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学管理观后感

2022-09-28

第一篇:看水浒学管理观后感

《榜样》观后感:看榜样、学榜样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于10月26日晚在央视播出,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部分今年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我认真观看“榜样”专题节目,深刻领悟普通党员们的榜样精神,收看“榜样”专题节目,就是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学习榜样的精神品质,争做出色的时代榜样为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一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的“榜样”专题节目,陈述和展示了今年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的感人事迹,真诚号召党员干部们都“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他们和党的历史上的英雄模范、典型榜样们一样,的确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学做爱国敬业、竭诚奉献的榜样!“榜样”专题节目中讲述的支月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讲台、奉献在讲台、扎根在讲台、服务在讲台,将毕生的精力和学识都无私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本来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她,还舍不得退休,要继续大山大山播撒文明的火种,耕耘教育的希望,谱写壮美的诗篇。在她的身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熠熠闪光,的确是我们的榜样。

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学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榜样”专题节目中讲到,方志敏一生坚守《清贫》以及对于《可爱的中国》的坚定信心,南泥湾开荒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军民团结、干群一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借鉴。谈到甘守清贫和勤俭节约,我们回忆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很多关于“节约”的感人故事:

四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学做自强不息、意志坚强的榜样!任何行业、任何事业、任何工程、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强不息、意志坚强的钻研拼搏精神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永远上进精神。“榜样”专题节目中大家熟知“羊书记”贵州xx县带领群众实施“种草养羊”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姜仕坤是我们时代的楷模、旗帜和标杆,值得我们学习。

五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学做愚公移山、迎难而上的榜样!“榜样”专题节目中列举的那些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开拓创新的行业闯将、愚公移山的实干先锋、坚韧不拔的钻研典型、迎难而上的党员干部,这些新时代的“愚公”汇聚成了共圆中国梦的巨大力量,我们当今的时代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成千上万的具有钻劲、韧劲、干劲和疯劲的“愚公”、“工匠”和“傻子”。

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学做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的榜样!反腐倡 廉、正风肃纪,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在看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同时,也争做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榜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看典故学管理

第一章:典故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1.三顾茅庐:求才贵在真诚 2.伯乐相马:做慧眼识才的伯乐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公正地选拔和任用人才 4.尺短寸长:活用员工的长处和短处 5.鸡鸣狗盗:用人要不拘一格,用其所长 6.大材小用:不要把高能人才安在很低的职位上 7.以貌取人:不以外貌来衡量人才 8.见微知著:从不经意的细节中考察人才 9.独当一面:呼唤能独自担当任务的员工 10.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是用人的第一标准 11.叶公好龙:对待人才,不要徒有爱才之名而无爱才之实 12.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把人才当成河流来管理 13.各自为政: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14.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进行人力资源投资 15.害群之马:及时清除危害企业的人 第二章:典故中的人性化管理智慧 16.刘备摔阿斗:善于进行“爱”的投资

17.涸辙之鲋:时时处处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 18.林回弃璧:利益面前,不要抛弃你的员工

19.雪中送炭:在员工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20.成人之美:成全员工和促成员工的好事 21.齿亡舌存: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更有效 2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地对待员工的错误 23.七擒七纵:收服人心才能收服人才 第三章:典故中的激励智慧

24.请将不如激将:把握员工的心理,巧妙激将 25.望梅止渴:巧妙运用目标激励 26.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27.朝四暮三:利用工资、奖金分配激励员工 28.同舟共济:与员工同心协力驾好“企业之舟” 29.身先士卒:以榜样作用和力量感染激励下属 30.上下同欲:同心同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31.士为知己者死:利用赏识和赞美来激发员工 32.臧谷亡羊:有效激发和培养员工的责任心 第四章:典故中的领导力智慧

33.上行下效: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来感召和带动别人 3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毅力是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35.负荆请罪: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36.呆若木鸡:做一个静寂恬淡型的领导者 37.割发代首: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8.鲁侯养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员工 39.吴王射狙:谦虚是一种美德 40.一鸣惊人:谨慎地藏起自己的锋芒 41.塞翁失马:将坏事变成好事 42.不耻下问:虚心向下属学习和请教 43.起死回生:让濒临倒闭的企业再现生机 44.前车之鉴:向“失败的企业”学习 45.轮扁斫轮:管理的生命在于实践 46.洗耳恭听:做下属最好的听众 47.匠石运斤:找个配合默契的好搭档 48.勿施掣肘:授权后不再干预下属的工作

