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成分中药炮制论文

2022-04-3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挥发性成分中药炮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挥发性成分中药炮制论文 篇1: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炮制后不同中药理化性质分为5组,生物碱类组、甙类组、挥发油类组、鞣质类组和有机酸类组,并分析各组疗效。结果:炮制后中药疗效较好,各组有效率均在86%以上,其中甙类组、挥发油类组和鞣质类组疗效均在90%以上。结论:中药炮制方法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方法;疗效;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其在中国人民防治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某些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材疗效,并克服某些毒副反应,需要对药物进行炮制处理。本文就对含生物碱类药物、含甙类药物、含挥发油类药物和含鞣质类药物等不同理化性质的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为临床中药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齡22~70岁,平均年龄47.6岁,其中生物碱类药物28例(生物碱类组),服用含甙类药物23例(甙类组),服用含挥发油类药物19例(挥发油类组),服用含鞣质类药物患者15例(鞣质类组),服用含有机酸类药物15例(有机酸类组)。

1.2方法 所有药物的炮制方法均采用用水煎煮的方法进行炮制,取汁300~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后对疗效进行判定。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少数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甚至加重,或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16.0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对服用不同理化性质中药材的生物碱类组、甙类组、挥发油类组、鞣质类组以及有机酸类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均较高,总有效率均达86%以上,详见表1。

表1 各组服用炮制类药物的临床疗效(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生物碱类组

甙类组

挥发油类组

鞣质类组

有机酸类组 28

23

19

15

15 16

14

10

8

7 9

7

8

6

6 3

2

1

1

2 89.3

91.3

94.7

93.3

86.7

3讨论

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克服某些毒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在加工炮制的过程中使药物的内在物质发生各种变化,从而产生质或量的变化。

炮制会对药性产生较大影响,如我们常用生石膏经过煅后制成煅石膏,而此时煅石膏就和生石膏的药效具有非常大的区别,煅石膏可抑制产热中枢神经而起到退热和镇静的作用,而生石膏就无这些效果,同时炮制对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龙胆草生用可清肝火,而酒灸后可用于治肝胆实热。炮制对药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质注意,性和味都是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所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概括,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同时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药物的实际性能[1]。炮制通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也较大,炮制对生物碱的影响体现在如晒干的黄柏饮片,小檗碱的含量会明显降低,而阴干的饮片,小檗碱的含量降低不明显。但某些药物用毒性较大,配制后的效果反而更好,如商陆醋制后,毒性仅为未炮制前的1/3,具有很好的利尿效果[2]。炮制对含有有机酸类药物影响表现在如山楂生用可消食化瘀,但味酸伤脾,在炒黄后不仅酸味减弱,药性也缓和。

中药经过加热、水浸以及用酒、醋等辅料炮制后,会使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不同性质的变化,有的成分会被溶解,有的成分会被分解,有的成分浸出量会有所增减。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其可与酸结合,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在炮制辅料中加用醋或黄酒等,可使游离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盐而溶于水,易被水煎煮出来,提高疗效[3]。含有甙类成分的药物通常含有相应专一的分解酶,在一定湿度和温度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如槐花由于酶的作用可是芦丁汾酒而失去效果。挥发油是指经水蒸气蒸馏所得到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大多具有芳香气味,常温下可自行挥发,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在炮制的过程中常因加热等处理,使其挥发油显著减少,所以该类物质的应少采用火制加热处理,避免挥发油挥发而影响疗效[4]。鞣质是一类复杂的多元类化合物,其医疗中常作为收敛剂,被用于止血、烧伤等,该类物质特别易溶于热水,生成胶装,所有该类物质酒制可增加疗效。鞣质物质经过高温处理后一般变化不大,如鞣质物质经过酒炒可使大黄中的止泻作用减弱,而收敛止泻的作用会相对增强。有机酸大多存在与果实类药物中,低分子有机酸大多可溶于水,因此其水制可能会导致有机酸的流失,同时加热也可破坏有机酸类物质,而有机酸类物质往往和有生物碱的药物共制,以提高其溶解度,增加疗效。

