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论文

2022-04-2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规模扩张,大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假期返乡及外出期间出现的意外及侵权伤亡事件及由此带来的高校和受害家庭之間的大额赔偿纠纷越来越多,并日益引发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成为困扰高校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大学生意外风险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论文 篇1: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构建下体育保险重要性研究

【摘要】当今我国体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保证学校体育安全有序地展开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学校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体育保险和学校体育保险的发展现状,揭示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体育保险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提出相关建议:政府要做好学校体育保险制度安排和扶持工作,加强体育保险监管;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入学校体育保险内容;保险公司应当重视学校体育保险产品的开发;注重体育保险行业人才的培养。让体育保险真正为学校体育保驾护航,为构建体育强国和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保险;安全保障;机制构建

1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的根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命脉,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中之重。但是一直以来,困扰学校的问题是:一旦学生在运动中受伤,这个责任该谁来承担?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是学校体育多年来一直绕不开的话题,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较差的负面影响,引发家校之间矛盾。所以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的研究迫在眉睫,而体育保险在这中间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学校安全保障机制的研究现状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是 对学校体育中的安全问题提前预防,对安全问题进行控制、救援与处理的功能系统。它是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的有效控制手段,是针对学校范围内所有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而建立的。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控制性, 它主要围绕着责任主体、政策法规、安全教育,硬件设施等方面建立管理模式。目前对于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的研究主要论点集中在学校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场地设施管理制度的建立、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几个方面。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指学校建立一系列针对体育伤害事故的安全的规则与规范,要求师生共同遵守,这包含课内和课外活动的一些行为准则。场地设施管理的制度是指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对校内场地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消除不安全隐患。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是指要对学生进行对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教育、使用相关运动器械的安全教育和进行体育活动本身的安全教育。在组织体育活动安全合理的进行,维持好体育活动的现场秩序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进行危险游戏时,应及时告诫制止。教师更重要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的指导和对运动规则的培训,在运动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安全保护和措施。学生的职责和义务是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严格准守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听从学校和教师的安排,不擅自活动、不擅自使用危险器材等,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应及时上报教师。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认为是体育安全保障体系当中,预防理念的核心内容。因此,建立学生体育运动档案,做好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当中的安全性。

目前的体育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主要的压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行使的安全保障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教师本身却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所以一旦出现安全伤害事故,第一责任人就是体育教师本人,这并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由此,体育活动带来的风险就需要转移,而保险是很重要的一个转移风险的手段,它有分摊损失、补偿经济的功能,是安全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3体育保险的现状与分类

3.1体育保险的现状

体育保险是保险中针对体育场景的一类保险总称,最初主要保障运动员的意外伤害,后来逐渐扩展到普通运动参与者的意外伤害、赛事组织者的公众责任、体育设施的财产损失和责任等。 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稀缺,供给不足,虽然我国是体育大国,每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以亿为单位计算,每年展开的大型体育赛事上千场,但是专门从事体育保险的公司却寥寥无几,能提供的险种也非常有限。目前针对体育类的险种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范畴,学校体育和其他社区体育的相关领域较少,对普通体育运动的伤害保险、体育设施保险、体育器材保险、体育赛事保险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保障体育活动种类方面,项目较少,很多体育保险种类并没有被适时推出,如赛事取消险、财务保险、赞助取消险、运动员职业生涯突然结束险、俱乐部降级险、球员工资保险和运动员身体局部保险等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3.2体育保险的分类

体育保险是指在体育产业发展领域里所从事的保险活动。概念简单,但是其所涉及的险种却十分复杂。以场景分类来看,体育保险可以分为竞技体育保险和大众类体育保险,竞技体育保险又可以分为赛事保险和运动保险;全民体育保险包括校园运动保险和运动休闲保险。再进一步细化下去,体育保险可以涵盖业内常见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等几乎全部险类。 我国目前的体育保险内容主要还集中在对意外保险这块,对体育运动相关的保险选择并不多,而保险的对象主要为学生,对教师的运动意外保险及责任保险还是属于比较空缺。而学校对于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和体育运动器材设施这块的保险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这跟目前市面上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保险种类的限制也有很大的关系。

