来,独裁政治有几个特点:集体主义、极权主义、专制主义。西方学界一般用以概括德国纳粹主义、苏维埃共产主义以及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即人人必须遵从的官方意识形态、唯一的群众性政党、由政党或秘密警察执行的恐怖统治、对大众传媒的垄断、现代的人身与心理的控制技术、中央组织与控制整个经济。这些特点致使民众盲目崇拜,盲目追随统治者,消除异己。我个人认为集体主义并等同于积极向上,反而是消除人与人之间差异,使民众沦为统治者的工具。“文革”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法西斯”当年也是利用这点控制了德国的民众,造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灾难。

之所以符合学生的观点,我想是因为这些学生心灵上缺乏依靠,尤其是最后自杀的那个男孩儿经常受欺负家庭不美满 而“浪潮”恰恰迎合了他的需求。

这部电影同时让我想到换子疑云

当独裁政府垄断了警察局和新闻媒体时 基本上是独立电台的支持者们挽救了母亲当局者或者说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反对的声音 可当局者只要是活生生的人都会代表一定的利益,也会犯错误,从长久和全体人民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独立的声音甚至批评的声音。究竟如何避免独裁的发生?

避免集体中的一致同意错觉。

加强自我觉察,避免去个体化。

鼓励批评性评价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最后我觉得独裁当然是危险的,但不能说“浪潮”是危险的,独裁只是浪潮的一部分,浪潮并不单单只有独裁。

第三篇:浪潮影评

《浪潮》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强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惨淡收场的全过程。故事改编自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即浪潮。

《浪潮》有一个的发端: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纳粹,而没有教到无政府主义。文格尔觉得这门课比较乏味,于是想出了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没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老师开始命令同学,上课回答问题要起立,要聚精会神的回答问题听课,到后来的浪潮手势,以及要穿统一的衣服。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强权主义特点。当然,《浪潮》中的受众只是中学生,当他们谈论为何会加入“浪潮”运动时,往往会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的厌倦联系起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我想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学生们对于“浪潮”的反应其实并不相同,有人退出,有人加入,有人反对,也有人死心塌地的为“浪潮”迷狂。以蒂姆为例, “浪潮”就是他的生命(他也为此搭上了性命)。片中对蒂姆的背景未多做交待,但我们倒是可以从片中看出他的家庭不是很幸福,如他在饭桌上高谈“浪潮”时,他的父母都没打算认真听下去,这其实和我们现今社会现状相似,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当然通过电影情节我们可以推测出蒂姆有些精神不稳定:偷拍女生照片、私藏枪支、谎称与别人的家人关系等等,而他通宵在文格尔老师家门外守候,更是令人有些不寒而栗。其实这些戏分就表明了蒂姆处于弱势,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例如经常被小混混欺侮)他需要集体依靠。

值得注意的是,蒂姆在“浪潮”实验中只是极少数,但在一个整体不公、而且这种不公还在日益扩大的社会里,蒂姆代表的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了.

片中的反对者当然也是值得谈谈的,如果所有人都屈服于强权政治之下,没有人出来反抗,那后果必然是不可收拾的。

其实浪潮运动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回顾运动中大家所表现出的团结,中间成员感到的快乐,学生超强的学习效率,超集中的注意力。。。。等等的一切都表明浪潮运动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事情都应该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有反面的效果。

第四篇:浪潮读后感

德国有个纳粹党,正如中国文革时候有“四人帮”一样。开

始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可是不加注意,没有防微杜渐,结果就酿

成了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后果。正如海边的浪潮,不是一下子波涛汹

涌,而是一阵一阵袭来的……..

丹尼斯·甘塞尔导演的《浪潮》自上演以来,受到了很好的评价和极高的票房收益。通过这部影片,正好让我们了解历史,知道“为什么人们没有能阻止纳粹运动?”“为什么法西斯主义竟然能够合理合法地民主选举出来最终实现独裁统治?”“希特勒这个不是德国的日耳曼人为什么能够成为德国理所当然的统治者?”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一周活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在一场水球比赛上,形势因激化的矛盾而恶化,是时候终止实验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让我们看看一周的时间都让学生有了什么巨大的改变吧?看看老师的实验效果多么大吧?看看“纳粹”是怎么样产生的吧?

