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论文范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术道德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大学教师是大学内部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大学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同时,也是践行学术道德的过程。所以,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水平和良好的学术环境是调节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的重要因素。

第一篇:学术道德论文范文

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现状与特点入手,阐述了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示范与引领、宣传与教育、鉴评与惩戒的重要作用,并从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建立期刊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开展学科服务三方面提出了以

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术道德;学术期刊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当前困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日益受到管理层、社会舆论和科技工作者自身的高度关注。理论工作者就此问题从学术道德建设的成因、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制度建设、解决途径等多方面以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还不到10年时间,现有研究和实践缺乏对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探讨和论述,同时,高校学术期刊在该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较少涉及。而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培养和教育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违学术道德的现象,而高校主办学术期刊占全国学术期刊总量的50%,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工作直接影响学术道德建设质量,是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学术期刊理应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现状与特点

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同时,高校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同时,胡锦涛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也赋予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新的职能。高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堡垒,主要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影响社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提升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创新要求求真、求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不仅是高校自身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观需求,也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传播先进文明的现实需要。

和国外20世纪80年代就有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相比[1],中国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逐步重视学术道德建设。以高校而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校任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都围绕教师和学生开展,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也毋庸置疑。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校教师应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有其基本的道德责任,学术道德就是其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责任。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高校中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团体,其学术道德的风气和水准也应格外重视[2]。

(二)发挥机构与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学术道德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7年,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从2006年底开始,部属高校纷纷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或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08年12月,75%以上的部属高校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初步建立了工作网络,并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北京大学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北京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案》《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北京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建章立制工作为加强学校学术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

(三)发挥多部门协作的集合作用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既是一个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高校内部来看,人事部门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考核、晋升、评价及奖惩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科研部门从学术规范、科研成果、科研评价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教务和研究生部门从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学籍管理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学工部门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宣传部门从正面典型事例宣传和典型人物的塑造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纪委和监察部门从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查处、申诉等角度开展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多部门协作,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产生集合作用,共同促进学校各项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院士非常重视科技期刊[4],他曾经指出:“对科技工作者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也是龙头……从一个角度看,科技期刊反映和积累了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结束的一个阶段,所以可以说它是科研工作的龙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它及时提供了有关信息,交流了新的思想,所以它又是科研工作的先行。科技期刊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进行、发展和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 468种。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课题组将其中6 170种中文期刊界定为“学术期刊”。另据统计,截至2004年4月,中国高等学校共办期刊2 712种[5]。从总体上看,学术期刊约占国内期刊总数的2/3,高校学术期刊约占国内学术期刊总数的1/2。因此,加强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示范与引领

示范是与失范相对的概念,当前研究比较关注学术期刊失范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学术期刊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没有坚守职业操守,纵容或放任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但对大多数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术期刊来说,更为看重的是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学术道德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底线,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不遵守学术道德和没有质量的学术期刊必然会在优质稿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被淘汰或边缘化。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高校师生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理应在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展示学校和科研工作者的风采,树立良好形象。高校管理层也应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工作,保障其必要的人、财、物资源,以有利于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创新性是高校学术期刊选择稿件的首要条件,学术规范是高校学术期刊刊登稿件的必要条件。学术论文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观点、事实和结论,就会出现剽窃、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现象,对学术期刊的学术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学术论文如果不重视学术规范,就得不到学术同行的检索、认可和引用,容易出现署名不当、伪造注释、侵犯他人著作权等学术不端现象,对学术期刊在业界的学术影响产生负面作用。而创新性和学术规范也是学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质与精髓。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必然成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引领者,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宣传与教育

学术期刊是以刊登新观点、新方法、新假说为主,有相对稳定和高度专业化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周期内连续出版,及时刊发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追踪发展趋势,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最佳载体,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源泉,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同[6]。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在高校,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同样也主要在高校,因此,高校学术期刊理应成为展示高校学术成果、宣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窗口。高校学术期刊对学术道德的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体系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水平和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学术期刊首先应抓好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尊重学术规范,通过出版更高质量、更符合规范的学术作品来宣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效。

对优质学术期刊来说,作者群一般以专家、教授为主,他们绝大部分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术训练,也比较重视学术道德对自己学术声誉的影响。而对大多数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术期刊来说,作者群主要为高校青年教师。因高校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对本校作者科研状况的熟悉程度以及沟通交流信息的方便性等因素,高校青年教师首发学术论文往往选择自己学校学术期刊