4学校体育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

4.1学校体育保险现状

学校体育保险狭义上是指保险公司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的体育保险产品,保障学校师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广义上,学校体育保险还包括政府引导或强制学校进行的体育保险制度安排。与职业运动员保险体育类似,学生体育保险也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但是,与职业运动员的社会保险相比,学生的社会保险种类更加单一。针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这两类不同的学生群体,社会保险的内容也略有不同。目前我国学校中购买最多的是“中小学生平安保险(学平险)”,由于其价格低廉,在中小学校园中广受欢迎。

4.2学校体育保险存在问题

4.2.1保险意识淡薄

目前来看,如果学校里如果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一般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承保的保险公司对受害者给予全部或部分经济赔偿;另一种是由事故有关各方协商解决,分担赔偿。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不要求学生强制保险,所以保险意识普遍淡薄的学生和家长会拒绝投保,一旦事故发生,在索赔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来规定校园伤害事件,与之相关的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等也很不明确,导致不少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让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都倍感困扰。另外普通学生或家长对保险业务不熟悉,有的在出险后不能及时投案,而发生因投案超期而与保险公司发生争执的现象;或因索赔时手续不全来回奔波补办手续,甚至被拒,最后只能自行承担费用。

4.2.2保险险种单一,覆盖面窄

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一般只涉及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活动, 但体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规的课内体育活動,学校的课外的体育活动、校内运动比赛、学校运动队训练等。由此,体育运动的风险已悄然扩大,如课后参与学校布置的体育活动造成体育伤害事故又该由谁承担?现在我国的学校体育场馆呈逐渐对公众开放状态,如在学校提供的场地、器材及场馆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又谁来担责?从现有的保险险种看,我国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学校体育保险,甚至还没有学校体育保险险种的说法。

4.2.3缺乏学校体育保险人才

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经纪少,更没有专门从事学校体育保险的经纪公司,体育项目众多,种类丰富,如果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对项目不熟悉,无法保证其服务的质量。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不同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程度和种类的风险,由此带来的损伤的程度和几率也不尽相同。由此带来的条款不尽合理、定损手段落后、理赔工作质量差等都与学校体育保险从业人员少及现有人员对学校体育保险业务和技术方面专业知识贫乏有关。

5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中体育保险的作用

5.1体育保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心理安全感

我国目前的学校体育课有“萎缩”之势,虽然在新课标之后,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上教学深度却越来越浅,大多体育项目教师不敢深入教,学生不愿深入学,长久以往,难以形成身体记忆,学生无法掌握其运动技能。追究其原因,还是涉及到体育课程的安全性。所以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中,一贯秉承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运动强度大、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已基本退出体育课舞台,取而代之的都是较为柔和的体育项目,但是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项目的的发展,跟体育精神也有一定的背离。导致这一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居高不下,家校矛盾日益严重,有些体育教师为了明哲保身,干脆采用“放羊式教学”,导致体育课既没有技能的掌握,也没有负荷量的练习,形同虚设。但如果在体育课开展的同时,体育保险投保到位,责任清晰,条款明确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教师、学生、家长一定心理上的安全感,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让他们心理上建立安全感,万一发生伤害事故,保险能够给他们提供保障。

5.2体育保险对学校体育场馆设备设施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还不够完善,险种单一,没有针对学校这块体育场地设施险,所以大部分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没有投保的情况,但是事实上,体育设施设备是学校体育经费支出的大头,每年的场馆设施维护、设备设施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一旦发生如火灾这样的意外,将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对于像运动器械这类高风险产品,我国大多数体育器械生产厂家没有对产品进行产品责任保险,即使有,其赔偿限额往往较低,难以真正起到保障作用。而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投保的最大的功能就是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顺利进行,保证场地设备的安全,如遇意外,通过赔偿将损失降到最低。

