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家庭医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海远郊地区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家庭医生制服务中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状况,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和建设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奉城镇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汇总的相关资料,调查2014年度社区内全部乡村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退休年龄、收入和保障、培训、科研课题、论文撰写、工作范围等基本情况。

第一篇:家庭医生论文范文

美国家庭医生训练

上一期我简单介绍了一下美国的基础医疗服务系统以及主管医生的概况。这一期要大概介绍一下美国的家庭医生训练系统。

美国的家庭医学专业从开始到现在已有40多年历史。1969年,成立了全美家庭医师专业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ABFM),该委员会对家庭医生们制定出更高的专业要求,而且要求每个经过该委员会认证的家庭医师,每七年在经过该委员会的严格考核合格后重新认证。这样的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医生的行医质量,这在全美国各专业中也是一个创举。之后,美国其他专业也相继效仿,各个专业委员会也对其会员有定期考核及重新认定的规定。由于严格的、高标准的住院医师训练体系和各专业的评审认定制度,再加上各个专业都有相对应的行医准则(Practice guidelines)等等一系列举措,美国的总体医疗质量确实能够有效地得以保障。当然,这不代表每个医生和医院的医疗水平都是一样的。质量的好坏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比如说个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热衷及钻研程度,医院的管理制度和水平等等。

目前,全美国有将近80万医生,其中,有69000位家庭医生。全美有大约470多个家庭医生住院医训练基地,分布在全国的大大小小的社区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现如今,几乎所有大学医学院都设置家庭医学系。起初,美国大学医学院设置家庭医学专业,着眼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医疗服务,效果并不是很好。但后来,由于家庭医学在美国的医疗系统中起到其他专业无法起到的作用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的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服务系统。

美国家庭医学住院医生要经过三年的系统训练,成功完成三年训练后,再通过全美家庭医师专业委员会(ABFM)制定的考核(一整天的计算机考试),才能得到该委员会的认证书(Board certified)。该认证书有效-七年,每七年再重新考一次,一直到你退休为止。同时每年你都要进修学习,积累一定的学分,维持行医执照,在此前提下,你才有每七年重考的资格。现在可以每10年重考一次,要求是除了做到以上要求外,还需要每年在网上通过一种考试方有此资格。

在这三年训练当中,家庭医学住院医生要通过几乎所有其他专业的训练,通常要包括大内科、内科专科,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传染病、神经内科、内分泌、皮科等;普外,有些外科专科,比如骨科、运动医学、泌尿科、耳鼻喉科、眼科、创伤、外科门诊等;儿科,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期及青少年健康等;妇产科,妇女健康;精神病,心理学;其他专业,包括急诊医学、重症监护等等。

美国家庭医生学会(American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AAFP)针对学科范畴,在能力、服务态度、知识范畴、技能和实施几方面,建议各个住院医训练单位实行严格的训练标准。

举例:

通过心血管疾病训练,住院医生应学会以下几方面:

能力(Competencies):掌握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掌握正确询问心血管疾病病史,查体,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掌握预防心血管病知识;学会与其他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学家及其他专业人员协作治疗病人。

服务态度(Attitudes):应学会与病人一起合作以便更有效地治疗疾病;以关爱之心对待病人;了解病人心理、经济因素对病人疾病以及家庭的影响;通过咨询,评估、治疗和康复帮助病人及其家庭;了解生活习惯对于心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学会采用多种不同方式治疗心血管病。

知识结构(Knowledge):正常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不同年龄和妊娠时心血管生理变化;了解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脂、吸烟、遗传、缺乏运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营养、激素和精神压力;心血管病史;心血管系统查体;学习非创伤性检查,如心电图、胸片、压力测试(跑步机和药物)、心动超声、放射性影像技术、CT、MRI以及MRA;学习创伤性检查,如心脏和血管造影、颈动脉和周边血管造影、中心静脉及周边动脉导管、悬浮球导管血液动力学床前检测;电生理学;对常见心血管病治疗指征及禁忌症,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血管成形术和心血管支架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性心脏除颤器、心脏瓣膜置换和修补术、电生理易位起搏点切除术;相关实验室血液检查;了解及掌握常见心脏病治疗,如冠心病、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心律不齐、乳突肌断裂、猝死;心源性及非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高血压;肺心病;心衰;血栓病;心脏瓣膜病;先心病;血管瘤;无害心脏杂音;周边血管病;心肌病;感染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心血管药物学等等。