49.越俎代庖:不要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管的事情 第五章:典故中的决策智慧

50.欲速则不达:着眼于长期战略,不可一味急功近利 5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敢于进行风险经营 52.李代桃僵:以此代彼的经营决策 53.破釜沉舟:在绝境中求生存

54.狡兔三窟:依靠多元化经营,分散企业所面临的危险 5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广开言路,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 5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机立断,果断决策 57.令行禁止:好的策略需要杰出的执行 58.歧路亡羊:企业需要明确的目标

59.群策群力:集中众人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全员决策 60.彼一时,此一时: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带来的变化 61.打草惊蛇:想方设法吸引起公众的注意

6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实施亏本经营策略,有舍才有得 63.人弃我取:从人弃之处寻找勃勃商机 64.有备无患: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朝令夕改:决策反复变化,会令员工无所适从 66.郑人买履:经验决策远远不够

67.运筹帷幄:成功的经营取决于正确的决策 68.锱铢必较:精打细算,千方百计节约成本 69.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宝 7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良好的撤退也是一种胜利 第六章:典故中的竞争智慧 71.网开一面:给竞争对手留余地

72.唇亡齿寒:与竞争对手相互依存,共谋发展 73.兵贵神速: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74.声东击西:转移竞争对手的视线 75.以逸待劳:养精蓄锐战胜竞争对手 76.退避三舍:在市场竞争中后发制人

77.远交近攻:分解对手,使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78.金蝉脱壳:迷惑对手,使企业及时摆脱劣势

7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才能战胜对手 80.醉翁之意不在酒:主动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 8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利用对手之间的竞争,从中获利 82.围魏救赵:避免与对手正面竞争,出奇制胜 83.空城计:把“无”做成“有”

84.釜底抽薪:以柔克刚的办法制服对手

85.缓兵之计:拖延对手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 86.螳臂挡车: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87.蜗角之争:打价格战是一种无效竞争

8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只顾眼前,忽视潜在竞争对手 89.请君人瓮:以毒攻毒,战胜对手

90.后来居上:选准优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创先 91.先发制人:先人一步争取主动 92.瞒天过海:制造假象,麻痹竞争对手 93.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坐收渔人之利 94.狐假虎威:以别人的声威来壮大自己的阵容 95.趁火打劫:在对手虚弱之时攻击,趁机发展壮大自己 96.驼背翁捕蝉:专注成就企业卓越竞争力 第七章:典故中的危机管理智慧 97.杞人忧天:唤醒员工的危机意识

98.曲突徙薪: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 99.抱薪救火:“以水救火”,有效化解企业危机 100.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化危机为商机 101.防微杜渐:将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 102.未雨绸缪: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103.小题大做: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104.亡羊补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补救 10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第八章:典故中的创新智慧

10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创新,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势头 107.吐故纳新: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108.闭门造车: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109.屠龙之技:开拓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 110.混沌不分:创新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成功 111.东施效颦:实施创造性模仿战略

112.墨守成规:不断进取创新,保持企业生机与活力 113.不龟手之药: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 第九章:典故中的营销管理智慧

114.一诺千金: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115.借鸡生蛋:借别人的力量来发展自己 116.鹏程万里:“借势”是一种最有效的策略 117.暗渡陈仓:迷惑顾客,达成营销目标 118.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巧妙开拓市场

119.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确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120.凿壁借光:借光经营,促进企业的营销活动 121.擒贼先擒王:抓住关键客户 122.出奇制胜:出奇的推销艺术,获得出奇的效果 123.入境问俗:根据当地的民俗及消费习惯,制定营销策略 124.虚张声势:大造声势,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125.抛砖引玉:诱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126.宾至如归: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

127.先声夺人:以巧妙的手法宣传产品,先人一步抢占市场 128.因势利导:引导顾客需求,创造消费

129.对牛弹琴:用顾客听得懂的语言与顾客交流沟通 13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守住产品质量的大堤

第三篇:看《亮剑》学团队管理

《亮剑》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是很多企业和管理层争相学习的典范。其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剧中的情节给了我们太多的争议与思考,尤其是片中的主人翁李云龙,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军队将领,而且也是一个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从他的行为与特征中,能给我们带来另一面的认识,那就是如何修炼成为一个杰出的企业管理者。被誉为"欧洲战神"的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格言: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的队伍,可以打败由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部队。这句格言说明两层意思,一是只要有一个优秀指挥官,他可以将一平庸的队伍调教成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二是要有坚强勇气,再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战胜。一个杰出管理者其实就是一头"狮子",他的思想理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企业的前途命脉,换句话说就是企业要建立一个具有核心执行力与战斗力的团队,同时还有的就是他带给企业的团队精神!