6结语

当今我国体育事业正蓬勃发展,学校体育更是重要的环节,体育保险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当务之急是把体育保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首先政府要对学校体育保险制度有更加合理的安排和扶持,加强体育保险监管;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入学校体育保险内容,组织学生和教师购买相应的保险品种;保险公司应当重视学校体育保险产品的开发,丰富其险种,全面保障师生的运动安全;另外是对体育保险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保险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理赔效率,使自身经营能力得到提升。让体育保险真正为学校体育安全保驾护航,为构建体育强国和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延礼.保险可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构筑风险保障[J]. 清华金融评论. 2020年 第3期 14-18页

[2]郁彦妮.普通高校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机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11)

[3]郑国如.体育保险:保险业的下一片蓝海[J].中国保险2017年第12期12-14

[4]沈建明,刘树军.体育保险对构建和谐体育与促进体育发展的作用[J]西部体育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19期)

[5]施朝阳,曹英.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保险认知与需求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月第 11 卷第 6 期11-15

作者:周南 范子乐

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论文 篇2:

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规模扩张,大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假期返乡及外出期间出现的意外及侵权伤亡事件及由此带来的高校和受害家庭之間的大额赔偿纠纷越来越多,并日益引发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成为困扰高校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大学生意外风险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意外风险;校方责任险;学平险

近年频发的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和校园侵权事故愈来愈受到政府、舆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保险是一种最传统的风险转移手段。在我国,涵盖大学生意外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主要有学生平安综合险(以下简称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这两个险种。然而实践中,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在高校中的开展并没有起到预想中保障大学生享有足够额度的意外伤残或身故保障以及缓和高校和家长因补偿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

(一)学平险在我国的发展

1.学平险的产生

按照权威解释,学平险是国家专门为在校的大、中、小学生、研究生和幼儿园学生安排设计的、在政策上实行倾斜优待的一个集健康险、寿险和意外伤害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险种。1986年,学平险在我国首次以商业保险运作的方式向沈阳市100万学生群体推出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大中小学生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在我国学生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年代,学平险曾对稳定教学秩序、分散校园风险、保障学生安康、安定校生关系发挥过积极作用。该险种自开办以来一贯坚持低保费、宽责任、高赔付的特点,仅面向学生群体推行,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2.学平险营销制度由团险向个险的变革

可避免部分风险意识低的家长不给孩子投保也为了使参保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最初各类学校在投保学平险时大多采用了团险的模式,当然团险营销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制投保”、“回扣”、“上级规定”、“向学生家长宣传解释不足”等不合规的问题,理赔环节中保险双方因条款理解争议诉诸法律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此,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条1和第八条2的规定精神,于2003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学平险业务规范经营的通知》,其中第一条“学生及学生家长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学平险。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和第二条“学生及学生家长可以自主选择保险公司购买学平险。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强制学生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学平险”对学平险的销售及购买行为进行了规范。该规定实质上明确了自此之后学平险的投保人由学校变成了学生或其监护人,这说明学平险已由原来的团险转变为个险了。

3.学平险的投保现状

2004年以前,我国的学平险投保率高达90%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100%;之后,受保监会2003年新规影响投保率大大降低,如2008年广东省投保率不足30%;全民医保实施后不少家长对学平险的保障范围不了解认为没必要购买导致投保率进一步降低。

尽管2003年教育部和保监会的通知是用于规范未成年学生投保学平险行为的,并不是针对已成年的大学生的,但目前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为避嫌均不愿参与到学平险的投保事宜中。大学生参加全民医保的政策实施后有的高校为撇清敏感的“回扣”等问题甚至都不再做与学平险有关的系列工作了,实践中主要是高校要求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保险公司并购买学平险产品。但也不乏资金充裕的高校会在不增加大学生自担保费的情况下或明或暗地对自愿参加学校统一确定的学平险的大学生进行保费补贴(一般补贴保费的1/3到1/2)以进一步提高其所享保障水平的情况,更有上海、深圳等部分发达城市的教育局从其财政收入中列出一部分资金对当地高校中自愿参加当地统一招标的学平险的大学生保费进行补贴的情况。

(二)校方责任险在我国的发展

1.校方责任险的产生

校方责任险是指学生在学校实施的校内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因校方的疏忽或者过失而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依法应由学校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均为投保的学校,险种归属财产保险中的责任保险。校方责任险是基于校园内的基础风险保障,它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学校与学生间的经济纠纷,将学校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