技能(skills):掌握诊断程序,如采集病史、体检、解释心电图和胸片,压力测试监护和解释,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解释;掌握治疗程序,如危险因素评估、心肺复苏(CPR)、治疗心律不齐、使用心外起搏器、心梗及心衰治理、高危高血压处理、心血管病康复、心理社会因素、术后处理。

实施(Implementation):通过在心血管门诊科室、重症监护室、心脏病监护室以及所有涉及心血管疾病训练过程中学习。

以上只是例举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对住院医生心血管病训练之建议和要求。该学会还对其他方面有相应的建议要求,如老年医学、生命晚期护理、婴幼儿医学、少年健康、外科疾病、眼科、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和免疫病、风湿病、慢性疼痛病处理、艾滋病、行为和精神病、妇女健康及妇产医学、男性健康学、药物滥用及成瘾、急诊及亚急诊医学、骨骼和运动医学、营养学、职业病、医学遗传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信息学、世界卫生、医学管理和领导艺术等38个领域。

可以看出,美国的家庭医学专业训练十分全面,当然训练内容和程度有深有浅,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到毕业后的实践中再学,巩固加深。有很多家庭医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条件逐步形成在某些方面特有的专长,比如心血管疾病、运动医学、老年医学、医学管理、门诊手术等等。部分家庭医生选择一些专业领域(Fellowship)去继续深造。

作者:杨博胜

第二篇:乡村医生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现状与建议

摘 要 目的:通过对上海远郊地区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家庭医生制服务中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状况,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和建设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奉城镇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汇总的相关资料,调查2014年度社区内全部乡村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退休年龄、收入和保障、培训、科研课题、论文撰写、工作范围等基本情况。结果:乡村医生队伍人员结构老化,学历职称和专业能力低,在岗教育培训薄弱,职称晋升空间小,科研课题设计能力差,服务人口多且内容宽泛。讨论:加强乡村医生的人才储备、建立保障体系;根据乡村医生的特点,制定系统培养计划;应充分利用乡村医生目前的资源优势,将其纳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进行管理,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制 现状 对策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doctors in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service in Shanghai outer suburbs area and the counter-measure

HUANG Ying, HONG Chunmei

(Feng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doctors in Shanghai outer suburbs area,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doctor team in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service to provide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for their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age, gender, education, academic title, retirement age, income and insurance, training, research project, writing, work scope and other basic situation of all the rural doctors in the community in 2014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combining with the summarized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the Fengcheng Town Village Health Organizations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fice. Results: The personne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doctor team was aging,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cademic titles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were low and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eak, and the academic promotion space was small and the design a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poor and the population and contents served were more and broad. Conclusion: The talent reserve of the rural docto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doctors, a system of the training plan will be made. The present resource of the rural doctors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an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 team management to let them play the role in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service.

KEY WORD rural doctor; family doctor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目前的乡村医生承担了40%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2011年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竺表示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看,乡村医生队伍将长期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洪庙社区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属上海远郊地区。占地面积20.05 km2,有7个村委2个居委。另加奉城镇2个行政村(奉城镇2个行政村归属洪庙社区管辖),服务总人口28 282人,其中户籍人口16 242人,平均1名乡村医生服务2 356名居民。调查对象为上海市远郊洪庙社区管辖的9个自然行政村及2个居委所有在编在岗的乡村医生12名。

1.2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办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15年5月调查包括乡村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退休年龄、收入和保障、培训、科研课题、论文撰写、工作范围等在内的基本情况;乡村医生的基本信息经过与奉城镇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采集汇总的资料相比较,确保真实有效;查阅相关工作台账,明确乡村医生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功能;在镇派出所收集社区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双人平行录入,对12名乡村医生的基本数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乡村医生信息2.1.1 人员结构

