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2

第一篇:农业师职称论文范文

谈谈流行称谓语“美女”

摘 要: 当今社会女性称呼语“美女”一词流行,甚至有泛化趋势。本文从语言内部结构、现代女性称呼语发展、社会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 美女 女性称谓语 流行语

一、引言

漫步当今社会的大街小巷,“美女”一词随处充斥着我们的双耳。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置身校园,还是行走商场,抑或是散步街旁,我们都会感受到身边“美女”如云。“美女,去图书馆啊?”“美女,这件衣服非常凸显你的气质。”“美女,请问邮局怎么走啊?”毋庸置疑,“美女”已经跻身我们日常交际高频词的行列之中,无论称呼的对象是熟悉者还是陌生者,无论是用作面称还是用作背称,“美女”已成为女性称呼语的流行代表,并且显现出日益明显的泛化趋势。

称谓语“美女”已经充溢我们的生活并广为流传,也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针对当今社会“美女”如云的火爆现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著名语言学家邵敬敏先生的《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一文就“美女”称谓的崛起、认可度和适用范围等三方面对“美女”一词进行阐释。和琳的《美女:流行称谓分析》、王海平的《小议称谓语“美女”》、刘远航的《浅谈称谓语“美女”》、高旭的《“美女”的泛化》等从其出现类型、流行状况、形成原因、接受状况等着手,综合分析了“美女”这一流行称谓语。还有一些学者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对其展开分析。王劲松分析了“美女”泛化的原因及其文化意蕴;文会平、肖建安的《陌生女性称呼语选择的顺应性探讨》则从顺应性的角度展开探讨;曾伟在讨论了“美女”一词文化语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在以往学者、大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从女性称谓流行语“美女”一词的表现、泛化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等方面展开探讨,以形成系统整体认识。

二、女性称谓语“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表现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而一个称谓是否泛化的标准则体现在人们使用该称谓语的数量和频率上。2008年12月16日,腾讯网曾做过一个关于“美女称谓”的网络调查,结果如下:

答卷总数:48465

问题:你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吗?

上表显示,经常使用“美女”称谓的数量和频率都超过了半数以上,而从未使用过此词的人数只占百分比的个位数,这足以说明“美女”这一称谓语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使用。

为验证以上表,笔者在女大学生云集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进行了小范围的随机调查,结果如下:

答卷总数:87

问题:你被别人称呼过美女或称呼过别人美女吗?

对照两表,不难发现,“美女”一词在针对女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时使用频率更高,显得更为流行。

除了数字的直观感受,放眼我们生活的周遭,在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口语交际中,我们也经常触碰到“美女”一词。“美女私房菜”“美女主播”“美女博客”等都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除此以外,人们还用“资深美女”称呼并不年轻美貌的老年女性。

通过以上陈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美女”这一称谓语已为广大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接受和使用,其本义“年轻的美貌女子”②逐渐萎缩,而词汇只能义“褒称女性”凸显,已成为当下流行的高频词汇,并逐渐泛化。

三、“美女”称谓语流行及泛化的原因分析

(一)“美女”一词的自身特点

1.“美女”词义偏向的发展趋向

“美女”并非新词,早在古代文献《墨子·公孟》中就有记载:“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随后历代都有记载并一直流传至今。《史记·外戚世家》:“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南朝江淹《青苔赋》:“妖童出郑,美女生燕。”唐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秦惠王)乃用张仪计,饰美女,谲金牛,因间以啖蜀。”古代汉语中,“美女”一词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连用,释义为“美丽的女子”。发展到现代汉语,我们也一直把“美女”处理为偏正式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美貌的年轻女子”。然而,随着这一词的广泛使用,其偏正式的意义逐渐淡化,逐渐趋向复合偏义词发展。我们现在所探讨的称谓语“美女”已经演变成地地道道的复合偏义词,意义偏重“女”,而非“美”。这一点,为其广泛流行使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2.“美女”词义的模糊性