一、挖掘人才

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是用重金挖过来的。

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这属于用重金挖过来的。

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这才有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只有在人员提出离职时,才开始培养接班人,但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规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挖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走!

二、魂、价值观(团队文化)

“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必亮剑。”

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团队中就叫价值观。在团队中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文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处于何种不利的形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并且是团队中每一个员工,就好像亮剑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但是实际情况是,当遇到困难时,团队中往往想方设法的只有领导,只有老板,其余的人到了时间就下班,事不关己,反正解决不了对自己没有损坏,工资也不会少一分。这难道不像楚云飞的部队。打不赢没关系,实在不行就跑,因为有退路。领导,老板只能向前,他们没有退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

三、行动力

在团队中,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要立刻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要随时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想办法纠正和解决。

李云龙的行动力还表现在,有一次同政委赵刚商议挑选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支特种队伍,当时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了另外一句:“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假设自己团队中每个人或者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行动力,团队想不发展都不行!

四、职责(分工)与制度

1、在李家坡战斗中,李云龙在与政委赵刚讨论作战方案时,李云龙安排自己带突击队打前锋,等到前锋打光了(全部牺牲)再让赵刚补上。这时赵刚有一段话:“你(指李云龙)这叫擅离职守,团长就应该在指挥的位置上,而不是带突击队冲锋,我要给旅长打电话……”。

这在团队管理中叫岗位职责不明确,团队同部队一样,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一个部队中,炮兵去做骑兵的事,骑兵去做步兵的事那结果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部队的人,差不多到了都要阵亡的时候了。在团队中,如果管理者去做员工做的事,或者老板去做下属该做的事,那这个团队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2、李云龙等军级首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遇到两件事,让他很是恼火。一是学习不准带枪,二是迟到一天要扫一天的马路。李云龙尽管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这叫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的职位多高,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贡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五、领导力

1、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刚烈,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听旅长的话?李云龙为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而为什么旅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重用李云龙?

例如:李云龙被撤职到被服厂,后来上级又派他去当团长,他不服气,不愿去,结果旅长马上赶到给他一阵臭骂,他竟然不敢再说一句话,乖乖上任。原因:旅长非常清楚李云龙的性格特点,他没有什么文化,这种人往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所以你不能给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

结论: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

2、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他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深得人心,以及他有一股领导者的特质,那就是人格魅力,他能让他的部下既爱他又怕他,爱是因为他体惜部下,关心部下,能和下属同甘共苦;而怕他是因为他那表面粗暴的性格,和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巴。

又如:李云龙在战场上的原则是从不丢下一个兄弟,即便自己杀出重围,如果知道还有一个兄弟没有出来,他都会返回去把他救出来。

六、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

但凡领导者都是沟通力和反应能力特强,李云龙当然不例外。尽管他平常脾气暴躁,但是有一个优点是从不记仇。所以即便发飚了,也可以马上转怒为喜,从来没有隔夜仇,这一点在作为领导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不管是对上级,还是下属,或许是同级之间,在问题的沟通上几乎从来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尽管有时他的方法看起来有些另类。但毕竟是解决问题,只要不违背原则。

七、学习力

中央通知高级军官全部到南京学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日本鬼子被打跑了,蒋介石也被打垮了,还有什么学的?只有一个人明白为什么?那就是孔捷,因为他被派去支持朝鲜打美国。他出去见了世面,见识到了别人的战争方法的确比我们的厉害。

正如很多团队,开始感觉很好,比周围同行都好,一旦上了一个台阶同别的团队一比,或是去看到别的大的企业才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中央高级领导意识到,不能靠原来那些经验和理论同别人抗衡。必须学习更好的军事战略,这才有了李云龙他们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故事。

作为团队来说,不断向比自己更成功的团队学习是当前团队发展的必要趋势。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会帮你学习!

团队管理是门艺术,愿我们大家能带出比李云龙还要强的团队!