2000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了我国的“校(园)方责任保险条款”并开始进行推广宣传。2001年9月起实施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伤害事故后校方与受伤害学生、家长之间的责任与权利。2001年8月我国校方责任险第一单在上海诞生,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率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了面向经上海市教委认定并正式批准的3000所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由市政府统一出资购买的校方责任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设立校园伤害责任保险的局面。此后,武汉、北京、大连、深圳、芜湖、海南、浙江、青海、厦门、郑州、江苏、四川等省市纷纷颁布地方性政策法规跟进并推行该险种,但直到2008年,我国才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模式统一的校方责任险,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2.校方责任险的发展历程

(1)中小学校是学校责任保险的先行者

随着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首先发布及校方责任险在上海市的先行先试,教育部以此为参考发布了《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第31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这首次为我国学校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直接依据,鼓励态度也使中小学校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学校责任保险的先行者。

(2)政府购买的方法保证了校方责任险在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面推行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明确提出的“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方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2008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教体艺[2008]2号)规定“建立和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决定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由国家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都应投保校方责任保险”。这些规定进一步表明了我国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校责任保险推行的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基本效仿深圳的做法采取了政府全额资助当地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投保校方责任保险的方式,利用商业保险有效转移了学生在校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实习期间应由校方承担的意外或侵权责任风险,大大地减轻了学校在伤害事故赔偿中的经济负担、社会压力和矛盾。这种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为学生购买校园校方责任险的方式,加速了该险种在全国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面推行。

(3)国家对校方责任险的认识逐步深化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教职成[2009]13号)精神,教育部在总结两年多试行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4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这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校方责任险认识的深化。

(4)高校校方责任保险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中小学校责任保险相比,高校责任保险不但起步晚而且进展慢。高校责任保险制度始于2006年深圳、厦门、浙江、北京、江西、山东、重庆、上海等地区学校责任保险制度在中小学校稳步推进基础上向幼儿园和高校的扩面尝试。2006年4月深圳市成为我国首个政府出资为包括民办学校和高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和幼儿园购买学校责任保险的城市,此后陆续由政府出资为高校购买校方责任险的还有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等。但与责任保險发达的英美等国相比,因保险事故范围偏窄、免责事由过多非常不利于高校有效防范责任风险,因此我国的高校校方责任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综上所述,校方责任险与学平险的风险保障范围既有交叉,又有不能互相替代的部分。实践中,只有两者组合才能起到全面的人身意外伤害风险的保障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校方责任险中高校责任的认定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首先,实践中除《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条款基本是涉及未成年学生的责任认定)等法律规定外,社会法中的《未成年人保险护法》可作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方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但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在高校发生意外事故的责任划分、赔偿原则和赔偿标准则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法规仍旧空白。尽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方颁布了关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地方性法规,但是由于各类学校对其所管理的学生因其成年人与否所付的义务也不同,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地方性法规显然已不适合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二)高校责任险的全面推行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推行政策和保险产品

首先,现阶段仍然缺乏全国性的高校校方责任险强有力的推行政策,使得我国目前高校校方责任险政府出资投保只是某些省市的个别行为,且高校的实际自愿参保率极低。这主要集中在“非强制”和“存在资金缺口”这两个问题上。一方面,高校非强制的参保原则,使高校既缺乏动力又难以从紧张的财政拨款中每年挤出近二十万的保费投保从而转移该类风险损失;而根据风险集中理论,只有参保的高校足够多才能起到有效分散风险和互相分担较大损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风险自留的情况下,由于高校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非营利的性质使其很难有相应的风险储备资金积累,因此高校在面临学生意外侵权责任时也难以从经济上对致害学生进行合理的补偿。

其次,当前各地将基础教育校方责任险在高校中推广不能彰显高校的个性需求。由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与处于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的未成年人对意外伤害风险的认知、其后果的预料、出现伤残时家长的经济赔偿诉求、学校在侵权事故中的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成年人的赔偿标准也不同于未成年人,因此不适宜将基础教育阶段适合未成年人的保险条款、保险事故范围、保险责任限额及保险费标准简单推广应用到高校的大学生身上,当前急需保险公司针对高校校方责任的保障诉求及特点开发出合适的新产品。

