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023-03-27

第一篇: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摘 要】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多发频发,导致水稻不能很好地正常生长,降低了水稻产量,对水稻种植户的经济利益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分析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在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水稻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来进行,采取先进的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唯有此,才能促进水稻的茁壮成长、健康成长,生产出优质水稻。

【关键词】粮食;水稻;病虫害;方法

水稻是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高产粮食作物,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因而水稻种植就尤为重要了。水稻在我县的两江八河广泛种植,而且历史悠久,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但是,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多发频发,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降低了水稻产量,对水稻种植户的经济利益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分析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务之急。

一、水稻的主要病害

(一)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在水稻发育期和成长期频频发生的病症,对水稻的各个部位都会产生危害。这种病害常呈现出一下状态,据观察水稻叶片和叶鞘等部位逐渐变成淡红色褐色,茎部变成灰黑色,还有一些明显的病斑。

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水稻一生有3个易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藻盛期和抽穗齐穗期。在治理稻瘟病时,首先要做好种子处理,对稻种进行杀菌消毒,可用1%的石灰水或者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浸泡稻种,进行消毒,这样能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二是在水稻生长期间出现稻瘟病,可采用稻瘟灵乳油加水混合的方法,将混合液喷洒在稻叶表面,进行防治。

(二)水稻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常见病,严重限制水稻生长,呈现出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斑块。纹枯病主要侵害叶子,多在抽穗期发病,造成水稻的穗小畸形,结实很少。

水稻纹枯病是稻秧密植氮肥施用过量以及稻田灌水过多、过频是其主要原因。

针对水稻纹枯病,首先对稻田进行深度翻耕,这样有利于将水稻纹枯病的病菌深埋在水稻土壤中,从而起到有效降低病害的效果;二是种植时施足基肥,抽穗是要追肥;三是在拔节期以后、抽穗期以前,可施用5%井岗霉素水剂进行水稻喷雾,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

(三)水稻条纹叶枯病。条纹叶枯病主要是叶脉呈现出断续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发病早的植株会枯死,发病迟的抽穗不良。

灰飞虱传播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首先是选用优良品种、抗病品种;二是清理秧田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三是发现发病是可用36%的三录异氰尿酸进行防治。

二、水稻主要虫害

(一)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普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还有稻苞虫、大螟等。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

螟虫一生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只有幼虫阶段才蛀食稻茎。二化螟幼虫身体淡褐色,背部有5条紫褐色纵线;三化螟幼虫黄白色或淡黄色,背中央有一条绿色纵线。三化螟以幼虫蛀食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蛀茎形成枯心苗或蛀入叶鞘、使被害处出现黄褐色条斑,形成“枯鞘”。如在孕穗期蛀茎,形成枯穗;抽穗后蛀茎,穗茎节受害时形成“白穗”,使产量受损;形成“?x伤株”,造成的损失较轻。

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害虫。螟虫的严重危害是造成白穗现象,水稻的空穗和瘪粒、空粒现象增多,并且水稻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防治:用13.5%钻心炮乳1350ML/hm2或15%雷钻乳油1350ML/hm2进行喷雾,能够有效防治。

(二)稻飞虱。稻飞虱,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外形特征为: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

稻飞虱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有时也危害麦类、甘蔗等。稻飞虱中白背飞虱主要是危害水稻的前期生长,而褐飞虱主要是危害水稻的后期生长。稻飞虱以吸取稻从基部汁液为主,稻飞虱唾液中分泌有毒物质,吸食水稻的养分还会因分泌的有毒物质引起稻株变黑,整株死亡,导致水稻减产或者是绝收,危害极大。

通常用以下方法防治: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以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三)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别称为刮青虫、白叶虫,苞叶虫等,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体、翅黄褐色,停息时两翅斜展在背部两侧。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白色。

稻纵卷叶螟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稻纵卷叶螟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在6月下旬以后。

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最好,一般在6月20日左右,可用杀虫双、杀虫单等进行防治。

