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有效教学的目标在于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突破口。打乱原有的课堂教学秩序,以学生的自我思维为中心,尽可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作者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的中心思想。

第一篇:高一历史教学论文

高一历史教学整合探究

高一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多、跳跃性强,同时要面临学生文理分科、课时少等问题的困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每一位高一历史任课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进行教学整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整合

教学整合是指改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那种按照教材编写的体例和顺序进行一章一节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对教材的内容、对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对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更适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

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消耗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整合。

现在我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为例,探讨历史教材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和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一步:目标的优化和整合

把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失败作为一个整体讲解,八国联军侵华作为其中一部分,而把《辛丑条约》安排在下一节,从而达到教材内容的整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总结认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整理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认识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多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使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用阅读法来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基本概况,师生用谈话法理清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比较戊戌变法与义和团的不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问、讨论相结合,使过程与方法整合。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的互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任务。寓情于理,使学生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受到唯物史观的教育,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

第二步: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整合

1.课前布置:结合预习提纲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查找“义和团运动的揭帖”,为评价义和团及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做准备,充分利用了图书馆及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资料,学会学习。

2.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梵蒂冈“封圣”:2000年月10月1日梵蒂冈教廷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中国外交部10月1日发表声明,对梵蒂冈10月1日举行的“封圣”仪式,表达了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又增强了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3.讲授新课:让学生依照提纲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八国联军侵华概况。既体现了教材的中心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知识不清的由师生共同补充完整。教师强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从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自己做,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使新课学习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4.新课小结:结合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中国侵略,中国人民反教会的斗争,实际上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斗争,以此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统一。

5.知识检测: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异同点?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处在同一背景下,出发点都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但却没能走到一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6.研究性课题: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观点不一,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步: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

通过结构性板书设计,使学生理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脉络及结果。做到知识的结构化、形象化。

通过这样的整合,充分开发了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程序中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整合的效果,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还采取了如下的策略:

第一,深挖教材,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教材有意识地留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教师通过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根据高一历史教学的内容来选择研究的课题。

历史事件评价课题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历史人物课题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张学良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历史读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并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进行展示。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第三,根据热点问题和乡土历史设计课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

历史教育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规律的层面上客观地、深层次地认清现实问题,揭示历史规律。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我设计了以下课题:陈水扁与他的“台独”梦、达赖喇嘛与他的“藏独”梦、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巴以问题、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等。其次,在乡土历史研究上,设计的参考课题有:抗日战争中的大青山游击队的形成及作用、从本市街道名称(或居民服饰、家居等)的变化看家乡的变化、呼和浩特革命史(如“9·19绥远方式”)。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大量史料。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对掌握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结论,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三、总结与思考

教学整合模式的一个亮点在于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意义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枯燥的对教材照本宣科。通过教学整合,教师可以将思维技能和协作技能融入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些技能本身,于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实质上成为思维技能、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多元智能等学习载体。同时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教学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不是学科内容的单纯叠加。

在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全面进行之际,历史教师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传授式、记忆式为主的学习习惯,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特点,适时改变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历史教材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进行教学整合,把高一历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宫艳丽

第二篇: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 有效教学的目标在于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突破口。打乱原有的课堂教学秩序,以学生的自我思维为中心,尽可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作者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高一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上海二期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所提出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对自我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尤其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是我在这篇文章中重点论述的。

二、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当前在二期课改下的上海高一历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目前首要的一个关键任务是面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在高二时完成。那么高一历史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学会历史学习方法。

如果是从“过程和方法”上去把握高一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一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让学生承担主要的课堂活动,成为教与学的主要载体,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参与活动其中,才能领悟活动过程的内在内容,发现其中的规律与潜在的逻辑因素;只有个体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其情感才能有所体验,其个体的积极性才能有所调动。这是所有新一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许多人的论文著述中,但是如何真正做好做到,我需要动一番脑筋,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过程。

二是教师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引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活动、启发学生思维。由于学生心理年龄和知识阅历问题,学生在活动的内涵、活动的质量上会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最初应该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思维示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开展思维的训练。

然而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进行历史思维。教师根据教学提纲,从头讲到底,课堂上虽然有学生的回答,但其实这是根据教师设计的一步步去做,一步步去理解答案,没有主动探索理解,发现答案。这样的课我们称之为“讲授课”,是历史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

其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缺乏活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导致最终学生的思维效果不佳。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其可操作性,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呢?

