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择业的心态问题

2022-09-10

中职生择业心态是指中职学生在择业期间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 是影响中职生正确择业和就业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作为新生代技能型人才, 颇受社会欢迎。面对职业选择, 目标明确的学生, 择业时会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快速作出抉择;但举棋不定的学生, 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和表现, 甚至陷入某种心理误区, 贻误择业时机。中职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 就是说目前的中职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程要求都较低。这种宽进的录取方式决定了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主动性不强, 也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 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各中职学校设备参差不齐, 离行业要求, 单位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此, 中职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分析中职生的择业心态, 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学生的择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职生常见的择业心态

中职生的择业心态表现出的问题很多, 如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好高骛远心理等等。现将常见的择业心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定位不准, 对职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 出现择业观偏差

学生在上岗之前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会远远高于现实情况, 从而表现出盲目的乐观, 忽视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期望过高的心理为学生日后出现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1) 没有摆正位置, 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 就业初期从事的职业应该是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 所做工作必须是从基层做起。比如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摆正自身位置, 在就业后总是嫌单位不好, 频繁跳槽, 始终在试用期徘徊。

2) 对自己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模具、数控专业都是技术工种, 其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 技能水平就越高, 待遇也就越好。但刚出校门的中职生在择业时只看到了这点, 而忽视了自己专业技能有限, 实践经验不足。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 遍地是黄金, 出去随便找个工作都能拿四、五千, 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 心理上就出现落差, 开始抱怨, 也影响了就业的稳定。

3) 对自己估计过高, 择业好高骛远。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和职业要求出发, 过于自信。有的学生为自己设定较高的职业目标, 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 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从而产生烦躁、抑郁、空虚等心理现象。比如酒店专业的学生, 就有这样一种心理, 我们出去了, 就是要搞管理、做文员, 就一定要专业对口, 要高待遇, 不愿当服务生。这种想法虽然不错, 但我们必须结合实际, 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的。

1.2 抗挫折能力差, 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父母呵护中长大, 没有经历过风雨,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娇气重。以前是城镇学生表现较为严重, 现在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 城镇和农村学生都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同学在短期实习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表现得焦虑、烦躁不安、退缩, 从而产生情绪障碍, 轻易背离自己择业时的意愿。

1.3 年龄偏小, 心理不成熟

中职毕业生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 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都很有限。在择业时心理紧张、患得患失, 高不成低不就。常常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纠结、徘徊。比如能否找到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单位, 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 选择的单位是否是最佳选择, 万一后面还有更好的单位来招聘怎么办等等。在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世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在企业中稍有不如意就离开, 根本不考虑后果如何。

总之, 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态不容忽视, 需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途径予以引导、解决。

2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职生存在的择业心态问题, 受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具体如下。

2.1 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思想充斥着很大一部分人的头脑, “富二代”“官二代”成为少数学生羡慕的对象。社会大环境以及不良风气使得少数学生在择业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希望“天上掉馅饼”, 期待能找到一步到位的理想职业。如有个别的毕业生因受高薪利诱身陷传销组织, 后悔莫及。所以, 不应该仅以金钱为择业出发点, 而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2.2 家庭环境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中职生家长认为稳定的工作或打理家族生意是子女的最佳选择;爱子心切, 怕子女吃苦、受人欺负;也不鼓励子女自主创业。导致学生“傍老族”逐渐增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进入中职后学习目标的确立, 造成这些学生遇到挫折无法承受, 渐渐对于择业和人生发展失去方向。

2.3 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生对社会及职业了解甚少, 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主要是通过间接途径, 中职生缺乏职业实践, 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 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 盲目认为毕业后就总会找到工作, 缺乏竞争意识。这样, 由于认识不够, 加上动力不足, 在择业时遇到挫折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中职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实效性”等价值观。在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 少数中职学生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缺乏奉献精神。他们没有艰苦奋斗的意识, 缺乏社会理想, 同时好高鹜远, 只看到成功人士成功的一面, 没有看到创业艰苦的一面。价值观缺失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择业观偏差。

3 中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调整期望值

择业观体现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中职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 通过测验分析,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 用客观的角度分析自我, 才有可能在择业时扬长避短,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3.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客观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长处与不足, 发掘自我潜能,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正确择业观的指导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避免出现自负和自卑情绪。学校通过组织模拟面试、教学实习、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 让学生亲身体验, 积累经验, 从而客观认识职业环境, 提高择业成功率。

综上所述,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作为中职毕业生, 应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 树立“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职业理念, 择业受挫后, 能够正视现实, 找出差距, 主动提高和完善自我, 积极迎接挑战。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者, 面对中职毕业生出现的择业心态问题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 帮助其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 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心理障碍。这样, 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 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问题关系着学生的前途, 也是评价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杠杆, 是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有的学生由于陷入心理误区而影响职业选择, 导致职业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分析和把握中职生的择业心态对中职学校、老师和中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择业,心态

参考文献

[1] 余红杨.关注中职生就业心理, 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J].就业与保障, 2009 (09) .

[2] 李斌.中职生常见择业心理障碍及干预[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0 (01) .

[3] 杨俊霞.透视中职生的择业心理特点[J].职业, 2011 (3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探究下一篇: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