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渣系统安装措施

2022-07-06

第一篇:除渣系统安装措施

干式除渣设备系统安装及试运技术总结

吕春阳

1概述

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灰渣综合利用水平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为便于灰渣的综合利用、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推广干式排渣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电站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是一种用特殊的钢带取送,同时引入适量的自然风有效冷却炽热的炉底灰渣,不需用任何水,从而改变火电厂传统的除渣方式,实现污水零排放,为火电厂提供一种洁净的电力生产的方法,伊敏煤电二期2×600MW亚临界、三期2×600MW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均采用钢带式排渣机干式除渣系统 2主要设备系统

2.1二期2×600MW亚临界机组排渣设备系统

2.1.2碎渣及缓冲渣斗设施:在每台炉钢带输渣机一级碎渣机的出口,通过一级缓冲渣斗分成两路,每一路进入1套独立的气力输渣单元。每一路气力输渣系统设置二级碎渣机,可将一级破碎后的干渣进一步破碎至3mm以下。在二级碎渣机出口设置一个二级缓冲渣斗,容积为3.2m3。

2.1.2输送装置配置:在每个二级缓冲渣斗下设置1套干渣输送装置,每套包括:补偿器、进料阀、输送罐、给料机等,输送罐容积为4m3。

2.1.3输送单元配置:每套输送装置组成1个独立的输送单元,每台炉设2个独立的输送单元,即A单元和B单元,该2个单元互为备用。2个单元即可单独运行,又可同时运行。 2.1.4输渣管道配置:每个输送单元单独设置1条输渣管道,管径为DN250,将干渣输送至渣库,系统出力为38t/h。每台炉共设2根输渣管道,每根管道在渣库顶部通过管道切换阀可将干渣送至两个不同渣库

2.2三期2×600MW超临界机组排渣设备系统

2.2.1三期2×600MW超临界机组排渣设备系统与二期相比有所不同,二期是通过管道气力输送到渣仓,通过输送带运输;三期是通过斗提机提至渣仓后散装汽车运输。

2.2.2在钢带输渣机出口布置1台环锤碎渣机,环锤碎渣机出口分两路通过2台斗提机提至渣仓。渣仓排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汽车散装机排渣。一种是通过给料机、双轴加湿搅拌器排渣。

3.除灰渣设备系统安装工艺 3.1钢带输渣机安装

3.1.1工艺流程:渣斗安装→立柱安装→平台扶梯安装→液压破碎机安装→炉底膨胀节安装→油缸支撑组件安装→钢带输渣机安装→渣井浇注→机械密封装置安装→液压破碎油管安装。

3.1.2渣斗各组件运至现场,三个渣斗分别进行组合焊接,而后将三个渣斗组装成一体。采用每侧用4个5吨手拉葫芦,整体起吊,待起吊高度位置后,安装渣斗立柱、横梁,待立柱、横梁安装找正后将渣斗就位。通过测量、调整保证渣斗入口几何尺寸及上口的水平度。渣斗安装完毕进行平台扶梯安装。

3.1.3液压破碎机安装时,应按图示位置焊接膨胀节连接板;挤压头应伸缩灵活,无卡涩现象;两个箱体结合面及侧板与箱体结合面之间填充δ=3㎜的耐热垫石棉布,结合面结合要紧密;箱体上盖连接筋板待组装调试完后再焊接,角焊缝要打磨平整;将连板与破碎机纵支梁焊接。将膨胀节立边置于排渣箱体上法兰的平面上,另一个立边在渣斗出口法兰立边外侧,且两个膨胀节接口搭接;待膨胀节全部固定后,对各焊口满焊,防止漏风。

3.1.4油缸支撑组件安装:各焊接件要焊实,焊牢,施焊时注意工艺防止变形;行程开关安装板待油缸安装后再安装;各支撑梁与渣井立柱分别焊接,支撑梁间不能焊接。

3.1.5钢带输渣机安装是除渣设备系统安装工艺较为复杂的,也是除渣设备系统的关键设备。 3.1.5.1以锅炉房0m钢带机基础垫铁水平面作为钢带输渣机安装的基准面,以锅炉横纵中心线为钢带输渣机安装的中心线在基准面标出,按照《干式排渣设备布置图》的位置要求,在基准面上标记钢带输渣机滚筒、尾部张紧段、标准段、过渡段、头部驱动段中心线及过渡段与钢带输渣机水平部分连接面的位置线。钢带输渣机上升段支撑斜梁倾角角度偏差必须控制在±15′以内。

3.1.5.2钢带输渣机箱体安装一般先安装水平段、过渡段再安装倾斜段,最后安装头部驱动段的顺序。

3.1.5.3按照过渡段与钢带输渣机水平部分连接面的位置线安装一个标准段,作为过渡段的定位面,依次连接水平方向的标准段和尾部张紧段。

3.1.5.4安装过渡段与倾斜段第一个标准段,检查与过渡段相连的标准段法兰的结合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进行调整,保证圆滑过渡。依次安装第二个标准段(或调整段)至头部驱动段。

3.1.5.5调整标准、过渡段、尾部张紧段、头部驱动段的相对标高,各段底部安装的垫板和底部沿钢带输渣机长度方向的结合面应保持一致的高度,最大误差≤0.5mm。

3.1.5.6调整标准、过渡段、尾部张紧段、头部驱动段的的刮板清扫链、钢带托辊及托轮的相对高度及平行度。保证在标准范围内。

3.1.5.7依次将导料板层和罩体安装在钢带输渣机上层箱体上。 3.1.5.8在钢带输渣机尾部布置一台卷扬机,沿钢带输渣机的中心线将钢丝绳绕过改向链轮和驱动链,从清扫链回程侧进入,从清扫链承载侧返回到尾部。将改向链轮组置于尾部端面最长处,在驱动链轮附近安装一个改向滑轮。

3.1.5.9联接钢丝绳与清扫链,操作卷扬机将清扫链沿承载侧牵入,当清扫链到达驱动链轮时,把改向滑轮摘下,使清扫链绕过驱动链轮,不要错齿,启动清扫链驱动机构完成剩余的牵引工作,为防止清扫链堆积,卷扬机应起到张紧的作用。在牵引的过程中应保证圆环链的竖环必须沿着所有轮槽通过,当牵引工作完成后,截去多余链条,用开口环将清扫链联接起来,张紧清扫链,检查清扫链的长度。

3.1.5.10钢带安装时沿着钢带输渣机的中心线将钢丝绳绕过改向滚筒和驱动滚筒,从钢带回程侧进入,从钢带承载侧返回到尾部,在承载侧须借用一个托辊,以限制钢丝绳绷起。如果驱动滚筒与减速机分离,可以把驱动滚筒作为“改向滑轮”;如果驱动滚筒与减速机已经相连,那么需要在驱动滚筒附近布置两滑轮,保证牵引过程中钢丝绳与驱动滚筒没有接触。 3.1.5.11将钢带防置在与钢带宽度相当的托架上,钢带安装时,按照出厂时已经编好的各段的编号顺序连接。将第一段钢带沿运动方向置于钢带输渣机尾部平台上,通过牵引板与钢丝绳联接起来,操作卷扬机,时钢带向前移动4m,将第二段钢带置于钢带输渣机尾部平台上,与第一段钢带尾部相连插入串条,这时需注意该串条所联接的两根网条的旋向、两根网条的相互位置以保证所有螺钉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好承载钢板,按上述步骤将剩余钢带全部牵引进去。

3.1.5.12当钢带前进至过渡段承载侧时,要注意钢带必须从托辊与压轮之间通过,并且让钢丝绳在托辊上经过,当钢带前进至驱动滚筒时,保证滚筒的中心线与钢带的中心线重合,当驱动滚筒附近布置滑轮时,将钢丝绳与滑轮分离;当钢带前进至过渡段回程侧时,要注意钢带必须从压辊与托轮之间通过。

3.1.5.13如果驱动滚筒已经与减速机相连,那么在回程侧,需要减速机与卷扬机相互配合来完成牵引工作。

3.1.5.14当牵引完成时,改向滚筒应该位于尾部端面距离最长处。将牵引钢丝绳及牵引板拆下。装在最后一段的尾部,同时将另一块牵引板与手拉葫芦连接在第一段的头部,通过操作,使两段逐渐靠近,当接口位于尾部箱体的开孔处时,拆去牵引板,装上对接工具,张紧钢带以确定合适的长度,将最后一根串条插入,使钢带成为闭合回路。

3.1.5.15将所有螺钉与承载板点焊,并将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串条与网条焊接牢固。 3.1.6前、后水冷壁下集箱横向管排平整度及机械密封生根件的间距及平整度是影响机械密封装置安装质量、进度的关键。机械密封生根件要求在锅炉水压前安装完成,二期工程机械密封生根件沿前、后水冷壁下集箱横向间距大100mm,锅炉水压已经完成且机械密封生根件与水冷壁管排焊接完,不允许改动,只能修改机械密封白钢板,造成不必要的人工时的增加。三期工程中,前、后水冷壁下集箱与冷灰斗水冷壁管排组合时变形较大,整体找正也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前、后水冷壁下集箱两侧标高较中心点最大差95mm,导致安装的机械密封生根件整体呈圆弧形且参差不齐,没有在一条直线上。因渣井上部四周密封梁是水平的,如按前、后水冷壁下集箱两侧标高为准安装机械密封,集箱中心点处膨胀量不够,按中心点标高为准安装机械密封,集箱两侧白钢密封板短。不得已在保证水冷壁向下膨胀量的情况下,修改白钢密封板、渣井上部四周密封梁。增加工时6天。在以后施工中,认真仔细的进行图纸会审,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加强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3.1.7液压破碎油管安装时应保证管道内部清洁,防止液压油管缸堵塞,油管路快速接头较多要对正均匀拧紧,以防漏油。 3.2其他设备安装

