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2022-09-03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市规划建设局“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建设人才资源,发挥建设人才潜能,培养一支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建设人才队伍,关系到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全局。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有关人才工作总要求,结合我市建设事

业发展实际,为培养、引进、开发、用好建设人才,充分发挥建设人才在推进我市建设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全市建设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建设人才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局党委的具体实施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为我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建设人才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建设人才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2004年末,全市建设系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人才789名(不含建筑企业)。一是从学历结构看,共有研究生学历的4人,本科学历的有149人,专科学历的有225人,其余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全市建设系统人才队伍总量的47.9%。二是从人才的分布看,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的有118人,国有事业单位662人,集体事业单位9人;市直单位有407人,县(市、区)382人。三是从职称层次和结构看,全市建设系统事业单位364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6人,中级职称的有144人,初级职称的有187人,未评职称的19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大致为0.04:0.42:0.54。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161人,36至45周岁之间的143人,46至55周岁之间的51人,其余在55周岁以上。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类286人,经济类31人,会计类22人,统计类4人,图书管理、文博类19人,政工类1人。

人才集聚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全市建设系统紧紧抓省、市为加快吸纳和集聚优秀人才开辟的绿色通道,认真落实省、市“重才引智”工程,采取多种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人才政策,为各类建设人才到我市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人才集聚速度进一步加快。截止2004年底(除去退休、死亡的),全系统为全市建设类企业共评定各类助理工程师1123名,工程师905余人,高级工程师58名。

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对全系统人员进行了更新知识、继续教育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提高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及创新能力。完善了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格局,建立健全了各类培训、技能鉴定机构,大规模的开展了培训、鉴定工作,努力为各类人才服好务。积极依托了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要人才找市场”已成为社会共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竞争日益升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建设类人才资源开发还存在滞后现象,人才队伍还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在总量、结构和整体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全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责任制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一线操作人员中技术力量普遍缺乏;整个建设领域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农民工是建设从业人员的主体,一线操作人员8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没有职业技能培训。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业之路。要坚持以人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用好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建设系统公务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队伍,为我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今后5年建设人才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努力建好建设人才“四支队伍”即:公务员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线操作人才队伍。将建设系统各类干部进行普遍轮训,政治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

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设执业资格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全市各类建设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千人,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总量达到2万人次以上,高级以上技能型人才占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使建设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竞争力在省内建设系统中处于一流水平。积极依托省外国专

家局,使人才国际化水平有所进展。基本形成领导有力、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建设系统人才工作机制。

(三)基本思路:确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的新思路。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建设人才机制和建设人才环境建设为重点,围绕建设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市场取向,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从单项政策上率先突破,逐步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设人才开发新机制。要把行政引导与用人主体、人才作用发挥结合起来,重点是调动和发挥用人主体、人才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现有人才的配置使用;把基础培养与培训提高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把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智力和技术的引进;把社会价值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激励机制的建设。

(四)主要任务:根据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为适应全市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建设系统公务员队伍;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培训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精通、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一线操作人才队伍。

一是大力增加建设系统人才总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建筑行业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急需的专业人才数量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今后五年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并贯穿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特别要注重增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学历层次。切实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人才的业务素质培养,又要注重人才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是优化人才配置,调整人才专业结构。针对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人才资源重组,实现各专业间的人才资源合理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级人才结构比例。重点培养一批横跨多种专业技术领域,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人才资源开发和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实施“重才引智”工程,大力培养、使用和引进人才。

1、以实施“五个一百”工程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建设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适度超前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试行意见》,全面实施“五个一百”工程,牵头完成100名经营城市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任务。根据系统实际,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坚持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格局。合理调整和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从事一线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和技能人才。要尽快形成培养内容科学化、培养手段现代化、培养措施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在职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快培养一大批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技能操作带头人、复合型人才和其他紧缺人才。

一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要按照公务员职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重点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作、依法行政、宏观决策和工作创新的能力,进行当代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等知识培训。要创新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采用单项和综合性多种培训方式,鼓励公务员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给公务员创造各种职业发展机会,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二是加强在职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地每年选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在职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相关院校校深造。每年对口选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公务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到知名企业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中短期培训或挂职锻炼。加大邀请部分知名学者、专家开展讲座、专题辅导、研讨会工作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此外,应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着力解决知识老化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鼓励培训措施、政策,提升建筑企业家的培训意识,推动建筑企业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自我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尽快提高企业经营者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加快企业领导人的知识更新。

