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

2022-04-2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省的海洋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新挑战。挖掘海南省潜在的海洋文化资源,并与海洋旅游资源相融合,有利于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内涵,提升其品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 篇1: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摘要: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诉求的海洋文化,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此,深入挖掘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基因,考察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洋文化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优化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理念,缩小与世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乃至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海洋强国,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洋文化;唐宋;文化传播

毋庸置疑,包括诸多文化类型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其思想内容亦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既有辉煌灿烂的陆地农耕文化,同时也携带着海洋文化的古老基因。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华夏族的祖先们就已开始海上航行,并建立以海洋为生的族群。在汉朝更是开辟了前往朝鲜、越南等地的航道,并与各国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及至唐宋时期,依靠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中华文化的脚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远达南亚、东非、西欧等地,彼时的中国业已成为全球海洋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海洋文化强国。自然,中国的海洋文化也便通过商贸往来、教育传播、政治交流等渠道,逐渐远播到世界各地。不同于西方国家以武力征服、殖民等手段为特征的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自古以来便秉承开放、包容的主导精神,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力求打造合作共赢、友好相处的国际贸易秩序。因此,步入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作为世界海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发展中的宝贵资源,更是我国在成为世界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道路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当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总结和汲取唐宋时期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经验,剖析与比对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理念,对于推进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进程,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当前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之现状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化,文化领域业已成为国家之间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主战场之一。正如英国学者约翰·汤姆林森(John Tomlinson)所言:“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1]近年来,我国维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的意识逐渐增强,树立世界海洋强国形象的呼声日渐高涨,提高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宣传中国海洋文化理念的愿望亦日益强烈。尽管如此,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当今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比较弱——海洋文化的传播内容较为分散、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传播理念较为落后,使得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力与文化效应与国际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知偏差尚需时日

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各国间的区域合作,进一步互联互通,更是要在国际上消除别国对于中国文化的歪曲和误解,将中国海洋文化精神和理念传播出去,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保卫海洋领土的决心,并取得各国的信任和支持,树立更加友善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目前在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仍然以个别文化符号或历史事件为主要导向,如唐宋时期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盛举,“南海一号”沉船挖掘的新闻事件等。再如,一些人还在被动地去解释国际上对中国海洋文化的错误认知,缺乏对海洋文化传播背后深度内涵的挖掘与交流。没有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标识与中国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历史底蕴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以致在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出现器物化、符号化等倾向。2015年,由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和国际著名的调研平台SSI合作开展的首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外国人对绿茶等器物文化符号的认知度最高,而对中国哲学观念的认知度则是最低的。由此可见,在当前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如何在宣传推广中国海洋文化符号的同时,使之携带更多具有民族精神、历史底蕴和海洋文化习俗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而只有解决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各国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偏差,消除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才能使中国海洋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

(二)中国海洋文化传播方式与国际文化传播理念尚未契合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多元文化传播理念,我国近年来虽已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一时仍难以改变“自我”的文化传播角度和方式。首先,我国在文化对外传播中主要依靠媒体传播的力量和导向作用,然而,现今我国传媒行业的实际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巨大的差距。其次,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中,與国外相比,我国媒体惯常从“自我”的角度来阐述对文化的看法和问题,将一个文化习俗或文化符号归结于一点或一类,缺乏对文化的多样化理解和对不同年龄段观众需求的深入调查。譬如,在中国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国内媒体惯常采用拍摄旅游风景纪录片或新闻报道的形式,其中穿插几位外国人对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赞美,却没有照顾到各类群体对于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理解和相应需求;或者是一味通过旅游的吃、住、行来展现最基本的旅游配套设施和风景,却忽略了旅游资源背后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单一化、填鸭式的宣传方式,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以人为本,加以故事、历史、个人情感等因素来宣传海洋文化的方式,自然高下立判。因此,改变媒体宣传的“自我”视角,去除“假大空”的宣传内容和形式,促进传媒行业健康发展,是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中国海洋文化传播产业模式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尚存差距

