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为将苏州建设成文化强市,选拔、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至关重要。然而,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目标过于宽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方法有待更新、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等不足。为此,应结合地方特色,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围绕能力要素,科学构建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向模块,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 篇1:

地方高等院校跨学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 跨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设的本科专业,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这些特点最终将在课程的设置上得到突出体现。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湖南四所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课程设置中以问题意识组织课程模块、以学科交叉点形成课程设计思路,再结合地域特色开设相关课程,可望成为各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跨学科;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课程设置

[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内传统的界限分明的高等教育分科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跨学科教育作为当今高等院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对社会经济的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学生成才等,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004年,教育部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了全新的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则只有十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生而具有强烈的跨学科属性,从学科角度来看,它横跨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传统专业,加之“文化”本身强大的包容性,使得该专业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尤为复杂。湖南现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且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较为突出,对湖南省代表性地方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较典型的研究价值。

一 跨学科教育的理论内涵及组织方式

“跨学科”这一概念由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在 1926年首次提出。当代社会现实具体生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促使跨学科研究备受关注。跨学科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尤以美国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国内的跨学科研究历史相对较短,自1985年我国召开首届交叉科学学术研讨会至今,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看来仍处于较为初级的研究阶段。

我国学界对跨学科的认识并不一致,高校的跨学科教育趋势虽已蔚然成风,但对究竟如何开展跨学科教育仍然缺乏统一认识。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定义,“跨学科”指的是通过“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根据、视角、概念以及理论来促进基础理解或解决单一学科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共同创造现有学科专业划分难以达到的新知识并加以应用[1]。但学界更愿意把跨学科教育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以多个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融合为基础,对问题、事件、知识、理解进行探讨;提出跨学科思维有四个有力的驱动器,即:自然社会内在的复杂性;渴望探索不止一门学科;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新科技的强大力量。[2]

从高校跨学科教育现状来看,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类组织方式: 一是个体方式,即相应的教育教学要素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如目前很多美国大学存在的跨学科专业、跨学科学位和跨学科课程等。这是狭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二是组合方式,即通过某一教育教学要素的跨学科组合达成跨学科的效果,如将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专业予以组合的主辅修、由两个不同学科的学位组成的双学位以及将不同学科的课程予以组合的分布必修式的通识教育等。这可以视为广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3]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角度,选取课程构建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二 湖南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进行系統的设计,涉及对学科与专业、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诸多关系的处理,在这诸多关系中,课程设置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课程的构建和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着力点。如何真正践行跨学科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计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是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

湖南省近年来有多所本科院校先后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部分高校紧密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和地方地域特点探索专业定位,展开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高校,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发展,已养成了较为鲜明的专业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湖南省上述四所代表性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四所高校培养目标基本相近,均指向培养适应范围广泛的能在文化产业相关单位从事管理、经营、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因各自培养侧重或特色的不同,课程设置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见表1)。

四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跨度较大,均跨越了四类以上学科门类,其中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法学,各高校均有涉及,属共有学科门类,这与全国其他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本一致。四所高校中,以湖南师范大学的课程跨度最大,共涉及了7大学科门类,其涉及的与工学相关的课程(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和理学课程(线性代数、经济数学)系其他院校少有,显示出独特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的总体设置与开发上形成了相对突出的交叉点,如“管理”,相关课程有:管理学原理、文化产业管理学、跨文化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文化品牌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等,呈现出一定融合性课程设置理念。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越了五大学科门类,施行了模块化课程设计,在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逐块分解后,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该校在课程设置上亦形成了相对突出的交叉点,如“创意策划”,相关课程有:文化产业创意学、文化产业策划学、休闲娱乐产业创意策划、文博会展产业创意策划、民间艺术产业创意策划、影视动漫产业创意策划、新闻出版产业创意策划、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创意策划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融合意识,且呈现出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湘潭大学和吉首大学均没有形成突出的课程交叉点,湘潭大学是四所大学中唯一一所开设了关注地域特色相关课程的高校(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且作为品牌课程重点打造。

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劣势及改革方向

通过对湖南四所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在跨学科教育理念的关照下,其课程设置已经不再是像许多跨学科专业设立当初,简单地将几个相关学科的传统课程进行拼凑,形成繁杂而缺乏有机联系的拼盘式课程结构,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将相关学科的课程进行融合,开发出新的适应跨学科专业需要的融合课程,体现出高校跨学科教育的进步。但仍有一些高校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缺陷,如各学科课程之间相对独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性不强,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和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背后则折射出跨学科教育理念模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举措、专业优势不够突出、地域特色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高校的跨学科教育发展的观察,结合湖南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就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一)形成基于“问题”意识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打造“课程模块”

