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有效思想品德课堂之我见

2022-09-14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说:“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有如一般的艺术, 原来就在效法自然, 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为此, 笔者认为有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然不能忽略“自然”, 不能脱离真情实感。这或许是师生的真情演绎;或许是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的例子。

2011版《思想品德课标》, 本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即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 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 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 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实施教学,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看出, 有效思想品德课堂既要求还原思想品德课的“自然”, 又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

2011版《思想品德课标》课程目标部分, 共计17项三维目标, 其中绝大部分目标 (12项) 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目标。欲通过教学达成这些目标, 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唯有教师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方能对学生的思想性教育产生实效;唯有老师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方能激发师生的智慧与创新, 最终实现有效性。

一、老师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改革

如何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达成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1、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发挥教师理性的节制, 协调作用。

在课堂生成中, 既有感性烘托, 又有理性的引领, 这种课堂教学既有肉体, 又有灵魂, 堪称有效课堂。为达成这种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需扮演4种角色, 同时, 做好“四个结合”。即:扮演好教育者, 管理者, 教学者, 组织者;结合学生实际, 结合社会现实, 结合教材与课标, 结合自身风格。例如:初二年级上“两代人的对话”一课, 为达成“架起理解的桥梁”这一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设问:当你与父母产生矛盾隔阂时, 你该怎么办?面对这一提问, 一调皮生举手发言,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字:自杀。他这一回答也许事出有因, 但也出乎意料, 学生们附和的也有。为生成有效教学, 笔者做了教学调整, 不回避, 不忽视来自学生中的消极心理, 引领他们接受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沟通理解。这才是解决孩子与父母矛盾的最好钥匙。

2、为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达成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引入出奇制胜—奇;第二, 老师的语言美—美;第三, 课堂核心载体 (目标、内容、方法、过程) 科学—科学;第四, 师生关系融洽一人文情怀。例如:在一次区优质课大赛中, 一位政治老师的课勘称一绝:整堂课分七环节, 每个环节目的鲜明。如:第一环节:老师唱歌 (《冬天里的一把火》) 导入, 借此引入课题—追求高雅生活;第二环节;谁是班上的“开心果”, 以学生说、表演为主, 旨在引出高雅生活的优秀品质—智慧、乐观;第三环节:围绕“幽默”这一品质设计两泽情景, 旨在点明用幽默的语言化尴尬;第四环节;教师表演魔术 (1、彩带变棒, 2、变牌) , 旨在辨证认识好奇心;第五环节;调查手机持有者, 旨在否定盲目从众;第六环节:漫画——这个球断得好不好, 旨在升华高雅情趣, 需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第七环节:教师总结, 画龙点睛, 青春的你们本身就是高雅, 充满情趣的。

二、教师语言美、情趣美才能产生良好沟通、传播媒介的作用

“教学语言是培养人才, 传授知识的手段的工具。教师语言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 代表了教师的形象, 直接决定了讲课的效果。没有成功的教学语言, 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 熟练地掌握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就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地位, 不断加深自身语言的修养, 这也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美学原则。

独特魅力的教学语言是有效课堂的媒介。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 在语言上用词精准, 语速、语气、语调的协调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 也有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之奇效。教师在课堂讲述不超过全堂课时间的三分之一,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期间没有哆嗦语言、没有废话。教师语言充分体现了其教学特色和亮点, 因为其语言的感染性和亲和性是独特而有力的, 是美丽的教学语言。

三、科学的核心载体是思品课堂教学魅力的渊源。

这里的核心载体, 即指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四个方面。

1、“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教学

是糊涂的教学、没有重点目标的教学则是低效率的教学、目标错误的教学是误人的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能够善于确定有效目标, 也能有效完成目标, 并且善于用目标来激励学生, 用目标引导教学开展的教师。”为此, 每次确定课时目标时, 应做到“精”、“准”两个字, 同时考虑可操作性。

2、教学内容为目标服务。

选定教学内容, 必须做到“四结合”:结合教材与课标、结合学生实际, 结合社会现实, 结合自身风格。

3、在上述案例中, 执教者科学地酌定了教学目标:

肯定智慧、乐观、幽默的品质;辨证对待心奇心;否定盲目从众;提倡健康休闲——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自身的高雅与情趣。教学内容源于社会、源于学生 (开心果说开心事, 调查手机持有者……) , 但其着眼点又高于学生, 成功实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4、在选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与践行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三讲”及“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难点, 讲学生易错的, 讲学生易混的。三不讲即:不讲学生会的 (或已有的) 、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的。此外, 注意以下两点:其一, 政治课宜多用情景教学法。政治课知识比较理性化。但面对一个个充满情感而又渴望理性的主体, 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好情感与理性, 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其效果必定是单调、古板、无味的。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出有一定感染力的氛围, 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才能增强认知效果。其二, 教学中, 践行“生本教育、有效课堂”的理念。“生本教育”的理念, 告知我们思品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教学反馈, 在此基础上, 我们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才可能是有效课堂。

综观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 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面对新形势, 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保持学习创新的精神, 让思想品德课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以外, 还应大胆创新, 打破既无“自然”, 又无教师的“引领”的教学模式, 打破师生为忙于应付考试而“教”而“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设置课堂情景, 让师生在课堂上真情对话, 实情演绎, 让思想品德课达到有效教学。

摘要:老师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实现有效思想品德课教学, 是课堂教学改革之必然。老师如何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 达到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导入是达成有效思想品德课堂的第一步, 独特魅力的教学语言是有效课堂的媒介, 科学的核心载体是达成有效课堂的渊源, 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达成有效课堂的“磁场”。

关键词:引领学生,演绎,真情实感,媒介,渊源,磁场

参考文献

[1] 《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主编/陈旭远张捷

[2] 《中学政治优化教学论》申屠待旦著

[3] 2011版《思品课标》

[4] 《西方美育思想简史》陈育德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某区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