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主要事迹

2022-12-25

第一篇:村党支部书记主要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主要事迹

xx,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自上任以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勇挑重担,带头致富。xx书记上任伊始,第一任务便是入户了解群众疾苦,分析困难原因,发现很多群众有致富愿望,但缺少技术与资金。为此,徐书记发动群众搞养殖业,不懂技术的他传授,没有资金的他帮助担保贷款,就这样,在徐书记的带动与帮助下,很多村民搞起了鸡鸭养殖,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变。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失去经济来源,各项事业开展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xx书记并没有为难发愁,而是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招商,实现了全村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成功引进枇杷基地x亩,解决剩余劳动力x多人,增加了村民纯收入。

虽然xx书记在群众眼中是这样一个严肃、敬业、奉献的村干部,但在妻子眼中,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自担任村书记以来,妻子既支持又不满,丈夫为村民办实事,看着周围的村民一个个富裕起来,她心里为丈夫骄傲;但作为妻子,很多时候自己要独自承担家庭的重任,很多重体力活都要亲力亲为,孩子的学习、教育更不能马虎,可徐书记对这些却很少操心,村里的事情纷繁复杂,哪一项不用心都不行。妻子有时也有埋怨,也有不满,但权衡之后,觉得为全村人谋福利比自家的日子更重要作。

一路走来,徐书记担任xx村书记已经二十个年头,有苦有乐,有喜有忧,xx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到卸任后,不要让群众骂就满足了。既简单又困难的愿望,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xx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村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

第二篇:村党支部及村党支部书记主要工作职责

(一)推动科学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带领农民致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搞好生产服务和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听取群众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坚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村民有序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道德素质和集体观念。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人民调解、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村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五)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带头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增强党员主体意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负责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抓好对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第三篇:红峰村党支部的主要事迹

中共宝清县七星泡镇红峰村

支部委员会事迹

红峰村位于七星泡镇北部,耕地12400亩,共有农户631户,2676口人,有党员25名,积极分子10名。近年来,党支部坚持科学发展,本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办实事的原则,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实现了全村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2010年,全村总收入实现2045万元,同比增长13.2%;人均纯收入8650元,同比增长17.5%。

一、加强组织管理,开辟党建新局面

一是强化教育,建一个好班子。几年来,红峰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点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效果,提升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班子成员除每月集中开展2次学习活动外,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应用,扩充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扩大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为村民服务的本领。坚持民主集中制,村里的重大事项能够做到集思广议、科学决策,“两委”班子成员相互补台、团结

协作,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发挥表率,建一支好队伍。利用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收看远程教育网站实用技术培训等手段,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目前,全村90%以上的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本村实际,村党支部为全村党员设置12个岗位8个责任区,建立了详细的党员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体系,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目前,全村共组建党群致富协会3个、专业致富区4个、致富小组11个,党员和群众的参与面分别达到85%和70%。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确立党员“传、帮、带”活动主题,结成党员联农户,富户帮穷户,一链富三户的双相推动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共结成致富链15个,涉及农户30户,帮助解决物资、资金55万元,引导15户种植甜菜、葡萄摆脱贫困。三是加强管理,建一套好机制。建立22项适合本村实情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事一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支部工作职责》3项制度,对涉及群众的福利、文化生活等利益的事项进行规范;建立《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双签字制度》等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建立《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

《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职责及报告评议制度》等4项制度,约束干部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村务、财务、廉政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红峰村出现了干部廉洁、群众满意,干群关系密切的良好局面。

二、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发展新思路

一是抢机遇,走特色种植促民富。党支部抓住国家扶农惠农助农的优惠政策,通过组织党员与部分村民三次到沈阳、丹东等地考察取经,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制订了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向上协调争取资金230万元解决了先期的资金投入,与县果酒厂签订订单合同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打抗旱井14眼,架设变压器1台、铺供电线路1.5公里,修田间道1000余米,栽植农防林5000棵。多次邀请红兴隆农场、五九七农场的农技师到村内进行管护技术指导。目前红峰村葡萄种植已经发展38户1000亩规模,一个集科技化、规模化、合作化于一体的千亩现代葡萄园初具规模。2011年预计增加农民收入330万元,亩产效益更是达到3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葡萄产业将成为红峰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二是抓重点,调产业结构增民收。党支部利用镇内设有甜菜收购站的地利优势,大胆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广大群众

