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化管理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博物馆数字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数字化建设可以让博物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并推进博物馆的发展。同时,还能让博物馆内的资料、文物等信息被更好地保留。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喜欢通过网络获取资料,所以建立数字博物馆能让博物馆更好地宣传自身和提升服务,博物馆也可以借助数字博物馆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当前,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开始了数字化建设。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1:

新时期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的策略分析

摘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管理部门,承担着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给我国博物馆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这就直接要求博物馆建设部门能够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转变建设服务理念,科学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基于博物馆的全新数字化建设模式,在不断提升场馆建设服务质量的同时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文物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也越来越多,喜欢通过网络获取资料,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是信息时代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也能为博物馆自身宣传和服务提供帮助。博物馆馆藏中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料一直是人们传承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很多文化资料都被进行数字化,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不仅可以更便捷的公众分享博物馆藏文化信息,对所有博物馆人员进行文化宣传,让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管理工作真正走进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高效地开展文化服务。

1.数字化建设对博物馆的重要性

博物馆保护收藏场所是当前我国推进精神文明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文物收藏活动场所之一,其保护收藏品的功能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传承我国传统收藏文化、保留各类历史珍贵文化遗产,具体主要收藏任务也就是对这些珍贵文物的收藏品及其进行文物收藏前的保管和使用保护或者修复。随着文物保护所的时间推移,加上保护所受当地天气、温度、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双重作用影响,文物很有可能被保护修复或者损坏,而且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或者损坏处理过程往往是完全的和不可逆的。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是另一种保护文物资源的方法,而且文物的信息和资料被整理出来,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也可以被永久保存,不会面临损坏或者缺失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喜欢考古的学者和群众,他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文物资料,为科学研究、考古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随着数字化建设程度不断加深,在博物馆中还可以运用一些新技术,比如VR、全息投影、3D成像等技术,给参观者更加直观的感受,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博物馆,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人们对文物的接触、抚摸等,降低了因为人为原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可以让文物保存得更久远,降低文物修复难度。

2.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措施

2.1数字化建设的科学全面规划

博物馆的整个数字化构筑建设过程工作平台包含不同的构筑建设过程工作业务内容,而这些建设工作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有基于面向文物参观者的建设服务管理系统,有面向文物保护者的建设服务系统,也就是有建设工作人员管理建设服务系统。为有效提升构筑建设工作效率,博物馆需要按照实际构筑建设过程工作的实际需求随时进行整个数字化构筑建设并对信息化操作平台的功能统一规划和整体架设,制订严格的建筑数据开发标准,利用各种模块化数据开发的操作方式等来实现各个构筑建设工作环节的高效统一,形成信息化构筑建设操作平台,实现各个建筑工作建设流程的高效信息交流和各个信息统计数据的高效共享,实现整个建设过程决策的高效准确执行,使整个数字化构筑建设平台能够完全覆盖整个博物馆日常运行的所有建设环节,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构筑建设工作行为。同时它还要注意保证整个数字化构筑建设操作平台的信息开放性,使每个建设工作人员随时能够通过不同的数字建设操作终端随时进行业务相关的整个建设过程操作,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随时进行整个建设过程模块化的开发和数据接入,实现对整个建设工作过程的有效进行补充和优化完善,提升整个建设工作过程的业务全面性。

2.2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系的安全性

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有效实现主要是基于智能网络信息通信和其他信息安全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文化建设平台工作的安全智能化有序开展,为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便利的与此同时,在建设工作管理流程中大量使用网络通信设备、自动化网络设备和各类智能终端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也就会容易出现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要注重充分利用基于大数据计算技术的网络数据处理技术优势,对现有网络服务请求和数据传输情况进行全面的网络安全性监测分析,对网络问题数据访问和网络数据传输进行及时的自动隔离安全处理。还要加强对现有智能网络设备基础设施和智能网络设施的管理维护,及时更新升级软硬件基础设备,增强智能系统网络安全性。合理配置利用网络杀毒系统软件工具对非法侵入的网络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查杀,确保文化建设平台工作的安全正常运行。