四是加强一线操作技能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的协调,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推进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进一步改进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方法,采用工学交替、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突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生产水平。按省上任务要求,制定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规划,建立培训与鉴定工作年报制度。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的作用,采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建设行业的技能紧缺人才。

2、大力推进“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通过事业平台留才、引才、聚才、培养人才。重点以建筑类工程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培养和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经营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全市小康社会建设中大显身手,创造财富。

3、加快建立吸纳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要着眼我市建设事业发展人才的需求,在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宽政策,打破各种限制人才引进的陈旧的条条框框,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采取柔性人才引进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凡是对我市建设事业发展有用的各类人才,不论其身份、地域、资历、所有制,都应积极敞开大门,在诸如职称评定方面为其做好服务工作。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机制。

1、强化激励机制,着力制度创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人才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全市建设系统要加快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系统内公务员考核培训、辞职辞退和交流回避制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和任职公示制度。建立和创新社会考评和行政告诫制度。把坚持理论武装,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同时鼓励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专业学习,不断增强公务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作、依法行政、宏观决策和工作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机会促进公务员能力的发展提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公务的透明度,推进社会化服务,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符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2、推进分级分类管理,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完善和强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不断落实用人单位的管理权限,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的职务聘任机制,逐步推行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用的管理体制,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研究探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办法。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的管理,对某些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并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岗位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实行准入控制。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积极推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办法,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探索建立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用人制度。

3、积极推动建筑企业高素质职业化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全市建筑类企业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激励监督管理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主采取公开向市场招聘的方式选拔管理人员。建立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档案,对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突出、为全市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加快构建人才大市场,强化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针对人才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人才大市场建设步伐,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1、尽快促进建筑用人单位与建设人才这两个市场主体的到位。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企事业单位真正享有用人自主权;另一方面,应加快实行人才社会化管理,打破人才的地域界限,使人才享受自主择业权,人才市场的主体逐步到位。

2、加快建立人才大市场体系。依托市人才市场,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完善建设人才市场功能,最大化地发挥信息网络作用。积极开拓市场业务,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实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在搞好一般人才交流的基础上,积极为高级人才服务。加快培育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积极建立健全高级建设人才信息库。

3、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资回报机制,促进人才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组织领导,把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1、要把实施人才规划摆到全市建设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局党委及下属单位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局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局党委统一领导,市局人事科牵头、党办、计财、科技等相关科室以及下属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由人事科定期进行考核、督查。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活力”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努力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人才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例会,分解和调整系统人才工作任务,通报人才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人才培训、引进、使用、激励等工作。建立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制度,每个成员联系2名优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走访慰问、住院探望、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关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人才统计年报制度,随时摸清家底,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推进人才信息化进程。

3、加强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要加强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要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建设人才培训、使用、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宣传实际工作中涌现来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珍惜人才和有效、合理使用人才的局面。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设立专题、专栏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例,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二篇:国土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今年我局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为突出规划龙头作用,在东部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完善建设控制性详规、协调编制路网、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安栾河景观大道修建性详规4大规划为重点,加快东部工业新城建设的规划全覆盖。

1、委托山**特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对东部新城的产业定位、发展模式、功能布局等进行整体策划,为下步项目引进,具体实施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经多次论证修改,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得到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赞同和肯定。

2、委托**市政工程设计院对东关街东延道路的拓宽、起步区内"十字花"道路和连接新老220国道的贯穿线路,目前,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投资估算已完成。

3、对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安栾河景观大道修建性详规,正在协同环保局、经信局、水务局、规划局等部门与相关设计单位对接,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达到规划全覆盖,为后续施工建设打下坚实的依据与基础。

4、委托**市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东部工业新城的区域环评。这项工作既可促进新城开发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为筛选进入项目提供依据,又可以为将来进入的单个项目进行环评提供基础和标准,减少各单项环评的工作内容,缩短工作周期,加快项目尽快施工建设。