洪庙社区乡村医生共12名,3个村卫生室各配备2名乡村医生,6个村卫生室各配备1名乡村医生,2个居委无乡村医生。男性6名,女性6名。乡村医生年龄最小3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53.7岁,退休年龄65岁,人员结构老化,出现了乡村医生工作年限延长,甚至延至65岁退休的现象。

2.1.2 乡村医生学历及职称情况

受调查乡村医生的学历为:初中学历6名,高中学历3名,中专学历3名;11名乡村医生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一名无职称。

2.1.3 收入保障情况

在工资待遇方面,乡村医生的2014年度平均收入为53 130元。

从2010年开始,所有乡村医生享受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乡村医生的薪酬保障体系方面正在逐步完善。

2.1.4 继续教育培训

乡村医生每月参加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业务学习,1年内参加1次区级专业知识培训,但没有乡村医生参加过市级培训。

2.1.5 职称晋升情况

在2014年度乡村医生无职称晋升情况,追溯到前几年也无职称晋升人员。原因主要是乡村医生目前的实际医疗技能和理论考试水准离通过职业医师考试还有一段距离。

2.2 乡村医生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发挥的功能

目前乡村医生分管村内居民的出生和死亡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病、残疾人及结核病患者开展随访工作,开展计划生育和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服务项目。

12名乡村医生从2008年开始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充当家庭医生助手的职责,协助完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工作,包括村民的死亡、迁入迁出、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新患者、核实村民通信方式、地址等;协助家庭医生承担高血压管理患者中2、3层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在家庭医生开展驻村集中式服务中帮助联络村民、指挥现场等工作。今后,乡村医生还可以协助家庭医生在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2.3 乡村医生其他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台账调查内容,乡村医生还负责村卫生室的消毒工作,药品管理,重要事项报告等工作。

3 讨论

3.1 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储备

乡村医生目前面临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乡村医生已延长至65岁退休,所以人才储备是目前形势下的第一要务。建议加大乡村医生的学校招生,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农村卫生事业的特点,开设农村医学相关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定向培养人才[2];鼓励社会招生,把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培养成乡村医生;吸纳医疗机构退休的医务人员短期驻村,填补短板,同时发挥一定传、帮、带、教功能。目前上海市第一批历届高中生通过3年专业培养,现已走向乡村医生岗位。但是因为人员数量较少,仍然不能填补目前乡村医生大量的职位空缺。

3.2 建立薪酬保障体系,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根据乡村医生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龄,工作量的考核,有梯度的制定绩效工资,薪酬水平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工作量逐渐向家庭医生的标准靠拢。为乡村医生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使其退休后无后顾之忧,安心留在乡村医生岗位工作。

目前,上海市政府在薪酬保障体系方面为乡村医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供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乡村医生的薪酬也由原来的上海市最低保障工资调整至目前的人均53 130元/年,提升幅度较大。

3.3 根据乡村医生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

乡村医生学历低、职称低、培训少,专业技能水平低下,但其承担的服务功能宽泛,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建立适合他们的培训平台,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市、区、镇级的教育培训平台,按学分制鼓励和促进乡村医生的在岗理论和技能培训;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的一员,充分融入家庭医生团队工作中,让家庭医生在工作中自然发挥传、帮、带、教的作用;建议其每周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部门和公共卫生部门学习理论内容、医疗技能等相关知识,同家庭医生一起参加中心的各项理论和技能考试。学习时间以3年为一期,期满由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部门和家庭医生三者共同进行考核。乡村医生应参加家庭医生的科研课题,提高其专业能力,为职称晋升铺路,同时鼓励有资格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大力开展对于乡村医生队伍的继续教育以及相关技能、素质的培训,建立系统的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制度和学习培训激励机制[4]。

3.4 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功能,纳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发挥功能

奉贤区属上海远郊地区,全科医生人数较其他区、县少,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奉贤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有12名全科医生,而我中心全科医生目前只有8名,远低于城乡结合部及市中心的平均水平。而远郊的服务地域广,人员分散,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薄弱,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完成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一系列工作。

