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要点

2023-05-02

第一篇: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要点

新闻写作要点

一、新闻内涵

历来,对新闻的定义很多: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室主任约翰••博加特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环球报》主编爱德华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预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

新乃新鲜(内容新)、刚发生(时间新),闻就是消息、见闻之意。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价值

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虚假的新闻没有任何宣传价值。一是要注意新闻五要素,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都要符合事实,不能主观臆断。特别是人物的职务和姓名,在投稿之前要反复核对。二是要少议论、少抒怀,用事实说话。好新闻是事实组成的,没有观点,即使有某种倾向,也是事实本身。要坚决把非事实的语句删掉。

2、时效性,新闻要争分夺秒,以最简洁的篇幅、最快的速度报道已经发生、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越近,价值越大。同学们要及时上传。

3、重要性:内容重要、影响比较大的、有重要人物出场的新闻。

4、新鲜性:报道人们不知道的事情,人们感兴趣的事情。不新鲜的事情就不是新闻。新闻写作切忌“赶”。人云亦云,这样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5、人情味:健康的、高尚的、有趣的。比如捐款、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清洁虞山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回收餐盘活动。

三、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的含义及特点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就是以简要的文字或图片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快捷、真实、新鲜、简明的特点。

简明:简洁明了。

1、新闻语言要精练。案例1:(3月29日下午,**系进行了“**”的团日活动。通过为时一个多小时的调查,大家整理调查结果,发现„„)修改为:3月29日下午,**系举行**团日活动,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调查,发现„„

2、篇幅要短小。新闻要短小精炼,能删除的就尽量删除。有新闻点的新闻不一定是长篇大论,有时一句话也可以成为一篇新闻

3、明了。一般要简短,但是简短并不是说该说的事情说不清楚,不要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也知道,要考虑读者对象。

(二)消息的结构要素

大多数消息都是倒金字塔似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1、标题:就是消息的眼睛,标题起得好,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起的不好,可能好的消息也就因此被淹没了。标题要简明,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标题有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就新闻网来说,大家要把最能体现新闻要素的标题放到标题框内,一般式主体或副题。另外的标题放到正文上方,大家一般只写引题,或者引题、主题放一起。

2、导语: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大家要用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琢磨导语。

3、主体:全面展开阐述,也是由主到次。

4、背景:(why)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

5、结尾: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同学们写的结尾不够精炼,套话、假话、大话多,失去了真实性。

四、提几条意见

1、坚持一事一报,语言精炼。

2、把精彩的引语、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3、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4、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八、案例分析 案例三:

(通讯员 **/报道) 近日,虞山学院08级现代文秘1班的王颖健同学的健康深深的牵动着理工学院每一位学子的心。王颖健同学在学院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这种疾病对于像他这样一位来自贫困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王颖健同学遭遇更引起了**系全体学子的关注,于是**系学生会携该系0

6、0

7、08届学子共同组建爱心联盟,为王颖健同学能够早日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校园里学习捐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病魔无情,人间有情,奉献爱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美好情感;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一点点心意汇成爱的海洋,换回他阳光般的笑容。献一份爱心,成全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一份生命的热热度。

愿王颖健同学早日康复!

分析:

1、新闻要素不全。最起码时间、地点要有。活动开展情况也要有。

2、主次不清。文章主要内容应该是捐款,但是关于捐款的活动开展情况没有深入展开,而是一句话带过。导语全在阐述背景,这个完全可以放在第二段,简要介绍。

3、最后一段问题比较大。作者在论述,在感怀,语言文学色彩太浓,让我们看到了记者的影子。这样写是失败的,作者应该把笔墨放在新闻事实的叙述描写上。如活动开展情况,可以抓住细节及感人的一面描写,摘录某人的话。新闻就是一位冰美人。记者要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激发人们的热情。

4、届是指毕业的那一年,级是入学的那一年。05级毕业生=09届毕业生。

(下边的是报社文章,比较看) 爱心使者玩乐娱乐会

本报讯(记者 邱永芬)木吉他、康加鼓、小打乐器、年轻的山寨版圣诞老人„„12月25日,在东山口地铁站附近,60多名广州市民响应召集令,装扮成“圣诞老人”在街头爱心卖唱,令路人驻足。

