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2022-08-28

第一篇: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大致读完《资本论》,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资本论》所承载的内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透悟的,特别是凭自己现有的阅历,是无法完全理解马克思所想表达的观点的。而在所有章节中,惟有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能有形象而又不令人迷惑地讲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及其在时代前进中所启到的推动作用。因此,我选择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作为自己的议题,籍此来论述一些我对于《资本论》的理解。

《资本论》的价值是什么,只是为了阐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吗?这是我在迷惑中读完前24章的疑问。直到最后,我找到了自己所想知晓的答案:《资本论》的第一卷的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它的发展趋势。

在地理大发现的背景下,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不断深入,扩张与殖民渐渐成为各国争相付诸行动的焦点。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另一端的美洲大陆,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批大批的移民远渡重洋来到这片热土,为实现一个个发财梦而辛勤劳作。一个又一个资本家踏上这块大陆,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主导的世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无法生存的关键。所有的移民都不是一无所有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土地,他们来自欧洲,深知资本家剥削他们的丑陋本性。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新大陆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机会,但没有哪一个个体能主宰一方的就业率的高低与工业体系的发展。《资本论》里有段很有说服力的引用,威克菲尔德说:“如果把资本以相等的份额分给社会的所有成员,那就没有人想要积累对于他能亲手使用的资本了。美洲新殖民地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在那里,对土地所有权的热望妨碍了雇佣工人阶级的存在。”因此,只要新大陆的劳动者们是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他们就能为自己积累。只要他们能为自己积累,只要农业还没有和工业分离,农村家庭工业还没有被消灭。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令人难堪的局面,英、法、荷、葡、西这些欧洲最原始的美洲殖民地宗主国采取了一种无耻的行径——他们贩卖黑奴。仅以英国为例,一艘英国船从利物浦或是布里斯托尔出发,一直南下驶向中非海岸线上的某个交

易站,用现代化的工业品和武器弹药换取那些在非洲部落战争中被俘获的奴隶。然后转道北上,越过大西洋,在加勒比海的某块英国殖民地的港口停靠,用一船奄奄一息的黑奴换取金银和殖民地特产。然后迫不及待、小心翼翼地返回英国。这种被历史学家们称为“三角贸易”的举动,在为英国本土提供了大量的收益的同时,也渐渐使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体系趋于成熟。

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当然这种资本的积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我们思维模式的资本主义,和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不是西方国家的生产制度便是资本主义,究其本质上讲,只有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藉著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这样的生产制度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但我很不幸地发觉,如果生产资料是决定资本能否产生的关键的话,那么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了。那么,在新中国时期的30年间,我们所创造的一些所谓的政治敏感话题岂非都是些无聊的瞎子所臆想出来,用来耸人听闻的笑话而已吗?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我也可以不负责任地猜想:当今的中国,是否也是殖民地的一员?

不得不说,读《资本论》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知晓了什么叫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是什么,那些不重要,不会决定我们的生活。但从中我却意识到我们思维模式里对一些事物认识上的歧异。的确,不同的环境造就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可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对于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去感受社会中的一些潜移默化。

第二篇:读《资本论》第一卷序有感

读马克思《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有感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在当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资本论》 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的结晶,凝聚了马克思全部的智慧。《资本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资本论》同时也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经典著作。序言的开始就介绍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向来源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维,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写和改进,不仅包含着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更有甚的发现资本社会的实质内容,由于疾病的困顿影响了《资本论》的进度。

“万事开头难”序言从开始就告诉我们书中的难点是需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序以“价值形式”为例,分析经济 研究的方法,要撇开那些较小的细枝小末,抓住主要的枝干即事物的本质于共性,才能透过经济表象研究经济形式的本质。以免用显微镜使事物的实质性研究变得繁琐化。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阐述了全书的研究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实质。“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现象。”这句话有预见的描述了资本的发展问题。在研究资本社会的发展问题的同时序言也明确指出一切之本的来源于剥削,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劳动力出卖者的剥削。更是以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例。 “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压迫工人阶级的不但是资本的老生产方式更是压迫本身带来的威胁,更是阶级和阶级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但随着时间马克思相信压迫的矛头迟早指向压迫者。“”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写下这句话,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那种抓住活人的死人,那种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些古老的欧洲封建制度将被资本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已死,但它们抓住我们,死人抓住活人,使我们受苦。

