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研究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广告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广告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起步晚、发展快、教育跟不上,时至今日,广告业已经开始面临高层次人才日益短缺的问题。本文从广告学教育方面着手,对当前我国广告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广告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系统地提出了提升广告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广告学研究论文 篇1:

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弊端研究

摘  要: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大环境影响之下,媒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广告传播的方式,这对于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进行不断革新。本文重点对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弊端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弊端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成为了企业争夺的对象,对于广告企业而言同样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在消费理念、媒介环境以及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面临挑战。要想将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培养更多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地方院校对当前市场需求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模式,站在发展的角度全面考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转变理念作为切入点,将课程教学创新,并且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形成系统化的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1]。

一、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弊端

(一)教育理念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在地方院校办学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师资不足、软硬件欠缺的问题普遍存在。再加上此专业办学的门槛和成本很低,地方院校大多数又以传统专业为基础,导致对于该专业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不足。很多地方院校缺少有经验的教学师资队伍,也未体现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广告学专业教育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经济管理、艺术设计三部分,在新闻、经济管理教学中,对广告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并不突出,也没有体现出学科以及地域优势,导致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的内容、技术无法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将技能培训作为了重点,却对理论有所忽略,研究生素养、思维不同步,全面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  [2]。媒介融合、大数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广告行业发展,而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同样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不同学科的有效融合。

(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有待创新

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其办学目标是培養更多与社会发展相符的人才,而人才培养同样也是为了服务地方,所以实践教学极其重要。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课程设计存在非常明显的同质化问题,传播学科、广告学专业无法实现有效融合;而且在专业课程设计以及内容开发方面滞后,部分老师科研成果未充分体现在专业教学中,进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课堂教学方法简单且无吸引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运用不足,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课堂教学中未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在广告教学科研项目的开发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以上弊端说明了当前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广告学专业教育不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大多由其他专业演变而来,所以不管是师资中的职称、学历,还是年龄都存在不均衡问题。其中具备专业职称以及高学历的老师较少,年龄较大的老师所占的比例很大,年轻老师少,师资结构的弊端极其明显。首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这些老师对于理论非常重视,却忽视了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结合,对应用型人才潜力和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其次,地方院校在深层次广告研究方面的人才极少,导致人才储备不足,而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最后,广告学专业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要求较高。对于人才而言,其职业生涯规划中会将个人抱负的实现作为重点,而地方院校不管是在资源方面,还是在职业规划方面都无法体现出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对于老师教学能力提升也极其不利。

二、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

(一)开展科学融合,聚焦核心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提倡学科间的融合,以此来开展教育活动。新闻传播教育中,学科的交叉对于学生核心培养目标主要划分为三方面:技术思维、人文主义以及跨界能力。广告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应该以此为依据,实现理念的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所以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应创新教学理念,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形成核心培养目标,在融合中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整合资源,优化广告学专业课程体制,形成理论、专业、技能全方位的整合体系。并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为依据,重视新时代下学生新技术的学习,对学生除本专业以外跨学科融通能力进行发掘。

(二)突出学生主体,不断创新课堂教学

在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创新就要以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例如,地方院校可以通过竞赛、微课比赛活动的开展,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课教师也可以采用场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在活动中突出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另外还要与同专业老师、广告学专业精英进行沟通,以便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活跃教学氛围,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思考意识。

(三)构建“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发展的办学目标是面向社会、服务地方、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在对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时,除了要创新机制、强化实践,还要形成与地方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不同学科融合优势、地区优势,传播地方政府形象,对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传播,并且将学生专业实践教学与地区发展结合。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对区域特色行业、产业、具有代表性企业加以重视。尝试为其提供宣传渠道,例如宣传文稿、策划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对企业、产业产品进行宣传,实现传播、销售、服务集合目的;加强院校间的合作,构建不同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广告学专业间的合作体系,共同创建互动平台。院校与科研部门、企业间的合作,应重点对学生传播新技术、关注行业动态的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形成与企业间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构建老师与企业共同发展机制。

(四)开展竞赛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院校可以将广告学专业竞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专业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广告竞赛,例如广告创意比赛、摄影比赛、微视频比赛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外还可以构建课堂教学、课下活动、创新创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教育体制,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广告学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确保竞赛体系目标明确、主体突出、层次分明、形式多元化,进而实现以比赛促进教学的目标 [4]。

(五)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高校首先应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广告学专业师资,为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师资团队中注入新鲜血液,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给本院校的老师,带动现有老师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性。其次从现有的师资中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老师,可以通过轮流培训、进修学习、调研学习等方法,或者是与传媒企业、广告公司合作,为老师提供锻炼机会,开拓老师的专业视野。最后提高老师教学科研能力,院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广告学专业教师教研成果的比赛,老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老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有利于提高各自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带来了压力。不断发展的广告业态、创新性的传播形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广告专业人才需求的改变,都在推动地方院校创新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同样也要与时俱进,为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峥峥. 广告专业课程教学反思与创新改革策略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0,7(51):54-57.

