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美术教学论文

2022-05-0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课堂教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1:

搞活美术课堂教学,提升美术教师素养

一、教师的现状与反思

我的老师曾在区内的十几所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普遍不重视美术课程。

一些学校其他学科占用了美术课,有学科歧视现象,美术课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学校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有些学校领导们认为音、美是无关紧要的“小学科”,没有把它们放到应有的位置,与“开齐、上足、教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只是口头上重视,实际行动上并不重视;还有的上音、美课只为了“装门面”,只抓几个尖子,放弃了大部分学生。不少学校领导认为学校教育就要瞄准升学考试,“考什么,学什么”,艺术类学科与升学关系不大,一般过得去就行了。

2.美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在调查的11个班中,有一个班共60人,其中55人反映美术老师上课随便,脾气不好,画技不好,其他几个班反映美术老师还算过得去。所有学生对心目中理想的美术老师做出了这样的描绘:美术老师应当是一个专业性强,知识渊博,认真上课和批改作业,与学生经常交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严格但不缺乏幽默感,善良,和蔼可亲,性格开朗的大朋友。但奇怪的是很多老师对自己目前的素质竟然高度自信,这种满足于现状的现象令人感到悲哀。

3.美术教师画画热情不高。

前段日子,我在《美术报》上看到,某些美术教师提出了“画画无用论”,而这些中小学美术老师基本上都是中师、高师的美术专业老师。有部分老师在走上岗位后,基本放弃画画,业余时间沉浸在轻松自在的生活中,有些老师虽然内心也有画几幅画的冲动,但无奈艺事艰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费脑,也只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长此以往,手中画笔搁置多年。另外,现行教师考评制度无法激发美术教师的画画热情。评职称的条件是看你手头上有没有几篇省级甚至国家级以上的获奖论文,而画画不能算是论文,因此那些“务实”的老师就只能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吃着自己在学校积攒下来的“老本”,有的干脆连“老本”也不吃,从不动手示范,只有“言传”,而没有“身教”,以至于学生都在疑问:我们的美术老师会画画不?

面对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假如我们还不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们思想观念的问题,美术教育肯定很难有所发展。因此,换脑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自我反思

1.我们自身是否具有一种教师的奉献意识。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只有在孩子心里播下教师真爱的种子,才是教育的真正所在。新型美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专业,热爱学校和学生,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美术教师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言传于身教,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困难所动摇,是对每一个人民教师的考验。美术教师大都具备一些绘画才能,都有一技之长,他们可以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画家,设计师,或是广告人,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这不正是一种高尚品质的表现吗?

2.是否经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学生很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但是特别喜爱画画,班主任非常头痛,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一个特殊的角落——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来了一位美术老师,他仿佛特别喜欢这个爱画画的孩子,出去进来都要摸摸这位孩子的头,并经常表扬他的画技,还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孩子开始喜欢这位老师了,每天都渴望他来上课。这个学生绘画很有悟性,水平提高很快。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孩子已成为一名很有成就的画家。说起当年的美术老师,依然泪光闪闪,饱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阳,他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一句话一个动作,竟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只有教师心里装着孩子,而且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才有可能说出如此具有教育魅力的言语或举动。教师要深深懂得自己的言行,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这样才会善于把握各种时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3.是否真正明确自己所教学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们对于老师的许多缺点可以原谅,他们不能原谅的缺点之一,就是老师的不学无术。”美术教师教画画,不是想成为大师级的画家,也不是以画画去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而是在三尺讲台上多一分美术气息,让学生能更多地从美术这个视角去感受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文化,让学生从美术课提倡的“真、善、美”中追求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是否是一名“识才”的老师。

刘墉高中时代学习很不用功,英语和数学常常不及格。他曾在周记上写了一篇短文《总有一天我站在彩虹上》,文笔很不羁:“我要不回顾一味向前飞,我要写诗,我要作画,我要的是什么都不在乎!凡我将来不需要的,滚他的蛋!”对于这样狂妄的言辞,他以为他的导师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导师看出他的才华并大加赞美,而且建议他投到校刊上。于是他由“投稿人”成为“编辑人”,愈写愈勤,成为今天非常著名的作家。如果没有当年那位导师的赞美和鼓励,他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识才”,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识才的将领能把顽劣的士兵调教为最英勇的战士;识才的伯乐能从一群劣马中看出千里神驹;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都调教成有用之才。

5.在教学中发挥美术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养。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品从构思到立意,从大挥毫到精微刻画,从处理对比到统一画面,从静物的气氛到风景的诗意,从动物的精神到人物的气质等,无一不是以我们的文化素养作为底蕴的,就是所谓的“功夫在画外”。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他的教学能力、绘画能力成正比的。美术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断积极进取,去感悟艺术,体会艺术带来的美,从而逐渐地感染学生。其次,要将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来吸引学生。当今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有勇于创新、积极改进的精神,努力成为一名教育的多面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身体的配合,能让学生感受艺术情感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评价学生,无论回答得正确与否,正确地鼓励能使学生增加自信。在课堂上不能一味注重课堂纪律和传授知识,使学生感到紧张,压抑,没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就没法画好画,所以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画画时,还可以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让他们在“乐”中作画,使他们画起画来更自由更随意。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眼神,真挚的交流,让学生和老师走得更近,使学生觉得你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上课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能以轻松的心情去面对美术课。要使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明确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推广美术课程改革的新浪潮中,我们作为美术老师,更加应该主动学习、探索、实践,革新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课都更精彩,更生动,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萌.中小学生美术教师的自我设计和必备素质.

