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目标

2023-04-01

第一篇: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目标

目标驱动五环节教学法

目标驱动五环节教学法(或模式)

高新区第二小学

学校中“学习”的本质:是在老师的介入下,学生自主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

生命化课堂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分享、评价活动的学习。也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所遵循的是“目标驱动五环节教学模式”。 生命化课堂规范流程:教学目标(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任务单(个体——再小组或全班——个体)——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自己完成——小组交流(检查)、重点班内强化——个体完善;

合作探究:自己完成——小组交流(组长组织)——学生理解完善。

归纳梳理:学生展示、补充——教师引领学生生成准确、完整地知识——学生完善。

巩固应用:自己完成——小组(或班内交流)——学生完善。 拓展提升:自己完成——小组(或班内交流)——教师引领提升 强调:双色笔(改错)、完整、成学习资料等。

第二篇:辩论各环节目标

【一辩立论】 1.定义:从常识出发。 2.标准:不要漠视对方的存在

3.论点:自恰(在其标准下,可论证自己立场) 【四辩质询】

1.确定对方的定义,标准,具体讨论范围

(目的:确定自己接收到对方立论点,以防打空。同时框死对方,一旦对面承认其范围,以后对其进行攻击,则对方不能闪躲) 2.检验对方是否自洽

(自洽,对方的论点在其标准下是否能论证其立场。若论点在其标准下不能有效论证其立场,则点出,论点报废) 3.在前两部完成的时候,争最核心的矛盾点。

(核心点争议:定义,标准,或逻辑链都有可能成为核心争议点。一方争下来,则另一方论证失败。如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里面的“万”) 【二辩驳论】

1.若果一辩在对方四辩质询被打崩了,则对被打崩的点进行补救,重新立论。(崩:自己核心定义,标准,逻辑推论被对面拆解,使得整个论证不成立。)

2.若是一辩守住立论,则驳论以定义,标准,论点为顺序进行。 【二辩对辩】

1.对方的驳论进行攻击与防守。 【三辩盘问】 1.经过二辩的驳论与对辩。大致的核心交锋点已经出现,三辩需判断出来。

2.对自己的核心立论进行补救。

3.对对方的核心交锋点进行攻击。(先框死,再进行攻击,最后小结) 【三辩小结】

1.对我方的核心立论进行补救。

2.对前面已经打透的战场进行总结。将一些重要战场争下来,以免代入自由辩论。 3.攻击对方核心立论。

(逻辑要有层次,论述要有重点)

(三辩小结之后,有逼格的辩论赛一般都不会再纠结于定义与标准。特殊辩题除外) 【自由辩论】

1.起:开启一个战场(赛中核心争议) 2.打:以例子,逻辑陷阱等,推进自己的战场。

3.结:对已经打透的战场进行小结,小结代表一个战场的完毕。 4.再起:开启一个新的战场。

5.防;当对方推进战场时,进行格挡与逼问。

(自由辩论时,四人应明确了解自己在那个战场(该打什么?),如何推进自己的战场,如何阻止对方推进战场(该怎么打)。同时自由辩论需要沟通与配合) 【四辩结辩】 1.总结对方核心矛盾点,进行捅刀。 2.补救我方核心论点,梳理全场。 3.价值升华。

第三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德州市在近些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提问)这个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取得了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使人们走上了小康之路。

(二) 走进新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

(1) “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总体小康〈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

(学生快速浏览教材100-101页从整体上把握总体小康的表现)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表现{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学生思考)

〈1.〉我们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呢?(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2〉.根据这些问题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

(教师归纳)

现在的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低水平——总量已达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不平衡——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过渡)

正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就要求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展示,新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引导出全面小康社会社会的目标〉

新第一步:第一个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步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简单介绍两个三步走的关系,引导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展示图片党的十六大提出这一目标)

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过渡) 六个更加从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我们有信心去实现、去创造美好的社会,下面请大家把范围缩小一点,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展示图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学生思考)〈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计算教材101页的问题

(补充资料)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人均收入只达到800—1000美元,刚刚迈进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

2000年中国人均GDP 800多美元,只占日本人均GDP的2.3%,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从目前8.9万多亿增长到约为36万亿元人民币,按目前汇率折算超过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大体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我国经济总量从目前的世界第6位,提高到第3位,仅次于美、日两国。 可见,总体小康——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较高标准的小康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教师补充):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从三大产业就业份额来看,我们还需努力。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为50%,第二产业为22.5%,第三产业为27.5%。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提高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份额 5% 55% 40%

