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民生档案利用与政策因素、利益因素、利用者本身因素正相关,由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与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并无明显正相关关系,不必然产生档案休闲。客观正确地认识民生档案利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认识档案、档案利用规律,准确定位档案馆的地位、职能有重要意义。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1:

构建服务民生电子档案系统 提升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质量

一、研究背景

民生档案是在涉及人民生计各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民生档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多,其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方式己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实现民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得越来越迫切。民生档案管理部门应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接收、整理、扫描、录入等方式方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使其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民生档案信息的合理需求。本文在分析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应对之策。

二、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己经成为民生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那么什么是民生档案信息化哪?民生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各馆(室)藏民生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民生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民生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民生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每一项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民生档案建立的难度,民生档案信息化就是提高民生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民生档案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各项民生档案工作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广大民生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实现各管理部门间的高度信息共享,克服以往信息重复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法等两种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的总结,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总结、分析,从而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法

本次研究与相关案例相结合,并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创新,这也使得本次研究具有足够的实践价值。

四、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技术路线方面主要侧重于严密紧凑的研究阶段布置和研究效果核实。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每个研究阶段之间紧密联系,并且能够通过后一阶段研究实际的检验改进前一研究阶段中的缺陷,进而达到修缮整个研究过程的目的。

第一阶段:制定课题计划及准备工作

1.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制定大致的研究计划,对研究的目的、方向、内容、方法、时间以及难点等做出初步的规划。

2.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相关理论资料。研究必须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为支撑,在本课题研究开展的前期工作中,收集并阅读了关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

3.分析课题,对可能性事件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解决假设。落实课题研究需准备的研究对象。做好相应的调查,准备展开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开展实践研究

在展开实践研究的第二阶段,要确定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并按照第一阶段的资料准备和计划策略具体展开调查研究。在这一阶段,要做好所有调查数据、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对于调查部分要做好调查结果的记录,有利于后期對调查结果的归纳、保存,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要不断地完善和巩固课题的研究成果,重点是要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与现行的实践结果对比是否相吻合。可对部分参与调查研究的人员进行采访,从而做好效果和意义分析。同时,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便于请教和指导总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本研究课题属于较新领域的课题,前人研究程度有限。在总结阶段加强对理论基础和实践调研结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生档案信息服务是围绕民生档案开展的一系列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从广义上讲,指的是档案信息机构整个的业务工作。即所有为了促进档案信息流通,加快档案信息传播,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便于利用者获取档案信息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狭义上讲,是指档案馆(室)工作人员根据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组织利用者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的工作”本文观点的民生档案信息服务是综合广义和狭义综合的档案信息服务,是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以满足公众的利用需求为目标,全面的收集和开发民生档案资源,以方便、高效的方式不断满足民生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民生档案信息服务的特征

民生档案信息服务由于其涉及民生问题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事务性工作,及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档案服务工作,有其个性化的特征。

(1)亲民性

民生档案是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具有价值的档案,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和可靠信息。开展民生档案信息服务针对的服务受众群体是每一个普通的民众,这就从受众主体上决定了民生档案信息服务的亲民性特征。

(2)广泛性

民生档案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专门档案,而是一个由社会层面的民生档案和个人意义的民生档案共同构成的民生档案体系,涉及到与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民生档案具有内容的广泛性、来源主体的广泛性、服务客体的广泛性等特征,这些组成部分的广泛性特征,也就构成了民生档案信息服务的广泛性特征。

(3)动态性

民生档案概念的提出和民生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档案工作的社会职能,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围绕着民生问题所产生的民生档案信息内容类型众多、纷繁复杂。民生问题是一种动态性、持续性的问题,并随着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不断发生侧重点的转移,我们无法用静止的状态涵括所有的民生问题,因此,为解决民生问题所产生的民生档案也便具有动态性特征,围绕着民生档案开展的民生档案信息服务也便呈现了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特征。

(4)基层性

民生档案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也构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体现着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围绕着民生档案信息内容的产生、收集、整合、开发利用等一系统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普遍公众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维护公众的各项社会权益,民生档案信息来源于基层,又服务于基层,民生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也便具有了明显的基层性特征。

