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2022-10-21

第一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从就业语言与风俗习惯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从就业语言与生活障碍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王会圣

(中央民族大学11级人力资源班 1047029)

要:就业语言与生活障碍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生活成长环境以及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很难在就业竞争中与汉族大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必须要同时熟悉本民族与城市的生活习惯,熟练地在城市人与本民族两种身份间转换。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对他们在文化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情感需求方面造成了巨大影响。熟悉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的就业语言与生活障碍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对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大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愈发凸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自身、社会方面的种种限制,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负担能力、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其他普通大学毕业生往往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与障碍。而其中就业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甚至是文化上的差异,正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得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一般大学生的各种困难与烦恼外, 还抱有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困难和心理适应问题。一方面, 大中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 他们语言相同, 习俗相近, 生活上不受任何障碍, 而对少数民族来说许多城市不具备一些少数民族必备的生活设施和条件; 另一方面, 少数民族本身汉语交际能力较差, 汉语不好的大有人在, 而且一些少数民族固有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需要相对应的一定设施。由于上述原因,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城市甚感不便, 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汉族大学生深刻。

一、语言环境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母语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是沉积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叙事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尤其在与其他民族相区别时母语显得极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首先借助的是语言,语言的表达信息沟通顺畅,决定了相互交流者是否有着相互平等的话语权和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如果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交流者之间不存在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和文化价值认同感的差异性。但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发生信息交流时则不然。例如,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它们分别使用汉语和英语,当这两个国家的人交流时,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逻辑顺序,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民族性格,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说同一件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与英国人看同样一部带有中英字幕的英国喜剧,英国人会笑的前仰后合,而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语言不同,发音不同,一些靠同音字而形成的笑点我们当然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再例如,有些词语在在另一种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到唐诗宋词的英文版时,我们会觉得英文版的唐诗宋词只剩下干瘪的意思,而失去了汉语版本的神韵和意境了。

同理,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当他们与主流社会融合时,就不会仅仅是喜剧或者意境的缺失,更多的是不解,孤立,甚至摩擦冲突。少数民族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其心理和思维存在着语言的互换关系,就好像高压电线要经过变压器转换成民用电压一样,这样的结果就是,有时会词不达意,甚至引起误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其他民族或城市的学生交流时,遇到语言环境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因无法直接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产生心理隔阂,生活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更是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平台,通过观察,我们会看到像满族,苗族等与汉族差异性不太大的少数民族似乎在生活学习中不会感到不适应。而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朝鲜族等有着鲜明的名族特征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这也使得他们感到孤立与隔阂。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部分人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比起其他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与心里动荡。这些内在的心理问题不能靠政府和学校经济上的帮助解决,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使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二、生活习惯的差异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与城市人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以及逻辑思维模式。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原有生活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城市人,其实,他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他们与周围的城市人相隔咫尺,却无法相互理解,可以说他们在城市中被边缘化了,被忽视了。城市生活如今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模式而得到社会的推崇。本来,他们通过全国高考涌向城市,除了培养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外,就想寻求某种心灵解脱或心理平衡。但是,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常常存有无家的感觉,找不到生存文化的支点。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一些在我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会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到苦恼。例如,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同学,他们经常跟抱怨没办法好好的出去游玩,原因就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他们必须吃清真食品,北京城区还好,要去其他地方就必须自己带清真食品。这些由于生活习惯造成的看的见看不见的不便,或多或少的束缚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

三、就业难题

基于以上所述,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必须面对所有其他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其次,作为少数民族,他们还必须面对其他大学生不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就业方面,中国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仍将相对较好的职业留给本地人, 以保证城市居民享有好职业的优先权和独占权, 外来务工人员被明确地排除在这部分职业的范围之外。城市的这种“职位保留”政策也把少数民族排除在很多正规职业之外, 使其只能在非正规部门谋求就业, 从而会遇到就业问题。另外,社会上对于少数民族的非议与歧视也让他们在求职时常常碰壁。

我们不得不承认,少数民族同胞们被区别对待了,根据1958年《就业与就业歧视公约》的规定,歧视的定义是“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这种区别对待,不仅违背了人类平等,更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治安的不稳定,也有悖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改革目标。

四、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既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又牵动着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民族团结的大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民族关系、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城乡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贯彻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从接收地的城市方面来说,立法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生活风俗习惯,增加市民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提高市民们少数民族的认同率,严格执行《反就业歧视法》的相关规定,都应成为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环境的重中之重。当然,从主观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应该认清当代经济与就业形势,摆正心态,努力克服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不断增强自身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自身竞争力,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来。