三、对策

要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开阔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步骤一:教师提供曾经讲授过的课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当堂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的要求,猜测本课的重点知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我出结业考试的考题,我会从哪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入手,我会要求学生学完这一课后,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形成哪些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整理出的历史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尽可能简略。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归纳技巧,以哪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将其他相关联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也可以在白板或者黑板上进行整理,并通过当堂的反馈进行全班同学之间的修正,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整体面貌,为而后的步骤奠定基础。[1]

步骤二:教师对照教学大纲与结业考试要求,尤其是结业考试中的ABC不同等第的要求(学业水平按照三个累积的层次分为ABC,A是“知道”,指在文字或者表象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B是“理解”,指在概念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C是“运用”,指在迁移和认知策略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师生共同讨论而定的知识结构进行细节的讲述,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达到A的考试要求。[2]

步骤三:对于B的考试要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课外历史知识的资料素材,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内容,然后思考问题。因为B是建立在A的基础上的,所以有关于要思考一些B的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在步骤一时,通过学生的阅读教材整理得出了。教师给出的材料,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化问题,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而已。当然在学生思考问题后所给出的答案,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较满意的答案。答案是没有标准化的要求的,完全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行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需要解释的几个问题是:预习是重中之重,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看完整节课的大字部分内容。预习期间,教师应该对个别学习薄弱的学生进行指导,务必使得每一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能力训练的关键是对整节课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整理,这是花时不多却破费脑力的一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做一个较好的联系,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考纲精神,把握考试重点。

四、设计

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第11课教学设计实例

【课题】

奥斯曼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政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教学重点】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的统治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帝国统治的影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教时设计】

预习10分钟,整理知识10分钟,深化探究5分钟,反馈练习5分钟,剩余时间为教师传统的授课时间,约10分钟。

【教学准备】

知识结构示范提纲设计、多媒体课件、本节课知识结构提纲设计、课堂反馈练习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过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是哪一个呢?奥斯曼帝国到16世纪扩展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给出知识结构示范提纲:

高一第一分册第10课《阿拉伯帝国》

1.巅峰:阿拉伯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的时间。

2.扩张: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3.覆亡:阿拉伯帝国的覆亡。

(学生根据示范提纲预习教材,十分钟以后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通览整篇文章后,在教材的八段大字中寻找“奥斯曼帝国”的重点内容和课文知识结构。

思考: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教作为出发点,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十课的重点是伊斯兰教,所以阿拉伯帝国的起始不是重点,而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如何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是第十课的重点,由此有关于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时间,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对第十课的思考出发,对于第十一课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的话语可以设计成:

(1)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具有对外的扩张性,所以奥斯曼帝国同样如此。在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进程中,哪些事情较为重要?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2)当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时候,我们记住了它的时间,那么奥斯曼帝国呢?

(3)在“帝国的统治”一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奥斯曼帝国对于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你认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对历史的发展有没有积极方面的历史影响呢?

放映知识结构:(根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讨论后定出)

高一第一分册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

1.迁都: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巅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

影响: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促使新航路的开辟。

深化探究:

对于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以下的课外材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有了主心骨,但是很难说这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件,因为土耳其对被征服的地区实行残酷掠夺,当地的大部分财富流入君士坦丁堡,给人民带来了贫困和死亡。例如希腊海岛上的居民,三分之二被迁往君士坦丁堡去补充那里的人口,相当一部分被掳去作为奴隶,只有体力衰弱的人才留在原来的地方种地。手工业生产首先是为了适应宫廷和军队的需要,价格都由政府规定。劳动人民处在外族统治者和本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下,生活困苦。土耳其的统治延缓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它们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而且他控制了东地中海,土耳其在那些地方设立重重关卡,征收货物过境税。土耳其舰队时常出没于地中海和黑海,侵袭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岸。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受到阻碍,西欧国家因此急切地去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间接把美洲和大洋洲,甚至南北极都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发展。之后世界各地开始直接交往,全球的交往,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奥斯曼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课堂总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也具有历史的必然因素。它代表了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和基督教势力的较量则选定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件事上。迁都——巅峰,是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脉络,而我们更关注帝国对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效果