在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背景下,大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的生产者,而“知识的生产越来越走出个人兴趣的范围,成为一种受社会知识或技术利益驱动的认识活动,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所提出的紧迫问题或长远问题,如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健康问题、能源问题或军备问题等。”[4]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且往往具有交叉性质,需要多学科知识协同解决。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生产,促进了高校的跨学科教育趋势的形成,也进一步促使高校在从事具体的跨学科专业教育需同时改变思路,专业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单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围绕同一“问题”,各学科从不同侧面进行关照,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知识专业化的壁垒,形成新的融合性贯穿性综合性的知识内容。

跨学科教育中的问题意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课程模块”的形式实现。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串联不同的知识模块,最终形成合力。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是围绕某一问题中心以“课程模块”的形式设置课程群,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素养。

(二)基于学科交叉点的课程设计思路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避免虽有多学科交叉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各学科知识虽组成一体却彼此游离。如何实现各学科课程之间虽各有不同却又高度有机融合的状态?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跨学科课程设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某一学科基础知识与当前前沿研究领域或社会发展热点相结合,为相关研究成果进入本科课堂教学提供载体和路径。这一观点表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就是可通过交叉点的设计来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

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湖南师范大学以“管理”为重要交叉点,形成了一系列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管理课程,如文化产业管理学、跨文化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文化品牌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创意策划”为重要交叉点,形成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创意策划课程,如休闲娱乐产业创意策划、文博会展产业创意策划、民间艺术产业创意策划、影视动漫产业创意策划、新闻出版产业创意策划、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创意策划等。这两所高校对交叉点的设计,使得各学科之间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围绕一定的问题中心形成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类似于文化产业管理的跨学科类专业,就是要通过这些方式在交叉处中立足、在交叉中突破、在交叉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形成自己的核心理论和学科定位。

(三)结合地域特色凸显专业特色

跨学科教育是应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而兴起,不同区域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跨学科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如何与地域特点相结合并借此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也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如湖南作为全国文化产业高地,受湖湘文化熏染,有鲜明的文化特征;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创意城市网络”名单,长沙入选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一批稳产项目在湖南落地。这些都是可以为湖南高校所利用的丰富的文产资源。但从当前湖南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各校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尚不够充分,在课程设置中四所高校中只有一所关注到了地域文化问题。湖南各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均可以尝试结合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区域发展形成联动,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四 结语

跨学科教育可以实现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让学生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具备突破各种边界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各高校实行跨学科教育亦是大势所趋。在实现真正的跨学科教育的路径中,课程设计的地位无可取代。在课程设置中以问题意识组织课程模块、以学科交叉点形成课程设计思路,再结合地域特色开设相关课程,可以成为各跨学科专业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张伟.跨学科教育: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

[2]李佳敏.跨界与融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张晓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框架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4(5).

[4]石中英.知識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7.

(责任编辑:姜海晶)

作者:费振华

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 篇2:

基于能力本位的苏州地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探索

摘 要:为将苏州建设成文化强市,选拔、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至关重要。然而,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目标过于宽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方法有待更新、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等不足。为此,应结合地方特色,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围绕能力要素,科学构建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向模块,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苏州地区

苏州市《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苏州要加快构建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针对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实紧迫问题,作为市属高校,应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为苏州建设文化强市输送大量优秀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如何基于能力本位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包括:

(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1],包括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图书出版刊行、创意设计文化服务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网络文化和动漫服务业、文化会展广告服务业等。因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脉搏,更不能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既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文化产业行业所涵盖的各类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全面具备各类职业技能。而专业教师在学生兴趣导向上没有给与准确指导,从而造成了学生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重点不清晰,就业时感觉迷茫,缺乏方向性,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样,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进

由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尚未形成具有文化产业专业背景、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2]尽管近几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的研究者逐渐增多,但远远不能满足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要求。同时,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对文化产业性质和规律探讨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队伍,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

(三)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

鉴于师资队伍的薄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收获甚少,势必导致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多侧重于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一些授课教师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即使走上文化产业相关工作岗位,了解工作流程,但缺乏实