在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依托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我国现已形成了研究——开发——推广的一体化产业模式,但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首先,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尚缺乏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支持。近年来,我国在180多所高校中都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基本上都是在各学校原有文史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通晓政策法规、经济开发、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仍旧是稀缺资源。而国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则是注重人才针对某一文化产业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文化产业能够得以良性发展。其次,在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习惯于以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为决策依据,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在起步阶段多依靠政策导向,没有真正激发文化产业活力。譬如,在中国历史上的海洋文化对外传播中,大多注重以“和谐万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妈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信仰、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交流活动等传统元素。但在我国多数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文化内蕴的挖掘和理解都带有政策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惯性,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权变性和灵活性。最后,中国海洋文化缺乏足够的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乃是文化产业增长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文化产业创新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还可以向消费者不断展示文化的永恒价值与魅力,真正促进文化国际传播的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11.3%,同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仅为6%[2],而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下降到4.07%。[3]由此可见,我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同时传播能力亦相对较弱。

二、影响和制约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具体实施,不仅对我国的海洋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海洋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渠道。但与此同时,中国海洋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外传播与发展的进程。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清时期所采取的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

自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倭寇和反明势力而颁布“寸板不许下海”(张廷玉 :《明史·朱纨传》)的海禁政策以来,中国在唐宋时期创造出的灿烂海洋文化就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此后便急剧衰落。明朝时期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隆庆年间的开关政策,但封建朝廷对海洋贸易及海洋开放的态度则始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怀疑和警惕,政策上也始终偏向于限制和维稳——不仅不具备唐宋时期对海洋开放、包容、自信的大国姿态,反而阻断了沿海地区平民百姓的谋生之路。民间反抗难以彻底杜绝,倭寇之乱也始终难以平息,甚至造成了官府越打击、民间反抗越激烈的尴尬局面。对此,明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评价道:“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26册)及至清朝顺治皇帝时,更是因天下初定,防止沿海民众勾结反清势力而严厉实行“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清世祖实录》卷102)的海禁政策。乾隆时,清政府不仅关闭了3个通商口岸,只允许广州一地通商,更对出口货物、出海贸易等有诸多限制。这种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不仅使中国滞后于世界海洋文化发展的脚步,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众多海洋文化节庆、习俗开始逐渐衰亡,民间海洋活动规模不断缩小,使繁盛于唐宋两朝的中国海洋文化在明清时代急速衰退,封建王朝的海洋观念也由开拓进取逐渐转向安稳保守。

由上述可见,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既制约了中国海洋文化在本土的传播和发展,更阻滞了其与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中国海洋文化在对外传播能力、发展规模、世界影响力等方面至今仍滞后于西方海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二)对海洋文化缺乏系统认知限制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

历史经验表明 :“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在以海洋开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为主导的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传播海洋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业已达成世界共识。但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主导精神、主要内容仍缺乏完整的认识与系统的分析梳理,甚至一些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大陆国家,只有海洋活动、海洋历史,却没有代表海洋活动的海洋文化根基。譬如,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就认为“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4],以致忽略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认同了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宣称中国没有海洋文化的错误论断。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渐高涨,从国际社会到普通民众,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海洋文化虽然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较之于中国大陆文化的蓬勃发展,其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民间对于中国海洋文化的认识尚停留在沿海地区個别少数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层面,相对匮乏和多有局限。总体而言,长久以来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忽视,使得人们对盛起于隋朝、隆兴于唐宋两代的中国海洋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不甚了解,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交流、政治往来、教育传播等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相对陌生,更对中国海洋文化中开放、包容、多元、崇商的理念缺乏系统的认知,由此造成了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众所周知,海洋文化不仅代表了依托于海洋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包含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当前,我们应加强对中国海洋文化的系统研究,进一步诠释和挖掘中国海洋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经验。这不仅能够为其对外传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更能提升其对外传播的层次、水平,扩大其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最终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进程。