2.3树立科学的文物保护观念,促进文物的保护进程

树立科学的历史文物保护管理观念最基础的保护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高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保护综合管理素质和科学素养,因为在历史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中,会发现有一些相关工作人员良莠不齐,冒充了大人数。在我国保护历史文物的发展道路上,对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保护综合管理素质和保护科学素养的不断培养当然是最重要的,要不断提高针对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保护专业知识。以此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对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保护知识讲座,让专业人们对于历史文物保护工作有着更加先进的认识理念。此外,还可以通过让相关专业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先进的保护管理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要求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正确进行操作,对于已经严重破损的历史文物要在进行保护修复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正确进行,防止对已经严重破损的历史文物本身造成二次性的伤害,对于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正确操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给予一定的行政惩罚。我们一定要将历史文物的保护管理和文物保护两项工作切实做好。

3.结语

数字化保护博物馆网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推进博物馆网站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探索加强本馆数字化网站建设,对各类博物馆收藏中的珍贵文物进行专业数字化保护管理,并且完善博物馆的管理系统,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苑志伟.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分析[J]. 赤子(上中旬),2015(07):157-157.

[2]赵永刚. 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的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00(008):94-95.

[3]陶枢. 浅析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點[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00(008):100-101.

作者简介:张旭龙(出生年月—1988年4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金塔,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为文博助理馆员,现工作单位为酒泉市博物馆,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作者:张旭龙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2: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分析

摘 要:数字化建设可以让博物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并推进博物馆的发展。同时,还能让博物馆内的资料、文物等信息被更好地保留。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喜欢通过网络获取资料,所以建立数字博物馆能让博物馆更好地宣传自身和提升服务,博物馆也可以借助数字博物馆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当前,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开始了数字化建设。文章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列举了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文物管理

博物馆通过保存文物和资料来保存历史和传承文化。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很多资料都逐渐数字化。博物馆也需要紧跟潮流,用数字化技术在网络上分享馆藏信息,对博物馆进行宣传,让文化传承工作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更加高效地开展服务。

1 数字化建设对博物馆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功能就是传承文化和保留文化遗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保管、修复文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天气、温度、人为影响等因素,文物的损坏是往往是不可逆的,且修复难度往往较大。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可以把文物的信息、资料整理出来保存在计算机中。而且这些信息将会被永久保存,不会因为環境原因而造成损坏和缺失。

在对博物馆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储存后,博物馆可以建设数据库,从而实现在互联网上共享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让研究人员可以很轻松地获取到相关资料。对于一些爱好者和学者而言,也有了更为便捷的观赏途径。在以前,观赏文物必须要到博物馆内。距离增加了观赏者和研究人员的阻碍,很多人都因为距离太远、旅途耗时耗钱,无法看到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而数字化博物馆能够在网上呈现博物馆的资源,让那些没法到博物馆的人也能参观博物馆。而且,博物馆也可以有效地使用数字化的资源,借助VR、全息投影、3D成像这类新技术,在互联网上给参观者展示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重要的是,这些展示方法减少了文物和参观者的接触,降低了因为人为因素对文物产生的破坏,让文物保存得更长久,降低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

2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法

博物馆中保存着很多文物、标本,可以定期展示,供人们观赏和研究。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将这些文物等数字化,使用3D扫描、3D模拟、数字化拍摄等技术把它们储存在博物馆的数据库中。等到人们需要进行观赏和研究时,就可以通过电脑展示,观众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和赏析。通过创造与文物相关的动画,博物馆能更加生动地展示文物。再配合语音讲解,参观者可以全面地了解一件文物的历史、故事、艺术特征。

2.1 从博物馆特色出发进行建设

数字化建设需要使用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还要确保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时不会对文物产生破坏。但数字化不仅仅是保存文物的数据,还要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充分地展现出来。因为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保存文物的“库房”,还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普及知识的使命。因此,在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还要保证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特色不会丢失。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广阔的领土面积、不同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很多不同的、特点鲜明的文化。所以,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或者规模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的建设中,也要保证这些差异,注重自身特色。例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数据库,播放带有乡土人情的语音讲解,选择一个能够展现博物馆文化的主题进行数字化建设。