(三)大学生及高校主动利用保险转移风险的意识较差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及高校的风险管理和保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不熟悉保险的功能、作用和运行机制,不善于运用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来转移和分散自身面临的安全及责任风险,出事靠政府救济、靠家庭互助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同时由于较强的侥幸心理,往往表现为对自身面临的风险及其特点、风险损失可能的严重后果、风险管理的策略、相关的保险产品均认识不足。

(四)高校对大学生意外伤亡赔偿责任的逐年扩大已突破校方责任险的赔偿范围

基于保护受害方权益的需要,侵权责任认定原则已由过错责任逐渐向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共存的方向发展,而高校的承担的无过错责任主要体现为精神损害赔偿。因校方责任或连带责任造成的失子学生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不断上涨(精神损害赔偿占比越来越大,已有突破百万的先例),且精神损害赔偿无固定参考标准往往属校方责任险除外责任,也是造成高校投保积极性不高的一大原因。

(五)扩招以来高校生师比严重失衡造成意外风险管理压力巨大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重心由精英教育向学历普及的转变,近十几年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创出新高,16年间增长了约7.5倍。然而具有占比绝对优势的公办高校受编制及上级划拨的教育经费所限,其教学及学生管理队伍并没有实现与学生规模的同步增长,生师比不断放大造成教学及学生安全管理难度逐年加大。面对适当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高校无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六)风险教育及管理機制缺位导致保险普及率很低

当前,国内高校几乎没有建立风险教育的先例,绝大多数高校也未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教育是识别、估算风险,认识并合理选择预防、自留、转移、控制、回避等风险管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法,建立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处理风险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以点带面地推广现代风险管理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控制学生意外伤害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校方侵权意外伤害风险管理制度、学生风险教育宣传制度、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系列安全及健康管理制度等。但遗憾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基本处于有风险管理需求,但不知如何下手管理,抓不住管理重点的局面。

注释:

1 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自愿原则。

2 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参考文献:

[1]刘虹辰、张琼,深圳学平险不需家长买[N],深圳商报,2003-8-8。

[2]沈湘卿,学平险传统销售渠道被封市场份额面临重新洗牌[N],中国保险报,2003-9-4。

[3]邱璐璐,简简单单话保险之——校方责任险[N],证券日报,2008-9-4。

[4]马翠莲,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主导——校方责任险的“上海模式”[N],金融时报,2014-11-4。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级)《和谐社会视角下河南在校大学生安康保障体系研究》(立项编号132400410182)暨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省级)《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河南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研究》(立项编号2010GGJS—242)联合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艳红(1975--),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

作者:王艳红

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论文 篇3:

众安“双11”运费险保单超3亿张 快递巨头争分蛋糕变数丛生

凭借“退运费险”,仅成立三年多的众安在线登陆港交所后,受到各路资本的热捧,物流行业到底蕴含多大的保险潜力?快递巨头寄望抱团筹建保险公司分食市场。

今年,电商发起的“双11”购物节走过了第九个年头,打造了万众消费的神奇业绩。以天猫为例,其2009年成交额为5000万元,到今年实现了1682亿元,增长高达3364倍。购物狂欢盛宴的背后,除了高速跳跃的成交额,也不乏冲动消费带来的日益攀升的退换货需求,“退运费险”生意就随之成了相关商家的“心头宝”。

在香港上市不久的众安在线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披露,其今年“双11”期间的相关保单数量超过3亿张,除了传统优势业务“退运费险”,还涵盖了针对商家的保证金险、针对货物的运输险等多种产品与解决方案。

而就在“双11”前不久的10月中旬,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三通一达”(即申通速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以及韵达速递)拟筹备建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邦保险”),当前已经上报保监会等待批复。

快递巨头抢食物流保险会给市场带来颠覆性改变吗?一位参与筹建中邦保险的快递公司相关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目前保险公司的筹备事宜主要是股东方之一的江西金融控股在牵头准备,产品设计的初步计划主要围绕物流行业的链条进行。