星期一:让学生变得有秩序和纪律,对老师使用敬称,纠正坐姿站姿,请求发言要举手,发言时要站立,不服从的被要求退出选课。如果不满意,可以退出。„„下课之后,一个名叫Tim的孩子走到了老师面前,结结巴巴地说:老师你的课程很有趣。仅此而已。

星期二:老师以来就让大家起立,然后踏步。Tim在家里兴奋地告诉父母,老师告诉我们,起立有利健康,纪律让我们团结,我们会更有力量。这也仅仅是一点点小变化而已,大家只是一起做点什么。

星期三:完全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引导,学生们决定搞一种简单的制服: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已。在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中得出了这个结论。有人说我没有服装,没有必要花钱去买。另外的学生回答,来吧,不要斤

斤计较,我送你好了,其实他也没有——影片显示,一个女同学购买白衬衫的时候看见他买了两件,Tim回家焚烧了自己的品牌运动服。

星期四:一个觉得穿白衬衫太傻,同时也对这个运动有所预感不满的女孩最终穿了一身红色。今天班上只有两个人没有穿白衬衫。而这两个没穿白色衬衫的同学就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不同对待:老师无视他们,学生也不和她们说话。Tim是个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在学校一直被欺负,当其他班的学生又来欺负他的时候,他开始了反抗,而他的同学,穿着同样制服的同学看见了,过来保护了他。一行人对他的叛逆有了句称赞;酷。用我们今天大学生的话来说,即“cool”。我们平常也会说酷,没什么大不了。

星期五:看看今天这些实验的学生又干了些什么吧?制定统一的手势。Tim甚至要跟着老师当他的保镖,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新价值的他已经将浪潮和老师视为自己效忠对象,他来到了老师,自愿要为老师担任保护工作。这时,老师也感到了一些不安,找了校长反映,但是校长以家长们说“学生变好了,更加精神了”而搪塞了。

暴风雨来临前都是平静的!当第六天时,老师提出要解散“浪潮”时,Tim站出来反对,甚至在网上购了一只手枪的他阻止“浪潮”解散。开枪射击阻止的人,最终饮弹自尽。

为什么没有阻止“浪潮”的产生,因为刚开始没有人重视!!就像纳粹一样,开始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这和中国的文革有很大的

相似之处:批判海瑞罢官,并借此兴风作浪。开始的时候危害也不是很大,但是到后面就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对中国的经济和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滑向深渊每次都是一小步,但是人们就是这样的一小步一小步中走向自我毁灭的。记得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说过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社会的一大步!”

诚如斯!

第五篇:《浪潮》观后感

环境与人性

——电影《浪潮》观感

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集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答案是——七天。

是的,你没有听错。《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唯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

——摘自“浪潮_百度百科”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他主讲“独裁统治”课程。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变成了狂热的“浪潮”组织成员。教师文格尔也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终于,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意图就此结束课程,但一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失控,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看完《浪潮》之后,闭上眼睛,首先想起的词语可能是“法西斯”、“纳粹”、“集权”、“专制”之类,但我认为,本片只是以纳粹德国独裁专制的史实为载体,透过这层载体可以看到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部电影是根据公元1967年4月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的一位历史教师Ron Jones为试验而成立的“第三浪潮”组织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于发生在公元1967年4月的真实事件中涉及到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心态正常无犯罪倾向的人,可是经过在“第三浪潮”组织中的五天生活后(真实故事中只持续了五天),他们展露出了自己人性里粗暴、野蛮的一面。可以说,善恶并非无法逾越,很多时候好人变成坏人只是需要一个环境因素作为诱因。 我这学期选修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起了选修课上老师讲到的社会心理学中的著名实验——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

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征集的志愿者都是经过了一系列心理测试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在校大学生,一半饰演监狱看守,另一半饰演囚犯。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

原来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但现在我不禁对此产生怀疑。人性是多面的,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邪恶狡诈的一面(但可以认为多数人的正能量大于负能量)。人可以通过种种教育,约束起自己坏的一面,使表现出好的一面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一旦他做了什么坏事便深深自责忏悔,他便是一个只做善事的人。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教育比较失败,又恰巧天生地正义天使就打不过邪恶天使,这就会造就出一个悲剧的人、悲剧的人生,严重些就会导致犯罪。例如不久前12月14日,发生在北美大陆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校园枪击案,凶手亚当·兰扎的父母在2009年离异就可能对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可以这样说,不是恶人造就了恶劣的环境,而是恶劣环境造就了恶人。当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豪不知情时,我们就应当思考,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的脑子里没有是非的判断,只有狂热的追随一味的服从。在一群“疯子”面前,清醒的少数派永远不会取得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感到很震惊,7天可以把一群天真烂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的力量,同时抛弃人性的阴暗面,尽量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经沧桑范文下一篇:就这样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