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2022-04-2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论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创新人格、鼓励教师创新教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关键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人格教法本文探讨的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篇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探索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早已成为学生生活常态,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针对学生学习需要作出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多重学习探索,以全面培养其学科核心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

一、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1.推出趣味情境

高中学生信息基础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认知,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提升方案设计的覆盖性,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在学习体验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

学生对多媒体展示最为熟悉,教师从这个辅助手段的解读中推出学习新知,势必能够形成自然对接。如教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打开多媒体展示思考问题:多媒体有哪些助学作用?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多媒体与计算机对接使用,可以展示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计算机与网络链接,可以随时提供网络信息。教师继续设计:我们从网络上下载到一些图像信息,对一些图像信息做采集和加工需要加工之后再运用到课堂上,你能够帮助老师设计多媒体课件吗?学生积极回应,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电子课件设计方案。为拓宽学习维度,教师继续引导: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学生开始深入思考,我们课堂教学要运用多媒体、交通、医院、企业、机关、电子图书馆、电视会议等,都需要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师先让学生介绍多媒体教学应用情况,然后做延伸设计,让学生参与电子课件的制作活动。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全面认知,自然进入到图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学习环节,形成崭新学科认知基础。

2.投放问题情境

学生对教师设计问题也有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师要注意精选问题内容,做好创新设计,抓住学生关注点做问题组织,其适合性更高,能够顺利激发学生学科思维,形成崭新教学激发动力。

如教学《Flash动画制作之四—镂空文字》时,教师先做示范操作。第一步:打开Flash软件,找到“开始”菜单,进入到“程序”—启动Flash WX 2004,建立新文档,插入新建元件,设定名称。第二步:在元件影片剪辑中操作……教师展示结束后,推出了操作任务:制作“镂空文字”动画效果需要哪些步骤?如果按照步骤展开操作,你能够制作出自己的动画作品吗?学生有观看经历,大多能够找到操作路线,面对教师设计任务,都能够自觉展开积极操作,准备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教师跟进指导,鼓励学生做大胆创新设计,遇到问题及时提出。

二、设计科学活动任务,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1.组织操作活动

信息技术有更多上机操作内容,学生对这些操作更有兴趣,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诉求,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让学生自觉展开上机操作活动,在实践探索中成长操作能力。“实践出真知”,教师围绕上机操作设定一些任务,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学科学习核心,在操作和交流中内化学科认知。

在教学《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加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链接网络在线播放歌曲《老鼠爱大米》,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自然有聆听和跟唱的兴趣。教师让学生介绍平时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听歌的,学生反馈:大多是借助mp3播放器、CD或者其他人歌唱来听歌。教师推出歌曲翻唱音频制作任务:好听的歌曲有那么多,我们要想自己翻唱,并制作属于自己的音频,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展开。如CooI Edit Pro就是很好用的软件。同桌两个人合作操作,先研究制作程序,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方案,然后展开具体操作,看哪一对组合能够制作出有特色的歌曲音频材料。学生领受任务后,进入到合作互动环节。教师深入观察,给学生一定的技术支持,确保学生制作活动顺利展开。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

2.设计创客活动

创客活动带有创新探索的意味,教师借助创客任务布设,引导学生做创造性探索,在实践操作中完成学习发现和成长任务,对有效历练其操作能力有积极意义。

三、创新多元训练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1.精选训练内容

信息技术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训练机会。学生有比较丰富的上机操作经历,其学科认知基础比较深厚,主要短板在理论环节,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精选训练内容,让学生顺利补偿短板,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

训练任务设计要对接学生生活,学生感知更为真切,其训练效果会更突出,教师要做好筛选操作。如《信息资源管理概述》,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信息资源管理内容,学生都能积极回馈:我们身边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电话号码、电脑资料、剪报整理、图书管理、网站管理等,都属于最常用的信息,都需要有系统管理的要求。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训练任务:信息管理需要先做好分类处理,然后是做细化整合,理清管理环节,我们都去过图书馆,关于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如何做信息资源管理,不妨做生活调查,然后梳理制作管理途径,准备参与集体讨论活动。这个训练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学生要深入到生活,对图书馆管理程序做了解,还要对信息分类做深入探究,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并作出科学分析和归结。教师推出生活化训练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生活对接机会,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展开学习和思考,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

