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校职业技能教学论文

2022-04-18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中专学校职业技能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其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将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创“人人有竞赛,组组有竞赛,班班有竞赛,学校有竞赛,积极参加上级的竞赛”的新局面,可以促进高素质技能型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专学校职业技能教学论文 篇1:

优化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一、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分析

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的领导、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而开设的,具有明显的党性和阶级性。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必要性。

(一)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但肩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中专学校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和健全心理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以前,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单纯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但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教育目的性,还要符合中专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二)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也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课是各层次学习必须设置的基础科目之一,虽然思想政治课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一直没有改变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看到了我国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广大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总结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代对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专学校学生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时期的特殊群体,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工作

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中专学校面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第一,全面提高本校政治教师的职业素质。政治教师是政治课堂的组织者,是教材的具体执行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政治教师的职业素质除了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外,还具体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知识、能力、创新、心理、身体九个方面的素质。①严格把好政治教师引入关。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师的整体需求量在上升,教师群体规模扩大。中专需要引进更多的政治教师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引进政治教师时,一定要对应聘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②加强对现有政治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二,加大基础性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建设投入。这些建筑的兴建,一方面使学校的整体人文环境更好,另一方面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产生影响,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搭建经验交流平台。中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地方,甚至是同个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在实践的基础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但现阶段,学校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常规化的交流平台。面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中专之间应该努力构建交流平台,使中专政治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二)教师的工作

在任何教育过程当中,教师都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政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教育活动把符合我国需要的社会理想、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给思想政治教师产生冲击,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应对。第一,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性发展。政治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是指政治教师作为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政治教师应该从专业理想的完善、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等四个方面来实现。其中,实现专业自我是指政治教师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政治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更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还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第二,政治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理想的师生关系,追求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教育的理想,政治课堂的设置变得开放、学生更为活跃。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第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政治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政治教师必须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对政治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中专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系教育大局的工作,学校、教师、社会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合力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曾慧 曾琼 钟翀

中专学校职业技能教学论文 篇2:

将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

【摘要】 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其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将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创“人人有竞赛,组组有竞赛,班班有竞赛,学校有竞赛,积极参加上级的竞赛”的新局面,可以促进高素质技能型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专业课程教学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6.036

一、 校企合作是促进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契机

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合作和参与,校企双方的需求奠定了校企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国电工电子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用工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新产品的开发与新的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投入,急需招用大量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因此,许多企业争相与各个职业学校合作采取订单招工、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以保证员工整体素质的稳定与提升。

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师需要了解或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以及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课程,进行专业教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而采用“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各层各级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使学生达到技能熟练的程度。通过开展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工作认真、技能熟练、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还可以促进企业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加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深化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的合作。

因此,校企合作是促进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契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二、 将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办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企业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和输送大量的技能熟练的工人而不仅仅是为数不多的“精英”。为此,电工电子专业教师的着眼点,就是尽可能地把全体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职业技能竞赛扩大到电工电子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即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促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参加上一级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又以他们做榜样,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使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机。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电工电子专业教师把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在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和电工技能与训练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元素。

以企业的生产与电工课程较为常见的“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的教学为例,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带学生到有电力拖动设备的工厂、单位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动机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并了解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相关元件和设备。第二步,采用逆向教学和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安装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让学生掌握电路安装的操作技能。第三步,讲解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第四步,开展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安装的职业技能竞赛。

第四步又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小组一级职业技能竞赛。这一阶段的竞赛全体学生参与,它的评分标准相对宽松,符合教学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第二阶段,开展教学班级的职业技能竞赛。每组推出的优秀选手进入班级的竞赛,竞赛的评分标准要适当提高。第三阶段,开展教学年级的职业技能竞赛。每班推出的优秀选手进入年级的竞赛,竞赛的评分标准要接近上级职业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

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师,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对每一个教学单元、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安排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每个学期,学校举行“电工电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与维修电工安装与调试”等综合科目的职业技能竞赛。这样,在每个学生参与竞赛的基础上,从组级到班级再到校级,通过“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职业技能比赛。

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将职业技能竞赛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如下:一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身的潜能,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即使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尽可能地发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不足。二是开创了“人人有竞赛,组组有竞赛,班班有竞赛,学校有竞赛,积极参加上级的竞赛”的新局面。三是为企业培养了专业知识扎实和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取得了企业满意、学生工作稳定和家长放心的“三赢”效果。

三、 将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参与意识和兴趣

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将职业技能竞赛的机制引进和扩展于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而不仅仅是将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简单地用于教学;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泛泛参与。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参与意识和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和情绪。