3.2.1二期工程中钢带输渣机出口设备采用的是从上至下分别进行一级碎渣机、缓冲渣仓、二级碎渣机、中间渣斗、给料机及附件安装的安装顺序。设备存放在安装位置下方后利用手拉葫芦提升安装就位。

3.2.2三期工程中钢带输渣机出口设备较二期工程工作量大,分别布置在室内和室外,室内的环锤碎渣机存放在安装位置下方后利用手拉葫芦提升安装就位。室外布置的斗提机、渣仓及支架、平台扶梯、防雨罩及支架安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了机械优势,均采用整体组合吊装的方式。施工周期大为缩短,其他辅助设备穿插进行安装。 4.干式除渣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一级碎渣机减速机机壳断裂

二期工程4#机组在168小时试运期间一级碎渣机减速机机壳两次断裂,第一次断裂更换备用减速机,第二次断裂拆用3#机组一级碎渣机减速机,两次事件间隔不足3天,在减速机壳体断裂抢修期间,锅炉排渣不得不采用事故排渣,人工清理,投入大量人力、机具,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造成环境污染。且险些造成停机事故。 4.1.1原因分析

经实际检查造成一级碎渣机减速机机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锅炉炉膛内有金属杂物,第一次断裂时,检查时发现一级碎渣机碎渣齿内卡一长500mm,∠50角钢,第二次断裂时,检查时发现一级碎渣机碎渣齿内卡一长600mm,过热器防磨瓦。当金属杂物将碎渣机碎渣齿卡死不能运转时减速机与驱动电动机间液力偶合器熔断塞保护未动作,使电动机产生的扭矩大于减速机所能承受的载荷而损坏。 液力偶合器熔断塞保护未动作的原因是设计比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电动机、液力偶合器的功率大于减速机的功率。在没达到液力偶合器熔断塞保护动作时,减速机机壳已经断裂。在第一次断裂时,因机组168小时试运,时间仓促,为能及时发现设计不匹配的问题,对炉膛存在杂物考虑不周,认为机组运行多日已无较大金属物,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是导致第二次减速机机壳断裂的一个原因。 4.1.2解决办法

4.1.2.1在机组点火前对炉膛、烟风道要彻底清扫,保证清洁。 4.1.2.2在除渣设备系统投用前,钢带输渣机反转,以清除内部杂物。

4.1.2.3在钢带输渣机头部一级碎渣机入口前加装除铁器,定期巡检并清除吸附的金属物。 4.1.2.4更换电动机、液力偶合器,与减速机功率相匹配。

4.1.2.5加强对炉膛内各受热面设备的紧固件、防磨件在安装前检查,对于焊接质量不合格的进行补焊处理。 4.1.3三期工程的改进措施

4.1.3.1三期工程中钢带输渣机出口设计布置的是PCH8080环锤碎渣机,驱动电动机与环锤碎渣机采用带传动,该环锤碎渣机对于焊条头、短铁丝等小金属物有较强的通过能力,减少了卡堵的机率。若碎渣机出现卡堵,则电气控制碎渣机交替正反转以便排除卡堵故障,如果反复3次仍不能排除卡堵,则自动跳闸并发出报警。一旦电气失灵,电动机带动液力偶合器输入端旋转而使偶合器迅速升温至易熔塞熔化而卸油卸载,保护电动机闷车而烧毁。当碎渣机出现卡堵时传动带打滑,以保护电动机及碎渣机免受损坏。三期工程中该碎渣机运行较为稳定。

4.2输渣管排渣不畅管道堵塞,给料机卡堵

结合4#机组除渣系统运行经验,在3#机组除渣系统投入前对锅炉炉膛、钢带输渣机及烟风道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并在钢带输渣机头部一级碎渣机入口前加装除铁器,且更换电动机、液力偶合器,与减速机功率相匹配。在头运的前一天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在第二天出现排渣不畅通,出力不足,中间渣斗累积渣量逐渐增多。一级碎渣、二级碎渣机运行正常,给料机卡阻频繁。多次人工排渣,且排渣时扬尘造成环境污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大增加。 4.2.1原因分析

在人工排渣处理给料机卡阻时发现给料机内卡有焊条头、铁丝、钢丝绳扣等金属物,将给料机叶轮卡死,导致卡阻保护动作给料机停止运行。钢带输渣机头部孔门加装的除铁器上也吸附了类似的金属物,并也进行了定期清理。经进一步排查金属物的来源确定为改造锅炉再热器时的遗留物。在锅炉点火吹管结束后,整套启动前夕因再热器管壁超温,进行了改造,为保证整套启动工期,改造工作24小时作业,改造结束后即机组启动,时间仓促,拆除危险区域的脚手架及清理现场时不够彻底。加上锅炉吹灰原锅炉一些死角处可能存有的金属无也会落下。在运行时一些金属物压在灰渣下面的钢带输渣机头部除铁器吸附不彻底,有遗漏,人工清除金属杂物过程中,因炉膛负压、灰尘较大,视线不清晰,可能掉入除铁器后一些小的杂物,通过

一、二级碎渣机后进入给料机,给料机叶轮与壳体间隙较小而卡死堵渣。

在对系统检查时发现输渣管道动力气源母管减压阀后压力表压降迅速,约30秒从0.6MPa降为零,正常压降一般为0.2MPa,即降至0.4MPa。这一情况表明空气流量不够,压力不足,而减压阀前压缩空气储气罐压力波动不大,管道为φ219通流面积足够,不存在截流,将减压阀顶丝压到最大流量还是不足,后将减压阀解体检查发现在减压阀压阀芯的弹簧上卡有一个M10×25螺钉和一个螺母,限制了弹簧的行程,使阀芯压不下去而截流,压缩空气流量满足不了排渣需要,致使排渣不畅通,出力不足,中间渣斗内积渣增多并造成堵管。 4.2.2解决办法

4.2.2.1增加除铁器人工除铁频率。 4.2.2.2修复减压阀

4.2.3三期工程因距渣库较远,采用管道输渣需要布置多台大功率空压机,输渣管道磨损维护量大,费用高,三期工程是通过斗提机提至渣仓后散装汽车运输。渣仓排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汽车散装机直接装车,一种是经给料机、双轴加湿搅拌器装车。在机组运行初期给料机也多次发生卡堵,主要是由于环锤碎渣机通过的小金属物造成的。为避免给料机发生卡堵,在机组运行初期可采用汽车散装机直接装车排渣。

4.2.4锅炉投粉吹管期间,灰渣量小,金属杂物较多,可采用环锤碎渣机入口前事故排渣口排渣,人工清理。 4.3冬季室外设备防冻

三期工程中除灰渣设备在安装前轴承润滑脂已经加完,润滑油随设备供货,电厂招标技术协议中对高寒地区润滑油脂的要求进行了说明,但室外布置斗提机、双轴加湿搅拌器、给料机等设备在环境温度-30℃以下时,润滑油脂凝结启动不起来,需要烘烤启动。说明厂家提供的润滑油脂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由于室外气温低更换耐高寒润滑油脂非常困难,放油时需要烘烤、拆解设备等措施。在以后的安装作业中高寒地区室外设备防冻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注油前进行必要复检或是要求提供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油脂合格。以避免因油脂性能问题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小结 从试运出现的问题不难看出,炉膛内部清洁是干式除渣设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这一点希望我们在以后同类型机组安装中能一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在运行时被动的人工清渣,投入大量人力、机具,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危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对干式除渣设备系统安装工艺及试运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意在能为以后的安装作业中有所借鉴。由于本人知识浅薄,粗浅不足、错误纰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系统调试目的与内容 4 调试措施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6 系统冷态调试 7 系统热态调试 8 调试报告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确认1998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的安排制定的。

随着火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除灰除渣系统愈来愈成为火力发电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除灰除渣系统调试的统一做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这方面的标准。本标准对我国火电机组除灰除渣系统调试的内容和方法作了规定,使得今后进行除灰除渣系统调试时有章可循、规范统一,确保除灰除渣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地投入运行。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站锅炉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程煜、章旋、赵林峰。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系统启动调试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额定容量为125MW及以上燃煤火电机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除灰除渣系统的调试。单机额定容量125MW以下的燃煤火电机组的除灰除渣系统的调试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748.7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7部分 除灰渣系统检修 DL/T 748.9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9部分 干输灰系统检修 DL/T 775 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 3 系统调试目的与内容 3.1 系统冷态调试 3.1.1 冷态调试目的

系统冷态调试在除灰除渣系统单机试转结束后进行。系统冷态调试是为了验证除灰除渣系统中各设备动作正确可靠,系统运行正常,充分暴露并及时处理系统及设备存在的缺陷,为系统热态调试作好准备。 3.1.2 冷态调试内容

系统冷态调试应完成以下内容: a)系统及设备检查; b)控制设备受电检查; c)阀门开、关状态检查; d)单个设备启停操作; e)连锁、报警值初步设定; f)各个子系统试运行;

g)整套除灰除渣系统试运行。 3.2 系统热态调试 3.2.1 热态调试目的

系统热态调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除灰除渣系统在锅炉制粉系统启动后运行正常,出灰出渣能力达到设计要求,进一步解决系统所暴露的问题,同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参数设定值,优化系统操作步骤和运行程序,使系统更加完善。 3.2.2 热态调试内容

