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税收与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主要在于资金的筹集,收支,管理与运营上面,这其中选择哪一种模式筹集社保资金不仅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同时还决定了保证金的支付和基金管理与运营。本文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形式,来分析比较出社会保障税的优势所在,探讨当前国家形式,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哪些利弊,从而明白其就目前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第一篇:税收与社会论文范文

诚信税收:公民道德、政府信用与社会和谐

【内容摘要】诚信税收是诚信这一概念在现代税收管理领域的延伸,诚信税收包括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三个方面,三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诚信税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关键字】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前,诚信已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在西方,早在罗马法中,诚实信用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就己被引入到法律领域。今天,无论是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还是作为一个法律原则,诚信都要求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时,必须做到诚实和守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依法治税能有效保障税收工作的顺利完成,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应广泛推行诚信税收。诚信税收是诚信这一概念在现代税收管理领域的延伸,诚信税收包括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三个方面,这对纳税人、征税人(或税务机关)、政府等三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诚信税收: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税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法人单位,另一种是自然人。自然人在法律意义上讲就是公民。而法人单位是一种组织,是法律给予的具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组织,不管什么单位,总是有自然人存在,具体的纳税操作总是由自然人来完成。征税方是政府,政府征税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代表国家征税。所以,不管从那方面讲,税收行为总是与自然人(即公民)联系在一起。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税人诚信纳税、征税人员诚信征税就是公民具体落实基木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诚信纳税、诚信征税会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每个公民都应用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涉税行为,自觉增强诚信纳税、诚信征税的道德观念,树立纳税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做诚信征税的时代楷模。所以,诚信征税和纳税是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一部分。

二、诚信税收: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古往今来,税收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国家、企业、公民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以及分配的职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家通过税收征管实施社会收入再分配,安排公共支出,统筹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管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诚信税收,首先是要求政策制度和谐,即实施中性稳健的税收政策,坚持法治、公平、高效的税收理念,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要求征收管理和谐,即征税人要牢固确立依法治税是根本原则,组织收入是中心任务,制度创新是前置条件,细化管理是重要基础,重点稽查是关键环节,从严治队是本质保障的观念,不懈努力实现税制设计预期;再次是要求治税环境和谐,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税人依法征税,用税人依法合理高效用税,管税人严格依法管税,努力营造良好治税环境。诚信税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税制改革明确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税管”的改革原则,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有利于和谐诚信税收环境的营造。

三、诚信税收: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的辩证统一

诚信税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税收信用。税收信用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结合道德体系来分析诚信税收,至少包括诚信纳税和诚信征税两个方面,而不是单方面要求纳税要讲诚信。诚信税收是对纳税人和征税人的共同要求。对纳税人而言,诚信就是体现在实实在在地依法纳税上,做到不欺不瞒、账目真实、申报确切、缴款及时;对征税人而言,就是要切切实实做到执法公正、不徇私情,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纳税人的诚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征税人的诚信上的。作为征税人,必须有“执法让国家放心、服务使纳税人满意”的观念,做到不多收妄收,不以势压人,不收“人情税”、“关系税”;公开办税,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公正执法,维护纳税人合法经济利益;公平征收,维护纳税人平等竞争权。只有征税人的诚信,才能引导、促进、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征纳双方诚信合作,携手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之下,诚信征税还要求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诚信,保证中央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不得截流、套取中央税款。诚信纳税和诚信征税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诚信税收机制。此外,除了征税与纳税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诚信用税也是整个诚信税收体系的一部分。诚信用税要求税款的用项符合民意,税款拨付的过程必须可信,税款使用应真实有效。诚信用税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益,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

四、诚信税收:依法治税的目标和内在要求

依法治税和诚信税收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两者都是社会对税收工作提出的要求,虽然要求不一样,但是它们在目标上一致,在内容上互补。