就业份额 20% 以下 40% 40% 以上

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

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到2020年,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补充资料)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指的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从城乡来看:据国家统计局设置的小康生活标准,城市小康要比农村小康的指标高,单人均收入这一关键指标就高出一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守估计在3:1左右,如果再算上城市居民所能享受到的福利等,这个数字就远不只3:1了。针对于此,国家着力地安排农民进行有序的流动,变农民为市民。提高城镇人口。

从GDP来看: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为上海市,已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提高,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2页虚框内材料,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城镇居民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比例,让人民的吃穿住行达到更高水平,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达到殷实的小康水平。

三、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慢一些,相互帮助,互相扶持,最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创美好的未来。(展示图片)

板书设计: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

(1) “三步走”发展战略

(2)总体小康{表现特点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目标

2、途径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小康是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我们制订了经济建设目标,在本世纪头20年,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然,其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第四篇: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与策略

洪晓军,肖 刚,周国君

(浙江工业大学人事处)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历史重任。近几年,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推动、管理创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多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以“学校—学系—教研室”为特征的传统垂直功能化管理模式已被逐渐摒弃,以“学科”为基本单元、以“学院”为管理实体的学术组织模式正被有效推行;师资队伍从数量到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部分学科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了教学与学术水平的提升。然而,现行组织模式尚未完全克服较为丰富的人才资源难以产生相应的大的科研成果的矛盾,暴露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工作、资源整合共享难,技术性、原创性成果不多,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研究型大学传统的学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进行审视,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学术组织再造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创新团队,以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

2004年教育部推行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兴起了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热潮,国内很多提出“争创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进行了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然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创新团队建设的模式不尽相同。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与其行为价值取向相吻合,必须与其人才组织模式改进和水平提升的要求相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多数为地方高校的领头羊,具备区域领先性和部分学科优势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水平地位,决定了其教育任务的战略选择:在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同时,保持和发展其研究和知识创新的职能,培养创新型的精英人才;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科研攻关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通过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各种科技问题,并为当地政府、企业决策提供科研依据。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行为取向可归结为:(1)藕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普遍需求基础上寻求部分研究方向国内领先的突破, (2)服务于教育大众化基础上担负精英人才培养的重任, (3)归趋于综合全面发展下的特色学科的提炼。特色学科的提炼取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取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传承。按照马陆亭提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边界条件[1],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校规模、博硕士学位的

授予、科研能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勇于创新,构建了二级机构(校、院)三级管理(校—院—学科)的人才组织结构形式[2],学科意识得到了强化。但由于学科基础相对薄弱,作为学科组织的主体———学者团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基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行为价值取向以及人才组织结构的发展现状,除实现创新团队建设的一般目标(如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梯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等)外,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尤其要体现以下作用:

(一)成为学校科研水平提升的突破口

近几年,教学研究型大学十分注重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科研成果进展明显。但也出现了科研方向分散、承担课题小、水平级别低、重复研究多等现象,缺乏文理渗透、理工交叉,经管、工商共生

的研究方向,缺少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科研工作缺乏纵深发展,研究工作档次不高。有效的创新团队有望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提升的突破口。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明确学校重点扶持的优势科研方向和优先支持的新兴科研方向,找准切入点,能充分发挥其在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可围绕现已具有较好学术基础的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方向进行扩充、提升和整合,确保在较高层面上开展研究,培育科研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若干个国内外知名、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和研究方向,以此为辐射源,带动学校各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

(二)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知名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有个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或“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术中坚或国内知名的学者,但缺乏成规模的国家级层次学科带头人。多数学科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呈圆柱状,缺乏旗帜性的领军人物,不能构成理想的金字塔状结构。学科成员层次、类型、经历类似,学科带头人易被弱化为召集人或负责人,缺少批量产生国家级人才的氛围和基础。学科带头人的产生需要学校的精心培育,而创新团队是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扶植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或以团队为载体引进高层次的旗帜性人才,以他们为核心,组织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等构成创新团队,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在承担重大课题、产生重大成果的过程中,既“打造”了学科带头人,也锻炼了科研队伍,并有利于知名学科的形成。

(三)成为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合作研究的示范点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课题组及学科是团队发展的雏形,在表征上已具备了团队的基本特性,但却缺乏团队运作的内涵,合作研究及协作基础较差。如项目课题组在项目申报时,考虑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组建课题组,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

当申报立项成功后,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分工协作就流于形式,丧失了让课题组成长为具备承担重大课题的科研团队的机会。在学科内部,由于学科成员对群体智慧带来的优势没有太多的体验,对获取真理性认识的复杂性理解也不够,缺少协作的意识、动机和经验,因此其学术研究只能是有限的智力空间中单兵作战的过程,得不到来自他人的知识与智慧的支持。学术研究呈现“个体化”模式,学科成员各自为战或开“夫妻店”、“师徒小作坊”,学科队伍缺少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科之间开放性不足,缺乏交流,缺少交叉优势和新的学科增长点。

