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民间借贷现状与对策论文

2023-01-29

近年来, 农户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在农村经济飞速成长背景之下愈来愈多。广大农村地域资金供应难题尚未有效解决的原因在于农村区域正规的金融组织存在一定缺失状况。研究四川省的农村地域民间借贷问题, 能够了解当前四川省农村区域农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的决策[1]。基于四川省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的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意义深远。

1 农村民间借贷概述

1.1 农村民间借贷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 其泛指不通过官方正式的金融机构, 就进行的农村地域民间金融活动。从狭义上来讲, 以农户私人间借贷为主是农村民间借贷的特征。同时, 农户个人, 向农村团体, 等其余一些资金机构所进行的借贷活动, 也被包络其中。

1.2 主要形式

1.2.1 口头约定

这种形式在亲戚熟人之间进行, 以个人之间的感情以及信用作为依靠, 全过程不办理任何的正式合同手续。

1.2.2 高利贷

调整利率, 开征利息税的国家货币政策出台之后, 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将平时积累的自有资金, 投入到农村地域的民间借贷当中。他们一般按照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5倍多, 甚至更高的利率水准, 把资金借给个人和企业, 以获得相对较高投资回报[2]。

1.2.3 简单履约

这类模式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张借条借单或者是一个中间证明人, 借贷双方简易地履行一下手续。借贷双方关系疏密来确定最终的借贷利率高低, 期限长短。

2 四川省农村地域民间借贷数据分析

本论文数据来源于2014年对四川省内66个县的农户进行的入户数据, 调查在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凉山、泸州、乐山、资阳、内江、自贡、眉山、峨眉山、广安、攀枝花、遂宁、广元、雅安和巴中的66个县域范围发放了600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为447份。

2.1 四川省农村地域民间借贷形式的多样化

四川省农村民间借贷现呈现出借贷模式的多样化, 借贷双方多为彼此熟悉的亲戚或好友, 他们更喜好进行口头约定;立借据是向来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倘若借贷双方多不熟悉, 则常选择按中间人模式来进行;财产抵押的借款者需办理公证和财产登记过户等手续, 此形式所占比例不大;赊购赊销最近几年在农村地区也盛行了起来, 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大多需要进行赊购, 待销售出农产品之后再补交先前欠下的货款, 还必须要按照银行同档次贷款利率来核对计算息金[3]。农村地域的民间借贷其服务的对象目前还要包含, 一些私营业主以及个体工商经营户。四川省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见表1。

2.2 四川省农村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

四川省全省农村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相差不是特别地大, 年利率则通常基本于20%~40%, 年利率大于30%的所占比重70.7%。四川农村地域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状况见图1。

相比于银行同期借款利率, 实际情况下农村地域民间借贷利率水准高出很多, 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之中的借贷双边信息不对称致使借方相对于贷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 最终导致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上升。第二, 农村区域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量无法满足农村区域所有的资金需求, 农村区域的正规金融机构在放贷时会比较关注利率, 还款风险以及贷款额度。一些被正规金融机构认定的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者就被迫只能转向农村地域民间借贷来完成筹资任务, 其结果必然是造成资金贷方垄断[4]。借贷的利率亦因此被拉高数倍。第三, 在没有进行借贷的情况下, 农户将自有资金用于更新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改善生产养殖等方面, 这样的结果是农户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 产量的增加以及收入的提高对于家庭年收入不高的农户而言至关重要。

2.3 农户的抵押品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涉及到对于农户抵押品的调查, 在收回的447份有效问卷当中, 有67位选择用房产作为抵押品, 157位选择土地作为抵押品, 126位选择林权作为抵押品, 还有97位选择的其他, 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 仅有少数农户愿意将自家的房产作为抵押品, 房产是农户生存的必需品, 因此大多数农户并不会选择房产来作抵押进行农村民间借贷借贷。土地是农村生产必须具有的生产要素, 是农户在融资时能够用到的信用资源。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这类形式来实现农村区域规模化经营是政府鼓励的新形式, 但有关法律条令关于农村地域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产权, 流转后产权关系调整重要内容并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且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团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是坚决不能够用于抵押以及偿还债务。林权作为抵押物依旧处于摸索阶段, 具体交易业务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例如, 过高的评估费用, 繁杂的抵押估值, 当前林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不健全等方面[5]。综上所述, 农村缺乏有效的抵押品, 而无抵押的农村民间借贷风险较大。

3 四川省农村地域民间借贷当中存在的问题

3.1 借贷风险大, 容易最终引发争端纠纷

目前, 农户严重缺乏抵押品, 农村民间借贷的还款风险较大便是必然结果。农村民间借贷建立在亲情, 血缘之上, 缺乏规范性, 契约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如果借款人丧失诚信欠账不还, 就容易引起纠纷。农村民间借贷投机现象时有发生亦是归咎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曾经有投机者以高额利润作为诱饵, 从农村吸取大量资金之后便逃走, 这样就增大了借贷的风险。借贷规模增大, 人数增多, 风险爆发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借款人最终还可能用“无力偿还”为理由拒绝支付利息, 只归还本金。

