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哲学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音乐教育哲学已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北美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分歧所在及产生分歧的原因,并从新的视角,总结出两种哲学所存在的相同点。

第一篇:哲学教育论文范文

跳出《高等教育哲学》看高等教育哲学

摘要: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中国盛传近30年,是广受人们关注的经典著作。其中,关于书中所提出来的高深学问、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哲学基础、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等内容的讨论较多。本文认为,研读西方教育学经典时,不仅要重视对其内容和思想的诠释,还要重视对其研究方法的学习。该书的译者说:“我们引进这本著作,目的在于介绍国外高等教育理论界的现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启发或借鉴的信息。”因此,如何跳出《高等教育哲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是本文讨论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方法论;逻辑起点;理论构建

自美国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高等教育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又译布鲁巴克、布鲁巴赫)的代表作之一《高等教育哲学》(以下简称《哲学》)的中译版在中国发行以来,深受高等教育学界的推崇,已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学专业的权威读本和争相研究的范本。布鲁贝克基于对高等教育的哲学思考写就《哲学》一书,那么,该书是否属于理论建构的学术著作?书中的逻辑起点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涉及对该书的基本认识,在国内相关研究中比较突出,本文试图对该书的性质和方法进行简析,以及该书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启示做出讨论。

一、关于《哲学》的性质的讨论

关于高等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相比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晚得多,一般来说,西方的教育思想必然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先哲们,东方教育思想溯源可至孔孟、老庄等先秦诸子。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系统性思考却是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而出现的,这肇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哥廷根大学和哈勒大学的改革,以及柏林大学的建立,这是高等教育和大学在大多数语境中互相代称的历史根源。自那时起,哲学的一般原理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便日益紧密起来,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能找寻到相关的哲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哲学学会(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in United States)成立,曾任执行委员和会长的布鲁贝克不仅研究教育哲学,更将目光投向了高等教育哲学,该书即是他试图用哲学理论解释美国高等教育现象的代表作。

那么,该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呢?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理论构建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一项研究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研究需要考察三个基本要素,即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论的重要性相当于一栋大厦的基石,它是理论研究的始点,概念不清将会导致理论建构的致命问题。思维方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对命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抽象的、创造性的过程,应自始至终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是经由概念扩展后,运用链条原理把概念、范畴、原理体系化。一般来说,理论构建的路径是先界定基本概念,再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创建理论体系。因此,讨论《哲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关键看它的三个要素是否完备。

书中,布鲁贝克创设了“高深知识”、“认识论”、“政治论”,并把“高深知识”视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并作为解决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基本概念和全部研究的切入点。他还认为“认识论”是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是以高深知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书中的各个章节,布鲁贝克始终围绕“高深知识”,用“认识论”和“政治论”平行地分析各类问题和各种关系,既是对以上基本概念的延伸,又体现了其思维方式的连贯性。

除了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考察该理论是否完成了对某一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是否厘清了事物与相关关系,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否构建了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哲学》中实现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把握和描述,它对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作为教会的大学等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高等院校、教师(教授)、学生、社会、教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梳理,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互相融合,但要保持高深学问的相对独立和自由。正因为如此,布鲁贝克大量引用和批判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使得该书绝不同于教科书,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建构著作。加之该书的英文版书名为《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而不是《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以至于有学者把该书归为历史批判性著作,而不是建构性著作。

二、关于《哲学》的研究方法的讨论

《哲学》第一章中提出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一直被视为该书的逻辑起点,甚至被视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书中内容,认识论是指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论;政治论则是把高等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布鲁贝克梳理了二者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认为它们从建国时期到19世纪末及以后“交替地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如果仅以此就断定认识论和政治论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否可取?