,高校学术期刊见证了高校青年学者逐渐成长的过程,因此,高校学术期刊是教育和培养青年学者的重要阵地。青年学者在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交流和沟通中,逐渐学会了如何跟踪学术前沿、遵循学术规范、提高写作和发表技巧、正确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通过这些基本的学术训练,得到了学术道德意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鉴评与惩戒

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同时也是学术道德的把关者[7]。高校学术期刊刊登学术产品,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出版程序。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实践中,高校管理者时常会遇到如何鉴定和评价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情况,高校学术期刊此时应该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鉴评,为学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自己专业化的贡献。目前,高校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同行专家评价、资深编辑组成奖惩委员会等途径参与高校学术道德体系建设工作,发挥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评作用。

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高校也纷纷表明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学术道德的相关制度,但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表面上属于学术范畴,其实质则是有关人的评价,这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再加上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细则,相关法律也没有覆盖到学术道德领域,使高校管理者较难把握处理尺度,相关制度“流于形式”。高校学术期刊对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也积极回应,采取如“撤销论文,并网上公示”、“建立学术不端作者黑名单”等措施补充了高校惩戒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但如何更加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地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仍是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建议

高校学术期刊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主动开展学科服务,融入到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流,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一)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编辑队伍是高校学术期刊的核心支撑,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编辑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与学术道德建设相关的思想素质主要是编辑的文化修养、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等。与学术道德建设相关的业务能力主要有编辑的稿件处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等[8]。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制度建设、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等多种措施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学术期刊质量保障体系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环节。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首先要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以高校学术期刊内部来说,应该建立科学的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建立组约稿制度,开设特色栏目,科学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格执行同行评审、三审制和主编终审制,全文信息网络公开评议等[5]。

(三)主动开展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高校学术期刊提高自身在学校影响力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学术期刊融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主流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科服务工作一般来讲,是由图书馆牵头完成。但是,以学术前沿跟踪和学术论文写作、发表的过程来看,高校学术期刊比图书馆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学术规范掌握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学术期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可以通过聘请期刊专业人员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制作学术规范课件、编印学术规范工作手册等多种形式提高作者论文撰写质量,积极参与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工作,以贡献促发展,实现期刊质量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军英.国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5-8.

[2]金俊岐,杨上上. 试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三个要素[J].中州学刊,2011(4):134-136.

[3]王天兵,杨大伟. 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7):33-35.

[4]谢淑莲. 作好“龙头、龙尾”工作 为科研工作服好务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6(2):1-2.

[5]游滨.高校学术期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J].评价与管理,2009,9(3):46-49.

[6]刘晓萍. 学术期刊在知识创新中的特殊作用[J].编辑学报,2001,13(3):135-137.

[7]陈婉华. 学术期刊如何在学术诚信建立中发挥更大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10-211.

[8]孙咏梅.论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90-192.

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s sponsor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constructing academic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O Feia,b,ZHANG Xiaoqianga,SHI Qinc

(a.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ivision;b.Journals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Managing Committee of Huxi Campus,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编辑 周 沫)

作者:姚飞 张小强 石琴

第二篇:论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的调节

摘要: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大学教师是大学内部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大学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同时,也是践行学术道德的过程。所以,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水平和良好的学术环境是调节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教师;学术道德;道德修养;学术环境

作者简介:于莹(198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学者,是指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并具有服膺真理、求真务实的品格的人。[1]大学教师作为学者的一份子,其高尚品格的形成正是有赖于道德修养过程中人格品质的不断升华。这是大学教师作为特定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和基础。另外,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文化传承的主体,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其作用发挥的重要外部条件。故而学术道德的调节既要依靠大学教师自身道德人格的修养,也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大学教师维系学术道德、实践学术道德提供外部的环境保障。

一、提升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水平

教师的道德人格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2]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即个体作为大学学术活动的实施主体,在职业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教师要成功地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必须在两个层面上采取“取法乎上”的策略:一是在人生层面上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理想;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3]这说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依赖于教师的人格修养。

1.强化大学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道德榜样作用,以提升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水平

