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一级学科

2023-04-21

第一篇:西安理工大学一级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考研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西安交通大学考研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

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教授1953年创建,该学科为法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系以来,一直担任着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对外法医服务工作,并担负着全国法医干部培训工作。法医学实验室于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共建),2000年被批准为法医学项目博士后流动站,2001被教育部评为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陕西省司法厅批准为陕西省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经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1%任务、国家水稻基因组计划、中丹家猪基因组计划等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造就了一批以中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科队伍。

本学科点主持承担过国家“九五”攻关、国际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5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法医物证、法医毒理及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在法医物证学方向的研究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十五”期间,法医学科将主要开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工作,着重解决目前在法科学和医学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中华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和法科学数据库,毒品依赖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基因多态性与人类疾病,基因多态性与发育基因调节机理,基因个体识别与个体化医学等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法医科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人类健康服务。

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其前身是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0年5月经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筹建,2011年底通过初步检查, 2012年入选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并授牌。目前是陕西省唯一经政府批准的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中心以李宗芳教授带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为核心技术力量,同时整合我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从事生物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

工程中心主要围绕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进行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疫苗研制等在内的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基础和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时,作为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积极开展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和人员的技术培训。

研究方向: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 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1. 生物诊断治疗关键技术研究

2. 生物诊断治疗技术方案的临床研究

3. 生物诊断治疗技术的转化

生理教研室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生理学奠基人之

一、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从50年代初就任西安医学院院长兼生理教研室主任。在历届主任的努力下,教研室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学科建设,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可观的学科梯队,确定了以神经科学为主的研究方向,并在国内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地位。

教研室从1963年开始招收生理学研究生,分别于1978和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教研室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师21人,实验技术人员8人;在教师系列中有教授5名,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数都有一年以上在国外学习的经历。

教研室的二个研究方向均以其显著特色和研究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1、感觉生理学主要探讨味觉、痛觉的形成机制及感觉调制等。其中味觉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味觉与摄食相互作用的中枢机制及其与肥胖症等摄食异常疾病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痛觉调制的研究已发现并证实了中枢内的负反馈调节环路。

2、神经生理学主要探讨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机制、循经感传的分子机制和运动调控机制等。其中学习记忆的研究将LTP、学习行为与物质结构变化相结合,探讨学习记忆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失重性肌萎缩机制的研究从失重/模拟条件下的肌梭变化探讨肌萎缩发生的始动因素及其机制,形成国际上的新视点;循经感传的研究正在从信息的角度阐明经络活动机理;运动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探讨震颤麻痹状态下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变化。

现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7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现有用于科研及学科建设的经费共600余万元。目前教研室共有研究用实验室13个,研究设备资产约260万元。自1996年以来己完成国家科研课题15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24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2部;获省部级奖6项。

教学方面,教研室承担院内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己完成6届留学生教学任务。1995年以来,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1项;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高校实验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出版教材11部。

教研室至今己招收博士生17届,培养博士生65名,己毕业的研究生有的在国内多所院自校成为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的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并做出优异成绩。目前,在读硕士生19名,博士生15名。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 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 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二篇:苏州大学本一级学科排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学校代码及名称 本一级学科 学科在全国排名10285苏州大学