2.2 合理规划数字化建设内容

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数量很多,种类繁杂。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如果没有妥善地对工作进行安排,就会影响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所以需要系统地安排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内容,把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和博物馆的工作进行统筹。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收集文物的数字信息。这项工作主要是对文物的信息进行收集和采集,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完成对文物的编码。除了要留下文物的照片,还需要对文物的实体信息进行采集,如文物的尺寸、重量、材质等。这项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初步了解文物本身的属性以及文物的历史,同时在编码过程中对文物进行分类。第二部分,文物信息的录入和整理。在完成对文物信息的收集之后,就可以将文物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上传到网络,确保文物的相关资料可以被查询。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文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文物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音频资料整合在一起,进行展示和共享。还要对这些信息和资料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文化交流、文物展示的顺利进行。

2.3 运用科技展示文物

用网络查找资料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而通过网络展示文物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博物馆的网站要符合博物馆的自身特点,让通过网络进行观赏的游客或者研究人员可以在进入网站后就感受到该博物馆的特点。同时,博物馆的网站还要及时更新博物馆的展览动态和活动,如更新博物馆的馆藏变化、相关文物的研究进展、即将举办的展览活动等。此外,还要建立参观者反馈平台,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博物馆改进和进步。在博物馆内部,除了展示文物外,还可以通过视频、VR模拟、3D成像等技术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物。这些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博物馆的展览变得更加立体。

3 数字化文物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3.1 对馆藏文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使用数字化手段,可以数字化储存文物信息。使用数字化管理,能提升文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可以全面而且准确地记录文物的出入和流通。例如,把某件文物的特征、状况、在交流时的去向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准确地查询到当前文物的情况,减少文物遗失的可能,从而更好地保护文物。

3.2 促进博物馆文物研究工作的进行

数字化建设让博物馆研究更加科学合理,为研究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数字化建设需要使用许多高科技的手段,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博物馆自身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博物馆技术的进步。数字化过程中,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更新、更先进的科研工具,这些工具让研究人员的手段更加先进。同时,数字化建设不仅让文物的数据和资料很好地在馆外分享,也提升了馆内资料的完整程度。博物馆也能对自身的文物数量、信息进行高效的统计,使用时能够快速查询,使博物馆能够对文物的资料进行及时补充和修正。

3.3 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管理

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完成之后,就要着手使用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进行管理。现阶段,可以使用云技术对博物馆信息进行备份,从而让信息更加安全并且可以快捷地被提取。同时,文物信息除了图片形式外,还能以影音、文字等形式进行保存,让存储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全面。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与文物相关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数字化管理能够让馆内的工作人员高效便捷地修改文物资料。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让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变得比以前更快捷,提升了博物馆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学习使用数字化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4 实现对博物馆的整体控制

对于文物管理本身而言,数字化管理为博物馆的库房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让博物馆能够紧跟科技潮流向前发展。数字化除了应用在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在博物馆的消防、防盗系统中。将这些不同的工作整合到一起,就可以通过数字化实现对博物馆的整体控制。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运用高科技手段能够使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4 结语

数字化博物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并依靠互联网传播,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所以人们会很容易就接受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注重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内涵,避免和其他博物馆同质化,减少文化传播的障碍。在博物馆管理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对博物馆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促进博物馆向前发展,让博物馆更好地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裕昌,廖元琨,赵天英.美国博物馆及其数字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博物馆,2013(3).

[2]王向阳,严允.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初探——以江西省博物馆为例[J].南方文物,2008(4).

[3]谢杰华.惠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昆明:云南大学,2015.

[4]吴红波.论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流程[J].文物世界,2017(4).