“美女”称谓之所以流行、泛化,还在于其词义本身的模糊性,包含丰富的内涵。首先,“美女”这一概念的边界相当模糊,什么样才能算作“美女”,“美女”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即使按其释义“美貌的年轻女子”,又何为“美貌”,何为“年轻”,不同的人有着对“美貌”对“年轻”的不同定义,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评判标准,一个准确的细节描述。再者,“美”承担着丰富的多重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展现的意义不尽相同。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主观侧重的“美”也不完全一样,可能指向某一行为或是某一品德,很难统一。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女”有了作为称谓语流行泛化的可能,因而大多数人只是倾向把其看成一个称呼语,很少考虑其中“美”的含义。

(二)社会历史原因

大家都知道,语言与人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心理、认知、思维等多种元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语言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词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社会心理。由于中国历经过相当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劣根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女性一直扮演十分卑微的角色,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造成女性称呼语的严重缺位。随着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获得了一席之地,女性称呼语也因此得到发展。在“美女”之前,人们就曾用过“小姐”、“同志”、“姑娘”、“女士”等词作为通用的女性称呼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词语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这与时代变迁,人们思维、认知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

“小姐”原本是对女性的雅称,是礼貌文雅的称谓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在国外某些开放思想的冲击下,逐渐对“小姐”一词产生误解,在新的认知下有了新的理解,常常把它与“妓女”“三陪”“从事色情行业的人”等一些侮辱意味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一称谓语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同志”一词取自“志同道合”,在革命年代被广泛使用,不分男女。然而,当今社会发展到现今和谐安定的状态,再使用“同志”就显得过于正规,政治色彩太浓,而且太缺乏女性特征了。再者,在当代社会,“同志”一词也往往被用来指代同性恋,容易使人们在认知上产生歧义,因此,它也逐渐淡出了女性称呼语的适用范围。“姑娘”“女士”在年龄层面上范围过窄,总给人一种严肃拘谨不自然的认知感受,也不适合担当女性称呼语的职位。之前的称谓语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纷纷落马,而“美女”作为称谓语的出现,符合了当代人活泼、轻松的心理认知,很快为大家普遍接受,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社会心理因素

1.审美标准多元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不断呈现出多元性。在现代人的认知观念中,“美女”早已不再定型于传统观念中“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的单一形象,而是处在一个开放式的空间范围内,人们对“美”有着不同的定义标准。可以有娇小玲珑的美,可以有亭亭玉立的美,可以有丰腴圆润的美,可以有中性帅气的美……有时,“美”也不仅仅局限于外表,也可以指可爱、和善、阳光等涵义。甚至,“美”不再局限于指年轻人,对于一些显年轻、时尚、开明的中年人来说也一样受用。这种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大大延伸了“美女”的使用范围。

2.心理满足与交际功用因素

“美女”一词一直被看作褒义词,不管其语义是否发生偏化,至少在听者听来是一种赞美,是对其“美”和“年轻”的肯定,首先在听觉上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认同感和优越感。人,特别是女性,总是渴望自己被他人欣赏和认同,而“美女”这一称谓语就很好地传递了这一信息,给予被称呼者美的愉悦体验,迎合了大多数女人对美的虚荣感。基于这种满足感,说话人与被称呼者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从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本身的交际功用需要,有效地缩短了社会距离,有利于言语交际的顺利展开。大众受体的普遍接受以及交际功用的优势为称谓语“美女”的流行泛化大大增加了筹码。

四、“美女”称谓语的使用局限性

虽然“美女”一词作为女性称谓语已在社会中普遍流行,但其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就其范围而言,“美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一些年龄稍大的女性而言,“美女”的称呼是不合适的,虽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开化,其范围也有所放宽,但大众心理还是倾向其本身的“年轻”之意,因而称呼长辈等年龄稍大者“美女”是不可取的。其次,在使用场所上,“美女”也存在局限性。一般在正规庄重的场合,我们不使用这一称呼语,因为这样的称谓在那样的场合总显得轻佻、不严肃,不够正式。除此以外,“美女”的泛化使用也引发了一些人的逆反心理,使人觉得这个词过于轻浮。甚至有些人会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讽刺,是在奚落、讽刺她们,从而引发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五、小结

总的说来,“美女”作为女性称呼语,在现代社会还是被普遍接受并广泛流行的,这一词的泛化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一定的演变、发展和选择的过程。就其使用而言,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日后“美女”一词能否作为称谓语继续流行下去,还是为其他更合适的称谓语取代,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语言自身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和人们认知发展的程度。

注释:

①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138-139.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第六版930页.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

[2]和琳.美女:流行称谓分析[J].现代汉语(语言研究),2006.