首先,树立为人师表的道德人格的修养目标。就道德人格而言,教师必须在人格上高于一般人才具有教育的主体资格,也只有具有较高人格品味的教师才可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为学生所景仰,从而获得应有的教育效果。[3]所以,师者,要为人师表,要在道德与学问上成为人们的榜样。这不仅是对教师道德修养的高尚目标的最佳表述,同时也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道德人格的认同和期待。为人师表的教师会在生活中与学生为善,体贴、关心、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恪尽职守并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在科研中事实求是,以严谨的研究态度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的道德人格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将这些信息内化到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当中,成为自身道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为人师表的教师是能为学生——作为从事大学学术活动的另一主体,做好学者的榜样。这也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培养教师主体的自由精神。作为教育主体的道德榜样,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工作和劳动。教师的劳动是有其内在道德价值的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在于心灵的碰触与交往,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的影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其人格形象的自由表现。人只有作为活动的主体才有人格,人只有具有独立人格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假如教师对为人师表的追求只是一种勉强行为时,这种没有主体自由的言行,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其他教师,其道德榜样作用的发挥就会受限,留给学生和教师的感觉只能是做作和虚伪。虚伪对人对己都不会产生良效。因此,教师的主体活动要善于寻找全人类的精神真品,能够成功地将这些体现崇高的规范纳入自己追求、向往的价值体系,真正摆脱外在动机,变必然性为目的性,既守规范又是对规范的超越,这才是追求自由的本质。[4]

2.加强大学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以完善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

首先,大学教师需要道德教育。“新性善论”主张德性由内而外地生成。[5]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的遗传存在。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才能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6]文化心理遗传解决了道德心理形式方面。一个具体道德学习的过程要使这一心理形式与特定的道德文化相结合——即实现道德主体对特定价值环境的操作,以完成其道德心理的真正建构。道德对象与外在的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生长着的主体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6]大学教师,无论是岗前的新教师还是在岗教师的道德教育同样是以这种先天性的道德禀赋为基础进行道德心理的建构。大学教师的这种心理形式是与其特定的学术道德相结合的。比如,新教师在上岗之前都会想如何做个优秀的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等等。要保留或发扬这种长处,大学教师就需要进行道德教育。

其次,大学教师的道德教育应与其学术活动紧密结合。大学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就是履行学术责任的过程。学术责任是学者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应承担的一种义务,体现为尊重科学规律、具有科学精神,它主要不是一种职业责任,而是一种事业责任,具有更强的道义性、精神性,在某种意义上,它与学术道德是一回事,也可以说它是体现在科学研究工作全过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7]强化大学教师学术活动的道德教育目的是使大学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学者为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而献身科学的精神,这种精神与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的修养有内在的价值统一性。教师道德人格的本质特征是自己人格的本体价值和教师人格的工具价值的统一。[2]也就是大学教师为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而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所树立的高尚的道德修养目标的内在的价值的统一。所以,大学教师的道德教育在学术活动中进行也是道德人格修养水平的提升过程。

二、创造“无为而治”的学术生态环境

老子主张“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这种态度并不是反对人类一切的努力,而是反对那些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随意乱为的行为。所以,要以无为的精神去有为,即凡事都要以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前提进行创造。大学教师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同样要遵守这样的原则。

1.改变功利性的学术研究环境,减少大学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无为而治的学术生态环境是指以学术主体为本,顺应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环境。学术研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创新活动,其成果具有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有人少年获得成果,有人晚年获得成果,有人有成果,有人没有成果,这是研究领域极其正常的现象。所以,研究结果很难用成功和失败来作为衡量尺度,现行的量化评价标准也并不适用于衡量科研成果的高低。有学者指出:“评比是学术的鸦片……科研的唯一性和创新性决定了科研与生产的不同,决定了科研评价很难或根本不可能进行严格明确的等级评定。评比最终只能是比关系、比权利,给学术腐败制造可乘之机。”[8]显然,这种功利性的学术研究环境违反了学术研究本身的特点,不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大学教师在从事学术活动的同时,也是实践学术道德的过程。置身于这种功利性的学术研究环境中,大学教师难免会受功利性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所以,要改“有为”为“无为”,创造“无为而治”的学术研究环境,不采用职称评定、成果奖励、机构评选、资深教授等功利性评价方式,减少对教师产生不良影响的功利性条件,从而减少大学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2.净化学术环境,提升大学教师作为学术道德主体的自律性