通过组建创新团队,整合科研方向,有利于大课题、大项目的承接,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突破,从而能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营造群体协作的氛围,为教师学术研究合作精神的形成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四)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动力源

大学与地方区域经济互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因此创新团队研究方向的确定应立足于区域发展的需求,体现本土化的特征。创新团队要在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跟踪学术前

沿,成为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注重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特色的形成。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策略

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基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目标定位的相对独特性,其形成与发展策略应包括:

(一)构建形成策略

采取“自发”+“诱导”的产生机制。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使创新团队自发产生成为了可能,但尚需精心策划的诱导机制来促成。创新团队形成的基本诱因和假设条件是:高校教师追求的是教育及科研事业的成功,及由此而享有的崇高个人声誉和社会声望。因此可将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使之成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创新团队荣誉性称号的授予、科研经费的资助、各种进修培训的支持、省部级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机会的优先提供等作为诱导,促成创新团队的形成。

(二)要素确定策略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了其创新团队内部结构框架的诸要素:

1、研究方向的确定———在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基础上体现区域性和应用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学术倾向是特色高新技术研究,因此创新团队要成为传统产

业技术升级的主导力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研究方向应属于国家和地方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具有开创性、探索性,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技术路线、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并以是否形成特色作为衡量其发展能力和科技贡献的重要标志。

2、团队负责人的遴选———具有较高的省内外学术知名度且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学术研究的向导、指挥与先行官,身兼研究者和带头人的双重角色,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外,主要表现为一种非职位性的影响力,要求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度统一,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一般应有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

3、学术水平的要求———在鼓励跨学科交叉的同时更注重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突破。这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基础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本学科领域中应具有明显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4、团队平台的构筑———以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重点学科是提升学校地位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基地是承接和完成科研项目、发展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依托。创新团队只有在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环境条件以及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较高平台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5、团队成员的组成———多采用“核心人才”+“外围人员”的方式。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5-10人),具有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学术问题,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是“共同愿景型”与“知识互补型”的综合体。可通过科研项目协作研究的经历、已合作发表论文论著的情况等,来审定团队成员的合作基础。同时注重成员知识的互补性、构成的异质性,形成适度差异,优化组合,集成优势,以营造最佳的能力结构或能力场。全体成员还需通过签署合作声明、集体参加答辩、做出共同承诺等行为来强化团队精神。

(三)机制设计策略

1、建立创新平台的共享机制

创新团队建设要充分体现资源共享、整合与汇聚,体现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开放性、集成性以及先进性。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方面,统筹安排,构建校级大型科学仪器平台,提高资金和设备使用效益。把有限的力量集中用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上,通过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凝聚优秀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

2、建立有效的团队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

团队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是创新团队成功发展的关键。创新团队作为一种学术自治型单位,必须拥有确切的团队资源,并掌握资源配置权,如各种资金、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信息接触的权限等。在资助经费使用上建立一定的特区政策,给予团队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明确队伍建设、科研实验投入等的使用比例后,给予较为透彻的信任,通过充分全面的授权,使团队在完成工作的方式、进程等方面不受外界的干预,形成一种内在的控制机制。

3、形成基于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机制

以创新团队负责人名字命名所在创新团队,强化其责任,烘托其领先的学术地位。根据创新团队负责人的学术基础,以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等为标杆,提出“杰出学者”的造就或引进目标。在团队成员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参考、批判创新和融化组合,进而去寻找和推敲真理,既有利于学科带头人在重大研究项目中取得突破,产生重大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研究项目,从而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有利于学科带头人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的提高,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提升。

4、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机制和激励体系

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中,高校教师尤其是创新团队成员的需求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强烈的自尊、荣誉需求和创造、成就动机是其需要的主要表征,因此在管理上要强化自主管理,实施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对获资助团队实行较为明晰的目标考核和粗放式的报告制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开发“基于网络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建立各团队网上动态档案,实时反映团队业绩动态,接受教职工监督。通过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对团队产生强烈的公众关注压力和相互竞争压力。要使创新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积极性。在出国进修、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科技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在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外籍专家学者合作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团队申报时要明确包括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立项及成果、论文论著发表、应达到的学术地位等在内的建设目标。逐步建立团队绩效考评、团队行为激励与约束、团队成员贡献考评的具体完善的制度体系,并着力研究基于团队运作的人员聘用模式和薪酬分配模式。

第五篇: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

陈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我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等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今世界,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其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等能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不能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同,能不能占领世界文化高地。因此,我们需要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把握文化交流规律,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我国文化资源丰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的规律,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产品数量再多,也不能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应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应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激发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世界上第一位老师是谁下一篇:商家联合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