中成药的制备脱离不了中药炮制,要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必须要对中医进行炮制以及调整其药性,发挥其擅长,如为了提高中成药中的止血效果,根据炭药止血理论,在制备时根据药物药性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增强收敛止血效果[5]。由于中药通常是一药多效,在不同的中成药中,同一药物所需的作用并不一样,这就需要中药炮制来调整其药性,如大黄在“麻仁丸”中起通便泻人作用,但在小承气汤中,以主要功能为除胃肠燥热。同时还需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在采购、运输以及保管的过程中常混有泥沙、杂质或残留某些非药物部分,因此在炮制前还应做到严格的分离和洗刷,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如根或根茎类药物的芦头、皮类药物的栓片等均应去除[6],同时药物在经过加热处理后还应进一步干燥,以利于存储,保存药效,如黄芩在切制前应用小火蒸煮1敏,苦杏仁应用沸水煮5min,以灭酶保甙,保存药效。

总之,中药炮制对其药效影响很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中药方时不得随意购买,一定要遵医嘱配用,以免不仅影响整个方剂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秀红.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14):31-32.

[2] 谭光羡,石锦明,刘红志.黄连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50-51.

[3] 王晓波.浅谈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6,3(12):28.

[4] 赵志欣,郅景梅.浅谈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3(16):14-15.

[5] 路国红,李艳红.中药炮制增效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12(1):212-213.

[6] 江国荣,陈卫民.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125-126.

作者:晏朝操

挥发性成分中药炮制论文 篇2:

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炮制 原理 研究

中药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其他剂型以前的加工过程,即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中药炮制的理论内容、方法工艺等方面,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甚至存在误传误用,严重制约了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因此有待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及手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好多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以后才能使用,所以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1、研究内容

1.1 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首先要搞清炮制的历史和现状。炮制的历史文献比较分散,现代的炮制经验多数是“师徒相传,口传心受”继承下来,各地遵循不一。因此,认真进行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是开展炮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做这些工作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1.2 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可见,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药炮制在漫长的实践中,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大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而探讨那些规律性的本质,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阐述,而且将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1.3 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药的种类很多,品种繁杂,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因此研究炮制技术,改进炮制工艺是当务之急。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鉴。生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均为常用药,有关炮制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HPLC法探讨了不同干燥恒重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炒制及酒制,均会造成芍药苷含量的降低,其中烘干干燥法的影响最大,减压干燥法影响最小,与《药典》采用减压干燥法相符合。究其原因可能是芍药苷不稳定,具挥发性,加热使部分芍药苷损失

1.4 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同一种饮片由于生产条件和环节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疗效。当前用以控制饮片质量的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规范中的标准多数是依据广大药工长期实践经验制订的,主要依据形态、色泽、质地、气味等感观来判断饮片的真伪优劣,比较模糊,不易掌握。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必须进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首先要制订统一的炮制工艺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然后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感官控制的经验性指标加以结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更好的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 应用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历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图,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种炮制原理及其优点。历史上炮制技术变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的,也有误传误用的,现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确,只根据现行经验进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来意图,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通过文献学研究手段,搞清炮制历史的原始意图、炮制方法及其变化,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手段。鹿角质地坚硬,很难加工,《药典》2000版收载,将鹿角洗净锯断,用温水浸泡,捞出镑片晾干或锉成粗末。此法费时,且有效成分不宜煎出,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盛淑光用沙烫法炮制收到了满意效果,水浸出物含量测定及临床实验均证明沙烫鹿角优于生品。具体方法是先用斧头将鹿角砸成块或段,按大小分档,投入沙温在170℃~180℃沙子中,不断翻动炒至质疏,外表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沙子捣为碎块即可。

2.2 应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临床研究由于受到复方用药和患者对象的制约,一般不易进行,加之很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还缺乏与药效的紧密联系,或者上属空白,因此开展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是最现实的选择。应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炮制,最好选用适合中医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在化学成分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可达到控制炮制质量和指导工艺改革的目的。苍耳子自古以来多要求以炒后碾去刺入药,生品少用。为探讨此法的可行性,金传山等以水浸出物、脂肪油含量及物理常数、扭体镇痛实验、毒性实验等对苍耳子生品、炒品、炒后去刺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苍耳子以炒后去刺品水浸出物含量最高,镇痛作用最强,毒性最小。苍耳子炮制后脂肪油含量降低,但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无多大变化。