“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而我们却用隐身的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后来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资本的来源于原始的剥削和 积累,更有甚的是剥削那些贫苦的劳动力。以“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谎言来蒙蔽资本积累的实质。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的运动的自然规律,——一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了引导工人阶级的革命作出巨大的思想探索。《资本论》在当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现资本社会的经济运作规律,为广大被资产阶级残酷的工人阶级探索新的出路。

“我绝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从形象的角度描述阶级的关系利益关系的实质,使得书中的研究 更加通俗易懂。同时阐明书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关系。

马克思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编写《资本论》,对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一种对“权威“ 的冲击。必然受到资产阶级的抨击,他以”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敌人“的态度对待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直接指出资本利益的利害关系,把资本阶级伪善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鲜明的揭露了资本阶级的本质面貌。体现了《资本论》的阶级关系的科学性。

“现在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向我们 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资本论》的问世不仅揭露了资本的性质,阶级社会关系,利益关系诸多方面的科学问题。更有甚的引导法国工人的革命,从而世界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探讨。 在当今,无论是熟悉现代资本主义,还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发表的《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更是对于中国现在社会问题 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中国是一个以 马克思思想为引导的国家,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有着历史性的研究,《资本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发展中国家重视它,在多次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也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

从总体看《资本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恢弘的视野、严密的逻辑结构,阐释了剩 余价值产生 、实现和分配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剖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认识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曾经也信仰过他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也接受过他那时风行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但是,面对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也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带着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群众的深厚感情,用科学的理论来揭示他们的处境,指出他们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这个科学的理论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资本论》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它的智慧 让我们看清社会的本源,经济的运作,以及利益关系和阶级关系。《资本论》不仅是社会学科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逻辑学的著作。它的唯物思想更是哲学世界史上的一个极大成就《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瑰宝,其中孕育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资本论》为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和科学的财富概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更有甚的向经济问题偏移,而现今中国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现状,不少学者通过《资本论》寻求新的方法去解决就业问题《资本论》的再次研究更有力的对于现今困顿的中国寻求新的机遇。

世界是变化的,你的脚不可能同时踏进一条河流。《资本论》也是变化的,对于《资本论》的学习不能只抓住它的单方面而忽视世界新的问题,新的格局。马克思在序言指出“我指出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可见马克思更愿意思维的进步,而非禁锢于一本书中。《资本论》更注重于思想上的启迪,而非禁锢人的思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在现今时代更应该有更多的”资本论”而非只有禁锢于马克思的思想。思想并无对与错,只有时代的先进性。只有新思想才有新的出路。

第三篇:马基论文—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在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的学习中,有多次提到《资本论》一书,几乎贯穿课本前后,通过对课本中关于《资本论》只言片语的理解,我逐渐渴望更深入地了解《资本论》,于是我浅读了这本书,同时查找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不得不敬佩这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这一点很容易被认同,因为这本书里充斥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理念,能很好地映射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同时,《资本论》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人们都说,没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资本论》,究其本宗,首先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其中一览无余,它把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下面我想要分享一下我读《资本论》第一卷以后的认识:

《资本论》第一卷,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其中我印象颇深的是以下两点。一个是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第二是道德的界限。确实是这样的。不论做什么,都得有个度。就如同我们现在上课学习一样,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另一个就是资本家与劳动工人之间的关系。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往往拼命降低雇佣劳动力的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我认为如果使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原来当农民的生活水平,产业工人无疑是不会自愿当产业工人的。如果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工人以低于农民的收入来为资本家劳动的话,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并最终危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本身。依靠降低工人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固然可行,但其社会成本更大,更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他们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先进制度,吸引、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大部分高级人才,通过对科学的创造、垄断和应用,保持并扩大他们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在劳动价值量指数方面的差距,他们总是用少量的复杂劳动交换后者大量的简单劳动,用少量的工业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用少量的高技术信息产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初级工业品。但最后,如果劳动价值量指数的差异是人对人的剥削、或强者攫取弱者之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基础,那么经济学就是剥削技巧的总汇,是强者掠夺弱者的理论,•它反映了人类自私自利和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

“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马克思的一句话写出了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复杂的联系,也道出了这本书的实质。