布鲁贝克在指出认知论和政治论之间矛盾的时候说:“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设法摆脱价值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在这里,尤其注意“认识论方法”和“政治论方法”的表述方式,可见,布鲁贝克将二者视为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的可能性较大。其次,第一章中指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也就是说,二者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是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现象做出的规律性总结,既不是教育活动,也不是从原始教育形式开始的教育现象,不能简单视为“教育存在”,如赵军所说“需知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不过是布鲁贝克对美国高等教育哲学流派内部矛盾和冲突的一种归纳”。再次,这句话还指向了价值关联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进而指出了隐含在關于高深学问纷争背后的哲学流派,分别是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这才是布鲁贝克关于高等教育的真正哲学思考。所以,不宜把认识论和政治论作为该书的逻辑起点,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回到书中导言,布鲁贝克指出该书“围绕着这些问题的主旋律‘E’调[E代表专门知识(expertise)——即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展开论述”,又指出“精深的专门知识本身就是问题和答案两方面的特殊部分”,就此可以大胆推断“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更为恰当。因为,高深学问是被抽象化了的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连接着教师与学生,连接着社会与高校;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等教育的功能等都由高深学问推论而得,它们可以相互规定;认识论和政治论不过是高深学问在社会中的演化。因此,布鲁贝克寻求的“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实际上是寻求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就是“高深学问”。

三、关于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启示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无不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教育概莫能外。仅就高等教育而言,来自西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西方政治思想中民主、自由等观念的传播催生了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三是,教会大学推动了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四是曾留学欧美的学生中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如蔡元培、胡适等;五是,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西方高等教育教育名著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发行,扩大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

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书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和魄力,无论是英文版的《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还是中文版的《高等教育哲学》,在高等教育的学术专著中都是罕见的;二是,译者王承绪的学术影响力,作为国内比较教育学的泰斗,王先生的每一部译著都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哲学》也不例外;三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上册)于1984年才得以出版发行,对国内学者而言,尚缺乏对高等教育的一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把哲学的一般原理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还存在诸多困难。基于此,布鲁贝克的《哲学》激发了国内众人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该书的诠释和解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则明显不同,概括如下:近代初期中国政治社会的急剧变革对高等教育的亟需,建国后意识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复苏和发展,20世纪末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学生人数激增,21世纪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需求凸显。如果按照布鲁贝克的哲学基础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即占统治地位的是政治论。实际上,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稳定发展只能从恢复高考后算起,距今不到40年的时间,与美国200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相比,犹如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童和一个成熟的中年人的区别。而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起步更晚,2004年才出现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哲学》(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专著,学科建设还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实难和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繁荣相比。这其中,布鲁贝克的《哲学》恐怕“难辞其咎”,因为它占据中国学者头脑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难怪有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出“读经30年,自醒才3年”的感慨。所以,在对西方名著的研读中如何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中国化”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为,《哲学》一书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方法启示远多于内容启示。

第一,在研究目的方面,当时,布鲁贝克创作《哲学》一书的意图非常明确,即“普遍性”、“根本性”、“整体性”,也就是说,布鲁贝克一开始抱有努力透视现象去研究问题的本质的明确目的,这本身就值得借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思考,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术自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功能等,本文认为,这些问题与美国高等教育中曾出现的矛盾只是“形似”。与上个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的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现代与后现代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背景。因此,在高等教育哲学理论构建中,必须明确研究目的,即旨在解决高等教育中的根本问题,澄清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引导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时促进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二,在研究对象方面,布鲁贝克直指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并展开一系列讨论。在国内,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缺乏战略性思考。“由于教育哲学需要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这种目标要求教育哲学不能以直接描述事物某一细小特征的数据为处理对象”,只对其中的特殊、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只能提出局部的、短期的、具体的解决方案,不能实现整体性的、普遍性的、长期性、系统性的理论构建。这种研究的缺憾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是过于抽象,就是过于具体,不能把“一般”与“特殊”、“根本”与“具体”结合起来,以至于既不能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又没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不能从根本上革新高等教育理论。

第三,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布鲁贝克在每一章中都沿用了对高深知识、教师(教授)、学生等基本要素逐个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从分析事物基本要素入手比从分析事物外部环境更重要,归纳和演绎比问卷调查和实验法更重要。如果仅徘徊在对外部因素或环境(外因)的分析和梳理中,例如,国内研究者较多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结论也都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有高等教育关系紧密、相互作用,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独立存在,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一系列社会改革配合等观点上,这样的研究虽然对全面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却始终无法得出清晰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哲学理论。

