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原理的运动生理学论文提纲

2022-09-25

论文题目:十一届全运会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摘要:从我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链球决赛成绩可看出我国男子链球整体水平不高,与世界链球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本研究通过运用两台日产星高钛便携式高速录像采集系统,对2009年10月21日在山东济南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前八名男子链球运动员比赛过程进行拍摄。运用美国艾利尔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分析,根据链球技术原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理论学科理论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做完整的分析,主要采集运动员各个关节角度、角速度、速度等相关指标,并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国外优秀运动员的相关指标,之后进行技术的数字化及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找出差距;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做出合理的技术诊断,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链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查阅和收集了国内外1990年至2010年有关链球运动投掷技术分析的相关文章,在了解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动态的情况下,主要针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前八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链球投掷过程预摆阶段的技术动作、旋转阶段速度变化和旋转过程中运动生物力学参数,以及最后用力阶段出手参数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投掷技术的运动学数据和指标,通过国内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部分参数的对比分析,找出国内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在投掷技术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预摆阶段链球球速增量是投掷技术中各阶段增量最大的阶段,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在这个阶段跟国外运动员的差距非常显著,十一届全运会冠军马良的预摆速度14.8m/s远远落后于谢迪赫创造世界纪录时的预摆速度17.6m/s。 2、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旋转阶段的技术特点基本符合现代掷链球技术的要求,但是完成整体技术质量低于国外运动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加速能力越来越弱,旋转用时呈现延长趋势;旋转过程中双支撑阶段开始时机较晚、节奏不合理,链球的位置具有较大的起伏;链球运行轨迹半径较小;为了追求较合理的出手角度国内运动员普遍采用最后用力阶段上体后倒的方法来克服链球在旋转阶段产生的离心力致使旋转阶段与出手用力阶段脱节,影响了旋转的完整技术、及动作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3、在最后用力出手阶段,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出手阶段速度增量总体偏小,在出手阶段我国优秀运动员给链球的加速能力落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4、总体上在预摆阶段、旋转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我国运动员链球球速增量总和低于国外运动员,球速增量的差距致使我国链球运动员出手初速度较低,最终导致投掷成绩也较低。

关键词:十一届全运会;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运动学研究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研究现状

1.2.5 现代掷链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1.2.6 运动学在田径运动技术中的运用

1.2.7 掷链球技术的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三维摄像测量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三维运动学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掷链球技术的划分

3.2 投掷技术中预摆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3.2.1 投掷技术中预摆阶段链球线速度增量变化的运动学分析

3.3 投掷技术中旋转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3.3.1 投掷技术中旋转阶段旋转时间的运动学分析

3.3.2 投掷技术中旋转阶段链球球速增量的运动学分析

3.3.3 旋转阶段单双支撑开始与结束时链球位置方位角的运动学分析

3.3.4 旋转阶段链球的运行轨迹平均半径的运动学分析

3.3.5 投掷技术中旋转阶段链球运行斜面角变化特征的运动学分析

3.3.6 投掷技术中旋转阶段髋膝踝角的变化特征的运动学分析

3.4 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3.4.1 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阶段的出手参数的运动学分析

3.4.2 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阶段出手时链球速度增量变化的运动学分析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主要参考文献

6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影院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