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立体网络”

2022-09-1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思想道德的好坏, 将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当下社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同时又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思想道德素质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中培养和提高的。因此, 有效地构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 将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思想修养的提高。

一、巩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战场

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学校占据着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学校应该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应本着“先成人, 后成材”的思想, 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然而, 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在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对教学成绩的重视程度大于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要改变这种情况, 需要各级主管领导提高认识, 应该意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民族的整体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经过长期的熏陶才能结出硕果。

在校的每一位教师不仅仅“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道德教育方法, 改进教学方式, 改变说教口吻, 多采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实际的事例, 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课堂和社会相结合。大力加强道德实践体验, 以活动为载体, 采用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方式教育学生, 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去体会, 从而促进道德的升化。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接受道德认知的主要学科, 政治课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育形式和方法, 避免“高谈论阔”。其它学科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科中, 不要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只是政治老师和德育处的事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 学校是一种围墙内的教育, 学校教育与社会往往会处于隔绝状态, 美国学者奥尔森称其为“教育孤岛”现象。学校应该树立“大德育观”, 把德育课堂延伸出去。学校应该把德育的触角深入进去,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搭建舞台。学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学校担当文化的传递、继承和发展, 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 有专职的教师, 明确的教育内容, 其优势显而易见, 学校应该在未成年社区道德实践中充分发挥优势, 对社区道德实践给予充分的指导。在未成年道德实践活动中, 学校应该积极提供师资配合社区开展工作, 在社区文化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 学校应提供文化体育设施。

二、完善未成年人社区道德实践体系

社区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一个最重要场所, 社区对未成年人道德影响, 个人品质完善、社会责任感的确立, 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应以社区为平台, 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道德实践活动。目前未成年的社区道德实践体系正在完善之中, 应充分动员各级力量配合学校和街道利用社区这个重要的教育场所, 做到离校不离教。充分发挥社区优势, 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体系, 构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无缝隙教育网络。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依托社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以体验为基本方式, 以活动为载体,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对小学生重点进行讲文明, 讲礼貌, 爱劳动, 爱集体等内容的道德实践。对中学生重点是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培养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实践,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开发、利用社区中潜在的人力资源。把辖区内的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育工作者组织起来, 发挥他们的余热。把辖区内热心从事未成年人教育的居民动员起来, 发挥他们的优势, 形成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

充分挖掘社区内各单位能提供的德育环境, 逐步开发这些德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社区内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应打破行业界限, 提供丰富的道德实践资源, 加大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向社区未成年人的开放力度。在此过程中, 需要有关部门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工作提供各种资源。这样才能促使德育更生动, 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未成年人。

三、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

家庭是孩子德行成长的摇篮, 家长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身子女, 家长对子女呵护过度, 宠爱有加。有部分家长推崇智能第一的思想, 对孩子道德的成长却很少提及。有一部分家长虽然认为孩子的道德品质很重要, 但在现实以考分决定升学制度的面前, 都不由自主地把考分放在首位。在实际行为上, 家长对智育的关心多于德育。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从娃娃抓起。我国古代家庭非常重视子女人格的修养, 强调品学兼求, 但放在第一位的是人格的培养。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天下平。”修身后才能齐家, 齐家后才能平天下。可见, 古人是非常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在众多传统读物中, 有太多值得当今家长借鉴之处。

美国心理学家包姆伦德根据研究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 把父母分成三大类型:第一是专制型:此类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严格, 子女基本上惟命是从。第二种是宽容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基本上顺其自然, 对孩子成长中发现的问题既不批评也不劝告。第三种是威信型:此类父母既对孩子管教严格, 又对子女严爱结合。包姆伦德指出前两种父母都不利与孩子的成长, 因此, 家长应该首先善于学习, 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 用正确的育人观来教育孩子,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镇等城乡基层单位, 要关心职工、居民的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 注意加强对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给子女作表率。要在家庭生活中, 形成好的家风。第三, 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与社会和学校合作, 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对家长给以充分的指导, 指导家长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社会有关部门发挥舆论的作用, 在新闻, 电视, 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应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各相关部门应该互相配合,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使三者的教育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立体网络。

摘要:未成年人思想的好坏关系国家的未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立体的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发挥学校教育主战场,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道德实践体系, 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 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 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岩土工程中的地层结构效应理论探讨下一篇:建民主气氛,创新型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