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甜菜种植面积。2010年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带头种植甜菜600亩,当年实现赢利9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如今红峰村甜菜种植面积急速增加,已达到1200亩。粮经比例达到6:4,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业结构,成为县糖厂的原料生产基地。三是重实际,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红峰村北的万亩灌区是全镇最大的水稻种植区,种植面积占全镇的一半以上,也是村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水稻育苗管理和田间养护是关键。党支部想方设法,提高种植科技含量,向科学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投资20余万元,在红峰村依饶公路南建立育苗面积1500平方米、可播70公顷的水稻育秧大棚38栋。全部采用残茬旋耙二遍后放线作床处理,按规格做好苗床,并备足营养土,达到待播状态,育苗用水全部采用微喷供水。仅此一项技术预计水稻产量可提高20%左右,村民增加收入近150万元。带动全镇水稻生产掀起秋作床、大棚育苗高潮,为水稻获得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为民服务,赢得群众好口碑

一是解民难,为民办实事。党支部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改善农田水利入手,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契机,为民解

难办实事,使红峰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党支部带领村民修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两条田间道,共计4000延长米,挖顺水壕一条3000延长米,节省了资金八万余元。2009年,通过自筹部分资金和向上争取帮扶的方式,建造一座130平方米的村集体活动室,使群众活动有场所,集体办公有保证,得到了群众和党员的认可和称赞。积极争取镇和县新农村办公室的支持,花低价钱为村民购回涵管80余节,组织村民修门前路,使红峰村告别了脏、乱、差,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忧民生,助民脱贫困。红峰村有34户贫困户,党支部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党员“帮、带、传”的形式实施为贫困户解决资金、项目等方面的难题,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三年来,党员通过“帮、带、传”活动,为困难户解决了物资累计达到97万元、寻致富门路13个,帮助28户脱贫户走上了致富道路。三是转民风,帮民改陋习。为转民风,每年党支部在冬天农闲时组织群众扭秧歌,三八节组织妇女联欢,五〃四青年节组织篮球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彻底地转变了以往赌博成风,喝酒打架的陋习。2010年,红峰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标兵。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刘凤平自1998年以来一直担任青坨营镇前姜六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7月村委会换届选举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村干部,“一肩挑”起了千斤担。换届后村两委全部交叉任职,两委班子只有三个人,但照样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经济发展、生态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党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刘凤平本人也多次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统筹安排分工协作

刘凤平身兼双职后,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知道:光凭自己,就是浑身是铁也碾不出几根钉子来。农村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个人的本事再大,精力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刘凤平合理排兵布阵,使自己既有时间从繁琐的事务中抽出身来,谋划村里的发展前景,又能使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弹出好听的曲儿。日常,刘凤平非常注重村干部之间的分工合作。春夏两季是村里最忙的时候。麦田用水高峰期、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启动,各项工作全面铺开,这时,刘凤平就把权力下放,让其他的村两委干部放手工作,村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刘爱军负责麦田用水,村委、支委委员兼会计张文良负责日常工作,自己负责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各种日常性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儿”,通过明确分工,村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刘爱军在农忙期间,经常是早晨4点钟起床到地里看着抽水,晚上10点钟进家的时候都少,每天都在地里绕,哪块地的管灌设施出了毛病,撸起袄袖就修。因为村里事多,家里的事顾不上,刘爱军家的厕所都是年迈的老丈人给掏。同时,刘凤平还注重发挥党员的作用,为村干部分忧解难。刚开始搞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的时候,按着村里实际,划分了四种类型的党小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规模不断壮大,他们又及时成立了养殖业党小组。在五号病防治的阶段,刘凤平积极发动养殖业党小组党员组成防疫小组,入户为奶牛和生猪注射疫苗,减轻了村里的工作压力。工作中,刘凤平还注意发挥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同时也为开展村里的工作出力。虽然只有三个人的两委班子,却比6个人干的事还要多、还要快、还要好。

