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与应用范文

2022-06-26

第一篇:微课设计与应用范文

微课设计与创新应用

----参加戴尔“互联创未来”经验交流会汇报之二

【作者:许玲娣

发布时间:2013-12-21 22:22:18 点击数:651】

今天聆听了柯清超教授关于《微课设计与创新》的专题讲座,进一步了解到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受益匪浅。

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将由封闭走向开放,而MOOC课程已经在变革当前的课程教学。所谓MOOC课程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开放教育资源和活动,允许参与者在领域专家指导下通过自行组织学习方式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与分享、建构个人学习与概念网络,形成个性化意义与观点的关联式课程。MOOC的核心是社会化学习,是基于社会化网络的以连接、沟通、分享和创新等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通过协作共享空间寻找、消费、创建和贡献信息的新范式。

目前翻转式课堂(微课堂)正在弥补着传统教学的不足。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为那些耽误上课的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创造了“翻转课堂模式”。

2007年美国的一名基金公司分析员Salman Khan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件为表妹补课的模式获得巨大成功。目前美国每天有上百万学生晚上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则跟同学一齐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这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那么这名美国的基金公司分析员可汗(Khan)他所制作的微课都有哪些特点呢?

1、面向学生,聚焦学习;

2、知识粒度适中,支持碎片化学习;

3、思维的可视化与动态展示;

4、语言精炼,讲解亲切;

5、符合网络传播的技术规范。 翻转课堂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进行了优化。

那么今后的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紧密结合将会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

微课是什么?微课是“微课堂”、微型教学、微型课件,是网络时代下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资源形式。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用途,微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微课不应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该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

微课该如何应用呢?它应该是:作为“补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要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模式;作为移动式自主学习资源,支持非正式学习,如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

微课程资源不是使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让学习者无序学习、孤立学习;微课程资源是一种手段,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微课资源为培训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全部,不是要替代传统教学,它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那么微课有哪些制作方式呢?微课资源有多种制作方式:PPT讲解录制、视频拍摄、平板电脑录屏、可汗式录屏等。

1、基于PPT的微课;

2、PPT+旁白式;

3、PPT+快课工具式;

4、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式微课;

5、使用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

6、使用平板电脑录制。

方法一: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微课:准备好“微课堂”的PPT课件;使用幻灯片放映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逐页录制解说;使用文件中的“另存为”功能,保存为windows Media WMV视频格式。

方法二:使用快课工具制作:快课课件(Rapid Learning Courseware)指的是充分利用教师已有讲义,迅速把教学内容e化的资源建设形式。同时Rapid Learning也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包含高效学习、快速学习的涵义。

快速课件的制作过程:准备授课课件(PowerPoint格式);打开PPT课件,应用快课工具逐页录制讲解;加入互动活动元素,如互动练习题、测试等;生成“快课”课程资源(可选Flash格式、HTML5等)。

可汗视频使用的工具:录屏软件CamtasiaRecorder;手写板Wacom BambooTablet;免费绘图软件SmoothDraw。

最后柯清超教授作了如下总结: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用途,微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微课不应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该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微课资源的应用核心是创新性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课程培训与学习质量。

第二篇:《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修日志

通过学习专家讲座,了解微课源于学生的一种文化,服务于我们老师,把我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观,教育做法点制成PPT,再配上音乐随时播放,为我们教师使用。

教授用四色笔介绍作业的修改的案例:讲述学生学习过程,黑色笔第一次写作业用的、绿色笔同伴修改用,自己回家修改用蓝色、老师用红色笔批改,教师通过四色笔就知道学生学习过程。此教学方法很值得借鉴。

微课程是表面基于幻灯片和PPT, 基于小现象、小策略的小故事一些小问题,教师最困惑的问题,我们难以解决问题,我们做成微课程,像个小故事,非常简洁介于书包和影视之间,非常短,不能超过5分钟,微课程的初始是间于“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间的一种阅读方式,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内容常见的,但又有问题的新发现,特点将理论蕴育问题、故事、策略之中,直接指问题的解决,真是而又意外,层层深入,非常省力,信息无衰竭。