昨日报名卖唱的“爱心使者”有60多名,有的还是从珠海赶过来的。能来这么多人,活动发起人饶卓大感意外。“几天来,快把我的手机打爆了!”12月21日,他在网上发出“平安夜身着圣诞衫街头卖唱”的预告,召集广州会玩乐器或者唱歌唱得好的朋友,一起体验卖唱生活,所得收入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活动开始后,不少路过的市民踊跃捐款,其中还有不少老人。

饶卓说,平安夜是个温情的节日,希望自己开心的同时,也关心到那些需要关心的贫苦老人。“这一次,我的目标是超过1000元。”饶卓说。

第二篇: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答疑

新闻的定义:陆定一 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王中 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1981年《辞海》) 范长江 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重要事实报道。

新闻5要素:5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 西方新闻要素:5w+h: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为何 新闻的地位:报纸上主要的文字体裁,在舆论导向中占主导位 写作的基本要求:真、短、快、活、强

a) 真:所谓真就是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b) 短:新闻必须简短,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c) 快:新闻必须迅速及时,在时间上应力求新,快; d) 活:新闻要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e) 强:是思想性要强,主题要深刻

导语的定义:是新闻的眼睛、灵魂、开头第一句话、第一层次,引导读者阅读新闻之语。①.导语是放在开头的文本②文本要简要③.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来全文的目的、中心、主题或结论。

第一代导语,第二代导语,两者的区别。

第一代导语,即产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这一代导语,我们也称为五要素俱全(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或六要素俱全(五个W+H)的导语。因为此时的导语要求片言片语里涵盖五个或六个事实要素。它的长处是交代事实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新闻主要内容大体有了了解,但缺点也明显:内容太多、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给读者第一印象不那么深刻。所以第一代导语也被人谑称为“晒衣绳式导语”。 任何主体,包括写作形式与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既然第一代 导语的产生有此类得失,随着时间长河的磨砺,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 导语,我们称之为部分要素式导语,它诞生于20世纪

三、四十年代, 也可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称之为第二代导语。这种导语, 只要求突出

一、二个或

二、三个新闻要素,其余的要素放到后面,放 在新闻的主体或结尾处交代。这种导语的基本要求有二条:“一是要 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优点是:把最重要、最新鲜、 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点缀在导语中,使导语先声夺人的魅力。

消息头的定义:消息头又称为电头,是消息的开头,置于导语的前列,是消息用来区别于其他文体,特别是区别于通讯的重要标记,用来交代新闻发出的时间、地点、记者姓名与社别。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注意要点):

1.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概括新闻的要点与轮廓 2. 用简洁、精练的话语来表述

3. 将说明主题的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写出新闻的极致。

主体定义:主体是指围绕导语而展开的中心内容,对新闻事实作近一步的解释、分析与介绍 主体写作要注意:

1. 注意分层次、分观点交代事实,忌流水帐 2. 着重回答为什么与怎么样

新闻背景的定义:新闻背景就是指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与环境。有的新闻事实本身简洁明了、一清二楚,就不必再加背景材料,而有的新闻事实较为复杂,必须讲清人物关系与事物关系,就一定要有背景材料。 背景的类型: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事物背景、

背景的作用:

1. 点缀事实,突出事实,增强新闻的显著性 2. 揭示主题,深化主题

3. 增加知识,增强文采,写出特色 4. 分析事实,找出原因

5. 使事实通俗化、形象化。

6. 背景运用的基本要求(注意点):

(1)总则:灵活运用、因文而异、密附其间、渗透其中、得体为止,避免模式化。 (2)注意以下几点:

A、一定要紧扣主题,注意背景材料和新闻主体材料配合得当。

B、要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详略适宜,不喧宾夺主。

C、新闻背景材料要灵活穿插,力求生动活泼。

结尾的方法:自然结尾法、卒章见义法、拾遗补缺法、别开生面法

新闻结构的定义:即指消息的内部构造成分(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它们不同的排列、组合就组成各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新闻结构的类型: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倒顺相结合的结构、悬念式结构、散文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为倒三角,它的特点是:头重脚轻地安排组织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以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从大到小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即按事实或材料的重轻、急缓、主次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

 优点:

1. 首先是快,使用这种结构很快能组成一篇新闻 2. 使新闻的“新”得到体现 3. 使新闻容易写短

4. 切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 5. 便于编辑作及时而有效的删节

 缺点:

1. 如果都是一种结构,报上的报道会流于单调、老一套 2. 导语与主体、标题易重复。 3. 文句和段落之间连贯性差。

4. 对非事件性新闻、故事性强人情味浓的新闻不太适合

新闻注意类别: 1. 动态消息:一般是以一人一事的信息为主的新闻,比较简洁,包括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动态感强,稍纵即逝,是报上最大量的新闻。

2.综合新闻:多数是综合报道一段时期内工作情况的消息,带有回顾性、总结性,报道面广、声势大,适合于一段工作或一个宣传战役结束后的回顾、总结与报道。

新闻语言的特点:具体、简练、准确、通俗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灵魂所在,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观点的正确; 2. 事实表术的准确;

3. 力戒笼流、含混、模糊的语言; 4. 注意词性、词义与词序

外国新闻写作技巧中注重客观方法包括:

1. 善于“用事实说话” 2. 到现场去,多写目击式新闻 3.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4. 注重信息,注重新闻根据

通讯发展概况:早期通讯阶段,分三个层次

1. “新闻记事”又称“概要记事” 2. 长篇记事”,又称“详记”、“委曲” 3. 印象派记事

通讯的定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通讯写作的特点包含两个层次:

1) 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

1. 都强调要有新闻性。

2. 都力求用真实、准确的事实说话。

3. 都力求选择鲜明、有意义的主题和题材。 2)

通讯与消息不同点:

(1)文字上:通讯力求详尽、仔细地描述。

消息力求简洁、明快地概述。

(2)形式上:通讯往往高潮在后,读到最后,读完全文,对人对事对主题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消息高潮在前,导语开门见山,将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公之于众。 (3)内容上:

A、通讯以报道人以中心,

消息以报道事情为主。

B、通讯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着重要回答为什么与怎么样。消息往往主要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是什么。

C、通讯,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通讯,强调以情感人,而消息寥寥几百个字,很难要求它以情感人。 (4)篇幅、容量上:

通讯的篇幅可长一些,容量大一些;而消息篇幅短,文字简要,容量大一些。 (5)时效上:在强调快与及时的前提上,通讯晚

一、二天发表五方,消息要求争分夺秒,力求快。

通讯的表现手法三个特点:

1. 强调叙述的直接性 2. 描写的直观性 3. 抒情议论的实在性

叙述(最基本)(直接性)、描写(最重要)(直观性)、议论和抒情(实在性) 叙述包括:顺叙、插叙、倒叙、夹叙夹议 插叙的作用:

1. 有助于读者对故事情节、人物身份有更详尽的了解; 2. 有助于叙述上的生动活泼、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3. 还有助于主题的深化

对话描写,在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

A、再现人物声调语气。

B、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与气质。 C、交代内容、展开情节、表述过程。

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1. 着重写人,写人物思想,揭示人物的心灵美

①按人物思想线布局。 ②思想基础要写扎实。 ③思想活动要写真切。

2. 写矛盾,将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放在风口浪尖上写

①放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刻划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刻划典型人物。

②通过多侧面矛盾写人。 ③矛盾的两方面要充分展开。

3. 抓情节,抓细节,抓特点

A、抓情节:情节即通讯中矛盾的进行过程。 B、抓细节:细节是通讯的细胞。 4. 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党群的关系

A采用相互辉映的写法,把握“水涨船高”的原则,忌“水落石出”。 B在突出一面时,防止暴露另一面,注意写作上的辩证法。 5. 写出特定的时代精神,环境气氛与生活气息。

A 将人物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写,写出时代精神。 B 将人物放在一定的家庭生活中写,写出生活气息。 C 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写,写出一定的意境。

为什么人物通讯要强调揭示人物思想:

1. 先进人物的先进行为和事迹,是在某种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没思想人物行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 不同先进人物有不同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进人物很难从具体行为去模仿而先进人物的思想却有普遍的教肓意义。

3.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好的人物通讯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其原因是“形神兼备”,此神或神韵就是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工作通讯写作要求中怎样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a.由现象到本质。

b.由点到面。由点上提出问题,对面上进行指导。

c.还要善于抓取有表现力、说服力的材料。如:典型性材料,对比性强的材料等。 d.要作连续报道,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产生。

题型:填空,名解,问答,改写,鉴别,评析。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②

一、什么是新闻?