第四,在研究主体方面,布鲁贝克拥有哲学博士学位,长期讲授教育哲学的课程,终生致力于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其著作在美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所以,哲学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不仅需要研究者的壮志雄心,更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哲学素养。中国教育哲学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其间曾中断30年)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国外高等教育哲学历史久远,成果丰硕;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稳定发展,相关学会活动频繁,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有利条件。研究者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努力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综合教育理论与哲学理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当然,《哲学》所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并非完美。布鲁贝克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比较隐晦,通篇夹杂着的其他学者的观点也给读者设置了不少障碍,使得其“澄清问题”、“平衡问题”的结论若隐若现。再加上译本与原著总有一定差异,对一些核心概念(如认识论、政治论、学术自治论)的解读总会受到语境的干扰,影响了对该书思想的正确解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困难重重、矛盾纵横交错,如果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模糊的、隐晦的方式表达,不但对促进教育实践发展无益,还可能会扩大问题的复杂性,不利于学术研究积极作用的发挥。

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其他学科的成熟,尤其是居于上位的哲学的发展。近年来,鉴于文化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已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思考对高等教育展开研究,如衣俊卿、王冀生、董云川等,希望他们的共同努力能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史新的一页。综上,从根本上说,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亟须高等教育方法论的建构和发展,亟须跳出《高等教育哲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巴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社,1987:序2,4,10,4,8,12,10,11,27.

[2]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杨杏芳.“读经30年,自醒才3年”——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畸形的学术发展道路[J].江蘇高教,2009,(7):7-10.

[4]余清臣.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J].教育学报,2010,(10):14.

[5]董云川,周宏.大学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蒋红霞

第二篇: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之比较研究

摘 要:音乐教育哲学已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北美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分歧所在及产生分歧的原因,并从新的视角,总结出两种哲学所存在的相同点。

关键词:审美 实践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精通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并能够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该专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为重视音乐教育在事实上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基础”a。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以下简称“审美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以下简称“实践哲学”)是北美音乐教育哲学的代表流派,这两种哲学思想近些年来传入我国,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最终形成了两种思想并存的局面,深深地影响着现今的音乐教育。

一、研究成果综述

笔者在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与本文有关的研究成果如下:覃江梅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和实践范式》(《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以时间为引导,从20世纪50年代审美运动兴起,20世纪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实践哲学兴起,以及20世纪90年代审美范式的回应,详细阐述了两种哲学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及主要主张,并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但并未论述其异同点。郭小利的《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音乐研究》2008年第9期),站在人本主义教育的角度,解读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围绕三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我们如何教?”进行论述,并以思想本质为起点分析分歧的根源为:第一,哲学基础不同;第二,理论基础不同;第三,音乐与教育侧重点不同。但是,本文认为该课题研究只关注到了二者的不同点,它们在某些方面应存在相同点。魏玉梅的《雷默与埃利奥特音乐教育本质观的比较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将审美音乐本质观和实践音乐本质观的冲突矛盾进行比较,得出两种思想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该观点与本文的其中一点相似。周骏的《审美与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范式比较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首先进行概念阐述,其次论述了在各自哲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观、目的观、教学观,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综上所述,国内的学者对两种哲学的述评与比较,思想交锋非常热烈,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笔者发现,学者们对两种音乐教育观的认识是相互对立的,因此提出疑问:两种哲学是否存在共同点?这是本文重点探究的问题,也是本文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在下文中,笔者将通过对两种哲学相关文献的参考,对两种哲学观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及价值的解释进行比较研究,再次梳理了两种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分歧的根源与相异点所在,希望从中探寻出两种音乐教育哲学所存在的相同点。

二、概念阐述及比较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贝内特·雷默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一书,标志着审美哲学思想真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成为美国官方的音乐教育思想。之后,他相继出版第二版《音乐教育的哲学》(1989)及第三版《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2003)。這三个版本将他的审美哲学思想系统、完整地体现出来。

