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田园观光旅游需求探讨论文

2022-04-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乡村田园观光旅游需求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挖掘中國乡村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实现乡村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从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出发,剖析中国式乡村度假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能,梳理中国乡村的独特文化内涵,提出中国式度假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能够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乡村田园观光旅游需求探讨论文 篇1:

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及策略

摘要: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研究对于确保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和评价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些实施策略,以促进青海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青海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1.乡土性。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参与性。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农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休闲性。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农庄)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自然性。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随着海拔的攀升,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藏、羌,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农牧生活悠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黄河谷地的小杂果,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关注四大主体(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的利益诉求,发挥四者的力量,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社区收益,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见图1)。

(二)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见表1)。

(三)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环城休憩游产品。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村庄古镇游产品。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见表2),“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前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强化功能区分,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努力节约,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不能独具一格,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州、地)有代表性的村庄,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进行体制创新探索,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依托高新技术,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

4.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

*本文系青海大学2010年中青年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作者:陈金林 程昱翔 张帅

乡村田园观光旅游需求探讨论文 篇2:

田园审美意向下的中国式乡村度假研究

摘  要: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挖掘中國乡村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实现乡村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从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出发,剖析中国式乡村度假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能,梳理中国乡村的独特文化内涵,提出中国式度假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能够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田园;审美意向;中国式;乡村度假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旅游地发展过程中治理模式的分异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阳朔的历时性解释”(41701148)研究成果之一。

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成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1]。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休闲度假作为一种旅游的高端形式被各地政府及各旅游企业所看重,如何看待和推动中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乡村度假的内涵

度假是旅游的一种形态,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追求身心健康的休息和高质量的服务,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是更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度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更长,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产品和服务要求更高[2]。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属性,度假的形式有海滩度假、温泉度假、高山滑雪度假、乡村度假等。乡村度假是以乡村景观资源 (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进行的一种休闲度假行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

中国乡村游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先民就有郊野踏青的习惯。《管子·小问》中就有“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的文字,记录了齐桓公到郊野乡村休闲放松、享受春光的情况。中国现代乡村旅游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乡村公社会组织乡村旅游活动接待外宾,具有政府接待的属性。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发端于民间的乡村旅游活动开始兴起。90年代后,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中国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5.1亿,同比增加10.2%,约占国内游客的一半;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也从初级的农家乐的方式向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高端形态演变。中国乡村度假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在高强度工作节奏中渴望回归自然的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的内在驱动。前者是全球乡村度假发展的共性驱动力,而后者则是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和审美取向。在中国乡村旅游高速发展之际,只有从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的角度剖析中国乡村度假的内在文化驱动力,才能够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文化深度和审美品位的中国式优秀乡村度假产品。

二、田园审美意向下的

中国式乡村度假内在驱动分析

审美意向(aesthetic intention)中的“意向”是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指出,审美的主体有着自身的内在意向,这种统一的指向是历史和时间积累的存在,审美的过程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因此,人类主体在哲学和美学中成了探讨问题的基础,审美意向成为审美活动的心理驱动力[3]。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度假旅游的过程,也是审美体验的过程,通过审美从而达到身心的愉悦、美感的享受以及精神的放松和超脱。然而,审美不是单向的选择,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审美主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会对其审美对象的取向与审美体验的程度产生深刻的影响。西方主流度假产品中,阳光指数对于欧洲人度假起到了重要作用。“3S”度假(阳光、沙滩、海滨)一向是西方主流度假产品。我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然而农耕文化的传统使得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深厚的“耕读”情结。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重农意识贯穿于华夏文明的发展中,农桑之事,为国之根本。在封建王朝,几乎历朝历代,皇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籍田礼,天子躬耕、皇后亲蚕,祈祷风调雨顺,农足国富。伴随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是围绕着农耕生活方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文化方式和文明成果,这不仅塑造了中国人对于乡村度假的偏好以及独特的东方式田园审美意向,也为中国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土壤,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人和”的理想追求。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乡土情结