机械工程 65

光学工程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

信息与通信工程 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

纺织科学与工程 3

软件工程 23

工商管理 42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6

统计学 32

化学 20

数学 20

世界史 32

中国史 22

外国语言文学 17中国语言文学 15

体育学 9

心理学 17

教育学 20社会学 27

政治学 11

法学 17

应用经济学 36

哲学 21

基础医学 13临床医学 2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3

药学 17

护理学 17

艺术学理论 18美术学 27

设计学 9

第三篇:刘晖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教育

请概要介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学科的发展历程。

刘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学学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50多年来依托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阶段。注重建筑及城市的形体与环境的功能及审美艺术空间构成,保护并展示历史文化意义的空间环境,体现了今天景观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内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程学科为主体,以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建筑学学科发展,可追溯到前身为梁思成先生任首任系主任,创立于1928年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柳士英、刘敦桢先生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及西北、青岛工学院土木系。1956年4校合并时曾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63年,改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历史悠久的建筑学学科建设和办学经验与理念中,一直体现建筑与环境一体的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历来重视形体与环境的审美艺术特性要求。50年代开设城市规划专门化和1986年成立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中,注重城镇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理论方法研究,从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到城市设计,突出整体布局与形象风貌的相互关系。20世纪50年代教学计划中,就设置了“造园”、“园林绿化”、“城市计划”和“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等课程,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公园设计及城市公共环境,如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及街道广场绿地等各类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体现了今天景观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今天景观学科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景观学学科的初步发展阶段。注重本土传统景观文化的研究,特别是西部园林的研究,创建中国地景建筑理论,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今天景观学学科发展的特色及主要学术方向之一。

20多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中,特别重视加强景观学学科建设。教学体系中,风景园林和城市景观环境一直是专业教学科研的主要内容和环节,从造园、园林绿化到城乡环境建设发展,体现了从传统风景园林到现代景观学学科内容发展,体现时代变化。另外,在西部园林方面展开大量的科研工作,并取得大量科研成果。1992年,成立景园建筑教研室,1990~1998年期间,以佟裕哲教授为代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次资助的 “中国西部园林建筑研究”。到目前,完成汉唐时期宫苑陵墓寺庙现状或遗址环境50多个案例的调查研究,提出中国西部地景建筑理论的学说,出版相关论著6部,文章30多篇,保护开发的规划设计项目20多项。

第三,景观学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注重借鉴西方景观学学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注重西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景观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视野搭建框架。

2001年始,景观学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2002年底成立景观学与规划设计教研室,2007年成立景观学研究所。2002年开始景观学专业教育,以3+2(三年建筑学基础,两年景观学专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模式为主体,到2008年发展成为五年制景观学工科本科学制,独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几年中,景观学方向专业的学生2000~2002级的毕业设计作品,在2005年和2007年连续3年获全国高校景观毕业设计竞赛展专业竞赛二等奖及优秀奖;几年的实践与改革,依托建筑学,具有学科前沿意义的景观学办学思想逐步明确,为实现专业独力发展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方面,在1996~2001年期间,完成国家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外合作等各种研究项目。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平台; 另外在西北地区,完成大量的实践工作,在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城乡环境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成果,特别在西北干旱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展开大量的实践活动,例如:西安浐灞生态区米家崖段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设计工程、延安山体

公园的旱湿地系统研究与实施、甘肃永昌戈壁湿地公园设计研究等。(参见下一个问题)

请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学科的设置体系、办学特色及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刘晖:我校景观学专业教育,体现在构筑“两平台、两阶段、两环节”的景观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两平台:依托建筑学专业基础拓展的“空间基础平台”和多学科背景的“景观基础平台”。“空间基础平台”体现在:各类景观设计要素的实体空间塑造原理和方法;空间测绘与调查;建筑设计基础与环境实体空间建造实验;景观空间设计系列训练。多学科背景的“景观基础平台”是以生态学等自然学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景观认知,具有任何景观项目面对基地及环境的景观评价、保护与价值展示的问题诊断能力,并能够指导景观规划设计。这两个平台是建立在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多学科交叉的现代景观理念上的,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两个阶段包括:“专业基础教育阶段”。第一至第五学期。围绕两个基础平台搭建的基础教育环节,使学生在基础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基本能力方面全面提高。首先通过专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和献身精神,建立景观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其次以建筑设计基础和简单的景观空间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建立专业整体框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专业拓展与深化教育阶段”:此阶段包括第

七、第八和第九学期,为景观学本科专业学习的高级阶段。结合学科发展前沿、教师科研方向以及地域自然文化环境发展要求,开设较多的专业选修课程和选修方向。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以及从事景观设计师职业的能力。

两环节:为强化两阶段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两阶段中又安排了两个整合环节。“第一整合环节”——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安排一个综合设计,整合学生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综合检查前阶段学习的成效,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准备。“第二整合环节”——即毕业设计。对5年来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提高,检验景观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并完成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专业转换。

我校景观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立足景观学学科的基本理念。培养审美和生态两方面价值观的空间环境营造能力。立足建筑学学科和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实体空间环境营造和景观认知的基本能力。学习各种景观设计要素的特点和设计基本原理,掌握实体空间环境设计构思的专业基本技能,并具有相应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能力。掌握各类景观项目土地与空间的景观认知能力,面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关系的问题,掌握景观诊断、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思维程序及工作的基本方法,营造宜人的空间活动环境。

立足地域自然与文化环境特点和各类科研研究成果。面对建设中实际问题和学科前沿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学科十年间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什么?偏重哪些方面?

