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中腹部外科护理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心理护理中腹部外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手术前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总结我科首例腹主动脉瘤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手术顺利,经36天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适宜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中腹部外科护理论文 篇1:

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的抢救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观 察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的抢救手术及治疗的情况,总结抢救和护理的技术和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从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抢救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相关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等。 结果:42例病人经手术治疗,死亡7例。其他病人手术成功,在术后的精心护理下,除2例出现感染情况外,其他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正确的病情评估,及时有效的出血处理、病程监测、手术准备,重视感染预防和心理护理都是对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的抢救手术及治疗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意外事故;腹部外伤;抢救;护理

意外事故造成的外伤是普外科的常见急症,其中交通事故、外部撞击、工作意外以及暴力行为等是主要的引起因素。意外事故常导致伤者伤痕累累,并以复合伤、重伤多见,其中腹部外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而急诊腹部外伤的特点是发病率高、伤情重、变化大,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死亡率高。我院在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抢救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患者42例,在抢救手术及治疗护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抢救的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病人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3.1±9.2岁。病人中肠损伤28例,肝胆脾破裂29例,胰腺损伤2例,其他合并头面脑、胸部、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损伤21例。

1.2 抢救护理。

病情评估:通过呼吸道检查、呼吸动度和频率、脉搏、血压、四肢温度、意识、瞳孔、伤口出血、四肢活动等情况的顺序观察,尽快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讲,腹部创伤引起最主要的病变是腹膜腔或腹膜后出血、腹腔空腔脏器以及胰腺损伤等。协助医师进一步的诊断,为患者安置床位,一般将患者头部抬高15-20度,下肢抬高20-30度。

出血处理:对于需要抢救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在静脉穿刺成功时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及必要的血液检验。对开放性损伤及皮肤撕裂伤活动性出血病人,应压迫止血,及时用加厚的敷料包扎伤口,并将伤口抬高以减轻出血,然后直接入手术室手术。

手术准备:术前及时准备給氧、保暖等一般护理,并遵照医嘱扩容、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输血、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紧急处理。对于有意识的病人要指导其禁食,或给予胃管。做好术前辅助检查,备皮、术前插管、导尿等工作及时安排处理好。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应协助麻醉师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急救患者一般出血量较大,应快速建立2条以上的经脉通路,对于失血多、血压低的患者,要及时快速大量补液,同时施行限制性液体复苏[1]。另外,腹部的严重损伤可能造成过度炎性反应,其创伤局部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能刺激其它细胞因子产生释放,刺激释放活性氧、多种酶,促进粒细胞在肺毛细血管的聚集、激活从而介导创伤后细胞炎性反应,引起多器官组织损伤容易诱发全身炎症综合症以及多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2]。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MODS的预防,循环系统的支持保证足够的氧气输入和外周有效氧的利用;肠胃道的支持主要保护胃粘膜,防止应激性溃疡出血;全身营养支持补充能量,防止低蛋白血症;同时注重对个器官的监测[3]。

病程监测:重点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方面的情况,密切监测尿量、出血量、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吸氧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对于出现休克现象的病人,尤其在休克的晚期,那细胞逐渐变为抑制状态,病人意识淡漠甚至昏迷,这个时期需要有专人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的变化。

预防感染:要尽量降低感染机会。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更换消毒衣服,减少将病房菌群带人手术间的机会;手术尽量在层流手术室进行;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减少外界病菌带入。

2.结果

42例病人经手术治疗,死亡7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发伤,2例因血源缺乏休克死亡,2例在完成剖腹手术后死于脑疝,1例因延误手术而失去救治良机死亡,另外2例分别于伤后10h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他病人手术成功,在术后的精心护理下,除2例出现感染情况外,其他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3.讨论

在意外事故致腹部外伤的病人中,肝外伤、脾外伤、肠破裂、肾损伤是最为常见的内脏损伤。单纯肝外伤且腹部体征不甚严重,或出血量在500ml~1000ml以内,一般选择在严密监视下进行保守治疗,避免手术创伤。腹腔内出血休克,经快速输血1000ml综合性抗休克治疗,伤情不好转或不稳定,应立即手术。脾外伤是否决定手术治疗,则主要考虑致伤因素、伤者年龄及对脾破裂活动性出血的评估。小肠损伤多合并系膜损伤,以挫裂伤为主。损伤范围广泛,伤面不整齐,肠管多处伤,肠管挤压致血运不良,肠系膜撕脱等,可应行部分肠切除吻合术。对于肾损伤情况应慎重,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

此外,在出院时要教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护理方法。明确说明病人身体的损伤情况以及相关功能方面的情况,给出日常生活的中的重点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汪新良,谢钢,郑伟华,等. 限制于积极液体复苏法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比较[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2):879-880.