应充分利用现有乡村医生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乡村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称晋升能力;作为家庭医生的助手,将乡村医生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进行管理,制定个性化的绩效考核指标[5],由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进行监督管理。充分挖掘乡村医生在家庭医生制中的人力资源作用,也实现其个人的职业理想。在广泛推广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背景下,我国家庭医生严重匮乏的问题将愈加明显[6]。随着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压力也将不断提升。而对于乡村医生队伍的合理运用则能很好的缓解这一矛盾[7]。

在完善乡村医生薪酬,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有规划的培养乡村医生执业能力继续教育体系、在带有激励机制的乡村医生考核体系的基础上,使乡村医生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能力;今后,随着乡村医生个人技能的提升和政策的改善,他们可以进一步协助家庭医生在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与家庭医生一起从三级预防体系多方面着手做一名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者。从而让乡村医生在工作中寻求到职业成就感。

2015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乡村医生的功能任务,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优化乡村医生学历结构,提升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从各个层面保障乡村医生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建春, 孙馨, 田疆. 陈竺: 乡村医生队伍将长期为农民群众服务[J]. 中国卫生人才, 2011(2): 10-11.

[2] 齐慧颖, 李瑞锋. 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J]. 医学与社会, 2015, 28(6): 33-35.

[3] 王玉, 王晓燕, 韩优莉, 等. 乡村医生执业资质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 2013, 26(4): 7-10.

[4] 李珑, 王晓燕, 王辰, 等. 北京市乡村医生收入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3, 26(1): 5-7.

[5] 凤玉英, 田霞, 田秀红, 等. 上海某镇转型中乡村医生管理模式研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1, 6(2): 114-117.

[6] 马金姝. 我国社区首诊的研究现状[J]. 预防医学论坛, 2010, 16(2): 151-154.

[7] 徐亚明, 张振法. 家庭医生制服务背景下乡村医生的作用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 21(19): 158-159.

作者:黄英 洪春梅

第三篇:“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目的 对前期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以了解斜土社区内居民家庭和个体的主要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家庭医生开展针对性的分层分类的健康管理提供实用性评估工具。方法 选取上海市徐汇区斜土社区内500户常住签约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 家庭常住人口(2.2±1.0)人,核心家庭占61.8%。家庭功能良好者占84.6%,有中度及严重障碍者占15.4%。57.9%的个体患有慢性病,在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中有2、3名患者的分别占38.2%、4.4%,有2、3、4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分别占24.9%、22.1%、34.8%。35.5%的居民偶尔不注意服药,32.2%的居民自觉症状改善时曾停止服药。居民直观式健康量表评分为(75.46±15.47)分,在疼痛或不舒服、日常活动和行动三个维度存在较多的健康问题。结论 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少部分家庭存在家庭功能障碍,家庭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多病共存严重,部分居民遵医行为较差,且存在较多的健康问题。在健康评估基础上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是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重点。

关键词:家庭健康评估;健康状况;家庭医生制服务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与个人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均紧密相关。家庭健康评估是利用家庭及其成员信息、家庭健康的情况找出不利于家庭成员健康的因素、家族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从而开展家庭健康管理。在新医改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指导下,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家庭医生通过契约关系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开展以家庭为整体单位,针对家庭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家庭健康管理,是近年来大家共同关注的预防管理模式。

本研究组于2014年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估调查表。旨在分析家庭及其成员的健康状况,找出该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及潜在的影响因素,并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12月—2015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徐汇区斜土社区下辖18个居委按照旧式里弄、普通住宅小区、高档小区分类共抽取5个居委,从5个居委中已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里,随机抽取500户常住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所使用的评估工具为本课题组在研究前期所构建的家庭健康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家庭部分评估及家庭成员评估两大内容,涉及对家庭基本资料、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资源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其中家庭功能采用家庭APGAR问卷,3分评分法从5个方面反映家庭功能;家庭成员生命质量评价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包括五维度测量和直观式健康量表(EQ-VAS)两部分,由被调查者在每个维度选出最符合自己当天健康状况的一项,并对自身的总体健康状况打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均显示,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已被应用于历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