刘晖:纵向科研方面:在1996~2001年期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人居环境聚积模式研究”子课题“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环境景观安全单元类型化研究”;2000~2006年期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人居环境景观生态安全模式与规划理论研究”,省级科研项目“黄土高原城镇体系小流域景观生态综合建设模式规划理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景观安全与人居环境建设关系;中法挪合作研究“西安城市形态历史演进研究”之“1949~2000西安城

市公园花园系统演进研究”,陕西省建设厅“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决策与管理研究”,研究关中地区城镇绿色空间体系的建设规划与管理问题;2003~2006年,完成陕西省建设厅和华山管理局委托的“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之“风景资源评价、保护保育规划、典型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规划”的专题研究工作,真正意义多学科角度进行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认知、评价与保护研究,取得良好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2008年与法国波尔多国立建筑与景观高等学院、法国巴黎建筑城市社会研究中心(IPRAUS)合作展开景观方向硕士研究生研讨课:“20世纪中国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与现状城市中的项目方案产生”。

近10年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实践活动有:陕西华清宫风景区景观整治规划设计(2007~2008),陕西华清宫风景区北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陕西少华山风景区景点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07~2008)、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麓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2008)、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07~2008)、西安浐河米家崖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景点施工图设计(2005~2007)、延安西北川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2005~2006)、陕西楼观台道温泉修建性详细规划(2004~2005)、华山主峰区标识系统概念性规划设计(2004)、甘肃永昌东湖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2006)、延安南川河景观规划设计(2003)、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2003~2005)、山西石膏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2~2004)、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斗坪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2~2003)。

我校景观学学科的科研与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着重汉唐园林文化及地景理论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注重西北干旱地区生态脆弱条件下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活动,注重西安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活动研究。

您认为景观学科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刘晖:景观学科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有3个方面,首先是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是在不同尺度和背景下实体空间环境营造的功能构成和场所意义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体现景观学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服务为目的的学科。其次是生态学基础理论及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现了今天景观学学科的科学性和独立发展的不可替代性,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的的应用型学科。第三,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理论基础,体现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营造的审美需要,体现中国景观学科立足于世界的文化特点。

您认为当代中国景观学科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方面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刘晖:中国当代景观学科的发展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方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首先,应当是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应用性和实用性研究方面的努力,还需要面对我国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地区。目前,各种景观学科的先进的理论概念已经在学术界被广泛研究和论及,但在指导实践、实施和维持过程中很难实施。不用说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新兴学科的应用,就是自然学科的多学科合作的景观资源保护方面,也缺乏经验和可实施性,这需要景观专业人员的针对本土的理论研究和有探索求实意义的实践活动。

2. 职业化专业教育方面的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景观设计师和管理人员。目前,我国景观类学科专业建设蓬勃发展,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具有多样化特点,但是急需明确人才培养框架中的专业基础理论平台,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整

体质量和实践能力。

3. 制定有关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方面,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例如,国土景观资源评价系统,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系统。

4. 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培养景观学科的社会公众认识方面的努力。学科的发展前景建立在公众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广泛基础上的,公众宣传的教育也是景观学科发展必须重视的职业责任,在各种实际项目建设活动和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意识、有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展开公众教育。

您认为怎样才能算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学专业毕业生?他应该具备什么样最优秀的品质?亟待继续提高的专业素质是什么?