在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水稻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来进行,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唯有此,才能促进水稻的茁壮成长、健康成长,生产出优质水稻,实现水稻的大增产大丰收,农民群众大增效大收入,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二篇: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水稻虫害已知的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始终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抓手,采取了“分类指导,分区治理,科学用药,示范带动,应急控制,确保水稻、玉米生产安全”的策略,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病虫动态监测预报为先导,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的综合配套技术,把病虫草害控制在最低限度,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大力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带动项目区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提高。在防治重点上,水稻重点抓好稻水象甲、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病害

(1)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稻瘟病的主要特征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慢性型、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丛现象。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断口处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良种。②培育无病壮秧。③科学用水,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以后看苗补肥,不要偏施或过迟施用氮肥,同时要浅水勤灌。④药剂防治:一是发病早期,每亩撒施1:3的草木灰及石灰粉,连续撒施几次;二是每亩用10%的杀枯净0.3—0.35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

(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又叫花脚杆、烂脚瘟。该病初发时,在稻株接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暗绿色小斑,像开水烫了一样,病斑逐渐扩大,中间呈灰绿色或浅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呈褐色。防治方法: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O.2—0.25千克兑水75千克喷洒。

(2)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水稻苗期,导致水稻死苗。立枯病引起的病苗多在2-3叶期,发生部位在秧苗基部,叶片先停止吐水,随后心叶萎垂卷缩,全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的霉状物。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福粉或50%福美双浸种48小时可预防立枯病;发病时用1:1:250的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防治。

2、水稻虫害

(1)稻水象甲检疫性害虫防治。药剂拌种,用5%丁硫百克威或30%的比虫啉药剂拌种,避免种子带虫卵等;在大田移栽前3-4天用丁硫百克威药剂对苗床防治,实现 “带药”移栽,减轻稻水象甲幼虫危害。用30%的比虫啉药剂兑水稀释后浸秧根,防治幼虫;针对苗期防治不到位或防治效果不好的田块,指导农民用丁硫百克威配制毒土撒于田块,毒杀稻水象甲。

(1)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但我们六广地区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也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 1千克拌细土30千克 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

(2)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面积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锌硫磷O.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 兑水50—60千克 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繁殖量大,生命力较强,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0.2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 兑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 兑水喷 洒。

(4)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第三篇:元江热坝区杂交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摘 要:针对元江热坝区杂交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两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症状,两虫的为害症状、危害特点以及两病两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杂交水稻;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 435.11

文献标志码 B Hybrid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Yuanjiang Li Meihu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hot Yuanjiang in hybrid rice production in the two common disease conditions, the onset of symptoms, two insect damage symptoms,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wo diseases and two insects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Keywords hybrid ric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元江县热坝区属干热河谷气候,温、光、热、水资源丰富,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年平均气温23.8℃,积温7500-870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是种植双季杂交水稻最适宜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田间管理、耕作栽培制度改变、部分种子不抗病等因素,病虫害发生率有所上升危害趋势,造成了种植户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元江县粮食生产安全,必须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元江杂交水稻区的主要病害,早、晚稻均发生,晚稻重于早稻。对产量影响较大,减产达30%以上,重的可达50%~60%,有的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害大多叶尖或叶缘开始,先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的水渍状条纹斑点,以后沿叶缘或中脉发展成为波纹状斑,病部和健部分界线明显,几天以后病斑变成灰色或枯黄色。该症状主要发生在秧田后期和移栽后返青分蘖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第一片叶呈现失水、青卷,最后呈枯萎症状,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萎,常引起缺蔸或死丛现象。 2 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元江杂交水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发生在晚稻上,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20%以上,重的可达50%~60%,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稻叶,病斑初显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迅速在叶脉间扩展,后变黄褐色的细线状或短虚线状条斑,条斑宽约1 mm,长10 mm以上。病斑表面常分泌出许多露珠状的蜜黄色菌脓,干结后成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同虚线,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形与白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细条。 3 水稻二化螟