四、研究成果

(一)高度重视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

想要进一步强化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强化对民生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提高大家对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在全单位形成重视、支持、共同做好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对民生档案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正常运行需要配置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复印机及扫描仪等设施设备,做好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作保证。

(三)加大民生档案信息数字化力度

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民生档案信息数字化,要充分利用民生档案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加大对民生档案门类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档案馆室软件、硬件项目以及档案数字化扫描项目的建设,建立数字档案馆室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档案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智慧城市与民生档案信息服务的概念、特征

[2]关于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3]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思考-莲山文库

课题: 《构建服务民生电子档案系统 提升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质量》是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规划课题编号:HXJKY1255

作者:宋素玲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2:

对民生档案利用的思考

摘  要:民生档案利用与政策因素、利益因素、利用者本身因素正相关,由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与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并无明显正相关关系,不必然产生档案休闲。客观正确地认识民生档案利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认识档案、档案利用规律,准确定位档案馆的地位、职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生档案;利用

200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的意见,开启了民生档案利用之门。随后,各地档案馆积极响应,接收民生档案进馆,开展民生档案利用工作,一时间一些地方档案馆也确实增加了不少民生档案的利用者,甚至有地方还掀起利用小热潮。然而,这种热度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面积热潮。至今,档案利用主流依然是不温不热,在低谷中徘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热度。客观正确地认识民生档案的利用现象,思考民生档案利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档案、档案利用规律,准确定位档案馆的地位、职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政策影响的结果

国家及各地的政策深深地影响着民生档案的利用,“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对利用者的档案需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决定了档案需求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的总趋势”。[1]也就是说民生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大都是被动地由国家及各地的政策所左右。近些年大力开展的民生档案利用工作,都是受国家及各地的政策影响的结果,作为广大普通公民来说,只能是被动接受这些政策的影响而被动地去利用档案。

对于政策对档案的利用影响,有不少分析档案利用统计的文献都提到了这一点。如:闫俊丽、何惠光认为:“利用率上升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及中心工作有关。”[2]韩李敏、吴新宇认为:“各项政策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变化,对档案利用产生直接影响。”[3]而对民生档案的利用以及对公民个人利用档案的影响更深。如:杨丽认为:“如果国家出台一项新的惠民政策,如办理社保时对相关工龄有优惠补助,那么在政策出台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期间,会出现大量群众进馆查询、排号等候的情况。”[4]丁红勇认为:“民生档案利用对相关政策非常敏感。2013年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国五条’的出台,广大档案利用者都希望赶在政策具体实施之前办理房产相关事项,直接导致了产证、社员建房、土地、婚姻等相关民生档案利用量短时间内成倍增长。”[5]除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外,各地出台的一些政策同样也影响对民生档案的利用。如,王青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密切相联。2004年,民生类档案查阅663卷次,2009年上升為5056 卷次,增长将近10倍,这是由于当年佛山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贯彻执行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的通知》,该政策出台后,许多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来馆查阅结婚记录,以证明身份领取奖励。在民生类档案的查询中,婚姻档案、身份证明档案利用频繁。”[6]丁红勇认为:“2013年5月和2014年9月上海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两次放宽准入标准后,浦东新区档案馆都迎来了一个房产档案和婚姻档案利用的小高峰。”再“比如2014年《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特殊情况再生育规定的实施意见发布后,为办理再生育而查阅婚姻档案的人数明显增加”。[7]李静静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密切相连”“2013-2014年两年利用档案人数激增,究其原因主要是民生及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致使档案利用需求得到提高”。[8]除了地方政府出台针对一地的政策影响档案的利用外,还有地方政府出台一些针对个别单位的政策也同样影响着档案的利用。如熊伶桃介绍道:“因长寿区棉纺厂‘亦农亦工’政策的出台,集中接待棉纺厂档案利用人次近300人。”[9]可见民生档案的利用就是国家及各地的政策影响的结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这里说的档案利用受政策的影响,并不包括档案利用政策。档案部门出台的一些意在促进档案利用的政策,并不能增加民生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也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也就是说档案利用政策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扩大与提高的影响很小。别的档案利用政策不说,就说2013年出台的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的档案利用政策,这项政策的出台正是档案部门大力开展民生档案利用的时期,这项档案利用政策对于社会大众确实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几年过去了,对于民生档案的利用并没有多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这么好的一项档案利用利民政策并没有诱导和激发出社会大众档案利用需求。而在2013年以前没有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的政策时,也没有挡住社会大众对一些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不要好的档案利用政策,像开放档案、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等利好的档案利用政策,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多的档案,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的利用条件,为档案利用者减轻档案利用负担,仍然是档案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努力方向,也是档案利用政策不断完善的方向。