[2] 劉颖昕. 地方高校应用型广告人才培养慕课教学策略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50+122.

[3] 李连璧. 融媒时代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9(12):194-196.

[4] 李扶忠. 技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职业,2017(21):42-43.

(荐稿人:李宝林,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于欧洋 王丽娜

广告学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的广告学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广告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起步晚、发展快、教育跟不上,时至今日,广告业已经开始面临高层次人才日益短缺的问题。本文从广告学教育方面着手,对当前我国广告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广告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系统地提出了提升广告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广告学;教学效果;教学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广告学作为一个新兴热门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与此同时,《广告学》课程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跻身于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列。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广告学课程教学效果,以使学生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并形成较好的广告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广告学教育现状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广告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表面的繁荣背后,广告业也面临着高层次专业人才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还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滞后、缺乏实践教育等诸多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毕业生缺乏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凭借一纸文凭参加工作后,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具体问题,他们或是不能迅速解决,或是解决方案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或是很难配合别人完成任务,从而影响到企业绩效的实现。其次,在校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长远规划。进入大学后,很多學生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管考试通过,不管毕业后的工作,“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思想仍占有不小的市场。

(二)教师方面

首先,教学理念滞后。很多广告学教师依然持有着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把知识讲授出来,学生就能顺利地接受。这种教学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受众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实际接受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其次,教学手段单一。广告学的教学中,教师已普遍开始采用多媒体设备,但多数仍只停留在以“电子黑板”代替传统黑板的层次,教学手段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教学效果并未有大的提高。

(三)学校方面

首先,师资力量薄弱。当前,广告学课程的教师,多数是直接从大学到大学的学者型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其次,缺乏横向交流。开设广告学的高校普遍存在着缺乏彼此间的交流、缺乏与企业交流的问题,一方面,这使得高校间不能相互借鉴彼此的优势和经验,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极易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适应企业的需要。再次,考评方式偏差。多数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这就从根本上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树立了一个错误的导向。

二、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1]。”但本文作者认为,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课程,广告学教学理所当然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元素,比如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学生的实习基地等。学生本人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其能否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内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手段,以及其他外部条件则是影响学生能否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外因”。结合广告学教学特点,并根据多年的广告学教学实践,本文作者提出了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

其中,E″为Effect,即教学效果;f为function,即函数;P为Person,即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及其综合素质等个人因素;E为Environment,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等;E′为Environment,即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为学生提供的配套硬件设施、实习基地等。

公式可以解读为:广告学的教学效果是由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及其综合素质等个人因素与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及其他外部条件构成的外部环境的“综合效应”。同时,理想教学效果的取得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个人因素,其他一切外在因素都应该致力于如何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提升广告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根据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本文作者认为,要想提高广告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广告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校作为非常关键的外因的作用,通过这些外因的转变,促成学生这个广告学教学活动的内因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外因”E的作用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如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等,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中穿插、讲授各种有趣、有益于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要以平等的姿态鼓励、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远大的理想在生活中找到落脚点。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授轻接受的教学理念,一切要以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为衡量标准。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授知识。要把学生看成富有创造力和有独立见解的学习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双向沟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积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广告学的相关知识。

3.积极完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完善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力量,广泛收集最新的、经典的素材如广告图片、视频等来丰富课件,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其次,加强案例教学。广告学做到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广告、思考广告、分析广告、练习广告的习惯” [2]。

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认真编排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案例质量的提高来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再次,引入模拟教学。在有了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围绕选定的主题,分工协作,进行全程的广告创作,然后在课堂上轮流展示讲解,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充分发挥学校E′的作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现有广告学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广告学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以提高广告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引进优秀的客座教师。学校可以聘请学术专家和优秀的外校教师担任客座教师,以迅速充实广告学教师队伍。再次,邀请企业骨干开办讲座。学校可以与优秀的广告企业骨干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他们进入学校开办讲座,以弥补广告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

2.加强校际、校企横向交流。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充分了解广告学教育相关领域的动态,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主动与优秀的广告公司建立稳定的联系,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广告策划活动,从而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改善学习效果考评方式

“广告理论和实践应该是并重的,尽管现在学生实践的机会增多,但考评方式却没有根本改变,如果不能在学生的综合考核中体现出实践环节的内容,那就不是一个好标准。[3]”对于广告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地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真正检验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在期末试卷考试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多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形式,如把参加广告比赛、发表专业文章情况以及在模拟实战中的表现等计入学期考核总成绩。

四、结 论

《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由学生这个“内因”与教师、学校这两个“外因”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广告学教学效果公式,把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持续不断改进“外因”,促使“内因”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以达到广告学教育的既定目标,为广告企业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严学军,汪涛.广告策划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宝元.广告学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涂勇.广告学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建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张雪洁

广告学研究论文 篇3:

探析女性主义媒介在广告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女性形象批判在媒介中是经常出现的,对女性形象分析会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媒介广告和影视作品中,这些分析只是一些文本形式的分析。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在新闻传播方面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它是对女性主义思想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间接的促进了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女性在这些广告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告学