2.升级训练形式

信息技术学科训练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从技术角度展开升级设计,势必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冲击。如设计大赛活动,这对学生是一种挑战,教师精选设计内容,让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展开深入学习,组织更多合作团队进行集体探索,其激发效果会更显著。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具体的设计,其教学组织会更为科学合理,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特别是一些趣味性活动、探索性实验、多元性训练,都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激发,教师要做好筛选设计,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探索环节,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建成.基于真實性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算法的概念及描述”一课为例[J].名师在线,2021(21).

[2] 卢庆广,赵晖.科学阅读观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4).

[3] 黄志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转变[J].中学课程资源,2021(07).

作者:刘刚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篇2: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浅谈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创新人格、鼓励教师创新教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创新 意识 思维 能力 人格 教法

本文探讨的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稳固发展的”。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兴旺民族自强的需要。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现代化,归根结底是社会信息化,各行各业的自动化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推动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教育。因而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意义重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这个问题。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教育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三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四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认为创新意识包括继承意识、革新意识、科学意识等几个方面。1、继承意识。任何伟大的创造都建立在坚实的继承基础之上,没有对前人的成果继承,创造就没有起点。所以,教育学生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创造做好充分准备,是创新意识培养的起点。2、革新意识。革新意识是不断否定旧的、追求新的,坚信新的必定代替旧的一种认识。3、科学意识。科学意识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意识,包括全局意识、辩证意识等。

(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认为与创造密切相关的思维主要有想象思维、求异思维、灵感思维等。1、训练想象思维。想象思维是根据头脑中储存的印象元素构建新的形象的思维。2、训练求异思维。3、训练灵感思维。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认为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意设计能力、自主行为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等方面 。1、锻炼创意设计能力。2、锻炼自主行为能力。3、锻炼实践能力。

(四)陶冶学生的创新人格

人格的含义很广,主要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生存的个性品质。本文所讨论的创新人格主要是指创新所具备的个性品质。它包括独特鲜明的个性、坚忍不拔的意志、求索不懈的精神、热爱科学的激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创新人格,塑造这些个性品质,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难题。我是这样尝试的:1、个性陶冶。(1)发挥个性优势,挖掘创造潜力。(2)释放个性能量,导入科学领域。2、意志陶冶。意志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陶冶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可以这样探索:(1)善始善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2)贯彻如一的教学要求激励学生;(3)排除万难,解答难题的正面肯定。(4)坚持不懈积累知识的嘉奖表扬等等。3、精神陶冶。这里所说的精神特指求索精神,就是不断探求真理的精神,这是一种知道了开头极力寻找结尾,了解了原因急切追寻结局,遇到了问题一定要知道答案,求知欲高度发展不断作用于行为的个性品质。4、情感陶冶。(1)热爱劳动的情感。(2)热爱科学的情感。(3)倾情创造的情感——崇拜科学家发明者,教学中宣扬科学家发明者;有全力投入创造的愿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发明创造的活动。

(五)鼓励教师创新教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有一个最重要的挑战,那就是以创新的教法进行教学。每天以崭新的教学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教师创造的魅力,陶冶创造的习惯;吸引学生进入教师预设的学习情境,促成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没有优劣新旧之分,所谓创新教法,就是根据创新教育的目标不断选择适当的教法,不断的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

1、 留下空白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阶段之间衔接紧密,就是说,前一阶段如果没有学好,后一阶段很难继续学习,这是一种定势。因此往往要根据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来确定上一阶段的教授内容。留下空白教学法就是事先将下一阶段学习任务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知识的应用。也就是在上一阶段的教学里留下适当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有一定自学的空间。所留的知识空白要经过筛选不可太难也不可太多。数量一般在20%-30%为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自主行为能力。

2、正面激励法。就是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用表扬鼓励的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西方的教育谚语也认为:"孩子是朝着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因而对学生学习信息反馈评价应该是正面激励的方式。创新这样的说法“成功乃成功之母”,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下一步的学习活动。这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创新人格。