高一历史一共有12个班级,我任教其中9个班级,以上的授课计划,我在这9个班级中进行了实验。因为9个班级中,3个是基地班(经过选拔后的好班),6个是平行班,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差异的。

9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领悟本节课的关键,这个班级是基地班的最后一个班级——高一(12)班。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人比较聪明,有一定的学习悟性,所以能理解教材的精华之处。

其他8个班级,分成一般和较差的两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说出“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条目,但是无法正确把握地名的改称是重点,而不是时间是重点。大多数学生都能注意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但是不知道重点应该是成为帝国的时间是重点。因此我上课时,加入了一段教材的比较联系:“第一分册中一共提到三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别是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我们关注的是帝国的建立时间,分别是2世纪,8世纪和16世纪。”我还启发学生:“该如何记住三个时间?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学生就提到了“2×8=16”,利用这样的计算记住三个时间,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而8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明白“帝国的统治”的重点,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多数学生将帝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重点内容。这个理解的偏失其实是对于历史影响的总体认识的偏失,我们教授的历史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也提到一些消极的、阻碍历史发展的事务,但是这不是重点。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中,我们重点提到的是洋务运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就在于我们重视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反清作用。

以上实验的结果,由于文科的特点,无法用明确的数据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说需要数据的话,那么我认为,实验的结果,能完全正确理解教材的学生(5个学生)占到18.5%,较好把握教材的学生(16个学生)占到59.3%,而22.2%的学生(6个学生)是无法很好把握教材的。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关于“教材重点问卷调查”得出的,该班级共27人,班级选定的是高一(5)班,一个平行班中中等的班级。有关于问卷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写出“你认为的第11课的重点内容”。

六、反思

以上的授课计划,理想高于实际,在真正操作过程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后一阶段进行弥补修正。

1.授课程序过于复杂,由于预习的这个版块无法让学生回家完成,利用上课的5—10分钟完成,占去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费时费力,使得后面的一些工作展开,显得较为仓促。比如要进行教师讲授这个环节,以往传统的授课时教师需要花上30分钟左右时间,现在只能压缩为10分钟。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如果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一点不知道,教师就必须费点时间,讲一讲它的来龙去脉。短短的10分钟,还要引导学生,的确时间很紧。

2.这样的授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不是很简单的,问卷调查只是一个手段,是不是就一定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学生是不是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就提高了学习能力呢?这个授课计划的目标设定是不是一定正确?恐怕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天府教育网.2006.

[2]2009年上海高中历史结业考试内容与要求.

作者:张晓婕

第三篇:“3+1+2”模式下高一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解读

新高考是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成果,顺应中国教育发展国情,立足于时代教育现状,力求推进素质教育,解决教育体制僵化所进行的一次改革,是我国一次朝向教育之理想和理想之教育的大探索、大实践。改革后,湖南等省份高考从2021年开始将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而是分物理类和历史类,实行 “3+1+2”的模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1]历史课程在中学的位置凸显无疑。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深入,历史课程的各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纷纷出台,风起云涌。目前,“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热点。所谓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及在活动课程中利用一定的学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学科能力综合培养的学科内综合性专题的研究”[2],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响应时代要求,在传统历史教育方式扬弃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创造性革新,具有内生性、生成性、循环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一、结合中学校情,创造宽松的历史教学环境

中学历史学习,主要是启发思维、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所以更需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创造宽松的历史教学环境,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学习的氛围。历史教学环境需要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共创共建。具体而言,学校应该结合校情与教学实际,科学规划,明确分工,整合教学资源,推动管理体制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师与学生作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践行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宽松,有可选择的弹性空间。如湖南省高中历史2019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3]“第一单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后有探究活动课战国变法历史素材阅读与探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设计探究活动课晚清七十年列强侵略与抵御外侵(1840—1911年)之历史展览;《中外历史纲要(下)》[4]“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组织活动探究课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讨论欧洲在思想解放的同时新旧思想的碰撞与融合(14—18世纪),并形成系统理论思维。此外,我们还可以围绕教课过程中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如试论辛亥革命的成败、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利弊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论、手抄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等。教师制定计划时就应留出足够的机动课时,让学生自选、自学或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些研究性活动课,如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中探究活动课篇章,以备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所学情况给予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要加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力度。学生除上历史课外,还可多开些专题讲座课,如“历史与文化”、“历史与风水”、“历史与写作”、“历史与名著”等。提倡学生多去图书馆,多读与历史有关的经典名著,如《中国史纲》《世纪三部曲》《人类简史》《全球通史》《万历十五年》等;提倡进行社会调查,多写调查报告,根据情况给予成绩。拓展性学习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在交流探讨中提升学生的协作、创新与思考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式,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环节