2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利益影响的结果

大多数民生档案利用者都是受到利益的影响而到档案馆利用民生档案的。也就是说档案馆的民生档案利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利益。近些年民生档案利用的大部分都是为获得利益而到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也许会有人说近些年民生档案的大量利用,说明档案馆主动服务了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利益服务,说明档案体现了其价值。也许还有人会说,利用民生档案都是主动来利用的,说明都是这些年档案部门抓民生档案工作抓出了成效。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民生档案的相对大量地被利用,仍然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现象,也就是说,是非正常现象。实质上是我国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出台调整利益分配政策的结果,这些政策的出台大都是为了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积攒的一些问题。说是利用民生档案获得利益,其实档案利用者是国家或地方出台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积攒的一些问题的政策受益者,而不是档案馆民生档案的受益者。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如果拿不出有关证明材料,就将要受到利益损失,这时利用者不得不被动地到档案馆利用相关民生档案以获得相关利益的证据避免相关利益受到损失。显然,避免相关的利益受到损失才是利用民生档案的唯一目的。

3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利用者本身因素影响的结果

民生档案利用还受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利用者手头上或者就近没有或者找不到所要用的材料时,才会被动地不得不到档案馆查找相关的档案材料,这也符合效益原则,没有人会有事没事地浪费时间舍近求远地跑到档案馆去查档案。民生档案利用也就是公民个人利用档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发生了政策调整;二是利用者所在单位或本人无法提供有关证明材料。这也是被动地到档案馆利用有关档案的客观条件。而后者是影响公民个人到档案馆利用档案的最主要因素。例如,利用知青档案是因为利用者自己没有保存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证》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缺失,才被动到档案馆来利用档案的。利用婚姻档案中大部分都是利用者结婚证遗失的,有少部分是结婚证登记内容有瑕疵,后者属于以往登记不规范的历史遗留问题,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被动到档案馆来利用的。利用退伍军人档案的也是因为利用者遗失退伍证的缘故,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过去不少公民由于没有档案意识,一些应该由自己保存好的档案凭据自己乱丢乱扔,一旦需要,无法查找,只有到档案馆来查阅有关材料或存根”。[10]“民生档案的查询多数为被动查询,即在办理相关手续和事项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要件,需要到档案馆查找相关材料复印件用以辅佐证明。”[11]

4 对民生档案利用的解读

民生档案的利用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民生档案的利用是近些年来档案利用的大户,一些研究者在观察研究了这一现象以后,就认为这是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档案利用大众化、休闲化的结果。例如,郑锦霞认为:“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依法获取自身信息的知情权要求不断提升,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多。”[12]魏金娇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发现自身对于档案与档案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13]赵洋月认为,“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档案信息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民生档案、信用档案等档案的利用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伴随着公民的民主意识的觉醒,档案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动下,使得公民利用大众化档案、民生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14]黄霄羽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公民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如《信息自由法》等,档案利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档案民主化’。它使查阅档案成为任何一个公民在其日常生活中均可享有的自由獲取信息的公共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种权利,并合法地使用它。档案个人利用已经在档案馆的利用中占据主力的位置,如近年来在上海出现的‘知青档案’、‘独生子女档案’和‘房地产档案’等的大量利用”“由此看来,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利意识正逐步增强。人们也必然会争取自己档案休闲利用的权利,这使得档案休闲利用不得不‘应需而生’”。[15]刘金霞认为:“要努力开发民生档案资源,缩短与公众的距离,使档案馆成为极具感染力与亲和力的大众文化休闲场所。”[16]汪孔德认为:“那里有民生档案,老百姓才会去休闲。”[17]赵屹认为:“对于个体利用者来说,其利用档案首先的、最初的、直接的目的一般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而后是进行专业研究等功能性需求,最后是文化和休闲需求。”[18]