[3]王海平.小议称呼语“美女”[J].现代汉语(语言研究),2006.

[4]陈建民.现代汉语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1.

[5]王劲松.“美女”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及文化意蕴[J].科技咨询报,2007.

[6]刘玲芳.“美女”作为称呼语的泛化[J].现代语文,2008.

[7]曾伟.“美女”如云的文化语境及其局限性[J].现代语文,2009.

[8]文会平,肖建安.陌生女性称呼语选择的顺应性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

[9]李成军.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1.

作者:吴莉

第二篇:汉语社交称谓语及功能研究

摘 要:社交称谓语用来指称除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在日常交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汉语社交称谓语的模式及功能并揭示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称谓语;文化;功能

作者简介:王莉锐(1993-),女,河南省郑州人,西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语用学。

1.引言

“在交谈过程中,讲话者用来指明交谈对方的用语叫称谓语(拉尔夫,2000)”。“社交称谓语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互相交流的方式,用于表示除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人。一旦人们想问候他人并开启对话,他们就会用到社会称谓语。因此,社交称谓语可被看作是开启一段对话的前提(薛丹,2016)”。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校园逐渐变为社会的缩影。在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如何恰当称呼他人至关重要。

2.社交称谓语个案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随机调查方式对西北大学500名在校生进行采访,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50人。通过整理问卷发现,西北大学的学生称呼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姓氏+头衔,如:任老师、王教授、郭校长、胡院长;(2)头衔,如:老师、教授、校长、院长、外教;(3)名字+头衔,如:力宏校长、益平老师;(4)姓名+头衔,如:李建利老师,李蓂老师;(5)名字,如:Robin, Hoover。另外,同学之间的社交称谓语也具有一定特征。整理问卷发现,西北大学的学生称呼自己的同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1)名字,如:燕梅、文霞;(2)姓名,如:李绚丽、张锦;(3)昵称,如:梅梅、小燕子;(4)姓氏,如:上官、长孙;(5)小+姓氏,如:小伍、小刘;(6)零称谓,如:嗨!去图书馆吗?

3.汉语社交称谓语功能分析

社交称谓语能显示交谈双方的身份及社会关系。上文提到的每一类称谓语模式,都具有人际功能意义。第一种模式:姓氏+头衔,展现了发话者对听话者的尊重和礼貌。这种模式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称谓语模式,因此能够凸显交谈双方间的权力距离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权力距离关系(吉尔曼,1960)。如中国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直呼头衔或姓名这两种谓语模式体现了交谈双方的关系距离,这种关系表现为生疏。还体现了发话者对听话者的礼貌。在校园里,无论老师的性别、年龄或国籍,学生都称呼他们为“老师”,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与礼貌(任海棠,2004)。姓氏+头衔、名字+头衔、姓名+头衔,调查显示以这三种方式称呼老师的同学较少。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三种模式更适合老师与同事之间的社交称谓方式。其中第三种模式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且交谈双方之间关系较为亲近。另外两种模式通常用于正式场合且交谈双方间权力等级关系表现为平等。最后四种模式最能体现交谈双方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以昵称方式称呼对方是这四种模式中交谈双方亲密关系等级最高的一种。最后一种模式:零称谓,这种模式经常用于留学生之间,或第一次同外国人交谈时,如Excuse me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长幼尊卑的传统等级关系,汉语社交称谓语将这种传统关系传达的恰到好处。在中国,职业也可作为一种社交称谓语,如老师、医生、律师等,这些都体现社交称谓语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受人尊敬、爱戴,也从侧面折射出这些职业的高尚之处。

参考文献:

[1]Brown, R. & A. Gilman.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C]. In Sebeok

T.A. (ed.). 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I.T.Press, 1960.

[2]Brown, R. & M. Ford. 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 [C]. In Hymes D. (ed.).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4.

[3]Fasold, Ralph. The Sociolinguitics of Language [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4]Ronald Wardhaugh.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ing Press, 2000.

[5]任海棠,馮宁霞,王荣花. 汉英社交称谓语对比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6]王非. 英汉社会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D]. 吉林大学, 2004.