农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宝贵的生产资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直接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情结,不仅指农村地区,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即使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对土地的珍视依旧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因此,在这样的田园审美意向中,土地不应是荒芜的。“满目黄云晓露晞,腰镰获稻喜晴晖。儿童处处收遗穗,村舍家家荷担归。”(康熙《御题耕织诗第十五图》),农耕的过程,丰收的喜悦,都是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象征。同时,这耕种的土地既是经过人工干预后的非自然产物,又受制于周围自然环境,有乡野之趣。这种土地状态,使得中国乡村度假产品的景观营造应建立在对乡野之趣的把控程度上,其景观既有别于原始自然景观,也不是都市园林式的公园绿化。

其次,中国式的田园审美意向中,土地的耕种是与自然呼应的过程。农事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因农事生产而逐步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感。这种和谐的取舍标准,贯穿于吃住行等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建筑到饮食,从农事到节庆,普遍遵循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应时而为的行为取向,取法自然的传统智慧。当下,中国式乡村度假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如果脱离这一基本法则,那只能算是在乡间土地上建造出来的它类旅游产品。

(二)人与人的和谐:家园情结

人是漂泊的,土地是静止的,家园永远在那里。

自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儒家的宗族意识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宗族作为社会的基础,承担着维护地方秩序、家族救助、家族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大家族都发端于乡村。人作为家族的一员,出生后写进族谱,每年在宗祠聚会、祭祀,飞黄腾达后一定要在家乡购置田地,年老后一定要叶落归根,埋进祖坟。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园情结,使得乡村田园作为家园的意向,不断出现在各个文化层面,最终融进中国人的底层意识中。且不论“已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当代中国还保留着春节回乡团聚的习俗,大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依旧选择在家乡保留房屋和田地,坚持“常回家看看”,即使是城市长大的人,依旧会把乡村看成是原始意象中的精神家园,那田园牧歌承载着每一位中国人的“乡愁”。

在对理想家园的构想中,田园诗人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最具代表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这种自然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美的世外之所,成为了农耕文明中对于理想家园的最佳描述。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乌托邦,是属于田园的。

(三)人与内心的和谐:归隐情结

中国文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发声者,自古就有浓厚的隐士情怀。所谓隐士文化, 其精髓即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不畏强权、鄙弃功名、珍视自我、向往自由的人格理想与精神境界[4]。中国古代隐士颇多,以陶渊明为最。不同于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宁可饿死的孤绝,陶渊明式的隐居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种“人境”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绿树掩映、清凉幽静的自然环境,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古朴自然的田园风情。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心境中,感受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超脱凡俗、返璞归真的境界,达到内心的和谐。自此,这种诗意化的田园生活,成为隐士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隐”是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儒教文化熏陶下,古代积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功名俗务、职场困境时,又需要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于是陶渊明式的田园归隐生活通过一代代传颂,变成一种精神的隐喻。士大夫们不需要真正去归隐耕田,他们通过田园的郊游、通过诗词绘画描绘的田园生活,表达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人格独立的情怀,便达到心灵自由、放松的目的。这种心灵自由、放松的状态,对于高度紧张、节奏快速、生活压力较大的都市人来说,同样弥足珍贵,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当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出的游客进行乡村度假时,他必然是带着“隐”的期待和需求的。

其二,“隐”所对应的田园是一种诗化的田园生活。在诗人眼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样一片田园牧歌的情调令人向往。在当下中国式乡村度假的设计中,田园生活的符号化提炼、诗意化的加工必不可少,也可以激发人们对田园及乡村的憧憬,积极开展乡村旅游。

三、基于田园审美意向的中国式乡村度假产品设计思路

从中国田园审美意向出发,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以和为美”的理论特征,成为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的核心驱动力,也为当代中国乡村度假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如图1)。因此,在中国乡村度假开发的过程中,紧扣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由表及里,从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深刻挖掘中国乡村背后的文化意蕴,才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式审美取向、承载华夏文化精神,兼具长久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世界级度假产品。具体来说,可以从意象化、社群化、综合化三个方向进行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的设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一)詩意乡居的意象化设计