作者:胡微娜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3:

馆藏文物及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探讨

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通过文物的形式把中华民族精神传承至今。博物馆作为展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其建设水平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的关键举措。通过数字化管理能实现对馆藏文物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鉴于此,文章对馆藏文物及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馆藏文物;博物馆;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博物館的建设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创新了传统建设理念,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彰显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博物馆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现代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有助于博物馆的智能化发展。

1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

1.1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力度,对文物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文化管理的必要性。首先,博物馆作为管理、传承传统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在建设管理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不仅增加了博物馆的管理难度,更限制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强化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这样不仅能解决博物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更能实现对传统文物的传承。博物馆工作牵涉范围较广,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应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其次,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明确各项岗位职责,做好每项任务的记录工作,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信息数据,全方位提高信息数据共享效率。最后,能有效创新传统文化其传播形式,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突破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从多种渠道学习,这也彰显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2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作用

在数字化保护中应用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对多媒体音视频、三维图像等进行有效处理,还能完成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操作。我国历史悠久,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被破坏的文物得以被修复,VR技术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中,要有明确的基础和目标,相关人员应从实际的管理内容入手,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通过在博物馆数据库中建构数字化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在博物馆现代化管理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这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1.2.1 完整展示文物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迁,破损风险较大。文物包装和运输中保护难度较大,这就造成部分文物难以运输到其他地方展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依托VR技术能确保文物数字化展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能让更多文物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让受众更好理解其蕴含的精神底蕴。在博物馆的传统管理活动中,考古信息的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在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密切重视考古信息和文物特点之间的关联,提高数据保存的有效性,以此强化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考古信息数据库能为后续的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这对文物的传承保护有积极影响。

1.2.2 有效修复文物

博物馆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馆内藏品,所谓“保护”并不只是简单看管,而是使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修复和还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在电脑中生成修复计划,并结合所出现问题调整相关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修复还原效果。现如今博物馆中部分文物破损十分严重,依托数字化技术能提高其修复效果,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更好开展。

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应与时俱进,应突出博物馆的建设特点,与相关展示网站进行关联,强化受众与博物馆的联系,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比如,在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中,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有特色的文化场馆,实现对博物馆文物的综合管理,有助于博物馆建设的数字化发展。

1.2.3 有助于学术研究

博物馆不仅要保护文物,更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精神力量的良好影响。但部分博物馆受到时间、空间、展示方式、文物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全方位向大众展示文物,通常采取静态展示方式,不利于文物背后精神力量的发挥。再加上这种方式比较单一,受众需要进入博物馆中才能了解文物,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制约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获取更好的服务体验,最大限度提高博物馆展示效率。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根据比例创建网络博物馆,打破时间、地域的局限性,让民众能在网络博物馆中参观文物,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发展。

2 现代博物馆文物管理的主要特点

2.1 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构

根据现代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特点,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文物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这在博物馆的管理中至关重要。博物馆传统文物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且实际管理工作效率较差,限制了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实现对文物信息的备份和存档,精准开展文物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博物馆依托现代数字化管理系统,能推动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发展,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在现代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其社会成效的提高。

2.2 显著提高文物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管理后,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人工输入指令有效记录文物数量、信息资料等,并在计算机中储存,有助于促进数字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所以,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应密切关注微数据管理模式的构建,采集文物数字化信息,为后续的文物录入工作奠定基础。在数字化信息的搜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平面文物图像、实体文物信息等搜集工作,为数字化系统的建构提供便利。在现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应高效处理各类信息,相关人员应对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并将其录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文物的传承和保护有积极影响。

2.3 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完善

在传统的博物馆管理工作中,考古信息的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在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构中,相关人员应突出信息的处理、整合,强化考古信息和文物特点之间的关联,这不仅能提高考古信息的有序性,更能提高数据保存的安全性,确保后续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可持续建设,还能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奠定基础,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2.4 关联文物展示网站

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对相关展示网站进行关联,便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最大限度展示文物背后的内涵。比如,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特色化场馆,受众能从多个视角了解博物馆,这对受众来讲十分方便。与此同时,伴随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博物馆应创建多元化的网站,推动博物馆数字化的全面发展。另外,博物馆应构建相关的网络意见征集平台,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助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3 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