践操作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和难题,必须要围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与市场接轨,在专业建设中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业、行业(企业)为主导,制定专业标准,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融入培养体系。要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了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具有现代管理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振兴输送经营管理和策划的专业人才。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结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培养规格定位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文化品位和较强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沟通协调、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企划宣传、文案设计和社区文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具体细分,应由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部分组成:

(一)职业通用能力,即适合于各行业职业的一般通识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必备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二)职业基础能力,即满足文化产业各领域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内容所需要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礼仪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能力、项目策划管理能力、企划宣传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等。

(三)职业岗位能力,针对苏州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突出其专业性要求的各子行业具体工作岗位能力,包括文化企业的项目经营运作、文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能力、文化审美与品鉴能力、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文化产品营销能力等。

(四)职业发展能力,即维持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确立能力目标,并围绕工作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改革:

(一)结合地方特色,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目前,大多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文化产业、文化传媒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就苏州地区而言,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文化产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方面,苏州市政府全面推行和实施了“姑苏文化人才”计划,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领军人才、重点人才。而缺口较大的是基层管理人才,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具备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胜任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企划宣传和社区管理发展的需要。

(二)围绕能力要素,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为中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能力为核心,以实用为原则。要以文化学科为基础,经营管理学科为主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特别突出课程的应用性。[3]既要包含文化素质类、管理类、经济类课程,更要包含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英语、体育、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素养类和工具类课程。

2.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与文学、苏州区域文化、苏州区域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类课程。

3.职业技术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礼仪修养、沟通技巧、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制作、专业英语、项目策划、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社区文化管理、档案管理、文化旅游等职业技能类课程。

4.拓展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网页制作、艺术鉴赏、文化经纪管理、企业管理等。这类课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铺垫。

5.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各类实训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如现代礼仪实训、沟通技巧实训、办公自动化技能实训、应用文写作实训、项目策划与管理实训、市场调研实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英语技能实训、办公室事务管理实训、文化产业管理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

(三)突出职业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不仅可以革新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还可以结合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建立工作室,如文化创意工作室、社区管理服务台、文化旅游公司等,给学生提供模拟职场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式实践操作案例。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校内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将理论体系整合成项目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等。同时,与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产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进而实现并促进就业,满足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四)设计方向模块,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根据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创意与策划类、品牌经营与市场营销类、社区管理与服务类岗位。这几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各有侧重,而学生兴趣也各有侧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找准未来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在校培养期间,前期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和培养明确的专业兴趣和爱好,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在进入二、三年级的时候,应当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通过选修课、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来锻炼和发展自身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宋丽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48-50.

[2]刘志华,陈亚民.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23-25.

[3]夏兆敢.基于能力本位的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社科纵横,2011(7):145-146.

(责任编辑 王锦坤)

作者:陶莉

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 篇3:

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设计及运营策略研究

吉林省自然地理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备丰厚的开发条件和发展基础,但传承意识不强、开发手段传统、传播方式单一等固有问题掣肘产业转型升级和典型品牌打造。动漫作为文创产业重要领域,近些年发展日盛,并逐步与农副产品、工业制品、服务产品等三产联动,通过创意生动的表现形式为品牌的打造和传播赋能助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年轻一代审美关注,使其具有庞大普适的受众群体和经典动画作品,再依托互联网传播平台,于多种专业化和综合性渠道进行营销传播,实现内核创制、开发形式、传播媒介等三个维度的品牌构建和推广。基于此,本文立足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资源,挖掘核心元素和特色内涵,建构品牌开发基础;针对品牌建构困境,依托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和动漫技术开发方式,精准互联网媒介赋能与动漫开发方式赋能路径,探究特色地域品牌结构设计及运营策略。

一、吉林省地域物产发展困境

(一)品牌积累不足,缺少创新投入

吉林省物产丰富,但知名品牌少,省内许多企业具有强品牌意识,但缺乏专业品牌体系建构策略和路径指导;此外,打造地域物产品牌的方法和路径不明晰,目光局限于品牌名称创建阶段,缺乏品牌定位及长期维护策略;同时,对物产品牌创新要素投入匮乏,创新力不足、创新元素单一、创新技术落后,产品呈区域性同质化现象,致使物产品牌及对应产品大同小异,未形成该地域的特色品牌。