然而,事实上并不像这些研究者观察和研究的那样,民生档案利用的兴起,既不是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也离档案利用大众化、休闲化相去甚远。有位记者在采访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利用工作时,“朝阳区档案馆领导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话说得非常坦率:档案利用率高、普通老百姓能到档案馆来查询利用档案,应该说是件好事儿,但这决不是说我们这儿的老百姓跟其他区县相比,思想觉悟就高、档案意识就强,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客观需求”。[19]事实也正是如此,“是一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客观需求”,这里说的社会大环境就是国家政策的环境,就是国家不断出台涉及民生利益的相关调整政策,而客观需求正是受益民众中的部分人员由于缺乏相关证明材料不得不到档案馆来利用民生档案寻找相关证明材料。事实上,民生档案利用的兴起正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三者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结果。如果真要是普通老百姓都是思想觉悟高、档案意识强的话,那么,普通老百姓保存相关证件及证明材料的意识就强,结果是到档案馆利用相关档案的反而会越发少了。事实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馆藏档案利用率”“现在公民的档案意识提高了,不少人应保存的档案凭据如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干部的调动、任职、增资文件的复制,等等,保存得完好无缺,他们需要利用时用不着来档案馆查档案了,这也降低了馆藏档案的利用率”。[20]显然,那种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是因为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的观点,以及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得档案休闲利用不得不‘应需而生’”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可以说民生档案的利用离档案休闲利用差着十万八千里。

5 结语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民生档案的利用受政策的影响是很深的,而实际上民生档案的利用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民生档案的利用应该说与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也不会必然产生档案休闲。而许多民生档案的利用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热,而会越来越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以及他们回城后参与招工形成知青、招工档案。随着退休年龄临近,为了证明工龄、办理退休,由此催生了知青、招工查找热”“可以预见,这批人退休后,知青、招工查找的热度将成为过去时”。[21]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类民生档案的利用者会越来越少。对此,不仅要做好心理准备,还应透过这一现象不仅要看到民生档案利用本质,还应看到档案利用的本质,通过认识这一现象的本质来认识档案馆,并给档案馆及档案馆利用以正确的定位。

另外,应该客观看待近些年来兴起的民生档案异地远程利用,它实际并不能给档案馆利用带来更多的利用者,这是由于民生档案都具有很强的专指性决定的,也就是说甲的民生档案乙是不会去利用的,出于保护甲的隐私也不会让乙利用。当然,开展民生档案异地远程利用,在不考虑成本与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对于方便异地的民生档案利用者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永生,田炳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59.

[2]闫俊丽,何惠光.漯河市档案馆近10年档案利用情况调查[J].档案管理,2014(05):54-55.

[3]韩李敏,吴新宇.新时期档案馆利用回顾与展望——浙江省档案馆15年(1980—1994)档案利用分析报告[J].档案学研究,1996(S1):48-49.

[4]杨丽.成都市(区、县)综合档案馆利用服务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丁红勇.浦东新区档案馆2013年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4(05):61-63.

[6]王青.2004—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27-29.

[7]丁红勇.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30-31.

[8]李静静.从档案利用分析看档案工作发展[J].山东档案,2016(05):62-63.

[9]熊伶桃.2014年重庆市长寿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32-33.

[10][20]曹家慧.试析近年来档案馆档案利用率下降的原因——兼与山东腾州市档案馆徐大华、燕开良二先生商榷[J].贵州档案,1997(06):23-25.

[11]依佳宁.立足档案资源共享 提高民生服务质量——沈阳市各级档案馆民生档案利用情况简析及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18(S1):8.

[12]郑锦霞.档案社会化的重新审视:民生档案[J].兰台世界,2010(10):39-40.

[13]魏金娇.以服务为导向的档案馆资源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14]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5]黄霄羽等著.社会转型期档案利用政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38.

[16]刘金霞.谈档案人的职业自信[J].四川档案,2012(06):35.

[17]汪孔德.基于社会记忆理论下的檔案与历史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08(02):98-103.

[18]赵屹著.档案馆的现在与未来[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69.