学术道德主体的自律性是指大学教师作为学术道德实践的主体,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履行学术责任的主体性表现。这种自律性的提升是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保障之下,以学术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前提实现的。

首先,改变不良竞争性的学术生态环境,发扬教师的人性及其主体性。有人对大学教师的人性特征作出假设:一种“自我实现人”的特点,他们的需要是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所发生的成就追求与自我实现动机,在他们的需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教师的物质需要总是包含丰富的精神内容,凡与精神需要直接相关的物质需要,他们总是怀有强烈的渴求。[9]这种对大学教师人性特征的假设,说明了大学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是大学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教师主体性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在教育管理中确立教师主体地位,改变由行政人员唱主角的外控式管理,实行以教师为主导的内控式民主管理;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后者对教师人格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4]自由自觉的活动要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保障。但现行的学术管理环境以量化的学术标准评价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学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学术活动中教师反倒成为被动者,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部分教师出现了不惜喪失良心进行权学交易、学术抄袭的学术失范行为。显然,这种不良的竞争性学术环境降低了大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水平,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次,还教师以自由的治学生态环境,为满足大学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有利条件。大学教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在满足教师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这一需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学教师自尊及其荣誉需要的关切性。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历史上,那些给人们精神以震撼、能够启迪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才得以传世,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德高望重的人才得以留芳。而学生也不一定是由于教师外在的荣誉称号才尊重他们,通常是出于学生自身对教师在学术活动中所表现的品德及其才华而给教师以尊重。所以,无论是精神文化成果的传承还是教师学术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治学氛围才能使其产生作用,借此,教师的需要才能得以满足。所以,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大学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还教师以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肖川.学者的品格[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1):1.

[2]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J].江苏高教,2001,(3):75.

[3]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J].江苏高教,2001,(3):77.

[4]于淑云.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1997,(10):50.

[5]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20.

[6]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21.

[7]肖群中.论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道德[J].高校理论战线,2002,(12):45.

[8]邢东田.“学术评比”的误区及矫正[J].社会科学论坛,2005,(4):47.

[9]姜向阳.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2004,(6):52-53.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于 莹

第三篇: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学术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内涵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存在结构性缺陷、教育过程碎片化等。重新审视和提升学术道德教育,利用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学科的视角寻求其实践模式的创新路径,使得学术道德教育嵌入高校学生质量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是提升学生学术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郑安云(1963-),女,山东青岛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郭雨(1991-),女,山西临汾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学术道德是学者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包括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学术规则的约定和遵守,学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践行等。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在探讨学术道德时,认为“理论上,除了学者,再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检验学者的道德”,“只有学者自身的正直和诚实才能对他们的意识负责”[1]30。因此,学术道德教育并不只是规则与准则的学习,而是教育学生自觉自律,在学术活动中提升道德判断意识,帮助其实现成熟、理性、稳定的道德判断水准。

当前,国内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类型主要有:课堂宣讲、网络宣教、导师引导、示范教育等等,学校期望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促进学生学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形成。然而,学术不端现象依然蔓延,难以防治,如为迎合研究结论仅选择“有用”数据,而不是“有效”数据;在学术团体中“搭便车”①,共享研究成果;由一个“无心之失”导致一系列的差错,又没有耐心寻找错误的源头,索性决定忽视“无心之失”;在“论文买卖市场”中购买“原创论文”等等,不胜枚举。那么学术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秉持学术精神、承担学术责任、坚守学术原则、践行学术规范呢?本文试图从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入手,为改进学术不端问题提供思路。

一、当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学术道德教育属性存在争议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学术道德教育在学界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下,学术道德教育也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一种道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术活动的规范性教育,那么其教育过程应该遵循道德养成的一般规律,即学术道德教育是培养学术道德认知、陶冶学术道德情感、锻炼学术道德意志、养成学术道德行为的教育[2]。同时它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端正科学研究的意识的教育,是“在‘教——学(知)’和‘行’之间嵌套了一个内化的过程”[3]。其次,学术活动的内部影响力规定了学术道德教育内容、方法和路径以及发展趋势,与行政权力关系日渐式微,不能简单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4]。此外,学术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唯一性,它面向“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的思想与品德,规范其学术行为。综上所述,学术道德教育是有其特殊属性的。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依然停留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单独的培养方案,没有抓住学术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也没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从而使高校中现存的学术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