1、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反映的是税务机关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依法治“内”;诚信税收在强调依法治税、诚信征税的同时,还反映了纳税人为消费公共品应当给予国家的一种“税收价格”。依法治税强调的是法律至上,是对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法律约束;诚信税收强调的是以信用为本,不仅要求征税机关和税务人员诚信于税收法律制度,依法征税,遵守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求纳税人要依法、诚实缴纳税款,对纳税人也是一种道德约束。诚信税收是对过去税收征管工作强调依法治税要求的补充和完善,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2、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前提和保障。

要营造诚信税收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创造公平的税收法治环境,没有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就无从谈及纳税人的诚信税收行为。同时,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目标,通过依法治税,对不诚信征税的税务人员施以惩罚,使他们感到不诚信征税就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让诚信的人更加诚信,不诚信的人变得诚信。倡导诚信税收并不排除依法制裁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而是要让以身试法者得不偿失。

3、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基础。

诚信纳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实行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社会纳税环境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讲依法治税,如果有了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基础,不多缴不该缴的税,不少缴该缴纳的税款,就有了依法治税的基础,当每一个纳税人都能诚信纳税,依法治税的工作就能顺利推进。诚信税收有助于依法治税,如果真正做到诚信税收,靠纳税人的诚信纳税可能会不需要大面积稽查就会实现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现在税务机关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主要是诚信税收的基础比较弱。

从形式上看,依法治税与诚信税收两者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却是同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依法治税的实体价值而言,既包括着公正、平等原则,也包含着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根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诚信税收、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我们每个公民、每个纳税人、每个征税人都应该讲道德、讲责任、讲和谐,努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和依法诚信征税的良好氛围,为纳税人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谭建淋,男,讲师,法学硕士。曾担任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高教研究室主任。现担任学校网络教育部部长。)

作者:谭建淋

第二篇:社会保障税收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主要在于资金的筹集,收支,管理与运营上面,这其中选择哪一种模式筹集社保资金不仅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同时还决定了保证金的支付和基金管理与运营。本文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形式,来分析比较出社会保障税的优势所在,探讨当前国家形式,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哪些利弊,从而明白其就目前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一、社会保障税的概念

社会保障税也称“社会保险税”,主要是指以企业的工资支付额为课征对象,由雇员和雇主分别缴纳,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的一种目的税。在税率方面,一般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各负担50%。个别国家雇主和雇员使用不同的税率。社会保障税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凡是在征税国就业的雇主和雇员,不论国籍和居住地何在,都要在该国承担社会保障纳税义务。

社会保障税起源于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在美国通过,该法规定,美国自1935年开始征收工薪税。二战后,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政治民主化加强,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都纷纷实现社会保障制度。

二、国内筹资模式现状

(一)养老保险筹资现状

基本做法是由市,县或省级劳动根据需要确定总成本向企业征收统一的整体比例本年度养老金支出部门,构成了当地的养老基金,然后返回到业务需要由公司负责支付。 颁布了“关于养老金改革企业职工的决定,”养老的明确的实施,从三方状态的成本负担,企业,职工,累计基金实施的一部分;同时,要努力提高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程度抢占保险统筹的省市县的过渡,并逐步扩大覆盖到中国的外国工人,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和自雇用的工人。在此期间,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在全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某些方面,而且在省级或建立省级调剂金的实施,国务院批准继任为实现系统的协调需要,并根据中央11个行业直接。实际执行中,多国不同金融体系,大部分企业负担在许多领域的整体成本个人不支付或者只需付很少的费用,并在支付率差距的收集和实现之间的差异。

(二)失业保险筹资现状

为了满足合同改革,企业改制,促进了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全面落实企业职工,颁布关于失业保险的国有企业职工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正式成立失业制度。失业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所有公司的1%按标准工资总额支付工人利益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是它的次要来源。中国已经颁布法规,以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规范化。中国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7853人,69双十亿失业保险收入,支出5.28十亿,12.82十亿累计余额,在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战斗线一年,国决定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实施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基本生活,按照这一要求,各地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并按照财务,业务(自负盈亏)和社会(主要包括从失业保险)各承担一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的原则资金,以保护劳务合作的。