系统热态调试应完成以下内容: a)系统及设备检查; b)单个设备启停操作; c)各个子系统试运行;

d)整套除灰除渣系统试运行; e)连锁、报警值最终设定; f)操作步骤、运行程序优化。 4 调试措施

4.1 调试措施编写

调试措施由调试单位编写,并经调试委托方批准。 4.2 调试措施内容

调试措施主要内容应包括: a)概述;

b)调试内容;

c)设备概况、规范及主要特性参数; d)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e)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f)连锁、报警初步设定值; g)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h)采用的仪器、仪表型号、规格; i)验收技术标准; j)安全措施; k)进度安排;

l)组织及人员分工。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调试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a)除灰除渣系统中各设备及管道、阀门安装完毕,备有完整的安装记录,且符合各自的验收规范。

b)系统中各转动机械单机试转结束,备有完整的试转记录。

c)系统中所有的测量、监控表计、控制装置安装完毕,其安装位置和整定值经检查、校验应准确无误。系统中重要的连锁保护已经过初步校验,且已投入。

d)所有用气管路均已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正常,保证除灰除渣系统中气动装置用气及仪用空气合格。

e)系统用水满足调试要求,水源供给可靠。

f)所有动力柜和控制柜均已通电或具备通电条件。

g)灰斗、钢板灰库及所有该保温的管道、部件保温完毕。

h)灰斗、灰库、渣斗等清理完毕,并关闭所有人孔门。系统内所有沟、槽盖板齐全。 i)与调试有关的场所清理干净,并具备可靠的照明、通信条件和安全防护措施。 j)系统中所有设备标记完毕。

k)调试措施编制完成并已向有关人员交底。 6 系统冷态调试 6.1 启动前检查 6.1.1 气力除灰系统

气力除灰系统启动前检查内容:

a)检查所有灰斗、气锁阀/仓泵、储气罐、灰库、湿式搅拌机等,确认其内部没有杂物、积垢,并将所有人孔门、观察窗关闭。

b)检查灰斗、灰库中的气化板布置状况,确认其安装符合要求,所有气化板清洁,且无破损。

c)检查灰库除尘器布袋,确认其清洁、无破损,数量正确。检查并确认灰库真空/压力释放阀安装正确。对于负压气力除灰系统,还应检查旋风除尘器顶阀、底阀开关状况,确认其开关灵活,关闭严密。

d)检查并确认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正常,气压和气源质量符合要求。

e)检查并确认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入口滤网清洁,齿轮箱中的油位在合适的位置,油质良好。

f)检查并确认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冷却水压力符合要求。

g)检查并确认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灰库排风机、湿式搅拌机等防护罩牢固、齐全,转动部件无卡涩现象。

h)对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灰库排风机、湿式搅拌机等的电动机及气化风机加热器进行电气检查,确认其受电完毕。 i)检查系统中所有转动机械的润滑情况,必要时加注相应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j)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确认其启闭灵活、开关到位、状态正确。

k)按DL/T 775的有关规定,对热控装置和所有表计进行检查。将所有控制柜、操作盘等送上电源。

6.1.2 水力除灰系统

水力除灰系统启动前检查内容:

a)检查所有灰斗、冲灰沟、灰浆池、贮水池、浓缩池等,确认其内部没有杂物、积垢,并将所有人孔门、观察窗、冲灰沟盖板关闭。

b)检查灰斗中的气化板布置及安装状况,确认其安装符合要求,所有气化板清洁,且无破损。 c)检查并确认冲灰沟镶砌衬板表面光滑,激流喷嘴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d)检查并确认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正常,气压和气源质量符合要求。 e)检查并确认系统有充足的水源,保证调试时正常用水。

f)检查并确认灰斗气化风机入口滤网清洁,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齿轮箱中的油位在合适的位置,油质良好。

g)检查并确认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冷却水压力以及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压力符合要求。

h)检查并确认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泵、泥浆泵、浓缩机等防护罩牢固、齐全,转动部件无卡涩现象。

i)对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泵、泥浆泵、浓缩机等的电动机及气化风机加热器进行电气检查,确认其受电完毕。

j)检查系统中所有转动机械的润滑情况,必要时加注相应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k)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确认其启闭灵活、开关到位、状态正确。

l)按DL/T 775的有关规定,对热控装置和所有表计进行检查。将所有控制柜、操作盘等送上电源。

6.1.3 水力除渣系统

6.1.3.1 对于定期水力除渣系统的炉底渣斗,应进行如下检查

a)检查渣斗、水封槽、溢流池、渣浆池、沉淀池、贮水池、脱水仓等,确认其内部无垃圾、杂物,并将所有人孔门、观察窗关闭;

b)检查并确认渣斗的耐火砌衬完整无损,水封铁板安装符合要求,水封高度正确,且严密不漏;

c)检查渣斗排渣门开、关状况,确认其开、关灵活、平稳,关闭严密。 6.1.3.2 对于连续水力除渣系统的炉底渣斗,应进行如下检查 a)检查炉底水封槽、渣井、捞渣机、冲渣沟、溢流池、渣浆池、沉淀池、贮水池、脱水仓等,确认内部没有垃圾、杂物,并将所有人孔门、观察窗、盖板等关闭; b)检查并确认渣井的耐火砌衬平整且无破损;

c)检查并确认捞渣机上、下机糟内衬防磨板完好、平整,两侧链条松紧合适、张力均衡,上、下导向轮转动灵活;

d)检查并确认液压关断门油系统状况正常,液压关断门动作灵活、关闭严密; e)检查并确认冲渣沟镶砌衬板表面光滑,激流喷嘴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冲渣沟出口格栅清洁、无破损。

6.1.3.3 脱水仓

检查并确认脱水仓放渣门动作灵活、平稳,关闭严密,脱水仓中心滤网和四周滤网清洁、无破损。

6.1.3.4 水源

检查并确认系统有充足的水源,保证调试时正常用水。 6.1.3.5 压缩空气系统

检查压缩空气系统状况,确认运行正常,气压和气源质量符合要求。 6.1.3.6 各类泵及转动设备检查

a)检查并确认高、低压水泵、渣浆泵、碎渣机冷却水压力和渣浆泵、捞渣机、碎渣机轴封水压力正常;

b)检查并确认高、低压水泵、渣浆泵、捞渣机、碎渣机齿轮箱中的油位在合适的位置,油质良好;

c)检查并确认高、低压水泵、渣浆泵、排污泵、泥浆泵、捞渣机、碎渣机、轴封水泵等防护罩牢固、齐全,转动部件无卡涩现象;

d)对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排污泵、泥浆泵、捞渣机、碎渣机、轴封水泵等的电动机进行电气检查,确认其受电完毕。

6.1.3.7 机械润滑

检查系统中所有转动机械的润滑情况,必要时加注相应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6.1.3.8 阀门

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确认其启闭灵活、开关到位、状态正确。 6.1.3.9 热控装置

按DL/T 775的有关规定,对热控装置和所有表计进行检查。将所有控制柜、操作盘等送上电源。

6.1.4 石子煤系统

石子煤系统检查内容:

a)检查并确认石子煤斗、石子煤中转仓等内部没有垃圾、杂物,并将所有人孔门、观察窗、盖板等关闭;

b)检查并确认石子煤斗内部照明灯工作正常,石子煤格栅完好、无破损;

c)对于水力石子煤输送系统中的脱水仓、水源、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等设备的有关检查,机械式石子煤输送系统中的振动机/皮带机、提升机等设备的有关检查,系统中的阀门检查及热控装置和表计检查参照6.1.3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6.2 单体设备启停操作 6.2.1 总体要求

单体设备启停操作的总体要求:

a)单体设备启停首先应在就地操作箱上进行操作,然后在灰渣控制室运行人员操作站进行远方手动操作;

b)单体设备启停操作时,有关该设备的连锁、保护应能投入;

c)单体设备运行时,如有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停运该设备,会同有关人员按DL/T 748.7和DL/T 748.9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整、处理后,再次启动该设备,直至运行正常。

6.2.2 气力除灰系统 6.2.2.1 启停操作 按设备运行程序,分别对气力除灰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输送风机/输灰空压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灰库卸料装置、库顶除尘装置等进行启停操作。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和记录下列参数:

a)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气化风机出口压力,负压风机(真空泵)入口真空; b)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等设备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

c)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等设备出口风温;

d)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等设备冷却水温度或齿轮箱油温;

e)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等设备外壳温度和轴承温度;

f)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等设备噪声和振动; g)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气化风机入口滤网差压,灰库布袋除尘器差压。 6.2.2.2 安全阀进行动作试验

对于低正压气力除灰系统,输送风机运行正常后,应对输送风机出口安全阀进行动作试验。

对于正压气力除灰系统,输灰空气压缩机运行正常后,应对各储气罐安全阀进行动作试验。

对于负压气力除灰系统,负压风机运行正常后,应对负压风机(真空泵)入口真空破坏阀进行动作试验。 6.2.3 水力除灰系统 6.2.3.1 启停操作

按设备运行程序,分别对水力除灰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泵、浓缩机、泥浆泵、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等进行启停操作。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并记录下列参数:

a)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泵出口压力;

b)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浓缩机、泥浆泵、轴封水泵等设备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 c)气化风机、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出口风温;

d)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等设备冷却水温度或齿轮箱油温; e)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等设备外壳温度和轴承温度; f)气化风机、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等设备噪声和振动; g)气化风机入口滤网差压。 6.2.3.2 灰浆泵或柱塞泵串联运行

几台灰浆泵或柱塞泵串联运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从一级灰浆泵开始依次启动,启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各级灰浆泵出口压力。 6.2.4 水力除渣系统 6.2.4.1 启停操作

按设备运行程序,分别对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高压水泵、低压水泵、轴封水泵、渣浆泵、排污泵、泥浆泵、碎渣机、刮板捞渣机等进行启停操作。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和记录下列参数;

a)高压水泵、低压水泵、轴封水泵、渣浆泵、排污泵出口压力;

b)高压水泵、低压水泵、轴封水泵、渣浆泵、排污泵、泥浆泵、碎渣机、刮板捞渣机等设备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

c)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冷却水温度或齿轮箱油温; d)渣浆泵、碎渣机、刮板捞渣机等设备轴封水压力;

e)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等设备外壳温度和轴承温度; f)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等设备噪声和振动。 6.2.4.2 设备调整 对于连续水力除渣系统,应调整刮板捞渣机各档速度,检查并确认捞渣机传动和运行正常。

如果渣浆泵采用调速装置,则在启动渣浆泵的同时,启动调速装置。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对渣浆泵进行调速,检查并确认渣浆泵及调速装置运行正常。 6.2.5 石子煤输送系统 6.2.5.1 泵启停操作