纵观当前的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设备差,科技意识匮乏。受基础条件和资金的影响,博物馆设备较差,各种软件系统存在滞后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难以精准把握、管理藏品信息。第二,时代发展更新变化较快,藏品管理未能与时俱进。在当前科技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应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对藏品管理等内容进行优化。但当前博物馆藏品在数字化管理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未能与时俱进,存在藏品数据不兼容、资源共享受限、保存格式不匹配等问题。第三,档案管理不足,藏品数据匮乏。在博物馆管理中,通常使用纸质档案管理,大多采用手写录入的方式。因为纸质藏品信息档案不能被更换,纸质账本损坏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藏品被纳入信息化系统,但受库房展览、损坏等影响,因为缺少规范化档案管理,信息记录比较欠缺,档案管理成效并不理想。因博物馆人事调动,管理人员对藏品信息的了解并不深入,严重影响了藏品的管理效果。在当前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强化数字化技术的学习,根据具体实践强化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博物馆文物在数字化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未能真正发挥数字化管理的实效。为了提高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对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的认知,并采取相关举措,促成藏品统计数字化和信息分析数字化,强化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从而满足受众观看藏品的个性化需求。

4 强化博物馆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4.1 文物三维扫描与数字化档案的创建

文物信息采集为数字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的博物馆致力于开展遗址和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三维扫描工作,并采集了大量三维数字化信息,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数字档案。对馆藏资源实施三维数字化保护与信息采集,能强化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初步完成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工作。首先,遗址的三维扫描。因为要保证文物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再加上遗址内部工作空间受限,这些都无形中提高了扫描工作的难度。在遗址扫描过程中,直接扫描获取三维点云和表面纹理的方法对现场光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很难解决仪器的可靠性问题,应先对三维模型进行扫描,从不同视角对文物实施拍照,在后期处理中进行纹理贴图,从而建构真实的三维场景。相关实践表明,通过这一方法采集数据的效率较高,能有效保证成品的效果。针对馆藏文物的扫描工作主要使用Artec EVA和Artec spider两款仪器,操作灵活性高,在扫描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文物的挪动。扫描仪能穿过透明材质,因此在扫描玛瑙、玉器等文物时局限性比较大。纹理采集工作主要是借助数码单反相机实现的,但现场光线的控制难度较大,且精度较差,难以完成细节方面的扫描工作。

4.2 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物数字化成果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技术模拟系统,主要是由传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显示技术等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价值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也逐渐凸显。近些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能有效解决博物馆闭馆情况下难以进行遗址参观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把遗址的原貌还原出来,丰富受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通过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获取云数据,借助贴图、拓扑等生成三维场景,并导入Unity3D,依托接有VR设备的计算机拓展虚拟现实体验。直接扫描封装的模型,点云数据比较大,展示平台难以支撑,并且某些地方是不能被扫描到的,因此要借助拓扑进行重新建模。Unity3D原来只是一种游戏开发工具软件,能构建视觉拟真度高的展示平台,并在多种终端设备上应用。在Unity3D帮助下借助脚本能保证漫游功能,这种展示效果比较真实,能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上述虛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众难以直接参观的问题,同时又拓展了全新的参观视野。哪怕博物馆处于正常开放状况下,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许多文物不便展示出来供观众参观,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让观众更好地观看这些文物,有效补充了传统参观方式的不足。