(三)医疗保险筹资现状

当下形成的传统体制城镇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由国家劳动医疗负担,通过采取企业劳动卫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在过去的做法给企业由国家或交钥匙解决方案,少量个体劳动者的负担,工资或者医疗费用包干的办法,以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些地区仍然启动了试点社会统筹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试点从1%开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单位不得超过10%的费用,以个人缴费金额支付部分和单位分配到建立个人健康帐户,扩大医疗保险改革决定,在和试点的基础上的经验建议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精神:坚持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保护和基于财政,企业和个人的能力,而不是满足的原则,需要基本医疗需求,筹资水平;城镇所有雇主和员工都要参加基本保险的,由当地政府管理;约6%的工人,个体劳动者工资总额的单位缴费率一般为他的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的发展,贡献率可作相应调整;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账户包括供款的雇主有关的全部货款及个体劳动者组成的30%,划定支出两个账户的范围,每个管理的实施:本基金进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和使用;确定统筹基金支付,支付限额等水平。目前正在周围的特定实施例按照该决定的要求而开发的。

三、国内筹资模式的缺陷

中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典型的国家“统包”型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保障费用全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费;以企业(单位)为载体,保障对象仅限于国有单位职工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保障项目多,范围广,保障水平低下;资金筹集、支付和管理的社会化程度极低;管理分散化等等。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并基本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阶段。一方面,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筹措模式已经渐渐解体,而另一方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筹资方式还刚刚起步,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这种新旧交替的现状导致了现阶段各种相互矛盾的做法并存的局面,出现了过渡阶段特有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四、社会保障缴税制的优势

目前,我国仍是缴费制为主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越加严重的严峻问题,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更是雪上加霜,导致了国家财政和企业负担加重,更由于企业负担过重导致了社会保障筹资困难。因此,开征社会保障税在国内有着极大的呼声,主要是在于能够明确个人与企业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其具有的强制、专业、有偿等特点,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款专用,使得社会保障资金项目更简单明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更明确,降低了管理成本和纳税成本,从宏观上调控了社会保障资金,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使社会保障更具有先进性。

五、对社会保障筹资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项:经济建设支出、社会科教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其他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其中社会科教支出由于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呈稳步上升趋势,今后这一势头仍将保持。国防费支出近年有所下降,但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要求我们要具有一定的国防力量,因此,就需要国防费支出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由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尚未完善,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艰巨任务,可以采用发行建设债券的形式筹资,腾出部分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中,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精简机构,行因此降低政管理支出相当有潜力。②将现行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 我国的社会保险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仍存在众多问题。社会保险税以税收的形式替代了缴费的形式,更具有强制性,规范了费率,公平了负担水平,有利于建立规范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了对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保证了安全性;社会保险税可以通过税务部门征收,降低了资金的征收成本。

(二)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是将部分社会生产基金转变为社会保障基金,采取这一措施既有其历史必然性,又有其现实可行性。我国已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构想。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退出竞争性行业,出售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应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资本市场的力量,辅之以可靠的法律依据和对财政、社会保障、证券监管、中央银行等部门的有效协调,通盘考虑,稳步扎实地推进,以防止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开征新税种,直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开征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新税种,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特殊消费税等。其中,利息税开征促进了投资,刺激了公民消费,拉动了内需。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开征在于防止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作者:孔祥明

第三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六盘水市地税局被贵州省地税局指定为征管改革试点单位。如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怎样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挑战摆在六盘水市地税局面前。

三年来,在省地税局的坚强领导和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六盘水市地税局按照“审慎推进、优化服务、效能建设、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科学调整机构、合理设置岗责、分类管理税源、科学配比人力资源、建立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支撑、再造工作流程等主要改革内容,确定“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纳税人申报真实性、合法性核查为切入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改革思路,通过改革初步达到“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的目标,为全市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理清改革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为加快征管改革步伐,六盘水市地税部门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探索有效改革模式。