对于水力石子煤输送系统,系统中高、低压水泵、轴封水泵、渣浆泵等主要设备的启停操作参照6.2.4.1执行。 6.2.5.2 转动机械启停操作

对于机械式石子煤输送系统,按设备运行程序,对系统中振动机/皮带机、提升机等设备进行启停操作。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和记录振动机/皮带机、提升机等设备的启动电流、运行电流、冷却水温度、齿轮箱油温、外壳温度、轴承温度等参数。 6.3 系统冷态试运行 6.3.1 总体要求

系统冷态试运行的总体要求:

a)对于用程序控制的除灰、除渣系统,系统冷态试运时,应在灰渣控制室操作员站进行自动顺控运行。

b)系统启动前,应仔细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位置状态,确认所有阀门位置状态正确,系统中各设备就地操作箱程控/就地选择开关在程控位置。系统中重要的连锁保护均已正常投入。

c)除灰、除渣系统冷态试运行时,应在起动时对主要设备及系统的有关参数进行记录,以后每隔20min记录一次。

d)除灰、除渣系统冷态试运行时,如出现异常现象,有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则应立即停运该系统,及时进行调整、处理。确认故障处理完毕后,方可再次启动该系统。

e)除灰、除渣系统冷态试运行时,系统正常停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按DL/T 748.7和DL/T 748.9中的有关规定对试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处理。确认处理完毕,再次进行试运行,直至系统运行一切正常。

6.3.2 气力除灰系统

气力除灰系统冷态试运行内容包括:

a)启动灰库气化风机,检查并确认风机出口阀开启正常,风机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工作正常。

b)启动灰斗气化风机,检查并确认风机出口阀开启正常,风机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气化风机出口加热器工作正常。 c)在操作员站作如下选择:

1)选择运行的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 2)选择输灰管路;

3)选择灰库库顶除尘装置;

4)选择所有电除尘器灰斗、空气预热器灰斗、省煤器灰斗为“运行”状态; 5)选择除灰系统运行方式。

d)输入启动命令,除灰系统按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此时应检查并确认;

1)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出口阀或负压风机(真空泵)入口阀开启正确。 2)输灰管路交叉阀开、关位置正确。

3)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运行正常,其出口压力/系统真空度、出口风温、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在正常范围。 4)对低正压气力除灰系统,检查并确认气锁阀各阀门动作次序和间隔时间符合设计要求(灰斗行与行之间切换时,需模拟空负载信号);对正压气力除灰系统,检查并确认仓泵各阀门动作次序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需模拟仓泵高料位信号);对负压气力除灰系统,检查并确认灰斗E形阀动作正常及库顶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的相关阀门开、关正确。 5)系统运行程序正确合理。 6)系统各连接部位不存在漏风现象。

e)对气化风机、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出口压力/系统真空度、出口风温、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入口滤网差压、灰库灰位、灰库库顶布袋除尘器差压等参数的连锁值或报警值进行设定或确认并记录。 f)系统运行正常后,应对重要的连锁、报警功能进行模拟试验:

1)运行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跳闸,备用输送风机/输灰空压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自动投入; 2)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出口压力高或低,系统真空度高或低; 3)气化风机出口压力高或低;

4)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出口风温高; 5)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冷却水温度高; 6)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气化风机入口滤网差压高;

7)输送风机/输灰空气压缩机/负压风机(真空泵)、气化风机超电流; 8)灰库灰位高;

9)电除尘器灰斗灰位高; 10)库顶布袋除尘器差压高。

6.3.3 水力除灰系统

水力除灰系统冷态试运行内容包括:

a)选择运行的冲灰水泵,启动该冲灰水泵,检查并确认冲灰水泵出口阀正常开启,冲灰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在正常范围。

b)选择灰浆输送管路,选择运行的灰浆泵(组)和轴封水泵。启动灰浆泵(组),此时应检查并确认:

1)轴封水泵连锁启动;

2)轴封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

3)灰浆泵(组)出口阀及灰浆管路交叉阀正确开启;

4)灰浆泵(组)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在正常范围。

c)选择远距离灰浆输送管路,选择运行的柱塞泵和轴封水泵。启动柱塞泵,此时应检查并确认:

1)轴封水泵连锁启动;

2)轴封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 3)柱塞泵出口阀及灰浆管路交叉阀正确开启;

4)柱塞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在正常范围。 d)检查冲灰水管路、灰浆输送管路泄漏状况。

e)调整冲灰沟激流喷嘴供水阀,使冲灰水压力和流量符合设计要求。

f)对灰浆池液位、贮水池水位、冲灰水泵出口压力、灰浆泵(组)出口压力、柱塞泵、轴封水泵出口压力以及所有泵的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参数的连锁值或报警值进行设定或确认并记录。

g)系统运行正常后,应对重要的连锁、报警功能进行模拟试验: 1)运行泵(组)跳闸,备用泵自动投入;

2)运行灰浆泵组中的任何一台泵跳闸,该泵组中其他泵自动停运; 3)冲灰水泵与贮水池水位的连锁; 4)灰浆泵(组)与灰浆池液位的连锁; 5)柱塞泵与浓缩池料位的连锁; 6)冲灰水泵出口压力高或低; 7)灰浆泵(组)出口压力高或低; 8)柱塞泵出口压力高或低; 9)轴封水泵出口压力低;

10)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封水泵电机电流大; 11)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轴承温度高; 12)冲灰水泵、灰浆泵(组)、柱塞泵冷却水温度高。

6.3.4 定期水力除渣系统 定期水力除渣系统冷态试运行内容包括:

a)选择运行的低压水泵,启动该低压水泵,检查并确认低压水泵出口阀正常开启,低压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

b)选择运行的高压水泵,启动该高压水泵,检查并确认高压水泵出口阀正常开启,高压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在正常范围。 c)在操作员站作如下选择:

1)选择运行的渣浆泵,并将渣浆池选择为自动; 2)选择运行的轴封水泵; 3)选择输渣管路;

4)选择运行的排污泵,并将溢流池选择为自动; 5)选择所有底渣斗分仓为“运行”状态; 6)选择脱水仓;

7)选择除渣系统运行方式。

d)输入启动命令,除渣系统按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此时应检查并确认: 1)渣闸门开启正常。

2)碎渣机运行正常,其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 3)水力喷射器出口压力在正常范围。

4)当渣浆池液位达到高限位时,被选择运行的渣浆泵应自动启动。检查并确认被选择运行的轴封水泵连锁启动,轴封水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渣浆泵出口阀正常开启,渣浆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在正常范围。

5)排污水泵根据设定的溢流池液位自动启停,运行正常,其出口压力和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

6)渣斗补水阀根据渣斗液位正确开、关,渣斗液位在正常范围。 7)系统运行程序正确合理。

8)系统各连接部位不存在泄漏现象。

e)对溢流池液位、渣浆池液位、贮水池水位、底渣斗水位、脱水仓料位、高压水泵出口压力、低压水泵出口压力、渣浆泵出口压力、底渣斗下水力喷射器出口压力、排污泵出口压力、轴封水泵出口压力以及所有泵的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参数的连锁值或报警值进行设定或确认并记录。

f)如果渣浆泵带有调速装置,则应根据渣浆池液位变化情况,调整渣浆泵转速与渣浆池液位的对应关系。

g)系统运行正常后,应对重要的连锁、报警功能进行模拟试验: 1)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自动投入;

2)高压水泵、低压水泵与贮水池水位的连锁; 3)渣浆泵与渣浆池液位的连锁; 4)排污泵与溢流池液位的连锁; 5)高压水泵出口压力高或低; 6)低压水泵出口压力高; 7)渣浆泵出口压力高或低; 8)轴封水泵出口压力低;

9)水力喷射器出口压力高或低; 10)泵及碎渣机电流大;

11)渣浆泵、高压水泵、低压水泵轴承温度高; 12)渣浆泵、高压水泵、低压水泵冷却水温度高。

6.3.5 连续水力除渣系统

连续水力除渣系统除应按6.3.4进行外,还应进行以下调试步骤:

a)连续水力除渣系统启动前,应选择捞渣机的运行速度。系统运行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各速度档的定值。

b)系统运行正常后,应调整冲渣沟激流喷嘴供水阀,使冲渣水压力和流量符合设计要求。

c)系统运行正常后,应对捞渣机进行“过载保护”试验和“链条保护”试验。 6.3.6 石子煤系统

水力石子煤输送系统的高压水泵、低压水泵、渣浆泵等运行和调试方式参照6.3.4。 水力石子煤输送系统启动前,应将所有石子煤斗选择为运行。系统启动后,除进行6.3.4规定的有关工作外,还应:

a)检查并确认石子煤斗水力喷射器出口压力正常。 b)检查并确认石子煤斗溢流箱溢流正常。

c)检查石子煤斗中的水位。水位要适中,不能有溅到磨煤机的隐患。 d)石子煤输送压力初步设定。 e)模拟检查石子煤斗高料位信号。 f)石子煤斗旁路运行方式试验。

g)检查并确认石子煤系统运行程序正确、合理。

h)采用机械输送石子煤时,系统启动后,应检查振动机或皮带机、提升机的运行状况,并对振动机的振动频幅或皮带机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整。

7 系统热态调试 7.1 总则

热态调试总的要求:

a)确认系统冷态调试完毕,系统中所暴露的缺陷均已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b)系统热态调试时,系统启动前检查、单个设备启停操作、系统运行时检查和监控按照第6章执行;

c)除灰、除渣系统热态试运行时,如出现异常现象,有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则应立即停运该系统,及时进行调整、处理,确认故障处理完毕后,方可再次启动该系统。 d)除灰系统、除渣系统、石子煤系统正常停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按DL/T 748.7和 DL/T 748.9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理试运中暴露的缺陷,并随机组一起或单独进行168h满负荷试运。