水稻二化螟,以成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在元江一般较轻年份损失5%左右,大发生年份损失20%以上。 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风易倒折。水稻二化螟卵主要产在叶色浓绿,茎杆高大,粗壮的植株基部。幼虫三龄前不移动,主要集中在叶鞘间为害叶鞘,形成褐色条斑即“枯鞘”,二龄开始蛀茎,三龄开始转株为害。分蘖后期蛀茎形成枯心苗,孕穗期蛀茎形成死穗,抽穗期蛀茎形成白穗或伤株。 4 稻纵卷叶螟

又名稻纵卷叶虫、俗称刮青虫、白叶虫、包叶虫等,是水稻生长期的主要害虫。在元江危害晚稻较为严重。初孵幼虫栖于心叶或晚生分蘖的嫩叶中啃食叶肉,孕穗期也能栖于穗苞中啃食颖壳和叶鞘,造成半透明的白色细条状斑点。2龄期在心叶或稻叶尖部吐丝,两边叶缘缀连形成稻叶束腰,称“束叶期”。3龄期形成单管状虫苞,叶肉食尽后留下白色表皮。1-3龄的取食量约占一生总取食量的20%左右,3龄后进入暴食,常2-4叶束在一起,成为虫苞,幼虫在虫苞内取食,形成大量白叶。 5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

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抗病丰产品种或从无病区留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和浅水勤灌,增强水稻抗病力排灌分开,适时晒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迟、过量。药剂防治:用20%噻枯唑(叶青双,川化018)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菌毒清乳油300-500倍液进行防治。

6 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要严格实行植物检疫,未经检疫的稻种不许随意调运;易感品种和有发病史的种子不得使用。抓好大田管理:采用“浅、薄、湿、晒”的排灌技术,切勿深水灌溉和串灌漫灌,防止禾苗生长过程中遭受涝渍灾害;特别要注意不要与发病稻田发生串灌,以免病菌蔓延;施肥要适时适量,氮、磷、钾搭配,对零星发病的新病田,早期摘除病叶并烧毁,阻止菌源扩散危害。药物防治:1)种子消毒。用85%强氯精300~400倍溶液浸种12 h,洗净后视种子吸水情况进行催芽或继续浸足水;2)用25%叶青双400~500倍液,或25%叶枯灵3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药2~3次,间隔6~7 d 1次。 7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1)减少虫源基数,抗虫的优良品种;2)二化螟具有趋嫩绿性和趋茂密习性,因此,要科学地处理好水、肥、栽培密度与二化螟的发生关系。大面积推广水稻稀播稀植技术,大力提倡水稻氮、磷、钾配施等技术。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在稻田中每隔150 m左右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杀死螟蛾。药剂防治:防治螟虫应掌握“准、狠、省”的原则。在卵孵化高峰期1~2 d 667 m2用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EC1 000~5 000 40倍液进行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时,田间应保持3~5 cm深的水层,让其自然落干。 8 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虫的良种;2)合理施肥;3)科学管水;4)消灭越冬虫源。生物防治:1)保护自然天敌;2)以菌治虫: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至1龄幼虫盛期,施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制剂。药剂防治用:0.3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或用2%阿维菌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施药期间应灌浅水3~6 cm左右,保持3~4 d。

第四篇: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安全,己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节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把握粮食生产的新动向,饶平县黄冈镇农技站从2004至2005年,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连续两年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工作。通过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在确保粮食丰收,农产品优质安全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把我们在开展综合防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看法,总结如下共同探讨。

一、主要技术措施

1、抓好选用抗病虫良种、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秧、施好送嫁药以及适当密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早施回青肥,综合化学除草,及时露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等常规技术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栽培环境。

2、晚造适时插田。

近年来,有一种晚造田盲目早插的倾向,有些地方在8月初,甚至7月底就急于插田。早稻收割后,晚秧田是大量螟蛾集中产卵的场所,就粤东地区而言,第3代三化螟成虫发生期最迟可延续至7月下旬未(一般在7月上旬至中旬)、第4代卷叶螟成虫发生期可延续至8月上旬初(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幼螟盛孵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晚造过早插田使螟蛾有了在本田期产卵的机会,增加了防治难度,对减轻螟害非常不利,在螟蛾盛发期偏迟年份,早插田成了螟害的重灾区。