刘晖:我想,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学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谋生、兴趣和责任3个方面意识和能力。谋生,就是能够成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有实用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解决各种实际景观工程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能力。兴趣,体现在对专业的理解、热爱和执着,这是景观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士持久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取得不断创新成果所不可缺少的动力。责任,具有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特别是在保护国土自然与文化的景观资源,具有审美和生态两方面价值观的专业人员。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专业兴趣和社会和时代的责任两方面最优秀的品质。

从前几届“全国高校景观毕业设计竞赛展专业竞赛”作品来看,我认为亟待提高的专业素质应该注重回归最根本的素质能力,即:空间场所的塑造能力。生态学理念和空泛的理论说的再好,图面再眩,如果营建出来的环境不被人们喜欢,或不好用、或不实用,理念都是空的。另外,景观专业学生对当代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景观规划设计最终的成果还是要创造美好的形态,使得自然的内在秩序与审美的外在秩序相共生。理解艺术的真谛,探索对传统的本土文化的当代表达思想途径,当代艺术的各种思潮也是这些理念。景观专业毕业生应该成长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大师是机遇与其他个人因素造成的,这个意识很重要。

最后,还想借用我校景观专业2004届毕业生对专业学习的精辟和朴实的总结:“景观专业就是将垃圾堆变成花园,将我们的土地不要变成垃圾堆。”感谢《景观设计学》杂志提供的交流平台和对学科发展做出的努力。

第四篇: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2017年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工学)

软件工程理论(二级学科、专业) 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二级学科、专业) 信息系统工程(二级学科、专业) 软件服务工程(二级学科、专业)

二、培养方式

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一般不设副导师,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经审批同意后,导师可以聘任一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其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副指导教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经院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培养目标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 培养目标

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能起主导作用,能独立提出和开展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能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高层管理工作的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2. 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

普博生及论文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9,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

直博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35,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24,必修环节5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提前攻博生的学分要求同直博生。

四、课程设置

1. 公共必修课程(普博生4学分,直博生5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自然辩证法概论

博士生英语

(90680032)2学分 (考试)所有博士生必修

(60680021)1学分 (考试)直博生必修

(90640012)2学分 (考试)所有博士生必修

2、学科专业课程(普博生不少于9学分,直博生不少于24学分) (1)基础理论课(普博生不少于3学分,直博生不少于6学分)

组合数学

(74100043) 3学分 计算几何

(70240183) 3学分 形式语义学

(74100192) 2学分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 应用近世代数

(60420153) 3学分 最优化方法

(60420194) 4学分 现代优化算法

(60420174) 4学分 不确定规划

(60420214) 4学分 随机过程

(60230014) 4学分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80420934)

4学分 基础泛函分析

(60420144)

4学分 (2)专业课程 A组

软件度量技术

(74100142) 2学分 软件需求工程

(84100102)

2学分 软件测试技术

(74100132) 2学分 电子商务概论

(84100122) 2学分 电子政务概论

(84100132)

2学分 B组

网络系统建模与分析

(84100242) 2学分 计算机网络前沿研究

(84100222)

2学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74100102)

2学分

应用密码学

(84100182)

2学分

网络测量与分析技术

(84100232)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查)(考试)(考查)(考试) C组

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

数据质量

(84100082)

(84100212)

(74100162)

(74100052)

(74100072)

(74100062)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现代数据库系统概论

工作流技术基础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库管理技术

大规模多媒体信息管理与检索

(74100202) 数据集成

D组

领域特定语言设计

(84100293)

(84100282)

(84100192)

(84100312)

3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嵌入式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 软件形式化验证

数据流系统建模与Simulink仿真(74100222)

2学分

(考试) 高性能计算机互连理论与方法

(74100233)

3学分 (考试)

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84100332)

2学分 (考试)

E组

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

数字几何处理

(84100253)

(84100272)

(84100262)

(84100142)

(84100322)

3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分

(考查) 2学分 (考试) 真实感渲染技术

并行程序设计

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博士生的专业知识面应具有一定的宽度,直博生所选课程应至少涵盖以上A~E组课程中的三组,普博生所选课程应至少涵盖以上A~E组课程中的两组。

经导师同意,可选信息学院博士生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

3.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

学术规范课程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 (62550031) 1学分 (考查) 其他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 4.必修环节(5学分)

资格考试

(99990061) (99990041)

1学分 (考试) 1学分 (考查) 2学分 (考查) 1学分 (考查)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社会实践

5、非学位课程

(99990032)