7.2 除灰系统

7.2.1 单个灰斗或单排灰斗出灰试验

单个灰斗或单排灰斗出灰试验的要求:

a)选择某个灰斗或某排灰斗为运行方式,其余均选为旁路方式,启动除灰系统。 b)检查系统中各连接部位漏灰、漏风现象。若漏灰、漏风现象不严重,做上标记,等系统正常停运后处理,若漏灰、漏风现象很严重,则应立即停运系统进行处理。 c)通过观察窗,仔细观察该灰斗落灰状况。

d)对于低正压系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气锁阀进灰、出灰时间,设定并记录输灰满载压力和空载压力。

e)对于正压系统,监视该仓泵料位开关的动作状况,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设定并记录输灰满载压力和空载压力,同时调整并记录单个仓泵输送时间。 f)对于负压系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设定并记录低真空和高真空值。

g)对于水力除灰系统,根据实际落灰量,调整冲灰水水量,调整并记录灰浆泵出口各压力设定值。

7.2.2 整套系统调试

整套系统热态调试的要求:

a)根据单个灰斗或单排灰斗的试验数据,调整、设定并记录其他灰斗的有关参数。 b)选择所有灰斗为运行方式,按程序启动除灰系统。

c)检查系统中各连接部位漏灰、漏风现象。若现象不严重,做上标记,等系统正常停运后处理,若漏灰、漏风现象很严重,则应立即停运系统进行处理。 d)通过观察窗,仔细观察每个灰斗落灰状况。 e)确认系统运行逻辑正确。

f)定期记录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控参数。

g)根据输灰管道的压力变化,判断输灰管中灰的流动状况。一旦发生堵灰,应立即进行吹堵或人工处理。

7.2.3 灰库卸灰 灰库卸灰热态调试要求:

a)当灰库灰位达到1/3满灰位时,应进行首次卸灰。

b)采用干式卸灰时,应根据实际的罐装运灰车,调整干式卸灰机卸料头的升降高度,同时确认卸料头中的高灰位信号动作正确。

c)采用湿式卸灰时,应调整湿式搅拌机的供水量,直至灰中含水量符合输送及环保要求。

7.3 除渣系统

除渣系统热态调试要求:

a)按操作规程,启动除渣系统。

b)检查并确认碎渣机运行时及渣闸门开、关过程中,没有被渣块卡涩现象。 c)定期检查并确认渣斗溢流水温度和渣斗水位正常。

d)检查系统中各连接部位泄漏现象。若现象不严重,做上标记,等系统正常停运后处理,若泄漏现象很严重,则应立即停运系统进行处理。

e)对于定期排渣系统,应根据实际输渣压力,重新设定和调整输渣管道各压力设定值,并根据输渣管道压力变化或排入渣浆池的渣水混合物浓度状况,确定每个渣斗的排放时间。

f)对于连续排渣系统,应根据实际渣量调整捞渣机各档的运行速度,同时注意观察捞渣机回程刮板不应有有粘结带渣现象。

g)根据实际输渣压力,调整渣浆泵出口压力设定值。如果渣浆泵带有调速装置,则应根据渣浆池液应变化情况,重新调整渣浆泵转速与工况及渣浆池液位的对应关系。 h)确认系统运行逻辑正确。

i)定期记录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控参数。

j)根据输渣管道的压力变化,判断输渣管道内渣水流动状况。一旦发生堵管,应立即进行疏通处理。

k)脱水仓排渣时,应检查渣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多少,改变脱水仓淅水时间。 7.4 石子煤系统

石子煤系统热态调试要求:

a)运行单个石子煤斗,根据实际石子煤量确定该石子煤斗排放时间。对于水力输送石子煤系统,应及时调整输送管道各压力设定值,对于机械式输送石子煤系统,应及时调整振动机的振动频幅或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度。

b)设定每个石子煤斗排放时间,启动整个石子煤系统。对于水力输送石子煤系统,应注意观察石子煤斗中的水位,严防石子煤输送时,水溅入磨煤机。 c)石子煤斗格栅上如有大块石子煤应及时处理。

d)根据石子煤输送管道的压力变化,判断石子煤输送管道内混合物的流动状况。一旦发生堵管,应立即进行疏通处理。

8 调试报告

8.1 提交报告时间

除灰除渣系统通过168h满负荷试运后30d内,应提交调试报告。 8.2 调试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a)系统概述。

b)调试内容及步骤。 c)调试实际进度。

d)连锁、报警最终设定值。 e)出现的主要故障及处理方法。

f)对系统及设备进行修改和优化的内容及建议。 g)对系统及设备特性的评价。

h)附录,如168h试运行及有关试验记录,对系统、设备改进建议的具体方案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系统安装措施(唐)

-705m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系统安装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矿生产计划安排,-705m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将由矿业公司顾北项目部162队施工,巷道设计宽度5808m,高度4530 m,计划采用EBZ255型掘进机进行施工。因施工时排矸的需要,拟采用在综掘机后安装一台DSJ800/2×75型皮带机,皮带机后建立矸石仓,在矸石仓后跟P90B型耙矸机的方式组成排矸运输系统,利用该系统与矿车构成-705m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施工期间的出矸系统。为保证整个排矸系统安装过程的安全顺利,特编制本措施报批、执行。

二、系统构成

-705m南翼6煤底板轨道大巷出矸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综掘机后+皮带机系统, 第二部分为临时矸石仓, 第三部分为耙矸机+矿车系统。排矸运输系统安装顺序为先安装皮带机,然后建立矸石仓,最后安装耙矸机。本措施分三部分内容,分别为皮带机安装、矸石仓安装及耙矸机安装。

三、皮带机安装

1、安装前在地面将需要安装的皮带机件解体后打运至施工地点,皮带机机头卸载部长4.7m,宽2.3m(含电机),高1.7m,重9200kg。拆卸后装车机头卸载部最重4800kg,宽1.4m。

2、施工准备

①检查施工地点作业环境,清理平整巷道确保安全以便安装施工。

②在安装设备地点的上方提前施工好起吊锚杆(两根一组),起吊锚杆规格为:Φ22mm×2500mm,要求全长锚固,严禁失锚(根据现场安装起吊情况确定打设数量)。

③准备好施工用的手锤、手拉葫芦(5吨2个、3吨、2吨各一个)、扳手、尖锥、钢丝绳头、元宝卡等工器具,使用前详细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④准备好安装施工所需的皮带机、皮带、螺栓及其附件。

⑤准备好控制皮带机所用的防爆开关 (QBZ-200型一台,QBZ-80N型一台)、ZJZ-SⅡ型皮带机保护一套、皮带机信号两部及三联按钮一个,检修好后由矿电管部门检验合格并贴证后方可下井,确保开关电气完好无失爆失保现象。

⑥准备好开关接地用的接地棒(1500mm长)、接地扁铁及开关架等物件。

3、设备打运路线 ①地面打运路线:

机修厂房→地面运输广场→副井大罐。 ②、井下打运路线:

副井下口大罐→副井空车线→副井北绕道→南翼轨道大巷→-705m南翼轨道巷→工作地点

4、设备打运及安全事项

①地面将皮带机机头、传动部、改向部、涨紧部、仓架、机尾缓冲等大件装平板车并用Φ12.5㎜的钢丝绳将大件同平板车固定牢固。

②检查装车打运的物料,必须确保无超高超宽等现象以保证打运过程的安全顺利。 ③将托辊、皮带等配件装矿车后运至井下。 ④所需安装的皮带机部件按安装的顺序运至井下。

⑤斜巷打运时严格执行运输队斜巷运输措施和斜巷打运管理制度。

5、皮带机的安装

①用5吨手拉葫芦作为主起吊器具,将皮带机机头件吊起后使用3吨手拉葫芦辅助牵引,把皮带机机头安放在指定位置。按中心线找正后,在机头前方两侧打设2组(4根)地锚,锚杆规格为:Φ22mm×2500mm螺纹钢锚杆,地锚要求全长锚固,严禁失锚,并用18×64锚链将其固定牢固。

②将皮带机的改向部运至工作面,使用螺栓与机头卸载部连接成一整体。

③将皮带机仓架各部件、游动车、涨紧部、传动部等依次运至安装工作面并使用螺栓连接组装成一整体(组装仓架时将皮带机游动车安放在仓架内)。

④将下层皮带人工铺设在皮带机中心线的底板上。

⑤将皮带机机尾及缓冲运至迎头所需安装位置,人工使用手拉葫芦吊放好,保证机尾中线与机头中线在一条线上。并在机尾后迎头方向两侧打设2组(4根)地锚,锚杆规格为:Φ22mm×2500mm螺纹钢锚杆,地锚要求全长锚固,严禁失锚,并用18×64锚链将其固定牢固。

⑥将皮带一端穿过机尾,一端铺至机头处后用张紧车将其拉至穿过机头滚筒,两端用皮带扣连接成一整体。接头要平齐。

⑦将下层皮带一端穿过机尾滚筒,另一端与机头缠绕好的下层皮用皮带扣带连接成一整体。接头要平齐。

⑧人工将H架、纵梁顺着皮带机仓架后摆放好,并将上下托辊上好(下层托辊要托起下皮带)。 ⑨将皮带机电机及皮带机保护(堆煤、烟雾、速度、温度、跑偏)、信号搭好火,然后开动皮带机进行调试,同时试验皮带各种保护是否灵敏可靠。电缆按标准化吊挂平直。

6、皮带机的调试 ①空载试运转调试

A、检查机架和各机械装置是否紧固。

B、检查减速器、电动机、滚筒及各润滑部位是否加入足够的润滑油。 C、检查电器信号及控制装置是否完好。 D、点动电动机,观察电动机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E、启动涨紧装置,给皮带机足够的张力。以驱动滚筒处皮带不打滑为宜。

F、开机对皮带机跑偏进行调整,并观察温升、振动、噪音、泄露是否正常。各运转部件有无碰撞。

②负载试运转调试

A、间断给皮带机上料,观察物料是否位于皮带中央,调整皮带跑偏。 B、连续50%给料无异常后逐渐增大给料量,并适当调整皮带跑偏。 C、观察传动装置有无异常声音,检查电机、减速器高速轴温度。 D、检查清扫器效果,及皮带有无刮碰损伤。