5、委托县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小产业孵化园的厂区功能布局方案,为孵化园的尽快立项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二)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增强项目落地的综合承载能力

1、玫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玫瑰片区作为未来玛钢管件产业集群的承载区,为保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我们一是进一步调研并完善了供电、供水、供热(蒸汽)、燃气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供水工程已经竣工;35千伏的北辛变电站工程,已协调供电公司展开工作,前期全部行政手续已办理完毕;供热(蒸汽)、燃气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二是根据项目需要,编制了玫瑰片区玛钢南260亩土地整平初步设计方案,并按程序组织了工程招标会,确定中标建设单位。

2、东部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福胶、元首项目的临电、临水的架设工作,完成了福胶、元首场地平整工作;完成了福胶、鞋城、电磁线项目的现状图勘测、项目用地红线图的测绘工作;完成了横一路清障、推出了施工路影;协同安城完成了L路的硬化工作,正在实施山水路的大修工作;协调安城、供电、国土、规划、发改、环保、水务、供热等相关部门,经多次现场踏勘和沟通,初步拟定东部新城内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热源厂的选址,项目建设架电、供水线路的建设等工作。

(三)积极协调土地报批,做好土地经营准备工作

1、协调为今年批回用地指标的企业及时办理用地手续。去年报批的用地指标今年3月批回。包括铸城钢构66亩,祥成机械12亩,星火燃气具7亩,苏泊电器16亩。截止目前,已挂牌的企业有铸城钢构、亿佳小康太阳能。

2、协调处理鲁西化工、佳龙制衣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经与发改委、国土局、法制局、环保局商议协调,两企业的问题顺利解决,目前相关用地手续即将办理完毕。

3、认真组织企业用地报批工作。上半年已为福胶项目报批土地50亩。目前正在准备鞋城200亩、电磁线100亩、孵化园50亩、热源厂50亩和污水处理厂30亩土地的报批工作。

4、为配合园区产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园区工作安排,组织委托专业机构做好三机床厂的土地及地上附属物的全面评估。

5、对中心片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详细了解企业目前占地情况、经济效益、投资强度等,并对文化街两侧土地的权属、利用现状和总体规划等进行了详细了解,为下步土地经营工作做好基础工作。目前,已拟定《工业园区托管区土地封闭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初步选定位于中心片区共计308亩的7宗土地试行进行土地经营。

(四)认真做好其他基础性工作

1、积极准备材料,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财政局申请2012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财政困难县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起草撰写了东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报告、资金申请,协调发改委办理了立项批复等工作。

2、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安排,做好园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实施了园区内3家企业的拆墙透绿工作,对黄河特钢西院墙进行了粉刷,对玛钢北路口山体进行了下挖整理,美化了道路两侧的外观环境,提升了园区二期道路、用地外观形象和档次水平。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园区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对东部工业新城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离领导的要求和与加快建设东部工业新城的建设步伐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建设局人员状况与提高规划建设工作水平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三是队伍建设特别是我本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协调配合、主动能动性还不够,在工作中过重考虑工作的程序性,开拓创新性的方法、路子、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明年工作计划和措施

按照园区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配套功能,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提升东部工业新城整体形象,下半年国土规划建设局将重点做好以下6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东部新城的总体规划,细化修建性详规;

2、协调启动东关街的东延、污水处理厂、热源厂等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

3、启动孵化园的建设工作与玫瑰片区暖气、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4、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运营部分土地资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周转资金;

5、对相关部门涉及的管网、管线,加大协调力度,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及时处理好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6、催促已取得规划许可的新上项目,尽快完成土地手续的审批,加快项目的开工建设;

为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建设局将重点落实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面对建设局人少、业务多的工作现状,我们将重点加强业务、理论等多方面学习,多方提高内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对以上工作目标,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梳理,明确工作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期限,把具体工作细化落实到个人。三是创新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借鉴外地先进工作经验,结合我们园区工作实际,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土地经营方面,创新适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四是搞好协调,提升管理水平。建设局作为园区的一部分,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与各部门搞好配合,促进园区工作顺利进展。