如2004年8月15日调查,秋后插植的田块平均卷叶率只有1.6%,虫口密度为3.7头/百科,而早插稻田达到3.5%和14.3头/百科,增加了1.9%和10.8头/百科。9月6日调查第4代三化螟枯心苗率0.11%,比早插田减少0.12%。

晚造栽秧期,要强调在跨“秧田—本田”产卵世代的螟蛾盛末期后才开始,并尽量缩短插植期,使该世代的卵块大部分都产于秧田并孵化,以便集中力量在秧田和移植时除螟。粤东地区晚造历来就有“秋前三日,秋后三日”插田的习惯,所以,提倡立秋后插田,尽量缩短插田持续时间,重视送嫁药的施用,是压低以后各代虫源基数的重要措施。

3、兼治和重点挑治,减少用药次数。

在明确病虫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采用主治与兼治、全面施治和重点挑治、病虫兼

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次数。如第

2、5代卷叶螟与第2代三化螟或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兼治、第5代三化螟与第6代卷叶螟、白叶枯病(或细菌性条斑病)兼治。一般本田期全面施药1-2次,挑治1-2次即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第一次:在水稻分蘖末期,以井冈霉素为主药,加杀虫双或辛唑乳油,主治纹枯病、兼治稻飞虱(早造)或第5代卷叶螟(晚造)。第二次:在水稻破口期,以克胜丹为主药,加瘟愽克或叶青双,主治三化螟、卷叶螟,兼治稻瘟病(早造)或白叶枯病(晚造)。病虫的合理兼治,一要注意农药的合理混合使用,不仅要兼治,而且能增强防效。二要做好施药适期的合理调整。近年来,稻纵卷叶螟连年发生偏重,三化螟发生较轻,防治策略上应改变“守住破口期”的传统做法,将施药适期作3-4天的适当调整,向稻纵卷叶螟的施药适期靠拢,达到兼治目的。如2004年第五代三化螟蛾盛期在9月20日,平均每亩有蛾10只、卵5块,盛孵期在9月底至10月初,属轻发生。第6代卷叶螟蛾高峰在9月26日,盛孵期在10月3日,确定10月2——5日为施药适期。在里和睦村进行防效调查:白穗率0.036%(其中早熟杂优0.13%;中迟熟杂优为0.43%;常规晚种为0.07%),卷叶率1.3%,残虫量6头/百科(防效78.9%)。

4、抓住关键时期用药。

由于三化螟连年发生量偏低,枯心苗少,蛹量不足,所以传统的“枯心苗查蛹,定防治适期”的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我们采用一套“田间查蛾为主、查蛹为辅”的测报方法:即在螟蛾盛发期,田间定点,清晨赶蛾、排查卵块,查明田间发蛾始期、高峰期和盛末期产卵期及螟卵密度,以查蛹印证田间蛾、卵盛发期的方法,在螟蛾始盛后8天,为施药适期。稻纵卷叶螟也是以田间“定点赶蛾”的方法,掌握在螟蛾始盛期后7-8天施药。

纹枯病是普发性病害,在杂优稻和翻秋稻上较重,常规稻发生较轻。在水稻分蘖未期至抽穗前,是纹枯病的发生侵染期,病害主要以科间、株间侵染传播为主,发病科率、株率迅速增加。孕穗至抽穗后,病害迅速向上部叶鞘扩展,侵害功能叶,严重度增加。根据对不同时期施药的防效调查,水稻分蘖末期,在科发病率10%——20%时施药比80%时施药,平均防效提高24%以上。所以,掌握在水稻分蘖末期、始穗期各施药一次,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稻瘟病主要是抓好早造破口期至齐穗期的防治,破口期结合除螟施一次药,遇多雨季节应抢晴施药,切莫等到全面放晴再施药。晚造田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