参考文献

[1] 杨聪、《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才之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225页

[2]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30页

[3]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5页、第17页

第二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论文大纲

题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究 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四节重点、难点

第一章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概述

第一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一、实际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二、就业区域集中,择业空间狭小

三、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

四、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二节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是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

一、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充分就业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

第三章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从自身做起

一、提高自身汉语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二、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实力

第二节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整

一、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考虑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衔接

二、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

第三节 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一、政府部门应加大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

二、积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模版)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陈忠 2012215639 计算机科学学院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形式也经历了沧桑巨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虽然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认可。近年来,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不断地大幅度扩招,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使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日突出。

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我们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观念与预期、影响就业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在校及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收到了有关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南北疆的300户城镇家庭、300户农村家庭、300户企业、高校在校的各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及600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维吾尔族占到92.41%,其他少数民族占7.59%。

一、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来,高校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20%左右,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还在在不断下降。在城镇少数民族家庭的调查中,近三年,有67.72%的大学生没有就业,只有32.28%的大学生已经就业。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占到总数的66.28%,就业率为33.82%,实际就业率可能更低。

2. 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

由于经济欠发达、南北疆经济发展又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差距悬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存在着失衡现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失衡:

(1)地区性失衡。

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留在民族地区,为的经济发展服务,由于沐足地区在全国来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周边地区就业,又由于新疆北疆的经济较南疆发达,可容纳的毕业生相对南疆较多,由于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来源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北疆就业的非常有限。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前往南疆三地州或更偏远的一些乡、镇、村等地方就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力度不够并缺乏配套措施,大多数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仍顾虑重重。虽然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9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艰苦地区工作,有44.03%的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但事实上据我们走访调查,越是偏远贫困地区,就业越是困难。落后地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安心地投身于当地建设的最重要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地方。

(2)行业性失衡。

由于各个行业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保障不一致,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于那些规模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愿签约。据问卷调查显示,有48.81%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党政机关工作,有30.83%的学生“愿意”去事业单位工作,有17.98%的学生“愿意”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有5.53%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工作,但作为首选却寥寥无几。实际已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2.55%。

3. 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就业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就业的压力。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9.68%感到就业压力过大,有30.24%的学生认为未能就业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而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有63.32%的生活完全依靠父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过活的只有3.53%。从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显示,有84.83%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人才招聘会,有2.82%的学生从不过问人才招聘会,只有2.28%的学生参加过多次人才招聘会。

(2)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严重。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49.8%的学生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才满意,有45.9%的要求月薪至少不低于1000元;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仍有43.55%的学生要求月薪不低于1000元,而2004年新疆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乌鲁木齐地区也不过才810.74元。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有50.2%要求工作环境好,26.1%的要求待遇高,而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50.4%的要求工作环境好,有37.37%的要求待遇高。

(3)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据在校生问卷调查显示,有45.15%的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去党政机关工作,有40.16%的学生最先考虑去事业单位工作,只有10.11%的学生愿意考虑去企业工作。从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占被调查企业职工的比例偏低,未超过10%。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政府、学校以及学生自身行为的非理性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原因分析如下:

1. 扩招速度过快

连年扩招,使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幅的、成倍的增长。 2003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9702人,2005年就达到19580人,递增102%。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诚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需相应的发展。但在迅速发展它的同时,应考虑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如果盲目追求高速度,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目前也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原来能接受大量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部门,如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基本进行了机构改革,纷纷压缩编制,从整体上减缓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招生总量增加,用人相对减少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

2. 就业政策上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新疆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但是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或再考虑到有些科目是新疆出题,少数民族学生得分的课目构成等因素,实际水平差距还要大得多)没有改变。调查中,有36.1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3.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等等,这大大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选人心态与方式过于保守与苛刻。有的单位只要研究生,但本科生其实就有能力干好这些工作;有的单位只要男生,但有些女生往往比有些男生更有能力等等,这些都造成择业和择人渠道紊乱不畅。

4. 用人单位选人标准与学校培养目标不匹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据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选人最看中的是工作经验,有37%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有23%的企业认为还缺乏专业知识,还有11.4%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汉语表达能力。

通过对大学生参加面试感受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用人单位表现出不同用人的理念。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非常看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和现有工作经验、能力,在