1.思想探源

艺术符号哲学奠定了雷默的哲学观,其代表人物苏珊·朗格对他的影响最大。“朗格的符号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建立在卡西尔以符号形式为前提的文化人类学基础上的”b,朗格对此进行了发展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她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象性符号,是一种作为情感符号的音乐。当代西方语义学代表人物戴里克·库克认为,音乐所表达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是“人类最深处的本性”c。对于艺术来说,音乐鉴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人们通过对音乐形式的学习,以聆听的方式获取审美体验,通过情感的变化获得审美经验。雷默的审美哲学同样也吸收了笛卡尔的主客二元的认识论哲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审美哲学的兴起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状况密切相关。1957年,苏联成功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这使得在“二战”后经济和政治地位迅猛发展的美国感受到了危机。美国航天技术的相对落后,使美国有了教育的危机感,开始指责教育的失败,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这样的状况下,审美论的音乐教育哲学出现。

2. 核心内容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中指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绝对表现主义能最全面地体现审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学生通过听、赏来获得审美经验。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以普通音乐课和音乐表演课为音乐教育的主要课程。后现代主义强调音乐的纯客观性,认为音乐是一种纯客观性的东西,即音响自身。但雷默的审美教育哲学更接近于绝对表现主义,他认为“艺术作品是表现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生命的必要条件被捕捉下来,好让人们可以看到他们,体验他们”d。雷默认为,通过听音乐进行鉴赏,了解并学习音乐作品的节奏、音色、和声、曲式、织体等元素的内在构成,理解音乐的审美性,同时加入肢体,音乐会更容易被接受,并且更纯粹。1989年《音乐教育的哲学》第二版出版,充实和拓展了第一版,其中大部分要素没有改变,前提依然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首先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e。同时,他增加了其他学科的内容,用认知心理学来深化审美哲学,并强化了情感的审美教育特征。第二版无论是理论逻辑构架,还是论据、论证都更加严谨。第三版《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2003),仍以西方美学为基础,坚持原本的观点,内容框架与前两版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引入了音乐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神经学、后现代观念等学科理论。在三个版本中,雷默坚持“以体验为核心”的哲学本质上还是审美哲学,在此哲学基础上的审美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其所面临的挑战源于其自身的哲学基础,而其走向终结的原因是其本身固有的缺陷。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1.思想探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元的社会结构给美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审美哲学的地位开始下滑。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音乐教育家们开始对审美哲学进行批判,其代表是戴维·埃利奥特。埃利奥特出版了《关注音乐实践——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构建起以音乐表演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即实践哲学。

2.理论基础

实践哲学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论理论为基础,从实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强调音乐是人类多样性的实践。实践哲学提倡音乐教育的语境教学,思想核心即“实践”,并提出了多元化、开放性、差异性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实践哲学吸收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发展中受到了哲学、教育学、现象学、音乐人类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

3.主要内容

实践哲学以审美哲学为先导,“一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二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f。实践哲学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多元的,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多样化的人类实践,“通过歌唱、演奏乐器来进行弹奏和即兴表演的音乐制作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应是音乐的中心”g;其教育重点是以“音乐经验”代替“审美经验”,这一论点主要来自杜威的“艺术经验”理论;其在音乐教育课程方面非常强调表演,“表演和即兴表演是……首要的音乐制作形式”h,即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表演的艺术,音乐教育要从欣赏转向表演。

三、比较结论

本文认为,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思想观念并不完全对立,互相关联又各有特点。

(一)分歧之根源

不同的社会环境、哲学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哲学思想,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之所以相互对峙,是因为各自的内容本质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因此,明确二者产生的背景,追溯二者分歧的根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1.社会背景相异

审美哲学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发展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连。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上太空后,美国发生了教育危机,因而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审美哲学是在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实践哲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四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由一些资深学者们向审美哲学提出挑战而产生的。

2.哲学思想相异

审美哲学主要受苏珊·朗格的直接影响,而朗格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她的老师卡西尔;实践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论。

(二)分歧之所在

1.本质观

雷默始终坚持:“培养人们观察事物被体现出来的具有表现力的品性,就能够分享事物的审美成分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特殊体验。”i他还提出一道公式:“审美观察×审美反应=审美体验。”其基本任务是遵循审美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通过良好的听、赏环境进行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使学生通过感官获得审美经验来感受音乐的价值。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存在于实践教育中。课堂是实践的课堂,课堂实践中得出的实践经验远大于审美经验,既能丰富学生的感知经验,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促进自我体验。