利用豚鼠离体气管条实验,豚鼠引喘实验,家兔及大鼠利尿实验,小鼠二氧化硫引咳实验考察炮制前后桑白皮的平喘、利尿及镇咳作用。结果表明蜜炙桑白皮对组胺所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组胺所引起的气道痉挛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强度与炮制前相当,蜜炙后的桑白皮对大鼠和家兔的利尿作用减弱,而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增强。实验结果提示:桑白皮生品长于利尿,蜜炙后止咳平喘作用更强,从而验证了古人蜜炙桑白皮用于止咳平喘。

2.3 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疗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中药经过炮制后,所含的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研究中药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性质和含量的变化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结果不但能阐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导炮制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也是制订质量标准的依据。例如;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中主要成分,其中黄芩苷的含量又占总黄酮的80%以上,所以目前许多含黄芩的复方制剂均以黄芩苷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用HPLC法测定黄芩生品及清蒸、冷浸、煮黄芩、炒黄芩、酒炒黄芩、黄芩炒炭等6种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不同,依上述顺序而降低,特别是炒炭品黄芩苷含量仅为生品的2.08%,并没有被完全破坏。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药炮制学上的“炒炭存性”的原理,为临床针对不同病证使用黄芩的不同炮制品提供了依据。

2.4 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为中园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药理学、化学等方法研究中药炮制的结果,最终也必须接受临床效果的检验。由于临床研究影响因素复杂,不可能用临床疗效指标作为炮制方法优选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项研究指标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以临床疗效观察作为最后验证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设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科学性,切忌暂时说不清就轻率否定其炮制意义和作用的做法。

2.5 应用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应尽可能借助其他有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是开展中药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春梅

挥发性成分中药炮制论文 篇3:

灯心草炒乳香的炮制工艺优化及基于4种成分测定的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摘要〕 目的 傳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中药炮制专家涂绍川学术思想,研究特色炮制饮片——灯心草炒乳香,优化炮制工艺并揭示灯心草炒乳香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灯心草炒乳香中醋酸辛酯的含量、去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乳香粒径及灯芯草投入量4个影响因素来优化灯心草炒乳香炮制的工艺;并采用GC法测定比较不同乳香炮制品中特征性成分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的差异,研究乳香炮制前后4种成分的质量传递规律。结果 灯心草炒乳香炮制优选工艺:大小分档后,选取中等粒径(4~7 mm)的乳香投入80 ℃锅中,每50 g乳香加入2 g灯心草,均分两份,分别在炒制的第2分钟和第4分钟投入,不断翻炒6 min;质量传递规律揭示:灯心草炒乳香在保证去油率的基础上,稳定了以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为代表的保留时间在8 min之前的成分;去除了以月桂酸为代表的保留时间靠后的挥发性成分。由于挥发油的去除,极显著提高了醋酸辛酯、1-辛醇的质量分数(P<0.01)。结论 灯心草炒乳香的优化工艺稳定、可重复,降低挥发油含量的同时,保留了特征挥发性成分,此为该特色炮制饮片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 灯心草;乳香;炮制工艺;气相色谱法;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

灯心草炒乳香传承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中药炮制专家涂绍川学术思想,是湖北省中医院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的特色炮制技艺。灯心草质轻,结构疏松,有许多微孔,可以吸附乳香溢出的油脂;利用比重差异簸分辅料灯心草与主药乳香,使得净制操作便捷,是灯心草炒乳香传承特色所在[1]。

灯心草炒乳香的炮制方法兴始于宋朝,兴盛于清朝[2-4],曾被收录于2018年、1999年版湖北《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1980年版江苏《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5-6],两者所描述的炮制方法大致相同,传统炮制的实施以乳香外观性状变化为度,均未规定具体炮制条件参数,也未对炮制前后乳香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本研究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工艺参数,如火候、火力、大小分档等进行量化,通过药效成分醋酸辛酯含量变化、去油率,综合评价优化炮制工艺,确定灯心草炒乳香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灯心草炒乳香炮制工艺标准化提供参考。

炮制过程质量传递规律可揭示炮制工艺各环节及参数等对药材和饮片质量的影响规律。中药化学成分改变是不同炮制工艺对中药饮片的药性或功效变化的物质基础,因此,探讨中药炮制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阐明中药炮制机制提供参考[7]。本研究对同一生品炮制的灯心草炒乳香、醋乳香挥发油中4种成分进行质量分数测定,初步探讨乳香不同炮制品的质量传递规律,确立本特色炮制技艺的优势。