第三篇:规划建设局驻村工作总结

2010年扶贫

“双到”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会同市盐务局扎实开展驻连平县田源镇肖屋村的驻村工作。筹集资金近60万元,帮助肖屋村修道路、旧房改造、建设油茶基地、入股高新区开发,发展村级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现将我局2010年扶贫“双到”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今后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一、肖屋村基本情况

肖屋村共有142户村民,总人口706人,其中贫困户85户,人数440人(含38户低保户,实际贫困户47户),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村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主要靠水电站水利资源费和速生林补助资金提成,村级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村道没有硬底化,没有路灯,没有村民活动广场,饮水困难,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2009年,我局共筹集资金近10万元帮助该村群众解决饮水难问题,安装了路灯。

二、2010年扶贫“双到”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切实加强驻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和市盐务局高度重视驻连平县田源镇肖屋村的扶贫“双到”工作,召开局党组会议对帮扶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过问了解驻村工作情况,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驻村进 1

行调研,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组织研究驻村建设项目和帮扶资金的落实问题。负责驻村的干部长期蹲在驻村,帮助驻村发展经济,加强党组织建设,帮助驻村点选好干部、建好班子,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继续弘扬“增坝精神”。

(二)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村两委班子有没有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直接关系

村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我局领导和帮扶干部经常与该村两委班子开展座谈,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研究工作部署、制订工作计划,交流工作经验,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每个村干部的能动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战斗力,为肖屋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积极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为使肖屋村的发展有章可循,合理利用土地,改善村民

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宜居水平,我局充分发挥规划建设部门的职能作用,投入编制经费7万元,委托规划编制单位认真开展肖屋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单位多次深入该村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完善村庄绿化、排水排污、小广场、垃圾收集屋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编制成果。

(四)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做好“双到”帮扶工作,加快驻村的脱贫致富步伐,发

展村级经济是关键。我局会同市盐务局与肖屋村两委班子研

究,决定大力加强村级经济项目的建设,一是筹集资金10万元,帮助该村入股市高新区分红,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种植,计划筹集资金5万多元,帮助肖屋村建设了茶种植基地400亩。三是大力帮助村民发展单竹、三华李、玉米等种养业,增加村民收入。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局会同市盐务局通过向上级争取一点、外出乡贤捐一

点、自己筹措一点等办法,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开展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筹集资金15万元,开展2.5公里村道的硬底化建设,目前正在紧张地施工,预计年底可完成。二是拟投入资金10万元,帮助10户贫困户开展旧房改造,每户补助1万元,10户贫困户积极性很高,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三是是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垃圾收集池,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整治脏乱差现象,逐步实现生活区和养殖区分离,对村庄主要道路两侧和重要路口进行简单绿化,增设照明设施,设置排水沟渠。

(六)扎实做好一对一“双到”扶贫工作。按照市委、

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今年,我局和市盐务局组织副科以上干部分三批前往肖屋村开展一对一“双到”扶贫活动,共结队帮扶对象68户,深入到该村与村委会干部座谈,了解村集体经济情况,讨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措施。每位干部分别与一户贫困农户一对一进行帮扶,大家深入到农户家中详细询问人口状况、

经济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探讨如何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办法,并每户送上500元的帮扶资金,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同时,发挥共青团和社会力量,积极帮助解决肖屋村贫困学子上学困难,联系市台和电子集团为贫困大学子提供助学资金3.5万元,联系省青年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为13名学生每人提供三年助学金1000元。组织我局共青团前往该村开展了赠送书包、学习用品活动。

三、扶贫“双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到“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工程,我局和市盐务局的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村民对扶贫“双到”工作持消极的态度,也有一些村民满足于现状,没有很强的致富意识。二是从几年的帮扶工作实践来看,单给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要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落后面貌,必须突出智力扶贫,让村民掌握更多的技术,提高致富能力。三是村两委班子有待加强,村两委班子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力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肖屋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单

一、收入水平不高的状况,经我局党组研究,下步拟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该村及村民脱贫致富。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

挥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二是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拟筹集资金帮助该村将村内的一块晒谷坪改造成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四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对贫困户进行培训,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帮扶项目,增强“造血”能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四篇:规划建设局工作计划

xx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筹备迎接XX年世界客属第23届垦亲大会在我市召开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xxxx年规划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城乡规划体系,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产业健康发展,着力调控引导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促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质量和管理水平