(二)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专业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和条件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的职业技能竞赛应根据教学时间、教学场地、教学时机和教学对象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还应兼顾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毕业后的升学、在职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 以先进的教学设备为载体,开展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先进的教学设备。校企双方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要求,需要更新和添置先进的设备和元器件,使得职业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能够跟上产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保证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有机结合,并以先进的教学设备为载体开展广泛性的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四) 鼓励电工电子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为了鼓励和带动“学生个个参与”竞赛,做到“教师人人辅导”,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应身体力行,苦练教学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基本功,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举办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尽可能成为“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通过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加强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其核心就是为企业培养大量技能熟练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激励学生达到技能熟练的程度。而把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则为开创“人人有竞赛,组组有竞赛,班班有竞赛,学校有竞赛,积极参加上级的竞赛”的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电工电子专业硬件的建设和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EB/OL].新华网,2005-11-07

[2]教育部介绍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情况[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9-06-25

【基金项目】 2009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 张启滔,男,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总务科科长,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教学、中专学校学生的管理与就业。

(责编吴筱)

作者:张启滔 梁军 潘雪莲 李韩妃

中专学校职业技能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摘 要: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发挥技术育人、专业育人、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之中,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把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王国雄,男,硕士,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高职德育。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就将高职教育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2014年以来,为推进中国智造,顺应“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需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启动了新一轮高职教育升级运动,为未来发展夯实人才基石。高职教育以技术技能培养为己任,技术立校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高职院校立校之基。高职院校作为学校,也是培养与教化场所,德育是立校之本。《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也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顺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当下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急需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之道,构建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更是当下高职院校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其办学宗旨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脱胎于职业教育,其发展历史才十多年,很多学校由中专升格而来,或由电视大学等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合并而成,校园文化积淀不厚,对高职办学理解不深,“高”与“职”分辨不明,实用主义观念盛行,智育至上、技术主义观念盛行,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各自为政,德育美其名曰为立校之本,实际教育教学中却是名有余而实不足,虚化、泛化严重,职业技能教育观念陈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落后,重知识、轻行动,重理论、轻实践,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更是无从谈起,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一)高职院校德育虚化泛化严重

高职院校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己任,立校之初,德育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与学科教育,重视德育理论、目标建构,较为忽视德育教育主体与实践,加之受意识形态影响,德育教育意识形态化,沦为技术技能教育的辅助,虚化泛化严重。其主要表现:德育目标脱离对象主体,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手段单一,教育与实践脱节,德育评价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论高下,重德育的量化指标,轻德育的质化品格,知行脱节,道德知识无法转化为道德实践。德育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教材说教多、论证少,理想信念多,人性基础弱,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无法切实发挥德育作用。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脱节

我国高职教育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然因其人文底蕴薄、办学时间短以及高职理论研究浅,高职办学本科化与中职化严重,办学思路模糊,教学理念滞后,专业设置跟风,人才培养目标与技能型人才目标背道而驰,职业技能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脱节严重。其主要表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教育重知识轻实践;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预期差距较大,校企深度合作虚而不实,难以形成合力。

(三)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各自为政

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都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的教育過程中,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与德育教育却是各自为政。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各系部负责,德育教育由思政课部与学生处负责,他们不相隶属,各自负责。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也有一些的涉及职业伦理、素养方面的知识,散见于教材之中,零零碎碎,无法产生有效的作用力。德育教育也是如此,领导在大会小会都强调德育至上,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心,德育处于附属地位,从事德育工作的部门是学校边缘化部门,职业技能教育成了“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教育则成为“没有手段的目的”,无法发挥合力作用。

三、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是一项多元、系统的教育,是高职立校之本 ,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内容,二者如何融通结合便是新形势下德育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实习实践、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探索一条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发挥技术育人、专业育人、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就是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之中,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技能教育与德育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不断创新道德教育方法,融合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拓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前瞻性,将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工作融合起来。

(一)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职业品格、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必须同时抓实抓好,将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通结合,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重视立德树人教育,突出德育教育的实践特色,在职业技能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化知于行,寓教于乐。

(二)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着力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其与德育教育的目标相同,方向一致。当务之急是将两者融合贯通,发挥专业育人与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专业教育既有专业知识,也有职业道德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在专业教学中开设导论与专业伦理课程,逐步探索融通结合的方法,创设合理情境,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证明,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充实、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受学生欢迎。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德育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须与时俱进,德育工作须有自己的特色,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开展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学生展示自我、丰富学习的平台,也是学校深化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培养,是提高德育时效性的有力手段。第二课堂多为集体活动,学生自愿参与,他们都能积极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我素质修养,提升德养水平。同时,借助第二课堂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术技能竞赛,体育和其他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专业主题教育活动,把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融会于第二课程之中,组织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路径。

(四)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相结合

中国传统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是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思想渊源。德育教育与经典相结合,可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实践,切实化解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修身立德的困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的結合,就是要发挥德育与经典教育的合力作用,针对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问题, 建立经典诵读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经典推广,以经典教育助益德育教育,启迪学生心灵,提升学生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秀霞.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5(20):45-46.

[2] 王汇.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35):67-69.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涵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谭秀森.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 2013(11):51-54.

[5] 聂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7(4):30-31.

[责任编辑 秦 涛]

作者:王国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