进击退运费险

物流领域的保险未来会有多大市场空间,仅“退运费险”一项的表现就足以让从业者兴奋。

所谓“退运费险”,是保险公司针对网络交易的特征,推出的退货运费险产品,买家或卖家可在购买或卖出商品时选择投保,当发生退货时,在退款完结后72小时内,保险公司将按约定对买家的退货运费进行赔付,从而解决网购退货时运费不知该由谁承担的难题。

这项依托在购物狂欢中的业务,每笔保费仅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却因其巨大的数量将众安在线送上了香港资本市场。

阿里巴巴参股的众安在线在成立后第二年,即2014年开始承保“退运费险”。当年“双11”,众安在线保单量突破1.5亿张,保费突破1亿元,颠覆了传统财险公司的发展路径。

2016年财报中,众安在线“其他险种”(主要为“退运费险”)的保费收入依然排在最前列,为13.37亿元,约占了当年总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正是因为“退运费险”的加持,众安在线自2013年10月成立起至2016年12月31日,累计销售72亿份保单,服务客户数约4.92亿。

“保单数量突破3亿张,峰值保单处理量为每秒3.2万张,同比提升超过130%……”虽然众安在线今年的“双11”成绩单中包含了整个“双11”生态链的诸多产品,但业内人士认为,“退运费险”仍是其主要贡献力量。

“三通一达”入局

靓丽的数据凸显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市场前景,已经进入资本市场的快递巨头开始坐不住了。申通速递的公告显示,拟建立的中邦保险成立初期将以满足物流行业的保险需求为主,销售各类货物运输险、车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及意外险等产品。

从发起形式上来看,股东共有7家,没有单一大股东,四家快递公司申通、中通、韵达股份、圆通蛟龙投资(圆通速递旗下投资发展平台)各以自有资金1.6亿元出资,分别占中邦保险总股本的16%。此外,江西金融控股、山东京金控股、广州宝供国际货运代理分别持股16%、10%和10%。

“物流行业特别是快递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尚缺少对快递行业的风险转移覆盖,缺少对快递公司及其业务的风险补偿。”申通速递在公告中表示,快递企业联合组建专业的物流保险公司,有利于解决快递行业的经营痛点,分担、补偿快递领域的特殊风险。

受益于消费者的“买买买”,快递公司今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上市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圆通速递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8%;申通速递營收8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4亿元,同比增长26%;韵达股份实现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8%。在美股上市的中通虽然还未发布三季报业绩,但增长同样可期。

对此,慧择网战略部首席研究员马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保险是物流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三通一达” 自身业务量已经可以撑起一家保险公司。以核心业务为基础,沿着产业链向后整合,可提升盈利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挖掘物流险场景潜力

从当前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来看,各家都会打出Fintech(金融科技)的旗号,强调技术、互联网基因等元素。而从一般认识上来看,快递相对来说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快递公司做保险优势何在?

马潇认为,虽然物流行业在仓储、分拣和递送环节主要靠人来实现,但实际上数据化程度和在线化程度还是很高的,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流信息查询的便利性。通过人名、手机号、地址、物品种类和数量等数据,可以串联起个人和企业相当多的信息。而不论是Fintech还是Insurtech(保险科技)的实施,都离不开大数据。

在物流保险的场景开发上,业内人士认为同样值得期待,传统产品不仅包含各类水路、陆路、航空、郵包货物运输保险和一系列附加险,以及承运人责任保险、仓储需要财产险,还可以延伸到车险等交通工具险。新开发的产品中最有名的就是退运费险、电动车保险以及快递员意外险等。

此外,现在有的快递公司已经进入到金融领域,比如代收货款、供应链金融等,也可以就此场景开发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利用企业的收发货量和变化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也使得此类保险有一定风控的基础。

对于快递公司成立保险公司是否会加剧“退运费险”的竞争,马潇表示,在场景层面,物流系的保险公司恐怕还没有办法撼动电商平台在这个产品上的主导地位,用户不会为了买几毛钱的产品,专门跑到物流公司的平台去投保,但与电商合作来提供“退运费险”产品的竞争会由此加剧。

作者:闫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下一篇: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