1、扩大规划编制覆盖面。积极争取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力技术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高起点编制城乡建设各项规划,加快建立完善由市域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等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三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一”的要求,努力推动规划编制工作创新,精心组织,全力协调,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力争8月底前完成专家评审、征求意见,10月底前将规划成果报市人大常委审议,并上报省政府审批。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市区道路、文教体卫、商业网点布局、卫生环境设施、排水系统、电力工程、“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控制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底前完成《河源市区排水系统规划》、《河源市区电力工程专项规划》、《“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控制专项规划》编制,其它专项规划完成初步成果。继续推进已开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老城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源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村民保留点控制性详细规划》、《钓鱼台及恐龙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创新规划编制理念和工作机制。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部门协作的原则,组织多层次的规划研讨、专家论证等活动,推动规划编制理念创新。积极争取组建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加强对重大规划问题的超前谋划和深入分析研究,力求在规划编制研究工作上有新起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监督和管理审批的机制,起草《河源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修订)》、《河源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河源市规划建筑设计图纸管理办法》和《河源市城市规划公示制度与公众参与实施细则》等四个规范性文件,上报市政府研究出台。继续大力推行“阳光规划”,重大规划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征求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促进规划编制水平的提高。

3、加强规划管理。认真贯彻《城乡规划法》,规范办事程序,严格按照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树立城乡规划法律严肃性,依法依规核发“一书两证”。依法依规做好规划审批,执行规划集体联审制度,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重大项目规划实行票决制,确保规划审批结果的科学性。强力实施规划监管,定期不定期开展规划执行情况检查,严厉整治违法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成立专门的规划执法监察队伍,修订完善规划巡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坚决依法对市规划区已依法征收国有建设用地和建成区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实施有效打击,及时制止、纠正、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快城市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4、积极做好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服务。主动介入,超前服务,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做好规划的研究工作,努力为城市重点工程提供用地选址、规划设计和用地调整等技术服务。组织开展客家文化公园建筑设计竞赛活动,高质量完成客家文化公园一期工程的建筑设计,主动协调推进一期工程建设;开展客家文化公园内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立项、创意规划、布展设计、前期制作等工作,确保到XX年前建成使用,为迎接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的召开作好准备。尽快完成市区万绿旅游大道、西环路、桂山大道、滨江大道、东江东路、东江西路等六条道路工程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组织抓好我局为牵头单位的滨江大道建设工程,完成该项目立项、招投标、征地拆迁等工作,推进路基工程建设。协助有关单位尽快完成中山大道北段、老城沿江西路、文明路连接线等3处“断头路”改造。加快完成水浸街整治、街头绿化、农贸市场布点、中小学校布局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5、推动“公园城市”和“岭南水城”工程的规划建设。按照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岭南水城”的要求,依托河源不断提升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独特的“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资源,以超前规划的理念,把“公园城市”、“岭南水城”规划纳入河源市总体规划中,逐步推进以“xx大公园(景区)”为“骨架”,以“两江四岸”为“主轴”,以城市小公园、人工湖为“点”,以中心城区南北走向的两边山脉为“线”,以城市道路、街头绿化、生态社区和城郊庄园(农家乐)为“面”的立体化城市公园体系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公园化体系,体现“公园城市”的特征和内涵。要把“公园城市”规划与“岭南水城”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两江四岸”城市设计,打造城市“绿轴”,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引水进城,做好城市景观水系规划,打造“公园城市”、构建“岭南水城”。要通过深入调研尽快形成《河源市中心城区立体化城市公园规划方案》。要坚持超前规划、逐步建设的理念,对现有的公园、景区要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对拟建的公园、景区要尽快实施规划控制,为分步推进建设打好基础。今年重点要加快街头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城市小公园的规划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三、继续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创建“宜居村镇”

6、积极推动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争取省、市加大规划的经费投入,通过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县、镇、村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村镇规划编制率,力争完成20个建制镇总体规划修编,完成200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上半年要以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以市域城乡体系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举办一期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水平。