(三)对海洋文化传播重视不够影响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

当下,我国虽然采取了挖掘、研究、宣传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对外发展,但文化遗址、文化习俗逐渐消失的情况仍屡有发生。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对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本国国民对于我国海洋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多数人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知仍旧停留在碎片化、符号化、历史事件化的水平上。在当今一些人重视经济效益多于文化效益、重视经济发展水平多于文化发展水平的情况之下,面对在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经费不足、对海洋文化遗产重视不够、专业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我们就更应该从历史角度出发,找寻唐宋时期海洋文化对外发展中以经济带动文化、以教育传播文化、以外交推广文化的方法和思路。认识到“市舶之利最厚”(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6)“东南利国之大”(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将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国民之利与国家之利结合在一起,学习唐宋海洋文化对外传播时的移居自由、蕃坊自治、友好发展等政治举措,借鉴宋朝官民共治、开放自信的海洋资源开发理念,仿效“国家出财,资舶商往海南贸易宝货,赢亿万数”(吴澄:《元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赵国董忠宣公神道碑》)的那种以国家为主导开发海洋资源、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文化理念,解决当今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继承传统不力、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挖掘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独特的思想理念与表现形式,从而找准方向,进一步拓宽渠道、提高层次。惟其如此,才能切實加大与提升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力度及其效果,进而在世界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以史为鉴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路径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不仅为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更提高和拓宽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水平与渠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召开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所指出的:“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5]在汲取、借鉴唐宋时期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以新发展搭建新桥梁,以新角度加强新合作,以新声音宣传新内容,以新精神弘扬新理念,努力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具体而言,我们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

(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焕发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新魅力

千百年来,中国海洋文化在历史大潮的涤荡考验中为世人存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它们是凝结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必须要与时代相融合,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特优势,积极整合海洋文化资源,并使之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充分汲取唐宋时期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紧跟世界海洋文化发展步伐,旨在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在海洋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唐宋两朝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地域上分工明确且各具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文化的传播效应。譬如,唐朝即通过著名的“广州通海夷道”,将沿海地区的丝绸、奢侈品、瓷器、先进的航海技术等传播至亚欧各地,并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留学僧、商人来华定居。当时有代表政治、文化、经济集大成的都城长安,代表繁荣的海洋经济贸易的港口城市广州,代表发达的海洋产业制造基地的江浙区域,代表海洋文化学术思想交流前沿的鲁苏一地等,从而形成海洋文化优势区域集聚、海洋文化资源平衡发展、海洋文化对外传播分工明确等特点,促进了唐朝海洋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国际传播。及至宋朝,海洋对外贸易已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支柱,海陆网络构架初步形成,东京汴梁更是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的国际大都市。海洋文化传播也从以沿海城市为主逐渐转为海陆一体传播,并且,当时的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海洋文化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同时,宋朝以商联通、官民结合的海洋资源发展模式也逐渐深入到内陆各地,将宋朝内陆各具特色的物产与沿海的航海技术、商贸理念、特色加工产业等资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陆海联动的文化交流传播的基本构架。进而在当时强大的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支持下,依靠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不断拓展,不但有外商移居宋朝,更有海外诸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也在客观上不断促进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当今,虽然我国在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海洋文化发展的空间仍有待提升。汲取和借鉴唐宋两朝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经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整合海洋文化资源,探索各地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优势,重点推广具有时代价值且能代表中国海洋文化理念的文化资源,以商联通、政商结合,形成海陆同构、以陆促海、以海推陆的文化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

(二)与时偕行、积极参与,共同促进世界海洋文化传播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保护与国际传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海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综合利用,而且还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使得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世界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潮流相适应、相契合。同时,还要积极推广具有中国特色、代表中国立场、反映中国发展的海洋文化,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促进海洋文化传播的发展。

由于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往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广州、泉州、杭州等更是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颇为繁华的大都市——不仅商旅云集、物资丰富,每天来往船只络绎不绝,更有许多外国使节常驻于此,以保护本国侨民权益,加强两国政治沟通,促进经济文化友好交流。及至南宋,海上丝绸之路业已成为封建朝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当时鼓励海外贸易的重商政策和文化上自由宽松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陆游: 《吕居仁集序》)的宋朝在以指南针为代表的航海技术、以中医药剂为代表的海洋药学、以赵汝适《诸蕃志》为代表的海洋地理文学、以“妈祖”为代表的海洋宗教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国际传播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徐松:《宋会要缉稿·职官》)思想的指导下,宋朝一直秉持友好交流、和平共处的外交态度,自由宽松、活泼开放的文化传播氛围,以及积极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国姿态,“所以晖赫皇华,震慑海外,超冠古今”(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神舟》),成为当时世界上文化繁荣、经济强盛,令海外诸国无比向往的神州大地。由此可见,唐宋两朝在利用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又能凭借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步伐,广泛参与到世界海洋文化交流的大潮中。不仅将本国的文化产品、贸易理念推广至沿线各国,更将中国海洋文化中互利共赢、和平友善、锐意进取、多元崇商的基本精神宣介到了沿线各地,从而在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们应继承和弘扬唐宋时期我国重视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优秀传统,学习古人积极参与世界海洋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找准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定位,丰富海洋文化国际传播宣介活动的内涵,加强与世界各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沟通。做到既要汲取古人智慧,也要与时偕行;既要打造能够代表中国海洋文化的符号标识,也要创建与中国国力相适应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同时着力传播中国海洋文化步入新时代后的新思想、新内容,在建设世界海洋强国的道路上,不失时机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推广传播出去。