(二)专项投入不足,开发技术落后

企业在品牌打造上专项投入不足,且地域物产加工企业具有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储备时间长、对流动资金季节性需求大等特点,使得资金不足的问题凸显,地域物产发展受限;此外,产业维度不广、科技含量有待提升,其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没有被精准化开发,大批地域文化元素没有被精深开发并设计成特色地域产品。

(三)资源利用率低,运营推广不足

目前省内农特产品营销模式仍以传统线下直销和普通电商售卖模式为主,利用“互联网+设计”的形式进行线上品牌营销的较少;“文创+”的推广模式能够快速吸引年轻群体,“人参鸡蛋”与“稻田书舍”融合地域特色与文创开发,吸引大批消费者购买驻足,但大部分物产没有找准定位,产品设计同质化,品牌吸引度低。

(四)中外合作不足,品牌外输困难

吉林是会展大省,各色展会众多、优势明显,但特色地域物产品牌在国际交流方面合作较少,缺位国际系列品牌交流研讨活动,不利于品牌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品牌运营上的先进理念、路径和方法,深化在品牌宣传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二、吉林省地域物产品牌内核

(一)传承民俗风情,挖掘特色内核

吉林省有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民俗、美食丰富多彩。延边的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辣白菜、烤肉、米酒等各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满族的萨满舞和祭山仪式同神秘广袤的长白山遥遥呼应,祈祷连年的顺遂平安;蒙古族的马头琴其音悠远,蒙古包里奶茶飘香,静候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

民俗风情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更是打造地域品牌的内核之一,通过创意化手段进行文化的多样化开发,不仅可以通过漫画、动画、有声读物、游戏、博物馆、文创产品等方式进行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更可以以民俗风情为媒介,打造大型地理标识,挖掘民族符号,带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呼应乡村振兴号召,促进农文旅的跨步发展,于线上线下两方面同向打造地域品牌IP。

(二)开发物品特产,资源联动共建

吉林省物品特产丰富,适于网状资源开发与联动共建,例如:洮南的辣椒、白酒,长白山、抚松万良、集安清河的人参,万昌、公主岭、舒兰、梅河的大米,黄松甸的黑木耳等等。一方面它们作为知名物产资源本身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利于品牌建立口碑,从而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特色物产的多样性利于产品在各地开展销售,进而推动品牌在各地进行推广宣传。整合地域特色资源,联动共建吉林品牌。

不同地域独特的土壤地貌、气候情况、水文情况以及历史渊源,孕育出了具有不同特点、不同价值的地域物产,因此可开展资源内部联动,将具有相通性的产品联合在一起,推出新的产品组合,提高效益,实现“1+1>2”效果,最终打造出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

(三)溯源历史文化,做精“寻根”开发

品牌是文化固本的软实力的体现,文化是品牌效应的内核本源。对于吉林省地域物产品牌的开发,可利用历史文化对吉林地域物产进行品牌加持,将人文历史资源有效转化成实打实的品牌内核。以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文化的使命感去追溯吉林歷史根源,进行文化发掘。

一是深入挖掘吉林历史文化,了解其文化精神与特色等。如西团山文化的青铜文明、扶余文化中的北疆文化、高句丽文化的壁画特色、渤海文化开放的社会风气、辽金文化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兼容并蓄等。二是因地制宜发掘吉林文化,讲好吉林故事,利用文化打造品牌。以当地历史人物、建筑、传说及艺术作品为品牌命名、作为包装设计或使之与吉林地域物产产生关联,加大宣传,将特色历史文化优势转化成品牌胜势。

三、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结构设计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品牌打造与营销传播的开放式平台,其巨大的流量基数辐射各式群体和受众,为品牌建设提供精准化目标市场;吉林省丰厚的地域物产涵盖历史文化、物产名物、民俗风情等种类,地域化元素多、差异化特色强,具备深厚的内核基础;动漫文化发展日盛,开发方式纷繁多样,短片、系列片、电影等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动漫赋能三产的现象愈加普遍,衍生产品的创意设计更带来巨大附加价值。基于此,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的打造,需要以“互联网+地域品牌+动漫文化”为核心轴进行品牌结构设计。

(一)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品牌传播

1.借助线上平台,开展品牌设计

5G数字技术更快捷高效,更具融合开放性,地域文化符号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瞬间爆热,并通过针对性运营持续吸引受众及关注。同时,新媒体平台渠道多元化,微信微博知乎等信息流社交平台、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流量平台、哔哩哔哩等专业化传播平台均有海量受众群体。

