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的《项目管理》一体化教改研究

2022-09-13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既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需要在项目中进行实践和综合应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 侧重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 学生参与很少, 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进入企业后, 也不能很好地融入项目团队和项目工作中, 无法及时满足企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势在必行。

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 课程偏重理论, 教学方法单一

该课程教学中, 主要是以教材知识为主, 以资料以及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为辅, 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 教学方法单一, 多为理论结合案例讲授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 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抽象, 效果不太理想, 学生们无法从讲述中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 互动性不够好。

(二) 学生项目实践参与较少, 综合应用不灵活

《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有很多先行课程, 如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 涉及的质量和成本学生都学过, 但把他们放在一个项目, 综合协调项目成本、质量和进度三要素, 就需要系统的思维去理解, 相对比较困难, 不能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这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也有体现, 不少学生创业点子很好, 但缺乏对创业风险识别和控制, 直接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构成和实施,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个大项目或完整的项目, 进行知识的串联, 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去体会项目管理所需的技能。

(三)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方法改进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 (智能手机为主) 日益普及, 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的重大改变, 完全改变了以前单纯依赖课堂和书本学习知识的模式, 他们可以网上获得更加丰富的资讯, MOOC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的设置, 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 拓宽了视野。因此, 理论教学可以适当借助于网络力量, 让学生灵活学习, 但实践的内容, 是网络平台所不能取代的, 要结合当前学生兴趣和学习环境特征,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 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 多管齐下进行教改探索。

(四) 教育部建设“金课”要求为教改提出了新要求

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标准, 是对当前课程的新要求, 也为教改指出了新方向, 课程既要反映出时代前沿性, 又要讲究教学互动, 发挥“教与学”两大主体能动性, 追求教学和效果和效率。简单说, 就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结果的重新设计与规划。

三、《项目管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本课程就以项目为驱动中介, 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为主要方向, 采用五星教学模式, 实现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项目实施三环节的理实一体化目标, 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一) 紧扣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和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项目管理》是职业能力课, 着重培养学生从项目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 要求本课程理论够用即可, 重点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注意和先导课程的教师做好对接工作, 减少项目知识比重, 加强项目管理综合应用。理论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基础框架, 软件侧重于MSProject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践进行课程设计。

(二) 适时调整教学模式, 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以教为主, 学生互动少, 但项目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 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共同参与, 因此, 五星教学模式更适合, 它以“聚焦问题”为宗旨, 以“激活旧知”“求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为要素进行循环。以项目成本管理为例, 成本知识在会计基础、财务管理中都涉及, 属于旧知, 但结合项目特点, 它又有独特的新知--“挣值分析法”, 回顾旧知, 认识新知, 根据具体的项目, 尝试进行成本分析以应用新知, 以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最终实现解决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在实践五星教学模式时, 由于涉及到原有知识的回顾, 新方法的介绍, 案例分析和练习, 因此, 采用了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方法, 线下仍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为主, 以讲授的方法把旧知和新知进行串联, 以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线上主要共享学习资源, 如教学重点小视频、案例和习题等。如“挣值分析法”, 用小视频的方式, 放在课程网络平台上, 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反复观看, 以便结合案例或实际项目, 不断练习, 以达到融会贯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

(三) 扩展项目来源, 丰富课程一体化资源

本次一体化教改, 主要以项目为桥梁, 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无缝衔接。因此, 在项目选择上, 需要谨慎处理, 既要切合知识点, 又要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用的项目。

(1) 匹配知识模块, 合理使用经典项目或虚拟项目。《项目管理》主要采用模块化教学, 教学目标明确, 可采用曼哈顿计划、工程建设项目、软件开发项目典型项目, 针对性强。这类项目数量多, 容易获取, 网上或教材中都可以找到, 虚拟案例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编, 方便学生理解和应用。但这类项目比较零散, 系统性不强, 面向特定知识模块讲解与练习, 效果较好。

(2) 积极挖掘校内项目, 让学生分组参与并做系统汇报。每学期校系都会举行多项活动。如迎新、社团比赛和校内竞赛、学术会议承办等, 这类项目周期短, 可操作性强, 易接触, 可全程了解, 便于学生参与, 容易获取一手资料并对项目整体有清晰的认知。虽然此类项目受学校限制较多, 学生不便自主发挥, 但仍然是一类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3) 加强自创项目。为多元化培养学生的能力, 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不断增加新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专业特点进行项目选择筹划, 如目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毕业旅行”。该课程通常设置在大三, 毕业在即, 不少同学有此想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路线, 分组设计毕业旅行项目, 对项目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全程策划。在学期末, 根据学生旅行实施情况, 进行一次“毕业旅行风采展示”。既对项目管理有了深刻的认知, 又丰富了大学的阅历。

(4) 加强校企合作, 创造条件扩展横向项目, 培养教师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这类真实项目比较稀缺, 最难获取, 但它们能够让教师对项目管理知识理解更深, 传授给学生真实的企业项目运作状况, 教学效果会更好。这类项目实践性强, 要求高, 周期长, 学生参与机会少, 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培养。

(四) 完善考核方式, 建立立体考核体系

项目管理是职业能力课, 考核方式灵活, 可以根据课程需要, 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 从考勤 (包括网上打卡) 、课堂讨论、小组案例分析到自创项目的综合分析汇报, 共同构成学生的综合成绩, 尽量多方位考核, 多让学生动起来,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具有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人才。

项目驱动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的课程设计, 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讲教学, 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教学改革还要不断探索, 不断适应新环境, 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项目在经济生活中日益普及, 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要也逐渐增加, 但《项目管理》课程长期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 学生实践较少, 不能充分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 因此, 需要认真甄选项目, 以项目驱动,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项目管理一体化改革, 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系统掌握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项目驱动,五星教学模式,一体化教改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59-60.

[2] 袁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 2016 (3) :91.

[3] 肖芳林, 仇俊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25 (5) :102-1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之感悟下一篇:浅析线性素描在中国人物画语言中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