成功的度假产品,需要在特定的情境关系中,通过外部感官的感受而达致内心的体悟,由表及里,进入到意境、思绪和哲理的深层审美体验,从而使度假消费者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甚至进入“悦志悦神”的境界。为此,度假产品的设计者必须从度假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将外在鲜明生动的度假地形象和内外意味深长的文化意蕴相结合,从意象的高度,完成度假地形象的设计。具体到乡村度假产品的策划和设计上,要从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的导向出发,以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作为乡村度假的内在文化意蕴,构建出诗意乡居的意象。

1.基于舞台真实性的诗意乡居

随着城市休闲公园的兴起,仅有青山绿水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诗意化的田园山水才是中国人灵魂的归养之处。以中国田园审美的取向进行诗意乡居的情境设计,不妨借鉴舞台真实性的方式,部分地舍弃当下农村中“金碧辉煌”的砖瓦别墅等现代化、人工化场景,基于当地的地脉和文脉,从乡野之趣、诗画之趣的审美高度来重塑乡村的景观。

2.基于审美多元化的诗意乡居

过去的乡村度假设计,往往是开发者按照自身的审美标准聘请人员设计和打造乡村的度假空间,游客则带着猎奇的心态前来。然而,随着新鲜感的降低,当有更新奇、更舒适、性价比更高的度假产品出现时,游客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事实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基于同样的文化基因,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对于诗意乡居的评判也会有不同。陶渊明热爱的田园与董其昌心中的山水田园是不同风格的;热爱流行音乐的人群,他们的诗意生活肯定有别于热爱昆曲的人群。因此,诗意是每个圈层的诗意,要共建广受市场接纳的诗意乡居,就要运用共建的理念,积极吸引各个圈层,共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圈层旅游生态。因而诗意乡居的策划和设计一定要考虑到目标全体的审美需求,甚至在度假地的开发中加入一部分外来游客的投资。这些投资,以圈层和社群的方式进入,不同社群,按照不同审美标准,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从而使乡村度假产品的审美主体更为明确,与度假消费者的粘性更牢。

(二)精神家园的社群化运营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中国田园审美意向下,乡村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在物化的外在形象,更体现在人与地、人与人的情感互动中。在中国式乡村度假的运营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度假消费者与乡村建设的情感纽带,可以通过社群化的运营方式,使乡村度假地成为真正的精神家园。比如,可以借助公共网络平台的推广,以网络的形式吸收新村民的加入。这些新村民既可以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也可以是当地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还可以是假日乡居客的主要构成群体。这样,除了在乡居期间人与人的实际接触外,还增加了网络的社群纽带。

(三)多维度的综合化发展

以英国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欧美乡村度假产品以零星农场观光为发端,20世纪60年代以后,观光休闲慢慢发展为体验乡村生活的度假行为。在欧美乡村旅游度假的发展中,家庭农场是乡村度假的主要承载体,游客的乡村度假生活主要为体驗采收农产品、喂养牛羊等乡村生活乐趣。

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农村是整个中国的生产基地,乡土性是旧时代中国社会基层的特性。安土重迁的家园情结和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使得依托于血缘的家族聚集于广袤的农村,并由此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保留较完好的古村落中,大家族的祠堂、戏台、子弟们衣锦还乡后的私宅往往都是极具价值的建筑文物。同时,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的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中国乡村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为中国乡村度假的多种形式和业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辽阔多样的疆域和深厚的农耕文化能够支持中国乡村度假产品在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的多维度综合发展,形成全域式、沉浸化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度假产品。

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流入到乡村,各项政策也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各地政府的引导下,专家把脉、规划先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中国乡村度假地多维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此机遇下,相关乡村度假的设计者和运营者们应紧扣中国田园审美意象,深挖中国农耕文化、民俗乡风、乡村祠堂文化特色,理清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推动中国式乡村度假成为世界级特色度假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mct.gov.cn/whzx/zcjd/201812/t20181211_836476.htm.

[2]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旅游学刊,2010(9):12-19.

[3]陶水平.审美意向的动机功能[J].九江师专学报,1989(2):96-104.

[4]董朝刚.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古代隐士文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1-12.

[5]钟湘鸿.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J].华夏文化,1998(3):47-48.