招聘面试中就侧重这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很严格。企业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6.4%的企业认为最好是“专业对口”,有13.6%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是用人的主要条件,还有14.1%的企业认为专业不对口,绝不录用。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据调查,有24.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重视,47.7%的企业比较重视,只有0.5%的企业认为不重要。这说明专业局限和汉语水平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对专业限制过于苛刻,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相关领域就业,因而必定造成就业渠道狭窄。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企业坦言,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中,普遍缺少实践环节和创新思维教育,显然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合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的认同程度不高,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企业调查显示,只有0.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有5%的企业认为不满意,而存有顾虑不回答的多达48.6%。

5. 高校在高等教育定位中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观”社会认可的约束性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高校是受市场冲击较小的一块桃园。由于高等教育供给资源远远小于高等教育需求市场,形成了高校供给的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不管高校办学效果如何,都没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使得高校成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之外的不倒翁。这样缺乏竞争压力与社会认可淘汰制的约束,使办学理念失去“服务社会”的效果检验标准,即使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不适应,也不能从根本上构成对高校办学的压力。

其次,大规模的扩招与有限的投入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具体实现。招生规模的扩大,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投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满足不了高校扩招后进行日常教学运转需要的相应费用。教学软环境无财力支持,如学科专业资料少,教师对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经费奇缺,学生实验室与学习基地的建立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要求等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高校办学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又由于扩招后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地应付上课,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高校脱离社会、关门办学。这种办学方法无法造就出适应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人才。

6. 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尚未成熟,择业时一旦遇到挫折,稚嫩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表现在三方面:

(1)过高的预期和攀比心理

期望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理想的职业,追求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另外,现在上大学不再是单纯受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数额的资本。城镇居民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家庭中51.92%的家庭年总收入在2万元以下,而子女在校期间一年的平均总花费是10770.15元,每年支付给一个上大学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家庭达到40.41%,占家庭收入50%的有25.37%,甚至有的家庭负债供子女读书。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57.12%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费、生活费紧缺。因此完成学业并在短期得到回报的迫切心情不难理解。但是现实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往往是不如人意。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导致过低地评价自己,对前途丧失信心。如对高收入的期望和追求,有89.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抱有上大学就意味着就业、上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的心理倾向,而面对现实的反差,产生强烈的震撼,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前途都失去信心。有44.62%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所持的是失望、没有信心。

(2) 从众心理与保守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表现再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 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不安、烦躁、着急、焦虑,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积极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1. 研究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决定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某个时期大学在校生的保有量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吸收新技术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诚然,人力资本在新疆经济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抛开教育和社会的实际而盲目快速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并不十分可取。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大学教育普遍被看作是受教育者进入上流社会和获得丰厚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新广大的少数民族家庭愿意承担接受高等教育所花费的高昂成本。但如果没有一个广阔的劳动力市场,那么就会有过多的各学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工作,甚至是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呆在家里,由于他们无法得到他们认为自己所受教育应当得到的工作、薪水或社会地位,他们会产生极端不满情绪,甚至是民族情绪,这将会影响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同新疆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相适应,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目的,实现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

2. 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一个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逐渐减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相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倾斜。同时,政府不同于高校,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不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应多从政府的角度入手。除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民族地区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中介机构的功能,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外,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还应采取一些特殊对策。比如,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直接、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对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工作,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3.高校应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

首先,高校应对教育目标注入新的内容。过去常用的教育口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应当说,它们都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教育的目标具体的说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获得一个恰当的生存位置,从而实现其人生的幸福。因此,学校应传授给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创造财富的知识和技能和追求幸福(生存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因需施教,学生才能学有所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高校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的高等院校应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学校的校情,在对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受到利益和自尊心的驱使愿意到待遇丰厚、环境优越的地方工作,然而这种工作的岗位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认清社会,了解国情、区情,充分认识当前新疆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到需要的地方去,并使他们意识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乡镇企业等地方人才紧缺,到那里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更有发展创造的空间,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5.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参考文献:

1、 周济.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2、 马强,张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3,(2)

3、 崔什平.换个思路看就业[N],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4日

4、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5、 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德思考,高教探索,1998,(2)

6、 赵晓芳(西北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

第四篇: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浅析

新疆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屏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但是由于国家机制与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标准的提高,每年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明显,而此种情况在南疆更为明显。

大部分生源为南疆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更愿意留在首府乌鲁木齐,不愿意下基层,这就使乌鲁木齐的就业率饱和,基层的岗位空闲,缺少毕业生就业。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扩招