[2] Ove S, Alexander LR, Burkhard H, et al. 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 - 10 promoter polymorphism with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organ dusfunction following major trauma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pilot study[J]. Shock,2004,21(4):306-310.

[3] 张学琴,刘洪兰. 胸腹创伤失血性休克91例术中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8):71-72.

(作者单位: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 636700)

作者:杨亚文

心理护理中腹部外科护理论文 篇2:

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手术前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总结我科首例腹主动脉瘤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手术顺利,经36天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适宜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护理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内膜增厚、滋养细胞收压、营养障碍、血压升高、血管壁中层长时间受到损害而形成的动脉瘤[1]。多数病人无症状,而在全身检查及剖腹手术时发现,有的病人自己发现腹部有搏动性肿块,或只感腹部轻度不适,少数病人有明显的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中上腹部,当疼痛涉及到腰背部时,可能动脉瘤已压迫、侵蚀邻近组织如腰椎体或后壁破裂渗血形成血肿。疼痛突然加剧,往往是动脉瘤破裂的先兆。多数动脉瘤破裂入腹腔,发生腹腔内大出血伴休克,极少数动脉瘤穿破十二指肠或空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瘤体增大使位于其前方的十二指肠及空肠段伸长移位而发生部分肠梗阻。动脉瘤硬化斑块碎屑或附壁血栓的脱落,能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出现下肢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2]。我科于2010年11月24日收治一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住院36天后患者康复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王有凤,女,59岁,因反复腰腹部疼痛一月余,B超提示腹主动脉瘤收住,核磁共振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呈梭行及囊状不规则扩张,扩张上端始于肾动脉开口下方,下端止于髂总动脉分叉处水平,全长约5.5cm,最大内径约4.1cm,腔内信号不均,腹主动脉走形迂曲。体检合作,体温:36.5℃,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体质消瘦,自动体位,无畏寒发热,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中腹部稍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饮食、睡眠及二便正常,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情况。双下肢皮温略低,皮肤颜色正常,双足背动脉搏动微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9×109/L,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计数:378×109/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支持处理及疾病健康宣教,指导卧床休息,按一级护理。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给病人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向病人讲述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和目前所处的发病阶段,多与病人交谈、安慰体贴病人,以了解病人心里状态,适时做好心理护理。

2.1.2 做好疾病健康宣教,向患者解释手术是腹主动脉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讲解术前各项相关检查、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及必要性,并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1.3 注意指导卧床休息,训练病人床上排便,协助其完成洗漱、进餐、沐浴、排便等生活护理,将常用的生活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尽量减少患者活动。

2.1.4 指导患者避免做突然增大腹内压的运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排尿和身体大幅度活动等。

2.1.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感到腰或腹部疼痛剧烈且范围扩大,并有心率加快、脉搏增速、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2.1.6 对于伴发腹痛的患者,指导病人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并给予精神支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2.1.7 由于患者担心手术成败及恢复情况,情绪低落,所以交谈时注意鼓励安慰患者,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准备

除按胸、腹部外科和血管外科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2.2.1 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协助完成心电图、肺功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

2.2.2 由于患者是老年人,容易伴有血管硬化、心、肺、肾和内分泌疾病,所以术前全面结合临床检查的各项结果作出全面评价,以便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2.3 术后护理

除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出血的监测 术后给予床旁心电监测,密切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控制程度参考意识及尿量,避免过低造成肾、脑等脏器的损伤[3]。腹主动脉上端开口于肾动脉,为预防急性肾衰,应注意出入量是否平衡,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密度,控制补液总量,减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观察腹部情况及引流液色、量、性状,以便及早发现有无吻合口漏及后腹膜渗血。观察胃液颜色及量、有无呕血及便血,以便及早发现有无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一周左右、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这些均有利于血压的稳定,以免因血压波动过大造成不良后果。 腹主动脉瘤常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附壁血栓,所以特别注意观察下肢血运、皮色、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术后应用镇痛药对呼吸的影响,协助咳嗽排痰,监测血气,以了解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情况,血氧分压低时,采用面罩加压给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咽喉部干燥、疼痛,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3次,以稀释痰液,咳痰无力时用鼻导管经鼻腔插至咽后壁刺激咳嗽,将痰吸出。由于腹部切口较大,给患者应用腹带加以保护,以减少切口张力,有利于咳嗽及预防切口裂开。

2.3.4 一般生活护理 术后平卧位,加强基础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漱口数次,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加以保护。每天会阴冲洗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术后第二天开始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后,采用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内渗出流向盆腔内。为避免人工血管吻合口撕脱出血,形成血肿或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卧床休息7-10天再下床活动,卧床期间,每天用红花酒精或樟脑酒精按摩背部及骨突处数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由于年老体弱,加之长时间卧床,开始行走时肌力下降容易跌倒,所以给患者借助拐杖或在家人扶持下慢慢行走,术后3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以利于血管内、外膜生长【4】。