标题:题型完整,肩、主、副题 消息(5个W一个H)、通讯概念

消息、通讯的署名、电头必须规范,消息的导语、主体注意分段,通讯注意最精彩、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放到最前面……

二、针对性刻意重复

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有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在新闻写作练习中,指找到一篇范文,根据逻辑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从自己最弱的模块开始,进行针对性地反复练习。

三、记者的10个工作环节

一篇新闻稿件的诞生,是一项复杂的链条式的劳动过程,其中收集线索、确定选题、策划采访方案、实地采访、梳理采访素材、筛选新闻事实、补充采访、写初稿、修改、发往编辑部10个环节,都是记者完成的事项,也是新闻诞生的最基础的工作。

记者工作的10个工作环节,可以归纳为3大类:思维方式、实地采访、写作修改。

四、怎样让消息出新出彩?

1、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一是假托,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引用别人的话。但表达的是记者的观点。

2、和盘托出。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报道,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3、简明扼要。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目前评选优秀消息的字数一般限制在千字以下。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而是对人物事件作简略勾画,重点细节点上几笔。

五、什么是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只有一头扎进最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基层的情况摸透,把上级的精神吃透,新闻敏感才能诞生。

新闻敏感与记者的反向思维密不可分。一个敏感的记者对发生的事实总会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比较和联想,追根究底,找到问题之所在。 新闻敏感不是记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靠瞬间灵感所至,而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眼见,耳听、鼻闻。

七、新闻事实的可感性是什么?

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传播中的新闻事实,可划分为可感事实和不可感事实。 1 即:在传播过程中多数读者能真切感受和把握的新闻事实;多数读者因为自身阅历等限制所不能感知和把握的新闻事实。

八、怎样处理摆事实与讲道理的关系?

西方新闻教科书一个基本的新闻报道法则,就是‚show, don’t tell‛。其地道而传神的中文译文是——新闻报道应该‚摆事实,不讲道理‛。意思就是,新闻报道应当只提供事实,道理要受众来悟,结论由受众来做。

九、怎样培养精品意识?

1、准确把握创优新思维

2、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3、准确把握创优特色资源

4、准确把握创优技巧

十、怎样创新报道角度?

我们在消息报道角度选择中打破常规角度,寻找新奇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熟悉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把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第三,围绕中心工作选择报道角度。

十一、怎样培养创新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第一体现在主流新闻报道上;其次,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的传播中思想引导力上;第三,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主题新闻策划上;第四,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版面形象语言,彰显特色品牌上;第五,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写作文风上。

十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来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事件包容主题‛的思想,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记者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能力,真正让新闻活起来,以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1)选择新鲜的、有情节的事实

(2)选择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事实。

(3)选择完整的事实

十三、简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十四、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的主题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内容必须正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基本主张。一句话,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报道坚持党性原则的第一要义。

要始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诉求统一起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坚持党性原则并非一句空话,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必须恪守新闻宣传纪律。

十五、怎样让经济报道充满生活气息?

经济报道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流通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它的工作性和专业性较强,很难写出津津有味的经济新闻。怎样才能把经济报道写得有看头?

1、平民视角看事物

2、以小见大抓事物

3、利用故事写事物

4、深入实际抓‚活鱼‛

十六、怎样理解感性地表现与理性地陈述?

西方记者喜欢‚感性地表现‛,中国记者偏爱‚理性地陈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 理二者的关系呢?

先来看看‚感性地表现‛:西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善于捕捉新闻中的形象事实:精彩的场面,典型的细节,然后将其描绘出来去打动读者。

再来看看‚理性地陈述‛: 中国记者采写新闻时习惯诉诸受众的理性认识,常常是先对其掌握的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然后以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总体概貌等理性材料为主要表达内容,并以陈述式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以期向受众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内部联系,加深受众对新闻事物的理解,并启迪他们深入思考。

感性表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低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恰当运用可以唤起受众的形象感觉,激发受众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但不足是许多时候不能担负全面、深入反映事物的功能,有时会让人产生‘不解渴’的感觉‛,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反映起来有时会欠缺条理性;理性陈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高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注重用思辨的、分析的、概括的方法,对事物的反映深刻、全面,但不足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容易让人感觉干巴、枯燥、呆板,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如此看来,两种表现手法各有利弊,最好的表现方式应该‚感性表现‛与‚理性陈述‛相结合,这样能使新闻报道在不同抽象层面的相互补充中展开,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既能深入,又能浅出,‚事‛‚理‛有机融合,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

十七、怎样思考文章立意?