7、积极开展“宜居村镇”创建工作。按照省建设厅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建制镇和村庄开展“宜居村镇”创建活动,制订总体工作方案,提出创建目标、内容和要求,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要在村镇建设“三四五”工程竞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以“五改”(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放),“五有”(有村庄规划、有文体活动场所、有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3、加强勘察设计市场管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资质高、实力强的勘察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勘察设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加大对勘察设计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勘察设计市场秩序。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备案制度,把好结构安全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的审查关,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从源头上提高工程质量。认真贯彻省建设厅颁发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办法》,开展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业务;按照市政府《关于提高我市建筑抗震设防基本烈度的通知》(河府办[XX]140号)要求,加强对建筑抗震设防工作的指导,提高建筑抗震能力。贯彻落实建筑节能设计的各项要求,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对大型建筑集中供热推广利用太阳能,公共照明强制使用太阳能。

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监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14、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推进《河源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实施,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规划引导。加快推进群丰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工程进度,确保在11月底前交付使用;启动第二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前做好用地选址等前期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订住房保障计划并认真推进实施。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力度,购建一批廉租住房,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工作,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扎实做好住房货币补贴工作。

15、强化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认真实施《河源市区住房建设规划(XX--2012)》和《xxxx年河源市区住房建设计划》,合理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供应,适度限制高档住房、超大户型住房建设。要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抓好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违规开发、无预售许可证违规销售、房地产虚假广告和合同欺诈、未经综合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房地产信用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16、抓好物业小区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物业小区管理准入、退出机制和物业管理考核机制,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做好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备案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办、居委会的作用,积极调处物业管理中的各种矛盾纠纷。抓紧出台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制度,促进物业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和管理规范化运作。

17、依法加强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坚持依法拆迁,规范拆迁行为,维护和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城镇建设发展进程。

七、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行力

18、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狠抓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行动上来,形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坚持抓好业务学习,争取条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各类有益的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有计划、有组织选送业务骨干到兄弟市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和培训,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培训,举办一到两期与城乡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9、加强调研推动创新。根据规划建设工作的实际和难点问题,拟定调研专题,组织调研力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推动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20、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力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继续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作风进一步转变,完善业务办理公开公示机制,做好以公示栏、电子屏、政府网站、办事指南手册为载体的政务公开工作,特别要加快完善规划建设信息网站建设,使网上政务公开正常化,进一步提高办事的透明度。落实行政审批业务由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窗口统一受理制度,实行“一站式”办理,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办结,实时公布业务办理状态,加大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规划审批的行政监督,促进规划建设工作更加规范运行。加快推进信息化、数据化建设,尽快完善规划建设信息网,推动数据库建设工作。

2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xx《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实施河源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xxxx-201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执法监督检查,加强规划建设业务行政审批和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信访案件的办理工作。

2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认真抓好xxxx年建设系统反腐倡廉专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认真落实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加强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为规划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第五篇:规划建设局局长个人工作总结

201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发展思路,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规划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划编制进度明显加快。完成县城旧城区15.5km2控制测量和核心区2km2碎部测量,控规即将会审;完成4个镇、乡总体规划和96个村的建设规划;“千百工程”7个示范村和17个整治村建设已全部启动,并召开首次全县“千百工程”现场会。二是审批机制进一步理顺。在全市率先出台《规划行政许可工作规则》等3个示范文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选址2484件,方案会审30次,规划局部调整38次,总平审查136个。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吸纳相关部门参与规划评审,实行批前公示和批前听证制度。三是规划监察成效显著。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249起,建筑面积11564m2,罚款72.5万元,拆除违法建设面积587m2。

(二)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93.7%;签订合同总额19.2亿元,同比增长188%,创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利税6945万元,建筑业已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全年办理质监注册手续33次,质监覆盖率达96%。共开展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4项专项整治,累计检查面积43.3万m2,连续5年保持无重大事故和零伤亡率。完

1 成工程交易76项,交易额1.54亿元,应招标建筑工程招标率达100%,直接发包备案率达100%。全年新墙材应用总量0.21亿块标砖,同比增长69.35%,新墙材应用面积达15.4万m2,返退墙改费60.9万元,使新墙材用户墙材成本每间降低1000多元。