[2]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

[3]艺术课的教师的素养.请守住美术教师的美术阵地.美术报文章.

[4]贺州市新课程中学美术教师师资培训资料.

作者:钟岚

课堂教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2: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审美教学,而审美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深入钻研,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的各要素:“巧设情境之美”、“追求语言之美”、“展现创造之美”,“运用演示之美”,在探索教学新模式、寻找教学新方法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作思考、下功夫,在艺术化的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关键词:美术;教学之美;情境之美;语言之美;创造之美;演示之美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那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将是必然的结果。

一、巧设情境之美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一)巧设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氛围

浓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种体验: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内特有的医药气味,医疗器械的撞击声音,医生、护士们的白大褂,以及人们的面部表情,都会使你有种莫名的紧张与不安。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极大的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有时会根据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些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对于桌、椅的摆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列队式的,有时是作坊式的,有时是长龙式的……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后墙上方,分别写上“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标语,有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进入艺术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二)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因为这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所以常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追求语言之美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中肯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追求语言的“精”与“情”。

(一)追求语言的“精”

语言的“精”是指语言逻辑严谨,简洁明了。墨子曾对他的学生子禽说:“多余的废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用最少的话说明最多的问题。例如,在做蝴蝶时,当折完蝴蝶后提问:“现在,我们的蝴蝶漂亮了吗?为什么不漂亮?该怎么办?”通过简单的三个问题,达到了课从折形到装饰的过渡,也让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当然不仅问题的设计语言要精炼,课堂的小结和总结等也贵在“精”字。

(二)追求语言的“情”

语言的“情”是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富有感情色彩,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吸引学生专心听课,聚精会神地理解问题,全神贯注地回答问题,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另外,教师语言的“情”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鼓励、肯定上。教师表扬、鼓励的话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学的最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中正努力尝试着设计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运用巧妙的表扬,鼓励的语言,达到“以情动人”。

三、展现创造之美

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变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近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而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已成为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力落实到每堂课,并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一)激发创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也是创造的基础。日本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如果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我在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学生的特点,采用音乐、故事等来激发创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湘美版七年级下《你我他》时,在描绘人物形象之前,先表演魔术大师刘谦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造的关键。根据这一特征,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操作,以求更好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湘美版七年级下《你我他》,在描绘完人物形象一半时,通过前后四人互换作业本进行再创造表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创造思维的训练方法很多,有时我也会通过“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从联想中求异,从观察中求异,从欣赏中求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发挥创造力,实现创造

学生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智慧闪烁的过程。自由的空间和适宜的氛围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实现创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创造,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注意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使其尽情发挥创造力。另一方面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情绪愉快,思维活跃,创作热情高涨,我则轻轻地在教室中巡视,对创作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点拨,对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但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创作效果也很好。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是一个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和实现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造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四、运用演示之美

我们都知道,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特性已进一步确定了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面对现代教育媒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如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挂图、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幻灯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多层面精心选择使用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也显示出课堂教学中运用演示之美的作用。美术教学作为直观性很强的教学,教师的演示,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演示中教师熟练地运用各种美术技巧,能使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也得到美的陶冶,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媒体是好帮手。例如,利用录像多方位、多视角展示版画的“制版”细节,将复杂冗长的版画制作过程变得步骤清晰,生动有趣;利用幻灯机和明胶片展示剪纸手法,让剪纸的一刀一划一清二楚,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作业展评,采用放大、特写将学生作业通过电视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克服学生作业画面过小而无法组织全体学生同时欣赏、品评的缺憾;利用黑板简明扼要地演示课的主题、重点、难点,给学生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方向。

当前,学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美术课的教学改革,我觉得,在探索教学新模式,寻找教学新方法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作思考、下功夫,让艺术的教学在艺术化的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作者:刘晓东

课堂教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3: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美术能力

摘 要: 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优化课堂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仅在导向上出现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理智途径,理智在其中得到训练和运用的唯一领域是文学和数学语言的领域”。学校教育中抽象的认识性的语言学习被放到优先地位,而感觉的身体的体验受到忽视,由于连续地在词语世界里生活,视觉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中小学校美术教育虽然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青少年走向社会生活以后,“再通过自己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领悟,来冲刷教育给他留下的某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印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因为对待美术教育方方面面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取决于教育观念”。转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的目的,是保障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困惑、释然,改革保障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及诸多智者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不能继续满足于灌输“一技之长”,要更新观念而“由理入道”,重视以艺术理论培养审美能力这一重要环节。21世纪的美术目标不仅仅是整体性或全民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通才或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克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小学校美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美感体验,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的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我结合自身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提出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联想绘画,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文字和拼音字母,看它们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儿童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懂得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低年级少儿能够在自己的情绪支配下随意表现主观意愿的特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为主,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在加强少年儿童记忆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游戏中鼓励儿童自由表现,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实际,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要多给与学生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少年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满腔的热诚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允许学生作品别出心裁而不是千人一面。为了使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则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我们只要在学生作品中发现一点闪光的亮点就应当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发展。教师不要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维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也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比如在高年级绘画理论教学中,作品的构图与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布局谋篇很相似,教师一指点学生即可理解。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放一些轻音乐,感染气氛,放松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的目的。如此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纠正把少儿绘画教学成人化的错误倾向,从传统的临摹教学逐步转向比较科学的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艺术教育途径的探索需要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

[2]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刘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资源整合美术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