[19]卞吉.档案服务创新系列谈之二 社会需求 主动服务 档案利用效果——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利用工作带给我们的思考[J].北京档案,2002(04):8-9.

[21]梁艳丽,张微,韩斐.新乡市档案馆2015—2017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J].档案管理,2018(05):71-73.

(作者单位:刘东斌,濮阳市档案馆;吴雁平,开封市档案馆    来稿日期:2019-10-20)

作者:刘东斌 吴雁平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3:

创新理念 找准定位 档案工作要在服务大局中求取新发展

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崭新机遇和广阔舞台,同时也对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档案部门,特别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把握大势、应运而为,更加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当党和政府的可靠助手,承担惠及民生的重要责任,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乘势而上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创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找准发展定位

历史凝固是档案,档案融化是历史。档案工作实践表明,还原历史原貌,分析发展进程,做出科学决策,都需要档案材料做印证,没有档案,历史就失去了记忆,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古至今,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生活实践都在档案中得以体现,而档案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档案工作与其他事业一样,也会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档案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档案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些都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档案工作从过去的封闭管理到今天的开放利用有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担负起了重要的作用。新的形势下,档案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安于现状、消极依赖、闭门自守的思想,不断确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理念,进一步树立勇于创新求发展、融入中心有作为的理念,准确把握、判断当前形势和本地档案工作发展态势,从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考虑档案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新能力,创出档案事业发展新业绩。

张家口市档案事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我市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对档案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相比,情况不容乐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找准实现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档案事业跃上新的台阶,就要深入思考当前档案工作发展面临的三个课题:一是新体制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定位和功能问题。档案工作要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发挥档案对历史的回溯追踪和传播文化信息等多方面作用,特别是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二是档案工作的外部条件和资金保证问题。档案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实现档案事业持续发展。三是突出特色,走特色之路的问题。只有形成特色档案资源,才能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服务。基于此,广大档案工作者要抱以强烈的信心,解放思想,致力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创业,坚持把档案工作放在科学发展新起点上定位,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服务大局为重点,以资政惠民为主题,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优势,努力在求深求实和创新服务上下功夫,促使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和社会建设热点,以重点工作的有效突破,以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业绩,体现档案工作独特价值,推动档案事业不断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贡献。

二、主动服务大局,在大局中拓展服务领域

档案部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的新认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参与本地中心工作,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发挥独特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实效性,努力改变因与中心工作连接不够紧密、档案部门自身相对冷清的局面,增强档案工作的生机活力与发展后劲。

1、着力深化档案工作服务发展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档案服务水平越高、越到位,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就越能凸显。为此档案部门要以资政惠民为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跟踪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围绕百姓生活,提供及时、高效和优质的档案服务,把服务贯穿于档案工作全过程,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为党和政府分忧,让人民群众满意,以有为求有位、以服务树形象。一是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力度,确保项目实施全过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关闭、停产、合并、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确保国有档案不流失、不损毁;积极帮助、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围绕加强工业建设力度、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大局,提供及时档案信息服务;积极抓好环保、文化、信用等档案工作,为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建设文化大市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二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推进建立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和利用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改革档案、宅基地档案、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档案等,发挥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独特优势;通过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档案信息网、涉农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等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档案工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为社区建设服务。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初步建成集低保就业、综合治理、科普教育等一体的特色档案体系,为社区进行居民管理、医疗保健、实现再就业等提供有效服务;树立亲民、为民、便民的服务工作新理念,全面推开家庭建档工程,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公开与社会化服务,积极为群众提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2、着力打造资政惠民公共档案馆。按照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的要求,逐步达到功能完善、管理科学、馆藏丰富、服务高效的新目标,全方位打造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贴近中心、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新形象。一是围绕服务本地建设,大力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采取多种灵活形式,把散存于社会的有价值、有特色的档案资料征集进馆,重点是把反映本地建设发展过程的档案资料以及各行各业包括新经济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以及推动发展代表人物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充实到馆藏中。在此基础上,建立配套机制,积极介入当地重大活动,采集保存重大活动档案,为记录本地历史,反映城市发展留存完整的档案资料。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和百姓需求,加快档案开放进度,尽可能将符合规定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挖掘馆藏资源、进行提炼加工,以档案资料为载体,开发档案编研成果,以专题的形式,加快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和公布,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三是更加注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履行好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不断健全完善工作体制和相关配套措施,做好自身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及时接收政府各部门的公开信息,依法向社会提供利用。联合相关各方力量,对已公开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促进档案资源增值。四是抓好服务窗口建设,强化窗口意识,以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发挥档案重要作用,着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着力抓好民生档案工作。建立“两个体系”、实现“两个转变”是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新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谋划,扎实地实践,使档案工作向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铺展。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方便人民群众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资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快建立“两个体系”是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崭新课题。民生档案涵盖资源环境、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就业、劳动保障、教育医疗、婚姻生育、房产土地等与人民群众相关的方方面面,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各部门在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展的新工作,对涉及民生、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档案资料,依法加强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提出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监管措施;要将涉民档案列入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和各单位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审批内容,确保各涉民部门所产生的涉民档案齐全完整,并及时准确地提供服务。作为档案馆,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手段,切实加强对民生档案的接收、整理、管理和利用工作,要深入了解民生所需,优先鉴定、开放、公布和数字化民生档案,逐步建成诸如招工、知青、婚姻、学生分配、土地征用、破产企业职工等专题民生档案数据库,借助信息网站这一现代化媒体,实现已开放档案目录、政府公开信息目录及重点涉民档案的网上查询,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利用档案需求。