(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城市道路面积5000多m2,修复破损道路8000多m2,新建溪流防护栏400m,改建交通绿化岛2个,更换窨井盖110个,新增果壳箱160个。城关供水提高到每日1.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四大指标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燃气管理得到加强,开展了2期液化气安全知识培训,立案查处案件18起,并有效禁止了有严重安全隐患的二甲醚气体入境。

(四)城市综合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土地征用1449亩,迁移坟墓180座,金都花园完成土地平整,4幢楼已结顶,银都花园、康欣公寓土石方开挖也完成了50多万方,新城大道土地获批,完成土石方和回填土16.4万方,新城门隧道也进入装饰阶段。

(五)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奖惩考核办法》,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并以教育培训为平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全年新增中级职称23人,其中注册规划师2人、工程师15人、经济师5人、技师1人。

二、缺点和不足

一是深入基层调研深度不够;二是个别制度抓落实不够;三是抓规划紧,其他则相对较松。

三、XX年工作重点

(一)出台《泰顺县城市规划技术规范》,促使规划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落实“千百工程”任务,再启动建设17个整治村,加快7个示范村建设并确保质量。

(三)成立泰顺县建筑业协会,召开建协第一次代表会议。

(四)确保建设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继续加大建筑领域清欠力度,力争无重大安全事故。

(五)积极配合县里筹建全县招投标统一平台。

(六)建设一个城关垃圾中转站。

(七)启动建设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

(八)继续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分期逐步推进旧城整治步伐。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发展思路,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规划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划编制进度明显加快。完成县城旧城区15.5km2控制测量和核心区2km2碎部测量,控规即将会审;完成4个镇、乡总体规划和96个村的建设规划;“千百工程”7个示范村和17个整治村建设已全部启动,并召开首次全县“千百工程”现场会。二是审批机制进一步理顺。在全市率先出台《规划行政许可工作规则》等3个示范文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选址2484件,方案会审

3 30次,规划局部调整38次,总平审查136个。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吸纳相关部门参与规划评审,实行批前公示和批前听证制度。三是规划监察成效显著。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249起,建筑面积11564m2,罚款72.5万元,拆除违法建设面积587m2。

(二)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93.7%;签订合同总额19.2亿元,同比增长188%,创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利税6945万元,建筑业已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全年办理质监注册手续33次,质监覆盖率达96%。共开展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4项专项整治,累计检查面积43.3万m2,连续5年保持无重大事故和零伤亡率。完成工程交易76项,交易额1.54亿元,应招标建筑工程招标率达100%,直接发包备案率达100%。全年新墙材应用总量0.21亿块标砖,同比增长69.35%,新墙材应用面积达15.4万m2,返退墙改费60.9万元,使新墙材用户墙材成本每间降低1000多元。

(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城市道路面积5000多m2,修复破损道路8000多m2,新建溪流防护栏400m,改建交通绿化岛2个,更换窨井盖110个,新增果壳箱160个。城关供水提高到每日1.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四大指标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燃气管理得到加强,开展了2期液化气安全知识培训,立案查处案件18起,并有效禁止了有严重安全隐患的二甲醚气体入境。

(四)城市综合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土地征用1449亩,迁移坟墓180座,金都花园完成土地平整,4幢楼已结

4 顶,银都花园、康欣公寓土石方开挖也完成了50多万方,新城大道土地获批,完成土石方和回填土16.4万方,新城门隧道也进入装饰阶段。

(五)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奖惩考核办法》,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并以教育培训为平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全年新增中级职称23人,其中注册规划师2人、工程师15人、经济师5人、技师1人。

二、缺点和不足

一是深入基层调研深度不够;二是个别制度抓落实不够;三是抓规划紧,其他则相对较松。

三、XX年工作重点

(一)出台《泰顺县城市规划技术规范》,促使规划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落实“千百工程”任务,再启动建设17个整治村,加快7个示范村建设并确保质量。

(三)成立泰顺县建筑业协会,召开建协第一次代表会议。

(四)确保建设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继续加大建筑领域清欠力度,力争无重大安全事故。

(五)积极配合县里筹建全县招投标统一平台。

(六)建设一个城关垃圾中转站。

(七)启动建设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

(八)继续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分期逐步推进旧城整治步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风险岗位廉政教育下一篇:公共管理学学习心得