(69990041)

为了扩大知识面,可由导师指定或研究生本人自选如下课程。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1)跨一级学科的其它专业课程;

(2)选修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环境类课程或信息类学科的前沿课程。

6、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7、补修课程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经导师确认签字后,由学院教学主管核准,交学院业务办备案。 2. 选题报告与资格考试

博士生的资格考试结合选题报告以口试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组织一次,由博士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教学办公室统一安排。资格考试委员会由不少于7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副高技术职称(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4人,学位分委员会委员至少1人)。博士生首先作论文选题报告,随后,资格考试委员会就有关问题提问,全面考查博士生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以及综合素质。

选题报告一般须在论文答辩两年前完成。普博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直博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

选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可行性、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发表文章计划等。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系教学办公室备案。 资格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直博生:学位课成绩占40%,考试和评审小组打分占60%。 普博生:学位课成绩占30%,考试和评审小组打分占70%。

资格考试按成绩排序,每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80%,考试不通过者可申请参加下次资格考试。资格考试通过两学年后方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有关资格考试的执行细则见附录1。 3. 进展报告

为了使学位分委员会、教学办更好地了解博士生研究进展,督促博士生做好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已资格考试(开题)的博士生,和到期却未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需于每年9月1日前,提交有导师签字确认的研究进展报告一式三份及电子版一份。教学办组织专家评审,并将评审结果通知指导教师及本人。进展报告的格式见附录2。 4. 社会实践

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规定”执行。 5.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自己撰写的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30次以上学术报告,其中至少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 6. 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

首先要以博士生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水平为前提,同时要求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至少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论文,具体规定如下:

① 发表论文,获得奖励,获得授权专利均能获得相应分值,博士生必须至少获得6分才能申请学位;

②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的分值如下:A类5分,B类3分,C类1.5分;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之外的SCI和EI刊物发表论文为1分;

③ 鼓励研究生在完成系统开发的基础上,申请科技奖励和申报专利,博士生作为完成人获得国家级奖励 3 分,省部级一等奖 2 分,二等奖 1 分;获得授权专利(博士生为第一发明人或者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时博士生为第二发明人)得 1 分,专利最多累计 2 分; ④ 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凡在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包括 IETF,ITU,ISO/IEC 和其他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署名的博士生均可获得 2分,此项最多计算一次。 补充说明:

(1) 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列表(以下简称计算机学会列表)参见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站 http:// 除此列表之外,ACL,Supercomputing,DAC会议均按照A类会议计算。

(2)对于博士生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列表之外的刊物和会议的论文,如果导师认为其水平达到了计算机学会列表的相应等级,可以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学位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予以认定,根据认定结果计算相应的分值。 7. 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由至少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组成的审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内容、创新性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严格要求,对达不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应要求延期答辩,并至少3个月后重新做最终学术报告。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要求:直博生原则上入学5年后学位分委员会才受理学位答辩申请,普博生原则上4年后学位分委员会才受理学位答辩申请。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原则上等同于直博生,入学年月从硕士入学算起。

附录1:软件学院博士生资格考试执行细则

一、博士生资格考试对象:所有在读博士生(含直博生)。

二、考试方式:

博士生资格考试结合选题报告以口试的方式进行。

三、考试时间安排:

每学期举行一次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三周。

每学期开学时要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向教学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教学办公室在第二周末将每人的考试时间、地点、分组情况等安排通知到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

四、申请参加资格考试的条件: 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博士生可以申请参加资格考试:

1、 课程学习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

2、 完成书面选题报告且经导师审查通过;

3、 导师经全面审查该博士生的情况,同意他参加资格考试;

直博生一般在第五学期申请资格考试。普博生一般在第三学期申请资格考试。

五、考试内容与进行顺序:

1、博士生作选题报告,时间30分钟;

2、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提问,时间30-60分钟;

3、提问内容:

选题报告内容; 论文方向的学术前沿; 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内容;

资格考试委员会老师感兴趣的有关内容提问。

4、 每位考试委员打分(满分100)。未全程参加的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不能投票。

5、 选题报告成绩=∑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

6、 如考试委员会老师经讨论,认为有些博士生要加试某些内容,则以笔试形式进行,时间另行安排。

六、资格考试成绩(满分 100分):