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一)女性主义媒介概述

女性主义研究特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对女权主义运动具有很大贡献,对女权主义运动具有指导作用,女权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但是它诞生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革命时期,主要人群是一些资产阶级妇女,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不再保守,不断提出关于女权的愿望。这些运动发展到第一个高潮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妇女主权运动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中期,这一时期也被誉为女性主义时期。

(二)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媒介

如今女性主义的思想并没有减弱,反而越加突出,比如出版社出版这方面的内容不断增多,涌现了许多派系比如文化女性主义等等。从60年代到现在女性主义有很大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突破学科限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二就是出现了新兴的群体,即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第三主义研究主要思想是:女性主义是一种不同种族,地区或者是国家的妇女来阐述自己利益的政治性的一个舞台,由于人的差异,妇女们的需要和利益也是不一样的,而多元化正是对这种差异情况的保障,是一种妇女们反对性别歧视和获得男女平等政治愿望起点。从二十世纪中后期起,女性主义逐渐成熟起来,在许多不同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化的时期,女性主义的思想和研究开始进入传播学领域,一个新的话题开始展现在研究者面前,即性别与传播。

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史最先是西方的女权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女权运动进入学科中并发展壮大变为女性主义学科运动,从而进一步的扩大,进入到大众传媒领域的发展过程。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后,在许多人的努力下,不断涌现一些新思想与新的研究成果,让人们认识到妇女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超出想象,表现的更加复杂繁琐,已经不是简单的划分传统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了。传统女性主义相对比较简单,包含的内容较少,但是现代女性主义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表现的比较复杂,不再固于单一的发展方式,而是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如今的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不同于以往,现在的女性主义研究新出现了两个批判,即一是对那些忠于走女性主义传统道路,不与时俱进的批判,片面性的认为各种媒体中都有女性的地位,而且有多样化的女性形象,要知道,这并没有展现出女性生活的真实的一面,因为女性在男性主导的媒体中的地位很低,女性很容易遭到忽视,不公平的对待;二是由于女性主义思想的不断扩大,对社会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一些新闻中已经频繁的出现关于“女性化”的现象,这只是一味重视表面,而忽略了内在的实质,表面是男女平等,其实更多的不平等藏在表象之中。虽然这两种批判角度不同,但都致力于维护女权的坚强决心。

二、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方法及前景

女性形象批判在媒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对女性形象分析会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媒介广告和影视作品中,这些分析只是一些文本形式的分析。就媒介方面看,女性主义研究把女性比作某种符号,采用符号学对涉及女性文本进行分析,这就无法回避从女性特质角度出发。比如在杂志上有这样一个特点,杂志的封面一和封面二都是一些广告,特别是美女代言的化妆品中,女性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大众媒体的传播性及其的强大,女性形象在此传播下遍地都是。男性在广告上的优势远远低于女性,这方面光从广告数量上就可以体现出来,而女性人群中以那些年轻美丽的女性居多,她们的年轻美丽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在众多广告中,女性已经成为他们做广告的重要部分,年轻漂亮的女性很受大众的欢迎,给人带来视觉的吸引力,女性所具备的亲和力也是她们占据广告宣传的重要因素,这种亲和力可以消除人们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从而达到宣传的作用。那些企业看到女性的这个优势,并以女性为载体来展现自己商品的特色。

三、 女性主义研究在广告学中的体现

(一)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表达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关于妇女吸烟或者直接是女性烟民为诉求的广告还没有出现过。那些广告者对妇女做一些广告时做的甚是细心。从20年代后期开始,针对女性的广告开始萌芽出现,经过几年发展后这种方式不在那么遮掩,而是更直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一个很独特的现在,就是香烟的地位很高,它代表了女性的个人标志和社会标志,代表了自己与这个新社会开始融合在一起,代表了与过去的决裂。这种趋势发展到今天,女性已经不再是传统女性所表现的家庭主妇形象,现在的女性更多的走向社会,成为推销产品广告的载体,遍布各大小媒介市场。

(二)女性受众群与媒介地运用

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否为大众接受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女性主义研究者已经开始严厉的批判女性在广告中的不平等现象。那些研究者们主要理念立足于女性的自由与解放,他们研究的相关内容坚决反对利用女性形象为自己获取利益,这样企业在广告中利用女性进行宣传自然就与他们研究理念相对抗,与此同时存在的虐恋与物恋,使那些学者不断的对广告中对女性不平等的形象进行批判。

四、结语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在新闻传播方面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它是对女性主义思想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间接的促进了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女性在这些广告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在打造女性形象时,不能局限于某一消费群体的审美观点,否则很难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在文化上男权高于女权,女性能否取得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和决定权,这还需要女性主义研究者长期的坚持与努力,逐渐的实现女性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阮卫,周茂君.广告与意识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1)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作者:张淑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海啸分析论文下一篇:跨境人民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