[7]薛丹. 大学生称谓语的使用情况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硕士学位论文[D]. 吉林大学, 2016.

作者:王莉锐

第三篇: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初探

摘 要: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主要选取在泛化过程中因其性别属性而独具特色的女性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探索其所体现的时代发展特点及传统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语用原则

作者简介:郝静(1992-),女,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词汇。

女性亲属称谓语能够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女性对象并作为社会称谓语逐渐定型下来,这一泛化过程在当今社会所表现出的特点都是建立在对某些语用原则的遵守之上的。

一.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所体现的语用原则

(一)模糊原则

中国人自古推崇“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道德观,这些观念维系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即是传统汉文化在现时的语言表征。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则越来越少,当亲属称谓语越来越多地在社交场合使用其作为社会称谓语的新增义项时,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之间的界限则逐渐模糊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倾向于“使用亲近的称谓语而不去探究其真实性”[1]。

具体到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无论是直接泛化还是间接泛化,都是模糊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之间界限的表现。甚至在当代社会,泛化还时常会模糊称谓语自身的年龄界限。

(二)礼貌原则

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对象虽然表面上违反了礼貌原则的“质”准则,人为地使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交际双方在一定情境下暂时建立了血亲或姻亲关系,但这种有意越出真实范畴的称谓方式实则是在向礼貌原则靠拢,多尊重他人,实现交际目标。

并且,利奇的礼貌原则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利益失衡的基础上的,认为保障他人得到更多利益的同时是在损伤自己的利益,这便与汉文化中对礼貌的认知和阐释有所偏离。在汉文化中,礼貌是“道德修养问题而不是交际双方之间利害关系的调整”[2],所以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时,中国人更注重自身道德的约束和内在真情的流露:问路时对陌生的中年妇女称一声“大姐”,既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体现了自身的文明素养,又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营造出亲切温馨的交际氛围,使对话在彼此都感到舒适的状态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可见,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对西方礼貌原则权衡利弊模式的超越,而体现出独具汉文化烙印的对“礼貌”的遵从。

二.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作为亲属称谓语的两大部分,女性亲属称谓语和男性亲属称谓语由于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以及自身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泛化的数量和语义运用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

(一)在数量方面,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词群相对较多。

本文认为泛化的较为定型的女性亲属称谓语可划分为9个词群,即(~)奶奶、(~)娘、(~)婶(儿)、(~)嫂、(~)姨、(~)妈、(~)伯母、(~)姐、(~)妹。而根据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一文中对泛化表现的论述和总结,利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和考证之后,本文认为相对应的男性亲属称谓语为5个。由于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词群较之男性相对较多,现将具体词群以女性为基准列举如下:

在亲属称谓语系统中,表示男性和表示女性的词语都会依据血缘或姻亲关系而对应产生,但并不是所有成对分别指称男女的亲属称谓语也会相应地成对泛化,从上表可以看出,“爹”、“爸”、“姨夫”、“姐夫”、“妹夫”都没有像它们所对应的“娘”、“妈”、“姨”、“姐”、“妹”一样泛化成社会称谓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影响。男尊女卑意识自父系氏族社会产生,便作为封建时代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部分长久主导着人们的思想,虽然近代之后,这一思想禁锢已逐渐解除,但不得否认其对于当代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在父系社会中,父亲处于一个家族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是话语权的绝对掌控者;且父系不论在对亲属人员的命名中还是在实际的亲属关系中都要优先于母系、妻系和夫系。“爸”和“爹”都是对父亲的称呼,必然不可用于指称父亲以外的其他人,体现了“以父为尊”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姨夫”、“姐夫”、“妹夫”没有对应地泛化,则是由于其均指女性亲属的配偶,“姨夫”来自于母系亲属称谓,“姐夫”、“妹夫”虽来自于父系,但姐姐和妹妹终是要嫁入别家成为外人,且姨夫、姐夫、妹夫都属旁系亲属,关系较为疏远,远不如“叔叔”、“伯伯”常用,且具有由配偶关系所决定的专一性,在称呼社交对象时不易被考虑在内。