近几年大学扩招,大学生的入学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所以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是在增加,但是就业空间有限,并没有因为大学的扩招而相应的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大学的扩招造成了毕业人数与就业空间不成正比,新疆的企业使用毕业生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内地企业,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更趋向于民考汉毕业生或者汉族毕业生。由于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高校毕业生数直线上升。在此种情况下有人单位选择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为新疆的用人单位,他们更希望选择能够清楚表达意识的毕业生作为自己单位的人员,在此种条件下,少数民族毕业生尤其是民考民的学生就很自然被淘汰。高校扩招提高了升学率却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率。

(二)、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毕业生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的单一性及封闭性,传统文化扩大了少数族毕业生就业的狭隘性及就业限制。因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面对的是双向选择,选择的标准也是各有不同。事实上少数民族毕业生处于被选择的层面,处于劣势。

(三)、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文化素质在同等水平下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水平一般处于劣势。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高校所教授的内容也会相应的有所提升,汉语言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接受汉语教育,在社会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况下,汉语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远高于民语言学生。在新疆实行汉语教学与民语教学这种双轨教学已经非常习以为常,但是在面临就业问题时这种分化现象非常的明显。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在高校供需招聘会上,少数民族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困难。

(四)、片面就业的就业观念。

很大部分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不屑一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去党政机关工作,有另外一大部分的学生最先考虑去事业单位工作,只有很少的学生愿意考虑去企业工作。

(五)、新疆的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成熟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完善:就业信息的收集、网络应聘于招聘在新疆还是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等。

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心态与方式过于保守与苛刻。有的单位在学历上要求为硕士研究生;有的单位性别歧视,会在招聘启事中明文规定需要男生,这些都造成择业和择人渠道不顺。

(六)、学校教育的影响。

新疆高校“人才培养观”社会认可的约束性小。新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新疆高校受市场冲击较小。由于新疆高等教育供给资源小于高等教育需求市场,形成了新疆高校供给的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不管高校办学效果如何,都没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使得高校成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之外的例外。这样缺乏竞争压力与社会认可淘汰制的约束,使办学理念失去“服务社会”的效果检验标准,即使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不适应,也不能从根本上构成对新疆高校办学的压力。

(七)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尚未成熟,择业时一旦遇到挫折,心理极易受到伤害。

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表现在三方面:

(1)过高的预期和攀比心理

期望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理想的职业,追求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另外,现在上大学不再是单纯受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数额的资本。因此完成学业并在短期得到回报的迫切心情不难理解。但是现实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有挫败感,导致过低地评价自己,对前途丧失信心。如对高收入的期望和追求,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抱有上大学就意味着就业的心理倾向,而面对现实的反差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整个就业形势失去信心。 (2)没有正确的择业观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表现在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 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各种不安心理,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策略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社会的和历史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从长远看,根本出路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新增大量就业岗位,在于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当前看,特别需要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需要用人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积极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1.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工程”,中央政府责无旁贷。中央政府的责任,在于确定大政方针,加强立法执法,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地方“政府工程”,新疆各级政府要有大的作为,把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协调,加大投入,采取切实措施,务求实效。引导和鼓励各用人单位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采取综合措施坚决纠正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无人问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社会工程”,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责任和义务。 2.实施“走出去”、“送出去”和“走下去”的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就业。实施“送出去”战略。人事部等部委在全国建立大学毕业生见习基地的过程中,要对新疆给予特殊支持,实施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东部见习计划,多选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发达地区的见习基地见习。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协调,在内地重点院校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基地,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前往基地学习,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实施“走下去”战略。制定质量更高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给他们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当前,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振兴工程、“村官”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志愿服务计划等。

3.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坚持从源头抓起,继续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办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坚持办好“内初班”(新疆区内初中班)和“内高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积极有序推进双语教学和民汉合校,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时实行第一次分流,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升入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时实行第二次分流,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第五篇:中央民族大学 《就业协议书》使用及填写说明

附件2

《就业协议书》使用及填写说明

1、《就业协议书》使用范围不包括:

1)已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资格的2012届毕业生;

2)港澳台及华侨生源、外国留学生;

3)定向、委培的毕业生(非在职民族骨干除外)。

2、《就业协议书》参照《就业推荐表》填写说明填写。

3、“毕业生意见”由毕业生本人填写“经与单位协商,我自愿到XX(注:单位名称)工作。”

4、“学校意见”由毕业生所在院(系)和就业工作处分别填写。

5、《就业协议书》一式三联,为复写纸,毕业生人手一份,在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时使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深圳市随迁入户资料下一篇: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