微课其实就是PPT,核心问题,就是三小,小问题(寻找真问题)、小策略(解决新问题),小现象(还原真情景)、用新视新、思维角、新研究来进行三小研究。非常直观,非常接地气,适合我们的老师,要素就是带着音乐的PPT,微课程。 如何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微课,首先熟悉PPT的技术,微课程的制作不能过于长,信息量不能太大,应该把大量信息做成碎片化,最好将我们的教学故事开发成策略,我们现在教师有很多教学故事,很难传播应用,但我们如果把这些优秀的故事转化微策略,制成微课就能为教师使用传播。

微课程的制作在于挖掘每个教学故事的策略,从表象看深度问题,微课程主要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把别人的故事改为教学策略,制成微课程,它只是课堂的一部分。

微课程的使用,把微课程作为科研研究的主题,用微课作为引领研讨,用于教师学习,用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简单。

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微课程从认识、学习制作、开发、使用需要一个过程。看起来微课程很好玩,它的确是一种不用的呈现方式,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来说看起来很新颖,很实用,但做起来可能有困难,但它毕竟很实用,我们还是一定要用积极心态,去接受微课程,做好微课程。

第三篇:微课在小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教学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已逐渐得到应用,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微课能学习更多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微课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更多便利,但教师应用微课经验不足,怎样发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首先对微课的内容和特点做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几条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微课 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提出之初便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之中。微课是科学信息技术产物,运用到科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并未取得较多成效,因此,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1微课概述

微课指的是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教师或设计人员围绕特定的主题、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出以视频和动画为主要载体的短小而精致、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教学内容,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这些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2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

2.1学习内容碎片化

微课的内容需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将原有的结构化的知识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构成微课的知识碎片。在微课设计中需要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能为了满足微课的简洁性而省略一些必要的教学程序。

2.2学习时间零散化

学习时间零散化是指时间短。微课的课长一般都限制在了5min~10min,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完全的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2.3学习资源情境化

微课教学在发展中实现了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自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形成比较完善的情境化资源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3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3.1结合知识类型特点设计微课

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这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信息技术相关的概念、原理、事实等内容;第二类是通用方法与应用技能,这部分内容比例最大;第三类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内部思维的发展。前两种知识类型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其具备的设计特点也是不同的。程序性知识的微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还能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程序性知识微课教学的操作比较简单,操作步骤也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与模仿的,在不同的操作步骤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停顿,让学生能够进行重复性练习。比如在指法练习中的基准键位学习中,先通过微课视频对正确的基准键位指法?M行示范,然后为学生对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进行调整留出几秒钟的时间。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然后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练习。

3.2微课学习内容要有趣

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和中学生学习的明显区别,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解或演示,与课堂教学没有差异,学生自然不愿意学习,所以建议采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来演示讲解,即将真人授课视频做成Flash动画,绘声绘色的动画微视频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例如在讲授苏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初识LOGO》一课时,用一小段的LOGO语言编写精美的图形的视频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增加师生交流

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更需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虽然学习能力有限,但学生有较高提升空间,教师可在微课教学中增加一些交流活动,一方面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可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带动学生思考,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题同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带动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用独特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在微课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这不仅仅能开发学生脑力、激发学生潜力,更能弥补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使微课教学更加完整。

3.4加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补充、交叉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是如此。比如信息技术中相关的发展进程及概念,与语文中的言语理解以及数学中的数学运算之间存在关联,信息技术的编程知识与英语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学习中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时,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状况会直接对拼音打字的速度产生影响,在生疏的字词面前,学生的打字速度就会下降。同时,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相对应的熟练程度对打字速度也有密切的影响。因此,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这部分技能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及英语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指法练习内容。

3.5加强对小学生的监管与引导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对他们进行关注,例如提醒学生微视频学习时间不宜太久,避免影响视力;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学完微课后,不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玩游戏等等。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形势下,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学一线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且以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立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在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促进微课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最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顾宏网.初探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60.

[2] 陆兵.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内江科技,2017,38(09):157+133.