(三)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形成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唐宋两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沿线各国纳入到自己的商贸和文化交流的范围,并始终秉承和谐友善的原则,通过与各国友好的交往与互动,增信释疑,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旨在搭建彼此间沟通的桥梁,形成海洋文化传播的良好局面。据史书记载,唐朝时就已有唐人移居海外,至有宋一代,随着海上贸易规模与海上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宋朝百姓举家移居到真腊、高丽、爪哇、龙牙门等地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男女兼中国人居之”(汪大渊:《岛夷志略·龙牙门》),形成了著名的华人城市——新加坡。这些海外移民不但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习惯与生活方式,更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沟通与交流,使中国海洋文化借助于海洋贸易、海洋移民等载体远播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随着海外商贸以及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来华旅居甚至永久定居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朱彧:《萍州可谈》卷二),从而形成唐宋时期独特的“蕃坊”“蕃市”“蕃学”等现象,并且形成了“蕃人治蕃、蕃坊自治”的管理体制。自由的人口流动与开放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及制作技术逐渐流传海外,甚至影响了多国的文字创造、建筑样式及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沿海人民共同的“妈祖”信仰在宋朝时日渐兴盛起来,朝廷曾先后14次对“妈祖”进行加封,将这一代表沿海人民勤劳、勇敢、无畏的女性形象逐渐定性为海洋守护神,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传播到沿线各地,成为如今东南亚地区平民百姓心目中颇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宗教信仰。而“妈祖”代表的博爱为民、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尊礼重孝的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品质也逐渐深入人心。她既代表着海外华人和沿海地区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也是对中国海洋文化精神内涵的丰富表达。因此,在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仍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始终保持和谐友好的交往理念,因为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共赢共存。既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跨境文化交流活动,也要从我国自身做起,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以人为本的较为宽松的文化传播氛围。遵循开放包容的理念,在挖掘中国海洋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对内加强民间思想的政策引领,对外传递具有中国海洋文化鲜明特色的声音,拓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渠道,从而架设起以政治导向为基础,以经济推广为手段,以和谐共处、文化交融为目的的友好桥梁,以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上的进一步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在当前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继承和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历史经验,借鉴古人在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成功方法和理念,夯实和丰富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也要紧跟世界海洋文化发展的潮流,在新时代努力讲好海洋文化发展的中国故事,构筑起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桥梁,从而谱写出中国海洋文化对外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2] 国家统计局.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EB/OL].(2014-12-09)[2018-05-13]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412/t20141209_649990.html.

[3] 国家统计局.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二十[EB/OL].(2017-07-27)[2018-05-13]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7/t20170727_1517428.html.

[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6.

[5] 习近平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11-09(01).

[6]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N].人民日报,2017-10-18(01).

责任编辑:叶民英

作者:杨威

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 篇2:

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摘要: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省的海洋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新挑战。挖掘海南省潜在的海洋文化资源,并与海洋旅游资源相融合,有利于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内涵,提升其品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文化;海洋旅游;途径

F27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海南发展海洋旅游带来了机遇。海洋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游客大量涌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海洋旅游基本是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对文化元素的融合较少。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活泼,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深刻。为了实现海洋旅游的经济效益、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持海洋文化的完整性,并使得海洋旅游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实现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有机融合,使海洋旅游产品要更多体现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海洋文化旅游。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以海水、阳光、沙滩为主要内容,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度假、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旅游包括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海底旅游和海岛旅游等。其中滨海旅游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2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中,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关系,并融合历史、地理和生活等各项要素与文化中加诸于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海洋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间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节庆文化和海洋经济文化等。