二、发扬民主慎用权力

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权力更加集中,监督相对减弱,面对这一情况,刘凤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按规定办事,用好权,为村民服好务,把村里的事办好。在工作中,他坚持时时处处依靠党员群众,充分发扬民主,从来不头脑一热作决定,大手一挥说了算。在机动地承包、生态村建设、两室建设这些大工程上,两委会上讨论之后,都要拿到党员村民代表会上讨论,充分听取大伙的意见,寻求最佳的方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制定方案、清理街道、修路、工程承包、绿化植树等各个环节,他们每走一步都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进行民主决策,所以,村里的每项工程都能做到进展顺利,工程质量好。同时,刘凤平在任何事情上都坚持做到公开透明,村里的财务按时公开,在大伙的监督下开展工作。理财小组对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把关,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花,每一分花出去的钱干了什么事都让群众心里清楚。自从取消村级招待以来,村里没有待过一回客人,镇里的干部在村里指导工作,多晚都回去吃饭;实在有特殊情况回不去,刘凤平就把他们招呼到家里,赶上啥饭吃啥饭。到镇里、县里开会,也从来不打出租、下馆子,他知道老百姓的血汗钱来的不容易,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去年村里建两室,在工程承包这件事上,刘凤平采用的是公开招标的方式。刚在大喇叭上广播出去,村里几个建筑队的包工头纷纷找到他,有的承诺说如果工程给了他们,在建好之后给刘凤平提成,还有的趁着天黑送来了礼物,希望能从村里这项工程上捞一点。刘凤平心里清楚,当干部只有民主决策,按照规矩办事才能把好事办好,面对这些施工队刘凤平亮明自己的观点:工程承包的事就是按大伙商量的公开招标办,其他没商量。最终,以七万块钱把两室建设工程承包了出去,两室建成之后,谁见了都说这房子盖的值。其实,当村干部的,很可能会遇到有人送礼讲情这样的事,但刘凤平常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只有做到心不贪、手不沾、嘴不馋,工作中严格按章办事,行的正做的端,才能赢得其他村干部的支持,才能让全村百姓信服。”

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之后,刘凤平成了村里的两个“一把手”,村民更加高看一眼。对此,他始终保持了头脑的清醒,不被脑袋上的光环照花了眼,更没有让权力冲昏了头脑,自以为是。工作中从不搞大家长式的行政命令,生活中从不让自己高高在上,不可接近。前两年,经过市场调查,刘凤平觉

第五篇: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牢记宗旨,务实为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叫,是镇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自己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做了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总支书记应该做的工作,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近几年,我和村班子成员根据我村发展形势,制定了一些适合本村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全村经济有了新发展,社会事业有了新起色,人们吃穿用也有了新变化,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成果,也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坚持科技兴农,一心谋发展致富群众

我是2003年走上村党总支书记这个岗位的。自从当村书记以来,我自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村书记虽然只是巴掌大的官,但富民强村始终是天大的责,我只是做了一名农村干部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很高的荣誉,这说明做一名让老百姓从心底服你的“村官”大有可为。

从1992年开始我村就组织全村群众开展大棚种植,由于起步早,当时经济效益还可以,后来由于生产时间长,棚菜发病多,影响产量,从而导致大棚效益逐年滑坡,村民干劲不足。看到这里我心焦如焚,我决定到高升去学,那的棚菜远近闻名。通过对比,我发现了科技含量低是影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于是,我和班子成员又请了市县蔬菜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培训。可以说,实践经验和科技知识,坚定了我发展棚菜这一产业的信心和改造棚型的决心。2003年的一天,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我提出了“七台子村民要想富,必须走科技生产

这条路”的发展思路。我还在村民面前表态:“到年底大家不满意,我主动辞职”。从这开始我带领全村老少干开了,调土地、跑贷款、上材料、架电线„„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当年,我们共改建大棚64栋,面积240亩,每棚年收入近3万元,相当于以前旧棚的两倍还多,七台子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种棚的甜头。如今又过去了6年,七台子棚菜生产掀起了历史性的高潮,几年来我们为群众解决跨贷款1000多万元,调换土地200多亩,架设线路6000多米,给群众节约资金几十万元。村里聘技术专家授课,受培训群众达1200多人次,培养经纪人6人,棚菜代收市场10个,注册了“古兴”牌商标,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又重新回到村里搞起了棚菜生产,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栋,每户两栋以上大棚的村民全村有23户,截止2010年,我村已建成高标准棚菜小区6个,500余栋大棚,面积50余万平方米,人均收入10166元,仅棚菜一项人均可达8600元。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我常常跟大家讲“守土有责”,我也常想,既然当上了村官,就要为百姓做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就要担起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的责任。这几年,我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三组齐克勤大棚失米,损失近3万元。为了不让患病的老齐上火,我与镇里协调为他解决了2000元资金,并组织党员干部大干三天三夜,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棚,使他家蔬菜如期上市,收入近一万元。这件事感动的他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村二组村民周德祥,口才好,善交际,但迷恋赌博使得家境