隆尧三期:赵丽萍

2014.6.15

第四篇: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

文学是人学,是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写照,社会百态、忠奸恶善,一应俱全,下面采撷几朵花絮以飨读者。

一,好员工要学会适时跳槽。员工一定要对公司忠诚吗?这是最大的谬误,例如林冲,作为全国最大的公司——朝廷,已经丝毫没有留林冲的意思了,跳槽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选老板比选公司重要。请诸葛亮出山前有三大公司可选:曹操、孙权、刘备。刘备连个地盘也没有,实力最差,公司风雨飘摇,诸葛亮看重了老板的忠诚,三顾之恩感动了他,跟刘备干,才华得到最大发挥,公司也由小变大,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将择主而事”。

三,利用一切关系人脉资源是成功的捷径。庞统因貌丑,被孙权摒弃,投奔了刘皇叔,刘备也以貌取人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一呆几年的光阴,幸好张飞发现了这个人才,后来见到刘备才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早干嘛去了!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光靠自己行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浮云”。

四,老板不一定总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宋江作为梁山在位最长的老板,他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坐更高的位子,以便为自己捞取更多的社会关系,因此,梁山集团及各位职员的利益,只是宋江实现自己利益的跳板与棋子,梁山接受招安成为必然。

五,后院起火永远是公司倒闭的一大根源。武大郎作为烧饼铺的老板,虽然生意微小,但能养家活命,无奈金莲红杏出墙,导致武大郎卿卿小命也没了。六,世袭制家族企业不会长久。刘备的儿子阿斗,扶不起来,孙家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曹家也被司马家族所取代,“家富不过三代”,选贤明的人接班才能保证公司兴旺发达。

七,健商比情商、智商更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同一块木炭未燃烧就熄灭了,周郎雄姿英发,足智多谋,不假天年,吕蒙后起之秀,令人刮目相待,去是个病秧子。看人家司马懿,靠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谁活得长久,天下就是谁的了。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则,不禁感慨万千。

第五篇:从法律视野看《水浒传》

一、快哉,《水浒》

《水浒传》是一部尚武之书,武艺高超身强力壮的英雄好汉个个形象鲜明值得崇拜,那些除暴安良的故事引人入胜。这部书虽然被有些人咒骂为“诲盗”之作,其实政治颇为正确,书中的英雄不光武力超强,也经得起正义标准的粗略检视。当然,要是依据法律标准来衡量,这些人动辄手起刀落,哪个不是以武乱禁之人?

鲁智深是一个令人大感快哉的英雄,出家前是略府提辖,俗名是“鲁达”。鲁达一看就是个军官模样,按照《水浒传》中的描写: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一脸络腮胡,身长八尺,腰阔膀圆,性情凶暴焦躁,好打抱不平。出场结识天下豪杰,结识了便喝酒。喝酒的时候,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唤来一问,原来是名叫翠莲的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随父母从东京来到渭州,母亲病故,父女两人流落在此。当地财主镇关西郑大官人强媒硬保,要她作妾,写了三千贯文书,需钱实契,要了她的身体,未及三个月,被郑家大娘子赶打出来,还责成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却来追讨。父亲懦弱,和有钱有势的郑家争执不过,父女两个只好酒楼卖唱。鲁达一问方知那绰号镇关西的郑大官人就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鲁达给了父女两人十五两银子做盘缠回东京,回到住处,气闷得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睡了。鲁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次日一大早,便照顾翠莲父女上路。店小二阻拦,还被他叉开五指,脸上打了一掌,打得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两颗门牙。两个时辰后鲁达径投状元桥来,寻得郑屠,拳脚教训,这是书中一段妙文,把教训镇关西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令人叹为观止。不料下手太重,郑屠不经打,竟死了,鲁达自思“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因考虑到“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便逃离而去。

拳打镇关西是一个令人大呼畅快的故事,令人畅快是因为郑屠作为一个恶霸,欺凌弱小,可恶至极。君不见书中鲁达听了翠莲父女的遭遇抑制不住愤怒,其实读者读书至此又有谁不义愤填膺?在《水浒传》的社会里,有钱有势可以称霸一方,无钱无势被他人压扁。法律与司法无法为体弱力薄之人伸张正义,当法律与司法不能维护好弱小者权利的时候,就只能靠见义勇为之士的拳头了。