吉林省地域文化符号特色鲜明、种类繁多,渤海国历史、森工号子、查干湖冬捕、萨满宗教、人参产业等不胜枚举,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地域符号的整合传播,在构筑文化内核、符号分类联动的基础上,开展品牌设计及传播。

2.利用平台资源,聚合品牌生态

“品牌”集受众知名度、产品美誉度、用户忠诚度于一体,其附加值远远大于产品的实际价值。吉林省具备丰硕的物产资源,但各自为政或传统经营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吉林大米口感纯正,但优质品牌却寥寥无几,地域式冠名无法打造品牌,更不能成体系纵深开发。

互联网平台的高黏合性和传播性,可以全面整合地域资源,前端对接市场,中端创意开发,末端产接洽,做到高效实时的协同资源,甚至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经典IP品牌,形成产业集聚,构筑优质生态圈层。

(二)结合地域文化,夯实品牌基础

1.立足特色资源,夯实品牌基础

地域物产品牌的核心是要找寻精准文化着力点,再以同样具有独特性的产品作为输出点,才能实现优质地域品牌的建构。吉林省具有丰富的物产、历史、民俗资源,涵盖精神、物质、制度三大文化层面,不仅有助于文化的具象化呈现,更有助于物质载体的广泛性传播。以东北民风习俗为例,专家学者深入东北乡村,探索并收稿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实东北故事,让土匪文化等濒临消失但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保存,基于此,相关动漫专业高校或工作室,可以为系列东北故事编撰剧本,并以漫画动画形式进行开发,打造民俗故事系列产品,并进行传播推广,以期建成特色IP。如上,只有特色鲜明的强势文化基础或物产资源,才能助力品牌建设长足发展。

2.挖掘地域文化,完善品牌建设

地域文化种类多样,应该建构多层次、广维度的联动发展。例如,以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导向,“农文旅”结合,便于充分挖掘第一产业,以第三产业形式进行品牌搭建,“人参鸡蛋”、“乡村书店”、“土家民宿”等系列化产品应运而生。“互联网+”形式,可以充分协调资源地与产销地,通过动漫、视频、游戏等形式,让文化的多样性深入人心,通过互动、售卖、任务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流动与互通,新媒体传播多线并举,生产链条“从一而终”,完善品牌架构。

(三)动漫文化开发,布局品牌IP

1.糅合历史文化,设计品牌形象

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内核,文化的传承及开发需要多线融合,各自为政无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实现资源和产业的整合效用。为此,在吉林省地域品牌打造过程中需要串联整合历史文化,全面夯实文化内蕴,做到内核的充实,以备全面开发。同时,历史文化脉络承载众多故事、形象、符号、标识、物产等具象化元素,动漫文化的全面普及适于开展IP形象设计,而历史文化承载的各类元素正可以作为IP形象设计的立足点,以点串线,进而全面铺开品牌的营销传播。

2.开发系列动漫,打造经典IP

动漫品牌形象的设定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有力依托,整合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优势和种类,可以开发系列动漫形象,并结合小红书、知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漫画台等多类新媒体平台,针对性打造经典IP,并选取主题化、专业化、个性化场景,进行系列品牌画面呈现,从而全面建构品牌形象,实现受众全方位触达。

同时,各类品牌IP可以全面协同,以吉林省为大地域依托,将各大品牌IP进行种类、优势、生产链条等不同形式的整合,搭建多条品牌链,在吉林省内部以网状铺开,在全国范围内以线状辐射,在国际层面以点状重拳,打造品牌IP生态圈。

四、吉林省地域物产品牌运营策略

(一)结合地域特色,制定运营策略

1.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本土品牌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水资源、土地资源、物产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在打造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时,可利用其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一是将区域品牌分为生产基地区域品牌、乡镇级区域品牌、县市级区域品牌、地市级区域品牌、省级区域品牌等,深挖每个区域的特色,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使各区域具有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二是利用差异化,彰显品牌特色。吉林省物产资源丰富,但品牌特色不显著。在打造吉林地域物产品牌时,利用品牌差异化,走自己的特色品牌路。

2.融合人文历史,丰赡品牌文化

以吉林省獨有的文化特色为依托,结合吉林省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来构建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在构建品牌时,一是挖掘物产的历史内涵,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赋予品牌历史文化附加值;二是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少数民族如朝鲜族、锡伯族等民族的特色风情和特色故事融入到吉林地域物产中;三是利用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地域发源地吉林省长白山区、具有游牧文化的西部草原等,重视这些地域文化的思想资源,将其注入到品牌文化中。以文化造势,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别具一格,更好地拓展吉林省地域物产品牌文化价值的蕴藉空间,增强品牌市场竞争软实力。