在统一调查标准下,由经过培训的家庭医生及其助理,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入户为该签约家庭进行健康评估调查。家庭部分的家庭生活周期、家庭成员间交流、家庭功能的评估由一位对家庭情况较为了解的受访者代表家庭成员来回答;家庭成员部分的健康状况评估应用于年龄15周岁以上,无严重精神疾病能顺利完成问卷,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长期共同居住的个体成员。对慢性病的患病情况采用询问“您是否患有经医生诊断或治疗过的慢性病”的方法,由调查个体成员自报“是”或“否”来收集,如果回答“是”则再了解其慢性病的具体信息。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ma 3.0软件录入家庭健康评估问卷,同步进行逻辑纠错。运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及数据分析。

2结果

2.1家庭部分

2.1.1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500户家庭的共同居住人总数为1116人,平均家庭常住人口为(2.2±1.0)人。家庭共同居住人数为2~3人的占67%,其中一户2人的有217户(43.4%),一户3人的有118户(23.6%)。家庭类型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分别占61.8%、16.4%、1.0%、5.4%、14.8%,其他占0.6%。家庭生活周期以退休期为主,占87.2%;家庭权利结构类型以传统权威型居多,占58.8%,其次为分享权威型(23.0%)。家庭成员间交流以直接、清晰和情感沟通交流为主,分别占91.2%、94%和93.6%;家庭月收入以2000~3499元的家庭居多,占72.4%。见表1。

2.1.2家庭功能评价 此次调查的家庭APGAR得分与家庭功能状态见表2、表3。

2.2家庭成员部分

2.2.1家庭成员一般情况 500户家庭共有常住家庭成员1116人,其中男性占46.5%,女性占53.5%,男女比例为0.87:1;平均年龄(64.93±19.27)岁,其中年龄≥60周岁者占67.9%,可能與本次调查对象为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家庭,其中老年患者居多有关。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学历为主(59.7%);婚姻状况以在婚者居多(69.7%),丧偶、离异者分别占13.8%、2.0%。存在不同残疾类别的成员82人,占7.3%,其中以肢体、视力及精神残疾类型为主。见表4。

2.2.2行为因素 1098名被调查者中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睡眠情况、饮食习惯见表5。

2.2.3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调查发现434户家庭(86.8%)有慢性病患者。在慢病患者的家庭中,有1、2、3名患者的分别为249户(57.4%)、166户(38.2%)和19户(4.4%);有1、2、3、4种或更多种慢病者分别为79户(18.2%),108户(24.9%)、96户(22.1%)和151户(34.8%)。见表6。

参与调查的1098名家庭成员中,患有慢性疾病者636人(57.9%),慢性病患病情况主要构成为高血压546人(85.9%)、糖尿病214人(33.6%)、脑血管病170人(26.7%)、冠心病150人(23.6%)、高脂血症59人(9.3%)、恶性肿瘤30人(4.7%)、骨质疏松28人(4.4%)、前列腺增生27人(4.3%)。

2.2.4服药依从性 在患有慢性病的636人中调查服药依从性,发现有时忘记服药的89人(14.0%),偶尔不注意服药的226人(35.5%),自觉症状改善时曾停止服药或就医的205人(32.2%),自觉症状更糟时曾停止服药的85人(13.4%)。

2.2.5成员生命质量评价 本研究实际调查对象为1098人,EQ-VAS为(75.46±15.47)分。在健康的5个维度中,存在的健康问题最多的是疼痛或不舒服,自觉身体有中度及以上疼痛或不舒服者占16.8%,其次是日常活动和行动两个方面存在中度及以上困难者,均占16.2%。见表7。

3讨论

家庭是个人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背景和场所。本调查显示,家庭共同居住人数以2~3人的居多,以核心家庭为主,呈小型化、核心化、结构简单化的家庭规模,表现为既亲密又脆弱的特性。一些专家认为,此类家庭的资源不及主干家庭而较为匮乏,家庭的健康支持功能弱化,且对于有慢性病患者的核心家庭,其社区家庭访视的需求较高,應成为家庭医生服务的重点家庭之一。此外,还发现存在一定数量的因配偶离异或去世形成的单亲家庭,此类家庭生活照料与精神支持等家庭资源缺失,家庭功能失调,缺乏家庭养老等社会支持系统,面临较多的困境。家庭医生需要依托政府投入,为这部分家庭对接社会养老机构、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等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社区老年人居家照护等相关服务。