2.课程类型

审美哲学认为在音乐课堂上,最重要的课程类型便是音乐欣赏课,学生不需要参与课堂实践,只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用具聆听并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获得感官上的审美体验。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是一种制作和聆听音乐的声音的人类活动,它扎根于文化并从属于特定实践”j。其音乐课程突出实践性,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演奏、演唱、聆听等。

(三)相同点所在

1.哲学观

在关于是否需要哲学观的支撑,二者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看法。雷默这样说道:“关于他们这门课的本质和价值的指导理念——这就是说,他们需要一种哲学。”k埃利奥特也强调,“音乐教育需要一种哲学,一种关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观念和信念的批判性理论体系”l。由此看来,一门学科想要长远地发展下去,需要一种让人信服的基础,雷默和埃利奥特都肯定了音乐教育离不开哲学的支撑。二者都以音乐教育哲学观为前提,二者的本质观也相同,这说明二者的出发点相同。

2.融合中体现兼容

雷默在第三版中指出,“需要一个基于实践的,或者‘实践的’哲学(希腊文中,praxis实践一词等于行为、行、行动),作为治疗形式主义疾病的良药,而实践的音乐教育,则是对形式主义音乐教育的必要矫正”m。这里采用了一个协同的立场,认为形式论强调的结果与实践论强调的过程是兼容的,并不矛盾。“对立可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探索了协调的可能性,这两者都可以减少。”n审美哲学的态度肯定并采纳了实践哲学所关切的问题,审美哲学也承认音乐在社会、历史等领域中的作用,这与埃利奥特强调重视音乐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是一致的。雷默提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尽可能广泛地获得音乐体验,而聆听是获得这种体验的一个有效手段。笔者认为,聆听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环节,那么这也是一种实践。事实上,这与实践哲学强调的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丰富学生的感知经验是相同的。

3.后现代观念转向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雷默在第三版书中,对后现代信条做出了解释。他在坚持审美主义的原则下,批判地引入了后现代观念,积极借鉴其他思想观念,体现了一种融合的哲学立场。埃利奥特的思想也出现了后现代转向,“这种后现代的视角多样性给个人的发展、集体的研究和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o。

四、结语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不能只看到审美教育,也不能只注重实践教育。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中西结合,在学习借鉴西方思想观念时,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文化的语境以及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第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前,学者们对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音乐教育实践,仅局限于“为理论而理论”的“纯理论”探索,脱离了学校、课堂与学生。我们需要研究者到师生中去,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视角和观点,铭记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此外,在对音乐教育哲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盲目崇拜,才能汲取各种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精髓。

adik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第12页,第141页,第6页。

bc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第242页。

emn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第77页,第45页。

fghjl 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赖达富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第47页,第162页,第87页,第11页。

o 林红、管建华:《埃里奥特音乐教育思想后现代转向的文化分析》,《中国音乐》201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和实践范式[J].中国音乐,2008(1).

[2] 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9).

[3] 陈孝余,马艺宁.从纯粹体验到融合立场:雷默审美主义音乐教育哲学释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6).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IP)项目

作 者: 朱丹丹,宁波大学音乐教育与传承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科教学;王自东,博士,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作者:朱丹丹 王自东

第三篇:小学需要哲学教育,但不必开哲学课

近日,据媒体报道,江苏扬州一所小学准备在今年秋天开设哲学课,并将其作为三至六年级的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这所学校的副校长认为,给小学生开设哲学课,是素质教育的新尝试。“教育改革以来,许多学校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所学仍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对‘人’以及‘人生’的独立思考。我认为通过哲学课和小学生聊聊人生,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启蒙意义。”有责任心,敢于行动,这位校长的精神值得敬佩,但教育毕竟是百年大计,还应该再多一些思考,想想这样的行动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能否充分体现教育哲学的精神。在笔者看来,小学需要哲学教育,但不必开设哲学课程。

首先,心智开发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哲学课开得再好,也难以解决问题。

其次,小学哲学教育不是哲学课的任务,不开设哲学课,也可以解决问题。

第三,小学开哲学课是唯课程论的体现,既违背哲学精神,又干扰课程改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音标论文范文下一篇:民生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