病,在做好对杂优稻、翻秋稻、低洼渍水田等感病类型田的调查监控的基础上,掌握在台风过后、水稻破口期或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5、安全科学使用农药。

防治三化螟的推荐药剂为克胜丹(35%吡虫啉?杀虫单WP)加乐果,卷叶螟的推荐药剂为杀虫双加乙酰甲氨磷(或辛唑乳油),稻飞虱用蚜虱净,稻瘟病用瘟愽克,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用叶青双或叶青双加农用链霉素,纹枯病用井冈霉素,防治鼠害用杀鼠迷、敌鼠钠盐等。

6、建立良好的预测预报制度,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的调查依据。

二、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示范区统一测报,统一用药时间、用药品种,规范了病虫测报技术和防治方法。通过两年的试点,由于指导用药及时、准确,防治效果好。同时推广应用了一批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两年平均,第5代三化螟枯心苗率0.039%,比对照区0.05%降低0.011;第5代卷叶螟防效为79.59%,比对照区66.47%提高了13.12;第6代卷叶螟平均防效达到82.15%,比对照区提高3.44;稻飞虱密度始终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到急性传染性病害得到有效地控制。示范户跟踪调查,平均每亩增产25.7kg,增产率5.4%,减少施药2-3次。2004年晚造对示范区抽查三个稻谷样品送省检验,均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近二年,我县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率明显增加,2004年晚造二化螟的残虫量为0.07头/百科(9月6日),2005年早造6.06头/百科(5月18日),2005年晚造0.4头/百科。2005年早造调查,共剥检165条枯心苗,查得幼虫29条,其中二化螟23条,占79.3%;大螟4条占13.8%;三化螟2条,占6.9%,二化螟的虫口密度己超过三化螟。二化螟寄主植物多,又没有测报经验,预测蛾峰困难。另一方面,三化螟枯心苗少,查蛹困难,只能采用“田间定点查蛾,排查卵块”的方法来确定防治适期。查蛾、排查卵块受气候影响大,加上蛾量少、螟卵稀,难以发现,工作被动,工作量、工作压力大,用这种方法进行三化螟调查,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性信息素应用于二化螟的峰期测报,国内文献中己有很多成功的报道。为改变目前在螟蛾测报中的被动状态,建议引进螟蛾性信息素测报技术,解决多种螟蛾(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峰期测报问题。

2、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汕优系列组合的逐步淘汰,特优系列组合的大面积推广,稻瘟病得到了根本的控制,近十年稻瘟病的发病率、发病面积一直很低。2005年早造由于水稻抽穗期遇到了罕见的连雨天气,穗颈瘟发病率上升,特优系列组合发病尤为严重。

控制稻瘟病蔓延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一是品种更新。大面积当家品种感病化,是造成稻瘟病盛发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特优系列品种自推广至今己有十年,随着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异,品种抗病性丧失,我认为未来几年,我县稻瘟病的发生将呈明显上升趋势。加快的抗病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代替原有的当家品种是当务之急。二是药剂防治。近年来关于稻瘟病的药剂试验较少,早先有试验表明:防治叶稻瘟以40%富士1号和20%三环唑效果最好,其防效分别达到92.26%和89.38%,克瘟散和异稻瘟净较差(1991年早造,施药二次);防治穗颈瘟仍以40%富士1号、硫磺?三环唑和20%三环唑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到97.44%、95.43%和94.76%,克瘟散较差(1992年早造,抽穗期施药二次)。

第五篇:水稻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基数的庞大,水稻作为人们重要的食物需要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不仅会会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这便需要农户重视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较理想的种植效果,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水稻从古至今都是我国重要的食物,这使得我国也拥有较长的水稻栽培历史。近些年,由于受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压力,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的研究工作,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依然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们重视栽培技术的应用。文章就对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的要点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水稻种植农户提供一定参考,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水平。下面笔者就先对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内容进行阐述。