1、首次参加资格考试的普博生:

学位课程平均成绩×30% +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70%

2、首次参加资格考试的直博生:

学位课程平均成绩×40% +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60%

3、第二次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包括普博生和直博生): 资格考生成绩 =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100%

七、通过资格考试的要求:

教学办公室将每一位博士生的资格考试成绩按组进行排序,每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80%,并在“资格考试表”中记载资格考试委员会名单、资格考试成绩及是否通过资格考试的结论,考试成绩记载入博士生的成绩册,“资格考试表”最后由该生的资格考试委员会组长审定并签字存档。

资格考试通过的博士生的考试成绩以最低分为70分进行归一化,进行分类,分别以5分为一挡,即分别记为7

5、80、8

5、90分、特别优秀的可记为9

5、100分。

八、资格考试不通过的博士生可以在下一学期或以后的学期再申请参加考试,不通过的次数不作限制,但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从资格考试通过时开始计算,且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学年。资格考试通过两学年后方可申请答辩。

九、资格考试委员会组成:

1、组成人数 :不少于7人。

2、组成人员 :资格考试委员会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副高技术职称且获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4人,学位分委员会委员至少1人。

参加考试的博士生的导师可以参加该生的资格考试委员会。

资格考试委员会组长必须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组长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起审定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名单。组长的职责是:负责资格考试过程的组织、收集每位委员的评分,组织考试中特殊问题的讨论并做出结论,审定博士生的“资格考试表”并签字。 附录2:软件学院博士生进展报告的格式

软件学院博士生进展报告应按以下格式认真书写,并由导师审查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签字。 1. 封面及规格

封面应包括:开题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博士生姓名、博士生学号、导师姓名、博士生联系电话、博士生email、提交时间等信息

报告用用A4纸打印;边距为:上2.5cm, 下 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段前0.15倍行距;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2. 报告主体的要求

报告的主体应包括:

1)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目标 2) 研究背景

3) 一年来的研究内容、进展 4) 投稿、发表论文情况 5) 下一步研究设想 6) 发表论文计划

要求博士生认真书写进展报告,报告应10000字以上。 3. 导师确认及签字

导师应认真审读博士生的进展报告;就进展报告的真实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给出评价。并签字确认。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2017年6月9日

第五篇: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4-18

11月2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孙建君、王列生、李心峰等五位专家一行来到我校,就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事宜与我校专家组进行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和分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我校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的牵头单位。此次研讨会是学科目录修订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现行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科目录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目录修订的基本原则,认真研究各单位提出的修订建议,科学系统地提出本学科升级的论证报告。

在上午的会议上,刘伟冬副院长首先代表我校对五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我校向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所提交的学科目录修订方案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专家们围绕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们认为: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属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史学、批评都已独立成为体系,理论建设与实践成果的重要提升,使得现有艺术学下属学科数量充足,其自身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艺术学自身分化与提升的同时,还与其他学科交叉,具有极大的社会发展潜力。艺术学科日益丰富的呈现状态,迫切要求艺术学地位的提升。因此他们认为应该将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科,并建议将艺术学这个一级学科命名为一般艺术学。我校刘伟冬副院长则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文化艺术应具有的对生产力的贡献等视角对艺术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和下属二级学科的设立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平台,以培养能够将文化艺术作为产业、能为别人提供市场和就业机会的专门艺术人才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刘伟冬副院长进一步强调:艺术学科目录的修订要充分挖掘其中应用的成分,使应用艺术学和理论艺术学平分秋色,艺术学应该是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在这个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校的最后建议是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并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立理论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

经过上午热烈而又富有成效的讨论,下午与会专家就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问题很快达成了共识并初步定为: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定名为艺术,艺术学成为其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理论艺术学、应用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文件起草工作,我校则负责理论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两个部分的相关工作。会后,我校刘伟冬副院长、黄惇教授、李立新教授分别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五位专家赠送了学校出版的学术著作。与会专家们对我校科研处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所作的前期准备和会中的相关服务工作表示感谢。最后整个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班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下一篇:续保标准操作流程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