困难。我知道这情况后,就根据他的特长,把他送到市经济人培训班学习。通过培训他成了经济人,还获得了省里颁发的经济人证。目前他同其他经济人一道,将优质黄瓜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群众们开玩笑说:“老周啊,你可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呀!”。

贫困户王丕发,家境贫寒。50多岁患上脑血栓,他妻子有心脏病,两个儿子都有残疾。我看在心里,每逢农忙时节,我就组织村民为他家干活,给他家买化肥、种子、插秧、收割。我还给他家办了低保,给他二儿子办了五保户。现在他见人就说“还是党的恩情大啊!”。

这样的好事我带领村干部做了很多,我觉得小家虽然温馨,但只有大家一天天殷实,村民一天天幸福富裕,才是我们做 “村官”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三)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敢于为民代言,对群众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我都认真搜集,及时向镇党委、人大汇报,比如:我向政府提议对“非村干部,非生产人员”应削减的问题,政府非常重视,经研究,对村级更夫,学校更夫和超员的计生宣传员等进行了合并和削减。针对报刊乱摊派问题,我提出了“报刊发的应规范,统一和量力而行的建议,政府得到了采纳,去年全镇订阅报刊,镇里统一订阅,每村开支在1000元左右,压缩开支每村都1000元左右,针对村屯卫生环境较差的问题,我提出了“村屯卫生环境整治应及时解决”的建议,政府进行了采纳,组织冬春两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收到了良

好效果。

三、尽职尽责,务实为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所在的七台子村过去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然而,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县人大代表之后。我深感肩上的担子份量非常重,党的宗旨、代表的责任常常激励着我,我要用百倍的信心和努力把七台子村变成文明、富庶的新农村。近年来,我发现人们农闲时都聚在一起打扑克,有的人就此还养成了赌博的习惯,有的人更是闹到了家庭不和的地步。我和村委会成员商量,要想办法改变这种不文明的休闲方式。去年,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在村部建立了图书室和一个休闲广场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七台子村原有的村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辆难行,群众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我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以村村通为契机,集资修路”的建议同时上报镇政府,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上下协调,共筹集资金50万元,修建了5公里长的柏油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对七台子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

近两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们又把“加强村屯整治,改变农村面貌”做为一项大的工程,在全村进行全面实施。投资70多万元,对村屯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整治,七台子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门前有花树,出门柏油路,排水有管道路边种草,垃圾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处理,使七台子村步入了环境优美村行列。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村群众致富水平,我们把棚菜生产做为全村群众的主打产业,进行推广。我平时加大了对棚菜业发展的关注,在对棚区安全大检查时,发现棚中水泵、电线、开关等物品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意见很大。我将此事上报镇人大和村委会,要求加大棚区治安建设,采取打防结合的措施,切实保护菜农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镇、村高度重视,对棚区的防火、防盗工作进行了安排,成立了大棚巡逻队,在大棚区编排值班人员维持治安,从而使治安状况得以好转。

针对本村大棚设备简陋,标准较低,抗灾能力不强,且分散不好管理的情况,我把大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引进了七台子村,于去年年末,全村建高标准大棚区六个,大棚500多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棚区间的道路都是土路,为群众蔬菜的交易和运输带来了不便,极大地制约了棚菜产业的发展。我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多方筹资,共筹集20多万元,在棚区内修筑砂石路3000多米,此举解决了棚菜运输难题,为当地棚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感到我这个代表真是替老百姓办了实事。

一晃九个年头过去了,我在村书记的岗位上,为了村民们的富裕、为了村庄的美丽、为了村风的纯正,做了我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现在,我们村村路平坦而洁净,道路两侧鲜花竞放,栋栋洋房,白墙红瓦,排列整齐,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接近城里人,虽然我苦了点,累了点,但看到今天的变化,我的心里都是甜甜的。

上级领导以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连续被评选为县优

秀人大代表,市精神文明个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回想起自己当村书记走过的路,有成就也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有多大困难和压力,我都要牢记党的宗旨,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用一颗赤诚的心回报党和人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党总支三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二下册历史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