2.3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影响。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者不单纯是文化的旁观者,而且是不同文化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从精神层面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驱动力是对于社交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很明显这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通过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元素才能体现的。大众旅游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而文化差异带来的好奇心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海洋文化是海洋旅游的灵魂,发展海洋旅游则要把海洋旅游资源的阳光、沙滩和海水与历史人文要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具有丰富内涵的新的旅游组合资源,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文化经济效益。

3 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

3.1 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也是中国最大海洋省份,约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海南的热带海岛景观富甲天下,拥有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陆地面积的60多倍,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具有世界规模的海滨度假休闲康疗旅游胜地。海南岛的海岸有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20多个,为海上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海洋文化资源潜力巨大

海南海洋历史文化无论是海南的海洋自然历史,还是海南的海洋人文历史,都是构成今天人们对海南海洋资源所有认识积淀的要素。首先,海南拥有独特的海洋生活和生产习俗文化,海南居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岁月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对于寻求当地独特生活体验的游客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次,海南的宗教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天妃信仰、妈祖文化不但一直传承于渔民的生活中,还在海南的文学艺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已经开发完成的南山寺佛教旅游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3 海洋旅游发展呈现新动态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海洋旅游开发的步骤越来越快,更多的群体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的海洋旅游发展呈现出新的动态:一是海岛旅游,特别是无人岛备受旅游开发商的青睐,但碍于制度约束,现在处于蠢蠢欲动的状态;二是海上旅游活动,海南有着极佳的港口区位优势,所以为邮轮旅游和游艇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而也为旅游者带来了新的旅游方式。

4 海洋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

4.1 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品质

随着近年来大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对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忽视,在获取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海水污染、沙滩泥质化、生态系统失衡。此外,由于旅游产品中文化元素体现不够,海南许多社会风俗习惯被外来旅游者干涉并改变,旅游者对海南海洋文化感受性体验降低等,也就导致海洋旅游产品单一,品味不高,难以开发较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游客的重游率不高。

4.2 重基础设施,轻文化市场培育

海南省目前的海洋旅游发展中,重点建设的还是滨海的豪华酒店、规模渐大的码头港口、不断引进新的水上运动项目等,很多时候都是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反观海洋文化市场建设非常缓慢,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蓝色海洋文化的代表,虽然丰富了海洋旅游的文化内涵,但是在新的海洋旅游开发中,旅游文化体现的非常少。而能体现海洋文化的海洋旅游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旅游者的海洋旅游体验更多的是依托自然资源的旅游活动,能体现独特海洋文化内涵的项目比较少,游客的文化记忆较浅。

4.3 融合途径创新不足

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并不是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旅游产品中能体现出独特的海洋文化的元素,把海洋旅游资源的各种要素与海洋文化资源的各种要素有机融合并相互渗透,重新组合成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海南目前的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要素植入的太少,游客在体验的时候只是单纯参与饮食文化或者宗教文化,至于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海南独特的海洋文化等,游客并不明确。

4.4 软件环境与制度规范需加强

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融合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和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但海洋文化旅游的涉及面广,涵盖的市场层次、管理部门较多,交叉重合现象普遍,而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难以适应海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例如海洋文化旅游的市场管理需要旅游、文化、海洋、港口等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需要加强。

4.5 复合型人才不足,专业教育薄弱

海洋旅游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又要熟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规律,此外还要有一定的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平台,企业没有相对应的培训机构,而专业的院校教育又比较单一薄弱,只能在某个方面能发挥其作用,做不到面面俱到,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5 促进海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

5.1 找准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体现海南海洋旅游的国际地位,就需要在开发的海洋旅游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展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海南旅游文化。同时在提高旅游服务中增加文化知识,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的品味和层次,让中外游客在度假旅游中感受海南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和人文素养。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的项目有25个,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所以应鼓励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造势。同时对于其他海洋旅游产品可以把海南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俗民风渗透其中,文化需求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海洋文化元素的植入,既能吸引游客对文化的追求,也是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5.2 从双向融合向多元融合延伸

促使海南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的双向融合发展向多元融合延伸,充分利用海南的海上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政策,积极发展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无居民岛观光等海上休闲旅游,同时积极挖掘历史、民俗、民族等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优势品牌,搞活文化会展旅游。特别是发展海洋节庆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此外,还可以发展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它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