新高考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5]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与教学方式、方法密切相关,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组自学、讨论,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代替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

分组以5人较为适宜。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27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等课时,因教材内容相对简单,线索脉络也较清晰,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照注释看,梳理课文,回答课后问题。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增强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的比重,构建奖惩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可根据讨论的合作精神、热烈程度,讨论结果的准确率、观点是否有新意等给予评价。

(二)问题答疑应注重引导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要尽可能具体化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道理。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中五四运动一目为例,在讲述五四运动过程中,学生喊出哪些口号时,如果直接向学生提问,学生只会照着课本中对应的知识点,给出相应的回答,提问较生硬,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整个课堂也容易显得沉闷无趣。但如果换一种问法,“如果你是当时游行队伍当中的一员,你将会对哪些方面提出抗议?你会喊出哪些口号呢?”。再比如,在讲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会随同康有为、梁启超一起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你认为哪种更明智?”这一下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迅速在历史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析出三个人物不同抉择的理由。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具体问题的呈现取代直接答案的呈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能提高课堂实效。

(三)课堂讲授是建立在积极有效的自学之上,讲授内容应该少、精、宽、新

譬如高二学考复习《走向整体的世界》课堂讲授。学生课前通過自学教材、观看微视频以及借助其他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含义;(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以列表格的形式展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的航海路线。这些知识点是教师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能解决的点,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而相对难以理解,要放在课堂内解决的点,是教师主导作用充分体现的部分。教师的及时点拨、指导、质疑、解疑的过程,也就是伴随难点解决的过程。这部分知识,难点包括早期殖民侵略两面性的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世界市场角度产生的后果。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材料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三、课内外沟通融合,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舞台”,而丰富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则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排练与预演”,学生在课外搜集大量资料,进行整理、思考,进而提出问题,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探索,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目,网络资料,博物馆等实体历史资源,充实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素材。

(一)作业是训练学生研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高水平的作业练习设计涉及范围广,导向性与操作性强,方式灵活,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注重习题的知识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可以有效助推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如研究性学习“国别史研究活动课”,可以列出国别史研究的题目,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展示形式为历史小论文,结合PPT,进行课堂宣讲。

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研究题目的选择要以小见大,突出思辨性,以培養学生从多元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锻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题目的结论也应该是开放性的,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的结论言之有据即可,避免教师独断式的评定答案正确与否,注意维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知识结构与储备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明确自身引导、监督、评价的职责。如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中,关于讲述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宫廷之辨时,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组派出一个代表穿越时空,一人扮演秦始皇,一人扮李斯,一人扮王绾。一人旁白,通过旁白道出宫廷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通过三人精彩表演,学生了解清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管理地方的必要性。辩论的学习形式具有“寓教于乐”的特色,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表演结束后,教师就学生的具体表现、话语表达、动作等是否到位,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当然,以积极鼓励学生为主导。这样的表演体现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使课堂的教学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中学历史的本质内涵,是学习方式转型的需要,是课程教学的变革之路”,同时也是“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6]。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下,它有着广泛的领域,又受着多方面的制约,不应该操之过急,成为一种时髦,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也并非“无往不胜”。有的文体、有些课文适合研究性学习,而有的却不一定适合。如思想文化史与政治史相比,后者较适合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需要结合亲身体验、亲自参与调查研究,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大胆创新,因而政治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如必修一中的国别史比较研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上重大改革探索研究等都是被选择并使用效果显著的探究性活动。同时,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推进研究性学习。对此应该有一个客观、公允的态度,既不应一概肯定,也不应一概否定。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之外,还需要具备沟通交际与组织管理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保证研究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注释】

[1]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5日,第1版。

[2]殷俊:《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第41页。

[3][4]张海鹏、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2页。

[5]于有西:《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6]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渐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4—225页。

作者:李惠康 陆平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教育语文论文下一篇:政府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