立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或主题、思想、主旨)。

文章主题,是文章抽象内容即思想感情的中心。有的主要是情,有的则是理与情的交融。这就是使得主题呈现多样性。

3

十八、采访技巧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集新闻素材、访问和观察新闻人物、了解新闻事实的活动中,各种采访手段、采访方法的有机运用,目的是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为写作储备新闻元素。

十九、法拉奇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采访政坛风云人物著名,被誉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她对这些政要人物的采访技巧是值得细细推敲并学习借鉴。

1、充分准备,不同凡响的开场;

2、既予又取,巧妙处理矛盾;

3、追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4、巧设机关,分解问题‚请君入瓮‛。

十、在倾听中寻找线索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统一于采访过程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作为一个陌生人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被采访者身边,注意在倾听中寻找新闻线索,不失为一条采访的捷径。

二十一、不到现场不写稿

灵感来自现场,细节来自现场,感受来自现场,不到现场不写稿,应该成为记者的一条铁律。对于记者来说,终生受益。

二十二、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就是写作方法的灵巧运用,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写作方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二十三、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作用

引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许多情况下必不可少。直接引语是新闻中用引号引起来的新闻中人物(包括新闻人物)说的话,直接引语要真实、准确、一字不差,完全忠实于新闻中人物的原话。

我国记者在重视使用间接引语的同时,普遍忽视对直接引语的使用,尤其是对于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常通篇采用间接引语来报道某某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大会议以及外事会见 活动,并且形成了几乎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在一些本可以故事化的新闻中却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是没有直接引语。

二十四、‚Learning by doing‛

汉语直译为‚通过做来学习‛,或‚从做中学‛‚边干边学‛,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奉行的教学理念,强调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实务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美国密苏里新闻 4 学院强调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自己的第一份媒体工作经历,是为代表性做法。

二十五、什么是通讯?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可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

二十六、通讯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关键在于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抓取细节,也就是抓取目标受众有刚需的那些高频痛点,以构成画面,再现高潮。

二十七、什么是细节?

在现代汉语中,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细节就是微小、生动、传神,也是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闻素材。作为新闻素材的细节,包括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神态、人物心理、人物动作以及新闻发生的场景、场面等。针对细节的现场采访,可以从以上这七个方面入手。

二十八、简述细节在通讯写作中的重要性?

就像射击、动作、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体育和竞速是新一代手游的玩法,细节就是通讯的玩法。通讯写作前的采访,记者必须善于发现细节,记录细节;而采访后的通讯写作,则必须善于刻画细节,再现细节,以构成画面,生成高潮。也就是说,通讯的起承转合,都是围绕典型细节展开的,主题通过细节体现,开头通过细节描写,主体通过细节搭建,结尾也是用细节构成的画面来戛然而止,所谓凤头(华美)猪肚(丰富)豹尾(有力),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完成的。

在通讯写作中,细节可以围绕主体结构布局谋篇,细节可以让骨架轮廓跳跃飘逸,细 构成画面,细节再现高潮,细节传递温度,细节打动人心,细节释放美丽,细节凸显 质,细节搭建结构,细节深化主题,一句话,细节决定通讯的成败。

二十九、通讯写作为什么要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前臵?

倒叙,美国新闻界称之为‚flash 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最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完成叙述。叙事学中,倒叙是一种逆时序,这种逆时序容易产生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传播效果。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海量而过剩,受众把自己的资讯选择权委托给了媒体,媒体代替受众选择、过滤资讯,应当把‚把最重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资讯‛挑选出来,用更快捷、更愉悦、更容易接受的增值形态回馈给受众;

二、故事是人类最喜欢的资讯传播方式。而一个好故事的基本元素就包括细节、画面、悬念和意外,而平铺直叙很难构成悬念。所以,倒叙是最符合资讯传播规律的叙事方式, 5 消息写作的5W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倒叙。

三、倒叙容易生成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的传播效果,当下移动互联网终端的‚10万+‛大都是由倒叙来完成赋能的。

十、简述‚焦点展开结构‛?‚焦点展开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简称‚华体‛。所谓焦点,就是用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细节、画面、场景和故事来开头,然后自然过渡,进入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主题和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完成深化,结尾再回归到开头的故事。