(二)线上线下结合,拓宽传播渠道

1.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多样化宣传

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借势发力,摆脱传统渠道的束缚,拓宽宣传渠道。目前吉林省的政府部门、农产品企业和行业协会都在互联网上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营销平台。为此,在互联网宣传方面,品牌发展应当利用地区政府所搭建的网络平台,积极推进特色地域产品加工、实体店、快递业一条龙式的电商产业建设。

同时还要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以及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开展网络直播与消费者实时互动,进而扩大该地区特色地域产品区域品牌的宣传,达到快速树立品牌形象的效果。此外,还要及时在网络上发布行业动态和特色地域产品信息,以便消费者更加及时地掌握产品的动态和相关促销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2.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行多元化传播

开展体验式营销可以充分发挥线下资源优势,在进行体验营销之前,首先要掌握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宣传活动。在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养生休闲等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特色地域产品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突显产品的天然特点,并利用消费者旅游、出差等不同时机进行宣传营销。此外,要注重特色地域产品不同等级的分类定价,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三)携手中外企业,合力缔造品牌

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出吉林特色品牌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显性表达。吉林省的特色物产可以在海外进一步开拓自身的市场,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品牌,走向世界。吉林省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接壤,众多边境小城镇具有独特自然及物产资源,集安等县镇更具有高句丽古遗址遗迹,雪蛤、人参、冰葡萄酒、鸭绿江、高丽火盆、明火烧烤等元素不一而足,富含文化内核及物化表现,边境地理位置更易进行文化互通和经济交流。

基于当地特色文化进行物产的设计能够在将吉林省推向海外的同时,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创造性地进行产业输出,巧妙结合地域文化,把握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取向,形成独特的地域品牌文化。

2.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兼顾国内外营销推广

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宣传力度,在当下这样一个快速消费,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良好的宣传广告工作,产品知名度难以打响。找准自身产品和品牌的定位,通过适配媒介、精准化方式来广而告之。

品牌海外推广,营销传播是关键。需要做到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双管齐下。外部营销,借助自媒体的活跃,以网红李子柒为例,通过短视频等渠道进行本土特色文化的宣传推广,吸引外国消费者;内部推广,借助“中外合作”噱头,结合物产特色进行精准化营销。

(四)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品牌外输

1.交流特色展会,接轨国际市场

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可依托本省特色地域物产,培育特色主题,打造产品系列,并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化展会,于交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获取行业动向,重塑品牌战略,打造特色化品牌。

在保障自身经营规模适度稳健扩张的前提下,引入现代化经营理念,以特色产品、品牌、资源、文化内核等为落脚点,建立长期互利共贏合作关系,促成国际市场忠诚聚焦效应,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扩张,确保在周期性波动中有效规避风险,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竞争能力,实现国际市场的接轨。

2.加快品牌国际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吉林省特色地域物产品牌可采取品牌国际化战略,在推广品牌的过程中,将品牌文化与国际文化融合,坚持自主品牌,立足创新;以自身的产品质量为依托,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取得消费者信赖,对标国际品牌发展战略;注重国际市场品牌推广,明确品牌自身定位,建构长远发展体系和发展战略。品牌战略决定品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统筹精准的品牌战略可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并最终从多维度建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提升品牌国际化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以“互联网+地域品牌+动漫文化”为核心轴的品牌结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及多维渠道的品牌营销及内容传播优势,力求精定位、广传播;同时,尊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逻辑,从文化内核的挖掘到动漫开发方式的运用,做到“内容+开发+渠道”多效并举,线上线下双阵地多平台建设,双线齐发、网状布局。

吉林省地域物产品牌的打造及传播,就是要全面整合并联动各类资源优势,让传承有基础;要充分创意及推出系列动漫IP,让开发有特色;要统筹布局营销策略,精准化落实品牌发展战略,阶段性进入国际化,由地域品牌走向国内特色品牌,由民族原创品牌做成国际化知名品牌。

(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课题来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基地项目(特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

课题名称:吉林省地域物产的“文化+动漫”赋能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2020J10。

作者:张加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府作用社区管理论文下一篇:卷烟工厂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