建立有效税收风险指向分析监控机构。监控机构按照征管改革的要求理顺了职能、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从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和征纳成本的角度,建立了科学、有效、可行的工作机制。

实施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通过改革,税源管理全面实现属地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通过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责调整基本完成。

实施办税服务外包。通过实施办税服务外包、所有涉税事项全部由前台受理,提高了纳税服务水平;通过推广网络申报、电子申报和网络发票开具等方式,有效解决集中申报拥堵难题;通过实施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提升了全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规范化水平。

机关职能实体化转变和目标绩效管理。通过职能转变和绩效管理,六盘水市地税局干部职工已经适应风险事务应对。征收服务人员能够通过应对风险事务提高工作责任心,提高涉税事务办理准确性;评估人员能够按照风险识别、排序、推送及应对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做到了管大、控中、不放小;税收管理员能够按照风险提醒,及时完成一般税源管理事务。

大力深化信息管税。在信息采集、获取、标准和分析利用上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外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运用,信息管税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推进信息化建设

转变服务观念

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六盘水市地税部门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重点把握税源的信息监控。充分运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企信息互换平台”的优势,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预测,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进一步强化风险指标模型构建和维护。实时跟踪、筛选、比对、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科学评估涉税指标,防止偷、逃纳税行为的发生,形成信息化的防范机制。

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逐步规范和完善“税企信息互换平台”和“第三方信息交换平台”,扩大信息数据采集来源,加强与国税、工商、银行、财政、国土等22家单位的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与协税护税网络的沟通。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收集处理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税收征管资料更准确,税收征管的基础更加坚实。

以计算机考核为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手段,进而实现由集中考核向日常考核的转变,由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利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进行工作“晾晒”,将全市地税系统可量化的事务办理情况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中进行集中、广泛“晾晒”,内容包括前台开票数量、税源管理事务的办理数量、纳税评估应对处理数量和其他事务的处理情况。进一步细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考核模块考核指标,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征、评、管、查”四个环节进行执法责任制考核。在全省地税系统首次实现税收执法行为的计算机自动考核监督,完善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考核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六盘水市地税部门在构建税收服务体系中,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切实转变观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服务新平台。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地税微博、地税子网站、QQ群的基础上,开通了六盘水地税微信和六盘水地税网上纳税人学校,为纳税人提供更新型、更多样的服务渠道,实现智能化、实时化、互动性的纳税咨询、宣传服务。

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如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错时服务、绿色通道、送政策上门等。

拓宽服务内涵。实现纳税服务内容的新突破,简化办税流程、办税环节、审批程序,深入推进“一站式”、“一次性告知”、“免填单”等服务,以网上申报和网络发票为重要节点,进一步完善同城通办和自助办税,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努力促发展

改革见成效

六盘水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地税局及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征科司下发了关于六盘水地税局征管改革相关工作的情况反映,总局大企业管理司指定六盘水地税局汇报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对大企业的服务与管理经验,中国税务报、《当代贵州》、六盘水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报道50余篇。

2013年11月6至7日,贵州省地税局组织全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地税局领导到六盘水召开对六盘水地税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会。会上,与会领导高度评价该局的改革经验和做法,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2014年1月,贵州省地税局在六盘水组织召开深化征管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动员会,决定从2014年2月起,在全省地税系统全面推广六盘水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先进经验。

随着一系列征管改革措施的推行,六盘水市地税收入近几年平均增速远远超过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速。地税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呈上升趋势,宏观税负也大幅提高,税收流失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纳税人遵从度得到大幅提升。2014年上半年,全市地税共组织两项收入51.02亿元,完成省局年计划的57.33%,市政府年计划的53.56%,同比增收10.43亿元,增长25.69%。收入总量排全省第三,增长幅度排名全省第一(贵安新区除外)。收入质量稳步提高,预测、分析、监控、落实和修正机制正逐步形成。(作者单位:六盘水市地税局 责任编辑/哈文丽)

作者:吴兴化 崔永贵 黄娇 兰海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认知心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铁道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