作者简介:贾玎,硕士,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美学与休闲文化。

杨昀,博士,苏州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文化地理。

作者:贾玎 杨昀

乡村田园观光旅游需求探讨论文 篇3:

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近十年来,我国以乡村民俗、生活及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各特大城市的边缘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旅游度假带。而纵观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有待讨论。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发展经验。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启示;澳大利亚

Key words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experience;Inspiration;Australia

乡村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我国旅游休闲经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人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以及对我国城乡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1 鄉村旅游产生的背景

乡村旅游通常被定义为旅游者依托于乡村空间环境,以乡村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如:乡村文化、生活方式、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等)为对象,观光娱乐、休闲购物的一种旅游度假形式[1]。过去,人们关注乡村时主要将目光放在乡村地区主题和特征的变化上,而对乡村旅游与乡村社会文化以及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极少关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乡村群落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2]。

19世纪初,乡村旅游兴起于诸多欧洲国家,其在早期仅仅是极少数富人的专利。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进程飞速加快,城市人口激增,自然环境随之快速恶化,城市居民对于离开城市的渴望激增。在这种大背景下,西班牙首先尝试着将城堡改造成饭店或旅馆,把农场和庄园改建为乡村度假农庄,同时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这宣示着乡村旅游序幕正式拉开。紧接着,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积极地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从最初单一的农业产业园观光,向着集观光休闲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度假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才初步兴起,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带来人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精神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城市居民盼望着能够前往美丽而悠闲的乡村去游历旅行,从而暂时放下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轻松、愉快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而在1995年国家实行了“双休日”和“黄金周”假日制度。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

2 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2.1 完善基础服务,引导产业发展

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稀少,幅员辽阔,除沿海地区为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城市,广裹的内陆地区大多为小城镇和乡村。乡村道路通畅发达,交通状况极好,这为澳大利亚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澳大利亚非常注意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地图、交通图上都有着旅游景点的标注,公路边也都设立了明显而有特点的旅游景点标志牌。在一些靠近旅游目的地的入口处和公路交汇处,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旅游信息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用声音、图片、录像等方式向游客们展示着当地旅游点的各种信息,同时为游客们提供各种的旅游地图、景点说明等,中心里的工作人员也会热心地为游客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4]。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对乡村旅游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颁布,确保游客践行绿色旅游、绿色出行,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加强顶层设计,开发旅游资源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通过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旅游精品项目。如澳大利亚开发出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皇家农展会,皇家农展会是澳大利亚所独有的一项大型传统国家级农业展览会,其将传统、特产、游乐、特技、娱乐充分结合,于每年4月上旬开始,一共进行2个星期的展示及活动。皇家农展会以娱乐为主,除了展卖传统的农作物、农场动物、土特产、艺术品等,还会进行传统农业技术的相关表演,譬如剪羊毛、自动化牛奶生产、马技表演、赛猪、赛狗、农场动物特技表演等,同时,农展会上还配备有各种大型游乐设施(如海盗船、过山车等)及各种游乐活动(如小品表演、魔术、烟花表演等)供大家娱乐[5]。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对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企业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极大地促进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放与发展。

2.3 注重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澳大利亚在地方政府科学的引导下,通过营销,提升了当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大力培育如葡萄酒旅游业、牧场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澳大利亚几乎所有州都出产葡萄酒,故而葡萄园酒业观光旅游十分普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价值。游客们能够在当地酒庄参加酒旅游活动,欣赏葡萄园,参观酿酒厂和地下酒窖。各旅游点都有专门的人员为游客做介绍,带领游客们免费品尝甘美的葡萄酒,并可以挑选购买各种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澳大利亚具体独特的牧场文化,当地通过营销构建品牌价值,已经成为广受国内外旅行社推荐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居住在牧民家中,近距离观看现代化挤奶,帮助牧民干农活,品尝各式美味乳酪,还可参与剪羊毛、挤牛奶、摘提子、采蚝等充满趣味性的牧场活动。有些牧场还特意饲养了澳大利亚的特色动物:袋鼠和考拉,游客可近距离与动物们互动和照相。澳大利亚将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区域品牌价值,逐步做大做强了乡村旅游业。