3、开展活动学习法。实践出真知,活动生能力。所以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创造条件,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指导学生用WORD编辑文稿、制作小报,用Windows画图程序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又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等等。

4、灵活评价法。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束语

为造就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让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在信息技术教学里坚持创新教育的探索。

作者:朱高荣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篇3: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探索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如视听结合教学、分层教学以及迁移教学等,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学;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理论讲解的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为匮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教学理念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创新教学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创新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

一、视听结合教学,打造有效教学情境

特瑞克勒的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获取新知的两个重要途径,其中83%的新知获取来源于视觉,11%的新知获取来源于听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打造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实现课堂创新教学。

例如,在教学《文件的下载》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便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最近网上比较火的民谣《纸短情长》,一来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并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于课堂教学之中;二来也可以由这首音樂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文件下载的方法和途径、文件类型和文件名的构成等。相应的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播放《纸短情长》这首歌曲,等到上课铃声响起之时便将音乐关闭。然后通过师生互动展开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告诉老师刚刚教室里面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生:《纸短情长》,一首最近很火的民谣。

师:哇,看来大家对这首歌很熟悉呀,那你们喜不喜欢这首歌呢?

生:喜欢,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民谣。

师:那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如果想要下载到电脑中应该如何操作呢?待会我会邀请一些同学上台来实际演练一遍《纸短情长》这首歌曲的下载过程。

学生回答如下:

生1:我首先登录百度浏览器,然后搜索《纸短情长》这首歌曲,找到合适的音乐文件之后,我便使用“目标另存”的方法将这首音乐从互联网上下载到电脑中,并保存为mp3格式的文件,命名为“1.mp3”。

生2:我使用的搜索引擎是搜狗,在搜狗上搜索到《纸短情长》这首歌曲,然后使用网际快车下载保存为本地文件,格式是mp3,命名为“纸短情长.mp3”。

生3:我首先使用搜狐浏览器找到这首音乐的mv,然后用迅雷下载到本地文件夹中,格式是mp4,命名为“纸短情长.mp4”。

在上述案例中,我首先借助学生熟知的音乐——《纸短情长》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和兴趣,接着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总结所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刺激。可见,视听结合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二、借助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层次性

正如一个麦田里的小麦良莠不齐,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也参差不齐。为此,教师可以选择分层教学的新兴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针对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学生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信息及其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便根据学情将本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学生属于学习基础扎实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次学生属于学习基础一般且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次学生属于学习基础较差且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我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层,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比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能力,并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针对教材内容给该层次的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信息从哪些方面影响了我们的实际生活?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对于B层次的学生,我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教材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我对该层次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与信息相关的例子,并总结分析信息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并了解一些基本操作,所以我让该层次的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到“信息”的定义,然后根据教材中所介绍的“信息”的定义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选择了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分层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从而实现了创新教学,并促进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掌握。

三、运用迁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学生自主学习新知,有助于教师实现从“教”到“不教”的华丽转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信息的编程加工”相关知识点时,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点与高中数学算法设计的知识点相关,我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迁移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高中数学算法设计知识过渡迁移到信息编程加工的知识点学习中。首先,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现在已知某个小区的停车场停车规定:1.车型必须是小型车,大型车如客运车和货车均不可入内;2.车内的乘车人数必须在4人以内,此时停车费为每人5元,否则停车费为每人8元。

讲完停车规定之后,我便对学生说:“假设要给该停车场安装一个自动筛选车辆的系统,那么请问该系统该如何处理车辆信息呢?又该如何计算停车人的停车费用呢?”

学生回答:“先判断车辆车型是否符合规定,如果符合,再判断车辆载人数,并根据人数计算停车费用。”

教师引导:“这位学生的思路非常正确,符合数学算法设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够将这个思路用信息编程加工的方法表达出来呢?”

学生回答:“先根据算法使用PowerPoint制作相应的程序流程图,然后再根据流程图进行编程。”

教师引导:“非常正确,现在同学们开始分组进行程序的编程设计吧。”

……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给出相应的数学算法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并通过分组自主学习信息编程加工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促进创新教学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马阗.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等教育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55.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作者:陈武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产品安全探析论文下一篇:会所建筑节能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