5.3 推进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构建

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为突破原有的行政部门分割造成的管理难题,建议构建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的沟通机制,定期沟通协商处理海洋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条件成熟时,对行业管理中的职能划分进行优化,保证海洋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的机制顺畅,管理效果突出。

5.4 全方位构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满足海洋旅游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实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计划。政府提供政策法规的保障,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能够统一规划,并健康有序、系统化的进行;企业提供实践平台,既可以与市场同步,接受最新的市场信息,掌握最新的技能,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学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和加强人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

5.5 积极营造市场发展所需软环境

首先,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海洋文化旅游企业创造可预期的经营环境中,并协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不做过多干涉。其次,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培育,监督市场运作,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最后,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使合理化竞争,保证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洁.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生态科学,2002,21(2).

[2]汤学敏,胡麦秀.海洋文化要素在滨海旅游中的作用——以舟山群岛为例构建文化承载力模型实证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28).

[3]刘桂春,韩增林.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3).

[4]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

作者:巩慧琴 鲍富元

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 篇3:

拓展海洋经济新空间的重点方向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开发是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稳定国民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高于全国GDP年均增速0.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9.4%提高到2015年的9.6%。据初步估算,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约6.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8%,高于全国GDP6.7%的增长速度,其中海洋矿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增速达15%左右,海洋新兴产业高速增长,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成为领跑海洋经济的重要力量。据国家海洋局预测,到203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成熟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还将进一步加强。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海洋经济总量有限、发展方式粗放,现有发展水平不仅和海洋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也与发达海洋国家差距十分明显。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海洋资源开发布局不合理,近岸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和深水远海开发不足并存,陆海资源环境冲突和矛盾突出,海洋经济构成中渔业、旅游、海洋运输三大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所占比重达75%以上,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是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鉴于此,着眼于新常态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出发,针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应该遵循存量优化和增量培植、内部调整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将优化海洋开发战略布局、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海洋开发国际合作等作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方向。

一、优近拓远,优化海洋国土开发战略布局

(一)优化海岸带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

要优化海洋功能分区和海洋产业区域分工格局为基本方向,加强近岸海洋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合理确定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功能,进一步规范近岸海洋资源开发秩序,控制近岸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合理划分岸线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协调不同岸线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持岸线的原始自然生态属性,严格禁止对重要生态功能岸线的开发利用,加快生态工程建设进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重点,促进海洋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着力推动跨区域海洋产业的空间重组,优化海洋资源开发空间布局和区域海洋经济分工。

(二)加快深水远海资源开发进程

强化海洋国土的主体地位,提升渤海和东海、黄海我国主张管辖海域的国土地位,并纳入沿岸地区国土规划体系。着力推进深水远海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促进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布局重点由近岸浅海向远海和深水转移。优先推动对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开发,在专属经济区形成生物资源开发和海产品生产基地,在大陆架区域形成油气资源开发基地。充分考虑南海与渤海、东海、黄海在与陆地地理位置关系及其海洋自然属性的不同,突出南海海域远离大陆本土、资源潜力大、战略价值突出、维护领土主权权益形势严峻的实际,以三沙市的设立为契机,科学分析与论证,谋划建设以海南岛和广东沿海为后勤保障基地,以三沙群岛的开发建设为重点,以海洋资源开发和中转贸易为主要方向的南海海上开放开发经济区,使之成为我国海上资源开发合作的重要基地、对外贸易的中转基地和维护主权权益安全的前沿阵地。

(三)强力推进海岛开发与保护

适应南海海上开放开发经济区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大海岛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离岸和岛(礁)基围填海的规模。强力推动港口和其他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海水淡化、海洋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建立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和中转贸易基地,加快海岛旅游开发步伐,大力推动海上城市建设,打造海上主权维护和海洋开发管理的战略支点。

二、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海洋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突出海洋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

从产业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贡献的角度来看,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监测服务等产业是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应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扶持。为此,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为指引,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等重点方向,引导消费需求方向,扩大消费规模。充分认识海水淡化在解决东部缺水地区重要补充水源的战略地位,制定海水产业化的税收和价格补贴政策,有效对接海水淡化供给与消费需求,扩大海水淡化产业规模,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海洋油气勘探开采的投资力度,并把深海作为未来的重点投资空间和新增长点,实现南海油气资源商业化开采。提升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深海油气开采、船舶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着力提升海洋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以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契机,着力推动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市场营销、金融物流等海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邮轮游艇、休闲渔业等滨海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促进滨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产业服务化、高端化发展。