1 材料

1.1  主要药物与试剂

乳香(产地,广西;批号:20190571,湖北天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湖北省中医院中药炮制专家涂绍川传承人张亚志主任药师鉴定为橄榄科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实验所用醋乳香由湖北省中医院张亚志主任药师自行炮制,经鉴定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醋乳香项下规定。高纯N2(纯度≥99.999%,批号:20210407,武汉市同和气体制造有限公司);无水乙醇(批号:2053612,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醋酸辛酯对照品(批号:111671-201704,纯度≥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辛醇对照品(批号:B24577,纯度≥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月桂酸对照品(批号:111774-201602,纯度≥98%),D-柠檬烯对照品(批号:100470-201503,纯度≥98%)均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

PerKElmer Clarus 580气相色谱(GC)仪和FID检测器(美国PerKElmer公司);色谱柱Elite-WAX ETR(250 ℃,0.25 μm×0.25 mm×30 m);CA-2型静音无油空气泵(武汉科林普丰仪器有限公司);SPH-300型氢气发生器(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225SM-DR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S 220.R2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波兰瑞戈威公司);希玛AT 380 红外测温仪计(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OPAICN嵌入式燃气炉(广东欧派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灯心草炒乳香传统工艺

先将锅预热,投入大小分档的净乳香,文火翻炒至乳香表面微熔化、出现油量光泽,并有气味外溢时,分两次投入适量灯心草,不断翻炒至乳香表面呈深黄色,质地酥脆,有香气溢出,出锅,晾凉,簸去灯心草,即得。

2.2  灯心草炒乳香的工艺优化

2.2.1  正交实验的因素与水平设计  依据中医名家的炮制过程和地方标准以及參考文献[8-10],选取影响灯心草炒乳香炮制工艺的4个因素:炮制温度(A)、炮制时间(B)、灯心草投入量(C)、乳香粒径(D),进行L9(34)正交设计,相应水平因素见表1。

2.2.2  挥发油的提取与去油率的测定  大小分档,取中等粒径的乳香,每份约50 g,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方案进行炮制,平行实验两份。不同试验组的灯心草炒乳香,打成粗粉取约50 g,置于1000 mL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250 mL,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11]。收集所提取灯心草炒乳香的挥发油,置于-20 ℃的冰箱中保存。计算各试验号灯心草炒乳香的去油率,见表2。

去油率=(1-灯心草炒乳香挥发油体积/乳香生品挥发油体积)×100%

2.2.3  减毒增效综合评分  对各灯心草炒乳香炮制品进行综合加权评分,减毒与增效作用对灯心草炒乳香工艺优化目的同等重要,故醋酸辛酯含量、去油率的权重系数均为0.5,以二者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见表2。即:综合评分=50×醋酸辛酯含量/醋酸辛酯含量最大值+50×去油率/去油率最大值。

经直观分析,对去油率的影响因素为A>B>C>D;对醋酸辛酯含量的影响因素为A>B>C>D;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为A>C>B>D,见表3。方差分析表明,4个因素对综合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见表4。据综合评分极差分析结果,优选灯心草炒乳香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A1B3C2D2,见图1。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醋酸辛酯含量高则去油率低,为综合控制乳香品质,利用综合评分方法的优选工艺为:大小分档后,将中等粒径(4~7 mm)乳香生品投入80 ℃锅中,每50 g乳香取2 g灯心草,均分两份,在第2、4分钟时加入,不断翻炒6 min,起锅。

2.2.4  验证实验  按最佳炮工艺炮制3份平行样品,采取“2.2.2”项下方法提取挥发油,计算去油率,去油率的RSD值为3.34%。利用GC法测定灯心草炒乳香挥发油中醋酸辛酯含量,醋酸辛酯含量的RSD值为1.98%。见表5。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灯心草炒乳香工艺稳定、可行。

2.3  质量分数测定

2.3.1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PE-WATER-30M-25MM-25 μm,气相条件:50 ℃ (1 min)以25 ℃/min升到180 ℃ (3 min),以10 ℃/min升到240 ℃(5 min),分流比:20∶1,柱流量:1 mL/min,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80 ℃,进样量:1 μL,检测器:FID,氢气:45 mL/min,空气:450 mL/min。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移取或精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加入无水乙醇配制成每mL含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各4 μL、100 μL、20 μL、3 mg的储备液。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移取各样品或不同炮制品挥发油0.2 mL,置于2 mL容量瓶,加入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供GC分析用[12]。