‚焦点展开结构‛是一个双任务系统,既要讲故事,又要讲道理。因为只讲故事往往得之于生动而失之于肤浅,而只讲道理就会呆板、乏味,很难激发受众的阅读冲动。 ‚焦点展开结构‛的核心是围绕主题选择典型细节。这种细节要求‚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这9个字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传播的基本特质和最佳效果,舆论场中全部的二次传播、裂变式传播都是通过‚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来完成赋能的。

第四篇: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和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和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和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和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 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 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 “深入分析”类型 “灵活幽默” 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 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 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和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B聚敛思维又称聚合式思维、收敛思维、集中式思维或幅合式思维,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的已知信息探求一个正确答案,即透过现象看出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并利用这种本质联系获取新的认识的思维样式。C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反过来,从对立的、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使报道具有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D形象思维,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方式。特征:思维材料的具体性、直观性和生动性。

7、电视新闻取材的原则:一新闻价值原则(新鲜、接近、显著、重要和趣味)所谓新闻价值,是指一则新闻能给社会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换言之,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电视表现力价值原则:现场感和运动感

8、如何培养新闻敏感与电视敏感?A加强职业意识是提高新闻敏感、电视敏感的首要因素B加大知识储备,扩大“敏感区域”C重视微观情况的掌握,提高观察能力D注重宏观背景的了解,加强思维能力

9新闻线索,是指将要或者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它往往表现为一种表面的、不完整的、简单的信息。来源:1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2其他媒体3观察体验4观众反映5新闻线人6各种会议7简报及书面材料8衍生新闻线索

10、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访问环境?

第一,访问的环境怎样,直接影响访问对象的情绪。第二,访问环境的选择,决定了记者通过观察进行访问的可能性第三,访问环境如何,也直接决定了电视新闻访问的画面效果。

如果访问时机选择不当,不但会导致访问效果不理想,还会损害访问对象的利益和记者及媒体的形象。

11、采访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一政策知识的了解 二背景知识的了解 三专业知识的了解 12 采访中提问包括哪几种类型?

按照提问的目的和功能将记者所提的问题划分为事实性问题、观点性问题、调查性问题和情感性问题四种类型。

一事实性问题是指那些能够获得事实的要素的问题,一般来说事实性问题比较短,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获得的回答具有客观性这种问题广泛的适用于对重要事件的了解和解释,一般是以消息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二 观点性问题重视的事访问对象对事件的看法感受及相关背景的了解。

三 调查性问题关注的不是事件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事件的内部。它的目的在于调查发现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醒社会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这样的问题多出现在深度报道特别是调查类报道中。 四情感性问题:是为了揭示某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观众分享其不幸或感动故事的问题 13. 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及方法

1.开放式提问是一种概括、抽象的提问方式,对它的回答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答复。 2.开放式提问具有以下优势:a访问气氛轻松 b给对方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可能涉及到记者之前没有关注的事件和方面 c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快速了解访问对象的特点 d可以为记者赢得思考和即兴提问的宝贵时间。

3.闭合式提问是有特定指向的提问方式,有以下作用:a目的明确,容易获得具体的有价值的材料 b谈话控制权始终在记者手中不易偏离主题c尖锐的闭合式问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 4.可以化合因问题尖锐而带来的访问对象的不快

A假借他人之口 b在尖锐的问题出现之前先恭维一番 c在尖锐的问题之前有准备性问题 D尖锐的问题之前先警示。

14、A.开放式问题的目的不是非常明确、问题的焦点不够集中,访问对象的回答容易泛泛而谈,甚至会偏离主题;而闭合式提问方向性较强,不易形成气氛和谐,易漏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且有可能因为信息量过小而无法深入。

B、事实性问题和调查性问题以闭合式提问为主,而观点性问题和情感性问题则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15、 提问的基本原则

1.准确简洁2.具体明白3.注重逻辑4.口语化提问5.注重倾听6.控制方向7.公正客观8.沟通交流9.讲内行话10.一句一问 16 提问常用方法

1.开门见山2.循序渐进3.迂回深入4.刨根问底5.联想假设6.以误求证 17 摄像记者的职责

1.确保采集到技术合格的视听资料2.住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声画信息3.熟练地进行现场场面调度4.拍摄时要有编辑意识

18. 拍摄的手段有哪些? 1.挑选2.等待3.抢拍 19 如何增强现场感?