(二)学术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有学者指出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包括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创新教育[2]。还有学者指出学术道德的教育内容应该添加其他辅助性教育内容,如文化传统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5]。然而,如何组织和建构教育内容,却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有学者将学术道德教育规范的内容划分为“不准”“应该”“提倡”三个层次[5]。所谓“不准”指的是准则和规范,“应该”是学者们的责任义务,而“提倡”则是学者们的精神。还有学者将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归属为学术道德价值、思想和思维的教育,而学术规范教育属于实践层次的教育[2]。中科院研究团队曾做过“教育对研究生科研道德行为认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对科研不端行为问题的认识没有显著影响,而对科研活动的问题行为认知有显著影响[6]。这说明学术道德教育应该加强对科研活动中问题行为认知的关注,即教育应在实践层面上发挥效力。综上所述,學术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不仅包括道德理念、伦理思想渗透,还应该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引导。

(三)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碎片化

道德教育过程是指道德教育者依据道德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的过程[7]。影响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的要素主要有教育者(相关组织机构、导师)、受教育者(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从目前来看,我国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新生入学学术规范教育、网络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导师引导、课堂教学、网络在线教学,其特点表现为自我学习、示范学习和课堂渗透,呈现出不系统、不完整、碎片化的状态。以学术道德教育教材为例,可以看出多年来教材不统一,内容不规范,学术形式浅层化(如表1)。

二、学术道德教育的重新定位

(一)学术道德内涵的多维解读

首先,学术道德是学者在治学过程中的“自我立法”。很久以来,学界惯用学术行为结果来评价研究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这种“目的论”②关注的是行为结果造成的影响,因此特别强调学术规范的作用。黑格尔对此进行了批判,“任何建立在单独引用原则和规范基础上的道德体系都是无法长久的。”[8]2在科学研究的实际中,制约和影响研究者行为的不仅仅是“准则与规范”,还有“道德价值和判断”,很多行为无法全包含于学术不端,如“无心之失、判断差错”等“不负责任”③的科研行为,“原创论文买卖链”的隐匿行为等。因此,“道德原则能够成为人的道德规范,必须纳入人们生活的群体特征所筑构的文化中。”[8]13必须强调道德行为动机、道德主体的情感体验。对研究人员的道德约束也应该纳入这一群体所筑构的文化中,研究人员“需要靠自己的道德判断做出决定和行动来解决问题”[9]。因此,学术道德是学者在治学过程中的“自我立法”,学术道德水平与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态度、行为动机和学术研究过程中从各类活动中获得的情绪体验密切相关。

其次,学术道德水平提升是一种智力训练。除了对学术活动进行规范性准则约束和学术道德思想熏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呢?威尔逊(WilsonL 1952)指出学者道德的第一条准则即在学者社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須在高等教育的某一表1相关部门出版的道德教育的教材

时间主要内容开发形式对象与学习形式来源2007-2009年《如何撰写和发表论文》《如何查找文献》国外引进研究生新生;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科研诚信只是读本》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2010年《科学精神是什么》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国外引进研究生新生;自学、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2013年“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数字化课程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网络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天津大学2016年《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读本》国内研发研究生新生;自学、专题讲座、研讨会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上述资料自行整理而得。领域经过长期的训练,而这种训练通过精细的智力工作而不是学徒的方式[10]。精细的智力工作其实是训练智力的过程。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帕金斯(Perkins 1995)的真智力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术部落中,学术道德与智力训练有关,换言之,衡量学术道德能力水平的两个指标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管理和监控的能力上。

再次,学术道德转化为职业伦理是每一位学术研究者的职业使命。布鲁贝克指出,“学者应保持献身精神,即保持理智上的彻底性和精细的正确性。”[1]135学者个人的价值观、偏好、诉求都不应该影响学者的学术研究,这是一种治学要求的献身精神,也是学术道德的应有之义。以学术为业是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学术共同体中的契约精神:信仰的契约、理智的契约、人格的契约和学术自律的契约[11]48。因此,学术道德若化身为职业伦理,学者要有职业使命感,能够承受一切在科学工作中的风险,同时对其外部环境也应该足够包容,追求理智化的进步。