2.3.4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量取“2.3.2”项下的对照品储备液配制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按“2.3.1”项下条件进样分析,以溶液的浓度(x)为横坐标对峰面积(y)进行回归,见表6。结果表明: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各化合物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3.5  精密度试验  验证实验样品按“2.3.3”项下方法所得溶液连续进样6次,计算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97%、1.45%、2.55%、1.35%,说明该GC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3.6  重复性试验  验证实验样品按“2.3.3”项下方法,制备6份平行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计算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15%、1.25%、2.93%、1.42%,说明本试验制样方法重复性好。

2.3.7  稳定性试验  验证实验样品按“2.3.3”项下方法所得溶液,分别在0、2、4、8、12、24 h进样,计算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14%、1.34%、3.16%、1.30%,说明样品在24 h内稳定。

2.3.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移取“2.3.2”项下对照品储备液0.25 mL,再精密移取验证实验灯心乳香挥发油6份,每份0.1 mL,各置于2 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线,混匀,按“2.3.1”项下GC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醋酸辛酯的加样回收率。经计算,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2%、99.56%、101.65%、100.50%,RSD值分别为2.91%、2.59%、2.32%、1.77%。该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度良好,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见表7。

2.4  乳香炮制过程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取验证实验灯心草炒乳香供试品溶液、醋乳香供试品溶液、乳香生品供试品溶液,按“2.3.1”项下条件进样分析。见图2。

通过GC测定,乳香生品到灯心草炒乳香、乳香生品到醋乳香特征挥发性成分质量传递规律,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成分显著性增高(P<0.01),结果见表8。经方差齐性检验,醋酸辛酯、月桂酸的方差不齐(P<0.05);根据Brown-Forsythe修正,结果表明,醋酸辛酯在灯心草炒乳香、醋乳香、乳香生品中分布具显著性差异(P<0.05);月桂酸在灯心草炒乳香、醋乳香、乳香生品间分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表8可以明显看到,灯心乳香在保证去油率的基础上,稳定了以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为代表的保留时间在8 min之前的成分;去除了以月桂酸为代表的保留时间靠后的挥发性成分。由于挥发油的去除,极显著地提高了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P<0.01)。醋乳香、乳香生品中月桂酸的质量分数相近,但灯心草炒乳香中月桂酸含量极显著减少,可能是食醋中的乙酸抑制月桂酸在炒制时的挥发。

3 讨论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炮制研究的核心即减毒与增效。乳香生品气味辛烈,多用于瘀血肿痛、疮痈肿毒、妇科炎症等[13],乳香生品所含的大量挥发油对胃的刺激较强,易引起呕吐,需通过炮制适度减少挥发油总量达到减毒目的,故去油率是评价灯心草炒乳香炮制工艺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乳香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醋酸辛酯是乳香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14-17]。炮制后,醋酸辛酯含量增加,有望达到增效目的,故选取醋酸辛酯含量为另一评价灯心草炒乳香炮制工艺的指标。参考古今炮制乳香的总结[1-5],观摩中医名家的炮制演示,确定炮制工艺的4个影响因素: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乳香粒径、灯心草投入量。以综合评分的评价体系优化灯心草炒乳香的炮制工藝是本实验的主旨所在。

乳香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D-柠檬烯参与NF-κB、PCNA、MAPK、氧化应激等多条信号通路作用,具有减轻急性肾损伤、减轻心肌损伤等功能[18-21]。醋酸辛酯是挥发油中主要成分[21,24],也是发挥镇痛作用的成分[14-16]。1-辛醇作为中药挥发性成分,可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22]。月桂酸则具抗真菌作用,对白色链球菌、人体肠道菌群有抑制作用[23-24]。对灯心草炒乳香、醋乳香、乳香生品挥发油进行GC分析表明,灯心乳香在保证去油率的基础上,稳定了以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为代表的保留时间在8 min之前的成分;去除了以月桂酸为代表的保留时间靠后的挥发性成分。由于挥发油的去除,极显著提高了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的质量分数(P<0.01)。基于此4种特征成分的质量分数改变,以1-辛醇为代表的促透皮吸收成分和镇痛作用的醋酸辛酯的质量分数的显著提高,本品有望在主要功能活血镇痛方面经透皮给药发挥更快更好的疗效,此为本炮制品种优势所在。