1.所谓现场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也就是某一时空范围内人物、事件、环境、氛围、声音、细节等诸多信息元素的组合。2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就是要充分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状况,努力观察和捕捉新闻现场中的信息元素。3.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是增强现场感的中国要方法4同期声的录制

20. 细节的作用

1.细节可以深化主题2.细节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3细节可以增加节目感染力 21. 细节的分类

语言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场面细节。 22 细节的捕捉方法

1.拍摄前作充分的准备2.现场保持高度敏感 23. 记者出镜

记者出镜,从广义上说指在电视新闻中直接出现记者采集新闻事实、评述新闻事件的形象的一种报道方式。从狭义上说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到、播报和评论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24. 记者出镜的作用

1.增强现场感2.提高亲和力3.成为结构新闻的手段4.提高新闻时效性 25. 如何增强记者出镜的感染力

1。对出镜环境的选择 2.出镜记者应口语化表达 3.出镜不是表演 26. 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因素

1.现场画面(含同期声)2.记者现场述评 3.访问对象同期声 4.电视新闻解说 5.音乐、字母、图形、图表、动画、等其他视听因素。

27.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结构模式

1.事件性报道结构模式 2.非时间性报道结构模式 28. 事件性波导结构模式

1.卫星直播式结构 基本框架:主播导语(演播室)+记者现场报道(SNG连线现场画面)+主播提问+记者现场回答(SNG连线现场画面)

2。现场报道式结构 基本框架:主播导语(演播室)+记者出镜介绍+现场画面(画外解说)+访问对象同期声+现场画面(画外解说)

3.解说词报道式结构 基本框架:主播导语(演播室)+现场画面(画外解说) 29. 非事件性报道结构模式 1个案导入式结构 基本框架:主播导语(演播室)+个案展示(访问对象同期声)+面上情况介绍(解说)+结论

2点评式结构 基本框架:主播导语(演播室)+主题简单陈述+有关人士点评 30. 结构提纲的作用

1.结构提纲能够保证结构的清晰 2.结构提纲能够保证整个报道详略得当 3.结构提纲能保证报道风格的统一 4.结构提纲具有排斥离题内容的作用 31. 结构提纲的形成

1.确定报道的主题 2.列出结构提纲 3.检查结构提纲 32.电视深度报道的常用结构方式

1.逻辑式结构 2.顺序式结构 3.平行式结构 4.集纳式结构 33. 电视新闻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1.主旨突出,让观众欲于接受 2.清晰流畅,让观众便于接受 3.生动新颖,让观众乐于接受 34. 视听元素有哪些?

图像、图画、字幕、报道词、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 35. 画面选择的原则和功能?

1.电视新闻编辑首先要认真的审看素材,运用新闻判断力和编辑业务能力,迅速决定取舍,并确定画面顺序和长度。2要根据新闻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画面的选择。3.进行节目编辑时要尽量选择这样的画面:a传达事件动态信息的画面,是正在发生的或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B使用长镜头,保持信息完整。C选择用典型的细节画面,一般是指特写镜头。4.画面长度的确定要注意:a画面内容复杂的比画面内容简单的药长一点b大惊别的镜头长度比小景别的长度要长些c反映事物动态的镜头比反映事物静态的镜头要长一点d观众熟悉的镜头可短些,观众不熟悉的镜头可长些。E有字幕的画面镜头要适当长一些目的是为了让那个观众能把字母阅读完。F要产生快捷、跳跃、紧张的节奏,多用短镜头,镜头切换频率较高;要产生平稳、舒缓、松弛的节奏,多用景别单一的长镜头,镜头切换频率不高。5.镜头角度确定:a正面镜头使物体显得端庄b侧面镜头使物体有立体感,有利于展现造型c仰拍镜头使物体显得高大有力,占据了画面主导地位有一种夸张的修饰作用,d俯拍使物体显得渺小无力有缩小贬低的作用。

第五篇: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稿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内容新鲜,有价值。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 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

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二、通讯稿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

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

(4)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尤其是改革、开放、搞活所带来的变化,又为这类通讯增加了新的内容。概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往往运用点

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变化,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变化。一般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向读者介绍。

(5)小故事(小通讯)

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否则就失去“小”的特点。

三、新闻报道格式种类

倒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

新闻报道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新闻报道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準。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四、专题新闻