第四篇: 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微教学在线视频,它不受时空限制,可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是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基本素材和资源。本文利用微课翻转《物体的内能》一课为例,从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三个方面谈谈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微课

随着社会发展,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也为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微课学习提供了可能。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微教学在线视频,它不受时空限制,可满足不同个性与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是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基本素材和资源。科学微课程则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学情,在精准微目标指导下,精选微内容,选择微策略,编制微评价,以视频或动画等依托数字化技术呈现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在准备参加浙江省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案例展演活动时,利用微课翻转《

3、5物体的内能(3)》一课为例,从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模式(如图1)。

一、课前翻转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要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整教材的顺序,编制学案导学,设计丰富的微课程,让学生明目标、自主学、进阶练,从而达到基本学会的目的,同时,为课中引探提供聚焦的问题。

(一)微视频录制

微课程包含了所讲知识的背景与该课程将要解决的问题。制作一个优秀的微课,首先应该明确本微课应该达到怎样的课程目标,然后进行课程活动(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制作。录制完成的微视频可以通过教师专题网站、U盘拷贝、QQ班群共享、班级公共邮箱、云盘分享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和家长。

1、确定相对应的微目标与微评价

每个微课程都应有清晰的目标或说明,确定微课程的目标时,应分析领悟课标、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的要求:以汽油机为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认识燃料的热值。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物体内能的概念、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基础上进行的内能利用教学,掌握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后,有助于汽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学习。因此,将微课目标确定为:①认识燃料热值的概念与单位,说出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途径;②以汽油机为例,说出热机的工作原理。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该目标,还应设置与微目标对应的微评价――检测试题。

2、选择恰适的微内容与微策略

微课时间有限,要以微目标为指导,精准取舍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提高时效。同时,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疏密度和梯度及所采取的策略等都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课中,学生已经学过密度等物质的特性,迁移到燃料的热值学习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知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需要合理引导,所以,将其定为本微课的重点。

3、编制脚本选择制作工具录制

微课大小一般在50M左右,以便于学生下载或点播。为了使微课画面设计优美、内容安排精当、节奏把控准确、讲解交互性强,我们应该根据微目标、微内容、微策略和微评价编制脚本。针对上述重点内容可以编制脚本(如表1)。

微课要求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声画同步;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根据表2所述自由组合。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明确告之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在家带着问题自行学习微视频,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微课为学生提供教师一对一的临场感,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随时停止和重播某个视频片段,以确保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完成进阶练

提供一份与微目标和微内容相吻合的学习检测,这是微课程的必备环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期望的是在学生练习时能够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可利用“问卷星”制定一份在线检测题。在线检测便于对答卷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教师浏览每一份答卷详情,及时给予学生在线帮助与评价。本课的进阶练习如下。

(1)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属于____ ,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做功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

(2)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2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

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4)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____能量与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提高热机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二、课中引探

在建立课堂翻转时,会发现课堂上的时间多了许多。这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进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重新评估并调整教学设计,聚焦问题,通过设置具有思维深度和更高参与度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通过综合训练在应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

(一)聚焦问题

基于微视频的课前翻转,为课堂教学准确地找到了教与学的起点与着力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通过课前进阶练习的反馈,实现问题聚焦,并进行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学生提交答案后,笔者发现学生对“燃料热值的概念与单位”、“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途径”、“汽油机的构造及热机的工作原理”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缺乏系统认识。因此,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实物模型、SWF积件及工作过程原理图多种形式,提供丰富的表象,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能力本位的目标导向,创设真正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多次循环和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在科学课堂上,采用翻转模式为科学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更多时间与机会。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微视频并不能取代科学实验,因此,应根据聚焦问题,设计开展学生喜爱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与能力上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本课中,笔者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实验探究活动:利用汽油机剖面模型和SWF动画积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汽油机工作循环图表。

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__次,曲轴转动____周;燃气对外做功____次。

同时,为了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互动与关联,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笔者还设置了一个讨论活动:展示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图和效率,说一说热机的改良方向和你的感悟。

由于翻转学习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通过课堂合作探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在小组互动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展示、汇报、动手操作等形式,最终形成了知识网络(如图3)。

(三)综合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让学生通过分层作业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后延伸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均应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都应努力实现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微课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通过课前翻转与课中引探对部分知识未能消化与吸收时,还可以在课后借助微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基础。此外,浙教版科学课教材中安排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栏目,如本课中的“喷气发动机”涉及的知识虽非课堂标准要求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后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微视频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后自主的拓展学习;另一方面,课中引探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汽油机又可以使微课资源进一步丰富与再生。