2010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仅收载醋乳香,各地也有乳香的独特传统炮制方法。本研究传承全国中医名家——涂绍川学术思想、湖北省中医院中药炮制基地特色炮制技艺——灯心草炒乳香。将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GC结合,完成对灯心草炒乳香传统炮制工艺优化、科学量化,达到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目的。前人对乳香炮制工艺优化的研究中,评价以宏观指标为主,所得结果主观化,以GC中峰面积与峰个数笼统地评价烘制工艺并不精确[25]。本研究通过测定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种类与含量,测定药效成分醋酸辛酯的含量以及挥发油去油率,利用综合加权评分评价灯心草炒乳香的炮制工艺,明确炮制品成分变化,评价指标精准,对炮制工艺的优化更客观、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3.

[2] 张  璐,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 郭佩兰,郭君双.本草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4] 汪昂辑,陈赞育.本草备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黄子韩,吴孟华,罗思敏,等.乳香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1):5296-5303.

[6] 王福英,朱忠荣.乳香没药古今炮制小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528.

[7] 张  权,荆文光,程显隆,等.基于9种成分测定的厚朴炮制过程质量传递规律研究[J].中草药,2020,51(3):647-652.

[8] 梁  真.中药炮制“火候”刍议[J].西部中医药,2018,31(1):25-27.

[9] 马传江,王  信,辛义周,等.中药传统炮制理论的现代研究概述[J].中草药,2018,49(3):512-520.

[10] 钟凌云,叶协滔,杨  明,等.中药炮制“三适”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0):180-185.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33.

[12] 宋光林,郭  峰,曾广铭,等.乳香中乙酸辛酯含量的测定[J].贵州科学,2008,26(1):57-60.

[13] 哈瑞雯,周海燕,詹志来,等.乳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1):94-107.

[14] 郑杭生,冯年平,陈佳,等.乳香没药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镇痛作用[J].中成药,2004,26(11):956-958.

[15] 张  灿,段树卿,李云霞.GC法测定颈复康颗粒中乙酸辛酯的含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2):2731-2734.

[16] 王秀文,刘艳之,卫春红,等.超临界流体萃取-GC-MS分析西黃丸中挥发性成分[J].化学研究与应用,2021,33(3):423-429.

[17] 王爱芳,华卫国,吴溢敏,等.乳香炮制工艺研究[J].中药材,1991,14(4):29-30.

[18] BABAEENEZHAD E, HADIPOUR MORADI F, RAHIMI MONFARED S, et al. D-limonene alleviates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gentamicin administration in rats: Role of NF- κ B pathway,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and PCNA[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1, 2021: 6670007.

[19] YANG F, CHEN R, LI W Y, et al. D-limonene is a potential monoterpene to inhibit PI3K/Akt/IKK-α/NF-κB p65 signaling pathway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ulmonary fibrosis[J].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1, 8: 591830.

[20] YOUNIS N S. D-Limonene mitigate myocardial injury in rats through MAPK/ERK/NF-κB pathway inhibition[J]. The Kor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Pharmacology, 2020, 24(3): 259-266.

[21] 杨明翰,骆骄阳,乔美玲,等.多伞阿魏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D-柠檬烯抗胃癌活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7):806-813.

[22] 赵金凤,周春兰,周凤琴,等.乳香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8):1050-1053.

[23] AKULA S, NAGARAJA A, RAVIKANTH M, et al. Antifungal efficacy of lauric acid and caprylic acid-Derivatives of virgin coconut oil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J]. Biomedical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Journal, 2021, 5(2): 229.

[24] MATSUE M, MORI Y, NAGASE S, et al. Measuring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auric acid against various bacteria in human gut microbiota using a new method[J]. Cell Transplantation, 2019, 28(12): 1528-1541.

[25] 胡素连.乳香炮制工艺的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

作者:黄菊 张亚志 谢四芳 段雨晴 陈树和 王秀兰 段雪云 孙婉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毕业生就业指导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