四、皮带机安装质量要求

1、安装的皮带机机头中要与皮带机机尾中心线一致。

2、皮带机机架部连接件要齐全,紧固件必须拧紧,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3、仓架内轨道搭接要平直,确保游动车游动自如。

4、皮带接头不得有老化现象,接头卡子要牢固平整,结合面要对称且必须垂直与胶带中心,带宽及带候磨损不得大于20%。

5、皮带机H架摆放要平齐,底托辊吊耳要朝向机尾方向。

6、皮带机托辊要齐全, 转动灵活,无异响卡阻现象。

7、运行中, 驱动部平稳无异响,胶带不打滑、不跑偏。

8、皮带机各保护(堆煤、烟雾、速度、温度、跑偏)安装位置要符合要求,试验动作要灵敏可靠,声光信号要清晰可靠。

9、电气设备使用要完好,杜绝有失爆失保现象。

五、矸石仓安装

本次所需安装的矸石仓总长度根据现场施工场地范围约35~40m,宽度为2.7m,高度为2.5米左右。矸石仓结构为钢结构,采用工字钢作为矸石仓顶梁,工字钢站柱作为支撑,在工字钢站柱侧翼辐射钢板作为封闭围栏。使用的钢结构材料为:工字钢为矿用11#(长度11m)工字钢,钢板厚度为8mm。

1、施工准备

①皮带机安装好后在需要安装矸石仓地点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整顿、清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②地面准备好34根矸石仓站柱以及工字钢纵梁,矸石仓站柱采用矿用11#号工字钢加工,长度4600~4700mm;纵梁同样采用矿用11#工字钢加工,工字钢站柱及纵梁打孔,站柱与纵梁采用铰接连接,地面准备好连接件,连接材料为地面加固好的专用U型卡、螺丝及钢板,或采用21.5mm钢丝绳加元宝卡作为连接件。

③将安装矸石仓的工字钢等材料经地面运输到井下工作面,分类堆放,为矸石仓安装做好准备。

2、矸石仓安装

①在需安装矸石仓的地方挖矸石仓安装基础,基础深度400~500mm,长度与矸石仓长度一致。 ②安装矸石仓纵梁,纵梁利用锚索和大卡子进行固定,每个固定点使用2根锚索和一个大卡子(也可使用专用连接件进行紧固),固定点间隔1.5m。

③矸石仓纵梁固定好后安装矸石仓站柱,每根矸石仓站柱间距1.5m(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进行加密),矸石仓站柱与纵梁使用连接件进行连接,且保证连接牢固、可靠,站柱顶部标高应保持一致。

④矸石仓站柱与纵梁连接好后,进行矸石仓站柱与矸石仓基础浇筑,浇筑砼等级C20.浇筑高度不小于0.5m,浇筑范围为矸石仓全长。

⑤浇筑工作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撒水养护工作,至达到混凝土强度等级。

⑥浇筑完毕后,在浇筑好的混凝土以上部位采用钢板与工字钢站柱连接固定的方式对矸石仓进行封闭,封闭高度为混凝土以上至矸石仓顶部位置。

六、耙矸机安装

1、施工准备

①耙矸机地面试运转正常后,装车入井打运至现场。

②提前准备好2T手拉葫芦2个、3T手拉葫芦1个、起吊绳头等器具。

③在拨门口轨道上方打好¢24mm*2400mm起吊锚杆2根,在左右两侧打¢24mm*2400mm固定锚杆2根,一根锚杆加2卷锚固剂搅拌均。

④提前办好停电票,准备好耙矸机搭火时间。

2、耙矸机安装步骤

①将装有耙矸机件的平板车按先后顺序倒运至作业范围,挂好警戒牌。清理作业现场,留出足够的作业空间。

②检查起吊器具、锚杆、绳头等完好情况,确认后起吊锚杆上挂好手拉葫芦。 ③将中部槽吊起,台车推到其下方,缝合中部槽与台车。 ④将加长槽吊起,缝合加长槽与中间槽。 ⑤将卸料槽吊起,缝合加长槽与卸料槽。 ⑥将过渡槽吊起,缝合过渡槽与中间槽。 ⑦将簸箕口、连接槽缝合。

⑧卡紧卡轨器,卸料槽起吊固定,耙矸机左右两侧固定。 ⑨安装耙矸机支腿、护栏。

⑩按停电票时间耙矸机搭火,试运转。

3、安装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⑪、耙矸机各部件在地面装平车,用18.5mm钢丝绳穿过各部件中心孔和平车困扎孔,用手拉葫芦刹紧后使用2副配套绳卡卡牢;

⑫、将耙矸机各部件打运至-648~-705南翼轨道斜巷下口后,用11.4Kw小绞车打运至施工地点;⑬、有井巷队负责在施工地点打专用起吊锚杆;

⑭、由专人对施工点进行“敲帮问顶”,用长钎子找净顶板、巷帮的浮矸、活矸; ⑮、起吊使用3T手拉葫芦,18.5mm钢丝绳头; ⑯、使用手拉葫芦起吊前,应对专用起吊锚杆、起吊工具认真检查,不合格不允许使用,手拉葫芦不能滑链,钢丝绳头不能有断丝、锈蚀现象,严禁使用铁丝、棕绳等来代替钢丝绳头; ⑰、在施工地点前后拉网、挂牌警戒,与作业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⑱、起吊各部件时将葫芦链穿过加工好的起吊孔,试起吊(离地100~200mm)1~2次,重心平稳后方可正式起吊;

⑲、起吊台车必须使用双链起吊,单链起吊其它部件时必须将系好扣得尾链与主链用螺栓或销钉可靠连接;

⑳、用18.5mm钢丝绳和配套的2副及以上钢丝绳卡将台车捆扎牢固,用1台双链3T手拉葫芦将台车吊出平车,并用掩板将台车前后轮对掩牢;

⑴、将耙矸机前、后站腿用1台3T手拉葫芦分别吊出平车,然后将扒矸机站腿抬运至安装地点,用螺栓将站腿与台车缝合紧固;

⑵、用手拉葫芦将机身溜槽从平车吊出,放置在台车上合适位置,用螺栓将机身溜槽与前后站腿缝合紧固;

⑶、用手拉葫芦将前簸箕口吊至机身溜槽合适位置,用螺栓将前簸箕口与机身溜槽缝合紧固; ⑷、用手拉葫芦将过渡溜槽吊至机身溜槽合适位置,用螺栓将过渡溜槽与机身溜槽缝合紧固; ⑸、用手拉葫芦将机尾溜槽吊至过渡溜槽的合适位置,用螺栓将机尾溜槽与过渡溜槽缝合紧固,且葫芦不拆除;

⑹、用双股5分钢丝绳穿过机尾溜槽专用吊挂孔,生根在机尾溜槽正上方的专用起吊锚杆上,两侧各用不少于2个配套的绳卡卡牢;

⑺、将一空车皮推至下方用三棱木掩牢,并用木料将车皮与耙矸机垫实,然后方能拆除手拉葫芦;

⑻、用手拉葫芦将耙斗吊出平车落至地面,用手拉葫芦将耙斗拉移至耙矸机前方并组装好; ⑼、在整个起吊过程中,必须安设专人指挥和专人观察顶板及起吊点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待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起吊要均匀慢拉,防止设备打滑或突

然落下;

⑽、耙矸机安装好后,用四个卡轨器将耙矸机固定在轨道上。

4、耙矸机接火安全技术措施

⑪、在对耙矸机接火前必须对扒矸机搭接火开关的上级开关进行停电、闭锁、挂牌,并闭锁到位,在开关手柄处悬挂停电牌;

⑫、接火前,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和程序,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封线程序缺一不可,验电时必须使用完好、同等电压等级规格的验电笔,瓦斯浓度大于0.5%时,严禁验电、放电;

⑬、耙矸机接火时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非专职电工或非值班电工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严禁口头、电话约定进行停送电;

⑭、各开关接线腔内的接线工艺必须严格按照防爆要求进行施工,接线完成后必须保证接线腔清洁,接线腔内无工具遗漏和铜丝、铜屑等,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七、安全管理措施

1、平巷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井下需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斜巷运输由矿运输队负责,严格遵守运输队关于斜巷的运输措施及管理制度。

(2)、推车前,应认真巡视路线,检查轨道及道岔,清除沿途障碍物,确保线路畅通无阻,并将后车用木楔稳住。

(3)、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两脚站在道外,不准在车前拉车或道心推车。并注意防止巷道两帮或风门等物体挤伤人。在弯道推车时,用力要里带外推,以防掉道。遇行人、拐弯、过风门等要放慢车速,并大声喊叫,通知前方人员闪开,下坡行车严禁扒车和放飞车。

(4)、推车过风门时,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严禁人与车同时过风门,以防风门挤人,要求人员必须站在矿车后面推车,一人先打开一道风门,推车过后,将风门关上,再打开另一道,严禁用车撞风门。

(5)、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6)、平巷停车时必须使用专用三角道木、掩车道木、专用掩车木刹等专用掩车工具将车掩牢。

(7)、平巷运输原则上利用巷道内已安装好的11.4Kw小绞车进行运输,利用小绞车进行运输时要确保以下几点:

①、绞车必须经安监、调度、机电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

③、绞车司机必须熟练掌握绞车的结构、性能和基本原理,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保养、会处理一般性故障”;同时绞车司机应该熟悉绞车牵引段周围环境及牵引车数量等基本情况。

④、绞车开车前,绞车司机应检查好绞车周围情况及绞车各部件完好状况,只用在绞车周围顶板支护牢固、安全,作业地点整洁,绞车各部件完好,信号装置齐全、可靠的情况下,方可启动绞车;若发现问题必须汇报处理,待处理好后方可工作。

⑤、绞车运行过程中,司机应集中思想,谨慎操作,听清信号,按信号开车;绞车司机要随时注意矿车运行情况及绞车各部件运行情况,发现矿车运行不正常、矿车掉道或绞车部件运转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处理,待处理好后再运行。