(三)加快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

改变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盐、滨海旅游、船舶制造等原有粗放发展方式,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减轻海洋开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强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适应当前国际发展趋势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围绕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两大环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加快陆域相关技术向海洋领域转化,提高科技对海洋开发的支撑能力。明确国家海洋技术创新的重点,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工程,重点突破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深远海生物资源利用,海洋新能源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公共研发平台、深海科技平台等的作用,加快推进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深海科技平台的建设,加强海洋公共技术创新。

(二)进一步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建立完善的技术扩散、渗透机制,保证先进技术的优先选项和推广,以利益调节为动力机制,创造产、学、研、管有机结合的发展环境,在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产业化运作三个环节上合理配置资源,促成各类产业要素的集成,加快集成创新步伐。加强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建立情报、信息、代理、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间机构,加强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主体的作用,积极推进各类海洋企业与科研单位联手,建立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推广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不断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海洋科技人才,稳定海洋科技队伍,营造让大批优秀的青年海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多渠道筹集解决海洋科技开发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加大政府引导性投资的力度,以此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投资进行海洋科技开发。通过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许可证制度,收取海洋倾废费和企业海洋开发费,为海洋科技开发筹集资金。设立海洋高技术人才培养基金、海洋科技开发基金和科技人员创新激励基金。设立科技兴海专项基金,建立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对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实行资金倾斜。在海洋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产业化等层次上,滚动安排一批海洋科技项目,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重点海域以海定陆,实施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

加快开展污染物排海状况及重点海域环境容量评估,按照海域—流域—区域控制体系,提出重点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氮、磷、营养物质的污染物的控制要求,逐步实施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推动海域污染防治与流域及沿海地区污染防治工作的协调与衔接。高度关注渤海海域,将海洋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刚性约束,强化沿海地方政府和涉海企业环境责任。

(二)加强流域水利工程对河口水沙调控的综合管理,维护河口生态健康

在充分考虑维持河口三角洲冲淤平衡所需入河口临界泥沙量、河口三角洲大城市供水安全最低需水量及河口/近海生态最低需水量等的基础上,拟订流域水利工程调控水沙的方案。启动重点河口区的点源、非点源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治理工程,维护河口良好水环境质量。

(三)突出沿岸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治理,优化沿海地区人居和发展环境

基于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综合要求,以海岸带作为保护重点,强化对现有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着力推动河口、海湾和浅滩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加强海洋关键生态系统和功能服务区的保护。加快实施城市海岸线和近岸海域的修复工程,恢复海岸线和近岸海域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提供城市亲海和休闲空间,为促进消费成为经济新引擎提供支撑。

(四)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强化依法依规用海秩序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围填海总量控制、海洋产业用海规模控制、海洋经济评价等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标准体系,不斷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法律基础,以高标准、高要求促进形成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倒逼机制,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五、加强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

(一)加大国际海域海洋资源开发投入

要坚持立足资源、超越资源,加快对国际海域海洋资源的调查、评价和产业化开发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公土的利益角逐。立足现有已申请获准矿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估,强化基础装备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多元化和社会化参与,加强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装备技术研发,加快深海资源开发步伐,促进深海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强化我国在全球大洋的战略存在为指向,进一步扩大国际海域资源调查的范围,积极推动新矿区申请,不断拓展我国在国际海域的活动和发展空间。

(二)积极参与国外海洋资源的合作开发

契合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强和沿线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的合作,打造海外战略支点。通过合作建港、港口租赁运营与港口城市间战略合作关系搭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沿线国家港湾资源开发,结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支持国内企业在沿线国家港口城市建立港口物流、海外贸易和补给基地。发挥我国海洋水产大国的优势,以当前我国实施海洋渔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合作,合作组建海洋渔业企业,建立一批海洋渔业、特别是海洋水产养殖、加工和贸易基地,促进海外渔业资源捕捞和养殖业的发展,并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积极参与国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促进能源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增加能源战略储备。转移海洋船舶制造、交通运输等过剩产能,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升级。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

作者:曹忠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下一篇: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