第二,通用的女性社会称谓语缺位。“先生”、“女士”、“小姐”等是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较为常用的社会通称形式。其中,“先生”作为男性社会通称,其适用场合显然比“女士”、“小姐”更为广泛。“先生”既可用于面称的特指,也可用于泛指;既可指年轻男子,也可用于年长男性。虽具有些微正式色彩在非正式场合出现频率不高,但一般此情况会用口语色彩较浓的社会称谓“师傅”等替代。而“女士”在用于面称时则往往要在前面加上姓氏或指示代词,如“王女士、这位女士”,直接面称时一般只能在“女士们,先生们”这种泛指情形中使用,且“女士”一词本身带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给人以郑重、疏远的感觉。而“小姐”作为对年轻女性的称呼虽然也经常使用,但由于其在流变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外延意义,容易引起歧义而触犯某些禁忌。由此看来,女性社会通称并不是在所有情境中都实际适用。而且,随着当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所涉及的身份、职业以及参加的社会活动逐渐增多,使得原有的女性社会通称已不足以辅助完成交际,产生缺位现象。为弥补这种缺位,借用已有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来完成社会交际便成为极有必要且便利易行的方式。此外,亲属称谓语在泛化使用时具有亲切尊重的意味,符合女性的特殊心理需求。

此外,对于成对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来说,它们的泛化程度也并不是均等的,有些具有明显的高低差异。作为与“哥/兄”相对应、由姻亲关系来维系的旁系女性亲属,“嫂”这一称谓是由“哥/兄”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且泛化之后也只能指称已婚妇女,远不如以同胞关系相对应的直系亲属称谓“哥/兄”和“姐”的泛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而同样是以同胞关系相对应成对泛化的“(~)妹”和“(~)弟”,“(~)妹”组成新词泛化的能力却比“(~)弟”强,这是由于二者都带有一定的可爱色彩,而这可爱色彩恰恰是容易被女性所接受而为男性所不屑的,男性一般不会希望被称作“(~)弟”。

(二)语义运用方面,泛化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极少逆性别使用。

汉语亲属称谓语是遵照中国传统纲常制度、以家庭为单位而产生的。囿于伦理的规约及亲缘关系的不可违逆性,亲属称谓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必须具有严格的一对一的对应性以及清晰分明的性别界限,男性亲属称谓语只能指称男性亲属,女性亲属称谓语只能指称女性亲属,不可交叉混乱使用。而当泛化为社会称谓语时,男性和女性呈现出不对称性: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后依然严格遵守其指称性别界限,基本不会指称男性对象,为大众所接受的用泛化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指称男性的目前仅有一例(“著姐”),实在为极个别的特例;而在特殊情况下,泛化的男性亲属称谓语中的“(~)哥”词群却可以跨越性别界限,用于指称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姓/名+哥”。用“姓/名+哥”称呼女性有时会使语义降格:李宇春和曾轶可分别被人们戏称为“春哥”和“曾哥”。这一类称呼是广大网友针对男生过于女性化和女生过于男性化的非正常现象的调侃和讽刺,此处的“哥”不再具有尊称意味,被降格使用,带有贬义。而有时也会使语义升格,作为一种爱称表示对个别女性豪爽性格的认可和称赞,“哥”的意义有所升华。然而反观用“名+姐”指称男性的特例“著姐”(指因参加“快乐男声”比赛时故意装扮成女性而走红的刘著),多数人对此种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姐”在这里是取其所代表的与男性阳刚强健的特质相对立的为大多数男性所不屑的女性阴柔孱弱的弱点之义,具有贬义色彩。

第二,“哥们儿”、“兄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群女性或异性朋友之间互称“哥们儿”、“兄弟”等,“哥们儿”也逐渐泛化成无性别的“朋友”的代称,而“姐们儿”则无法脱去其自身的性别标记被用于对男性朋友的称呼。

综合上一种情况,用泛化的男性亲属称谓语“(~)哥”称呼女性常见于年轻群体中,表现了女性渴望获得与男性同等的体力、思维等;也由此说明,当代女性更加独立和自信,在各个方面都努力追求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价值。

如今,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越来越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显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仅就其中两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其中更为深入的方面还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注释:

[1]苏静、陆佳:“论称谓语的泛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2]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6]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期。

[7]苏静、陆佳:“论称谓语的泛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作者:郝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