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2-09-10

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中部, 地处东经108°00′~108°29′, 北纬29°39′~30°33′, 东靠湖北利川, 南依彭水, 西南连丰都, 西北邻忠县, 北接万县。县境南北长98.3 km、东西宽56.2km, 幅员3020 km2, 辖33个乡镇, 230个村, 1304个村民小组。

在石柱县, 马铃薯被誉为山区人民口粮, 同时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蔬菜, 近年随着其效益的不断提高和科技进步, 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 石柱县常年种植面积已近2万hm2, 总产2.8万t, 主栽品种为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的米拉种薯, 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引进的渝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等。近年来, 随着石柱县武陵山研究所育成的渝马铃薯5号、渝马铃薯7号等品种的选育、推广将改变过去外地引种带来的种种弊端, 为石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现代农业体系构建, 山区人民的富裕小康再次做出贡献。

1 基本情况

石柱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已近2万hm2, 种植区域涵盖县辖33个乡镇, 230个村, 1304个村民小组, 总产2.8万t, 主栽品种为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的米拉种薯, 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引进的渝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等。种植方式以旱地间套为主。高山区以薯/玉 (豆) 等两熟制为主, 部分地区推广薯/玉/苕/薯四熟制;低中山区、丘陵区以“薯/玉/薯”“稻-薯-薯”等三熟制为主。

从季节上可分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 春马铃薯是石柱县马铃薯种植的主要方式, 占整个种植模式的75%以上。马铃薯加工方面, 2007年成立的金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集农产品研究、开发、种植, 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 其中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占地面积43333 m2, 已建成马铃薯精淀粉加工生产线、水晶粉丝生产线、薯片系列产品生产线及变性淀粉生产线, 具备马铃薯产业初、精、深开发的条件[1]。

2 影响因素

通过对石柱县辖33个乡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 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人们种植意愿、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气候状况、土壤条件、品种退化、栽培耕作水平落后、品质不高、贮藏水平原始、加工销售及市场占有率不高等, 除不可控因素外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2.1 品种单一, 病害频发, 品种退化严重

石柱县地处渝东褶皱地带, 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 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气候温和, 雨水充沛, 四季分明, 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等特点, 灾害性天气频繁。石柱县马铃薯种植属于混作区, 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没有明显的生态界限。米拉是石柱县长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生产上主要靠块茎繁殖, 长期自留种, 独特的地域特性与栽培习惯导致病毒在薯块中的积累越来越多, 病毒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品种退化越来越严重[2], 产量和品质大幅度降低, 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高淀粉品种的需求, 更不能满足市场对鲜食品质的需求, 农民种植效益减少, 影响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亟需品种更新换代。

2.2 耕制单一, 栽培水平落后

石柱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 但多是鲜薯自食, 没有从效益的角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栽培管理比较粗放, 主要表现在对地块的选择、前后作物的选择、茬口安排、深翻不重视;山区很少进行垄作;种子选择不严格, 密度普遍偏小;有机肥缺乏, 大多不施有机肥, 化学肥料用量不足, N、P、K比例不当;对病虫害防治不重视, 大多不进行防治。耕制模式单一, 多采用净作, 少量“玉米/马铃薯”套种, 很少从效益的角度对栽培模式进行研究, 冬播春马铃薯有露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2种, 基本上也是1年1季, 很少种植秋马铃薯, 由于以上原因, 马铃薯产量低于全国、重庆市平均水平。

2.3 贮藏设施落后, 加工没有跟上

马铃薯块茎含水量大, 采收时含水量70%左右, 很容易烂薯, 贮藏要求严, 难度较大, 生产上绝大多数收获后都是在家简易贮藏, 或在地头挖槽土藏, 大型地窖和恒温库几乎没有, 产量损失较大[3]。缺乏保存高种代良种的冷冻贮藏库和早熟品种越夏低温库, 无法保证种薯的安全越夏问题。近年来, 尽管石柱县马铃薯生产面积不断扩大, 产量不断增加, 但缺少加工企业, 目前石柱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涉马铃薯公司只有金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小型的薯类加工企业也寥寥无几, 加工转化能力弱, 商品率低, 以致优势资源不能形成优势产业。

3 加快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 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在全国推广已经逾10年, 其增产增效效果十分明显, 一般增产在50%以上, 是目前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石柱县应以石柱县武陵山研究所为基础, 依托西南大学马铃薯研发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建立院/校、县、乡三级繁育供种体系, 在三河镇建立脱毒苗、脱毒原原种繁育中心, 在重点乡镇建立脱毒栽培种繁育基地, 进行标准化繁育, 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建成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微型薯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和病毒检测体系, 实现脱毒、组培、快繁、检测及规模化生产, 为石柱县提供优质脱毒种薯, 降低生产用种成本。

3.2 选育抗逆高产新品种

发挥石柱县武陵山研究所在马铃薯育种方面的优势, 整合各方优势, 引进筛选高抗亲本, 组配出抗逆性强、适宜当地地域特点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3.3 合理布局, 改进耕制, 提高栽培效益

依据石柱县地形地貌特征, 改过去零散种植为规模化种植, 建立两种马铃薯型基地, 即粮用薯基地及菜用薯基地, 逐步建立专用薯基地, 逐步建立、健全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种薯质量管理体系、种薯繁育体系以及市场监管等相关体系, 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双行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平衡施肥等技术[5], 提高产量和品质, 提高栽培效益。

3.4 完善贮藏加工基础设施建设

石柱县应采取政府引导, 政策优惠, 多渠道融资等方式, 建立与本地生产相适应的贮藏窖、贮藏库、销售场、加工企业等基础设施[6], 提高加工企业的转化能力、提高流通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提高产地批发市场的交易能力及基地的贮藏保鲜能力, 有效整合资源, 把产、购、销、加工各个环节连接起来, 完善产业链条, 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范围。延长石柱县马铃薯产业链条, 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3.5 推广农业机械, 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武陵山区地块小的特点, 加大对微耕机、起垄机、马铃薯微型收获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 减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影响, 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

摘要:通过调研重庆市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剖析了影响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提升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策,重庆市石柱县

参考文献

[1] 袁德胜, 黄振霖.重庆市马铃薯生产十五年回顾及展望[J].南方农业, 2013, 7 (z6) :5-9.

[2] 柳俊, 谢从华.马铃薯种薯退化与试管薯应用技术[J].长江蔬菜, 1998 (8) :1-4.

[3] 柳俊.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5) :13-18.

[4] 金黎平, 屈冬玉, 谢开云, 等.中国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10-19.

[5] 佟屏亚.中国马铃薯栽培史[J].中国科技史料, 1990, 11 (1) :10-19.

[6] 谢从华.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ISO9000的建筑企业六西格玛管理研究下一篇: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