微课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教师角度看,对数字化的微课制作与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增强科学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和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学生角度看,微课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在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还是课后延伸,学生都可以主动地控制学习节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初中科学课程具有综合性的视野、鲜明的实验与探究特色,教学中如能进行相关的微课开发、共享与应用,必定会大大丰富课程的内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微课的应用与设计制作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表现形式。它不仅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呈现多元化,还对推动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学习方式,它的应用应该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并且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效果。下面以《制作宣传画》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对微课应用与设计制作的一些看法。

使用微课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就喜欢上网和打游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并且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教师若还是按老一套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

早期的计算机教育是由教师讲解和学生定时练习组成的,现阶段计算机教育进行的是讲练结合,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调查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解决“鱼”和“渔”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微课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制作宣传画》是《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选取工具的两种使用方法――规则形状的图像和不规则图像的选取。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只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学生会觉得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单一。如果要完成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时间相对紧张并且学生的层次差异又不好掌握。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加入微课环节来解决这些问题。

微课应用的形式

按照微课传递的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有讲解说明型、操作演示型微课;从教学主要环节上,微课可以分为课前预习类、课中辅导类以及小结拓展类。结合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性强,且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长来看,我们认为针对课前预习和课中辅导的讲解说明型和操作演示型微课更为适合。

根据本节教学案例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在学生活动的“任务二”中嵌入相应的操作演示型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样,节省了教师的讲解演示时间,以便为后续的拓展实践预留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教师可以专注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弥补学生个性差异。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 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选择使用微课的时间和次数等。由于信息技术课堂上一般采用广播教学,学生在面对计算机屏幕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操作细节的缺失。

比如《制作宣传画》一课,在学习选取不规则形状图像时,很多学生只关注要使用套索工具,而没有关注具体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因为鼠标在移动时,有的学生关注不到,看似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可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使用微课形式,就可以配一些文字等形式的重点说明,并且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 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往往让教师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而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微课教学。我们可以把知识点分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进行观看,从而达到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

在《制作宣传画》课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对于选取不规则形状图像的掌握情况明显不一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学,势必影响后续教学效果。所以,在这个阶段加入微课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弥补个性差异,为教学的继续进行奠定基础。

3. 突破重难点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开展教学,但有可能会因为课堂突发情况或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转移而偏离教学重难点。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有利于学生重难点的突破。“使用套索工具选取不规则图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就是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 基本要求

根据相关微课制作评比的标准,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基本要求如下表所示。

2. 基本流程

具体过程可以分为确定目标、设计微课流程、视频录制三个环节。

(1)确定目标

微课由于内容短小,其教学目标不同于以往40分钟的常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目标首先进行“化微”处理,即对现有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微课需要完成的小目标。

在本节课中,常规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掌握选取工具的两种使用方法――规则形状的图像和不规则图像的选取。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通过图像编辑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能针对实际问题尝试制作海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感受图像处理软件的魅力,体会成功的喜悦。根据“目标聚集、内容短小”的原则确定为“掌握不规则图像的选取”。

(2)设计微课流程,根据微课教学目标设计微课教学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制作宣传画》中的微课为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为了观看时容易理解,教师在讲解时要过程流畅,于是将过程设计中的脚本利用PPT制作成教学讲解的文稿。利用PPT的多媒体演示功能,呈现微课的教学内容流程。

②微课制作要遵循文字、图片等内容呈现简单清晰;注重知识与技能表达科学规范。切忌文字过多、图片泛滥等现象。但关键部分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本次微课视频只有必要的教师演示过程视频,必要部分的提示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PPT中。

③微课中的讲解与演示环节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制作时要注意:情境定位要明确,是一对一的教学而不是一对多的教学,因此要尽量避免“你们”“大家”“同学们”等。

(3)视频录制

现阶段的微课录制手段主要可以分为:①专业微课录制系统。②外部视频工具拍摄。③屏幕录制。

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屏幕录制是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制作的有效方式。相关的屏幕录制软件有很多种,特别给大家推荐一种较为专业且易于操作的CamtasiaStudio软件,它是TechSmith旗下一款专门录制屏幕动作的工具,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特别是该软件添加了PowerPoint插件,以方便通过CamtasiaStudio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档。教师可以根据前期完成的教学演示文稿,结合具体的技能操作演示,利用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好微课,并可以继续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然后进行生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下乡支教策划范文下一篇:数学组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