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障碍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干预

2022-11-12

改良电抽搐治疗 (简称MECT) 是指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 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 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在通电后不发生抽搐, 同时在多参数监护下, 具有安全性较高、起效较快、疗效较好[1]的特点, 在条件好的精神病医院广泛使用。现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210例患者进行MECT治疗1746例次,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8例, 女70例, 年龄14~75 (36.23±14.18) 岁, 体重34~112 (64.54±13.19) kg, 疗程5~12 (8.31±2.19) 次;临床诊断:抑郁症56例, 精神分裂症89例, 分裂样精神障碍43例, 强迫症6例, 躁狂症16例, 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它躯体疾患。

1.2 方法

患者均于MECT治疗后, 由经过培训专职护士对其进行观察, 并定期到病区随访, 根据自行设计的不良反应观察表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MECT治疗不良反应, 见表1。

3 讨论

3.1 选择合适静脉穿刺

丙泊酚由于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暂, 无蓄积作用, 因而控制性强, 是目前MECT治疗中比较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 但静脉注射局部疼痛是其明显的缺点[2]。本组病例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196例次, 占11.23%。疼痛可由药物或其赋形剂引起, 给患者接受治疗时带来一定的痛苦, 大静脉注射和预先给予麻醉性镇痛药可减轻注射疼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此, 在治疗时, 护士选择前臂或肘窝处较粗大的静脉穿刺, 并不断更换穿刺点, 减轻静脉注射丙泊酚时的疼痛, 对个别患者不能忍受疼痛者, 预先静脉注射2%利多可因1~2mL可预防[3]。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本组病例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延长者有27例次, 占1.55%。可能与麻醉药物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术后肌松作用未消失、呼吸道堵塞及患者过度肥胖等因素有关。要求护士治疗时减慢注药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面罩吸氧及人工呼吸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出现舌后坠83例次, 占4.75%。是由于全麻后患者尚未清醒, 咬肌、下颌松弛, 舌根后坠造成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 患者出现鼾声及缺氧的表现。对这类患者应密切观察, 发现应舌后坠立即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氧气吸入等。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者有85例次, 占4.87%。与大量抗精神病药物应用、麻醉药物刺激气管粘膜、禁食水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前常规注射阿托品0.5~1.0mg, 抑制呼吸道的分泌物。

3.3 做好MECT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治疗前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解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治疗后头痛头晕有98例次, 占5.61%;记忆障碍发生136人次, 占7.79%。一般不需要作特殊处理护士要以和蔼态度关心体贴患者,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嘱患者下床或如厕时动作宜慢, 必要时用镇痛剂和扩血管药物缓解症状;对记忆障碍者适时进行记忆再定位训练, 治疗结束后1周左右记忆逐渐恢复正常;也可给予口服改善记忆的药物及食用增强记忆的食物等。

3.4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治疗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本组病例中烦躁不安者有152例次, 占8.71%。是患者治疗后意识处于谵妄状态的表现, 此时应专人护理, 防止坠床, 对极度烦躁不安者可给予保护性约束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直到患者完全清醒后再离开治疗室。全身肌肉疼痛有30例次, 占1.72%。与静注琥珀胆碱后出现肌纤维成束收缩有关, 可给予按摩或温水浴减轻症状。

总之, 在MECT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 严格把握适应证、禁忌证, 早期识别和预防改良电抽搐治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能够降低的风险。选择合适静脉穿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等对症处理是确保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障碍不良反应, 采取护理干预, 降低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对210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改良电抽搐治疗1746例次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 记忆障碍, 烦躁不安, 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舌后坠, 头痛头晕及进食呛咳等。结论 选择合适静脉穿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等对症处理是确保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改良电抽搐治疗,不良反应,观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强, 李艳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疗效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 16 (2) :105.

[2] 林治瑾.临床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21.

[3] 沈七襄, 孙增勤.麻醉药物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1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资源聚合系统研究下一篇: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