从法律角度看,鲁达打死郑屠是一起故意伤害致死重案。死了人,死者家中“老少邻人径来州衙告状”,司法程序便循序启动起来:府尹升厅接了状子,亲自到经略府通报情况,然后差人到鲁达住处拿人,哪个还见得到人影?只好将房主人并邻居监下,又点了仵作对尸首再三检验,还发布海捕文书悬赏通缉鲁达,逼得逃亡中的鲁达剃除头发,削去髭须,做了僧人,继续展开轰轰烈烈的打斗人生。

读者在鲁达被海捕缉拿之时,都为他捏一把汗,当他寻得活路,摆脱了司法的纠缠和刑罚的阴影,大家都为之欣慰。这原因是啥?当司法暗昧、刑罚严酷之时,对待用拳头实现正义的英雄好汉,每个人心中都存了几分反法制之心。

误入白虎堂:这南衙开封府是高太尉家的

1 林冲误入白虎堂和雪夜上梁山的故事脍炙人口,因京剧《野猪林》和电影《林冲》以及《水浒传》电视剧几乎家喻户晓。

与电影、电视剧中林冲的形象不同的是,《水浒传》中对于林冲形象的描述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娘子相貌如何,《水浒传》中并无描摹,读者全凭想象或者依京剧影视剧来确认。

高衙内是社会各色人中一个恶的典型,是太尉高俅的义子,“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这路货一见林娘子,又不知对方何人,怎肯放过?自然是纠缠不休。林冲闻讯赶过来,才解了围,但已将祸根埋下。

这高衙内有几分像少年版的西门庆,身边总围着些帮闲人物。高衙内见了林冲娘子,心中好生着迷,被林冲冲散,怏怏不乐。回到府中过了三两日,竟然还是纳闷自焦,没撩没乱。帮闲人物中有个叫干鸟头富安的,猜着心事,又出坏主意,让高衙内次日勾结虞侯陆谦引开林冲,乘机骗来林娘子再行调戏。高衙内依计而行,不料又被林冲破了局,弄得狼狈跳窗逃跑。高衙内经此一惊,欲心未遂,精神憔悴,恹恹病倒。高俅闻听此事,听了陆谦和富安的毒计,派人诱导林冲买一把宝刀,又借邀看宝刀之名,骗林冲误闯白虎堂。

林冲遭陷害,直接来自高俅的算计,这位太尉权势正炽,林冲被其节制,自然对其有所惧惮。英雄好汉为了向朝廷尽忠的名分和过正常安稳的生活,不得不向恶势力低头。即使如此,仍然免不了遭人坑害,更显高俅之可恶,无以复加。

人为制造的冤案,要么源于恶人的诬告,要么来自权力的腐败专横,要么就是两者的结合。当政治腐败之时,冤狱必多。高俅本是一个市井小人,得志之后便把官威做足,成为人见人惧的佞臣。林冲误入白虎堂后,高俅本来喝令左右拿下林冲要斩,闻听林冲喊冤申辩,意识到“这厮不服断遣”,转念“解去开封府,吩咐滕府尹好生推问,勘理明白处决”。《水浒传》里的司法不受信赖,原因之一是司法对于高俅这样的权势是不敢以公正的审判加以抗制的。

好在衙门不好,未必衙门中人个个都不好。偏是开封府里有个掌管文书档案的小吏孙定“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他明知此事冤枉了林冲,向府尹禀明,要府尹周全林冲。府尹心里明白此案是上级领导有批示的案子,定要定林冲“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的死罪,哪里周全得了林冲?接下来的一段对话十分精彩:

“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胡说!”

“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孙定这番话击中要害,府尹听了有所触动,遂依孙定建议,最后定个“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四十,刺配远恶军州。这个定罪对于林冲来说当然还是冤枉,但毕竟保住了性命;滕府尹虽然意识到开封府并不是高太尉家的,但也得罪不起高太尉,只好做了个“留有余地”的判决敷衍了事。

2 林冲发配,负责押送的是董超、薛霸两位公人,两位暗中得了陆谦送的十两银子,一路上恶行恶状,极尽虐待之能事,在野猪林下手要结果了林冲性命,幸好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使这场谋杀未能得逞。不过,在后来的卢俊义案件里,这二位公差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双双成了燕青箭下的死鬼。对于董超、薛霸这种只要给钱可以胡作非为的官差,聂绀弩先生有一首诗说得甚妙: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慈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这后两句真是妙语,我看《茶馆》里总是双双出现,简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灰大褂,就常常联想起那《水浒传》中的董超、薛霸。