三、抢抓发展机遇,在服务中加快自身建设

1、坚持攻坚克难,切实加快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馆功能的基本条件,是档案馆各项工作的根基。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要抓住当前扩大内需和加快城市建设的难得机遇,下大力破解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要迎难而上,加大力度,多方争取,动用各方力量积极呼吁和争取,加快市和县区国家档案馆建设步伐。二是要广开思路,充分利用基层政府改扩建政府综合办公楼等有利时机,尽快争取把档案馆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总盘子。三是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新建国家档案馆的建设水准既要符合“五个功能”要求、体现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又要建成一个能够体现本地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内涵和形象的文化标志。

2、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涌现已经对传统档案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档案载体和管理手段都面临着更新换代。档案部门必须着眼于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胆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档案数字化建设道路,实现历史档案与未来档案的有机链接。要完成这一历史的跨越,必须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一是要增强档案数字化紧迫感,提高档案数字化的自觉性,加快档案数字化的实际工作进程。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基础上,出台完善本地档案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争取列入本地信息化建设规划。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馆藏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步伐。三是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构建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原文档案数据库和本地区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积极指导各党政机关和其他组织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保存和管理工作,为建设数字档案馆奠定基础。五是着力提升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加强局域网、公共网站、政务网建设,尽可能将更多的档案实现网上查询、在线共享,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需求。

3、坚持思路创新,加强档案工作对外宣传。档案部门要改变传统思维观念,高度重视档案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把档案宣传工作作为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的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专门档案宣传力量,推动档案宣传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扩大范围,广度宣传。通过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活动、请领导实地视察、向领导报送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的专题成果、典型事例及简报信息等,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档案工作进展情况,赢得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媒体为平台,向社会公众宣传。通过拍摄档案服务专题片、档案馆形象宣传片等,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档案工作新成绩、档案战线新风貌;利用报刊举办档案知识、城市历史知识竞赛,深化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提高社会认知度;组织走进档案馆、感悟城市历史等参观走访活动,使档案馆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窗口。三是创新形式,深度宣传。创建本地档案专刊,为各级领导和基层档案工作者获取档案信息、提升档案意识搭建平台;发挥各级档案学会作用,定期举办档案工作与社会热点论坛、评选优秀成果,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举办各种档案主题展览,向社会免费开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坚持务实创新,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档案工作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档案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就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就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博学多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档案干部队伍,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提升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严格监督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责权明晰、奖罚分明、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转、按时高效完成。二是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加强综合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使档案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压担子、加任务,为年轻同志提供锻炼机会和才华展示平台,使他们不断成长。三是在健全人才机制上下功夫。在着力培养现有人才、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基础上,建立信任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在加强档案部门机关作风上下功夫,通过多渠道教育管理、开展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创建学习型机关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大家像刘义权同志那样坚守平凡,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生的华章。

作者:杨 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基于公路质量的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