2.3.5 健康教育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紧张情绪,适量活动,指导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起床不要用力,以防重建动脉受力扭曲、牵拉。6个月内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重力增加腹压,多食蔬菜水果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按时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升高。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一次,随访2年。指导患者腔内植入人造血管不能行MRA检查,需采用CTA复查,了解移植物通畅度,有无变形、移位及其他异常。

3 体会

术前做好饮食、体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双下肢血运及血压变化,以便及早发现有无动脉瘤破裂。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出血、心脑血管意外、急性下肢缺血、肾衰等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所以,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平安度过危险期,以利身体早日康复。

4 讨论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动脉扩张性疾病,以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为特点,瘤体一旦破裂将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术前评估和心理护理必不可少,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心肺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吻合口漏、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和人工血管感染、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等,所以,术后针对以上几种常见并发症和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该患者经过36天住院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0-623.

[2] 景在平,曹贵松,王振堂,等。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12.

[3] 汪忠镐,张建,谷涌泉。实用血管外科与血管介入治疗学实用血管外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45-151.

[4] 吴庆华,邓洪儒,陈忠,等。187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1):3-5.

作者:彭联芳 王先玫

心理护理中腹部外科护理论文 篇3: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体会

摘要:目的:交流和推广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技术,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手术操作规范性,降低麻醉、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小儿腹股沟疝专用疝气针,腹腔镜下用带2-0单股涤纶线予疝气针带线后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術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术后护理方便。结论:本手术操作过程简单,学习曲线短,易掌握,值得推广应用,但需要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手术操作规范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腹腔镜疝修术608例,男576例,女32例,年龄1-10岁。右侧斜疝401例,左侧斜疝176例,双侧斜疝31例。

1.2 术前准备:了解小儿全身情况,有无先心病、呼吸道感染等,了解咽部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安抚小儿,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小儿对手术的恐惧,向家属宣讲小儿疝医学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介绍改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让家属充分了解作出决定。腔镜手术器械的准备:5 mm30°腹腔镜;5mm无损伤肠钳;2-0单股涤纶线,20厘米长消毒备用钓鱼线;专用疝气补针,长约20cm,直径约2 mm,针前端呈弧形、略扁钝,距尖2mm处有一直径约1 mm小孔。

1.3手术方法:均采用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采用头低脚高位向健侧倾15°,根据病变情况及时更换体位。建立气腹,取脐上缘4mm切口,提起脐两旁皮肤,置入5mm trocar,入30°镜观察腹腔,连接气腹管,设置气腹压力,控制在6-10mmHg。在腔镜监视下于健侧中腹部脐外侧3cm作一3mm小切口,置入5mm trocar为操作孔,在患侧腹股沟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一1.5mm小切口,在腔镜监视下,用带2-0单股涤纶线和钓鱼线的疝气针从该切口刺入,无损伤肠钳提起内环口旁腹膜辅助下,于内环口内侧腹膜外潜行缝合半荷包,刺破腹膜,无损伤肠钳抓出2-0单股涤纶线后退出疝气针,用上述同样方法缝合内环口外侧,于原腹膜刺破处用钓鱼线带出2-0单股涤纶线,体外收紧,挤压疝囊内残余气体,将线打结后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线结埋于腹膜外。检查内环口腹膜完整、无血肿形成后释放气腹,3-0可吸收线缝合各切口皮下及皮内。

2.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最短10分钟完成,最长30分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复发、感染等。

3讨论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相比成人,小儿腹股沟疝为先天性,不仅会影响小儿活动及消化功能,还会出现嵌顿或绞窄风险。小儿腹股沟疝极少自愈,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的观点认为手术适合1周岁以上的小儿,但随着腹股沟疝认识不断深入,现已经提前到6个月小儿,如经常发生嵌顿,甚至新生儿期即可手术[1]。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换药、护理方便等,可同期发现并治疗对侧隐匿性疝,切口小,不影响美观等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手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容易掌握和推广。但小儿手术因其麻醉、器械、解剖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特殊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专业,对于大型三级医院因医院设备先进,人才充足,综合实力及专科实力均较强,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相对较为安全,而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及专科实力相对薄弱,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需要倍加谨慎[2]。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术前评估,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和护理。

参考文献:

[1]汤睿,吴卫东,周太成 主编. 《腹外疝手术学》P111.

[2]王卫涛,张志新,张有福 小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经验分享与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4,176.

盘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贵州盘州  553537

作者:谭晓 李昆 张明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木种苗产业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