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科技情报支撑能力提升途径

2022-09-13

1 科研单位对科技情报的需求

韩国国家情报大学墙上悬挂的校徽下面写有“情报就是国力”。中国网络情报中心网站首页上也写有“得情报者得天下”[1]。这些都简要概括了情报的价值, 说明了情报的重要性。科研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 承担着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 承担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任务, 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

进入21世纪,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球信息量剧增, 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 海量的信息、此起彼伏的“热点”, 真假难辨。各国政府和科研单位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动荡的世界格局中找准正确的方向并赢得竞争优势, 纷纷开展了科研情报的支撑能力研究。

2 新形式下科研单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

情报研究通常由课题选择、情报搜集、情报整理、科学抽象、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六个程序, 科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调研阶段、创造或发明阶段、总结交流或技术推广阶段。过去的科技情报研究服务主要是集中在科研的前期选题和结题后的评价两个阶段[2], 主要集中在查新、文献收集、外语文献翻译等领域。而现在随着科研单位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许多工作人员已经具备硕士和博士文凭, 以及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科研单位对科技情报有了更高的需求, 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

1) 前瞻性, 即是着眼长远需要, 探索发现专业前沿或热点, 或者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进行超前的分析和科学预测。

2) 全面性, 科研情报研究服务要融入科研人员的科研全过程, 提供相对全面情报服务;更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现实, 从战略和全局上看问题, 还要把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放在大趋势上认识。

3) 多层次, 目前科研单位科技情报人员不但要提供给领导战略决策情报, 也要向职能部门提供战术情报, 既要提供科研情报, 也要提供市场、生产以及宏观情报等;

4) 客观性, 是指广泛地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参考价值的情报资料, 实事求是地分析正在出现的某一新技术、新体制、新理论, 以便情报用户对问题的准确了解, 正确指导其科研规划和科研路线。

5) 时效性, 是指响应的快速性, 科研单位的实力很大程度表现在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上, 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创新能力和效率上, 而且还表现在时间和速度上, 有时候情报用户要求科技情报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供情报产品, 以满足科研急需, 否则情报产品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6) 手段现代化, 不断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技术、云技术等。

3 科研单位科技情报支撑能力提升途径

面对海量的科技情报信息和相对匮乏的科技情报研究, 科研单位应该着力于科技情报支撑能力的建设, 根据经验总结, 有以下提升途径可供科研单位情报研究人员参考。

3.1 科学利用多方资源, 用系统的方案解决“大数据时代”信息, 加强特色科技情报资源库体系建设

通过网络传播快速产生的海量数据, 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可以作为情报研究的产出, 不仅为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活动的参考资源, 而科研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使科研人员更大程度上依赖数字化资源、网络化的科研交流手段, 还使得科研工作的远程协同化以及科研成果的共享化等。然而海量的情报, 以及信息发现与分析能力的欠缺, 使得情报人员在数据收集和管理两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使得统筹多方资源, 利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现实最迫切的需要。科研单位要采用先进的系统技术, 建立一个先进、安全、可靠与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 采用防火墙技术接入互联网, 建立防火墙之内的企业内网系统。通过互联网获得原始文献、电子期刊、零次文献和零次情报, 并对情报进行常规性开发, 把搜索网络科研信息纳入日常的工作计划, 做到按学科、课题和需求开发, 建立网络版的专题数据库, 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和情报调研服务等。

3.2 注重科技情报用户的需求调研和科技情报产品报送体系, 建立情报会商制度

注重用户需求调研, 坚持“5R”指导思想, 即以最恰当的资源配置, 形成最恰当的科技情报产品;以最恰当的时机, 以最恰当的方式, 提供给最恰当的用户。换句话说, 建立科学的科技情报产品报送体系, 一方面根据时间主线, 以科技快报、同行或竞争公司简报、上市公司季报和年度报告等形式报送;另一方面, 根据用户需求, 以情报综述、定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报告等方式提供服务。

建立科技情报会商制度, 服务科研一线。科技情报人员要与工程技术人员广交朋友, 通过经常性的接触, 及时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需求信息, 主动为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同时还可使情报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互交流, 相互启迪, 使其提供的科技情报更有针对性, 使两者相互可触发解决问题和创造发明的思维火花。科技情报人员从科研人员的课题选定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全程参与。但是, 由于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众多, 有领导也有专家, 课题也多, 科研课题大都要求科技情报部门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支持, 任务量大, 而科技情报人员数量不足, 因此, 应依据重要性原则确定以服务重点课题、服务决策层、项目组或职能部门为主, 兼顾服务一般课题和重点人群的原则。

3.3 建立科技情报战略规划和情报支撑工作体系

情报研究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规划, 这需要对用户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结合国家近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内科学规划或者产业计划中明确的工程项目以及本单位专业发展方向和预研项目的需要为动力, 结合我们对现在和未来国际形式分析, 尤其是其产品的性能、作用和暴露的问题等, 不间断的跟踪和深层次的大比较分析, 同时注意发现国际上该领域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分析其对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中提出科研单位的科技情报战略规划。

此外, 还应遵循“三结合”原则, 建立情报支撑工作体系。也就是说, 从时间布局上讲, 注意科研单位中长期规划 (长) 和抓手项目 (短) 相结合;从具体任务布局上讲, 注意预先研究、重大专项、产业发展和科技规划相结合;从人员布局上讲, 注意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情报人员相结合。

3.4 做好综合决策支持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约维兹指出:“情报是由情报的获得与传播机构向决策者提供的, 决策者利用获得的情报选择的最佳行动路径。”[3]科研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市场主体,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必须对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宏观环境主要是进行PETS分析, 即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方面, 而竞争环境则根据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企业间的竞争、购买者的竞争压力、供应商的压力、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和来自替代品的压力[4]。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调研, 应围绕价值创造和实现展开, 可采用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 重点分析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研发等活动。这些信息可通过与竞争对手各职能部门人员交流以及其公开的情报源 (如企业网站、产品样本、报纸以及专业杂志等) 来获取。对通过对上述竞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 为科研单位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3.5 科技情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继续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情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方式、手段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科研单位的情报支撑能力和科学创新效率。一般来讲, 科技情报人员最少应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一门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掌握1~2门外语、熟悉和掌握情报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5]。还应该具备四种能力:对情报的高度敏感和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 较强的吸收、消化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能力。

科研单位应当组织科技情报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学习科技情报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和情报服务, 还应培养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摘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是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技情报支撑工作, 本文从需求分析入手, 结合新形势下科研单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科研单位科技情报支撑能力提升方法。

关键词:科研单位,情报,能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露萍, 郑亚宁, 王振宇.如何发挥科技情报研究在科研生产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 2013 (S1) .

[2] 邓菲, 李宏.嵌入科研的情报研究服务新模式探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07) .

[3] 申静.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1990 (Z1) .

[4] 刘景旭, 张德, 李虹.竞争情报在商业模式分析及创新中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 2007 (04) .

[5] 秦铁辉.情报研究人才刍议[J].情报科学, 1983 (0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火电厂热控仪表常见故障分析与仪表管理下一篇:微量物质示踪剂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