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2-07-26

第一篇: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收入分配和公平问题。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这一重要论断,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应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要让物质财富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应是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自然是公平理念、公平制度、公平政策和公平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的动态过程和必然结果。如果离开了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广大人民群众就无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可能得到较好的展开、体现和实现。可以说,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立场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立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而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外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社会公平缺失明显的社会,必然是少数人得利和幸福、多数人失利和痛苦的两极分化的社会。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党要较好地应对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始终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公平理念,高度重视公平制度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大多数人。否则,党的先进性就失去了根本依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再次,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社会公平无疑是“晴雨表”和“测温计”,客观地测量着社会的和谐度。社会上的不和谐问题,起因往往指向“不公平”。“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在分配制度和分配秩序、社会调剂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并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等诸种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公平现象。在此情势下,只有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当然,强调社会公平,并非回到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而是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克服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的弊端,也反对以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的做法。

第二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缪愫生老师报告笔记小结

作为普通的一名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我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倍感鼓舞。此次全会讨论了文化体制建设的问题,为我们这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人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观人类社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羡慕所憧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创造了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留下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至今仍为人争相咏颂;中国,曾雄踞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之巅2000多年之久。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没有理由不在世界波涛汹涌的文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何使文化领域更好符合国内的形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增强文化的内生动力。当前,我们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依旧保持着老传统、老观念,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必要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更新观念。然而从目前的国内文化氛围来讲,新的思想培养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从我们国家文化理念上来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用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比较弱,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民主进程,对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也起到阻碍作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眼中,不能仅仅是少林功夫、不能是北京京剧,不能是孔子学院,这些只是一部分,但是纵观国内我们能有什么?我们有帝王之气,文化上,我们宣扬“和谐”,实际中处处皆是利益的损失,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气候还没有好转。

二是用好用足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在国外开拓市场时,大多以基础建设为主,而这些基本上就属于承建商或包工头性质,缺乏根本的创造性,同时大多科技含量较低,工作环境较差,风险较高,大多以援助性质去工作,同时这些市场,从另一方面却是建设国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抵制。中国要以文化强国,用文化开拓国际市场,在开拓时,更加注重文化渗透,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来开展活动,而不是一个千年来为政治服务的还没有彻底被实践过思想。

三是利用好文化思想的开放性,吸纳新思想,为国家长治久安更好服务。文化思想,在国内如何更好的为整个国家服务,这是几千年来必须考虑的。而今,中国体制也面临着挑战,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改革,也是最有效的改革,因为要让不同的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让敢于承担的人勇于做事,要让能够干事的大胆干事,为我们真正的体制改革打下基础。

文化大发展,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要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勇气,敢于给最敢于改革,最有能力发展的人实惠。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我作为人民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12-04-09

第三篇: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抓党务

促业务

强服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基层单位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单位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孙村镇全力围绕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强基固本、深化拓展、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新的水平。

一、强基固本,打造规范党建。坚持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扎实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一是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从严治党要求向村(居)、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延伸,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自觉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按照《发展党员细则》,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工作。三是抓实支部规范建设。制定建设标准,统筹推进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开展“先锋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深化拓展,打造活力党建。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基层党建的首位,引导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保持定力,激发活力。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丰富内涵、总体布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二是认真锻炼年轻党员干部。把能力强、素质好、潜力大的年轻党员干部放到基层工作一线锻炼成长,开展“老带新”活动,提升干部责任担当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三是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依托中分村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学习和重温党的创业史、奋斗史,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

三、严于律己,打造服务党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新问题新动向,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善,提高机关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纪律的执行力。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集主体责任,以“六大纪律”为准绳,坚持纪在法前,严肃审查、处分违纪党员。充分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成为常态。对严重违纪有违必究、动辄则咎,强化纪律刚性约束。

第四篇: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方案

农业局学习

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和市十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三级全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积极做好结合文章,进

一步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按照机关工委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省、市主要领导人在全委会议上的讲话,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把全会精神贯彻体现到做好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抓好全年任务目标的推进和落实。

二、学习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高屋建翎,总揽全局,精辟深刻,实事求是,为开辟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原原本本地学好会议文件。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清醒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要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努力营造人人了解全会精神,人人关心和谐社会建设,人人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三、时间、方法和步骤按照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从现在到年底,利用50天的时间作为局机关对中央、省、市三级全委会议的集中学习阶段。通过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会议文件和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准确地学好会议精神。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10月27日至11月3日):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深入宣传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把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取得成效。

第二阶段(11月4日至11月30日):集中学习阶段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原文原著,通过逐字逐句地学,吃透精神,领会实质。领导干部和各科室、站所负责人要带头学习,既要做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要当好宣讲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辅导员,切实发挥好示范和表率作用。在学习期间,每名干部职工要撰写1篇以上读书笔记,各科室、站所负责人都要在学习讨论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第三阶段(12月1日至12月15日):回顾总结、对照检查阶段

全体干部职工通过阶段性学习,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更加清醒坚定,工作上更加扎实富有成效。各单位要对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决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对照省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对照市十届七次全委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查找本部门、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要结合当前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体现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贯彻到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新某某的实践中,更好地推动当前的各项工作。

四、加强领导为认真抓好对中央、省、市三级全委会议精神的学习,局里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科。各单位要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定严格的学习考勤、考核措施,确保学习效果。

二○○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 凝聚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汇聚力量”

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召开,是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中央全会研究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成功经验,全会审议通过了***亲自领导编写、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长期以来清华师生一直积极参与国家五年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本次中央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过程中,学校也有多家智库机构提交政策研究与建议,多位老师参与座谈会建言献策。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新征程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尽管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但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中,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要全面贯通理解“两个目标”的科学内涵,把握将2035年远景目标放在“十四五”目标之前的内在逻辑,体会《建议》中没有提出经济发展量化目标的考虑,重视《建议》中首次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等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

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对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进行讲解。她指出,在理解“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时,要坚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二者关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把握基本原则中,要进一步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学校在“十四五”工作中,要结合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从更宽视野、更深层次贯彻指导思想,把握基本原则。

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对《建议》中“‘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行解读。对于学校而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坚守初心、保持定力,妥善处理好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辩证关系,优化学科结构、做好前瞻布局,加强文化建设、涵养办学品位,厘清资源边界、增强治理效能,锲而不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能力,用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认真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学校要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清华贡献。此外,还要继续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深化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继续实施全球战略,有效发挥大学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领会好、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重大政治任务,下一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

二要集思广益、前瞻谋划,科学编制好学校“十四五”规划。开门问策,科学论证,统筹兼顾。

三要提高站位、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校干部师生要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永远奋斗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进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思路举措,转化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时代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岛蓝谷规划分析下一篇:企业员工反思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