我认为《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应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坚持科学是得意生产力,提高科技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在满足资源合理利用前提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不得不说,读《资本论》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知晓了什么叫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是什么,那些不重要,不会决定我们的生活。但从中我却意识到我们思维模式里对一些事物认识上的歧异。的确,不同的环境造就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可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对于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去感受社会中的一些潜移默化。

第四篇: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有感

物信学院

13物本非

学号1305110135

姓名 李银城

摘要:

1、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2、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3、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关键字:群众路线

团结

自由

民主 正文: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让我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局势及社会各阶级有了更刻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毛主席的每一部的著作都透露出了敏捷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以及高深的政治远见,深刻体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服务宗旨,更是直接表明共产党在建党之出就是为了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统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我只是从人的角度,被他“活到老学到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深深感染,这些浓缩了古今中外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和认识论是那么的亲切、自然和在理,几乎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旧更替、认识混乱之际,都要回到这些准则上去重演历史。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关心关爱群众,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抓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细节,做一个新四有青年。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更是用红军的扩大、长冈乡的工作、国民党的“堡垒政策”等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完成革命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在目前的现实工作中是很有意义的。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明白关心群众生活的意义,指明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式方法,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企业的发展与关心关爱群众生活的关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发挥正能量,但也不能疏忽或者看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目标是发展的方向,方式是我们的制度、计划、流程,正确的“方向”匹配科学的“方法”,才能争取自己的最大收获,才能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

当读到“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时候,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对当时格局认识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没有贫民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先锋。

他在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文。文中的题注写到,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的错误,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他仔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一件件剖析的十分到位也非常精彩,让人赞叹不已 。在此文和其他的许多文章中,我也看到了毛泽东所突出来的“全民统一,一致对外”的这一观点。毫无疑问的是,此时革命唯一的出路就是“全民统一战线”。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虽然,后期这一道路碰到了挫折,但是其中的宗旨和思想仍发挥了指引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处于的历史阶段、政权性质,分析透彻、逻辑紧密、见解独特、思维宽广,正确指出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方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说明了在当时的形势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总体阐明了团结与进步之间的密切联系,团结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才是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是一切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历史也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矛盾的来源,团结同学、同事、邻里,发挥“团结”的力量,凝聚众人智慧,营造和谐、民主、科学的发展氛围。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主观臆断,执行“一言堂”的错误或不合理决策,造成工作的被动和发展的方向错误,然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凝聚的智慧、科学民主智慧的决策将能促进健康的发展。读完《毛选》,《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实践论》中,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实践要注意方法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实践论》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指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中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各有特殊性。 通过对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述,毛泽东系统阐明了关于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

哲学是帮助你怎样去认识客观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帮助你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发展事业——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他的哲学。毛泽东号召哲学走出课堂,让每个人都受益无穷。

读了毛选后也让我掌握了一个原则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读他本人的原著,万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道听途说。

每一个创业者,他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他几乎永远是少数的那一派,而毛选将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五篇: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有感

摘要:作为工科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过多接触到马克思,进入大学虽然上过关于马克思课程,但是没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当时也没有认真的去学。懵懂的我直到选修了这门课程,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能上全所以的课,但是为了写这篇论文浅谈也做了一些准备。主要写了一下我对马克思的认知以及我所参考资料的理解和根据我大学学的相关课程、大一的入党培训。有些观点是我借鉴别人的,还有些想法是个人拙见。 关键字:马克思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突出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关键。

二、德意志形态

全面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墓本的原理;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关系”巴想;第一次表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应该说,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和《德意志形态》本身的思维逻辑这纵横两方面进行考察,这几种说法又都还没有真正落到最深层的范畴上,也没能揭示出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比如,说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轮廓,但它是从什么基础出发进行这种勾画的,其一系列原理的核心物在哪里,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回答的。故其研究只是浅层的,而非根本性的。

个人认为《德意志形态》最核心的思想是科学的物质生产范畴的形成和发挥。它是的理论基石和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三、感受

据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3—1852年间,是有众所周知的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虽然书中是以唯物主义谴责了唯心主义并且阐述了法律、道德的观点以及其他宗教信仰。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方面的变化。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意识形态的存在前提是人类的存在,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人类的发展阶段的本质是需求不断提高,从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一切历史冲突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理想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为了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永不枯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它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来的基础,还是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前进。马克思逝世以后,首先是恩格斯,后来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其他许多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根据自己的时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入党培训教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支部工作责任清单下一篇:党支部典型事迹材料

热门文章

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