一、水稻栽培技术的几点要点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户所选择和使用的栽培技术。在水稻整个种植周期当中,影响种植质量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的选择、培育、播种、灌溉和施肥五个方面,当农户在这五个方面充分利用培育技术,那么则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种植质量。

1.种子的选择

现阶段,水稻种植户在水稻种植上所选择的方法主要为移栽的形式,如此便需要在水稻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在实际操作上需要先进行种子的选择,此环节是决定水稻种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需要农技人员对种子进行不断实验来了解某一类型种具体的性能和指标,并且还应当根据种植地的水稻成熟时间来选择相应的水稻品种,以此来保障水稻种植质量。

2.水稻的育苗与播种

由于当前我国在水稻种植上所采取的方法为移栽种植,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对育苗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在育苗上,农户所采取的方法主要为旱育技术,此技术在应用时应当重点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1)选择育苗地块时应当确保地块是平坦的,而且地势也应当相对较高,并且从土质层面来讲要拥有较为良好渗水性,切勿在盐碱地上进行育苗工作。(2)床土选择要慎重,不仅要求其需要拥有较为良好疏松度,而且酸碱度也要满足育苗要求,如此才能够确保秧苗更加良好的生长。当育苗工作结束以后,此时便需要对其进行播种,其具体播种过程是将秧苗从育苗地块当中转移到稻田当中,使其继续生长。在种植过程中,不论是何种种植方式都需要人们注意的是秧苗之间的密度和间隔,应当尽量使秧苗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而且深浅度也要适当,从而使秧苗能够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并保持良好生长。

3.水稻的灌溉和施肥

水稻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要求其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分,且水本身的质量将会对水稻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确保拥有充足的水量和较高的质量,这便能够满足水稻在水方面的需求。除了要进行灌溉以外,施肥也是水稻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施肥能够为水稻提供所需要的养分,但是在施肥时需要施肥人员重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如果施肥过多,那么将会导致稻田中肥料浓度过大,这对于水稻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2)当施肥费过少时,那么水稻在生长时则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稻田的具体情况来掌握施肥量,确保水稻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生长。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要想保证水稻具有较高质量,不仅要保证种植技术能够满足要求,而且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免因病虫害而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将会严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且病虫害种类较多、影响范围较大,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要想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种子,从种子上来预防病虫害;2.水稻在实际生长过程中,针对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水稻应及时处理干净,以免感染到未出现病虫害的植株,并且还需要农户加强在水肥上的管理,以此营造出适合秧苗生长的环境;3.应当利用自然法则来规避虫害的出现,如青蛙等,此方法是利用自然法则来进行害虫防治,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稻成长也具有积极意义,应当对生物防治进行推广和应用;4.加强环保药剂的开发,最大程度实现低毒、高效的防治目的。

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工作来看,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应当将从早期防治入手,此也是防治工作开展的关键点,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在水稻病虫害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子的处理。在选择种子时不仅要选择具有较高抗病虫害的品种,而且还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通过将药剂和种子拌和在一起来提高种子本身的抗病能力和品质;(2)人工管理。水稻农户需要加强对水稻的管理工作,针对稻田中所出现的杂草、残留物等应当进行及时的清除,以免病虫害的出现而影响水稻的生长;(3)化学肥料的使用。由于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将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此时便需要农户能够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与之相应的药剂进行喷洒和救治,同时还需要进行追肥,确保土壤一直拥有充足的肥力,使水稻自身拥有更加良好抗病虫害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我国虽然在水稻种植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需要重点掌握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的防治要点。通过掌握栽培技术能够确保水稻种植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展开,避免在种植上由于种植技术的原因而影响到水稻种植质量。而病虫害防治工作则是为了避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影响而使水稻出现减产等现象。只有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才能够促使水稻种植具有较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涛, 杨正元, 冯显卫,等. 水稻种植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分析[J]. 北京农业, 2015(22).

[2]单兴波, 雷金存.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建议初探[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8):87-87.

[3]?维中, 黄志兴.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4):121-121.

[4]马忠国. 水稻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方法[J]. 自然科学:全文版:00119-0011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市场专员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时代光华课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