4.3 积极促进文物数字化成果的传播

虚拟现实系统尽管有良好的沉浸式体验,但受成本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博物馆内设置体验区进行活动。而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展示能突破场地的局限,便于更好地观看三维展览。通过网页展示文物藏品,是博物馆调动文化活动的一次新鲜尝试,这值得深入探究。博物馆教育工作在新媒体发展中有很大潜力,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文物资源价值的更好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博物馆受众范围。为了促进文物数字化成果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传播,让受众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资源,可以在文物数字化工作中渗透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能通过插件获取更高水平的文物三维视觉体验,用户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浏览现场。与手机浏览方式相比,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其把全部数据都储存到了服务器上,不需要安装,并不会占据移动设备的存储空间,对手机的硬件性能要求较低,主要是把浏览器和网络连接起来。文物在经过三维数据处理后,依托点云模型进行二次建模,减少数据量,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体验。然后使用Mudbox制作贴图。通过上述两步能实现数据的整合,进入后续展示系统的开发流程。在这之前,虚拟现实体验和PC端浏览的程序都是在Unity3D基础上制作的,这能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画质体验,但因为网页端的兼容性较差,通常需要安装特定插件,难以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在借助WebGL創建藏品三维展示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把Three.js引擎当作开发平台,辅助生成各种材质,并封装成三维图像。在这个展示系统中,所有基础数据都应上传到服务器,便于后续调试,用户能借助浏览连接在服务器上调试数据。另外,浏览连接能依托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信息,并通过二维码进行推广。

5 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的思考

前文对文物数字化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思考,主要如下。

5.1 文物数字化展示中受众群体的局限

博物馆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的,其实施的社教活动应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公众。信息技术的诞生,对人群接受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应新的展示手法。相关实践表明,青少年更易接受这种体验,老年群体却更为抵触。同时,因为个人状况的差异性,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这在当前并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

5.2 技术和成本

在传播推广过程中,现如今移动端浏览实现的常用方法就是把三维系统研发成一个应用程序,这需要手机本身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尽管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但对硬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受众群体。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过程中,最初设想是对馆藏文物进行三维展示,但受技术条件的影响,只能对文物三维图像进行变换观赏,并不能实现有效交互,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体验感,而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能有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5.3 未能体现文化遗产的信息

文化遗产的信息量巨大,但受技术和成本的影响,难以产生交互式反馈,不利于深化受众体验。希望今后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让这些信息不再受限于学术研究,而是让受众理解和体验,让其主动获取文化产品。为了提升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各博物馆应加大智慧型博物馆的建设力度,满足受众的个性化要求,同时提高馆藏文物的便捷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强化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应密切掌握各类藏品的特点并完善藏品保管体系,强化库房管理。通过提升库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把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衔接起来,密切监测库房变动情况。第二,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博物馆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引进物联网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精准定位,提高馆藏文物的综合管理水平。

6 建议

6.1 优化数字化设备,深化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应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要想健全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必须要按照文物的分类标准,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的记录方式,对数字化设备进行优化,构建完整的馆藏文物数据库。在此过程中,应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促进其自身的数字化发展。第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按照博物馆的数字化设备数量,对计算机、扫描仪、高清显示器等设备进行盘点,为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其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科学分配设备,确保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强化相关人员的科技意识。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实践,采用规范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依托多元化渠道强化相关人员的科技意识,并不断深化其专业化能力,引导数字化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6.2 与时俱进,开展智慧化管理

为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博物馆应与时俱进,促进藏品管理的智慧化发展,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把博物馆馆藏文物更好地展示给受众,为其提供便利的线上学习平台。第一,健全分类,创建数字化数据库。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应建构完整的数字化数据库。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根据文物的分类标准对其类别进行区分,并建构电子档案,做好藏品的规划工作。同时,要保证电子档案中的内容信息与博物馆的信息相一致,动态管理博物馆藏品,以此建构馆藏文物的信息管理体系。第二,强化建设,创建博物馆网站。网络虚拟博物馆的创建能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藏品,深化其情感体验,使其意识到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性,推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电子设备室和库房等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所以要按照当地博物馆的具体实践,对库房内的管理内容和规则进行划分,依托安全管理讲座、制定管理制度等方式确保博物馆电子设备的顺利运行,最大限度保护馆内文物藏品。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民族智慧的高度凝结,其中蕴含着许多艺术因素。所以,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应从当前的管理现状入手,与时俱进,实施信息化管理,丰富受众的参观体验,最大限度地挖掘藏品的价值。传统博物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从文物管理的特点入手,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持续优化数字化建设,弥补传统博物馆建设的局限性,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从而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耿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下一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