所谓专题新闻,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阐述,而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一个较大范围(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点面结合,反映全局。

一、要善于分析材料。由于综合性新闻不受某一具体事物发展的局限,可以在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里,广泛地选用材料,游刃空间较大,所以,对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如何进行分析?一是把杂乱纷繁的素材系统化。综合消息涉及的范围广、方面多,材料也就非常丰富。面对这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我们写综合消息,要把材料分类排队,然后加以分析,弄清楚这材料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说明本质的,哪些是只说明现象的;哪些是新鲜的,哪些是陈旧的。

要分析出这些材料之间有些什么联系,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然后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大观点、小观点,使繁多的素材系统化。二是把报道的事实与全局联系起来。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把这些材料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既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报道局部,又从报道局部反映全局。这里讲的局部,对综合消息所报道的范围来说,又是一个“全局”。比如说,我们综合一个我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对这个县来说,是报道它的全局,但对全地区、全省来说,它又是一个局部。报道时不能只看到本县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的地位与作用,这样才能知道选择什么,突出什么,使报道具有针对性。也就避免了就农田水利建设谈农田水利建设,而要联系整个形势、任务等来报道。三是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在分析综合材料时,要突出综合性。专题新闻既不是对一人一事的报道,也不是面对庞杂的材料有闻必录,统统写进消息中,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归纳综合成一个有机体。当然,这种综合,必须是围绕分析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对众多的单位或众多的事实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实事求是地选材用材,使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使之具有启发、提高受众认知作用。

二、要善于精选典型事例。专题新闻对事实的选择,应力求有个性,有代表性,有视角冲击力。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有可看性,有指导性。

一是在选择事实的时候,既要着重客观实际,又要对实际工作的艰苦性、复杂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既要抓住新问题,又要防止片面性;既要顾及事实的典型意义,又要考虑社会的客观效果。做到这些,就要认真做好采访工作,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

二是通过采访提炼出新颖的主题。专题新闻对事实的选择不同于事件性新闻,专题新闻时间跨度较长,空间跨度也较大,加上报道范围广、容易给人以陈旧之感。这就要在提炼新颖的主题上下功夫,巧妙地衔接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力求以新的事实和数字为由头,使背景介绍、事实的综合能有一个最近距离的新闻依据,起到以新带旧的作用,使人有亲近感和新鲜感。当然不是把旧材料贴上新标签,换上新提法,对准新口径。这就是说既要选好典型材料,又要选好主题,才能用线索把珍珠串起来。

三是写作专题新闻时,一定要考虑到如何把它写,拍得耐看,耐听一点,吸引人一点。由于专题新闻材料繁多,跨度较大,加之要竭力为表述比较抽象的观点服务,所以,很容易写

得枯燥乏味。要对所写的事物有个透彻的了解,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写好专题新闻的基础。还要尽力把文字写得生动活泼一点,以求把抽象的观点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述下,增强其可看性,使受众过目不忘。

三、要善于概括材料。综合消息反映的内容比较丰富,范围比较广阔,因此材料就特别多,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才能对事物作全面、高度的概括。概括事实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准确。即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全貌、特点、意义,不能轻率、浮夸,以点代面。语言要贴切,分寸要得当。还要中肯,不含含糊糊。

二是要形象。有的事实一经作者概括,就变得干干巴巴,没有什么感染力。要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有时可以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地反映全局,其时还可以用见闻式、感受式的写法来介绍全局的情况。

三是要全面。专题新闻最容易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思想方法上片面性、绝对化,从而影响新闻的真实性。这是由于我们对材料的理解角度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也许我们主观上并不想说假话、说绝话,甚至选取的某一具体材料也确是客观的真实的,但由于思想方法上缺乏辩证法,所以说好一切都好,说坏一切都坏,结果导致以偏概全。因此,在写稿时,既要以事实概括,又不能以现象代替本质。说好的不可写成“足赤”、“完人”,坏的也不能概括为一无是处。我们看到一些通讯员写的综合新闻,常见的毛病是摆出一副指导的面孔,观点加例子,贴标签戴帽子,使读者不愿看,这种情况应当尽力避免。要对所写的事物有个透彻的了解,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写好综合新闻的基础。还要尽力把文字写得生动活泼一点,以求把抽象的观点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述下,增强其可读性。

六、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这种报道类似报纸广播的通讯这一新闻体裁,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