(二)学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其一,基于伦理学意义上对学术道德的理解,学术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学术规范教育,它应该为学生提供可以改变其情感体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包括道德价值和伦理思想教育,还应该有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引导[7]112。

其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学术道德,应该加强训练的是研究者的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即学术研究中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学生在学术活动中行为选择时的决策能力、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的思考能力和对自己学术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其三,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保持清明,帮助学生理解学术工作的特性以及学术人的职业使命,相应地,对学生的培养应该给予宽松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保持知识上的诚实,以学术为业的生活态度”[11]49,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转向。

三、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的启示

由上述学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出发,推进学术道德教育改革的途径是学术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模式具有层次性、独特性、多样性、中介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特性[12],围绕这些特性可有以下启示。

(一)实现目标导向行为向目标行为转向

目标行为理论认为,目标行为的实现有赖于目标导向行为的养成[13]。在学术道德教育中,培养学术责任和契约精神、获得学术动机和情感体验、训练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是为了达到学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具体行为,虽然不是目标行为但属于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目标行为的前提。如何实现这一转向呢?首先,训练好扎实的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仿佛一个金字塔,学术活动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监管的能力,位于金字塔的底端,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基,此过程注重学生的智力训练,提升其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学术道德动机和情感体验的获得注重抓住学生的体验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处于金字塔的中心地位,是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学术精神、责任的培育致力于职业伦理的养成,是学术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是其顶层设计,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强调秉承学术场的精神,发扬其自由、争鸣与创新的优良传统。其次,学术道德教育方法的选用要配合上述内容结构的呈现,加强沟通和对话,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加大科学实践训练的力度。再次,学术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科学的系统性和动态连续性,摒弃之前教育模式的短时效、粗放型的特点,扎实地完成学术道德教育多目标的任务。

图1学术道德教育目标行为的实现(二)优化学生、导师和组织机构在科学场中的位置

优化学生、导师和组织机构在科学场中的位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场中的学术资本和权利资本的分配是历史积累和社会机制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调整优化这一结构应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入手,营造宽松的学术共同体环境。理顺行政关系,放权学术管理,让导师及其团队有更大的自主权来管理其科研及其成果的发表,实现学术资本最大化。

(三) 形成良性的、具有人文气息的教育氛围

传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模式注重形式,忽视内在体验的形成,学术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学生在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如可把体验式教学程序嵌套入学术道德教育中,将“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在科研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生活观和世界观。同时,为了实现学术界的“自我立法”,学术道德教育要注重教育氛围的人文性:第一,弱化学术规范标准的统一要求,强调多元评价的灵活性;第二,重视学生在学术活动中的非理性和情感体验;第三,倡导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心和互爱,营造“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的学术人际氛围。

四、“五位一体”学术道德教育体验模式设计

学术道德教育注重分层次培养学生的目标行为,加强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优化学术氛围的同时,要形成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程序。笔者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式的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一) 体验式模式与学术道德教育的适切性

进一步探讨体验式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的适切性,来说明体验式模式的可行性。第一,体验式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主体和目标具有同一性。体验式实践模式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用亲身经历的体验去感知、感悟、理解、验证理论知识[14]。该模式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让学生感悟过程,并在实践中应用、证实并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认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注重学生自身实践体验,从具体活动中获得、领悟、创造、应用知识。而学术道德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在具体科研活动实践中的道德判断行为习惯。同时,二者皆以“自由”为目标。道德教育为实现意志自由,即“理性主体能够为自身立法,并始终按照自己所制定的普遍化法则去行动”[15]。学术自由是高校科学研究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学术道德教育旨在研究者可以自己为自己“立法”,而体验式实践模式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关注,通过情绪体验获得认同,最终内化于身。因此,体验式模式的运行机理契合学术道德教育目标实现机制。

第二,体验式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的教育过程相互联系。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学术态度转变,最终自我说服,改变其学术行为。而体验式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改变了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④,促进了学生态度转变。