林冲总算到了发配地,陆谦等人还不放过,又带了几个人前来烧了林冲看守的草料场,意在烧死林冲,烧不死也可嫁祸于他。不料当日大雪,草料场林冲住处的屋顶被雪压塌,林冲移居一座古庙,躲过死劫,不得不大开杀戒,将陆谦一干人在这世上灭了。提着枪,只顾走,冒着风雪连夜奔去梁山。

二、司法的悲剧

林冲雪夜上梁山是《水浒传》中最美的场景,但这背后却是一段英雄的苍凉与辛酸。本来独立、中立的司法可以避免的悲剧,在《水浒传》的世界里如同有着定数,要发生就必定发生,那司法无论是朝廷的还是高太尉的,真的就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武大郎谋杀案: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

西门庆与潘金莲合谋下毒鸩杀了武大,应了长期流传的一个经验:“奸近杀”——有了外遇奸情可就与杀人不远了。

人不幸长成武大那样,实在是造化捉弄人,即使在那个不重男色的时代也已经吃尽了亏。不幸的是,这个相貌过分自谦的武大还娶了个如花似玉、淫心正炽的浑家,真是上天错点了鸳鸯谱。

武松与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虽然模样不像同胞兄弟,那感情却处处呈现血浓于水。武大是善良之人,靠卖炊饼谋生,养活自己,也养活家人,老实本分,他的遇害,真令人一洒同情之泪。

武大郎谋杀案,作案手法大胆而鲁莽,鸩杀的死亡征象昭然若揭。西门庆收买何九叔,将何九叔置于凶险的境地,何九叔一见武大的尸首,大喊一声望后便倒,假装中了恶,也足够惊心动魄。何九叔在入殓现场藏匿了武大两块酥黑骨头,连西门庆给的贿买他的银子一起收好,只等着武松回来不可避免的一场祸事,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真是忐忑不安。

武松回来,惊闻哥哥暴亡,悲痛之余,开始了事实真相的调查和外围证据的搜证,很快取得进展。武松起初想通过官府解决此事,并不想用打虎之手杀人,这是守法之人的自然选择——解决公权力实现正义,但事与愿违,虽然到县衙告状,并提供何九叔和郓哥为人证、

3 骨殖和银子为物证,然而由于知县与属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自然“这件事难以理问”。司法腐败造成民众诉诸司法的权利打了水漂儿,社会能不日益暴戾化乎!

既然公权力走不通,只好自力救济,武松杀嫂的戏码就隆重上演了。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子本来罪有应得,死不足惜。官府的腐败却将一个打虎英雄见义勇为好市民逼成杀人凶犯,这才令人扼腕。

权力腐败何处没有?武松刺配孟州时,蒋门神设计陷害武松,孟州知府也是得赃枉法,拟定了武松罪名,断了二十脊板,将其改配恩州,而两个押解的公人又受蒋门神收买,途中设计杀害武松,直逼得武松再次以杀虎之手杀人。

在武松刺配的故事里,最奇的当数杀威棒,孟州的管营相公称之为“太祖武德皇帝旧制”,凡是初到配军,都须打上一百以杀威。然而,此棒只要“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而且此地尚有两样可怖的私刑对付新到的配军,一是把两碗干黄仓米饭让配军吃了,趁饱将其带到土牢里,用绳索捆翻,裹了席子,塞住七窍,颠倒着竖在墙边,不消半个更次,便结果了性命;二是把人捆了,用一个布袋盛满黄沙,压在身上,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偏偏武松“不达时务”,令差拨大怒,惹得众囚徒纷纷猜测“必然害你(武松)性命”;又偏偏小管营施恩有求于武松,暗示武松称病,以便“寄下他这顿杀威棒”,倒把太祖武德皇帝的旧制送了人情。

如此暴虐的“法制”,如此贪腐的司法,难怪要制造出如此众多的反法制人物与故事。

读《水浒传》,很容易联想到这样一个法理学问题:面对不合理的法制,是应该盲目地遵从,还是暂且遵从,同时循着合法途径去改革,抑或立即反抗,来抵制、破坏这个法制?对于这个问题,法理学家们纷争不已,似乎并无达成一致意见的迹象。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不是法理学家,他们的禅杖、花枪、尖刀、板斧都是不假思索的。

清朝列《水浒传》为禁书,有深意存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下一篇:空心砖砌体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