3 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澳大利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整个行业体系更为健全,有着诸多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地方。学习并借鉴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3.1 政府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强大的乡村旅游支撑体系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一个针对乡村旅游的健全而相对完善的法律监管框架。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考虑我国实际问题,量身打造适宜我国国情的乡村旅游发展法规。同时政府需要及时引导乡村旅游的前期发展,并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中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对各项法规和条款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把握大局,宏观调控,建立长效的乡村旅游政策支持机制。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在投资、审批、税收、土地、贷款、融资等各个环节对乡村旅游项目给予更多优惠待遇,全力打造一个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6]。最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政府还应当对开发乡村旅游地的经营者们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培训,加强经营者们的环境生态意识,保护和发扬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乡村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促进乡村旅游良好而快速地发展[7]。

3.2 加强规划管理,建立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

标准化的规划管理是乡村旅游持续长远发展的根基。我国政府应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点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政府的层面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简单来说,主要是做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要解决规划建设的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开发机制,政府、村民、企业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发展良性循环。二是要解决主体杂乱、管理混乱的问题。各地区自觉遵守政府制定的乡村旅游发展规范,各级村镇通过自发组建自治组织或与投资公司等成立联合管理机构来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要解决利益主体多元的问题。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政府应特别重视对旅游乡镇农民利益的保护,建立全面而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8]。

3.3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特色的乡村旅游创新产品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产品是乡村旅游保持市场活力的秘诀。首先,要分考虑各地特色资源和旅游者的需求,大力开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地深入挖掘各乡村的文化内涵,设计出独具特色乡村旅游產品,提升游客们对乡村旅游的体验[9]。其次,要在各地区现有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基础上,针对产品形式、产品类型和产品功能等多方面,不断进行全面的创新与改良。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可着重对旅游环境进行美化装饰,还可充分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对产品进行包装与修饰。产品类型的创新则主要是在充分考虑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基础上,应对旅游市场需求的不同变化,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产品功能的创新则是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层次,有目的性地挖掘乡村旅游产品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充分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10]。

3.4 创新多元化营销策略,展示生动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营销宣传,打造良好而知名的品牌形象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动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是有形物体与无形服务的总和,良好的品牌营销对推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宣传具有积极的作用[11]。在量身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后,必须重视对现有品牌的保护,并进一步扩大和拓展其内涵。每个新品牌创建后,都应及时申请注册和保护,更应该将品牌文化延伸到各个领域,以创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品牌体系,用高品质的品牌来确保质量,用用心而专业的品牌来提升水准,用独具特色的品牌来吸引市场。

此外,开展更加多元化的营销宣传,广泛地开拓乡村旅游市场。首先,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必要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知名度。譬如在乡村旅游主要客源地的电视、广播、旅游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上进行密集的旅游宣传,通过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营销宣传来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12]。再者,要更多地利用创新网络营销,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尤其需要加强乡村旅游的主题网站建设。此外,还可以针对节庆营

销进行创新。乡村旅游目的地可以对自然资源、传统文化、乡风民俗等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在特定时期开展特色主题节日营销活动的策划,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活动并进行探索[13]。

4 小结

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因起步较晚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立足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借鉴澳大利亚等国外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进行改良和完善,才能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6-23.

[2] 王云才.中国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3.

[3] 高浪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广场,2009(8):22-26.

[4] BRUCE ELDER. Australia:The beautiful land[M].Sydney:New Holland Publishers Pty Ltd,1998.

[5] 余绍华.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J].旅游研究,2005,16(S1):52-56.

[6] 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

[7] 何婉.法美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2):84-87.

[8] 郑凤萍,丁永义,阎晶.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8(3):127-128.

[9] 刘宁宁.国际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7(3):58-60.

[10] 陈雪钧.对我国都市休闲旅游深度开发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38-40.

[11] 黄艳华,张兵,李佳.北美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53-56.

[12] 丁德光.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96-99.

[13] 陈雪钧.国外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56-59.

作者:游锡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成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