此外,体验式教学流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按照“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轨迹,是一种可循环的认识过程。而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二)体验式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学者刘惊铎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其《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指出,“体验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价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存在方式,是道德教育的本体。”这里的体验不是靠逻辑推导,而是强调直觉领悟,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强调“个体的存在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性、通融性的思维活动,其中将认知和情感等因素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领悟功能”。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通融性体验”,即个体与周围的关系世界发生含有价值判断的通融性体验,领悟到自己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道德体验的深度取决于个体对周围关系世界的领悟程度,最终目的是达到万物与个体内心世界和谐、互惠共生的状态。 智德统一,道德教育责权才能真正统一,对于学术道德教育而言,丰富独特的学术氛围、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充分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教育才是充满创造性的道德教育[16]。学术道德教育注重学生在具体科研活动中的情绪体验,根据其真实的体验来自主地学习学术道德规范,体验学术生活,培养学术精神,逐渐掌握学术生活的准则,实现学术道德教育从“隐性”的不可教状态到“显性”的具体训练过程继而进入“隐性”的内化状态。

(三)体验式模式的构建程序

刘惊铎教授还在《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一文中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全息体验、互动陶冶、群集共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五位一体”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五位”指学术道德教育体验式实践模式从“塑造教育情境、探究动情、实践移情、情感互动、评价析情”五个维度展开,“一体”指整个教育流程与科学研究活动整体展开,强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塑造教学情境是唤醒和引发学生道德体验的起始步骤,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积极、相对自由的学术研究的空间,帮助学生进入道德体验的心境。教育内容主要为道德价值、伦理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净化学术环境,传扬大学学术精神,教育过程中保持精神价值的高度统一;探究动情是进一步借助外力激励唤醒学生的学术道德体验,改变原有态度,教育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学术道德案例,教育过程关注学生的间接体验的获得;实践移情是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一阶段是体验的自因性诱发,即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在学术活动中对实际问题进行道德判断,获得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体验,自然而然选择学术道德行为;情感互动是进一步深化学生上一阶段获得的体验,强调互动体验给学术带来的改变,如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经验描述,导师和学生开放性对话等形式展开,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之间、导师和学生保持相互理解,平等、互惠的交往关系;评价析情是“体验之思”,是对上述各阶段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反思,以求最后学生获得正向的道德体验,最终自觉规范其行为。此外,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学术活动始终,上述流程需反复进行,不断深化。如下图,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尝试设计契合道德教育的培养模式。

(四)“五位一体”体验式实践模式的优势、前景和可能的不足

体验式实践模式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层次性培养的特点,学术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术伦理规范的教育,同时还是学生经验智力和反思智力的训练,更是传承学术精神和责任的载体;该模式综合利用课堂教学、案例示例、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情感获得为主要目标,保证了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学术规范要求和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情绪体验,通过获得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且体验式实践模式强调连续性和持续性,保证了学术道德教育的长效性;最后,在教育评价中,體验式实践模式强调以学生实际的情绪体验为调查对象,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真实的教育效果。

体验式实践模式摆脱了伦理规范的局限性,从学生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形成习惯,完成道德的自律过程,在未来,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体验式教育模式能够契合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方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的实现高校科学培养、服务社会等职能,体验式实践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对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就会忽视规则的力量,宽松的学术氛围之下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这又将形成新的难题,如何治理这些行为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和理论探讨。图2“五位一体”学术道德教育体验式教学方案操作程序图注释:

① 搭便车:经济学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逊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提出,指不付出成本就坐享他人之利。在经济学领域中“搭便车”现象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学术研究领域,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共享科研成果。

② 道德“目的论”:西方伦理学中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另外一个派别为道德“道义论”。典型代表派别:功利主义。

③ 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是相对于美国学界提出的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的一个概念,即这类行为没有构成重大学术不端问题,但却是科学研究的重大隐患。

④ 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其中角色扮演是卷入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它可以有效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而角色扮演就是一種激烈的情绪体验。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8.

[3]冯涛,常媛.共识与共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5-108.

[4]贾超翔,张新民. 论大学学术权力的性质、结构与权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6-9.

[5]彭江.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内容、层次、原则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16-21.

[6]刘红,翟辛睿. 教育对研究生科研道德行为认知的影响——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科研道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39(5)∶107-114.

[7]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87.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麦克里那.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M].何鸿名,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10]Wilson,L.Academic Ma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2]冷全.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创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4)∶32.

[13]胡宇辰.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2(1)∶34.

[14]江雯斐.道德与法律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J].江西社科学,2014(8)∶253-256.

[1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13.

[16]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

【责任编辑:梁钧】

作者:郑安云 郭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市政道路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地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