⑥、小绞车使用执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外单位确须使用时必须和管理单位联系好,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⑦、遵循封闭式管理原则,在需要运输的范围内设置警戒,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打运范围,且运输时做到信号统

一、清晰。

2、手拉葫芦起吊安全管理措施

(1)、作业时使用的索具、绳扣、夹具、手拉葫芦等安全系数要满足要求,起吊梁、起吊环、吊钩等用前必须检查,确认可靠后,方可使。手拉葫芦使用前要详细检查,确保手拉葫芦各构件齐全完好,使用安全。

(2)、起吊安装时,利用Φ18.5mm的钢丝绳栓及不少于两副绳卡卡固起吊或用18×64锚链作为起环起吊,锚链必须使用连接环连接。起吊用的钢丝绳必须完好,严禁使用不合格钢丝绳起吊。起吊前要对顶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起吊。

(3)、吊装时,必须由二人以上进行,一人检查,一人操作。严禁一人吊装,重物下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不得站在起吊物上方或位于起吊点下方或设备可能歪倒打滑的方向,防止重物下落砸伤人员,负责指挥、检查人员必须时刻观察顶板、起吊点、及起吊装置附近的安全情况,及时提醒指挥操作人员,一旦发现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险情后再进行吊装。

(4)、设备每次起吊200㎜高时,要停止起吊,把起吊装置再认真检查一遍,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起吊。

(5)、起吊过程中,如发现如下问题之一,必须停止起吊并放下起重设备进行处理,排除故障后方可起吊,禁止强行起吊。

①起吊时,支架变形,顶板掉石,钢丝绳断丝。 ②起重链打滑,松脱等。

③起吊异常沉重,起吊手拉葫芦工作声音异常。 ④起吊设备、重物不稳、旋转、摇摆。

(6)、被起吊的设备捆绑要牢靠,并找好重心后,方可起吊。

(7)、起吊过程要均匀慢拉,防止打滑,造成设备突然落下伤人。

(8)、起吊设备、重物的重量必须符合手拉葫芦的铭牌规定,严禁过负荷起吊及单链起吊。

(9)、起吊工作要等设备放置平稳后,方可摘掉钩头。

(10)、严禁抛掷手拉葫芦。

(11)、严禁改动产品的原设计,更换的零部件必须达到原设计要求。 (12)、起重链条不得扭转或打结,双行链手拉葫芦的下吊钩组件不得翻转。

(13)、设备起吊悬空时,严禁任何人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悬吊物的下方,以防意外。 (14)、起吊作业不得中途停止,人员不得擅自脱岗,擅自行动,需要停止时,必须将物件落下放稳。

(15)、起吊前检查周围情况,除操作及监护人员外,周围5米范围内不得有人逗留。

3、电气安装安全管理措施

(1)、电气设备使用时,必须保证各项保护齐全,可靠,无失爆现象,达到完好标准,。

(2)、拉电缆时要有专人指挥,抬放拉移行动要一致,拐弯处严禁人的任何部位在电缆内侧,以防伤人。

(3)、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同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

(4)、连接器在进行安装时,橡胶密封圈不能压迫太紧,以免苡线变形破坏绝缘。

(5)、严禁带电搬迁,拆除和检修电气设备,停电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电后开关闭锁,挂停电牌。

(6)、电气设备安装应做到:无鸡爪、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漏电保护,有螺钉弹簧垫,有密封和档板,有接地装置。

(7)、设备的拆、搭火及停送电应由专职电工严格按规程及停电票操作。杜绝电气失爆失保。

4、、锚杆(索)机使用管理规定 (1)操作与使用

(1)、作业前的准备

(2)、操作者必须掌握锚杆钻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检查本机的各零部件是否齐全,紧固件是否松动。

(4)、压缩空气一定要清洁,空气压力应控制在0.4~0.63Mpa之间,因此输入管路上应装限压阀。

(5)、外接水源和气源在送入锚杆钻机前设有专用阀门。 (6)、锚杆钻机开动前,扳机、扳把应处于关闭状态。

(7)、检查油雾器内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如果没有应加20到30号机械油。

(8)、锚杆(索)机使用前要用专用销子对风带、水带进行连接,使用前将风带、水带用14#

铁丝绑扎在机器上进行二次保护,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认所以连接牢固、可靠,防止施工过程中风带、水带脱了甩伤人。

(9)、各闸阀处必须安按照公司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开启及关闭闸阀所用的助力棒。 (2)钻孔作业

(1)、每班作业前应作空载试验。试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支腿控制扳把缓慢转动达到开的位置,使支腿内各级缸筒缓慢上升。将扳把转动达到关的位置,各级缸筒应在自重下缩回。

②马达控制扳机缓慢压下,使钻杆接头旋转。

③马达控制扳机压下,支腿控制扳把转动达到开的位置,钻杆接头旋转与支腿内部各级缸筒外伸应能同时进行。

④水控制扳把转动达到开的位置,钻杆接头顶部有水流涌出。

⑤以上各顶若达不到要求,不能进行钻孔作业。修复后应重新做空载试验。

(2)、空载试验正常后将六方钻杆插入钻杆接头的六方孔中,将马达控制扳机旋开一小角度,让钻杆缓慢转动把手。同时将支腿控制扳把旋开一小角度,使钻头和顶板逐渐接触。然后将水控制扳把转到开的位置,将马达控制扳机全压下,开始钻孔作业。钻进过程中适当调节支腿控制扳把的角度,即可调节钻进速度。

(3)、钻完一根钻杆后关闭支腿水源,使锚杆钻机在慢转速下带着钻杆下降,然后关闭马达风源。从钻杆接头中取出短钻杆,并将另一已装有钻头的长钻杆插入钻杆接头的六方孔内,继续进行钻孔作业。

(4)、钻进过程中水流不可中止,水应清洁,否则影响钻进效率。最佳水压应控制在0.6~1.2Mpa之间。

(5)、开钻打眼前必须敲帮问顶,找净浮矸、危岩,必须进行临时支护,钻眼时应按事先确定的眼位钻眼,完毕后应将眼内的粉末和积水吹净。

(6)、打锚杆眼时,必须做到当班眼当班锚,打一个锚一个,保证锚杆质量,严禁打穿皮眼或顺岩层缝打眼。

(7)、锚杆钻机必须三人配合作业,一人操作机具,一人观察顶板和换钎杆,一人管理风、水管。

(8)、加减钎杆时,必须保证钻杆的方向与钻孔的方向一致,减去钎杆时必须用扳手扭卸,卸接钎杆时人员站在眼位一侧,避免钎杆滑落伤人。

(9)、打眼工严格按设计眼位、角度施工,同时要在钻杆上做好标记,保证打眼深度。 (3)安装锚杆(索)

(1)、钻孔后安装锚杆(索),将钻杆从钻杆接头中拔出,插入双六方套。

(2)、将螺母拧在锚杆上并插入双六方套中,用锚杆钻机将锚杆(索)连同药包一起送到孔底(树脂药包在顶端),随即使锚杆快速旋转数秒后停转,此时继续保持推力待药包凝固后使机体落下。

(3)、然后用锚杆钻机将螺母拧紧。如力矩达不到要求,可用手逆时针方向推动操纵臂即可将螺母拧紧。

(4)、锚索安装预紧时,张拉仪下方45°范围内严禁有人。 (4)安全措施

(1)、操作前所有操作控制开关,都应处在“关闭”位置。 (2)、所有通气管路确保清洁度。 (3)、按标志牌所示联接气路、水路。 (4)、严禁在钻机下衬垫木料。 (5)、严禁用手触摸旋转的钻杆。

(6)、推进速度和推进力度要适度,防止卡钻,损坏钻杆、钻头。

(7)、当钻机突然卡钻时,将产生较大的反转扭矩,操作者应精心操作,以防扭伤。 (8)、当钻机收缩时,手不要按在气腿上,防止挤手。 (9)、油雾器内充满足够润滑油,无油雾喷出时不准开钻。 (10)、钻进过程中,钻杆不得与钻机相对倾斜。

(11)、减速箱内每月注20#机械油或黄油,减速箱体温度不超过65℃。

(12)、用操作臂可以拧紧锚杆螺母,使钻孔、搅拌、安装螺母一体化,但使用力量要适度,否则会损坏输出轴与内六方套。

(13)、钻孔结束后,机具用水冲洗干净,并远离工作面,安放位置要正确,严禁乱摔,乱砸。 (14)、钻进过程中,水流不可中断。

(15)、操作者应远离钻孔中心线,以防钎杆折断时发生意外。 (16)、当冲洗水压力超过4Mpa时,在输水管路上应装减压阀。

(17)、打锚杆眼时,严格按规定准备齐全套钻杆,并保证钻杆方向与钻孔方向一致。 (18)、装锚杆前,必须用压风吹净眼孔,压风开启时,管口前方严禁站人,更不得将管口对准人。

(19)、安装锚固剂,必须检查锚固剂的规格、型号,不准乱用,破损的药包应及时处理。 (5)钻眼安全管理措施

(1)、打眼工应熟悉、掌握钻眼机具的结构、性能和操作的方法。

(2)、钻眼前,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用长把(L≥2.5m)工具找净顶帮及迎头掌子面浮矸危岩,加固好帮顶支护,严禁在无支护的顶板下打眼或从事其它工作。做到先检查,后工作,

不安全不工作。

(3)、打眼时,现场班队长要指定专人始终注意观察顶板情况,发现有浮矸危岩时立即提醒打眼人员停止作业,进行敲帮问顶,找尽浮矸危岩后方可恢复打眼工作。

(4)、使用风钻打眼时,施工人员要将工作服袖口扎紧,防止绞衣袖拧手;严禁戴手套钻眼;使用风锤打眼时,要先检查风、水管路情况,各联接部位要上紧、拧实,严禁骑在锤腿上打眼;领钎工要在打眼机具的一侧,不得站在钎下,认眼后及时后退至打眼机具后方;严禁风锤交叉打眼和人员从钎下通过,以防掉矸或断钎伤人。