本研究被调查者超半数(67.9%)为老年人,受访者的家庭生活周期以退休期为主(87.2%),可能与调查社区为中心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且调查在签约家庭中开展有关。这部分有老年人的家庭是社区优先签约和利用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主体;另外也可能与调查时段为上班时间,家庭年轻人缺位而家庭受访者以老年人为主有关。处于不同生活周期的家庭往往存在着特定的家庭问题,面对退休期家庭,家庭医生可重点提供慢性病防治、心理照顾、临终关怀等服务。家庭权利结构类型以传统权威型为主,其次为分享权威型,呈现家庭关系多元化、平等化的趋势。家庭成员交流以直接、清晰和情感交流为主,月收入在2000~3499元的家庭居多,占72.4%。

家庭功能和结构方面,本次调查的家庭,虽然大多数家庭功能良好,但仍有15.4%的家庭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家庭成员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56.2%。提示在开展健康宣教时应采用多种方式,提供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健康知识。此外,家庭存在不同残疾类别的成员共82人,占7.3%,其中以肢体、视力及精神残疾类型为主,需要为这些家庭提供康复性健康照护。

部分居民存在较多的行为危险因素。参与调查的成员中目前吸烟的占13.6%,家中或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人占28.0%,控烟防病工作任重道远。有9.1%的人每周1次及以上饮酒,说明需对这部分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63.4%的人从不锻炼,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仅为26.2%,说明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与工作和家庭负担较重,压力较大,意识不足或者缺乏有效的锻炼方式有关。存在入睡困难或早醒情况的为34.1%,睡眠障碍是这部分人群比较困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有5.3%的人每天不吃早餐,13.4%的人有嗜甜食的习惯,18.1%的人饮食习惯偏咸。提示家庭医生需提供相应的膳食指导,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家庭慢性病患病率高且服药依从性较差。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慢性病排前3位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有57.9%的居民患有慢性病,多病共存严重,与国内相关调查相似。原因如下:①调查对象来自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家庭,其中部分家庭最初是因家中有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为了便捷、经济等原因而选择签约,对家庭医生的卫生服务利用率相对较高,以至于慢性病患者也相对集中。②家庭对个体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家庭聚集倾向,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家庭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此外,由于采用自报方式了解慢性病患病情况,可能仍存在低估的情况。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分别有35.5%和32.2%的居民偶尔不注意服药或自觉症状改善时曾停止服药或停止就医,表明部分家庭慢性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而病人的遵医、就医等疾病相关行为不单是个体化的,家庭对其行为影响不能低估。

成员生命质量评价方面,调查家庭个体成员的EQ-VAS略低于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80.91分),可能与此次被调查家庭老年人居多,且其中许多个体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倾向于较差的自评健康状况有关。调查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最多的是疼痛或不舒服,其次是日常活动和行动有困难,这可能因慢性病困扰,病情迁延不愈或预后较差的情况,造成个体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舒服,进而影响其日常活动和行为。

基于本次研究,提示家庭医生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①应将个人的健康问题放回到他(她)生活的家庭背景上来观察、诊断和处理。往往一个家庭的各成员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即使健康的家庭成员也存在罹患某种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家庭医生应以家庭为中心,开展规范化的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工作,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改善家庭功能,促使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起到健康促进的作用。②应结合社区实际,围绕家庭基本资料、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资源以及成员健康状况等资料,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健康档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评估的目的除了评价家庭健康状态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制定分层分类的健康管理,并个性化地为成员制定保健计划和干预措施,从而真正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顾。故此,运用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建立家庭健康评估体系,引入量化分析,制定可操作的评估工具,开展分类的家庭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本次在斜土社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家庭医生全面了解辖区内居民家庭和个体的主要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实用性评估工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局限对上海市中心老城区进行实证研究,未来可选择近郊城区及远郊社区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分析,以进一步完善此家庭医生制服务下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朱兰 黄逸敏 顾丹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梯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书法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