3.2 减少国家税收收入, 同时损害农村地域正规金融部门利益

由于农村地域民间借贷逃脱工商, 税务等部门注册, 故具有隐蔽性, 免受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依法制约。农村地域民间借贷的私人私下交易模式可以方便地脱逃利息税, 以致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严重损害国家正规金融部门的合法利益[6]。

3.3 继续加剧农村地域资本周转恶性循环

当下, 农村民间借贷模式多样化同时, 也加剧了农村资金周转恶性循环。而今的农村民间借贷不单单局限于现金的借贷, 赊销赊购这种新模式也开始盛行。借方为了维持生产不断赊购, 致使欠款不断增加, 拆东墙补西墙, 滚雪球式的债务累积使农户债务缠身。更多的农村生产经营者为了缓解短期的资金不足而进行农村民间借贷。一旦借款者的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就很难在约定的期限之内偿还债务。如此一来, 农村的生产经营者就会逐渐陷入借债与还债的状况, 加剧了资金周转的恶性循环, 引起长期的资金周转困难。

3.4 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困难

多年来, 利率调控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家公认的,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的重要方法。农村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准通常由资金市场供求双边决策, 缺乏规范性, 其利率水准也是远超银行的同期利率水平。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且高利贷情况突出, 这样就会影响到利率政策的实施, 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诸多不便。趋利以及盲目性是农村地域民间借贷兼具的[7]。这样的投资就逃离在国家监控之外, 相当规模的资金因此流出正规金融组织, 势必会严重影响正规金融组织的正常运转运行, 甚至最终削弱货币政策在农村地域能够起到的一系列的正面作用。

4 针对突出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政府方面

4.1.1 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政府要建立信用体系, 信用评级制度以及相关档案的管理, 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保证借贷双方都能够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尽量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在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同时, 也可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国家组织并成立相应的一系列的风险补偿方面的专项基金。保险公司来负责为农户提供相应的保险。即是由政府, 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共同来承担农村不良贷款的风险。

4.1.2 建立及完善农村地域的农户信用征信体系

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成立一些专门的信用机构, 来调整农户的资金, 信用状况。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可使用信用征信体系当中的信息, 作为审批能通过贷款时的有效依据。拥有可靠的交易对象信息, 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4.2 央行方面

4.2.1 改进中央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 增大信贷的投入力度

中央银行在未来的几年里, 应加大农村地域信贷投入力度, 尽全力满足农村地域中, 小企业发展的多方基本资金需要。必要时, 央行也可以使用定向降准, 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农村金融的服务力度, 将监管政策, 货币信贷, 财税相结合来扶持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2014年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当中提出, 关于金融服务的改进, 在未来可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民间资本, 依法创设新兴的金融服务组织[8]。

4.2.2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农村利率市场化之后, 正规金融机构就能够吸收更多的资金, 增加放贷的力度, 就能帮助农户解决部分的信贷难题, 尽量减少非法集资的出现。

4.3 金融机构方面

4.3.1 加快金融创新, 继续委托贷款业务的办理的拓展

一直以来, 银行常以信用中介平台的形式出现。同样, 银行等金融组织的实际金融业务创新势必将有助于农村民间借贷的规范化, 拓宽融资渠道, 可以达成多边互利共赢。对于农村土地的流转, 两权的抵押, 规模经营方面, 金融机构可以进行更多的创新与探索。

4.3.2 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

成本低廉, 是互联网金融创设以来公认的最大优势。因此, 众多研究学者均认为, 在农村地区理应优先发展互联网金融。农业信贷当中, 贫困偏僻区域信誉度良好的农村地域的妇女已经享受到像“宜农贷”这样的P2P平台提供的“一对一”模式在线借款服务。截至201年末, 全国13 000余位农户参预到了其中。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推进农村地域金融新变革, 就靠更多的金融组织, 在农村地域富有新意地开设互联网金融服务。

摘要:由于农村正规的金融服务业存在着不足, 农村民间借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农村民间借贷的存在提升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拓宽农户的投融资渠道, 同时有力地促进利率市场化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推行。但通过2014年在四川省农村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农村民间借贷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发现和处理农村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 就会给国家正常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困难, 对于农村地区的金融秩序带来冲击;同时, 损害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 导致农村资金周转的恶性循环。基于此, 从政府、央行及金融机构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 以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 通过解决农村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 来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

关键词:农村,民间借贷,金融服务,现状,对策,四川省

参考文献

[1] 吕庆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 (10) :69-72.

[2] 郭新芳.民间借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4) :129-132.

[3] 高孝欣.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与规范化研究[J].经济地理, 2013 (12) :42-48.

[4] 刘鎏.农村金融组织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4) :109-111.

[5] 周孟亮, 蒋文华.我国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47-55.

[6] 尹凤武.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 2014 (6) :3-4.

[7] 刘道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8] 许月丽.二元转型框架下农村正规金融的渗透机制与渗透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病毒性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新模式教学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