(5)、坚持湿式打眼,使用好水钎子,严禁干打眼。

(6)、打眼时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以防断钎伤人。若遇眼孔突然出水、出气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钻眼,不要拔钎子,并立即向矿调度信息中心和本单位汇报,同时撤人,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恢复工作。正常掘进过程中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7)、打眼过程中,不准用手直接扶钻杆。

(8)、锚索机使用时必须有防倒措施,采用保险带,一端牢固的绑扎在锚索机上,另一端使用防脱挂钩挂在顶板的钢筋网片上,防止锚索机使用时歪倒伤人。

(9)、锚索机在操作过程中,从顶板至锚索机头呈45°角范围内,严禁有人。

5、其他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前检查施工地点得安全情况,敲帮问顶却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2)、施工中应安排专人统一指挥,他人不得发号命令。

(3)、参与施工人员施工前要签写互联保责任书。身体不适的职工严禁入井参与施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否则严禁作业。

(4)、施工须有专人指挥,其它人员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5)、参加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工种的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施工措施,按章作业,杜绝违章现象。

(6)、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先检查后工作,先排除隐患后开工,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7)、两人以上(含两人)搬运物料时要联系好,抬放要一致,以防配合不好伤人 (8)、登高作业时要有专人监护,登高人员要佩戴保险带,并生根牢固。 (9)、组装缝合螺栓时严禁用手指校对螺栓孔。

(10)、卸车时车辆要停稳固定好,防止卸车时车辆移动伤人。

(11)、利用张紧车穿皮带时,游动车要用锚链锁固在仓架上,防止游动车窜动。人员不得靠近胶带,如有问题,必须停止张紧车运转,挂牌停电后方可处理。

(12)、皮带机皮带做头连接时,人员要远离机头、运转装置20米以上位置处施工,施工前

要安排专人停机,停电、闭锁、挂停电牌。

(13)、皮带机操作应由专人操作,并要持证上岗。操作时要精力集中,发现问题及时停机。 (14)、试运行中如发现电流过大,皮带机带动不起来有杂音,要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检查,将故障排除后方可开机。

(15)、处理调整H架时要先停机切断电源并加闭锁,并在电源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开机”标志牌。

(16)、皮带机开机调试及运行时,所有人员必须远离旋转、运行的机件。严禁人员站在皮带机上方用手或工具拨正跑偏输送带以及其它转动部位。

(17)、调整各转动滚筒时,控制设备开关必须停电闭锁挂牌。 (18)、皮带机的停止运行要用声光信号联系,信号不清严禁开机。

(19)、皮带机安装好后转动部位要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栏,行人过往处要安设过桥。机头处卸载点处要安装喷雾及配置灭火器、沙箱等设施。

(20)、作业地点必须悬挂瓦斯便携仪,瓦斯便携仪应设在顶板支护完好、无淋水处,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不得随意移动、破坏,且不得覆盖;报警浓度≥0.8%。

(21)、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或CO2浓度达到1.5%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2)所有的安装施工活动,在施工前必须先将施工地点附近的环境清理一遍,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施工前要做到“干活先相活”,在施工中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尤其是起吊、固定等工序时,现场要有副队长以上管理干部及项目部安全协管员在现场跟班指挥,监护。

(23)施工现场安装工字钢纵梁、工字钢站柱及施工固定工字钢纵梁用的锚索、以及工字钢纵梁与站柱之间的连接时,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按照以下方式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采用3寸钢管加工的两个马腿进行搭设,马腿高度不低于1.4m,马腿上铺放适量优质大板,大板两端露出马腿200mm左右,用铁丝将大板与马腿绑扎牢固,在大板上使用锚索机的位置铺钢筋网片并用8#铁丝与大板绑扎牢固,施工时人员站在施工平台上,平台搭设高度超过2m时,施工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

(24)、登高作业或在梯子上进行作业时,高度超过2.0m时需要佩戴保险带。 (25)、施工地点必须做好照明亮化工作以确保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 (26)、拌料时人员必须站开以防止铲子误伤施工作业人员。

(27)、使用风镐时,风带接头必须用铁丝捆扎牢固进行二次保护,工作人员使用风镐、手镐作业时需佩戴护目镜。

(28)在施工中,打起吊锚索(杆)施工人员要留名,现场专人进行监护,确保锚索(杆)质量。

(29)、耙矸机必须卡轨紧固、起吊牢固、支腿齐全、制动灵敏方可使用。 (30)、拌料采用湿式拌料,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好防尘口罩等防护工具。 (31)、从矿车上卸料时,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

(32)、耙装机倒向轮可以固定在锚桩、专用锚杆或过河绳上,必须牢固、可靠。

(33)、本措施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煤矿三大规程、《顾北矿手拉葫芦起吊使用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执行。

13

第四篇:门禁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措施

1、门禁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1.1、设备安装

(1)前端设备

A、进门处安装读卡器。在读卡器感应范围内,切勿靠近或接触高频或强磁场(如重载马达、监视器等),并需配合控制箱的接地方式。

B、出门处安装出门按钮。

C、电磁锁安装在门和门框的上沿。

D、为保证安全性和美观性,控制器和电源箱可采用现场安装或安装于弱电井内。现场安装控制器的优点在于节约线材的使用,控制器安装于弱电井内便于系统日后的维护和系统的安全,也可将控制器箱安装在读卡器上方,靠近电磁锁处。具体情况可根据客户选择安装方式。 (2)中控室设备

A、控制主机和键盘安装在立面墙上或置于工作台上。 B、报警装置放置在报警效果较好的位置。

C、由于门禁系统的特殊性,要求对该系统供电良好,建议采用 UPS电源,对门禁系统集中供电。 1.2、设备调试

(1)系统安装完成后,先把一路门禁读卡器信号接入主机,然后单独检测该路门禁读卡器情况,有无漏报、误报情况发生。这一路检测没问题后在接入另一路,如此这样,把每一路都单独检测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把所有线路接齐。 (2)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权限分别授权,如部分人员可以在任意时间进出任意的地点,普通人员只能凭授权卡在授权时间内进出授权范围。当所有门禁点的正常开启和非法开启时,查看控制中心电脑是否有纪录。 (3)尝试中心电脑因故障或其它原因不能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是否可以独立纪录所控制门点的相关信息,当中心电脑连接后,所有信息是否可以自动上传,是否可以保证信息纪录的完整性。 (4)做好调试记录。

(5)最后填写竣工报告。 1.3、管线安装

(1)安装工程布线应符合国家规定“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及规定。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同一槽孔内。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小截面系统连接可以绞接,绞接匝数应在五匝以上,然后搪锡,用绝缘带包扎。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接线端子箱内的端子宜选择压接或带锡焊接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个应的标号。

(2)门禁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并应有明显标志。安装在轻质隔墙上,应采取加固措施。引入门禁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不易褪色;端子板与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二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3)门禁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门禁控制器的接地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4)监控室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接地母线的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和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母线与机架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电缆走道上的铜带母线可采用螺丝固定,电缆走道上的铜绞线母线,应绑扎在横档上;系统的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第五篇:电子巡更系统的安装施工组织方法及措施

1、施工准备

1.1、材料

1.1.1、机房设备:主要包括系统主机、充电器、计算机(内置管理软件)、打印机、不间断

电源等。

1.1.2、传输部分(在线式系统):包括分线箱、电线电缆等。 1.1.

3、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巡更点、巡更棒、数据采集器等设备。

1.1.4、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 说明书等。并经国家3C 认证,具有3C 认证标识。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进口 商品商检证明。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1.1.5、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 1.

2、机具设备

1.2.1、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1.2.2、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1.

3、作业条件

1.3.1、机房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1.3.2、机房内、弱电竖井、建筑内其他公共部分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箱、盒施

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2.

2、操作方法

2.2.1、终端设备安装

2.2.1.1、安装前应按图纸核对巡更点的位置及数量,并读取巡更点的ID 码。 2.2.1.

2、巡更点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安装高度为1.4m。对于离线式系统,巡更点应安装于巡更棒便于读取的位置。

2.2.1.3、对于离线式巡更点,安放时可以用钢钉、固定胶、或直接埋于水泥墙(感应型巡更点),埋入深度应小于5cm,巡更点的安装应与安装位置的表面平行。感应型巡更点的读取距离一般在10-25cm 之间,只要巡更棒能接近即可。

2.2.1.4、安装巡更点的同时,应记录每个巡更点所对应的安装地点,所有的安装点应与系统管理主机的巡更点设置相对应。

2.2.2、机房设备安装

2.2.2.1、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2.2.2.2、按照图纸连接巡更系统主机、计算机、UPS、打印机、充电座等设备,如图3.2. 5-1安保中心设备连接示意图所示。

2.2.2.3、设备安装应牢固、紧密,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2.2.2.4、安装的设备应按图纸或产品说明书要求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2.2.2.5、安装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不应低于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 2.2.2.

6、安装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符合系统软件的要求。 2.2.2.7、按照软件安装说明书和帮助安装软件。 2.2.

3、系统调试

2.2.3.1、运行巡更系统管理软件,进行初始化设置。

2.2.3.2、按照图纸对巡更点进行读取操作,确认巡更棒读取数据正常有效。 2.2.3.

3、在巡更系统主机上测试对巡更棒读取的数据进行读入、数据查询、修改、打印、 删除等操作,对系统软件进行调试。

3、成品保护

3.1、设备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设备。

3.2、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妥善保管钥匙,以防设备丢失、损坏。 3.

3、对系统的巡更点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其损坏。

4、质量问题

4.1、质量问题:接线错误。

防治措施:计算机、系统主机、巡更点的接线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4.2、质量问题:通讯不正常。

防治措施:严格检查系统接地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接线是否压接牢固,消除或屏蔽备

及连线附近的干扰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专题组织生活会下一篇:车站站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